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global major grain trade patterns
1
作者 Ziqi Yin Jiaxuan Hu +3 位作者 Jing Zhang Xiangyang Zhou Lingling Li Jianzhai W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075-1086,共12页
The complex and volatile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has significantly impacted global grain supply security. This study uses a complex network analysis model to examine the evolution and trends of the global major grain ... The complex and volatile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has significantly impacted global grain supply security. This study uses a complex network analysis model to examine the evolution and trends of the global major grain trade from 1990 to 2020, focusing on network topology, centrality ranking,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There are three major findings. First, the global major grain trade network has expanded in scale, with a growing emphasis on diversification and balance.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China, and Brazil were the core nodes of the network. Grain-exporting countries were mainly situated in Asia, the Americas, and Europe, and importing countries in Asia, Africa, and Europe. Secon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high centrality countries with high export capacity occurred, benefiting from natural advantages such as fertile land and favorable climates. Third, the main global grain trade network is divided into four communities, with the Americas-Europe community being the largest and most widespread.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munity pattern was influenced by geographic proximity, driven by the core exporting countries. Therefore, the world needs to enhance the existing trade model, promote the multi-polarization of the grain trade network, and establish a global vision for the future community. Countries and regions should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global grain trade security governance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expand trade links with other countries, and optimize import and export policies to reduce trade ri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in trade pattern evolution complex network
下载PDF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Grain Trade
2
作者 任晓娜 孙东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2期473-476,共4页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impact of climate on China’s grain trade. [Method] The grain trade gravity model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grain trade flow were analyzed, such as GD...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impact of climate on China’s grain trade. [Method] The grain trade gravity model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grain trade flow were analyzed, such as GDP, population, grain yield, CO2 and air temperature. [Result] GDP ha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China’s grain trade volum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ha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China’s grain trade volume. [Conclusion] China’s grain structure of varieties should be adjusted with changes of people’s grain consumption structure; the better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should be created during grain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to reduc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grain trade Influence factor
下载PDF
An Evaluation of Adjustments to the Grain Trade Policy and the Risks Involved in a Grain Embargo
3
