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erative vs nonoperative treatment of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1
作者 Nan Jiang Hui-Juan Song +4 位作者 Guo-Ping Xie Lei Wang Chang-Xiang Liang Cheng-He Qin Bin Yu 《World Journal of Meta-Analysis》 2015年第1期61-71,共11页
AIM: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icacy of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 (DIACF) following operation and nonoperation. METHODS: Literature search was performed of PubMed and Cochrane Library by two in... AIM: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icacy of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 (DIACF) following operation and nonoperation. METHODS: Literature search was performed of PubMed and Cochrane Library by two independent authors to identif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comparing operative vs nonoperative treatment of DIACF from inception to December 31st, 2013. RCT quality was evaluated by the modified Jadad scale. Dichotomous variables were pooled using risk ratios by review manager 5.3 software. Fixed-effects or random-effects models were adopted with P 〉 0.05 or P ≤ 0.05 for heterogeneity tests, respectively.RESULTS: Eight RCTs comprising 767 cases met inclusion criteria. Results revealed that more surgically treated patients could resume pre-injury job (P = 0.006).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residual pain (P = 0.33), shoe fitting problems (P = 0.07), limited walking distance (P = 0.56) or secondary late arthrodesis (P = 0.38). However, operative treatment wa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complication rate (P = 0.003). Subgroup analyses of specific complications revealed that except for a higher risk of superficial wound problems (P 〈 0.0001) in operative group, the two groups had similar complication rate in deep wound infection ( P = 0.34),CONCLUSION: Current evidence demonstrates that compared with operative treatment,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DIACF lead to similar clinical outcomes regarding residual pain, shoe fitting, walking distance and secondary subtalar arthrodesis but a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lication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 SURGERY Conservative treatment META-ANALYSIS
下载PDF
观察小切口解剖钛钢板内固定术对跟骨粉碎性移位骨折的效果
2
作者 王钢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解剖钛钢板内固定术在跟骨粉碎性移位骨折治疗中的疗效,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82例跟骨粉碎性移位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1例。参照组采用传统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进行小切口... 目的观察小切口解剖钛钢板内固定术在跟骨粉碎性移位骨折治疗中的疗效,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82例跟骨粉碎性移位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1例。参照组采用传统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进行小切口解剖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Baird踝关节评分、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评分及跟骨生理解剖结构指标(跟骨高度、跟骨宽度、跟骨轴长和Bohler角),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研究组VAS评分(2.31±0.93)分低于参照组的(3.87±0.78)分,Baird踝关节评分(94.95±2.82)分和AOFAS评分(88.41±2.70)分高于参照组的(90.44±2.73)、(84.49±2.47)分(P<0.05)。研究组术后跟骨宽度(29.73±1.25)mm与跟骨高度(29.44±1.02)mm小于参照组的(39.38±1.76)、(39.47±0.96)mm,跟骨轴长(68.43±1.26)mm长于参照组的(54.32±3.77)mm(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68.37±6.83)min、住院时间(10.84±0.86)d和骨折愈合时间(72.13±2.54)d短于参照组的(87.84±11.78)min、(14.78±0.51)d、(93.57±3.49)d,术中出血量(103.64±13.72)ml少于参照组的(152.79±11.63)ml(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参照组的80.49%(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44%低于参照组的19.51%(P<0.05)。结论跟骨粉碎性移位骨折采取小切口解剖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既可以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能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与足功能,缓解患者疼痛感,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解剖钛钢板内固定术 跟骨粉碎性移位骨折 疼痛 踝关节功能 足功能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与开放手术治疗闭合性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效果比较
3
作者 邱华骥 余兰伟 +2 位作者 陈妍 刘子文 韩大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0期20-25,共6页
目的:分析撬拨复位Ilizarov外固定技术(以下简称Ilizarov技术)在闭合性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3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82例闭合性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的... 目的:分析撬拨复位Ilizarov外固定技术(以下简称Ilizarov技术)在闭合性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3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82例闭合性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Ilizarov技术组41例和传统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结合钢板内固定术(以下简称开放手术)组41例。