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电图、血浆ET-1联合cTnI指标对肥厚型心肌病的价值
1
作者 袁昌梅 苏陶涛 卢晓二 《现代科学仪器》 2024年第4期79-84,共6页
目的:探究心电图(ECG)、血浆内皮素-1(ET-1)联合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HCM患者共130例将其设为HCM组,另选取在我院健康体检的10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ECG检查结果、ECG检测心肌肥厚指标情况... 目的:探究心电图(ECG)、血浆内皮素-1(ET-1)联合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HCM患者共130例将其设为HCM组,另选取在我院健康体检的10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ECG检查结果、ECG检测心肌肥厚指标情况以及血浆ET-1、cTnI水平,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估。结果:HCM组心肌肥厚相关指标与血浆ET-1、cTnI水平值较对照组更高(P<0.05);心肌肥厚指标、血浆ET-1、cTnI联合检测对HCM的诊断价值明显较单一检测更高(P<0.05)。结论:心电图、血浆ET-1联合cTnI检测能够提高对HCM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血浆内皮素-1 心肌肌钙蛋白I 肥厚型心肌病 联合检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运重建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心肌微循环、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亚丽 刘心雨 +3 位作者 张雪莲 宋欣仪 任淑红 张美玲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8期40-45,共6页
目的 探讨血运重建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再通率、心肌微循环、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556例AMI,根据血运重建时机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各278例。早期组入院12~<24 h行血运重建,晚期组入院... 目的 探讨血运重建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再通率、心肌微循环、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556例AMI,根据血运重建时机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各278例。早期组入院12~<24 h行血运重建,晚期组入院24~<72 h行血运重建。比较2组血管再通率和治疗前、治疗后7 d、治疗后3个月心肌微循环指标[造影剂开始灌注时间(AT)、灌注达峰时间(APT)、灌注峰值强度(PI)、曲线上升斜率(β)、心肌血流量(MBF)]、心肌损伤指标[血清肌钙蛋白I(cTnI)、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并统计2组治疗后6个月预后情况。结果 早期组血管再通率(96.40%,268/278)高于晚期组(90.29%,251/278)(P<0.01)。治疗后7 d、治疗后3个月早期组AT、APT、PI、β、cTnI、CK-MB、NT-proBNP、ESM-1、ET-1低于晚期组,MBF、NO高于晚期组(P<0.01);治疗后3个月早期组LVEF高于晚期组,LVDs、LVDd、LVESV、LVEDV低于晚期组(P<0.01)。早期组治疗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低于晚期组(P<0.05)。结论 入院12~<24 h行血运重建能显著提高AMI患者血管再通率,改善心肌微循环,促进心肌损伤修复,纠正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加快心功能恢复,且MACE发生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运重建 血管再通率 灌注达峰时间 心肌血流量 肌钙蛋白Ⅰ 内皮素-1 预后
下载PDF
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浆内皮素-1、vWF、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牛余宗 刘秀琴 +1 位作者 韩林 初建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6-98,共3页
对14例紫癜性肾炎(SHN)、17例不伴尿常规改变过敏性紫癜(SHP)和12例正常儿童的血浆内皮素-1(ET-1)、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及D-二聚体(D-D)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SHN患儿的血浆ET-1(88.48±22.96)ng/L、vWF(1.59±0.38)U/ml及D-D(... 对14例紫癜性肾炎(SHN)、17例不伴尿常规改变过敏性紫癜(SHP)和12例正常儿童的血浆内皮素-1(ET-1)、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及D-二聚体(D-D)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SHN患儿的血浆ET-1(88.48±22.96)ng/L、vWF(1.59±0.38)U/ml及D-D(1.45±0.39)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3.73±17.89)ng/L、(0.99±0.30)U/ml,(0.28±0.23)mg/L.P均<0.01。在治疗后,SHN患儿的血浆ET-1、vWF和D-D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1);SHN患儿的血浆ET-1和D-D水平与血清肌酐呈正相关(分别为r-O.794,P<0.01;r=0.826,P<0.01)。表明肾血管内皮损伤所致ET-1过度生成、血管内凝血及继发性纤溶可能参与本病肾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内皮素 假性血友病因子 D-二聚体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内皮素及前列环素/血栓素A_2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33
4