作者 卢锋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0年第1期36-48,194,共14页
关键词 An Evaluation of Adjustments to the grain trade Policy and the Risks Involved in a grain Embargo
原文传递
Trade-offs and Synergi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Karst Area of China Driven by Grain-for-Green Program 被引量:14
4
作者 WANG Xiaofeng ZHANG Xinrong +3 位作者 FENG Xiaoming LIU Shirong YIN Lichang CHEN Yongzhe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0年第1期101-114,共14页
As an important means regul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al ecosystem,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gram plays a key role in restoring ecosystem functions.The Grain-for-Green Program(GFGP,One of the world... As an important means regul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al ecosystem,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gram plays a key role in restoring ecosystem functions.The Grain-for-Green Program(GFGP,One of the world’s most ambitious ecosystem conservation set-aside programs aims to transfer farmland on steep slopes to forestland or grassland to increase vegetation coverage)has been widely implemented from 1999 to 2015 and exerte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land use and ecosystem services(ESs).In this study,three ecological models(In VEST,RUSLE,and CASA)were used to accurately calculate the three key types of ESs,water yield(WY),soil conservation(SC),and 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in Karst area of southwestern China from 1982 to 2015.The impact of GFGP on ESs and trade-offs was analyzed.It provides practical guidance in carrying out ecological regulation in Karst area of China under global climate change.Results showed that ESs and trade-offs had changed dramatically driven by GFGP.In detail,temporally,SC and NPP exhibited an increasing trend,while WY exhibited a decreasing trend.Spatially,SC basically decreased from west to east;NPP basically increased from north to south;WY basically increased from west to east;NPP and SC,SC and WY developed in the direction of trade-offs driven by the GFGP,while NPP and WY developed in the direction of synergy.Therefore,future ecosystem management and restoration policy-making should consider trade-offs of ESs so a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provision of 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system service trade-off and synergy grain-for-Green Program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Karst area China
下载PDF
TIBET'S LAST CARAVAN CHARGED WITH TRANSPORTING SALT(Ⅶ):Barter Trade between Food Grains and Salt
5
作者 GYAYANG XIRAB 《China's Tibet》 2007年第1期56-62,共7页
By setting out for saline lakes in spring, Tibetan caravans on horseback return to farmlands in autumn to barter salt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关键词 Barter trade between Food grains and Salt TIBET’S LAST CARAVAN CHARGED WITH TRANSPORTING SALT
下载PDF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粮食贸易驱动的虚拟水流动时空格局及其节水效益
6
作者 田贵良 杨雨璇 陈天荣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0,共7页
粮食贸易是“一带一路”国家经济贸易合作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之一,可以带动粮食生产全过程所需的虚拟水流动。将单位粮食产品虚拟水量纳入粮食贸易数据系统,进而揭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粮食贸易驱动的虚拟水流动时空格局,并测算粮... 粮食贸易是“一带一路”国家经济贸易合作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之一,可以带动粮食生产全过程所需的虚拟水流动。将单位粮食产品虚拟水量纳入粮食贸易数据系统,进而揭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粮食贸易驱动的虚拟水流动时空格局,并测算粮食贸易所实现的全局性节水效益。研究发现:(1)研究时段中国粮食贸易所驱动的虚拟水净进口量逐年上升,净进口结构以稻米和玉米为主。(2)中国粮食虚拟水进口来源国结构稳定但相对单一,建议粮食贸易对象多元化;粮食虚拟水出口量较少,出口对象国相对分散。(3)结合水资源禀赋可以看出,在进口不可避免的前提下,中国考虑进口地区水资源禀赋后的粮食进口虽然未显示水资源节约,但浪费量大幅减少;粮食出口稀缺节水量为正,具有一定的节水效益。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我国可通过降低粮食进口国集中度,优化粮食贸易空间布局,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通过虚拟水贸易实现水资源有效节约,拓展节水的思路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贸易 虚拟水流动时空格局 节水效益 “一带一路”
