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风循环自动烘茧机与江苏83型灶的应用比较
1
作者 徐浩东 鲁斌 +2 位作者 卢鸿 周咏梅 顾光银 《蚕桑通报》 2023年第3期47-50,共4页
鲜茧烘干可有效防止蚕蛹、寄生蚕体的蝇蛆羽化和蛹体腐烂、茧层霉变等现象,有利于保全茧质。本文比较了热风循环自动烘茧机与江苏83型灶的烘茧效果,结果显示,热风循环自动烘茧机的优势明显,有利于提高蚕茧解舒率和净度等指标。
关键词 蚕茧 烘茧 热风循环自动烘茧机 江苏83型灶
下载PDF
鲜茧缫生丝与干茧缫生丝的性能对比 被引量:20
2
作者 黄继伟 洪基武 +3 位作者 林海涛 程谦伟 蒋芳 罗文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8-32,共5页
采用同一庄口的干茧和鲜茧在同一缫丝企业分别缫制干茧丝和鲜茧丝,对比分析鲜茧丝与干茧丝在含胶率、白度、抱合力、强力、X射线衍射曲线、红外光谱等方面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与干茧缫制的生丝相比,鲜茧缫制的生丝含胶率较高,白度、... 采用同一庄口的干茧和鲜茧在同一缫丝企业分别缫制干茧丝和鲜茧丝,对比分析鲜茧丝与干茧丝在含胶率、白度、抱合力、强力、X射线衍射曲线、红外光谱等方面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与干茧缫制的生丝相比,鲜茧缫制的生丝含胶率较高,白度、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较大,但抱合性能较差;干茧缫制的生丝与鲜茧缫制的生丝在结构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均以无规卷曲和β-折叠的晶体结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茧 鲜茧 生丝性能 鲜茧缫丝
下载PDF
桑蚕鲜茧与干茧缫丝成绩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继伟 封宝山 +4 位作者 陶立全 林海涛 程谦伟 蒋芳 罗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7-890,共4页
【目的】进一步论证桑蚕鲜茧直接缫丝的可行性,为今后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无煮茧工艺的基础上,对比分析采用桑蚕鲜茧直接缫丝与干茧缫丝成绩的差异。【结果】与桑蚕干茧缫丝相比,桑蚕鲜茧直接缫丝可提高解舒率... 【目的】进一步论证桑蚕鲜茧直接缫丝的可行性,为今后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无煮茧工艺的基础上,对比分析采用桑蚕鲜茧直接缫丝与干茧缫丝成绩的差异。【结果】与桑蚕干茧缫丝相比,桑蚕鲜茧直接缫丝可提高解舒率,降低万米吊糙,提高运转率、运转车速、台时产量,减少生丝纤度均方差和最大偏差,但生丝的清洁、洁净程度较差,进而导致生丝的综合等级稍低。【结论】以桑蚕鲜茧直接缫丝是可行的,但不适用于高品位、高等级生丝的缫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茧 缫丝 鲜茧 干茧 缫丝成绩
下载PDF
干茧丝与鲜茧丝抱合指标的差异性实验与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乔铁军 王仑 +2 位作者 张秀琍 刘永德 郑丽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2-33,共2页
通过对干茧丝和鲜茧丝的抱合实验,证明了干茧丝的抱合指标明显的优于鲜茧丝,分析了形成抱合指标差异的原因,指出干茧丝适于生产高档产品,而鲜茧丝却仅限于低档产品。
关键词 干茧丝 鲜茧丝 抱合 差异性
下载PDF
桑蚕鲜茧干壳量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 被引量:6
5
作者 金航峰 黄凌霞 +2 位作者 谢琳 金佩华 楼程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7-151,共5页
选择Savitzky-Golay平滑作为光谱数据的预处理方法,根据偏最小二乘模型的回归系数进行有效波长的选取,最终筛选出了桑蚕鲜茧干壳量指标在可见/近红外光谱谱区的7个有效波长,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干壳量的检测模型。该模型运算简单且... 选择Savitzky-Golay平滑作为光谱数据的预处理方法,根据偏最小二乘模型的回归系数进行有效波长的选取,最终筛选出了桑蚕鲜茧干壳量指标在可见/近红外光谱谱区的7个有效波长,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干壳量的检测模型。该模型运算简单且检测精度较高,预测决定系数和剩余预测偏差分别为0.758 7和2.046 4,是应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桑蚕鲜茧干壳量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鲜茧 干壳量 可见 近红外光谱 有效波长 无损检测
