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复合物对肌腱早期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韩桂全 唐述森 +2 位作者 刘晓伟 韩振学 李志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03-705,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纤维蛋白胶复合体对兔肌腱早期愈合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离体培养、纯化、扩增后与纤维蛋白胶混合。36只家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兔跟腱横断制作肌腱断裂模型。...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纤维蛋白胶复合体对兔肌腱早期愈合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离体培养、纯化、扩增后与纤维蛋白胶混合。36只家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兔跟腱横断制作肌腱断裂模型。实验组应用自体BMSCs复合纤维蛋白胶移植于肌腱损伤区,对照组仅以纤维蛋白胶置于肌腱损伤区。分别于术后1周,3周,6周及12周对移植部位进行大体标本观察,细胞示踪、组织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形态测定分析及生物力学测定。[结果]实验组相比对照组肌腱大体观察粘连差,肌腱活动性好。3周后纤维蛋白载体即降解,细胞示踪结果显示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少6周内仍可保持活性并存在于肌腱组织中,但之后逐渐扩散。3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胶原纤维排列更为有序,且胞核形态结构更规则,但在6周及12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胞核参数测定无统计学意义。3周时实验组比对照组具有更强的的生物力学特性,但之后则差别不明显。[结论]肌腱损伤后即给以腱内BMSCs复合纤维蛋白胶治疗可促进肌腱愈合早期组织形态学及生物力学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肌腱 愈合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建军 许晓军 +1 位作者 杨军 付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0,F0003,共3页
目的:评价携带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BMP-2)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其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由健康青年男性髂骨抽取骨髓培养MSC,BMP-2基因转染后,用RT-PCR及免疫组化染色证实转基因MSC的BMP-2基因表达,原位杂交... 目的:评价携带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BMP-2)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其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由健康青年男性髂骨抽取骨髓培养MSC,BMP-2基因转染后,用RT-PCR及免疫组化染色证实转基因MSC的BMP-2基因表达,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转染后细胞成骨活性,并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转染后细胞稳定表达BMP-2基因,核心结合因子a1、骨钙素、骨桥素、I型胶原、碱性磷酸酶呈阳性表达,透射电镜显示细胞外有胶原分泌和钙盐沉积。结论:Ad-BMP-2基因转染可以提高MSC的体外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基因转染 间充质干细胞 腺痛毒
下载PDF
负载转化生长因子β1的生物蛋白胶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构建组织工程软骨 被引量:4
3
作者 葛薇 姜文学 +3 位作者 李长虹 尤佳 邱录贵 赵春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2-695,i0011-i0012,共6页
目的探讨负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生物蛋白胶(FS)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内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分离扩增健康人BMSCsK以含有TGF-β1、地塞米松的特定培养基进行软骨起源的诱导。将诱导7d的BMSCs分别与含... 目的探讨负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生物蛋白胶(FS)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内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分离扩增健康人BMSCsK以含有TGF-β1、地塞米松的特定培养基进行软骨起源的诱导。将诱导7d的BMSCs分别与含或不含有TGF-β1的FS复合后接种于裸鼠背部,作为BMSCs+FS-TGF-β1和BMSCs+FS实验组,同时设只注射FS和BMSCs的对照组。12周后从裸鼠体内取出组织工程标本进行大体观察、湿重测定、蛋白聚糖含量测定,并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BMSCs以特定培养基诱导后可具备软骨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特征。复合物接种后两个实验组均可形成软骨样组织块,BMSCs+FS-TGF-β1组与BMSCs+FS组相比,可形成体积和重量更大的软骨样复合物;阿尔新兰染色显示具有更多的细胞外基质分泌;蛋白聚糖含量明显增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Ⅱ型胶原表达增强。而两个对照组无软骨样组织块形成。结论负载TGF-!1的FS支架可以促进BMSCs体内构建组织工程软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可注射软骨 生物蛋白胶 组织工程
下载PDF
Oct-4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中的甲基化状态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菊 符毓豪 +2 位作者 王维山 王端明 周宗瑶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5-280,共6页