作者 史昕云 夏正远 +3 位作者 方建国 顾家珍 吴灵翕 余金甫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896-898,共3页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内皮素 (ET) ,前列环素(PGI2 ) ,血栓素A2 (TXA2 )及PGI2 /TXA2 比值的影响。方法 :2 0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或房间隔缺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 10例 )及对照组 ( 10例 )。治...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内皮素 (ET) ,前列环素(PGI2 ) ,血栓素A2 (TXA2 )及PGI2 /TXA2 比值的影响。方法 :2 0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或房间隔缺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 10例 )及对照组 ( 10例 )。治疗组于手术开始前及复温后心脏复跳前分别静脉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 2 0 0mg/kg ,对照组给予等容量平衡盐溶液。经中心静脉取血测定ET、PGI2 及TXA2 含量 ,并计算PGI2 /TXA2 比值。结果 :在体外循环开始 (T1)后两组血清ET显著降低 (P <0 0 5) ,PGI2 及TXA2 显著增加 (P <0 0 5)。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对照组ET进行性增加 ,从再灌注后 30min(T3)~ 2 4h(T5)均显著高于治疗组 (P <0 0 5)。再灌注期间治疗组PGI2 及TXA2 降低速度比对照组快 ,但治疗组PGI2 /TXA2 比值高于对照组。T5时治疗组PGI2 及TXA2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但PGI2 /TXA2 比值高于对照组 (P <0 0 5)。血清ET含量与PGI2 /TXA2 比值呈显著负相关 (r =- 0 82 2 ,P <0 0 5)。治疗组患者术后心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能升高再灌注期PGI2 /TXA2 比值 ,有效抑制再灌注期内皮素的产生 ,促进缺血再灌注心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 内皮素 心内直视手术 心肌缺血
下载PDF
L-精氨酸治疗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3
5
作者 杜军保 齐建光 +1 位作者 马占敏 赵斌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 :探讨L -精氨酸 (L -Arg)干预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的机制。方法 :将18只Wistar大鼠采用随机设计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缺氧 +L -Arg组 (共6个配伍组 )。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压力 ,并对大鼠肺组织标本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和超微结... 目的 :探讨L -精氨酸 (L -Arg)干预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的机制。方法 :将18只Wistar大鼠采用随机设计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缺氧 +L -Arg组 (共6个配伍组 )。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压力 ,并对大鼠肺组织标本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和超微结构观察 ,同时以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肺动脉I型胶原表达。结果 :缺氧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 (mPAP)为 (2 7±0 3)kPa ,对照组为 (2 1±0 1)kPa ,两者比较 ,P<0 05。缺氧组大鼠肺血管显微及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 ,有肺血管结构重建形成。然而 ,缺氧 +L -Arg组大鼠mPAP为 (2 2±0 2)kPa ,缺氧组为 (2 7±0 3)kPa ,两者比较 ,P<0 05。L -Arg缓解了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形成。结论 :L -Ar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治疗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内皮素-1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ET-1、ADM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叶贤伟 王新 +4 位作者 张湘燕 冯端兴 刁晓源 饶珊珊 李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内皮素(ET-1)、肾上腺素质素(ADM)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为OSAHS患者38例,其中轻度组12例、中度组13例、重度组13例,选择14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ET-...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内皮素(ET-1)、肾上腺素质素(ADM)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为OSAHS患者38例,其中轻度组12例、中度组13例、重度组13例,选择14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ET-1、ADM。结果OSAHS组血清ET-1、ADM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ET-1、ADM水平随OSAHS严重程度增高而升高(P<0.05)。ET-1、ADM变化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 I)、PSG指数最低SaO2呈负相关,ET-1与ADM呈正相关。结论OSAHS患者的血清ET-1、ADM水平反映了夜间睡眠呼吸紊乱所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可能与OSAHS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内皮素-1 肾上腺素质素
下载PDF
丹参素对高糖刺激腹膜间皮细胞分泌纤维连接蛋白和Ⅰ型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浩 徐奕 +4 位作者 王建文 张柯 易斌 刘妍 蔡旭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高糖刺激培养的腹膜间皮细胞(HPMCs)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和I型胶原(Col-I)的影响。方法:以高糖刺激培养HPMCs,分别加用浓度为10,5,2.5,1.25,0.625mg/L的丹参素进行干预,并选取浓度为10mg/L的丹参素干预0,12,24,48,72h...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高糖刺激培养的腹膜间皮细胞(HPMCs)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和I型胶原(Col-I)的影响。