下载PDF
利用太阳能烘干蚕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朝良 尹志亮 +4 位作者 王佛桑 林青松 王敏 王磊 朱保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9-131,共3页
以稀土生态农用膜为光能接受和转化物,将光能中的紫外线等转化为远红外线从而可利用太阳能烘干蚕茧。采用该方法在蚕茧适干时的温度比传统的茧灶干茧法稍低,且外界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茧层内的温度高低,从而影响烘茧时间的长短。由于远... 以稀土生态农用膜为光能接受和转化物,将光能中的紫外线等转化为远红外线从而可利用太阳能烘干蚕茧。采用该方法在蚕茧适干时的温度比传统的茧灶干茧法稍低,且外界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茧层内的温度高低,从而影响烘茧时间的长短。由于远红外线直接穿透茧层干燥蛹体,所以不损伤茧丝品质,干茧解舒率可提高4.4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转光膜 烘茧
下载PDF
桑蚕茧不同干燥工艺对茧丝质量及品质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涛 宋江超 +2 位作者 张美蓉 姚晓慧 伍冬平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6-71,共6页
为探究不同干燥工艺对蚕茧质量和品质的影响,制定蚕茧加工领域亟需的蚕茧干燥技术与蚕丝品质评价技术规程,对供试的桑蚕鲜茧采用不同干燥工艺处理,比较鲜茧、半干茧、干茧及过干茧4个试验组的蚕茧与茧丝质量指标,即解舒率、茧丝纤度、... 为探究不同干燥工艺对蚕茧质量和品质的影响,制定蚕茧加工领域亟需的蚕茧干燥技术与蚕丝品质评价技术规程,对供试的桑蚕鲜茧采用不同干燥工艺处理,比较鲜茧、半干茧、干茧及过干茧4个试验组的蚕茧与茧丝质量指标,即解舒率、茧丝纤度、清洁、洁净、万米吊糙次数及生丝表面观察和红外分析,评价不同试验组的蚕茧与茧丝品质。研究结果表明:鲜茧缫丝可提高解舒率,减少万米吊糙次数,但鲜茧生丝的表面丝胶颗粒更加明显,恰当的烘茧工艺处理更有助于补正茧质,提高生丝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茧 干燥工艺 蚕茧质量 茧丝 品质评价
下载PDF
茧丝强力序列的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黄继伟 洪基武 +5 位作者 林海涛 封宝山 陶立全 程谦伟 蒋芳 罗文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34,共5页
基于茧丝强力与茧丝纤度的关系,验证茧丝在长度方向上的强力序列与纤度序列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为将茧丝强力序列引入到茧丝性状的考量体系提供依据。分别对鲜茧直接缫丝获得茧丝与鲜茧烘干后缫丝获得茧丝的茧丝强力序列进行测试和分析... 基于茧丝强力与茧丝纤度的关系,验证茧丝在长度方向上的强力序列与纤度序列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为将茧丝强力序列引入到茧丝性状的考量体系提供依据。分别对鲜茧直接缫丝获得茧丝与鲜茧烘干后缫丝获得茧丝的茧丝强力序列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茧丝强力序列与茧丝纤度序列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与干茧丝相比,鲜茧丝的平均茧丝强力更大,茧丝强力序列曲线更凸。故此,将茧丝强力序列引入到茧丝性状的考量体系是可行的,且在更短片段内反映茧丝纤度的变化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茧丝强力序列 茧丝纤度序列 鲜茧丝 茧丝
下载PDF
红外干燥不能提高蚕茧的干燥速率 被引量:2
9
作者 郑成 刘晓国 +3 位作者 雷雨 黄林山 梅博文 张学武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4-47,共4页