目的研究Oct-4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的甲基化状态。方法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培养小鼠BMSCs,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进行鉴定。骨块接种培养法培养小鼠成骨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AKP)及茜素红进行鉴定。诱导小... 目的研究Oct-4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的甲基化状态。方法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培养小鼠BMSCs,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进行鉴定。骨块接种培养法培养小鼠成骨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AKP)及茜素红进行鉴定。诱导小鼠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法观察Oct-4在小鼠BMSCs诱导分化前后的表达情况,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Oct-4在小鼠BMSCs诱导分化前后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分离培养的小鼠BMSCs在体外能大量增殖,形成形态均一的细胞集落,培养细胞的CD29、c-Kit和CD44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诱导10d后的细胞及从小鼠颅骨中分离、培养出的成骨细胞,AKP及茜素红染色呈阳性。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结果显示,Oct-4在小鼠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表达下调。小鼠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Oct-4基因启动子区的CpG岛出现了甲基化。结论成功在体外培养了小鼠BMSCs及小鼠成骨细胞,Oct-4基因可能参与了成体干细胞多潜能性的维持,Oct-4基因在小鼠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的表达下调可能是其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4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甲基化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猪急性心肌梗死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煜昊 方五旺 +4 位作者 叶飞 房佰俊 王峰 陈绍良 赵春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2-407,共6页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经冠脉内注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球囊阻塞法制成AMI模型。经冠脉注入标记的MSC,4周后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检测相对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灌注评分和射血分数,经导管检测左室收缩压...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经冠脉内注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球囊阻塞法制成AMI模型。经冠脉注入标记的MSC,4周后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检测相对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灌注评分和射血分数,经导管检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压力升高最大速率(+dP/dt)和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免疫荧光法分析MSC的植入和分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治疗组射血分数显著增加(P<0.05),心肌灌注评分和相对心肌梗死面积显著降低(P<0.01,P<0.05),LVSP、+dP/dt和-dP/dt显著增加(P<0.05,P<0.01,P<0.01),LVEDP显著降低(P<0.05)。标记的MSC在心肌中阳性表达肌凝蛋白重链、连接蛋白43、平滑肌肌动蛋白和Ⅷ因子相关抗原。结论MSC在体内分化为心肌和血管组织,可改善AMI猪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 细胞移植 分化
下载PDF
不同诱导剂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程朝辉 郑启新 +1 位作者 郭晓东 吴永超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寻找一种较为理想的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诱导剂及方法。方法采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从骨髓中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以不同组合的复合神经诱导剂加以诱导,诱导期间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通过免疫细... 目的寻找一种较为理想的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诱导剂及方法。方法采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从骨髓中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以不同组合的复合神经诱导剂加以诱导,诱导期间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通过免疫细胞化学鉴定诱导细胞的分化情况,并用SPSS1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加入不同组合的复合神经诱导剂后,均出现了胞体收缩、突起伸出的神经元样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兔抗人巢蛋白(nestin)、鼠抗人神经丝单克隆抗体(neurofilament,NF)出现了不同的阳性率,其中以E组阳性率最高,nestin(5.653±1.228)%,NF(74.724±3.651)%,兔抗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fiber acid protein,GFAP)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阴性,SPSS12.0分析显示各诱导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探索出一种较为理想的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复合神经诱导剂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 神经元
下载PDF
SIRT1影响间充质干细胞骨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娜 陈乃耀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14-1717,共4页
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可延长细胞寿命,延缓衰老的发生。SIRT1在调节炎性反应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在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修复过程中,细胞衰老及炎性反应严重影响其修复能力。因此,有望通过调节SIRT1活性改变间充... 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可延长细胞寿命,延缓衰老的发生。SIRT1在调节炎性反应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在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修复过程中,细胞衰老及炎性反应严重影响其修复能力。因此,有望通过调节SIRT1活性改变间充质干细胞组织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SIRT1 衰老 炎性反应 骨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