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EUS在胃癌术前分型、TNM分期及血管生成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梅文娟 李新 张昊月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2期323-326,共4页
目的分析DCEUS在胃癌患者术前分型、TNM分期及血管生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2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DCEUS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患者病灶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水平;Spea... 目的分析DCEUS在胃癌患者术前分型、TNM分期及血管生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2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DCEUS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患者病灶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水平;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DCEUS检查各指标与血管生成指标的关系。结果正常胃壁组织DCEUS检查的TTP、BI、WIT明显高于胃癌组织,PI、EI明显低于胃癌组织,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DCEUS评估胃癌分型早期癌、BormannⅠ、BormannⅡ、BormannⅢ及BormannⅣ准确率均高于70%,且对BormannⅡ、BormannⅢ及BormannⅣ评估准确率高于80%;DCEUS评估TNM分期的准确率均高于70%,判断T2、T3、N2及N0分期的准确率高于80%,DCEUS评估的M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准确率100%;MVD与PI、AT、E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BI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VEGF与PI、E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BI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前DCEUS检查指标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且采用DCEUS诊断分型及TNM分期准确性与病理检测结果一致性均大于70%,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超声双重造影检查 胃癌 分型 TNM分期 血管生成
下载PDF
Ⅱ c型早期胃癌的X线双对比造影诊断(附103例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徐荣天 苏洪英 +3 位作者 李佩玲 张晓鹏 刘屹 郭健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评价X线双对比造影诊断Ⅱc型早期胃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经X线双对比造影、胃镜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3例Ⅱc型早期胃癌进行X线双对比造影、病理对照研究。结果:绝大部分(96.1%)病变位于胃中远部。低分化... 目的:评价X线双对比造影诊断Ⅱc型早期胃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经X线双对比造影、胃镜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3例Ⅱc型早期胃癌进行X线双对比造影、病理对照研究。结果:绝大部分(96.1%)病变位于胃中远部。低分化腺癌发病率与管状腺癌相近,两者浸润深度无显著性差异。癌性病变的主要诊断依据是:病灶区浅凹陷面、周围粘膜纠集和局限性腔壁线伸展不良。结论:熟练掌握造影技术和熟悉病变的基本征象对于发现和诊断Ⅱc型早期胃癌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胃癌 X线 诊断 双对比造影
下载PDF
口服法气钡双重造影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韩广秀 张电光 +2 位作者 宁国庆 王怀娥 李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7期479-481,共3页
目的 :探讨口服法气钡双重造影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几种小肠病变的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小肠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造影影像特征及手术病理结果的相互关系。全部病人均行口服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2例行CT检查 ,病例... 目的 :探讨口服法气钡双重造影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几种小肠病变的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小肠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造影影像特征及手术病理结果的相互关系。全部病人均行口服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2例行CT检查 ,病例均经治疗确诊或病理证实。结果 :2 6例中 ,临床有 18例消化道出血 ,5例间断性脐周疼痛 ,2例不全性肠梗阻 ,1例外伤后呕吐来诊。其中腺癌 5例 ,类癌 2例 ,平滑肌肉瘤 3例 ,间质瘤 1例 ,腺瘤或息肉 4例 ,淋巴管扩张症、肠结核、克隆氏病各 2例 ,血管瘤、神经节细胞瘤、小肠结石、外伤后肠狭窄、重复小肠各 1例 ,其影像表现各具特征。结论 :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对小肠腔内及管壁受累病变有重要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疾病 双对比造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中晚期胃癌的X线、CT和B超表现(附186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恒顺 孙秀芝 +4 位作者 魏述英 万天波 李勤笃 牛玉善 孟凡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 :探讨胃癌的X线、CT和B超特征性表现及意义。