通过大量实验,测定了蚕蛹、茧层的红外吸收图谱,选择相应波长范围的红外涂料和红外灯泡,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堆放厚度条件下测定了蚕茧的干燥曲线,并与不采用红外线的干燥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红外线未能够提高蚕茧的干燥速率。实验还... 通过大量实验,测定了蚕蛹、茧层的红外吸收图谱,选择相应波长范围的红外涂料和红外灯泡,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堆放厚度条件下测定了蚕茧的干燥曲线,并与不采用红外线的干燥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红外线未能够提高蚕茧的干燥速率。实验还测定了0.25~25μm范围内单片茧层的红外线透过曲线,结果表明,在所测范围内,红外线的透过率为零,这说明红外线无法穿透茧层。茧层的水分含量很低(约10%),蚕蛹的水分含量很高(约80%),蚕茧干燥的主要目的是除掉蚕蛹中的水分,但茧层包含着蚕蛹,红外线无法穿透茧层对蛹体进行快速干燥。而且,茧层的红外吸收率很低,也不能通过茧层快速吸收红外线热能,然后传给蚕蛹来提高干燥速率,这便是红外线不能提高蚕茧干燥速率的原因。这一结论对国内外蚕业界探讨蚕茧干燥的理论与实践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茧 红外线干燥 干燥
下载PDF
家蚕天然有色茧品种间色素差异及烘茧对茧层色素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席建 梁海丽 +3 位作者 司马杨虎 牛艳山 甘丽萍 徐世清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9,共5页
测定了不同茧色蚕品种的血液、丝腺、内外茧层中色素含量及成分的差异,调查了烘茧处理对茧层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茧品种几乎不含类胡萝卜素,而其血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与丝腺和茧层的不同;黄红茧系品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高出类... 测定了不同茧色蚕品种的血液、丝腺、内外茧层中色素含量及成分的差异,调查了烘茧处理对茧层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茧品种几乎不含类胡萝卜素,而其血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与丝腺和茧层的不同;黄红茧系品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高出类胡萝卜素10倍以上,其成分有异于绿色茧,另外茧层中类胡萝卜素的成分有异于血液和(或)丝腺。烘茧处理对绿茧、黄茧及红茧的色素含量和成分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天然有色茧 色素 烘茧
下载PDF
我国蚕桑生产机械设备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36
11
作者 胡祚忠 吴建梅 +1 位作者 张剑飞 叶晶晶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8-1003,共6页
我国的栽桑养蚕专用机械设备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蚕桑生产恢复时期以及70年代至80年代的蚕桑生产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较大进展,研制出一系列桑园管理机具、养蚕机械设备、制种及蚕茧干燥设备。但是,这些机具的生产实用率较... 我国的栽桑养蚕专用机械设备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蚕桑生产恢复时期以及70年代至80年代的蚕桑生产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较大进展,研制出一系列桑园管理机具、养蚕机械设备、制种及蚕茧干燥设备。但是,这些机具的生产实用率较低,特别是蚕桑机具的研究队伍薄弱、资金匮乏,导致其在蚕业技术体系中仍然是一个弱势环节。2008年建立的国家蚕桑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及所属的设施与机械研究室,在以下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适合养蚕农户栽桑养蚕的设备改良与省力化设备研究;桑枝伐条机械研制;桑枝粉碎机及食用菌专用烘干机研制;废弃生物质燃料环保节能热风烘茧机研制等。为提高我国蚕桑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建议加大对蚕桑生产机械研究的投入,重点开展省力、高效、优质蚕桑生产机械设备的研制,并将生产急需的一些实用蚕桑机械的推广纳入农机补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生产 桑园机具 养蚕机具 制种机具 烘茧设备 省力高效