下载PDF
省际粮食贸易隐含污染与环境比较优势研究
7
作者 张玲玲 高帆帆 王宗志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为协调粮食生产、贸易与面源污染的矛盾,实现绿色农业发展、区域间利益共赢,在测算省际粮食贸易量的基础上,运用灰水足迹方法计算各省隐含氮污染和污染强度,构建了粮食贸易隐含氮污染网络,解析了省际粮食生产隐含氮污染的环境比较优势... 为协调粮食生产、贸易与面源污染的矛盾,实现绿色农业发展、区域间利益共赢,在测算省际粮食贸易量的基础上,运用灰水足迹方法计算各省隐含氮污染和污染强度,构建了粮食贸易隐含氮污染网络,解析了省际粮食生产隐含氮污染的环境比较优势。结果表明:中国省际粮食贸易网络格局由“条块式”转向“团块式”,贸易集中化趋势明显;省际粮食贸易隐含污染和污染强度呈下降趋势,但地区差异明显加剧了环境不公平;环境比较优势网络表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分布,环境比较优势最小的地区集中在华北地区,最大为黑龙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粮食贸易 隐含氮污染 多区域投入产出表 灰水足迹 环境比较优势
下载PDF
新粮食安全观下我国大米进口贸易发展的特征、问题与建议
8
作者 郑国富 于敏 《对外经贸实务》 2024年第2期11-16,31,共7页
2001-2022年,我国大米进口贸易总体保持增长态势,已跃居世界大米进口榜首,产品结构以碎米为主,来源地区主要集中在南亚和东南亚,进口均价呈先升后降态势。近年来,我国大米进口贸易发展中存在着增势过猛,粮食安全风险上升;来源地数量不足... 2001-2022年,我国大米进口贸易总体保持增长态势,已跃居世界大米进口榜首,产品结构以碎米为主,来源地区主要集中在南亚和东南亚,进口均价呈先升后降态势。近年来,我国大米进口贸易发展中存在着增势过猛,粮食安全风险上升;来源地数量不足,市场集中度较高;进口优势不显著,均价相对偏高;进口门槛偏低,保护程度有限等问题。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新粮食安全观,强化战略思维,提升自给能力;拓展进口来源,优化市场结构;完善进口管理政策,提升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安全性;完善大米储备机制,增强抵御国际风险能力,实现我国大米进口贸易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粮食安全观 中国大米 谷物 进口贸易
下载PDF
全球农业贸易规则演变与中国粮食安全战略
9
作者 王俊 叶林伟 张鹏清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68,共10页
当前,全球农业贸易规则正从多边治理向多边—双边双重治理转换、由低标准治理向高标准治理提升、由边境规则向边境内规则拓展、由规则协调刚性向包容并蓄转变,这是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变动下国家竞争的结果。文章重点考察了农业贸易规... 当前,全球农业贸易规则正从多边治理向多边—双边双重治理转换、由低标准治理向高标准治理提升、由边境规则向边境内规则拓展、由规则协调刚性向包容并蓄转变,这是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变动下国家竞争的结果。文章重点考察了农业贸易规则演变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市场准入规则加剧了粮食贸易逆差,投资规则可能诱发跨国公司在华垄断,高标准SPS规则降低了农产品竞争力,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电子商务、竞争中性等边境内规则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了多重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构建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主动对接和积极构建农业贸易规则、构建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加强外商投资的引导与监管、加快培育国内粮食龙头企业、完善粮食安全应急保障机制等六个方面提出强化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贸易规则 WTO 自由贸易协定 粮食安全
下载PDF
中美粮食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10
作者 张鑫蕊 刘合光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42,共7页
基于2002—2021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的数据,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行业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了中国与美国的粮食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关系。结果表明:在粮食贸易领域,中国相较于美国整... 基于2002—2021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的数据,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行业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了中国与美国的粮食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关系。结果表明:在粮食贸易领域,中国相较于美国整体上处于竞争劣势,但两国展现出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具体而言,美国进口与中国出口的各类粮食作物间的贸易互补关系尤为显著。此外,中国出口至美国的粮食产品与美国进口需求间的贸易互补性指数要高于美国出口至中国与中国进口需求间的互补性指数。基于此,提出了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出口、提升粮食产品的附加值、确保主粮生产安全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贸易 国家粮食安全 贸易关系 竞争性 互补性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沿线粮食贸易的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
11
作者 王瑞霖 郑慧彬 +1 位作者 戴靓 邹思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10期1516-1524,共9页