其中Ilizarov技术组行Ilizarov技术治疗,开放手术组行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7、14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情况;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患侧行X线检查,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和跟骨宽度;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MFS)及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对两组患侧功能状况进行评价;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较之开放手术组,Ilizarov技术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izarov技术组术后1、3、7、14 d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开放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术前,两组术后6个月患侧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均显著增加,跟骨宽度则均显著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侧跟骨相关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侧MFS、AOF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6个月,Ilizarov技术组患侧MFS评分显著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侧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izarov技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开放手术组为21.95%,Ilizarov技术组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izarov技术治疗闭合性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能获得与开放手术相近的治疗效果,但前者的手术创伤更小,术后康复更快,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跟骨骨折 ILIZAROV技术 移位骨折 开放手术 关节内骨折
下载PDF
撬拨和切开复位后植入物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51
4
作者 熊浩 刘伟 +6 位作者 林伟文 夏雄超 李贝 区彩琼 赖茂松 黄瑞良 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6期4919-4925,共7页
背景:尽管目前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对许多跟骨骨折患者有效,但在跟骨骨折的分类、治疗、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方法的选择方面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目的:比较经皮撬拔复位和切开复位后植入物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 背景:尽管目前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对许多跟骨骨折患者有效,但在跟骨骨折的分类、治疗、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方法的选择方面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目的:比较经皮撬拔复位和切开复位后植入物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骨二科自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治疗56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资料,年龄15-61岁。采用撬拨复位治疗27例,切开复位植入物内固定治疗29例。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治疗后复查X射线片显示跟距关节面基本恢复正常,撬拔复位固定组,Bohler角分别由治疗前的(17.88±2.06)°恢复至治疗后的(30.60±2.89)°,切开复位内固定组,Bohler角分别由治疗前的(17.55±2.46)°,恢复至治疗后的(31.69±2.29)°,经统计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治疗后功能,撬拔复位固定组优14足,良6足,中5足,差2足,优良率74.0%;切开复位植入物内固定组优11足,良13足,中4足,差1足,优良率82.7%,两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撬拔复位和切开复位植入物内固定方法治疗跟骨骨折都是比较实用有效的选择。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应用撬拨复位方法,提高了手术效率和复位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学术探讨 骨关节植入物跟骨骨折 内固定 切开复位 撬拨复位 Gissane’s角 Bohler’s角 形态学 骨折移位 手术指征 术前评估 骨折并发症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比较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翀 田禾 +1 位作者 屈建华 田征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76-282,共7页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所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比较治疗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nae协作网标准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RCT,包括...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所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比较治疗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nae协作网标准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RCT,包括530例患者。4个研究显示,在返回原来工作岗位、距下关节活动范围、Bohler's角的恢复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优于保守治疗。在足跟残留疼痛方面,两种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治疗效果评分因不同研究采用的结局评价标准不同,无法进行合并分析。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均是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返回原来工作岗位、距下关节活动范围、Bohler's角的恢复上优于保守治疗。两种方法在足跟残留疼痛方面无差别。因本研究的样本量太小,纳入的研究数量少,方法学质量不高,缺乏足够的证据,尚需更多设计严格的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 跟骨关节内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保守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跟距关节内跟骨骨折移位变化的CT测量 被引量:2
6
作者 邱红明 王述亮 +2 位作者 郑志勇 王少山 张世华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7期403-404,共2页
目的 :测量跟距关节内跟骨骨折移位的具体数据 ,分析其移位规律。方法 :对 6 6例跟骨骨折患者双侧跟骨同时行冠状面CT扫描 ,以健侧跟骨CT冠状面上能完整显示后距下关节面、载距突和跟骨体的一幅扫描面图像为基准 ,分别对健侧和患侧跟骨... 目的 :测量跟距关节内跟骨骨折移位的具体数据 ,分析其移位规律。方法 :对 6 6例跟骨骨折患者双侧跟骨同时行冠状面CT扫描 ,以健侧跟骨CT冠状面上能完整显示后距下关节面、载距突和跟骨体的一幅扫描面图像为基准 ,分别对健侧和患侧跟骨进行测量 ,包括冠状面上跟骨最远端的宽度、跟骨中部的宽度、跟骨长度及Perie角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侧前跟部宽度较健侧增宽 9 6 6mm(P <0 0 1) ;冠状面中央部跟骨平均增宽 8 81mm (P <0 0 1)。Perie角患侧 32 15° ,健侧 17 4 0°,两者相差 14 75°(P <0 0 1)。跟骨的长度患侧为 5 5 6 7mm ,健侧为 6 0 5 9mm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跟距关节内跟骨骨折以最远端横向移位最大 ,故此在治疗上应高度注意这种病理变化 ,彻底矫正其横向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距关节内跟骨骨折 诊断 CT测量 骨折块移位
下载PDF
