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e of Residual Material in Biobanking: Solidarity, Common Good, and Informed Consent
1
作者 Luciana Caenazzo Pamela Tozzo Renzo Pegoraro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2年第8期560-566,共7页
Biological residual materials can be obtained from surgical activities or from pathological waste material collected for analysis and stored in formalin. This material can be stored in biobanks with the purpose of fut... Biological residual materials can be obtained from surgical activities or from pathological waste material collected for analysis and stored in formalin. This material can be stored in biobanks with the purpose of future research. Formalin-fixed tissue and also formalin-fixed paraffin embedded tissues are not suitable for all kinds of genetic studies on DNA or RNA, as formalin solution is well known for damaging nucleic acids. Therefore, for the purpose of conducting genetic studies, samples should be frozen in order to maintain a good quality of DNA/RNA over time Biobanks, in which waste samples are frozen, are undoubtedly expensive to maintain; however, it could be useful and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ir possible implication in particular research, regarding for example the tumor cells growth process, or when the procurement of samples is difficult.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ed consent and tissue collection, storage and research, two choices are possible: irreversible or reversible sample anonymization. These procedures involve different approache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that we will seek to define. Also, an important ethical aspect in regard to the role of biobanks is encouraging sample donation. For donors, seeing human sample being kept rather than discarded and seeing them become useful for research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the human body and improve the attitude towards donation. This process might also facilitate the giving of informed consent more trustfully and willing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dual materials biobanks common good informed consent ANONYMIZATION SOLIDARITY
下载PDF
International Common Good in the Light of Gaudium ET Spes 26&74:A Moral Theological Study
2
作者 Anozie Onyema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1年第11期543-551,共9页
When we talk about international issues,the meaning is pretty clear-issues concerning nations across-board.In this we wish to look at the issue of common good across nations.May be one could ask if there is any“Good... When we talk about international issues,the meaning is pretty clear-issues concerning nations across-board.In this we wish to look at the issue of common good across nations.May be one could ask if there is any“Good”that is internationally common.The answer may seem obvious but a deeper look reveals something different,hence this article.In the same vein,the adage that“what is good for the goose is also good for the gander”sounds too theoretical to be real.In practical terms,experience shows that most people never enjoy what others lavishly expend.Some people wish themselves the pleasure of seeing the four walls of a school even late in their age,while some people graduate at an unimaginable young age.In this article:Common good across borders…;we argue that the good prevalent in the developed nations should be made available to the developing nations as well.This does not mean a conformism,but a uniformity in diversity.The salvation of the human person for St.Athanasius does not concern only the soul but the whole of the human person,i.e.,body and soul;this includes all human beings of any nationality.Analogically,the good of the human person embraces not just particular people,a chosen group,a hybrid but the entire humanity.One is able to strive forward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ies if one sees oneself as part of a global community.Concretely,it entails leaders seek the good not just of the members of their particular nations,but also of members of other nations.The leaders of nations that do not adequately care for the global good of others would be very deficient,ineffective,and characterised as incompetent.In the same vein any individual,who clings to his or her particular nation or autonomy or seeks only one’s well-being without adequate reference to the global community or the macro group is surely on the false direction.Such a person is selfish and may sooner or later discover that without the macro-community,one’s reference point though the micro community would eventually not succeed adequately and may not fundamentally reach the self-fulfilment one desi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on good Human Person JUSTICE MORALITY Across Nations Global COMMUNITY