方法 :186例胃癌均行气钡双重造影 ,其中 63例行CT扫描 ,3 7例行B超检查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分析全部病例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1.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出胃癌 :蕈伞型 65例 ,溃疡... 目的 :探讨胃癌的X线、CT和B超特征性表现及意义。方法 :186例胃癌均行气钡双重造影 ,其中 63例行CT扫描 ,3 7例行B超检查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分析全部病例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1.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出胃癌 :蕈伞型 65例 ,溃疡型 82例 ,浸润型 3 9例。 2 .CT检出胃癌 :胃壁增厚 3 7例 ,胃内肿块 2 6例 ,胃周脂肪线消失 3 2例 ,胃周及远处淋巴结肿大 2 7例。 3 .B超检出胃癌 :胃壁增厚 17例 ,胃内肿块 11例 ,2 5例显示第 3、4、5层回声线消失、不清或中断 ,13例显示胃周脏器侵润及远处脏器转移 ,12例显示淋巴结转移。结论 :X线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胃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气钡双重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诊断
下载PDF
载体介导靶向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熊斌 王孝英 +3 位作者 王丽雅 杨今详 杨光耀 戴文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86-688,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小肠双对比造影法载体介导靶向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并初步评价其效果。材料与方法 以小肠溶空胶囊为载体盛装产气剂 ,口服后载体胶囊至小肠溶解 ,产生CO2 ,配合口服钡剂形成小肠气钡双对比。选取 80例拟行小... 目的 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小肠双对比造影法载体介导靶向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并初步评价其效果。材料与方法 以小肠溶空胶囊为载体盛装产气剂 ,口服后载体胶囊至小肠溶解 ,产生CO2 ,配合口服钡剂形成小肠气钡双对比。选取 80例拟行小肠造影检查者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40例。试验组采用本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单钡法。结果 试验组 2 9例小肠双对比效果较满意 ,8例效果一般 ,有局部小肠双对比效果 ,3例无双对比效果 ,总有效率 92 .5 %。对照组 40例均为单钡造影效果。结论 载体介导靶向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确能形成小肠气钡双对比 ,小肠观察效果较普通单钡法有明显提高 ,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对比造影 载体 肠溶胶囊 小肠病变 诊断
下载PDF
大肠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3
6
作者 彭旭 钟启胜 +2 位作者 纪荣明 王新兰 孟荣贵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为灌肠术、X 光气钡造影、内镜检查等提供大肠的形态学基础。方法:30 具成人形态正常的大肠,分段测量大肠的长度、周径,按圆柱体积公式v = 1/4πc2l 和圆锥体体积公式v = 1/12πc2l 分别计算出结肠和盲肠... 目的:为灌肠术、X 光气钡造影、内镜检查等提供大肠的形态学基础。方法:30 具成人形态正常的大肠,分段测量大肠的长度、周径,按圆柱体积公式v = 1/4πc2l 和圆锥体体积公式v = 1/12πc2l 分别计算出结肠和盲肠的体积;用浸水法测量游离大肠的体积。结果:大肠长126 .9 ±27 .4 cm( 盲肠、结肠、直肠盆内段分别为43 .6 ±1 .5 cm ,113 .3 ±25 .0 cm ,9 .2 ±3 .3 cm) 。微积分法和浸水法得出的大肠体积分别为850 .1±411 .22 mL,756 .6 ±91 .9 mL。结论:本文的结果可为临床灌肠术、气钡造影及内镜检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灌肠术 X光造影术 内窥镜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胃癌大肠转移的X线钡灌肠表现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林祥 邓炳幸 +3 位作者 张玫 刘玉金 饭沼元 森山纪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3期300-305,共6页
目的:分析胃癌大肠转移的X线钡灌肠表现。方法:104例胃癌入院术前检查发现结肠转移或胃癌术后转移入院治疗的病例。分析钡灌肠初次发现大肠转移征象的年龄、发现胃癌原发病变距初次发现大肠转移的间隔时间、转移病变的发生部位和病变造... 目的:分析胃癌大肠转移的X线钡灌肠表现。方法:104例胃癌入院术前检查发现结肠转移或胃癌术后转移入院治疗的病例。分析钡灌肠初次发现大肠转移征象的年龄、发现胃癌原发病变距初次发现大肠转移的间隔时间、转移病变的发生部位和病变造成的X线钡灌肠图像上的肠管变形和粘膜面的改变。结果:104例胃癌结肠转移,男67例,女37例。胃癌术前检查中发现结肠转移者32例,术后发现的大肠转移中,多数转移发生在手术后3年内(占91.3%)。胃癌原发灶的肉眼形态BorrmannⅢ型(28例)和BorrmannⅣ型(65例)者占89.4%,组织学中以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为主要成分者占91.3%。X线钡灌肠检查显示大肠转移的好发部位为横结肠(80),其次为直肠(50)。转移灶可累及多节段肠管,其中横结肠中1/3段(47),横结肠左1/3(44),横结肠右1/3(39)和直肠腹膜返折之上(39)。X线显示肠管单侧变形者227处,双侧变形者96处。黏膜面表现为梳齿状黏膜纹聚集改变253处,颗粒结节状改变23处,外压性改变20处,弥漫性改变62处。结论:胃癌大肠转移的好发部位为横结肠和直肠,结肠黏膜面的梳齿状黏膜纹聚集为胃癌大肠转移的主要X线钡剂灌肠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大肠 转移 钡灌肠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下载PDF