方法:以高糖刺激培养HPMCs,分别加用浓度为10,5,2.5,1.25,0.625mg/L的丹参素进行干预,并选取浓度为10mg/L的丹参素干预0,12,24,48,72h;应用RT-PCR,ELISA法检测FN和Col-I蛋白及mRNA表达;RT-PCR、免疫荧光法检测血红素氧化酶-1(HO-1),内皮素-1(ET-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丹参素可显著降低高糖诱导的HPMCs细胞外基质FN和Col-I蛋白及mRNA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丹参素可抑制高糖诱导的ET-1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诱导型抗氧化酶HO-1蛋白及mRNA表达,呈浓度依赖性;丹参素不同时间组ET-1和HO-1蛋白及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素可减少高糖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FN和Col-I的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拮抗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纤维连接蛋白 I型胶原 内皮素-1 血红素氧化酶-1 丹参素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浆颗粒膜蛋白-140改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许国根 陈雯 +3 位作者 陈颖 缪群 张万光 汪志伟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1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 :观察急性肺损伤 (ALI)患者血浆颗粒膜蛋白 140 (GMP 140 )及相关指标的改变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2例ALI患者进行多时间点检测血浆中GMP 140、循环内皮细胞(CEC)、内皮素 1(ET 1)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含量 ,并设健... 目的 :观察急性肺损伤 (ALI)患者血浆颗粒膜蛋白 140 (GMP 140 )及相关指标的改变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2例ALI患者进行多时间点检测血浆中GMP 140、循环内皮细胞(CEC)、内皮素 1(ET 1)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含量 ,并设健康对照组。结果 :肺损伤后 1h内 ,血中GMP 140、CEC、ET 1和ACE均显著升高并持续 8h ,血浆GMP 140早期升高 ,幅度较大 ,1h内 5 0 .5 6± 8.79μg/L ,较对照组16 .32± 4.5 1μg/L高 (>3倍 ) ,伤后 2h达高峰 (5 4.38± 9.94μg/L) ,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 ,P均 <0 .0 1;并与其他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血浆GMP 140可作为ALI患者的病情监测和评估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颗粒膜蛋白-140 内皮细胞 内皮素-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下载PDF
心脏辐射损伤对心肌肌钙蛋白Ⅰ和内皮素-1的影响及氟伐他汀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范风云 张丙芳 +1 位作者 叶江枫 石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3-404,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辐射损伤对血液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I)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及氟伐他汀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C)组、单纯照射(R)组和氟伐他汀防治(F)组。F组于照射前1周开始灌服氟伐他汀20mg/(kg·d),直... 目的探讨心脏辐射损伤对血液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I)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及氟伐他汀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C)组、单纯照射(R)组和氟伐他汀防治(F)组。F组于照射前1周开始灌服氟伐他汀20mg/(kg·d),直至实验结束,其他组灌服同F组等量的生理盐水至实验末。R组和F组大鼠采用直线加速器胸部照射,单次剂量为20Gy,照射后5、15、30、60天处死动物,测定血清cTn I和血浆ET1含量。结果R组大鼠受照后5天血清cTn I显著高于C组(P<0.01),15天时仍高于C组(P<0.05),F组5、15天时cTnI较R组相应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R组大鼠受照后5、15、60天,血浆ET1均较C组显著升高(P<0.05~0.01),F组15、30和60天时的ET1较R组相应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脏辐射损伤时,血液中cTn I和ET1明显升高,而氟伐他汀能够减轻这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辐射损伤 心肌肌钙蛋白Ⅰ 内皮素-1 氟伐他汀
下载PDF
脓毒症大鼠早期血管内皮和心肌损害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海雷 卢才教 +3 位作者 刘政军 凌翔伟 胡德林 方林森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0期37-41,共5页
目的观察早期脓毒症大鼠模型心脏冠状动脉内皮与心肌细胞损害情况,探讨内皮细胞在心肌损害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假手术和脓毒症组,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术后3 h、6 h、12 h和24 h测量心肌... 目的观察早期脓毒症大鼠模型心脏冠状动脉内皮与心肌细胞损害情况,探讨内皮细胞在心肌损害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假手术和脓毒症组,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术后3 h、6 h、12 h和24 h测量心肌力学指标,包括左室收缩峰压(LVSP)、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 max)和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 max),并测量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脓毒症组NO和ET-1水平在术后即明显升高,12 h达峰值;NO和ET-1比值在CLP术后3 h即开始明显降低,持续低于正常水平。冠状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呈逐步加重,管腔内脱落内皮细胞数目增多,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评分逐步增高。CLP后3 h即出现收缩舒张功能显著下降,LVSP、±dp/dt max术后6 h达最低;脓毒症组血清c Tn I在术后即明显升高,12 h时点达峰值;脓毒症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显示肌原纤维、肌浆网、线粒体等损伤逐渐加重,但线粒体数目有增多现象。结论脓毒症早期即存在明显冠状动脉内皮损伤,心肌细胞损害和心肌功能障碍,内皮细胞在心肌损害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内皮细胞 心肌细胞 肌钙蛋白I 内皮素
下载PDF