下载PDF
Pursuing a Great Cause for the Common Good
3
《Beijing Review》 2020年第24期46-47,共2页
In an interview with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on May 29, Zhang Ming, head of the Chinese Mission to the European Union, addressed issues ranging from national security legislation in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 In an interview with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on May 29, Zhang Ming, head of the Chinese Mission to the European Union, addressed issues ranging from national security legislation in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to China-EU ties. Edited excerpts of Zhang’s views fol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rsuing Great Cause common good
原文传递
For the Common Good
4
作者 YU SHUJUN 《Beijing Review》 2009年第15期2-2,共1页
A consensus has been reached, and if s time to translate it into concrete action. That is what the G20 leaders are expected to do after their London meeting earlier this month. The G20 London summit’s generous rescue... A consensus has been reached, and if s time to translate it into concrete action. That is what the G20 leaders are expected to do after their London meeting earlier this month. The G20 London summit’s generous rescue plan is good news for the world economy, finally dismissing earlier doubts about whe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 the common good
原文传递
THEORY OF COMMON GOOD
5
作者 Yu Lintao 《Beijing Review》 2018年第27期12-15,共4页
China has been in its best periodof development in modern times,while the world is undergoing themost profound and unprecedentedchanges in a century, with the twoaspects being intertwined and interacted.Against this b... China has been in its best periodof development in modern times,while the world is undergoing themost profound and unprecedentedchanges in a century, with the twoaspects being intertwined and interacted.Against this backdrop, China enjoys manyfavorable external conditions to carry outdiplomatic work presently and in the years to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HEORY OF common good CARRY outdiplomatic WORK
原文传递
好房子建设标准编制原则和共性核心要素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伟 殷帅 +2 位作者 纪博雅 戚仁广 凡培红 《建设科技》 2024年第7期12-16,共5页
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好房子标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提出了好房子建设标准编制原则和“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绿色低碳、智慧便捷”四大共性核心要素,为未来好房子标准体系构建提供指导。
关键词 好房子 标准体系 共性核心要素
下载PDF
受教育人权理念的嬗变:基于国际组织的经验
7
作者 祁占勇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1,共9页
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对人的发展与完善具有奠基作用。20世纪中叶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发布了有关受教育人权的系列报告,受教育人权理念经历了从“注重学会生存技能”“赋能学习化社会”到“增进全球共同利益”“重新构想... 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对人的发展与完善具有奠基作用。20世纪中叶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发布了有关受教育人权的系列报告,受教育人权理念经历了从“注重学会生存技能”“赋能学习化社会”到“增进全球共同利益”“重新构想教育社会契约”的嬗变,凸显了受教育人权理念内涵不断深化的政治逻辑、经济逻辑与文化逻辑、教育逻辑,充分体现了受教育人权理念对个体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切关照。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我们在制定教育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吸纳不断发展变化的受教育人权理念的丰富内涵,以真正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从而充分发挥教育的潜能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教育人权 生存权 学习化社会 共同利益 社会契约
原文传递
政治性与公共善--基于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梦晓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1,208,209,共11页
重新审视亚里士多德关于政治动物和政治共同体的论述,可以发现人所特有的自然政治性并非当代社群主义所理解的对在先的共同体公共善的积极参与和奉献,而是为了好生活的目的用语言揭示什么是善好和正义。城邦的公共善是在一种既非直觉感... 重新审视亚里士多德关于政治动物和政治共同体的论述,可以发现人所特有的自然政治性并非当代社群主义所理解的对在先的共同体公共善的积极参与和奉献,而是为了好生活的目的用语言揭示什么是善好和正义。城邦的公共善是在一种既非直觉感知共同体的目的,也非讨价还价和相互妥协不同利益的“政治地行动”中实现的,即在审议和说服的过程中将人们关于善好和正义相互冲突的主张,汇聚成一个全体公民都能接受的判断和决定。人的自然政治性包括与动物共有的政治性和人所特有的政治性,后者与城邦作为政治的共同体具有紧密的对应关系,不宜将人的政治性宽泛地运用在家庭等共同体,从而模糊家庭和城邦的区别以及“政治性”本身所具有的规范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群主义 政治性 好生活 公共善 审议
下载PDF
洛克自然权利与自然秩序相协调的财产权理论
9
作者 胡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2期156-166,共11页
在中世纪晚期至现代早期的自然法历史中,自然法所主张的万物共有与财产私有之间的张力始终存在。17世纪,菲尔默以自然法共有秩序与私有财产权之间的张力批评格劳修斯等近代自然法学家的财产权理论。为回应菲尔默的批评,洛克一方面从人... 在中世纪晚期至现代早期的自然法历史中,自然法所主张的万物共有与财产私有之间的张力始终存在。17世纪,菲尔默以自然法共有秩序与私有财产权之间的张力批评格劳修斯等近代自然法学家的财产权理论。为回应菲尔默的批评,洛克一方面从人人平等原则、自我保存的自然权利以及劳动等三个方面论证自然法之下拥有财产的权利自由,另一方面主张自然法在政治社会中基于保障“非臣服”的自由而对私有财产无限积累发挥着限制力,由此,洛克财产权理论诠释了主流个人主义所忽略的“共同善”一面。这样,洛克财产权理论与中世纪以来的许可性自然法传统仍然保持了连续性,其财产权理论中的自然秩序与自然权利得以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克财产权 万物共有 自然法 自然权利 共同善
下载PDF
“天下为公”社会政治思想的现代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视角
10