胃肠道脂肪瘤的X线分析(附10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瑞兰 张爱莲 +2 位作者 孙玉芝 杨立 高元桂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1期33-37,共5页
笔者报告10例经X线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脂肪瘤。结合文献分析讨论了脂肪瘤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及征像。认为具有五种征像:(1)腔内肿块型;(2)腔内柱状息肉型;(3)腔外肿块型;(4)腔内外肿块型;(5)肠梗阻及... 笔者报告10例经X线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脂肪瘤。结合文献分析讨论了脂肪瘤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及征像。认为具有五种征像:(1)腔内肿块型;(2)腔内柱状息肉型;(3)腔外肿块型;(4)腔内外肿块型;(5)肠梗阻及肠套叠。肿块密度低、加压形态可变是其X线的特征性改变,结合年龄稍大,应疑为脂肪瘤。并阐述了与腺瘤、脂肪肉瘤、平滑肌瘤及癌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脂肪瘤 X线分析 鉴别诊断 肠梗阻 肠套叠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对结直肠癌诊断的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州 黄顺荣 +2 位作者 秦千子 冯泽荣 麦威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33-234,共2页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B超、气钡双对比造影、结肠镜、螺旋CT扫描等四种检查资料,统计四种影像学检查的病灶发现率、肠癌诊断符合率、肿瘤部位检查符合率、淋巴结转移检出...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B超、气钡双对比造影、结肠镜、螺旋CT扫描等四种检查资料,统计四种影像学检查的病灶发现率、肠癌诊断符合率、肿瘤部位检查符合率、淋巴结转移检出率。结果B超、气钡双对比造影、结肠镜、螺旋CT扫描对病灶的发现率分别为64.5%、92.6%、94.1%、88.9%,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6%、83.6%、89.6%、80.2%,B超与另三种检查比较,病灶发现率、肠癌诊断符合率有显著性差异;肿瘤部位检查符合率四种检查无差异;B超和螺旋CT的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有显著差异。结论B超适用于有实质性脏器转移的检查;气钡双对比造影能准确判断肿瘤部位;结肠镜是诊断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螺旋CT检查可显示肿瘤侵犯范围和转移情况,为临床确定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B超 气钡双对比造影 结肠镜 螺旋CT
下载PDF
俯卧左侧抬高位钡餐双对比数字图像对早期贲门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永生 程志刚 +2 位作者 吴伟 罗福英 彭芳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11期829-831,共3页
目的 :研究气钡双对比造影俯卧左侧抬高位数字图像对早期贲门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 2 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贲门癌 ,采用 5 0 0mA岛津IDR 70 0遥控透视数字胃肠机 ,对比剂用青岛Ⅲ型双对比用硫酸钡 ,实时采集贲门区多种部位图像 ... 目的 :研究气钡双对比造影俯卧左侧抬高位数字图像对早期贲门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 2 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贲门癌 ,采用 5 0 0mA岛津IDR 70 0遥控透视数字胃肠机 ,对比剂用青岛Ⅲ型双对比用硫酸钡 ,实时采集贲门区多种部位图像 ,着重采集俯卧左侧抬高位胃底贲门区像。结果 :2 8例早期贲门癌在俯卧左侧抬高位像上均能清晰显示该区微小病变。结论 :俯卧左侧抬高位胃底贲门区数字化图像能清晰显示该部位的异常X线征象 ,对早期贲门癌的诊断有积极的价值 ,尤其是癌肿未侵及食管下段时 ,显示病变优于其它摄影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成像 肿瘤 双对比检查
下载PDF
限局性胃壁伸展不良征对较小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荣天 李佩玲 李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 探讨限局性胃壁伸展不良征对较小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 2 4例资料完整的早期胃癌 ,对其行X线双对比造影片与胃切除标本对照 ,分析造影所见及其病理基础。结果  2 4例全部为病灶小于 2cm的表面型早期胃癌 ,均表现为胃... 目的 探讨限局性胃壁伸展不良征对较小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 2 4例资料完整的早期胃癌 ,对其行X线双对比造影片与胃切除标本对照 ,分析造影所见及其病理基础。结果  2 4例全部为病灶小于 2cm的表面型早期胃癌 ,均表现为胃大、小弯轮廓线某一局部的轻微凹陷。凹陷的局部轮廓线可呈现单层或双层外观。凹陷程度与癌浸润深度有关 ;凹陷式样 (单层或双层 )与病变宽径有关。结论 良好的双对比造影对仅表现为限局性胃壁伸展不良的较小早期胃癌具有较高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双对比造影 X线诊断
下载PDF
直肠钡剂排放技术在结肠双对比钡灌肠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淦伟 李鼎寰 +1 位作者 赵建农 杨伟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058-1059,1061,共3页
目的提高结肠双对比钡灌肠检查(DCBE)中直肠-乙状结肠部位的双对比效果。方法对研究组连续267例患者,均采用我科设计的一次性结肠双对比检查用塑料袋及直肠钡剂排放技术进行DCBE。同时,随机抽取我们以往没有采用直肠钡剂排放技术的DCBE ... 目的提高结肠双对比钡灌肠检查(DCBE)中直肠-乙状结肠部位的双对比效果。方法对研究组连续267例患者,均采用我科设计的一次性结肠双对比检查用塑料袋及直肠钡剂排放技术进行DCBE。同时,随机抽取我们以往没有采用直肠钡剂排放技术的DCBE 300例作为对照研究。结果两组病例在直肠-乙状结肠区的双对比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直肠钡剂排放技术能有效地减少直肠-乙状结肠内的过多积钡;直肠和乙状结肠内有过多积钡的病例,研究组分别占4%和19%,对照组分别占65%和44%。(2)双对比造影X线片优良率,研究组平均为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结论在DCBE中采用直肠钡剂排放技术可显著提高直肠-乙状结肠部位的双对比效果,从而有利于该部位小病灶的检出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双对比 钡灌肠检查 直肠钡剂排放技术
