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背景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其应对
1
作者 华倩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154-156,共3页
课程思政背景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养成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能够“熟练运用”国际法律规则以及“妥善处理”涉外事务,为我国涉外法治建设服务。但目前课程思政背景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存在“法律+X外语”培养模式浮于浅层交叉、... 课程思政背景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养成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能够“熟练运用”国际法律规则以及“妥善处理”涉外事务,为我国涉外法治建设服务。但目前课程思政背景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存在“法律+X外语”培养模式浮于浅层交叉、核心课程设置较为混乱、涉外法治人才实践能力和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需要实现“法律+X外语”的深度融合;明确核心课程设置理念;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实践能力和充实后备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涉外法治人才 德法兼修
下载PDF
协同育人理念下民法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2
作者 臧东娥 苏敬沣 李骞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86-88,共3页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民法学》课程思政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育人导向,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民法学》专业知识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教学是《民法学》课程思政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民法学》课程思政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育人导向,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民法学》专业知识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教学是《民法学》课程思政的重点和难点,《民法学》课程思政采取“一依据、三结合”和“四融入原则”将思政元素融入《民法学》教学;明确各方协同以推进《民法学》课程思政建设、科学设计《民法学》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及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民法学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下载PDF
红色音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3
作者 王莉荣 冯缦 王晓燕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1期117-121,共5页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满足时代要求,实现思政和美育教育目标。红色音乐属于一种篇幅短、规模小、但具备巨大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红色音乐元素,通过激发学生对红色音乐的兴趣,探...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满足时代要求,实现思政和美育教育目标。红色音乐属于一种篇幅短、规模小、但具备巨大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红色音乐元素,通过激发学生对红色音乐的兴趣,探寻红色音乐和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契合点,来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效,培养更多优秀的服务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音乐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探索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尝试
4
作者 罗俊 刘宝姝 +3 位作者 张欣荣 张运昌 王柄凯 杨峰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216-217,189,共3页
无机化学是一门通用课程,对医科院校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为了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让他们将来成为救死扶伤、服务人民健康的国家栋梁之才。为了进一步实现大学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很有必要在日常教... 无机化学是一门通用课程,对医科院校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为了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让他们将来成为救死扶伤、服务人民健康的国家栋梁之才。为了进一步实现大学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很有必要在日常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的内容。我们尝试在无机化学的课堂教学中融入了课程思政的内容,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 医科院校 基础作用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教学效果
下载PDF
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四层级目标论 被引量:35
5
作者 梁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1-156,F0002,共7页
通过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重点在于专业的课程思政要以明确的育人目标为引领。“知识—价值—能力—行为”构成了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四个层级,其中知识层级是最基础层级,包括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旨在提高认知... 通过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重点在于专业的课程思政要以明确的育人目标为引领。“知识—价值—能力—行为”构成了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四个层级,其中知识层级是最基础层级,包括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旨在提高认知能力,价值层级则包括知识价值理性、个人道德情操以及价值立场等,属于超越知识的价值判断层面。只有将知识和价值内化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才完成了对作为本体的“人”的培养,最终需要将能力转化为行为,达致“知行合一”,才真正完成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此为检验立德树人成效的最终依据。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应当结合专业知识以及四个层级的育人要求,找准课程思政点,挖掘和融入思政知识,并通过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实习实践、社会服务等多元途径,将思政与专业有机融合,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立德树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知识 价值 能力 行为
下载PDF
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魏 张丽娟 +2 位作者 宋艳丽 马景双 王艳杰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第2期16-19,共4页
以基础护理学的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挖掘和建立思政元素资源库,借助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入实训教学,在知识传播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基础护理学 实训教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劳动法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猛宗 杨婷婷 《天津电大学报》 2023年第2期12-16,共5页
劳动法学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既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其教学内容又与课程思政紧密联系。通过分析劳动法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必要性,文章深入挖掘了劳动法学课程中的以人为本、法律... 劳动法学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既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其教学内容又与课程思政紧密联系。通过分析劳动法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必要性,文章深入挖掘了劳动法学课程中的以人为本、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等典型的思政元素,确定和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加强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健全课程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希冀为高校劳动法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法学 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改革 立德树人
