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场沼液还田对土壤和植物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晓楠 王一佩 +3 位作者 杨钙仁 刘炳妤 邓羽松 黄钰涵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64-72,共9页
还田消纳是猪场沼液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由于沼液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过量浇灌会引发土壤重金属污染。目前,关于猪场沼液对耕地土壤和植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的影响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广西生猪养殖区,选取了4种不同耕地利... 还田消纳是猪场沼液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由于沼液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过量浇灌会引发土壤重金属污染。目前,关于猪场沼液对耕地土壤和植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的影响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广西生猪养殖区,选取了4种不同耕地利用类型(叶菜类、果树类、饲草类、药草类)和14个样地,就不同沼液浇灌强度对土壤与植物重金属的影响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4个样地0~40 cm表层土壤中,重金属Cu、Zn、Cd的输入强度最大,且其含量和土壤pH变化和与沼液浇灌总量呈显著(p<0.05)正相关;在4种耕地类型中,杂交象草和空心菜的可食用部分Cu、Zn、Cd、Pb、Cr含量与沼液浇灌总量呈显著正相关;在沼液还田中,由于Cu、Zn的输入强度大,而植物对其的富集系数又较低,因此土壤中Cu、Zn积累较快;浇灌沼液对叶菜类和果树类的主要污染风险是Pb和Cd,而对杂交象草的污染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沼液还田 土壤 植物 重金属含量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稻田生态种养研究进展及趋势分析
2
作者 邹欣琦 戴小鹏 +1 位作者 李绪孟 江振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229-234,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稻田生态种养领域的研究进展,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选取了2003—2022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稻田生态种养”为主题的374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发文量、文献作者、主要关键词和突现词等进行分析,对研究重点和热...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稻田生态种养领域的研究进展,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选取了2003—2022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稻田生态种养”为主题的374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发文量、文献作者、主要关键词和突现词等进行分析,对研究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梳理,利用可视化图谱呈现出研究现状和趋势。结果显示,近年来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和技术日趋完善,相关研究持续增长,该领域逐步形成了以文献高产作者为中心的研究团队,热点关键词主要有稻田养殖、技术、种养模式、生态等,研究趋势逐渐向经济效益、生态发展的方向转移,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如何进一步提高稻田生态种养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生态种养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天水市旱作区春玉米—冬油菜秸秆带膜翻压还田栽培模式研究
3
作者 杨志奇 刘晓东 +3 位作者 张喜平 赵尚文 吕莉莉 周小芹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3-17,共5页
为解决区域内春玉米—冬油菜一膜两用技术中秸秆利用不合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施用不合理、土壤水分利用不足、肥料利用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在天水市旱作区开展了春玉米—冬油菜秸秆带膜翻压还田栽培模式研究,以... 为解决区域内春玉米—冬油菜一膜两用技术中秸秆利用不合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施用不合理、土壤水分利用不足、肥料利用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在天水市旱作区开展了春玉米—冬油菜秸秆带膜翻压还田栽培模式研究,以期为区域内化肥减施、地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秸秆粉碎带膜翻压还田可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7.96%、冬油菜籽粒产量9.91%,增加0~20 cm土壤有机质、全磷、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2.53 g/kg、0.08 g/kg、10.93 mg/kg),缓冲土壤pH值,影响土壤速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冬油菜 一膜两用 秸秆带膜翻压还田 产量 土壤养分 旱作区 甘肃天水
下载PDF
棉田无人化作业模式发展现状与展望
4
作者 杨豫新 蒋永新 +1 位作者 罗文杰 石鑫 《新疆农机化》 2024年第5期50-52,64,共4页