下载PDF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文尚 麦远其 +2 位作者 陈赞雄 崔国儒 王郁豪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13期94-95,共2页
目的:通过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评价该检查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45例溃疡性结肠炎应用日本岛津800mA数字胃肠X线诊断机进行了气钡肠道双重造影及肠镜检查术后病理证实。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为病... 目的:通过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评价该检查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45例溃疡性结肠炎应用日本岛津800mA数字胃肠X线诊断机进行了气钡肠道双重造影及肠镜检查术后病理证实。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为病变自直肠逆行向上呈连续性发展,早期:结肠边缘见针刺状突出(或棘状突起)及正面的"靶样征";急性期:出现"锯齿征"、"纽扣征"和"鹅卵石征";慢性期:局部肠腔呈铅管样狭窄及假息肉形成。结论: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检出和早期诊断都有着重要意义,是结肠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根据病史、进展方式和典型X线征像,本病较易诊断,不难与其他炎性结肠病变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 溃疡性结肠炎 X线诊断
下载PDF
小肠CT仿真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龙华 卢禹 +2 位作者 贾西中 张武 张书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5712-5715,共4页
目的:探讨小肠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仿真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04/2014-04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小肠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诊断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 目的:探讨小肠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仿真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04/2014-04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小肠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诊断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小肠CT仿真内镜诊断,对照组患者采取小肠双对比造影诊断,比较两组小肠控充盈效果以及敏感度、特异性和误诊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充盈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66.67%vs 40.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敏感度、特异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5.24%vs 59.52%、90.48%vs47.62%),误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0%v s2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肠CT仿真内镜进行诊断小肠疾病,操作简单安全,充盈效果好,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仿真内镜 双对比造影 小肠疾病
下载PDF
胃镜引导插管小肠双对比造影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少明 王丽萍 +4 位作者 司徒鹏 方先来 黄汉华 何丽娟 陈斌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7期494-495,共2页
目的 :探讨小肠双对比造影检查的有效方法。方法 :72例受检者被随机分成 2组 ;试验组 ( 3 6例 )应用研制的小肠造影导管 ,在胃镜直视下钳夹导管头端并送达十二指肠水平部 ,头端气囊充气固定导管 ,退出胃镜后 ,经导管灌注适量稀钡胶浆及... 目的 :探讨小肠双对比造影检查的有效方法。方法 :72例受检者被随机分成 2组 ;试验组 ( 3 6例 )应用研制的小肠造影导管 ,在胃镜直视下钳夹导管头端并送达十二指肠水平部 ,头端气囊充气固定导管 ,退出胃镜后 ,经导管灌注适量稀钡胶浆及空气行小肠双对比造影。对照组 ( 3 6例 )采用改进的F9心导管在透视下插管。结果 :实验组插管成功 3 5例 (成功率 97.1% ) ,对照组插管成功 2 7例 (成功率 75 % )。结论 :研制专用的小肠造影导管并经胃镜引导插管行小肠双对比造影检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小肠造影导管 双对比造影 小肠器质性病变
下载PDF
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X线分析(19例报告) 被引量:15
16
