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Hemoglobin Alc Measurement Systems' Performance for 135 Laboratories i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Hai-Jian Zhao Tian-Jiao Zhang +3 位作者 Jie Zeng Cui-Hua Hu Rong Ma Chuan-Bao Zh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079-1084,共6页
关键词 临床实验室 血红蛋白浓度 性能分析 测量系统 中国 糖化血红蛋白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
原文传递
FBG、TG与HbAlc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联合检测价值分析
2
作者 李明月 何芳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2期1769-1770,共2页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联合检测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T2DM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FBG、TG、HbA1c水平。探讨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FBG、TG与HbAlc诊...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联合检测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T2DM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FBG、TG、HbA1c水平。探讨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FBG、TG与HbAlc诊断T2DM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FBG、TG、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BG、TG、HbA1c为T2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FBG、TG、HbA1c联合检测诊断T2DM的AUC高于FBG、TG、HbA1c单独检测(P<0.05)。结论FBG、TG及HbA1c联合检测诊断T2DM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甘油三酯 糖化血红蛋白A1C 2型糖尿病 诊断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HEMOGLOBIN A1C AND BLOOD GLUCOSE THROUGHOUT THE DAY IN WELL-GLYCEMIC-CONTROLLED 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 ALON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被引量:6
3
作者 Wen-hui Li Xin-hua Xiao Qi Sun Guo-hua Yang Heng Wang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6年第2期90-94,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 (HbA1c) and blood glucose levels of eight different points throughout the day in well-glycemic-controlled 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 (MNT) 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 (HbA1c) and blood glucose levels of eight different points throughout the day in well-glycemic-controlled 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 (MNT) alon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Data were collected as capillary blood glucose value of eight different sample points among sixteen observing days in thirty MNT alon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bA1c and capillary blood glucose value was evaluated by Pearson’s correlation method. Results The r-values between HbA1c and capillary blood glucose of 3:00, 6:00, and bedtime (22:00-23:00) were 0.81, 0.79, and 0.78, respectively(P<0.001). The bes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mean value of 8-point blood glucose value throughout the day and HbA1c (r=0.84, P<0.001). Conclusion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postabsorptive blood glucose have better correlations with HbA1c compared with other points in this group of well-glycemic-controlled MNT alon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A1C 血液葡萄糖 营养治疗 糖尿病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HbAlc、FPG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牛淑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5-657,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Al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45例,其中DR患...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Al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45例,其中DR患者(DR组)25例,非DR患者(非DR组)20例。另选取同期进行门诊体检的健康人20例为对照组。三组所有观察对象均采用统一调查表详细登记一般情况,以分析DR的危险因素;均接受眼底照相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观察DR患者的眼底表现,并进行DR分期;取静脉血进行HbAlc、FPG及血小板参数测定。结果 25例DR患者中Ⅰ期8例(10眼),Ⅱ期10例(13眼),Ⅲ期7例(9眼)。对照组HbAlc、FPG、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分别为(5.09±0.45)%、(5.14±0.76)mmol·L-1、(196.25±52.08)×109L-1、(9.54±1.62)fL、(14.72±1.21)%,非DR组分别为(7.16±0.89)%、(8.28±2.98)mmol·L-1、(164.85±51.77)×109L-1、(10.25±2.04)fL、(16.05±1.56)%,DR组分别为(9.28±1.56)%、(10.26±3.45)mmol·L-1、(138.40±45.26)×109L-1、(14.21±2.35)fL、(18.12±1.25)%;与对照组相比,非DR组、DR组患者的HbAlc、FPG、血小板平均体积及血小板分布宽度均增高,血小板计数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非DR组相比,DR组上述改变更加明显,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是DR的危险因素。结论 HbAlc、FPG及血小板参数测定的联合应用对于监测DR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血小板参数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脑白质高信号进展的相关性
5
作者 王伟 王绍才 +1 位作者 张超 徐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3-607,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血糖控制、控糖方式与老年患者脑白质高信号(WMH)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5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我院并行2次头MRI检查的伴或不伴T2DM的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血糖控制、控糖方式与老年患者脑白质高信号(WMH)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5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我院并行2次头MRI检查的伴或不伴T2DM的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模型FPG、HbA1c、血糖控制和控糖方式对WMH进展影响。结果:共纳人394例患者,其中糖尿病175例,非糖尿病219例。非糖尿病组基线水平WMH体积及WMH体积年变化(△WMH/y)均低于糖尿病组(均P<0.05)。不同模型中,HbA1c与WMH体积和WMH体积年变化均显著相关;糖尿病患者WMH进展主要受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P<0.05),与控糖方式无关(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WMH体积年变化高于血糖控制良好和非糖尿病组(均P<0.05)。结论:T2DM与WMH进展相关,HbA1c可作为其进展的一种标志物。无论采取何种控糖方式,良好的血糖控制将有利于延缓WMH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糖化血红蛋白 脑白质高信号 进展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研究