原文传递
烘茧技术及设备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明 陈祥平 +2 位作者 卜献鸿 唐仕成 段春稳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2-49,共8页
鲜茧处理是缫丝业的基础环节,秦代以前由于没有掌握蚕茧保存技术而采取鲜茧缫丝。秦代以后,蚕茧贮藏技术经历了阴滩与日晒法、盐浥法、笼蒸法,从明清开始使用火焙法。近代采用茧灶干燥鲜茧,20世纪初日本发明了烘茧机。中国于1976年自主... 鲜茧处理是缫丝业的基础环节,秦代以前由于没有掌握蚕茧保存技术而采取鲜茧缫丝。秦代以后,蚕茧贮藏技术经历了阴滩与日晒法、盐浥法、笼蒸法,从明清开始使用火焙法。近代采用茧灶干燥鲜茧,20世纪初日本发明了烘茧机。中国于1976年自主研制出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步成为蚕茧干燥的主导设备。文章回顾了中国古代鲜茧贮藏技艺,介绍了日本和中国烘茧技术及设备发展,着重分析了茧灶及烘茧机的性能、工艺要求和对茧质的影响,提出通过"真空+"的方式和现代控制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烘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茧贮藏 烘茧 工艺 设备 发展 展望
下载PDF
红外线用于蚕茧干燥的适用性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成 陈岚生 +5 位作者 陈梨 林炜 余炳球 黄林山 梅博文 文哲光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测定了茧丝、蚕蛹的红外线吸收曲线以及茧层的红外线透过图谱,结合低温全波红外涂料对鲜茧进行干燥试验。对蚕茧的干燥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红外线用于蚕茧干燥是不适宜的。
关键词 蚕茧 红外线 干燥
下载PDF
烘煮茧工艺及雌雄性别对茧丝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虞晓华 王崇龙 +1 位作者 蒋继超 贾仲伟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15,共4页
蚕品种茧丝纤度、伸长率性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改变烘煮茧工艺条件对其性能影响不显著,雄蚕茧纤度明显比雌蚕茧细;降低等速干燥温度有利于提高茧丝强力;延长减速干燥时间可显著提高出丝率,雄蚕茧的出丝率显著高于雌蚕茧。
关键词 茧丝质 出丝率 雄蚕茧 种茧 蚕品种 性状 雄性 煮茧工艺 强力 茧丝纤度
下载PDF
新型烘茧设备的研究方向及现行烘茧设备的改进建议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祚忠 肖金树 +1 位作者 张友洪 何光赞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6-790,共5页
概述了国家对烘茧设备类型和污染物排放的环保要求及标准,依据提高蚕茧品质和蚕茧生产规模化发展的需求,指出烘茧设备的研制应向大型化、机械化、一机多用高效率及环保的方向发展,并且烘茧温区分布应符合烘茧工艺温度变化要求。针对目... 概述了国家对烘茧设备类型和污染物排放的环保要求及标准,依据提高蚕茧品质和蚕茧生产规模化发展的需求,指出烘茧设备的研制应向大型化、机械化、一机多用高效率及环保的方向发展,并且烘茧温区分布应符合烘茧工艺温度变化要求。针对目前生产上应用的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推进式烘茧设备、微波烘茧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茧设备 机械化 大型化 环保 多用途 技术改进
下载PDF
热风循环烘茧机的PLC自动控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培生 张国政 +1 位作者 韦亚东 杨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5995-15996,16000,共3页