作者 徐荣天 冯博 +1 位作者 张晓鹏 杜友成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7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评价X线诊断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9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行X线造影,其中17例手术切除,2例经纤维内窥镜活检证实。将X线所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X线双对比造影发现病变率100%,定性诊断... 目的:评价X线诊断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9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行X线造影,其中17例手术切除,2例经纤维内窥镜活检证实。将X线所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X线双对比造影发现病变率100%,定性诊断率737%。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依X线表现分为三种类型,以溃疡型最多见,双对比照片中的多重密度现象是溃疡型癌与其它类型癌鉴别的主要依据。结论:X线双对比造影是发现十二指肠癌的首选方法,对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如能与十二指肠镜配合,其正确诊断率可达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腺癌 双对比造影 十二指肠肿瘤
下载PDF
疣状胃炎X线诊断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田力 田春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595-597,共3页
目的: 探讨疣状胃炎X 线表现,提高诊断疣状胃炎的能力。材料与方法: 本组选择经气钡双重造影检查,X 线征象典型疣状胃炎30 例,其中男17 例,女13 例。全部病例均经胃镜及病理证实。结果: 病变发生于胃窦18 例,胃体5 例,弥漫性7 例。病变... 目的: 探讨疣状胃炎X 线表现,提高诊断疣状胃炎的能力。材料与方法: 本组选择经气钡双重造影检查,X 线征象典型疣状胃炎30 例,其中男17 例,女13 例。全部病例均经胃镜及病理证实。结果: 病变发生于胃窦18 例,胃体5 例,弥漫性7 例。病变呈痘疮样糜烂26 例,息肉样隆起4 例。病变多发28 例,单发2 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状胃炎 气钡双重造影 内窥镜 X线诊断
下载PDF
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九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76例,患者术前均行胃精细钡气造影X线检查,并与患者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6例患者中,65例患者X线诊断为疑似胃癌或者胃癌,其中45... 目的探讨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76例,患者术前均行胃精细钡气造影X线检查,并与患者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6例患者中,65例患者X线诊断为疑似胃癌或者胃癌,其中45例患者为溃疡型胃癌,12例患者为蕈伞型胃癌,8例患者为肿块型胃癌;6例患者X线诊断为糜烂性胃炎或者良性胃溃疡;5例患者发生漏诊;X线诊断胃癌的检出率为85.5%。结论 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检查可以有效地提高胃癌的临床检出率,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结合,可以对胃癌做出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X线 精细钡气造影
下载PDF
食管癌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元芬 段青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5期113-114,共2页
目的通过食管癌X线片与CT的对比研究,探讨诊断食管癌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50例,其中43例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39例行CT检查。结果食管癌的主要X线表现为管壁僵硬、充盈缺损、龛影及黏膜中断、破坏;主要CT表现为... 目的通过食管癌X线片与CT的对比研究,探讨诊断食管癌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50例,其中43例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39例行CT检查。结果食管癌的主要X线表现为管壁僵硬、充盈缺损、龛影及黏膜中断、破坏;主要CT表现为管壁增厚、软组织肿块、周围组织器官受累及淋巴结转移。结论 X线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食管癌的首选方法,CT检查可明确病变侵犯的程度、浸润的方式和部位及纵隔内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大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X线气钡双重造影 CT
下载PDF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应用价值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晓平 吴揭 +1 位作者 陈继贵 程乔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3年第5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在结直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3年8月我院213例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检查结果,对比观察两种检查方法所检出的病种、结直肠肿瘤和... 目的探讨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在结直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3年8月我院213例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检查结果,对比观察两种检查方法所检出的病种、结直肠肿瘤和息肉的大小、部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慢性阑尾炎、憩室等疾病和近端结肠及小病灶的诊断能力优于结肠CT;结肠CT对结直肠肿瘤及远端结肠的诊断能力则优于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结论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各具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应视具体情况加以选择或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 CT检查 结直肠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