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连翘质量的研究现状分析
1
作者 杨允 王园 +6 位作者 王晓婷 王春柳 刘洋 孙婷婷 房敏峰 龙凯花 张红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目的总结不同产地连翘质量控制的研究现状。方法通过收集连翘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文献资料,对不同产地连翘中主要化学成分(总挥发油、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连翘苷和微量元素钠、锰、锌、铁、镁、钾、钙、铬、锗、硒及重金属铅、镉、... 目的总结不同产地连翘质量控制的研究现状。方法通过收集连翘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文献资料,对不同产地连翘中主要化学成分(总挥发油、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连翘苷和微量元素钠、锰、锌、铁、镁、钾、钙、铬、锗、硒及重金属铅、镉、砷、汞、铜)的含量研究结果进行数据收集和比较。结果由统计分析结果可知,陕西、湖北、安徽的样本挥发油质量分数均值约为1.7%,为最高;河南、陕西和山西的连翘酯苷A含量排名靠前,分别为5.47%、4.90%、4.83%;山西连翘中的连翘酯苷B样本量最高且含量均值高于其他产地;山西连翘微量元素优势较大,山西运城、太原、临汾、晋中产地的连翘中的Mn、Fe、Mg、K、Ca、Cr、Ge、Se质量分数居于前列,Na、Zn分别是河南三门峡、河北邯郸产地较优;各产地连翘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结论山西、河南、陕西、河北作为连翘的主要产区,多种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普遍高于其他产区,品质更为优良。本文为开展不同产地连翘的共性和个性特征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为各产地连翘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挥发油 连翘酯苷A 连翘苷 微量元素 重金属
下载PDF
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强亭燕 李香串 +2 位作者 房信胜 温春秀 范圣此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3期566-577,共12页
连翘作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挥发油是连翘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连翘挥发油包含众多不同类型的化学成分,如萜类、烷烃类、烯烃类、醇类、醛类、酮类等,具有解... 连翘作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挥发油是连翘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连翘挥发油包含众多不同类型的化学成分,如萜类、烷烃类、烯烃类、醇类、醛类、酮类等,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活性。因此,连翘挥发油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在医药、仓储防护、食品保鲜、化工及化妆品行业中均展现出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基于对连翘挥发油研究进展的总结,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连翘质量控制及连翘挥发油的深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挥发油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开发利用
下载PDF
中国不同地区连翘精油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邱智军 原江锋 龚明贵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739-1746,共8页
为了探讨连翘生长环境和采收时间的影响,对我国主产区连翘精油进行了系统评价。采用GC-MS技术对不同产地的青翘(green Forsythiae Fructus,GF)和老翘(ripe Forsythiae Fructus,RF)中的精油成分进行了分析,为连翘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为了探讨连翘生长环境和采收时间的影响,对我国主产区连翘精油进行了系统评价。采用GC-MS技术对不同产地的青翘(green Forsythiae Fructus,GF)和老翘(ripe Forsythiae Fructus,RF)中的精油成分进行了分析,为连翘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共鉴定出54种化合物,其中常见化合物12种,烯烃和醇类是最丰富的两种成分,且结构多样。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质量评价表明,湖北武汉RF、陕西洛南RF和安徽六安RF的综合评价得分较高;PCA和聚类分析(CA)能够区分样品中的GF和RF,也表明,采收期和区域环境共同影响连翘精油的成分。从精油成分角度考虑,应优先选用老翘进行开发和利用。应用精油的特性作为连翘采收期和区域环境的化学分类标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精油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壳聚糖-连翘精油复合可食膜的制备及其在草莓中保鲜应用
4
作者 唐森 付美杨 +3 位作者 韦巧艳 柳富杰 张鹏 苏龙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98-105,共8页
该文旨在制备一种新型壳聚糖-连翘精油复合可食膜,以壳聚糖(chitosan,CS)为成膜材料,以不同添加量的连翘精油制备复合可食膜,测定膜的厚度、机械性能、水蒸气透过系数、水溶性、不透明度、吸湿性等指标,并研究其对草莓保鲜的作用。结果... 该文旨在制备一种新型壳聚糖-连翘精油复合可食膜,以壳聚糖(chitosan,CS)为成膜材料,以不同添加量的连翘精油制备复合可食膜,测定膜的厚度、机械性能、水蒸气透过系数、水溶性、不透明度、吸湿性等指标,并研究其对草莓保鲜的作用。结果表明,添加0.1 mL连翘精油的壳聚糖复合膜综合性能较优,不同添加量的连翘精油-壳聚糖复合可食膜对草莓的保鲜效果表现不一,连翘精油添加量较少的壳聚糖-连翘精油复合可食膜能够降低草莓的腐烂率、失重率,延缓有机酸、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保持较佳的感官品质。该新型复合膜力学性能好、安全有效、对水果的保鲜效果佳,作为新型复合可食保鲜膜,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连翘精油 复合膜 草莓 保鲜
下载PDF
采收期及干燥温度对连翘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宗建新 李鑫 +3 位作者 崔晓云 贺献林 付正良 杨太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9期3-6,I0001,共5页