虾青素对大鼠运动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海涛 曹建民 +3 位作者 郭娴 龚平 牛衍龙 王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50-1155,共6页
本文考察了虾青素对长时间、大强度训练导致的运动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56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组,n=12)、一般训练组(M组,n=12)、过度训练组(OM组,n=16)和虾青素+过度训练组(AM组,n=16)。实验中对大鼠以20 mg/k... 本文考察了虾青素对长时间、大强度训练导致的运动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56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组,n=12)、一般训练组(M组,n=12)、过度训练组(OM组,n=16)和虾青素+过度训练组(AM组,n=16)。实验中对大鼠以20 mg/kg·d虾青素灌胃56 d,并进行递增负荷游泳训练。末次训练即刻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含量、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血清、心肌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等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显示,8周的训练导致大鼠运动性心肌损伤。(1)血清c Tn I含量,C、M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OM组较C组显著增加(P<0.01);A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2)心肌SOD活性,OM组和AM组显著低于C组(P<0.01,P<0.05),AM组显著高于OM组(P<0.05);心肌MDA含量,OM组和AM组显著高于C组(P<0.01,P<0.05),A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3)血清与心肌ET含量,OM组和AM组显著高于C组(P<0.01,P<0.05),AM组显著低于OM组(P<0.01);血清、心肌CGRP含量,OM组和AM组显著低于C组(P<0.01,P<0.05),AM组显著高于OM组(P<0.05)。从而说明补充虾青素可以有效地促进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清除机体产生的过量自由基;抑制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促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分泌,保证二者浓度的相对平衡,从而阻止因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导致的心肌脂质过氧化作用和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运动性心肌损伤 心肌肌钙蛋白I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活血及活血解毒配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马晓娟 郭春雨 +3 位作者 张莹 王琳 殷慧军 史大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960-963,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及活血解毒配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活血组[芎芍胶囊0.39g/(kg·d)]、活血解毒组[芎芍胶囊0.39g/(kg·d)+... 目的观察活血及活血解毒配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活血组[芎芍胶囊0.39g/(kg·d)]、活血解毒组[芎芍胶囊0.39g/(kg·d)+黄连胶囊0.135g/(kg·d)]、美托洛尔组[美托洛尔2.25mg/(kg·d)],每组20只。造模24h处死大鼠,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TTC法测量心肌梗死面积,ELISA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内皮素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等指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梗死面积、CK-MB、cTnI、内皮素1、vWF、TM明显升高(P<0.01)。与美托洛尔组比较,活血解毒组cTnI明显降低[(11.88±1.98)pg/ml vs(14.13±2.02)pg/ml],内皮素1、vWF明显降低(P<0.05,P<0.01)。与活血组比较,活血解毒组cTnI、内皮素1、vWF、TM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活血解毒配伍对心肌损伤发挥了较好的保护作用,显著优于单纯的活血化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活血祛瘀 肌钙蛋白I 内皮缩血管肽1 美托洛尔 中药配伍
下载PDF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胰腺血循环障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夏时海 赵晓晏 郭萍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15-417,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AHNP)大鼠胰腺血循环障碍的机制。方法 用 5 %牛黄胆酸钠溶液胰管注入 ,制备AHNP模型。动态观察胰腺血流量 (PBF)与大鼠血浆中两对重要的血管活性物质血栓素A2 /前列腺素I2 (TXA2 /PGI2 )、内皮素 /... 目的 探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AHNP)大鼠胰腺血循环障碍的机制。方法 用 5 %牛黄胆酸钠溶液胰管注入 ,制备AHNP模型。动态观察胰腺血流量 (PBF)与大鼠血浆中两对重要的血管活性物质血栓素A2 /前列腺素I2 (TXA2 /PGI2 )、内皮素 /一氧化氮 (ET/NO)及其病理变化间的内在联系。结果 AHNP大鼠PBF明显持续下降 ,TXA2 、PGI2 、ET和NO显著升高 ,而且TXA2 /PGI2 (T/P)和ET/NO(E/N)比值持续增加。结论 TXA2 /PG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胰腺 血循环障碍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对犬重症急性胰腺炎血循环障碍的干预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晓晏 夏时海 +1 位作者 郭萍 达四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血循环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其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 (WEB2 170 )的干预效果。方法 实验分三组 :正常对照组 (NC ,n =5 )、重症急性胰腺炎组 (SAP ,n =6 ) ,和WEB2 170干预组 (WEB ,n =6 )。用 5 %牛磺胆酸...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血循环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其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 (WEB2 170 )的干预效果。