在当前农业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无人农场的概念逐渐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棉田的种植过程中,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高效、精准的农业生产需求。本文总结了无人化棉田作业模式,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梳理当前无人... 在当前农业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无人农场的概念逐渐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棉田的种植过程中,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高效、精准的农业生产需求。本文总结了无人化棉田作业模式,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梳理当前无人化技术在棉花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的应用现状,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与策略建议,以期为我国无人化棉田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智能化 无人农场 无人化棉田
下载PDF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大田农事管理系统
5
作者 周文艺 李永可 余恩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4年第10期213-220,共8页
大田农事作业科学规划、精准掌握大田各项农业气象数据是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关键因素。新疆大田的面积大、农事人员众多、农事种类繁多,农场主无法透明化管理农事,依据实地数据做出科学的农事调整;农事人员可能存在工作懈怠的问题,... 大田农事作业科学规划、精准掌握大田各项农业气象数据是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关键因素。新疆大田的面积大、农事人员众多、农事种类繁多,农场主无法透明化管理农事,依据实地数据做出科学的农事调整;农事人员可能存在工作懈怠的问题,从而错过农事作业的最佳时机。为解决以上问题,该文利用微信小程序设计一款大田农事管理系统,用以农事的科学规划和农事数据的精准掌控。该系统用Django REST框架并按照CBV风格完成后端API接口的设计;数据采集设备采用STM32F103C8T6为主体,结合太阳辐射、光合有效辐射等多种大田气象传感器,实现多数据监测;利用MySQL完成农事任务等各项数据的持久化;简洁灌溉设备操作界面设计,提高大田灌溉作业效率。系统通过图片、视频、轨迹、简明灌溉设备操作界面和气象数据实时采集等多种方式为农场主、农事雇员和大田农事之间提供线上信息交互的媒介,实现大田农事管理的可视化、数字化,为农业增产增效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小程序 Django REST框架 MYSQL 大田气象采集 大田农事管理系统
下载PDF
基于自主作业的农业机械动态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绍雷 孙友强 +2 位作者 张俊卿 俞鹏飞 黄河 《仪表技术》 2024年第4期49-54,共6页
针对无人农场中农机从下田点到初始作业位置以及从终止作业位置到下田点的自主行驶需求,提出了基于自主作业的农业机械动态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将农机行驶路径明确划分为工作路径和非工作路径,并深入阐述了非工作路径中进入路径和退出... 针对无人农场中农机从下田点到初始作业位置以及从终止作业位置到下田点的自主行驶需求,提出了基于自主作业的农业机械动态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将农机行驶路径明确划分为工作路径和非工作路径,并深入阐述了非工作路径中进入路径和退出路径的生成原理。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选取了4个典型的凸多边形地块进行了实际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规划的路径完全满足农机自主进入和退出地块的要求,确保了农机在无人农场中的高效、自主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农场 自主作业 农业机械 下田点 进入路径 退出路径 动态路径规划
原文传递
养殖工船养殖舱清洁系统的设计与清洁能力分析
7
作者 郭宇 刘璧钺 +2 位作者 方波 施海涛 孟繁涛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为解决养殖工船养殖舱壁固体废料附着堆积、人工清洁效率低、不能及时清理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养殖工船养殖舱的清洁系统。该清洁系统结合养殖舱的养殖特点,设计有清洁装置、绕行装置、传动装置以及排污装置。通过仿真试验分析,得... 为解决养殖工船养殖舱壁固体废料附着堆积、人工清洁效率低、不能及时清理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养殖工船养殖舱的清洁系统。该清洁系统结合养殖舱的养殖特点,设计有清洁装置、绕行装置、传动装置以及排污装置。通过仿真试验分析,得到系统合适的运行速度以及清洁装置不同工况下的清洁效率。结果显示,系统的运行速度应该控制在0.5 m/s以内,运行速度越慢,系统的清洁效率越高,提高毛刷的转速能够有效提高清洁效率。毛刷在单位路径下的工作圈数与清洁效率正相关,当运行速度为0.2 m/s、转速为190 r/min时,清洁效果比较理想。清污刮板为30°时,可有效清除残留附着物。研究表明,该清洁系统可解决养殖舱在养殖过程中的清洁问题,且结构紧凑有效,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性价比,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舱 清洁装置 清洁效率 流场仿真 光滑粒子流 养殖工船
下载PDF
场域育人:基于百草园“智慧小农场”的实践探究
8
作者 瞿琼玲 沈红 朱欣怡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2期34-37,共4页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学生的教育体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校中得到全面发展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基于地缘历史、源于劳动特色、承于优秀文化,学校通过“智慧小农场”的建构与实施,旨在提升小学生的劳动素养。