目的 分析采收期及干燥温度对连翘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河北涉县采集的青翘样品为试材,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检测方法,研究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干燥温度下,连翘质量的差异。结果 随着采收期的推迟,连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A... 目的 分析采收期及干燥温度对连翘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河北涉县采集的青翘样品为试材,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检测方法,研究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干燥温度下,连翘质量的差异。结果 随着采收期的推迟,连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A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均符合标准;挥发油在8月10日含量达到最高。干燥温度对连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A含量无显著影响;但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挥发油含量呈降低趋势,但干燥温度50~80℃处理与晒干处理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连翘适宜的采收期为8月10日左右,干燥温度不超过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采收期 干燥温度 挥发油 连翘苷 连翘酯苷A
原文传递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连翘挥发油的胶体磨包合工艺
6
作者 张娜娜 孙艳 +5 位作者 庄华青 王竣楠 郇旭升 张丽 庄建林 关永霞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9期43-46,67,共5页
目的:优化连翘挥发油胶体磨包合工艺。方法:以连翘挥发油的包合率和包合物收率及综合评分为指标比较饱和水溶液法、超声法、胶体磨研磨法对连翘挥发油的包合效果。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以挥发油(mL)与... 目的:优化连翘挥发油胶体磨包合工艺。方法:以连翘挥发油的包合率和包合物收率及综合评分为指标比较饱和水溶液法、超声法、胶体磨研磨法对连翘挥发油的包合效果。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以挥发油(mL)与β-环糊精(g)的投料比、β-环糊精(g)与水的投料比和研磨时间为考察因素,确定连翘挥发油胶体磨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胶体磨研磨法的包合率、包合物得率及综合评分均高于饱和水溶液法和超声法。最佳的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为1∶10,β-环糊精与水的投料比为1∶6,研磨时间为20 min。3次试验结果显示,包合率平均值为89.52%,包含物得率平均值为93.98%,综合得分为90.41%,RSD为1.21%。结论:优选的连翘挥发油胶体磨包合工艺操作简便,包合效果好,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挥发油 胶体磨包合 Box-Behnken响应面法 Β-环糊精
下载PDF
连翘挥发油的成分分析及抗病毒活性的考察 被引量:24
7
作者 肖会敏 何悦 +3 位作者 王四旺 王剑波 谢艳华 缪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8期31-33,共3页
目的:考察连翘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α-蒎烯及β-蒎烯对甲、乙型流感病毒与乙肝病毒的活性。方法:①通过GC-MS分析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②以2.2.15细胞为乙型肝炎病毒载体,分别测定它们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进行DNA复制和产生HBsAg、HBeAg的能... 目的:考察连翘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α-蒎烯及β-蒎烯对甲、乙型流感病毒与乙肝病毒的活性。方法:①通过GC-MS分析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②以2.2.15细胞为乙型肝炎病毒载体,分别测定它们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进行DNA复制和产生HBsAg、HBeAg的能力;③以MDCK(狗肾)细胞为病毒宿主,分别测定它们抑制病毒引起细胞病变的程度(CPE)。结果:①在最大无毒剂量时,即在连翘挥发油258.69μg/ml、α-蒎烯258.69μg/ml、β-蒎烯192.45μg/ml时,均无抗乙肝病毒活性;②连翘挥发油α-蒎烯、β-蒎烯的浓度分别是192.5μg/ml时,均无抗甲、乙型流感病毒活性;③连翘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α-蒎烯及β-蒎烯,总相对含量为71.48%。结论:连翘挥发油、α-蒎烯及β-蒎烯均无抗甲、乙型流感病毒与乙肝病毒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挥发油 Α-蒎烯 Β-蒎烯 流感病毒 乙肝病毒
下载PDF
连翘挥发油自微乳的制备及解热作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郑立 汤韵秋 +4 位作者 余琳媛 刘美辰 周忆梦 全云云 李芸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目的研究连翘挥发油自微乳处方组成和比例,并考察其解热药效。方法通过溶解性实验、因素考察和伪三相图绘制,以自乳化时间、乳化效果、乳滴粒径、多分散系数、稳定性为指标确定最佳处方;建立酵母致热大鼠模型,考察其和挥发油在体内解热... 目的研究连翘挥发油自微乳处方组成和比例,并考察其解热药效。方法通过溶解性实验、因素考察和伪三相图绘制,以自乳化时间、乳化效果、乳滴粒径、多分散系数、稳定性为指标确定最佳处方;建立酵母致热大鼠模型,考察其和挥发油在体内解热药效。结果连翘挥发油自微乳的处方组成为连翘挥发油-油酸乙酯-吐温20-乙醇(25∶10∶81∶9),制得外观澄清透明的淡黄色油状液体,粒径为(37.41±0.014)nm,多分散系数0.211±0.018,电位(-7.05±0.53)mV,乳化时间32 s。解热药效结果显示,连翘挥发油自微乳能够有效抑制发热模型大鼠体温上升,降低模型大鼠体温。结论连翘挥发油自微乳制备简单,增加了药物在水中溶解度,有利于胃肠道吸收,提高了挥发油解热药效,为连翘挥发油新剂型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挥发油 自微乳 解热
原文传递