基于2022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国家/地区谷物进出口数据,构建粮食贸易网络,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和指数随机图模型,探讨沿线粮食贸易的产品结构、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一带一路”沿线粮食贸易以小麦、大米、玉米为主,土耳... 基于2022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国家/地区谷物进出口数据,构建粮食贸易网络,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和指数随机图模型,探讨沿线粮食贸易的产品结构、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一带一路”沿线粮食贸易以小麦、大米、玉米为主,土耳其、中国内地、埃及是粮食进口前三名,土耳其和埃及依赖小麦进口而中国内地依赖玉米进口;印度、乌克兰、俄罗斯位列粮食出口前三,其出口优势产品为大米、玉米、小麦,中国内地的大米出口也有一定优势;②粮食整体贸易网络核心突出、子群分异,形成中乌亚欧组团、南亚波罗的海组团、中欧巴尔干组团、中亚组团、高加索北非组团,粮食分类贸易网络中大米、玉米、小麦贸易联系稠密、集聚效应明显;荞麦贸易网络集聚但效率较低;大麦、燕麦、高粱、黑麦贸易网络稀疏,呈现属地特征;③“一带一路”粮食贸易受到进出口国家/地区耕地资源、人口规模、双边的地理距离、贸易协定、粮食结构影响,贸易中的互惠性、择优依附性和三方传递性也是重要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贸易 产品结构 网络结构 指数随机图模型 一带一路
下载PDF
俄乌冲突背景下俄罗斯粮食贸易韧性分析
12
作者 尹如玉 崔珩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27-37,F0003,共12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俄罗斯作为全球主要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在全球粮食市场动荡和西方国家对俄经济制裁的双重压力下,俄罗斯粮食贸易如何展现出独特的韧性。俄罗斯通过短期依靠战略储备、中期依赖出口扩展、长期加强生... 文章首先分析了俄罗斯作为全球主要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在全球粮食市场动荡和西方国家对俄经济制裁的双重压力下,俄罗斯粮食贸易如何展现出独特的韧性。俄罗斯通过短期依靠战略储备、中期依赖出口扩展、长期加强生产力的方式等,调动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构建起足以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粮食贸易体系。进一步地,文章探讨了中俄粮食贸易合作的潜力与挑战,指出在当前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下,中俄两国通过加强合作,可以促进粮食贸易的稳定与发展。文章认为,面对国际经济制裁和市场波动的挑战,俄罗斯的粮食贸易展现了显著的韧性,通过策略调整保障了国内粮食安全和国际竞争力。文章深入分析了俄罗斯粮食贸易的适应性策略,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理解及应对全球粮食市场所面临的挑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粮食贸易韧性 国际制裁 农业出口
下载PDF
退耕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作用关系尺度效应及分异机制——以安塞区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晓佳 王继军 温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91-1807,共17页
生态系统服务的形成依赖于一定时空尺度上的生态过程。因此,探究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空间尺度的特征、关联和效应对于丰富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典型退耕县域安塞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模型定量评... 生态系统服务的形成依赖于一定时空尺度上的生态过程。因此,探究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空间尺度的特征、关联和效应对于丰富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典型退耕县域安塞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模型定量评估了6项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采用相关系数法、双变量空间自相关以及地理探测器揭示了不同空间尺度上生态系统服务作用关系的尺度效应及分异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退耕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之间以协同关系为主,其中调节服务与支持服务的协同关系最强(|r|≥0.5),而权衡关系发生在文化服务与其他服务之间。从时间序列来看,调节服务与支持服务的作用关系较为稳定,在研究期间保持为协同关系,且协同度在退耕还林后有所提升;(2)生态系统服务作用关系的空间尺度效应主要表现在作用关系的方向变化与空间显著性的差异。在网格尺度中,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较为稳健,作用方向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网格尺度与行政单元之间,且随研究尺度的加大,服务之间作用关系的空间显著性降低;(3)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是自然因子和社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退耕区人类活动干扰较小,自然因子的解释力(q均值0.1507)高于社会因子(q均值0.0148),且影响某类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因子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作用关系起到重要作用。其中,土地利用程度和地形因子的共同作用是进行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的主要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尺度效应 分异机制 退耕区域
下载PDF
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进口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段宇卿 穆哈拜提·帕热提 《中国商论》 2024年第14期56-60,共5页