关键词 劳动特色 智慧小农场 混合式学习场域 耦合式课程体系
下载PDF
基于3DEEM-PARAFAC方法对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WSOC的组分与荧光特征分析
9
作者 王楠楠 孙冬梅 李玉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5-22,共8页
以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法(3DEEM-PARAFAC)为主要分析方法,分析秸秆未还田条件下3种耕作方法(免耕、浅翻、深翻)及相应还田方法(秸秆免耕覆盖、浅翻还田、深翻还田)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组分及不同土层的荧光特性。结果表明... 以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法(3DEEM-PARAFAC)为主要分析方法,分析秸秆未还田条件下3种耕作方法(免耕、浅翻、深翻)及相应还田方法(秸秆免耕覆盖、浅翻还田、深翻还田)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组分及不同土层的荧光特性。结果表明,土壤WSOC解析出4个荧光组分,分别为2个类腐殖质物质C1(310,240/410 nm)、C2(270/465 nm)和两个类蛋白物质C3(280,230/340 nm)、C4(220/300 nm);秸秆深翻还田在>35 cm土层有不同程度的促进类腐殖华物质C1、C2组分向类蛋白物质C4组分转化的趋势;土壤WSOC的来源均为植物源与微生物源的混合贡献,深翻还田在>35 cm土层腐殖化程度最低。秸秆还田与深翻对深层土壤WSOC中结构较为复杂、芳香性高的有机物的矿化分解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有机碳(WSOC) 耕作方法 秸秆还田 3DEEM-PARAFAC
下载PDF
考虑风电运行轨迹与场景划分的场级主动调压优化控制策略
10
作者 刘京波 吴林林 +3 位作者 李琰 张扬帆 杨霖 郇政林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2-621,共10页
传统风电场跟随主站电压指令调节的方式容易导致站内无功源频繁波动、站内无功裕度不足,影响风电场的调压能力。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风电运行轨迹与场景划分的场级主动调压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基于风电场功率预测数据和有功–电压灵敏度... 传统风电场跟随主站电压指令调节的方式容易导致站内无功源频繁波动、站内无功裕度不足,影响风电场的调压能力。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风电运行轨迹与场景划分的场级主动调压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基于风电场功率预测数据和有功–电压灵敏度曲线,绘制并网点电压波动轨迹,结合AVC子站接收到的电压指令,协调风机和SVG的无功输出,有效降低了无功设备的调节频次。其次,根据电压跌落幅度划分详细运行场景,通过调整SVG的控制模式,有效抑制了电网电压的大幅波动。最后,构建了包含AVC功率控制器的仿真测试平台,验证对比了所提方法相对于传统风电场AVC控制策略在降低无功调节频次、提升无功裕度、主动电压支撑方面的效果,为实现风电场主动调压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级电压控制 电压波动轨迹预测 无功协调优化 电压支撑能力 电压跌落幅度
原文传递
智能农机作业信息采集终端设计
11
作者 陈治瑀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8期38-41,共4页
传统农业生产主要基于大量人力完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存在实时性差及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随着智能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业信息的实时、自动采集成为可能。该文以农机耕作深度作业质量监测为目标,以STM32F429IG为核心,结合传感器、... 传统农业生产主要基于大量人力完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存在实时性差及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随着智能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业信息的实时、自动采集成为可能。该文以农机耕作深度作业质量监测为目标,以STM32F429IG为核心,结合传感器、GPS模块和通信模块设计了一种智能农机作业信息采集终端。该终端实现了对农机作业过程耕作深度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具有实时性强、数据准确、操作简便等特点,实现对农机作业过程的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和质量评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研究结果可以为智能农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农机 终端设计 作业监测 STM32F429IG 田间试验
下载PDF
场域视角下工业博物馆旅游叙事空间的建构研究 ——以东方红农耕博物馆为例
12
作者 李鑫雨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0-55,共6页
围绕场域理论提出场域记忆受场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关注物理场域和心理场域对游客记忆的作用。工业博物馆是展示工业文化的主要场所,目前的研究对工业博物馆关注不足。从场域理论视角出发,通过质性研究构建了工业博物馆旅游空间的叙事... 围绕场域理论提出场域记忆受场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关注物理场域和心理场域对游客记忆的作用。工业博物馆是展示工业文化的主要场所,目前的研究对工业博物馆关注不足。从场域理论视角出发,通过质性研究构建了工业博物馆旅游空间的叙事场域模型,关注工业博物馆的物理空间和游客的精神空间,多层次分析工业博物馆作为旅游目的地,如何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将精神世界嵌入文化场域中。进而提出工业博物馆在叙事过程中应该关注客观环境及游客体验的双重场域,重视叙事空间对重构场域记忆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叙事空间 场域理论 工业博物馆 东方红农耕博物馆