两种提取青翘挥发油工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肖会敏 王四旺 +3 位作者 谢艳华 缪珊 薛丽 李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512-1515,共4页
目的:以青翘收油率和β-蒎烯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比较超临界CO2萃取(SFE-CO2)与水蒸气蒸馏(SD)两种工艺.方法:SFE—CO2,SD分别以正交设计提取青翘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挥发油中β-蒎烯的含量.结果:SFE—CO... 目的:以青翘收油率和β-蒎烯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比较超临界CO2萃取(SFE-CO2)与水蒸气蒸馏(SD)两种工艺.方法:SFE—CO2,SD分别以正交设计提取青翘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挥发油中β-蒎烯的含量.结果:SFE—CO2法正交设计的平均收油率为3.40%(0.94%-7.85%),β-蒎烯平均含量6.72%(1.49%-20.59%);SD法正交设计的平均收油率为2.14%(1.01%-3.58%),β-蒎烯平均含量为47.37%(30.99%-65.75%).结论:①SFE—CO2收油率相对较高,且具有绿色环保概念;②青翘SD的挥发油中β-蒎烯含量高,其制备方法投资少且适宜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油类 挥发 超临界CO2 水蒸汽蒸馏法 色谱法 气相 蒎烯
下载PDF
金银花、连翘药对配伍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邢学锋 陈飞龙 罗佳波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考察金银花、连翘药对配伍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气-质联用系统对金银花、连翘药材以及药对配伍中的挥发油进行分析,评价配伍对挥发油成分及含量的影响。结果采用GC-MS对金银花、连翘药材和药对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分析比较... 目的考察金银花、连翘药对配伍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气-质联用系统对金银花、连翘药材以及药对配伍中的挥发油进行分析,评价配伍对挥发油成分及含量的影响。结果采用GC-MS对金银花、连翘药材和药对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金银花挥发油中检出的香叶醇、十四烷酸甲基酯、十六烷酸乙基酯、荧蒽、9,12,15-十八碳三烯酸甲基酯、亚油酸等成分和连翘挥发油中检出的樟脑烯、α-松油烯、紫苏醇、蒎烯、棕榈醛、β-水茴香萜等成分在药对挥发油中未检出,而相对于单煎所得的挥发油,药对挥发油中新增成分有柠檬烯、异长松叶烯、十九烷等。结论金银花、连翘药对配伍对所提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都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对 金银花 连翘 挥发油 气质联用
下载PDF
连翘精油抑菌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顾仁勇 李佑稷 傅伟昌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8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连翘精油,研究测定了连翘精油对各种供试菌种的抑菌圈直径,加热处理及pH值对连翘精油抑菌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连翘精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连翘精油对各供试菌种的抑菌圈直径在12.5--26.0mm之间,...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连翘精油,研究测定了连翘精油对各种供试菌种的抑菌圈直径,加热处理及pH值对连翘精油抑菌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连翘精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连翘精油对各供试菌种的抑菌圈直径在12.5--26.0mm之间,对G^+和G^-细菌、霉菌和酵母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连翘精油的抑菌效果随pH值的降低而增强;121℃加热处理15min对连翘精油的抑菌效果无明显影响;连翘精油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精油 抑菌 抗氧化 天然防腐剂
下载PDF
连翘挥发油对两种烟草仓储害虫的毒杀作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彦 郭姗姗 +6 位作者 韦建玉 张文娟 白森 邓宾玲 黄东业 白家峰 杜树山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71,78,共6页
为开发新型烟草仓储防护剂,研究连翘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对烟草仓储害虫的杀虫活性。通过GC-MS分析了连翘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运用柱色谱和核磁共振方法分离并鉴定化合物,通过熏蒸、触杀试验测试挥发油及单体成分活性。结果表明... 为开发新型烟草仓储防护剂,研究连翘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对烟草仓储害虫的杀虫活性。通过GC-MS分析了连翘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运用柱色谱和核磁共振方法分离并鉴定化合物,通过熏蒸、触杀试验测试挥发油及单体成分活性。结果表明,连翘挥发油对烟草甲和赤拟谷盗熏蒸活性的LC_(50)值分别为8.94和7.68 mg/L;触杀活性的LD50值分别为23.66和30.13μg/头。单体化合物中,4-萜品醇对烟草甲的熏蒸和触杀毒性最强(LC50值为6.90 mg/L;LD50值为8.62μg/头)。另外,α-蒎烯,γ-萜品烯和4-萜品醇对两种仓储害虫均具有较好的熏蒸和触杀活性。因此,连翘挥发油及其单体化合物对烟草甲和赤拟谷盗均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仓储 连翘 挥发油 烟草甲 赤拟谷盗
下载PDF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用于连翘挥发油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武建芳 路鑫 +2 位作者 唐婉莹 孔宏伟 许国旺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50-154,共5页
