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应用地震资料建立压性盆地平衡剖面
被引量:5
- 1
-
-
作者
牟中海
-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98-504,共7页
-
文摘
由地震资料分析认为,造成压性盆地地层缩短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断裂作用;②褶皱作用。由断层作用造成的地层缩短量等于水平断距;由褶皱造成的地层缩短量等于褶皱弯曲部分的长度减去弯曲剖分的水平距离。应用地层缩短量可建立压性盆地平衡后的古地质构造发育史剖面图、平面图,并可间接地研究盆地不同位置、不同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强度。
-
关键词
压性盆地
平衡剖面
地震勘探
-
Keywords
compressional basin
balanced section
-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平衡剖面技术在东海丽水凹陷构造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张田
张建培
张绍亮
余逸凡
唐贤君
-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出处
《上海国土资源》
2014年第1期92-96,共5页
-
文摘
选取横跨丽水凹陷的典型地震剖面,应用平衡剖面分析技术,计算了丽水凹陷新生代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伸缩率。研究表明,丽水凹陷在新生代沉积过程中整体处于伸展状态。从时间演化上看,古新统月桂峰组、灵峰组沉积时期丽水凹陷处于强烈伸展期,且古新统灵峰组沉积时期的伸缩率总体大于月桂峰组;古新统明月峰组、始新统瓯江组和温州组沉积时期丽水凹陷总体伸缩率较小。从空间演化上看,丽水凹陷各演化阶段不同构造部位的伸缩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结合区域应力场特征,分析了丽水凹陷的构造演化过程。伸缩率的时空变化以及凹陷的构造演化过程是对东海陆架盆地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的局部响应。
-
关键词
海洋地质
丽水凹陷
平衡剖面
伸缩率
构造演化
-
Keywords
Marine Geology
Lishui sag
balanced cross section
extensional and compressional rates
tectonic evolution
-
分类号
P736.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
-
题名平衡剖面技术在东海西湖凹陷构造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 3
-
-
作者
张建培
唐贤君
张田
张绍亮
余逸凡
-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8期31-37,共7页
-
文摘
选取横跨西湖凹陷的11条典型地震剖面,应用平衡剖面分析技术,计算了西湖凹陷新生代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伸缩率。分析研究表明,西湖凹陷始新统平湖组三四段沉积前处于伸展状态,平湖组三四段至中新统玉泉组沉积时期处于压缩状态,中新统柳浪组沉积至今整体区域沉降。从演化阶段看,始新世中期以前西湖凹陷处于拉张期,始新世中期开始进入挤压期,期间玉泉运动(T30)、花港运动(T20)和龙井运动(T12)3次挤压的强度不断增大。结合凹陷沉积充填结构的分析,西湖凹陷新生代经历了古新世和早中始新世断陷、晚始新世和渐新世坳陷、早中中新世反转和晚中新世至今整体沉降的4个演化阶段。从空间演化上看,不同演化阶段南部和北部伸缩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是造成西湖凹陷构造南北分块的重要原因。
-
关键词
平衡剖面
伸缩率
构造演化
西湖凹陷
-
Keywords
balanced cross section
extensional and compressional rates
tectonic evolution
Xihu Sag
-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构造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张田
张建培
张绍亮
余逸凡
唐贤君
-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2015年第5期1-7,共7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近海大中型油气田形成条件及勘探技术"(2011ZX05023-001)
-
文摘
通过横跨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各凹陷的典型地震剖面构造解释,系统总结了西部坳陷带的结构和构造样式特征。采用平衡剖面技术和伸缩率计算方法,恢复了西部坳陷带各时期的地质演化剖面,分析了西部坳陷带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伸缩率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西部坳陷带经历了古新世末的瓯江运动和渐新世末的花港运动,相应地分别在古新统明月峰组(E1m)和始新统温州组(E2w)沉积之后,西部坳陷带处于明显的收缩阶段,伴随发育T80和T20不整合界面。同时,结合区域应力场特征,探讨了西部坳陷带的构造演化过程。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伸缩率的时空变化及构造演化过程,是对"中、新生代时期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汇聚速率和方向的改变"等区域应力场特征的局部响应。
-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
西部坳陷带
构造样式
平衡剖面
伸缩率
构造演化
-
Keywords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
West Depression Belt
structural style
balanced cross-section
extensional and compressional rate
tectonic evolution
-
分类号
P736.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
-
题名巴布亚盆地构造研究新认识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卢景美
闵才政
于圣杰
张洋
陈景阳
袁峰
-
机构
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27,共8页
-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巴新弧后前陆区复杂构造与油气成藏机制研究(编号:YXKY-2017-ZY-02)”部分研究成果。
-
文摘
巴布亚盆地为低勘探程度盆地,前人研究认为巴布亚盆地为弧后前陆盆地,东西前陆结构特征差异大,该盆地油气分布不均衡,成藏主控因素不明确。本文基于新收集的地表地质图、地震和钻井等资料,开展了全区地震解释、区域古构造恢复和古地理重建以及典型油气田解剖等工作。研究表明:巴布亚盆地为由赛皮克、东部高地等多个地块拼贴而形成的周缘前陆盆地,东西前陆的分界线是巴布亚湾走滑断裂带;巴布亚盆地具有“东西分块、中间走滑”的构造特征,中新生代西部巴布亚前陆经历弧后伸展、被动陆缘、周缘前陆和碰撞改造4个演化阶段,东部巴布亚前陆经历了陆内伸展、被动陆缘和周缘前陆3个演化阶段;“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控制了东、西前陆的沉积充填差异大,从而导致油气的成藏条件西好东差,巴布亚褶皱带西段为有利成藏区带,中间压扭走滑带为潜力勘探区带。
-
关键词
巴布亚盆地
弧后前陆盆地
周缘前陆盆地
巴布亚褶皱带西段
压扭走滑带
-
Keywords
Papuan Basin
back-arc foreland basin
peripheral foreland basin
western section of Papuan fold belt
compressional strike slip zone
-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
-
题名山区纵、横波联合勘探的资料解释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邓富求
-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调处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617-629,共13页
-
文摘
综合利用纵、横波联合勘探资料,不仅有利于寻找地层圈闭、岩性圈闭、裂缝圈闭等非构造油气藏,而且能正确判断岩层中流体的性质、地下岩性变化及裂缝带的分布范围,提高资料解释成果的精度。本文以四川 HBC 地区为例,介绍了横波层位的标定、碳酸盐岩储层的构造解释及天然气富集带的判别等方法。在资料解释中,要特别注意纵、横波振幅比和速度比异常的分析。在HBC 地区的纵、横波振幅比异常和速度比异常多分布于构造的轴部和小鼻褶上。振幅比异常区一般为天然气聚集区,速度比异常多为裂缝发育带的反映。在上述两种异常同时存在的构造部位所布的探井,均取得了很好的钻探效果。
-
关键词
横波
纵波
地震勘探
地震时间剖面
-
Keywords
joint compressional and shear wave survey
anomalous ratio of compressional wave amplitude to shear wave amplitude
anomalous ratio of compressional wave velocity to shear wave velocity
seismic time section
geological structure
fault
natura
-
分类号
P631.42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