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mplic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Beta 2 Microglobulin: A Conservative Multifunctional Regulator 被引量:13
1
作者 Ling Li Mei Dong Xiao-Guang W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48-455,共8页
关键词 β2微球蛋白 保守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调节器 多功能 免疫分子 脊椎动物 生物医学
原文传递
Serum beta 2-microglobulin as a biomarker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被引量:3
2
作者 Bülent Y|lmaz Seyfettin Kklü +1 位作者 Osman Yüksel Serap Arsl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31期10916-10920,共5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utility of beta 2 microglobulin(B2-M) levels and analyze this correlation with the activit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METHODS: Overall, 78 IBD patients and 30 healthy contro... AIM: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utility of beta 2 microglobulin(B2-M) levels and analyze this correlation with the activit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METHODS: Overall, 78 IBD patients and 30 healthy control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We examined B2-M serum levels in 43 ulcerative colitis(UC) patients, 35 with Crohn's disease(CD) and 30 control subjects, using an enzymatic metho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wo disease types: active and in remission. Subjects were also divided into two subgroups according to extent of the disease: left-side and pancolitis for UC and ileitis and ileocolitis for CD. All groups were compared for mean serum B2-M levels and also examined to see whether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B2-M levels and other inflammatory markers.RESULTS: The mean serum B2-M levels in the control group, UC and CD were 1.71, 2.41 and 2.24 respectively. B2-M values ≥ 1.96 mg/L had a 62% sensitivity, 76% specificity, a 79%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a 58%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for UC patients. B2-Mvalues ≥ 1.70 mg/L had 80% sensitivity, 53% specificity, 66%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69%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for CD patients. Mean B2-M valu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ulcerative colitis and Crohn's disease patients than in healthy controls(UC 2.41 ± 0.87 vs 1.71 ± 0.44, P = 0.002; CD 2.24 ± 1.01 vs 1.71 ± 0.44, P = 0.033). Also, mean B2-M valu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ctive disease when compared to patients in remission(UC 2.66 ± 0.92 vs 1.88 ± 0.41, P = 0.004; CD 2.50 ± 1.15 vs 1.73 ± 0.31, P = 0.033).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UC and CD) in terms of serum B2-M levels was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2.41 ± 0.87 vs 2.24 ± 1.01, P > 0.05 respectively).CONCLUSION: Serum B2-M levels may be used as an activity parameter in IB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ta 2 microglobulin ULCERATIVE COLITIS CROHN dise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乳酸脱氢酶检测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刘虹伶 王美佳 晏青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99-402,共4页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1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性别比例、年龄相似的非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0例为对照组...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1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性别比例、年龄相似的非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β_(2)-MG、TNF-α、LDH水平。比较不同Durie-Salmon分期及治疗前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_(2)-MG、TNF-α、LDH水平。比较治疗后不同疗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_(2)-MG、TNF-α、LDH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β_(2)-MG、TNF-α、LD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Durie-Salmon分期Ⅲ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_(2)-MG、TNF-α、LDH水平高于Ⅰ期和Ⅱ期,Ⅱ期患者这些指标又高于Ⅰ期(均P<0.05)。治疗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_(2)-MG、TNF-α、LD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不同疗效患者血清β_(2)-MG、TNF-α、LD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_(2)-MG、TNF-α、LDH水平与疗效正相关(r=0.862、0.396、0.885,均P<0.05)。结论:血清β_(2)-MG、TNF-α、LDH参与多发性骨髓瘤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对三者进行检测有助于评估疾病进展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β_(2)-微球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乳酸脱氢酶 疗效 疾病进展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β2微球蛋白与脑小血管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晨 董爱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4-201,共8页