下载PDF
物理学研究生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高等电动力学”课程为例
8
作者 邹德滨 银燕 +2 位作者 刘可 余同普 邵福球 《物理通报》 CAS 2023年第7期55-59,共5页
研究生专业课程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结合物理学专业研究生基础课程的特点,以“高等电动力学”为例,探索物理学专业研究生基础课程开展思政建设的方法.通过挖掘与梳理同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重构内容体系,设计嵌入途径... 研究生专业课程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结合物理学专业研究生基础课程的特点,以“高等电动力学”为例,探索物理学专业研究生基础课程开展思政建设的方法.通过挖掘与梳理同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重构内容体系,设计嵌入途径,凝练内化吸收,并根据教学效果反馈,着力调整,提质增效,实现价值塑造的全方位全过程渗透以及能力素质培养与知识传授的有机融合,达到电磁理论显性教育与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协同育人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学研究生 基础课程 高等电动力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德法兼修”视域下经济法课程思政的法治意蕴:教育遵循与建设路向
9
作者 石光乾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3-97,共5页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重在学科理念革新与专业建设支撑,“新文科”背景下新法学建设已内化于法治教育战略目标。经济法发挥新法学引领作用是由其构建法治理论的维度决定的,高校经济法教学运用思政教育资源是赋能“德法兼修”人才培养的思想...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重在学科理念革新与专业建设支撑,“新文科”背景下新法学建设已内化于法治教育战略目标。经济法发挥新法学引领作用是由其构建法治理论的维度决定的,高校经济法教学运用思政教育资源是赋能“德法兼修”人才培养的思想再造。经济法课程思政具有内嵌于“德法兼修”的逻辑理路,要明晰“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养的教育遵循,并从发挥经济法课程思政教育优势、重塑课程教学改革目标、革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六融入”教学应用场景、力行法治人才培养使命、契合涉外法治应用等多个维度,创新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为培养“政治认同、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法治中国建设人才奠定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新法学 经济法课程思政 德法兼修 政治认同 建设路向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思政课的基本着力点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延溢 顾雅男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3年第5期54-61,共8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到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中去,就成为了当前的迫切任务。我们应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的新要求以及...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到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中去,就成为了当前的迫切任务。我们应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学校思政课的新目标,着力于学校教育的不同阶段、课程设置的不同门类和立德树人的不同要素,形成纵向递进、横向协同、德法兼修的育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思政课 基本着力点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互联网+”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自主学习能力探究--以H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小娇 马泽霖 《高教学刊》 2023年第3期182-187,共6页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能力培养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为适应时代发展及思政教育的新要求,探索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以“互联网+”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围绕基础课学习探索“共享学习平台”“课...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能力培养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为适应时代发展及思政教育的新要求,探索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以“互联网+”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围绕基础课学习探索“共享学习平台”“课堂互动平台”“网络交流平台”和“互联网课程评价体系”的搭建,有机结合课程的教育培养计划使学生产生沉浸式、自主性和可持续的思政课学习模式,搭建长期有效的自主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基础课 互联网 思想道德与法治 思政课
下载PDF
“立德树人”目标下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岩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193-194,198,共3页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能够带领学生形成基本的思想道德意识、价值观念与法治观念认知,为学生今后的思政学习奠定基础。本次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理论课教学设计进行研究...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能够带领学生形成基本的思想道德意识、价值观念与法治观念认知,为学生今后的思政学习奠定基础。本次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理论课教学设计进行研究,目的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渗透于理论课教学中,通过教学设计创新强化课程的育人效果,更好地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与核心价值观念。本文简要阐述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及其教学目标,分析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设计创新思路;之后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设计创新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思想道德与法治》 理论课 教学设计 创新
下载PDF
国家认同视角下大学生家国情怀涵育路径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学恒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7-30,共4页
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涵养与培育是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路径,从爱国主义精神的倡导到家国情怀的涵养与培育,与时代接轨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焕发了崭新的时代命题,担负起重要的民族使命和国家责任。以国家认同研究为视角展开的大... 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涵养与培育是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路径,从爱国主义精神的倡导到家国情怀的涵养与培育,与时代接轨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焕发了崭新的时代命题,担负起重要的民族使命和国家责任。以国家认同研究为视角展开的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以国家认同理论为依据探讨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涵育的缘由、价值以及实现路径,依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一节蓝本进行研读分析,用国家认同中的时代多元、文化多元、思想多元的思想、精神、理性内核透彻阐释,把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历史、时代维度把握到位,用依据理路、情境理路、中心理路激励和引领大学生产生爱国共鸣和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 家国情怀 涵养 培育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
下载PDF
法学课程思政困境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3
14
作者 薛雪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4-90,共7页