下载PDF
稻虾共生模式高产高效技术
13
作者 姜德元 卢德清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5期71-74,共4页
掌握稻虾共生种养关键技术,充分发挥稻虾种养优势,是实现稻虾共生种养绿色优质高效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总结了稻虾种养生产过程中水稻田块选择与改造、水稻田间管理、虾苗放养、饲养中水位和水质调控以及小龙虾病害防控等关键技术... 掌握稻虾共生种养关键技术,充分发挥稻虾种养优势,是实现稻虾共生种养绿色优质高效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总结了稻虾种养生产过程中水稻田块选择与改造、水稻田间管理、虾苗放养、饲养中水位和水质调控以及小龙虾病害防控等关键技术措施,为绿色高效开展稻虾共生种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生 田间改造 种养管理 病害防控
下载PDF
辽宁省玉米秸秆粉碎全量还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靳晓燕 赵海岩 +4 位作者 张庆柱 庞爱国 王盛春 孙百惠 孙士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4-149,共6页
玉米是辽宁省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第一大秸秆产出作物。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下,玉米秸秆焚烧压力巨大。目前,玉米秸秆粉碎翻埋、碎混、覆盖全量还田和离田旋耕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试验表明:玉米秸秆粉碎翻埋、碎混和覆盖3种全... 玉米是辽宁省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第一大秸秆产出作物。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下,玉米秸秆焚烧压力巨大。目前,玉米秸秆粉碎翻埋、碎混、覆盖全量还田和离田旋耕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试验表明:玉米秸秆粉碎翻埋、碎混和覆盖3种全量还田机械化技术模式的秸秆腐解效果、土壤团粒结构、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作物生长指标均优于对比的玉米秸秆离田旋耕机械化技术模式,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土壤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是实现“藏粮于地”、保护黑土资源、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粉碎全量还田 耕作机械化 模式
下载PDF
江西超吨粮耕作制度研究与发展
15
作者 黄国勤 《作物研究》 2023年第6期646-649,654,共5页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开展吨粮田创建”的精神,提升江西粮食生产能力、增加粮食产量、维护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笔者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回顾、总结了江西超吨粮耕作制度建设与发展状况,认为...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开展吨粮田创建”的精神,提升江西粮食生产能力、增加粮食产量、维护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笔者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回顾、总结了江西超吨粮耕作制度建设与发展状况,认为江西省吨粮田建设具有起步早、面积大、发展快、分布广、成效佳的特点。江西超吨粮耕作制度模式主要包括二熟制模式和三熟制模式两种类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江西省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即对“吨粮田”“吨粮耕作制度”“超吨粮耕作制度”的涵义、建设规模,以及良田、良制、良种、良法等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为推进江西超吨粮耕作制度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出了今后应重点开展研究和探讨的若干问题,认为只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不断探索、深入研究,必将促进、推动江西乃至全国超吨粮耕作制度的发展,从而为全国、为江西增加粮食产量、提升粮食产能、维护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吨粮田 耕作制度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江西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豫西旱地麦-豆轮作田土壤理化特性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爽 李文娜 +6 位作者 关皓月 李梦瑶 吴金芝 赵凯男 张军 黄明 李友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8-178,共11页
为探明耕作方式对豫西旱地麦-豆轮作田不同土层土壤理化特性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设置免耕(NT)、旋耕(RT)和翻耕(PT)3种耕作方式,分析了定位试验9 a(2009-2019年)后小麦收获期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 为探明耕作方式对豫西旱地麦-豆轮作田不同土层土壤理化特性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设置免耕(NT)、旋耕(RT)和翻耕(PT)3种耕作方式,分析了定位试验9 a(2009-2019年)后小麦收获期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脲酶、蛋白酶、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并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和酶活性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其调控效应与其作业深度相关。