脑小血管病是指由多种原因损伤脑部小血管进而引起脑实质病变的一类疾病,是目前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隐患。其起病缓慢,进行性发展,逐渐累及全脑,可引起卒中、认知障碍等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该文对近年来血清标志物β2微... 脑小血管病是指由多种原因损伤脑部小血管进而引起脑实质病变的一类疾病,是目前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隐患。其起病缓慢,进行性发展,逐渐累及全脑,可引起卒中、认知障碍等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该文对近年来血清标志物β2微球蛋白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脑小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参考,并通过分析二者之间相关病理生理学机制以期为确诊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微球蛋白 脑小血管病 综述
下载PDF
老年人群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韦存胜 俞晓蓉 +2 位作者 陈媛 纪娟 陈雪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与脑微出血(CMB)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慢性病老年患者636例,所有患者于入院第2天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并行头颅磁共振磁敏感加权...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与脑微出血(CMB)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慢性病老年患者636例,所有患者于入院第2天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并行头颅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根据患者磁敏感加权成像有无CMB分为CMB组82例和无CMB组554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M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通过不同模型调整混杂因素后,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是老年患者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模型1:β=0.179,OR=1.196,95%CI:1.017~1.407,P=0.031;模型2:β=0.215,OR=1.240,95%CI:1.048~1.468,P=0.012)。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诊断CMB的最佳截断值为1.805 mg/L,敏感性为70.7%,特异性为52.5%。曲线下面积为0.657(95%CI:0.595~0.719,P<0.01)。结论老年人群血清β_(2)微球蛋白增高与CMB密切相关,因此可将β_(2)微球蛋白作为老年人群CMB的预测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β_(2)微球蛋白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预测 回顾性研究 脑微出血
下载PDF
MELD评分、ALBI评分联合β2-微球蛋白对肝硬化合并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王朋 李泽宇 +2 位作者 蒋亚婷 尚成 王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39-2844,共6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和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肝硬化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58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AK...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和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肝硬化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58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AKI分为AKI组(n=117)和非AKI组(n=141),比较AKI组和非AKI组以及不同肾损伤分期患者之间各指标变化。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h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肝硬化合并AKI的诊断效能。结果肝硬化合并AKI组在年龄(t=2.307,P=0.022)、合并肝性脑病(χ^(2)=18.064,P<0.001)、合并自发性腹膜炎(χ^(2)=16.397,P<0.001)、病死率(χ^(2)=45.251,P<0.001)、肌酐(Z=-8.737,P<0.001)、β2-微球蛋白(Z=-8.829,P<0.001)、CTP评分(Z=-4.058,P<0.001)、ALBI评分(t=2.563,P=0.011)、MELD评分(Z=-5.628,P<0.001)上明显高于非AKI组,住院天数(Z=-3.391,P=0.001)少于非AKI组。AKI 1、2、3期患者肌酐、β2-微球蛋白、MELD评分、ALBI评分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TP评分在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BI评分、MELD评分和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的AUC为0.837(95%CI:0.782~0.892),敏感度75.2%,特异度90.8%,ALBI评分和MELD评分联合诊断的AUC为0.700(95%CI:0.636~0.764),ALBI评分和β2-微球蛋白联合诊断的AUC为0.823(95%CI:0.765~0.881),MELD评分和β2-微球蛋白联合诊断的AUC为0.835(95%CI:0.779~0.890),ALBI评分、MELD评分和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肝硬化合并AKI的诊断效能优于ALBI评分、MELD评分、β2-微球蛋白两两组合以及单一指标,同时也优于肌酐的诊断效能。结论ALBI评分、MELD评分和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肝硬化合并AK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急性肾损伤 器官功能障碍评分 Β2微球蛋白 诊断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检查与诊断中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与β2-微球蛋白检验的作用
7