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金刚 高洪达 +3 位作者 宋思桐 刘大伟 胡海平 李爽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在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入院治疗的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保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在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入院治疗的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保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Behler角、Gissan角、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1年,两组Behler角、Gissan角及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两组心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周围环境、独立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x^2=5.926,P=0.01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足踝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 足踝骨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跟骨移位性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疗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姚智渊 李战春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3期430-432,共3页
目的探讨跟骨移位性关节内骨折(DIACF)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跟骨移位性关节内骨折患者46例(57足),用PACS图文分析系统测量手术前后的关节面移位距离、Gissane角、Bohle... 目的探讨跟骨移位性关节内骨折(DIACF)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跟骨移位性关节内骨折患者46例(57足),用PACS图文分析系统测量手术前后的关节面移位距离、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长宽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进行分组统计,手术疗效按Maryland标准评定。结果除跟骨长度外,其余各指标在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Sanders分型、术后关节面移位距离、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后Gissane、术后Bohler角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Bohler角和Sanders分型为影响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DIACF可以取得满意疗效。术后Bohler角和Sanders分型是影响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避免不利因素,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移位性关节内骨折 内固定 手术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跗骨窦微创切口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丁懿 兰林 +3 位作者 李秀平 马骏 毛真君 吕天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5期82-83,86,共3页
目的:比较跗骨窦微创切口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在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46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23例。A组采用跗骨窦微创切口钢板固定治疗,B组采用跟骨外侧L... 目的:比较跗骨窦微创切口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在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46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23例。A组采用跗骨窦微创切口钢板固定治疗,B组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d、12个月Bohler角、Gissane角及术后12个月足部功能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跗骨窦微创切口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复位效果满意,固定可靠,切口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微创切口 外侧L形切口 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
下载PDF
微创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邱皓 张年春 +2 位作者 李磊 朱建华 董靖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24-229,共6页
目的探讨微创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OVID、CBM、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微创组)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切开组)治疗移位型跟... 目的探讨微创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OVID、CBM、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微创组)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切开组)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5月。采用Review Manager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随机对照研究,共397个跟骨骨折。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切口感染、切口坏死及切口裂开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在AOFAS评分、SF-36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及术后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微创复位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AOFAS评分、SF-36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术后优良率及术后跟骨高度、宽度和长度恢复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少、神经损伤风险低及切口引流量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 微创复位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是否植骨在伴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柯云 王子明 +2 位作者 熊雁 李承伶 王雨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783-786,共4页
目的对比是否植骨在伴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关节四肢外科2015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伴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老年患者76例,按是否植骨分为植骨组(32例)和未植骨组(44例)。植骨组... 目的对比是否植骨在伴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关节四肢外科2015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伴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老年患者76例,按是否植骨分为植骨组(32例)和未植骨组(44例)。植骨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治疗,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65~79岁,平均71.2岁。未植骨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66~79岁,平均71.9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足功能优良率、Bohler角、Gissane角、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期间医疗费用。结果随访1年时,两组患者足功能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植骨组优良率89%,植骨组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未植骨组Bohler角、Gissane角分别为(31.28±5.16)°、(124.52±10.13)°,植骨组分别为(32.71±5.43)°、(126.29±11.35)°,Bohler角均较治疗前增大,Gissane角均较治疗前减小,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植骨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植骨组为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植骨组医疗费用为(16462.572±552.184)元,植骨组为(27152.133±668.44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是否植骨对伴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足踝功能恢复的影响相近,且二者的安全性相当,但未植骨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植骨 关节移位 足踝功能 并发症 老年