作者 赵开开 苏童 《宁夏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34-42,共9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社会政治思想,虽然备受古圣先贤的推崇,但是在帝制体系下却难觅“大同”之道。历史充分证明,“天下为公”的社会政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自然观等方面具有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社会政治思想,虽然备受古圣先贤的推崇,但是在帝制体系下却难觅“大同”之道。历史充分证明,“天下为公”的社会政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自然观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只有同马克思主义结合后,“天下为公”才得以真正地在中国社会实现。中国共产党将“天下为公”的社会政治思想,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大党大国的国际责任融合在一起,政治革命意义上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建设意义上的小康社会与共同富裕、全球治理意义上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集中体现了其发展维度和历史轨迹,使“天下为公”思想赓续不绝,始终指引着人们寻求更好的治理方式、追求大同的政治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为公” “第二个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伦理学的范式转型为何必要及何以可能
11
作者 郦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7,共8页
伦理学的主流范式呈现出三大类型即美德论伦理学、义务论伦理学和功利论伦理学,它们的共性是坚持符合论,追求确定且普遍的伦理规范,通过规定存在者,以便支配存在者。然而,面对数字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监控资本主义等对现代人价值... 伦理学的主流范式呈现出三大类型即美德论伦理学、义务论伦理学和功利论伦理学,它们的共性是坚持符合论,追求确定且普遍的伦理规范,通过规定存在者,以便支配存在者。然而,面对数字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监控资本主义等对现代人价值观念的冲击,当代伦理学遭遇重重危机。为此,反思基于第一开端的伦理学范式的立论基础,探索一种走向第二开端的伦理学范式尤为重要。第二开端的伦理学指向原初境域之大道,追求超越于传统三种智慧的生态智慧,走向后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它以共善为旨归,通过精神人和将来者展现伦理精神,有助于重塑一种共生、共存、共享的和谐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 大道 生态智慧 天人合一 共善
下载PDF
关于“好房子”的创作与实践——以长圳凤凰英荟城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建民 唐大为 +2 位作者 秦超 徐才龙 柏唯娇 《建筑技艺(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2-23,共12页
以长圳凤凰英荟城项目为契机,深入探讨和研究“好房子”的内涵,关注“好房子”的自身设计及其与人、社区的关系,通过探索和实践总结设计“好房子”经验,促进公共住房设计水平及居住空间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 老百姓 好房子 耦合适配 设计经验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服务资源公地悲剧:内涵要义、发生机理和治理路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纪超 《图书馆研究》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持续提升服务效能是公共图书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公共图书馆的公共资源被滥用、被破坏的现象由来已久,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公地悲剧”的特征,且已经成为制约效能提升的关键因素。依据经济学、管理学中公共物品的相关理论尝试阐... 持续提升服务效能是公共图书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公共图书馆的公共资源被滥用、被破坏的现象由来已久,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公地悲剧”的特征,且已经成为制约效能提升的关键因素。依据经济学、管理学中公共物品的相关理论尝试阐述和解释这种现象,指出根源在于服务资源具备公共物品的基本属性、公共图书馆的制度失位以及“理性”用户的自利行为。认为优化资源建设、适当建立排他性、构建信用评价机制、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培育公共精神是适宜的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服务效能 公共物品 公地悲剧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迈向共益:企业科技向善赋能共同富裕研究
14
作者 阮荣彬 朱祖平 陈莞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11,共12页
以2016—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企业科技向善对企业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了新闻媒体关注度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内外部因素在企业科技向善与企业共同富裕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企业科技向善对企业共同... 以2016—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企业科技向善对企业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了新闻媒体关注度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内外部因素在企业科技向善与企业共同富裕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企业科技向善对企业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新闻媒体关注度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在企业科技向善与企业共同富裕间起正向调节作用。(3)企业科技向善对企业共同富裕的正向影响效应在区域市场化程度高、行业ESG管理强度大、高新技术企业的样本中更为明显。研究结论既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企业科技向善赋能企业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撑,又为企业、新闻媒体、政府等内外治理主体推动企业科技向善嵌入企业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向善 企业共同富裕 媒体关注度 数字化转型
原文传递
患寡尤患不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如何影响村民社会交往?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宣宣 耿鹏鹏 《世界农业》 CSSCI 2024年第3期113-127,共15页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实现公平享益是村民和谐、村庄善治的重要基础。农村集体经济的产权性质决定了其可以诱导“效率导向下的公平实现”,从而成为维护村庄经济社会交往秩序的基础性力量。本文构建“农村集...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实现公平享益是村民和谐、村庄善治的重要基础。农村集体经济的产权性质决定了其可以诱导“效率导向下的公平实现”,从而成为维护村庄经济社会交往秩序的基础性力量。本文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共同富裕—农民社会交往”的分析框架,揭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以维护村社和谐、密切村民交往的实现逻辑,阐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社会效应。利用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村庄集体经济发展将激励村社农民开展密切的社交活动和人情往来,维护村民和谐,促进村庄善治。机理分析发现,集体经济发展有助于实现村社成员收入公平,实现农村共同富裕,从而构建起村社和谐稳定的经济享益基础与分配格局。进一步证据表明,集体经济发展不仅有助于实现村社成员增收和享益公平,实现农村共同富裕,构建起村社和谐稳定的经济享益基础与分配格局,而且能够繁荣村社志愿服务和组织参与,协调治理体系,保障村社和谐稳定。本文强调,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不仅能够实现共同富裕,而且能够促进村庄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共同富裕 村庄社会交往 社会和谐 乡村善治
下载PDF
人类美好生活:全人类共同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追求目标