作者 于真 魏国 夏欢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21期179-181,185,共4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检查与诊断中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β2-微球蛋白(β2-micro globulin,β2-MG)联合检验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山东省泗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检查与诊断中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β2-微球蛋白(β2-micro globulin,β2-MG)联合检验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山东省泗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肾病、96例2型糖尿病和96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糖尿病肾病组、2型糖尿病组、健康体检组,其中糖尿病肾病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40)、微量蛋白尿组(n=30)、大量蛋白尿组(n=26),均检测Cys-C、RBP、β2-MG,统计比较各组的检测结果,进一步分析蛋白尿水平和三项检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的Cys-C、RBP、β2-MG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组、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蛋白尿组的Cys-C、RBP、β2-MG水平高于微量蛋白尿组、正常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蛋白尿水平和Cys-C、RBP、β2-MG具有正相关关系(r=0.897、0.884、0.845,P<0.001)。结论Cys-C、RBP、β2-MG联合检验可在糖尿病肾病临床检验中发挥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血清胱抑素C 视黄醇结合蛋白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Interest of Beta-2-Microglobilin Plasma Assay in Iterative Haemodialysis in the Nephrology and Haemodialysis Department of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 of Point G, Bamako, Mali
8
作者 Saharé Fongoro Magara Samaké +12 位作者 Seydou Sy Hamadoun Yattara Djénèba Diallo Jacques Coulibaly Moctar Coulibaly Aboubacar Sidiki Fofana Atabième Kodio Djénéba Maiga Aboudou M. Dolo Moustapha Tangara Nouhoum Coulibaly Brahima Dégoga Ibrahima Koné 《Open Journal of Nephrology》 2020年第4期282-289,共8页
Beta-2-microglobulin (B2M) is a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peptide (11,800 Da) that exists in a free form and a form bound to cell membranes (light chains of HLA class I molecules). Their dosage is used in the explorati... Beta-2-microglobulin (B2M) is a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peptide (11,800 Da) that exists in a free form and a form bound to cell membranes (light chains of HLA class I molecules). Their dosage is used in the exploration and monitoring of renal function in haemodialysis patients, hence the interest of this study, the objective of which is to study the different players involved in the increase of beta-2-microglobulin. <strong>Materials and Methods:</strong> This was a prospective and descriptive study from January 1<sup>st</sup>, 2017 to August 31, 2017 (08 months). All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modialysis for 3 years or more were included. We analyzed sociodemographic, clinical and paraclinical data. <strong>Results:</strong> We collected 50 patients. The mean age was 50 ± 4.6 years with extremes of 30 and 82 years. The female sex predominated (52%). Chronic end-stage renal failure was hypertensive (86%), diabetic (4%). All patients benefited from 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 for 8 hours per week using a low permeability membrane (cuprophane).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hemodialysis was 68 ± 6.4 months with extremes of 36 and 204 months. Twenty percent (20%) and four percent (4%) of chronic dialysis patients had joint pain and sensory deficit. Phalen’s sign was positive in 2% (1 case), Tinel’s sign in 2% (1 case) and carpal tunnel syndrome in 2% (1 case). The mean serum beta-2-microglobulin level was 58.34 ng/l with extremes of 16.99 and 112.24 ng/l.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hypertensive nephropathies and beta-2-microglobulin levels above 50 ng/l (P < 0.001). The mortality rate was 6%. <strong>Conclusion:</strong> Our study has objectified factors such as inadequate dialysis (8 hours/week), use of low permeability membrane in the increase of beta-2-microglobulin. The increase in serum beta-2-microglobulin levels in our patients is evidence of poor purification of medium molecules. Its reduction can be established 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alysis, in particular by using a high-permeability membra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Hemodialysis beta-2-microglobulin Carpal Tunnel Syndrome
下载PDF
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β_(2)微球蛋白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9