下载PDF
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言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9期73-75,共3页
目的 研究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根据常见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和预防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1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32例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根据临床病案资料... 目的 研究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根据常见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和预防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1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32例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根据临床病案资料,判断相关疾病影响因素。结果 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的治疗较为有效,但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和合并症,产生情况与患者疾病情况、手术治疗时间、其他影响因素等构成。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操作技术在发展中,随着经验与操作能力的不断完善,可以有效优化、完善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疾病,但需要尤为注意相关影响因素的观察与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关节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吉高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8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2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摔伤高度、体重、Sanders分型、摔伤距手术时间、术前Bhler角... 目的探讨影响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2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摔伤高度、体重、Sanders分型、摔伤距手术时间、术前Bhler角、术前Gissane角、术后中药熏洗是影响临床疗效评价的临床因素(P<0.01或P<0.05)。体重越重、摔伤高度、Sanders分型越高、摔伤距手术时间越长、术前Bhler角和术前Gissane角越小患者预后越差。结论摔伤高度、体重、Sanders分型、摔伤距手术时间、术前Bhler角、术前Gissane角、术后中药熏洗是影响临床疗效评价的临床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 相关因素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跟骨移位性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亚闯 于春波 郭小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究跟骨移位性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对策。方法 56例跟骨移位性关节内骨折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分析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患者Bohler角、Gissane角、关节面移位距离... 目的探究跟骨移位性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对策。方法 56例跟骨移位性关节内骨折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分析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患者Bohler角、Gissane角、关节面移位距离、跟骨高、跟骨长、跟骨宽均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患者手术效果优48例,差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Sanders分型、关节面移位距离、受伤到手术治疗时间、年龄、术后Bohler角患者治疗效果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Bohler角、Sanders分型是影响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跟骨移位性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后Bohler角、Sanders分型,术中重点对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处理,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移位性关节内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影响因素 骨科
下载PDF
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家安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20期15-16,共2页
目的:研究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使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关节进行复位之后在跟骨外侧放置跟骨锁定... 目的:研究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使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关节进行复位之后在跟骨外侧放置跟骨锁定接骨板,在手术前后对所有患者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进行测量,评价患者的跟骨骨折复位情况,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6~28个月。结果:在对患者进行随访的过程中,没有患者出现严重感染与皮肤坏死,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平均愈合时间为(3.5±1.0)个月。在术后6个月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复查显示患者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分别为(27.65±5.87)°和(124.93±7.42)°,与手术前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术后进行Maryland足部系统评分,恢复效果为优的患者有38例,恢复效果为良的患者有13例,恢复效果为差的患者有2例,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96.22%。结论:使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对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术后的感染率与皮肤坏死率都非常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接骨板内固定 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复位内固定应用于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斌 叶茂 +2 位作者 邹毅 桂鹏 周跃海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9-11,15,共4页