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已经成为当前高校育人的共识。在高校教学尤其是法学教学中,实现课程内容的深入梳理、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以及二者的有机融合,是当前法学教学中面临的新挑战。密切结合当前... 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已经成为当前高校育人的共识。在高校教学尤其是法学教学中,实现课程内容的深入梳理、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以及二者的有机融合,是当前法学教学中面临的新挑战。密切结合当前的法学教育实践,细究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困境,从教师能力培养及高校制度配套两个层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对于实现法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课程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法学类课程思政的“三修并举”教学实施路径探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善玲 张开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17-122,共6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建设离不开思政教育与法学教育的协同配合,法学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培养卓越法治人才、建设法治国家的题中应有之意。但当前法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建设离不开思政教育与法学教育的协同配合,法学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培养卓越法治人才、建设法治国家的题中应有之意。但当前法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法学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不够、教学过程中难以体现课程思政内涵、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与思政元素脱节等。因此,法学类课程要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其融入法学课程的设计与实践之中,从修德(价值引领)、修法(捍卫法律)、修行(实现法治)三个方面入手探索法学思政课程的教学实践路径不失为一条可行路径,进而培养法学学子的法治意识,提升法治能力,养成法治习惯,让法学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提质增效,让法律意识、法治思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出“德法兼修”的卓越法治人才,最终实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德法兼修 三修并举
下载PDF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效能的探索 被引量:13
16
作者 黄兆林 韩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112-116,共5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过程与目标在于人生命价值的创造和完善,其整个过程是一种人格与精神的升华。因此,其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理论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思想道德和法制观的塑造。教育者首先应起到人生导师的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过程与目标在于人生命价值的创造和完善,其整个过程是一种人格与精神的升华。因此,其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理论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思想道德和法制观的塑造。教育者首先应起到人生导师的作用,建构好实践教学的模式,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使正确的立场、观点逐渐内化成意识,并指导人生实践。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现实状况,对提高实践教学效能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践教学 效能
下载PDF
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有效衔接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5
17
作者 赵兴宏 张玉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74-177,共4页
对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调研结果表明,教学内容与中学阶段存在重复之处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有效衔接,克服简单重复;按照现代教育的客观要求,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让学生认可和接受,达到教学... 对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调研结果表明,教学内容与中学阶段存在重复之处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有效衔接,克服简单重复;按照现代教育的客观要求,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让学生认可和接受,达到教学实效性。解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有效衔接途径,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全程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体系,形成不同层级学校之间教师的交流机制,突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型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法治教育 有效衔接
下载PDF
大学生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研究 被引量:73
18
作者 孙华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100,共5页
近两年来,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s)新潮流迅速席卷全球,并对现实大学的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产生重大影响。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整合多所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共享平台课程,探索大学生思政课"... 近两年来,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s)新潮流迅速席卷全球,并对现实大学的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产生重大影响。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整合多所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共享平台课程,探索大学生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文章探讨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博雅教育理念的关系,并对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共享平台课程建设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s) 翻转课堂
下载PDF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东洁 赵艳红 +2 位作者 王晓江 刘珺 李亚青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9年第2期209-212,共4页
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进一步深化课程的教学改革,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基于河北农业大学的办学特色,分析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条件保障,提出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一次爱校教育、一次法... 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进一步深化课程的教学改革,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基于河北农业大学的办学特色,分析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条件保障,提出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一次爱校教育、一次法制教育、一次公益活动、一次社会调查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践教学 指导思想 条件 模式
下载PDF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探讨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晓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91,共5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通过实施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活动、任课教师队伍与专职辅导员队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较好地达到了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的良好效果。探索新形势下高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通过实施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活动、任课教师队伍与专职辅导员队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较好地达到了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的良好效果。探索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构建和谐、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环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