[目的]提高烘茧质量、降低烘茧成本。[方法]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对热风循环烘茧机进行改造,并对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梯形图、程序编制等进行了简要介绍。[结果]实现了蚕茧烘干工艺流程的自动化控制。与传统的电器控制和单片机控制相... [目的]提高烘茧质量、降低烘茧成本。[方法]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对热风循环烘茧机进行改造,并对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梯形图、程序编制等进行了简要介绍。[结果]实现了蚕茧烘干工艺流程的自动化控制。与传统的电器控制和单片机控制相比,PLC烘茧机自动控制系统具有稳定、可靠、设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实际应用结果表明,PLC控制系统的温度波动范围<±1℃,蚕茧品质在干燥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且可节约劳动力成本33.3%以上。[结论]PLC控制系统适合各种型号的热风循环烘茧机自动控制,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烘茧机 自动控制
下载PDF
桑蚕茧干燥自动控制报警仪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晨 林青松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518-520,共3页
本研究以蚕茧在干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为依据,研制出以湿度作为控制参数的蚕茧干燥自动控制报警仪,有效地克服传统经验操作法的弊端。
关键词 桑蚕茧 烘茧 控制仪
下载PDF
收烘茧工艺对洁净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闵思佳 朱良均 胡智文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15,18,共3页
讨论了生丝洁净疵点的产生原因 ,针对洁净已成为浙江省生丝提高质量的瓶颈这一现状 。
关键词 生丝品质 洁净 收烘茧 工艺条件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家蚕茧干燥配温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邹凤竹 郭玉华 +3 位作者 路海 张惠淄 任兆顺 王承旭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3期341-344,共4页
蚕茧干燥配温工艺,是根据蚕茧干燥规律,遵循前高后低的原则,而关键在于恰当地把握各温度段的持续时间。研究认为:目前条件下,直干工艺总历时在4.5~5.0h为宜,其中各温度段的持续时间比应为:预热升温段占19.3%,10... 蚕茧干燥配温工艺,是根据蚕茧干燥规律,遵循前高后低的原则,而关键在于恰当地把握各温度段的持续时间。研究认为:目前条件下,直干工艺总历时在4.5~5.0h为宜,其中各温度段的持续时间比应为:预热升温段占19.3%,105℃段占22.5%,100℃及每5℃降差后的各段,分别为:13.5%、13.1%、9.8%、10.7%、7.0%和4.1%;二次干配温应按烘次分设,其中头烘总需2.5h左右,又:预热升温段占31.3%,105℃段占36.7%,100℃段占22%,95℃作机动,以半干茧出灶烘率适宜为度,二烘共用3.0~3.5h,预热升温段占25%,90℃段占24.4%,85℃及以下各段分别为12.2%、13.9%、13.9%、6.7%和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茧 干燥 配温工艺 直干 二次干
下载PDF
重庆市蚕桑生产组织模式的调查分析与调整建议 被引量:3
20
作者 向东梅 黄先智 沈以红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56-1060,共5页
重庆市现有的蚕桑生产组织模式主要包括农户分散经营模式、公司规模化经营模式、公司+农户模式、专业合作社模式。对这4种生产组织模式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4种模式分别存在规模小风险大、投入大成本高、制度设计有缺陷、服务... 重庆市现有的蚕桑生产组织模式主要包括农户分散经营模式、公司规模化经营模式、公司+农户模式、专业合作社模式。对这4种生产组织模式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4种模式分别存在规模小风险大、投入大成本高、制度设计有缺陷、服务功能有限等问题。调整与完善重庆市现阶段的蚕桑生产组织模式建议从3个方面入手:(1)通过桑园流转等方式,重点发展蚕桑生产基本户;(2)构建使农户与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干、鲜茧利益共同体的新型生产组织模式;(3)以蚕桑资源高效利用和提高蚕桑产业总体经济效益为目标,充实蚕桑生产合作社的生产与经营内容,提高合作社的自我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蚕区 生产组织模式 养蚕基本户 干茧和鲜茧利益共同体 蚕桑生产合作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