方法 实验分三组 :正常对照组 (NC ,n =5 )、重症急性胰腺炎组 (SAP ,n =6 ) ,和WEB2 170干预组 (WEB ,n =6 )。用 5 %牛磺胆酸钠和牛胰蛋白酶混合液胰管注入 ,制备犬SAP模型。WEB组于模型制备后 15min和 12h分别静脉注射WEB 2 170 (5mg/kg)。术后动态观察各组以下指标 :血液流变学 ,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血栓素TXA2 (TXA2 ) ,前列腺素I2 (PGI2 )、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结果 SAP组TXA2 、PGI2 、ET、NO、PAF较NC组显著升高 (P <0 0 1) ,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显著的改变 (P <0 0 1) ;WEB2 170对PAF有显著的干预 (P <0 0 1) ,对其它指标也有明显的干预 (P <0 0 5 )。结论 血液流变学、炎性介质PAF、两对血管活性物质即TXA2 /PGI2 和ET/NO均是介导SAP胰腺血循环障碍的重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素A3 前列腺素I2 内皮素 一氧化氮 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 重症急性胰腺炎 血循环障碍 干预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 被引量:12
15
作者 焦凯 尤向辉 晏沐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8期713-714,共2页
目的:研究静脉输注前列腺素E1(PGE1)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6例正常人和1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ET浓度.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ET水平[(01.8±18.1)ng/L]明显高于... 目的:研究静脉输注前列腺素E1(PGE1)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6例正常人和1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ET浓度.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ET水平[(01.8±18.1)ng/L]明显高于正常人[(44.1±13.3)ng/L,P<0.01],且ET水平的升高与患者的年龄、病程、血糖、血脂水平及空腹胰岛素水平无明显相关.糖尿病患者经PGEI治疗后,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下降,由治疗前的(96.8士14.4)ng/L降至(78.3士11.5)ng/L,PMO.05.结论:提示PGEI有益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DDM 糖尿病 内皮素 前列腺素E1
下载PDF
金匮肾气丸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IGF-1及ET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金智生 李甜 陈雪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1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影响。方法抽取8只大鼠为空白组,其余均制备糖尿病肾病模型。选择造模成功的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影响。方法抽取8只大鼠为空白组,其余均制备糖尿病肾病模型。选择造模成功的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金匮肾气大、中、小剂量组;各组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共5周,检测空腹血糖(F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IGF-1及ET。结果各组给药后FBG较给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各药物组FBG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金匮肾气大剂量组与罗格列酮组血糖降低程度相当(P>0.05),金匮肾气中、小剂量组较金匮肾气大剂量组与罗格列酮组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UAE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GF-1升高,E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金匮肾气各剂量组与罗格列酮组比较,IGF-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T除金匮肾气小剂量组外(P<0.05),金匮肾气大、中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金匮肾气大剂量组比较,中、小剂量组UA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金匮肾气小剂量组比较,大、中剂量组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匮肾气丸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FBG、UAER、ET,升高IGF-1,从而起到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肾气丸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血浆内皮素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8的抗休克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立赞 苏静怡 卢传义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4-6,共3页
为探讨IL—8的抗休克机制,本实验应用PeninsulaLab放免药盒测定大鼠失血性休克前后及给予rhEDIL—8后血浆ET水平。结果表明:晚期失血性休克血浆ET明显升高(21.35±4.13pg/ml,正常8.... 为探讨IL—8的抗休克机制,本实验应用PeninsulaLab放免药盒测定大鼠失血性休克前后及给予rhEDIL—8后血浆ET水平。结果表明:晚期失血性休克血浆ET明显升高(21.35±4.13pg/ml,正常8.23±1.76Pg/ml),给予rhEDIL—8250μg/kg后h2,血浆ET明显降低(9.64±3.84pg/ml),休克状态明显改善,与休克对照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IL—8对假休克大鼠的降压作用与ET无明显关系。提示:IL—8具有抑制内皮细胞ET的异常分泌,从而恢复和保护血管的正常反应性调节,可能是其抗休克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内皮素 休克 失血性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内皮素、P-选择素及肌钙蛋白Ⅰ测定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18