目的:分析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复位内固定应用于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 目的:分析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复位内固定应用于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L形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临床手术指标,术前、末次随访VAS、AOFAS评分、Bohler角和Gissane角结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2.61%和78.26%,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8.21±6.43)min、(15.40±2.31)d,较对照组患者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62.44±10.30)mL,较对照组患者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2%,较对照组患者降低(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VAS、AOFAS评分、Bohler角和Gissane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下降、AOFAS评分、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上升(P<0.05);但末次随访两组患者之间的VAS、AOFAS评分、Bohler角和Gissane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L形入路复位内固定术相比,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疗效相当,功能恢复和影像学效果均较满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 传统L形入路 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跗骨窦微创小切口治疗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兴 冯华明 +1 位作者 黄笃 邹三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4期120-122,共3页
目的研究L形入路和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运用于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纳入的96例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各48例,A组采取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B组采取L... 目的研究L形入路和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运用于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纳入的96例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各48例,A组采取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B组采取L形入路,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A组优良率87.50%高于B组75.00%(P<0.05)。治疗前两组的Bohler角、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A组各项指标高于B组(P <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4.17%低于B组14.58%(P <0.05)。结论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运用于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中效果显著,有效改善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 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 L形入路 足踝评分 克氏针 切开复位内固定跟骨
下载PDF
跟骨关节内骨折中载距突骨折移位对手术复位及固定效果
18
作者 付明辉 《大医生》 2019年第9期73-74,共2页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中载距突骨折移位对手术复位及固定的影响。方法以是否伴有载距突骨折移位作为划分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CT扫描,观察跟骨冠状位、矢状、轴位扫描结果,观察两组骨折分型、错位情况、冠状位及矢状位...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中载距突骨折移位对手术复位及固定的影响。方法以是否伴有载距突骨折移位作为划分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CT扫描,观察跟骨冠状位、矢状、轴位扫描结果,观察两组骨折分型、错位情况、冠状位及矢状位成角。结果观察组Ⅱ型骨折38.30%、Ⅲ型骨折36.17%、Ⅳ型骨折17.02%、错位(0.89±0.10)mm、冠状位成角(6.47±0.10)°、矢状位成角(3.41±0.12)°。对照组Ⅱ型骨折72.34%、Ⅲ型骨折17.02%、Ⅳ型骨折2.13%、错位(0.32±0.20)mm、冠状位成角(3.10±0.03)°矢状位成角(1.02±0.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中载距突骨折移位患者,骨折一般较为严重,发生成角及错位的风险高。手术复位及固定的过程中,螺钉的置入可能导致骨块分离,影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载距突 骨折移位 手术复位 固定 成角
下载PDF
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19
作者 赵建平 邰立武 陈昊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1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究临床采取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治疗的存在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的病人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选择L型切... 目的:探究临床采取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治疗的存在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的病人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选择L型切口于跟骨外侧进行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临床成效及治疗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ohler角恢复情况、Gissane角恢复情况及足部评分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用时、院内开销都优于对照组,同时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这些差异有统计学统计价值(P<0.05).结论:对于临床治疗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选择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方法,能够减少术后不适症状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并且达到相同甚至更优的治疗效果,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疗效 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 安全性 小切口有限内固定
原文传递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邱皓 栾富钧 +3 位作者 曹春风 周新 王滕羽 卢旻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3-140,共8页
[目的]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n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OVID、CBM、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 [目的]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n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OVID、CBM、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5年5月,同时查阅所获取的参考文献索引。两名研究者对检索收集到的文献按照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独立筛选。采用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的踝与后足评分系统(AOFAS)、SF-36(PCS)、SF-36(MCS)、术后疼痛、并发症(浅部感染、深部感染)、距下关节融合、不能返回原工作、Bohler角作为评价指标。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随机对照研究RCT,共78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后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的踝与后足评分系统(AOFAS)、SF-36(MCS)、术后疼痛和距下关节融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SF-36(PCS)、并发症(浅部感染、深部感染)、Bohler角及不能返回原工作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患者的远期功能和疼痛情况,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效果相似,手术治疗不能减小因距下关节炎而需进行关节融合手术的风险,不过手术能更好的恢复Bohler角及使患者返回原工作,但是手术治疗会有更高的感染风险,易导致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跟骨骨折 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