作者 俞银娟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5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β_(2)微球蛋白(β_(2)-MG)、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在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江西省婺源县人民医院就诊的NSCLC患者35例为试验组,将同...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β_(2)微球蛋白(β_(2)-MG)、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在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江西省婺源县人民医院就诊的NSCLC患者35例为试验组,将同期3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RDW、β_(2)-MG、SCC水平,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NSCLC患者预后,Cox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外周血RDW、β_(2)-MG、SCC水平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试验组外周血RDW、β_(2)-MG、SC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35例NSCLC患者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疾病进展率为14%(5/35),其中复发转移率为6%(2/35),病死率为3%(1/3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生存率为57%;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RDW、β_(2)-MG、SCC是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RDW、β_(2)-MG、SCC水平明显升高,且与预后有关,可用于评估NSCLC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红细胞指数 β_(2)微球蛋白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预后
下载PDF
先天性肾积水患儿β_2微球蛋白、α_1微球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谦 汪伟 +3 位作者 孙忠源 郭立华 院恩萌 许文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5-50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及尿液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对评价先天性肾积水患儿肾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8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轻、中、重度分别为10、12、26例;另16例非肾积水儿童作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及尿... 目的探讨血清及尿液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对评价先天性肾积水患儿肾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8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轻、中、重度分别为10、12、26例;另16例非肾积水儿童作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及尿液中的β2-MG、α1-MG水平;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Scr水平;计算血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非肾积水儿童相比,先天性肾积水患儿血清和尿液β2-MG、α1-MG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肾积水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重度肾积水患儿术后血清和尿液β2-MG、α1-MG水平均下降,但仍高于非肾积水儿童,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肾积水患儿与对照组比较血清Scr及Cc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2-MG、α1-MG水平对于肾功能监测及随访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积水 肾功能 Β2微球蛋白 Α1微球蛋白 儿童
下载PDF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β_2-微球蛋白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军悦 马志刚 +3 位作者 薛嵘 李莹屏 荆晓江 黄文辉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7期575-578,共4页
目的比较3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MHD患者84例,随机分为低通量血液透析(HD)、低通量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HDF)、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3组各28例。HD组给予每周3次... 目的比较3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MHD患者84例,随机分为低通量血液透析(HD)、低通量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HDF)、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3组各28例。HD组给予每周3次低通量HD,HD+HDF组给予每周2次低通量HD+每周1次HD滤过,HFHD组给予每周3次高通量H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β_2-MG的变化。结果 HD组治疗前后血磷、钙磷乘积、iPTH、β_2-MG无显著下降(P>0.05);HD+HDF、HFHD组治疗前后血磷、钙磷乘积、iPTH、β_2-MG明显下降,分别与H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HD组较HD+HDF组降磷效果更为显著(P<0.05)。而两组在钙磷乘积、iPTH、β_2-MG水平下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HD组与HD+HDF组均可显著清除血磷、降低钙磷乘积、iPTH、β_2-MG水平,有效纠正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高通量HD操作方便、经济成本较低,是较佳的HD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β_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效果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芳 曹方方 +4 位作者 张继红 张亚南 胡延平 崔丽芬 张振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4160-416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乳酸脱氢酶(LDH)在判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有无骨髓浸润及治疗效果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病理确诊的NHL初治患者,按骨髓涂片检查结果分为淋巴瘤细胞白血病组27例(淋瘤白组),有骨髓浸润组26...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乳酸脱氢酶(LDH)在判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有无骨髓浸润及治疗效果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病理确诊的NHL初治患者,按骨髓涂片检查结果分为淋巴瘤细胞白血病组27例(淋瘤白组),有骨髓浸润组26例(浸润组),无骨髓浸润组53例(无浸润组)。分别于化疗前后检测血清β2-MG和LDH水平,比较3组间有无差异。结果 3组患者β2-M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浸润组和淋瘤白组β2-MG水平均高于无浸润组(P<0.01);淋瘤白组β2-MG水平高于浸润组(P<0.01)。3组患者LD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浸润组和淋瘤白组LDH水平均高于非浸润组(P<0.01)。3组患者应用化疗药物治疗后β2-MG和LDH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2-MG和LDH可作为NHL患者是否存在骨髓浸润及其治疗效果的临床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Β2微球蛋白 L-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血清β_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在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28