RT较PT有利于降低0~15 cm土层但增加15~35 cm土层容重,NT较RT和PT显著降低了0~5、15~35、35~6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变化规律与容重相反。各处理间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以及土壤脲酶、蛋白酶、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0~5 cm土层和15~35 cm土层规律一致,0~5 cm土层均以NT最优,分别较最低值处理(PT)显著提高16.7%、53.2%、15.9%、23.6%、18.0%、34.7%和29.0%;15~35 cm土层均以PT最优,分别较最低值处理(NT)显著提高18.3%、23.4%、53.4%、5.8%、16.6%、29.0%和21.6%。在5~15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和土壤蛋白酶活性的规律一致且均以RT最优,分别较最低值处理(NT)显著提高13.8%、23.0%、16.0%和10.7%,土壤速效钾含量及土壤脲酶、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的规律一致且均以RT最优,分别较最低值处理(PT)显著提高6.8%、14.8%、14.8%和12.8%。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与土壤酶活性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孔隙度、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酶活性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有较大的直接正效应,是土壤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全氮是土壤蛋白酶的主要决定因子;土壤有效磷是土壤脲酶和转化酶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速效钾是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主要决定因子。综上可知,NT、RT、PT分别有利于优化0~5、5~15、15~35 cm土层的容重、孔隙度和养分含量,进而调控相应土层的酶活性,且不同养分对土壤酶的调控效应不同。旱作区麦-豆轮作田应因地制宜选用不同耕作方式以实现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酶的均衡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轮作田 耕作方式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
下载PDF
海水稻田湿地对半咸水对虾养殖池塘水环境的净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新新 李婷 +5 位作者 李少文 朱长波 张博 苏家齐 阮国良 张晓阳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28,共10页
为探索海水稻-对虾塘田生态联作模式中稻田湿地的水环境净化作用,分别开展了稻田净化单元在夏、冬季对虾养殖周期的尾水处理效果研究。夏季试验中,对虾养殖尾水经不同种植密度的海水稻和常规水稻稻田净化处理,6周后各处理尾水中氨氮(NH_... 为探索海水稻-对虾塘田生态联作模式中稻田湿地的水环境净化作用,分别开展了稻田净化单元在夏、冬季对虾养殖周期的尾水处理效果研究。夏季试验中,对虾养殖尾水经不同种植密度的海水稻和常规水稻稻田净化处理,6周后各处理尾水中氨氮(NH_(4)^(+)-N)、硝酸盐氮(NO_(3)^(-)-N)、亚硝酸盐氮(NO_(2)-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均大幅下降,单倍密度海水稻稻田净化效果最好,对应去除率分别为81.6%、68.2%、63.7%、91.0%和29.7%,均显著高于无水稻对照处理(P<0.05),其中-N及可溶性无机氮去除率显著高于常规水稻处理(P<0.05);冬季试验中,塘田联作塘海水稻收割,池塘进入冬棚养殖,水体中NH_(4)^(+)-N、NO_(3)^(-)-N、可溶性无机氮和总悬浮颗粒物(TPM)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较单养对照池塘降低了51.5%、40%、36.7%和11.2%(P<0.05);NO_(3)^(-)-N、TP、COD、颗粒有机物(POM)、颗粒无机物(PIM)的平均质量浓度与对照池塘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海水稻稻田在水稻生长季与非生长季具有相似作用,均具备一定的水质净化能力,有利于维持对虾生长所需的良好水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塘田联作 养殖尾水 海水稻 无机氮 人工湿地
下载PDF
Genetic Engineering of Field, Industrial and Pharmaceutical Crops
18
作者 Hari P. Singh Bharat P. Singh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4年第26期3974-3993,共20页
Ability to modify plants at the genomic level by advanced molecular technology has enhanced the scope of improvements in plant traits attempted earlier through conventional breeding methods. Techniques such as genetic... Ability to modify plants at the genomic level by advanced molecular technology has enhanced the scope of improvements in plant traits attempted earlier through conventional breeding methods. Techniques such as genetic transformation have opened new vistas whereby functional genes, not commonly present in a particular species can be added from other species. The traits incorporated into the genetically engineered plants in the beginning were confined