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极端天气等因素引发世界粮食市场波动并对我国粮食进口带来风险。本文选取我国2018—2023年相关数据,描述我国粮食进口规模、种类、进口来源国等粮食进口现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建立VAR模型探究... 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极端天气等因素引发世界粮食市场波动并对我国粮食进口带来风险。本文选取我国2018—2023年相关数据,描述我国粮食进口规模、种类、进口来源国等粮食进口现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建立VAR模型探究全球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进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粮食进口量受到国际粮价的影响,并在短期内产生负向影响,国际粮价上涨1%,我国粮食进口量下降0.005%。为化解粮食进口风险,提高粮食安全的韧性,我国应铸牢粮食产能,提高粮食自给能力,同时深化和其他国家的粮食生产合作,优化粮食进口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粮价 粮食进口 VAR模型 价格波动 粮食进口贸易
下载PDF
高水平开放下粮食市场政策干预对国内外市场整合的影响
15
作者 王文亭 林大燕 许王芳 《世界农业》 CSSCI 2024年第7期58-70,共13页
国内外粮食市场整合是新时期高水平开放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2002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周度时间序列数据,基于非线性门阈模型识别粮食的国际贸易成本,并构建结构变动下的时变阈值模型,从价格调整和贸易成本两... 国内外粮食市场整合是新时期高水平开放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2002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周度时间序列数据,基于非线性门阈模型识别粮食的国际贸易成本,并构建结构变动下的时变阈值模型,从价格调整和贸易成本两个方面,实证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粮食市场政策干预对国内外市场整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外粮价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政策均显著降低了国内粮价向均衡调整的速度,提高了国内外粮食市场的贸易成本,导致国内外粮食市场趋于分割,在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的过程中造成了效率损失;而玉米和大豆收储政策改革通过“价补分离”、精准补贴的调整方式,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显著提高了国内外市场整合程度,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国内农业支持政策向国内外接轨转型,是高水平开放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市场政策干预 国内外市场整合 贸易成本 时变阈值模型
下载PDF
“双循环”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韧性及风险管控战略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青平 邓秀新 +7 位作者 闵师 李剑 李晓云 王玉泽 陈通 王正聪 吴伟荣 赵龙强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38,共13页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国的重要基础,在“双循环”背景下探讨增强我国粮食安全韧性及风险管控能力,兼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阐释了“双循环”背景下粮食安全韧性及风险管控的科学内涵,剖析了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韧性及风...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国的重要基础,在“双循环”背景下探讨增强我国粮食安全韧性及风险管控能力,兼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阐释了“双循环”背景下粮食安全韧性及风险管控的科学内涵,剖析了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韧性及风险管控能力的现状与特点、影响因素和可行路径。研究认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粮食生产科技水平、粮食生产方式、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国际贸易环境是影响粮食安全韧性及风险管控能力的关键因素;提高粮食供应的稳定性、提升粮食生产的抗逆性、加强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保持政策制度的连贯性、增强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协同性是增强粮食安全韧性及风险管控能力的可行路径。为此建议,筑牢粮食产能基础、提升粮食技术支撑、强化智能监测管理、加快保障制度建设、优化粮食进出口贸易,以此增强“双循环”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韧性及风险管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韧性 风险管控 “双循环” 大食物观 粮食贸易
下载PDF
复杂网络视角下的世界主粮贸易格局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韩建军 侯婧祎 +3 位作者 郭志涛 郭妍妍 杨雅冰 张梦琪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42-351,共10页
【目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探究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格局与趋势,有助于中国对国际粮食贸易市场做出合理地预判,进而更有效地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方法】基于1990—2020年玉米、水稻、小麦三大主粮的世界贸易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 【目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探究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格局与趋势,有助于中国对国际粮食贸易市场做出合理地预判,进而更有效地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方法】基于1990—2020年玉米、水稻、小麦三大主粮的世界贸易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世界粮食贸易网络模型,利用复杂网络相关测度指标对世界粮食贸易的格局与趋势分析。【结果】31 a间,世界粮食贸易网络经历了迅速扩张到缓慢增长的过程,贸易网络日益复杂化;1990—2020年世界粮食贸易网络连通性增强,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呈现“抱团化”趋势;玉米、水稻、小麦三大主粮贸易的核心出口国(地区)变化不大,而核心进口国(地区)波动性较强;中国在出口贸易中拥有众多合作伙伴,是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在进口贸易中,贸易集中度高(尤其是玉米),对贸易伙伴的依赖性较强。【结论】利用国际粮食贸易补充与保障中国粮食市场时,应充分考虑世界粮食贸易网络的复杂性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世界粮食贸易 复杂网络 格局与趋势