13
作者 何彪 张健生 +1 位作者 吴钊坤 李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7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03例高血压和126例健康体检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目的观察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03例高血压和126例健康体检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单项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中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效果稍佳。(3)三者联合检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灵敏度为98.91%,特异度为97.92%,诊断符合度为98.76%。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较好的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肾损害 尿微量白蛋白 血Β2-微球蛋白 血清胱抑素C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长期透析患者血清β_2-MG浓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14
作者 姚刚 方奕 +1 位作者 武晓春 曾志立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血清 β2 -微球蛋白 (β2 -MG)浓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2 6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 (高通量组 14例 ,低通量组 12例 ) ,高通量和低通量透析器均选用聚砜膜 ,表面积均为 1.3m2 ,分别测...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血清 β2 -微球蛋白 (β2 -MG)浓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2 6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 (高通量组 14例 ,低通量组 12例 ) ,高通量和低通量透析器均选用聚砜膜 ,表面积均为 1.3m2 ,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研究开始第一次透析治疗前、后治疗 2周和 6个月时透析前血清 β2 -MG浓度 ,同时观察关节痛程度的变化。结果 高通量透析能有效清除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的 β2 -MG ,单次高通量透析后患者血清 β2 -MG的下降率达 4 5 .2 % ;高通量组患者血清 β2 -MG浓度在治疗开始、2周及 6个月时分别为 :6 6 .3mg/L、5 1.2mg/L和 4 7.6mg/L ,同时关节痛症状改善 ,而低通量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高通量透析能够缓解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关节痛症状 ,这与高通量透析有效清除并持续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清 β2 -MG浓度有关 ,透析膜的通量是影响清除血液透析患者血清 β2 -MG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透析 血清 Β2-MG Β2-微球蛋白 关节痛 治疗
下载PDF
Hcy、Sβ2-MG、Uβ2-MG及Um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武春梅 李霞莲 +3 位作者 李玲 尹莉莉 杜叶平 苗晋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116-111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β2微球蛋白(Sβ2-MG)、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微量清蛋白(UmAlb)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230例,其中,无并发症患者100例(糖尿病组),DN患者130例(DN...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β2微球蛋白(Sβ2-MG)、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微量清蛋白(UmAlb)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230例,其中,无并发症患者100例(糖尿病组),DN患者130例(DN组),另选择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Hcy、肌酐,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Sβ2-MG、Uβ2-MG,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比较血清Hcy、Sβ2-MG、Uβ2-MG、UmAlb的阳性检出率,单项及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结果 DN组患者血清Hcy、GHbA1c、肌酐、Sβ2-MG、Uβ2-MG及UmAlb浓度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患者血清肌酐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的检测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患者血清Hcy、Sβ2-MG、Uβ2-MG、UmAlb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23.00%;DN组患者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95.38%,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4.67%、84.35%,敏感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38%、89.64%、95.49%。结论血清Hcy、Sβ2-MG、Uβ2-MG、UmAlb联合检测对DN的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Β2微球蛋白 半胱氨酸 尿微量清蛋白
下载PDF
改良MDRD公式、血清肌酐、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甲状旁腺素在慢性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萍 冷峰 徐维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2期3013-3014,3016,共3页
目的采用添加了我国种族系数的适合中国人的MDRD方程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慢性肾病(CKD)的分期,用于比较慢性肾病各期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tatinc)、β2微球蛋白(β2—MG)及甲状旁腺素(PTH)的灵敏度,研究其... 目的采用添加了我国种族系数的适合中国人的MDRD方程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慢性肾病(CKD)的分期,用于比较慢性肾病各期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tatinc)、β2微球蛋白(β2—MG)及甲状旁腺素(PTH)的灵敏度,研究其在慢性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血清肌酐采用酶法检测;eGFR主要基于Scr及年龄而采用了添加了我国种族系数的适合于中国人的简化了的MDRD方程计算;血清CystatinC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β2—MG和PTH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将测定的结果用统计学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血清Scr、血清CystatinC、PTH及β2—MG值均随CKD病程的进展而呈增高的趋势。(2)在eGFR≥90mL/min与60~89mL/min这两期内,几项指标中β2-MG的灵敏度的最高分别为40.1%和70%,而这两期指标联合应用后所得的灵敏度分别为45.5%、80%。结论血清Scr、CystatinC、β2—MG、PTH的值均随着CKD的分期呈现上升的趋势,对肾脏功能损伤的诊断均具有一定的意义,其中血清β2-MG较血清Scr、CystatinC、PTH更能准确的反映出肾脏受损的程度,尤其是对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更敏感。联合这几项指标后会提高慢性肾病的早期诊断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疾病 肾小球滤过率 血清肌酐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Β2微球蛋白 甲状旁腺素