作者 欧阳桂芳 陈晓敏 徐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9期730-732,共3页
目的 判断纤维蛋白原(Fg)、内皮素(ET-1)、P-选择素和肌钙蛋白Ⅰ(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Beckmun全自动生化仪测定Fg,放射免疫法测定ET-1,流式细胞术测定P-选择素,Access化学发光法测定cTnI,... 目的 判断纤维蛋白原(Fg)、内皮素(ET-1)、P-选择素和肌钙蛋白Ⅰ(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Beckmun全自动生化仪测定Fg,放射免疫法测定ET-1,流式细胞术测定P-选择素,Access化学发光法测定cTnI,共测定23例AMI患者,21例UA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者。结果 3组被检者的Fg、ET-1、P-选择素及cTnI的含量均值间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UA组与AMI组患者的P选择素、cTnI的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Fg、ET-1的含量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AMI组与对照组被检者的Fg、ET-1、P-选择素,cTnI的含量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UA组与对照组被检者的Fg、ET-1、P-选择素的含量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cTnI含量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P-选择素与cTnI含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r=0.404,P<0.01)。判断分析发现同时测定Fg、ET-1、P-选择素及cTnI可预测患者属于AMI、UA和对照组的正确性为86.7%。结论 Fg、ET-1、P-选择素是检测血栓前状态的敏感指标,Fg、ET-1、P-选择素和cTnI同时测定可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纤维蛋白原 内皮素 P-选择素 肌钙蛋白Ⅰ 测定 诊断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异氟醚预处理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后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顾春虎 王云雅 +5 位作者 陈敏 魏旭峰 刘金成 董小超 刘洋 易定华 《心脏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78-481,共4页
目的观察异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预处理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复跳情况、循环情况。分别于麻醉后、体外循环主动脉开放后15min... 目的观察异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预处理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复跳情况、循环情况。分别于麻醉后、体外循环主动脉开放后15min、4h、24h时间点取血样,检测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心房钠尿肽(ANP)、心肌钙蛋白(cTnI)的变化。结果两组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开放至复跳时间无显著差异,预处理组的自动复跳率、复跳后低血压发生率及术后24h低血压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主动脉开放15min后,CGRP和ANP在两组患者均显著增高(P<0.01),但预处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T和cTnI在主动脉开放后也显著上升(P<0.01),但预处理组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能减少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体外循环后心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预处理 体外循环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内皮素 心房钠尿肽 心肌钙蛋白
原文传递
阿魏酸钠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和内皮素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韩英 谢良地 +1 位作者 许昌声 王华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59-661,共3页
为探讨阿魏酸钠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二聚体和内皮素 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采用组织块外生法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 ,采用改良的Boyden微孔膜双槽法进行细胞迁移实验 ,荧光染料Fura 2 /AM法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 为探讨阿魏酸钠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二聚体和内皮素 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采用组织块外生法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 ,采用改良的Boyden微孔膜双槽法进行细胞迁移实验 ,荧光染料Fura 2 /AM法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发现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二聚体和内皮素 1均可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 ,作用峰值浓度分别为 10 μg/L和 10 - 7mol/L。阿魏酸钠 (10 - 7~ 10 - 3mol/L)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上述物质诱导的细胞迁移 ,10 - 3mol/L阿魏酸钠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二聚体和内皮素 1诱导的细胞迁移的抑制率分别为 85 .0 4 %和 81.92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二聚体和内皮素 1促进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 (P <0 .0 5 ) ,作用峰值浓度分别为 10μg/L和 10 - 8mol/L。阿魏酸钠明显抑制该作用 ,峰抑制率分别为 80 .14 %和 76 .6 9%。以上提示 ,阿魏酸钠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来抑制上述物质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内皮素1 细胞内游离钙离子 阿魏酸钠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