下载PDF
双循环战略布局下的粮食贸易新格局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倪国华 苏丹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9-171,共1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为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和粮食贸易合理布局提供了重要指导。以部分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为标志,中国的粮食贸易正向更有利于提升粮食贸...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为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和粮食贸易合理布局提供了重要指导。以部分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为标志,中国的粮食贸易正向更有利于提升粮食贸易主导权的新格局演化。本文分析了中国粮食贸易新格局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提出了粮食贸易新格局建设进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指出,中国的粮食贸易新格局的内涵体现在粮食贸易结构更加多元、国际粮食供应链产业链自主可控以及打造“中国价格”把握粮食贸易定价权三个方面。粮食贸易新格局建设进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包括贸易来源多元化战略短期内不足以填补国内巨大的饲料粮需求缺口、尚未形成竞争力较强的国际粮食产业链以及国内外农产品期货市场联通需要加强。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快实施饲料粮减量替代,推动粮食贸易品种与来源多元化;推动中国粮企向外有效延伸产业链,强化关键环节科技支撑;稳步推进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制度型开放,提升“中国价格”的全球影响力;合理维护国家间的政治关系,确保粮食贸易新格局稳定可持续。研究结果可为优化中国粮食贸易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粮食贸易 产业链 定价权
下载PDF
中国粮食安全:风险评估、供需结构和未来研判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兆清 程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3年第4期102-114,共13页
基于我国当前粮食供需结构与粮食贸易现状,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别分析我国粮食供给目前面临的风险与困境,以及对我国粮食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粮食供给主要面临五大风险:心理恐慌风险、市场投机风险、国际粮食减产风险... 基于我国当前粮食供需结构与粮食贸易现状,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别分析我国粮食供给目前面临的风险与困境,以及对我国粮食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粮食供给主要面临五大风险:心理恐慌风险、市场投机风险、国际粮食减产风险、粮食出口国贸易政策调整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我国粮食供需结构与粮食进口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1)我国玉米、小麦供需结构处于紧平衡状态,大豆供需结构失衡,保障粮食生产与供给稳定的压力增加;(2)近几年我国粮食进口依赖度较高,贸易进口量较大;(3)我国4种主要粮食进口来源地相对集中,部分出口国基于国内粮食安全的考虑可能收缩粮食出口、减少贸易活动,未来我国粮食进口面临挑战。基于实证分析发现,市场投机、国际粮食减产、粮食出口国贸易政策调整与自然灾害将会显著影响我国粮食价格稳定。进一步分析发现:一方面,只要及时采取科学政策和措施,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国际粮食贸易,打击市场投机行为,必要时调整需求结构,则国内的粮食安全是能够得到长期保障的;另一方面,需要高度重视当前我国粮食进口渠道存在的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供给风险 粮食进口 粮食供需结构 粮食贸易
下载PDF
全球食用油料贸易格局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慧秋 肖雪 +1 位作者 张雯丽 李孝忠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25,共9页
为保障我国粮油安全以及促进我国食用油料进出口贸易发展,基于2000—2020年的全球食用油料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全球食用油料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食用油料贸易网络特征进行进一步探究,并提出相关的政... 为保障我国粮油安全以及促进我国食用油料进出口贸易发展,基于2000—2020年的全球食用油料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全球食用油料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食用油料贸易网络特征进行进一步探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近20年来,全球参与食用油料贸易各国家间的关系趋于紧密,贸易主体多元化发展,贸易效率有所提升;全球食用油料贸易网络中的核心国家主要包括美国、中国、德国、荷兰等,进出口贸易国家间的结构不对称,主要参与国存在一定变化,但核心国家仍对贸易网络具备一定控制能力;中国是食用油料贸易的枢纽国家,进出口贸易伙伴国众多,参与贸易的食用油料品种较为丰富,但进口来源国较为集中,作为进口大国易受到新冠疫情、国际政治局势变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国在食用油料贸易方面正面临着众多挑战。我国应提高国内食用油料的生产水平,积极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规避食用油料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的同时,促进我国食用油料进口来源市场多元化与进口品种多样化,从而保障我国粮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料 全球贸易格局 贸易网络 粮油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