下载PDF
猪β2m四聚体前体链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昌华 刘筏 +2 位作者 张晶 乔震 高凤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81,共5页
为构建猪β2m轻链四聚体前体链,通过PCR定点突变技术,将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轻链β2m羧基端69位苯丙氨酸(Phe)突变为半胱氨酸(Cys),然后将突变体基因插入到pET-28a载体,转化BL21细胞,经诱导后SDS-PAGE检测蛋白质表达情况。... 为构建猪β2m轻链四聚体前体链,通过PCR定点突变技术,将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轻链β2m羧基端69位苯丙氨酸(Phe)突变为半胱氨酸(Cys),然后将突变体基因插入到pET-28a载体,转化BL21细胞,经诱导后SDS-PAGE检测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显示,β2m突变体基因全长297bp,编码98个氨基酸,其中羧基端69位Phe突变为Cys。突变体基因经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蛋白质表达大小为10.6ku。本研究构建了猪β2m轻链突变体基因重组表达载体,并成功表达了目的蛋白,为今后构建四聚体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m基因 四聚体 定点突变 表达
下载PDF
血清乳酸脱氢酶和β_2微球蛋白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沈璟璟 钟璐 +1 位作者 陈芳源 欧阳仁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5-447,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对于判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AML)患者初发、缓解、复发时血清LDH和血清β2-MG水平,分析其疗效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AML各型患者的血LDH和β2-M... 目的研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对于判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AML)患者初发、缓解、复发时血清LDH和血清β2-MG水平,分析其疗效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AML各型患者的血LDH和β2-MG水平相同。初发、复发时血LDH和β2-MG水平较缓解时高。血LDH和β2-MG水平低的患者安全缓解(CR)率高,生存期、无病生存期长。血LDH和β2-MG均增高的患者较单项增高或均正常的患者CR率低,生存期、无病生存期短。结论血LDH和β2-MG是AML患者有意义的预后指标,而联合检测对于疗效、预后意义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 Β2微球蛋白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S-LDH和Sβ_2-MG判断白血病患者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13
19
作者 孙碧红 蓝梅 杜武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 :研究白血病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 (S- L DH)和血清 β2 -微球蛋白 (Sβ2 - MG)水平对判断白血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6 0例白血病患者初诊时 S- L DH和 Sβ2 - MG水平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白血病患者两个指标均明显高于... 目的 :研究白血病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 (S- L DH)和血清 β2 -微球蛋白 (Sβ2 - MG)水平对判断白血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6 0例白血病患者初诊时 S- L DH和 Sβ2 - MG水平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白血病患者两个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 L)两个指标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NSL)的患者两个指标均明显高于不发生的患者 (P <0 .0 1)。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性随两个指标的增高而降低。结论 :初诊时 ,S- L DH和 Sβ2 - MG水平是白血病有意义的预后指标。联合测定 S- L DH和 Sβ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白血病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乳酸脱氢酶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β_2-微球蛋白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丽美 陈菲 +4 位作者 刘雪辉 李志海 陈卫文 伍绍国 鲍蓓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4期3586-3587,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尿中β_2-微球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与血肌酐、尿素氮在评价肾损伤方面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测83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入院后血、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并与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百草枯中... 目的研究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尿中β_2-微球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与血肌酐、尿素氮在评价肾损伤方面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测83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入院后血、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并与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百草枯中毒组血、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死亡组>好转组>治愈组。结论血、尿β_2-微球蛋白在评价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肾损伤方面比血肌酐、尿素氮敏感,并且与患者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微球蛋白 百草枯 中毒 肾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