to those governed by dominant genes, e.g. insecticide resistance and herbicide tolerance but advancements with time now also permit the transfer of complexly inherited traits such as drought and cold tolerance. Transgenic technology is also useful in understanding gene expression and metabolic pathways which can then be used to harness the full genomic potential of the plant. This review presents a narrative on development of transgenics and their us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field, industrial and pharmaceuticals crops. In addition, discussions are made on current status on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hurdles to genetic engineering, overcoming strategies and future sco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tic Engineering (GE) TRANSGENIC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field CROPS INDUSTRIAL CROPS PHARMACEUTICAL CROPS Molecular farmING
下载PDF
贵州两湖一库地区山水林(草)田湖人景耦合协调时空演变格局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绍钒 廖洋一 苏维词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3年第2期2-7,共6页
明晰山水林(草)田湖人景生命共同体的耦合协调状况可为探索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模式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通过构建山水林(草)田湖人景耦合协调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贵州两湖一库地区及各区县山水林(草)田湖人景的耦合... 明晰山水林(草)田湖人景生命共同体的耦合协调状况可为探索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模式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通过构建山水林(草)田湖人景耦合协调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贵州两湖一库地区及各区县山水林(草)田湖人景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2010—2020年,研究区整体的耦合协调度较低,处于基本协调等级。其中,观山湖区由初级协调型上升到中级协调型,花溪区由中级协调型退化到初级协调型,云岩区从勉强协调型下降到濒临失调型,而清镇市、平坝区和南明区较为稳定。2)区域整体上子系统发展不平衡,水子系统较好,而林(草)子系统发展较差。3)从区县尺度来看,大部分区县都存在明显的子系统短板:主城区是林和湖子系统,非主城区则相对均衡一些,但个别区县的人子系统发展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两湖一库地区 山水林(草)田湖人景 耦合协调 时空演变格局
下载PDF
不同有机种植模式对稻田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0
作者 严俊 潘晓雪 +4 位作者 李玉成 张学胜 李伟 陶雅露 张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81-1889,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有机种植模式对稻田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能在降低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的同时,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方法】在环巢湖地区开展大田实验,共设置4个实验组:常规种植模式(CK)和“紫云英还田+... 【目的】探究不同有机种植模式对稻田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能在降低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的同时,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方法】在环巢湖地区开展大田实验,共设置4个实验组:常规种植模式(CK)和“紫云英还田+有机肥”(T1)、“秸秆还田+沼液”(T2)、“秸秆还田+大豆饼肥”(T3)3种有机种植模式。分别测定田面水中氮磷浓度,稻米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及水稻产量和氮磷吸收量。【结果】移栽期和分蘖前期稻田田面水氮磷浓度达到高峰;相较于常规种植组,在移栽期,有机种植组田面水的总氮(TN)浓度和总磷(TP)浓度分别降低13.47%~23.84%和23.71%~28.79%;在分蘖期,有机种植组田面水的TN浓度和TP浓度分别降低13.47%~23.84%和21.86%~36.75%。有机种植模式下,水稻的转运效率提高14.50%~23.80%,稻米中的Cd、As和Pb含量显著降低,各实验组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且稻米产量未显著下降,净总经济效益显著提高(37.59%~51.64%)。【结论】有机种植模式均可有效降低稻田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且移栽期和分蘖前期是防控氮磷流失的关键阶段。T2模式下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最小,净总经济效益提高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业 田面水 氮磷流失 稻米产量 重金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