目的 :用全二维气相色谱 /飞行时间质谱 (GC×GC/TOFMS)分析连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方法 :在优化柱系统、调制周期、升温程序等色谱参数的基础上 ,分析连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结果 :GC×GC/TOFMS鉴定出匹配度大于 80 0... 目的 :用全二维气相色谱 /飞行时间质谱 (GC×GC/TOFMS)分析连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方法 :在优化柱系统、调制周期、升温程序等色谱参数的基础上 ,分析连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结果 :GC×GC/TOFMS鉴定出匹配度大于 80 0的组分有 2 2 0种 ,其中的 6 6种体积百分比大于 0 0 2 %。结论 :GC×GC/TOFMS鉴定出了连翘挥发油中的大部分组分 ,且每一被鉴定的组分都包含第一维保留时间 ,第二维保留时间、结构、相似度、反相似度、可能性等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气相色谱 飞行时间质谱 连翘 挥发油 研究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连翘挥发油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婷 谭丽媛 +7 位作者 王旭文 翟康欣 陈瑾 裴香萍 周永刚 张玉华 魏珊 张淑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981-1984,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连翘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和α-松油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P-5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30℃,检测器温度为250℃,分流进样(分流比为8∶1),空气流速为300mL/min...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连翘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和α-松油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P-5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30℃,检测器温度为250℃,分流进样(分流比为8∶1),空气流速为300mL/min,氢气流速为30mL/min,尾吹气流速为30mL/min,进样体积为1μL。以柠檬烯为内参物,建立α-蒎烯、β-蒎烯、α-松油醇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采用不同色谱仪和色谱柱以及待测成分色谱峰定位考察相对校正因子及相对保留时间的重现性;以一测多评法计算4种成分的含量,同时将其与外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α-松油醇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6.5~990.0、38.1~2287.5、8.2~491.2、2.4~142.5μg/mL(r≥0.9991);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n=6);平均回收率为99.7%~105.5%(RSD<4%,n=9)。相对于柠檬烯(1.00),α-蒎烯、β-蒎烯、α-松油醇的相对校正因子平均值分别为0.91、0.86、1.11(n=3);其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69~0.74、0.81~0.86、1.25~1.35(RSD<3%,n=3);在不同色谱仪或色谱柱条件下其相对校正因子的RSD为0.21%~4.65%(n=6)。采用上述方法测得4种成分的含量与外标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7%)。结论:一测多评法可用于连翘挥发油中4种有效成分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挥发油 一测多评法 相对校正因子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陕北产连翘花挥发油的提取与GC-MS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华 田锐 +1 位作者 李 陈炳旭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0-91,共2页
对陕北延安产连翘花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的检索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陕北产连翘花中鉴定出52种化合物... 对陕北延安产连翘花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的检索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陕北产连翘花中鉴定出52种化合物,占连翘花挥发油总量的70.29%,主要化学成分有烯类、烷类、醇类、醛酮、酸酯多种化合物等,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陕北产连翘花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花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连翘、薄荷混合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艳军 王永香 +3 位作者 孟瑾 朱明岩 吴云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3期532-536,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β-环糊精包合连翘、薄荷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连翘、薄荷混合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L9(34)正交实验考察了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配比、...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β-环糊精包合连翘、薄荷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连翘、薄荷混合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L9(34)正交实验考察了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配比、包合温度及包合时间对制备工艺的影响,找出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并进行了放大验证。并用TLC、显微镜鉴别的方法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配比为1?8,包合温度为55℃,包合时间为3 h。结论:本实验为连翘、薄荷混合挥发油包合工艺获得最佳工艺参数及产业化放大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薄荷 挥发油 包合工艺