16
作者 杨豹 李雅婷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20,共10页
人类美好生活是人类在双重世界实践中构建自我生活的美好设想,是人类社会中的必然目标。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都是以人类美好生活为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与公民三个层次服务于中国... 人类美好生活是人类在双重世界实践中构建自我生活的美好设想,是人类社会中的必然目标。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都是以人类美好生活为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与公民三个层次服务于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因此,全人类共同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以人类美好生活作为共同追求目标,从而成为构建两者之间内在相通的重要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美好生活 全人类共同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论述的价值逻辑及其优化路径
17
作者 刘建璋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1-68,共8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精神向度,是共同富裕在精神生活方面的本质要求。全面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能脱离物质资料生产的支撑和保障,需要厘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不同的实现逻辑及其辩证关系。只有辨明...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精神向度,是共同富裕在精神生活方面的本质要求。全面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能脱离物质资料生产的支撑和保障,需要厘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不同的实现逻辑及其辩证关系。只有辨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个人精神与民族精神、个体精神家园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部分人的精神富足到所有人的精神富裕这三重时代内涵及其把握维度,才能明晰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协调好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精神先富与精神后富、部分人精神富裕和所有人精神富裕等关系,坚定“五个认同”,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共识,汇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物质生活 社会主义 美好生活 “五个认同”
下载PDF
个人信息权利的共同善维度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玉双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45,156,共11页
在信息社会的巨大挑战面前,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需要确定个人信息权利的基本属性,然而个人信息权利的证成在理论上存在争议。信息的本质与权利的道德意义是界定个人信息权利需要解决的两个理论难题。信息是一个解释性概念,在高度复杂的... 在信息社会的巨大挑战面前,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需要确定个人信息权利的基本属性,然而个人信息权利的证成在理论上存在争议。信息的本质与权利的道德意义是界定个人信息权利需要解决的两个理论难题。信息是一个解释性概念,在高度复杂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个人信息所展现的技术、价值和社会维度是展示信息之重要性的基础。证成个人信息权利依然需要回到自由论和利益论之争的价值框架之中,但信息社会中技术理性与价值世界的碰撞、个体与社会互动的方式转型以及个人人格向数字人格的转变等因素,使得个人信息权利的证成面临更多难题。基于共同善的权利观回应了信息社会的法律挑战,主张个人信息权利的基础在于对个体利益和社会共同善的双重贡献。对个人信息权利的捍卫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信息社会的发展确立伦理准则和文明规则,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制度设计也应体现共同善的价值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个人信息权利 利益论 共同善
下载PDF
教育是一项“全球共同利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解读
19
作者 潘涌 余丽丽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8-116,共9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持续评估全球教育发展的进程,致力于教育的更新和变革工作。《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41届大会期间发布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全球报告。该报告在人类发展新的历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持续评估全球教育发展的进程,致力于教育的更新和变革工作。《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41届大会期间发布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全球报告。该报告在人类发展新的历史节点反思教育,将教育视为一项“全球共同利益”。报告呼吁我们面向未来,达成教育的全人类共识:教育旨在塑造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保障公民终身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加强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和共同利益的教育。在此“共识”的基础上,报告提出诸多有关教育中教学、课程、教师和学校的具体革新原则和路径,共同展望2050年及未来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共同利益” 教育共识 教育革新
下载PDF
Ethics of mandatory COVID-19 vaccination:a scoping review
20
作者 Nalakath Arakkal Uvais 《History & Philosophy of Medicine》 2023年第3期31-34,共4页
Vaccination against life-threatening infectious illnesses is an important medical contribution that saves millions of lives worldwide each year.However,vaccine development and its use often attracted significant ethic... Vaccination against life-threatening infectious illnesses is an important medical contribution that saves millions of lives worldwide each year.However,vaccine development and its use often attracted significant ethical controversies.The ethical deliberations around vaccine research and use often utilize public health ethics principles where the benefit of the community at large or the common good is considered as the goal of ethical deliberations over benefits at the individual level.A scoping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garding mandatory COVID-19 vaccination showed that many scholars recommended such a strategy based on the harm principle,and there is not much literature regarding other ethical principles that can be utilized to promote mandatory COVID-19 vacc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CCINE public health ethics common good mandatory vaccin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