下载PDF
天然防腐剂连翘精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倩倩 姜子涛 李荣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226,共5页
连翘是一种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的药食两用的植物,不仅有抗菌、强心、利尿、镇吐等药理作用,而且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化工、医疗保健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科研价值。其精油主要是从连翘的种子中提取的一种挥发性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连翘是一种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的药食两用的植物,不仅有抗菌、强心、利尿、镇吐等药理作用,而且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化工、医疗保健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科研价值。其精油主要是从连翘的种子中提取的一种挥发性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抑菌消炎、抑制病毒等。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日益重视,近年来以天然防腐剂代替化学合成防腐剂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因而人们热衷于开发安全、天然的防腐剂。连翘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因其具有价格低廉,对食品风味影响小等特点,已成为了科研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介绍了连翘精油的提取方法、包合工艺的研究、不同产地连翘精油的成分差异以及其抑菌和抗氧化作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以后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精油 化学成分 研究进展 天然防腐剂
下载PDF
急咳停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丰文 娄敏 +3 位作者 朱兴祥 李荣生 沈建方 张英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研究 β 环糊精包合急咳停颗粒中挥发油的最佳工艺 ,提高产品的质量。 方法 :正交实验法 ,考察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得率 2个指标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验证包合物。结果 :优选出包合工艺为 :挥发油∶β 环糊精 (β CD)为 1... 目的 :研究 β 环糊精包合急咳停颗粒中挥发油的最佳工艺 ,提高产品的质量。 方法 :正交实验法 ,考察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得率 2个指标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验证包合物。结果 :优选出包合工艺为 :挥发油∶β 环糊精 (β CD)为 1∶10 ,β CD∶水为 1∶12 ,包合温度 40℃ ,包合时间 3h ,挥发油利用率为 90 % ,包合物得率为 86 5 %。结论 :此工艺使液态变固体 ,减少挥发油的挥发 ,便于制粒并适合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咳停颗粒 挥发油 Β-环糊精包合物 制备 研究 制备工艺
下载PDF
GC法测定连翘子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孙田江 玄振玉 +2 位作者 陆宏国 黄孝春 吴慧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9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建立连翘子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GC法,HP-INNOWax型毛细管柱(30 m×0.53 mm×1.0μm),程序升温,FID检测器,高纯氮气作载气。结果:α-蒎烯在0.1391~6.9531μg(r=0.999 9),β-蒎烯在0.283 9~... 目的:建立连翘子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GC法,HP-INNOWax型毛细管柱(30 m×0.53 mm×1.0μm),程序升温,FID检测器,高纯氮气作载气。结果:α-蒎烯在0.1391~6.9531μg(r=0.999 9),β-蒎烯在0.283 9~14.195 3μg(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4%(RSD=1.45%)、100.09%(RSD=1.34%)。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连翘子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的含量测定,为有效控制生药、连翘子挥发油及制剂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蒎烯 Β-蒎烯 连翘子挥发油 GC
下载PDF
不同大鼠模型探讨连翘挥发油解热、抗炎作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罗林 袁岸 +2 位作者 党珏 赵梦杰 李芸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7-211,256,共6页
观察连翘挥发油对不同大鼠模型的作用,探讨其解热、抗炎的作用机理。采用干酵母皮下注射和脂多糖腹腔注射建立大鼠发热模型评价连翘挥发油的解热作用,采用右后足皮下注射角叉菜胶、鸡蛋清建立大鼠足肿胀模型以及建立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 观察连翘挥发油对不同大鼠模型的作用,探讨其解热、抗炎的作用机理。采用干酵母皮下注射和脂多糖腹腔注射建立大鼠发热模型评价连翘挥发油的解热作用,采用右后足皮下注射角叉菜胶、鸡蛋清建立大鼠足肿胀模型以及建立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评价其的抗炎作用。发现连翘挥发油可抑制脂多糖和干酵母所致发热,降低角叉菜胶和鸡蛋清所诱导的大鼠足肿胀,与模型组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可显著抑制肉芽组织的增生,与模型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果表明连翘挥发油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作用,为对其清热解毒作用作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挥发油 清热解毒 解热 抗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