6
作者 杨颖秋 李永蓉 《实用防盲技术》 2023年第2期65-68,72,共5页
目的 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7例(118眼),分为三组:A组(HbA1C≤8%),和B... 目的 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7例(118眼),分为三组:A组(HbA1C≤8%),和B组(HbA1C>8%),C组为不合并糖尿病的老年白内障患者。检测三组患者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变异系数(CV)、六角形细胞比例(HEX)、平均内皮细胞面积(AVG)情况,对比分析。结果 三组患者的术前CCT(F=0.36,P=0.698>0.05)、CD(F=0.01,P=0.99> 0.05)、 CV(F=1.982,P=0.142> 0.05)、 HEX(F=0.254,P=0.776> 0.05)、AVG(F=0.029,P=0.97>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术后三组患者的CD、HEX均减少,CV、AVG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三组患者的CD(F=5.33, P=0.00<0.05)、CV(F=12.957, P=0.00<0.05)、HEX(F=6.257, P=0.003<0.05)、AVG(F=6.865, P=0.002<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各项指标变化最大;术后1周,三组患者的CCT均高于术前(F=14.528, P=0.00<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三组患者的CCT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的损伤比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更重,高糖化血红蛋白组角膜内皮损伤更重,术后恢复所需时间较长,HbA1c可以作为常规术前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白内障 角膜内皮细胞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0
7
作者 蔡慧华 何援利 +1 位作者 王雪峰 潘石蕾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空腹血糖(FPG)用于筛查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在我院妇产科产前保健及分娩的孕妇,对其同时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HbA1c检查,筛查出198例孕妇... 目的: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空腹血糖(FPG)用于筛查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在我院妇产科产前保健及分娩的孕妇,对其同时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HbA1c检查,筛查出198例孕妇为GDM组,并随机抽取血糖正常的健康孕妇198例为非GDM组,分析两组HbA1 c、FPG及OGTT结果。结果:GDM组HbA1c水平高于非GDM组(P<0.01)。HbA1 c、FPG、OGTT筛查GD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0.795、0.831。当HbA1c的诊断界点为5.25%时,筛查GDM的灵敏度为74.4%、特异度为78.9%。取HbA1c该诊断界点,单独采用HbA1 c或HbA1 c联合FPG诊断,与OGTT诊断的吻合度均有统计学意义,对应的κ系数分别为0.530(P=0.000)、0.608(P=0.000)。结论:HbA1 c联合FPG可能成为GDM筛查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 筛查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57
8
作者 李沛霖 杨锐 +2 位作者 周勇 陈宏 蔡德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93-1094,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GSP)等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医院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患者303例,同时选取基线资料相似的糖尿病未并发糖尿病肾病患者167例作为对照,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GSP)等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医院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患者303例,同时选取基线资料相似的糖尿病未并发糖尿病肾病患者167例作为对照,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GSP,分析糖尿病肾病组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与非糖尿病肾病肾病患者组相比较。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GSP含量显著大于非糖尿病肾病肾病患者(P<0.01),GSP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06及0.733。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GSP含量大于非糖尿病肾病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GSP与血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三者关系密切。GSP测定简单、实用、稳定,可以弥补瞬时血糖监测的波动及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近期血糖平均水平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及胰岛素使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晓 魏平 +2 位作者 谭明红 张艳伟 张久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通过"神经认知功能评估量表"的测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emoglobin A1c,HbA1c)和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年4-11月我科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7例,年龄(56.80... 目的通过"神经认知功能评估量表"的测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emoglobin A1c,HbA1c)和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年4-11月我科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7例,年龄(56.80±10.85)岁。根据糖化血红蛋白分为:糖化血红蛋白≤7%组(52例)及糖化血红蛋白>7%组(50例),行神经心理认知评估量表分析;根据是否采用胰岛素治疗分为使用胰岛素组(63例)与未使用胰岛素组(39例),行神经心理认知评估量表分析。结果①糖化血红蛋白>7%组微血管神经病变发生率高于糖化血红蛋白≤7%组(P<0.05);②糖化血红蛋白≤7%组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分结果中视空间(3.83±0.92)分,画钟表(2.62±0.49)分,定向(5.79±0.67)分;糖化血红蛋白>7%组在视空间(3.32±1.25)分,画钟表(2.34±0.82)分,定向(5.40±0.86)分,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是否使用胰岛素组中,未使用胰岛素组在连线测试B中所花费时间为(250.33±73.16)s,使用胰岛素组在连线测试B中花费时间为(220.75±85.11)s,前者花费时间较后者明显延长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使用胰岛素组中使用人胰岛素与未使用胰岛素类似物两组认知评分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能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无论是人胰岛素还是胰岛素类似物的使用对2型糖尿病的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认知功能 糖化血红蛋白A1C 血糖 胰岛素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与胰岛B细胞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唐峻岭 李青 +2 位作者 包玉倩 潘洁敏 贾伟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41-745,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GA)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508例2型DM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采取...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GA)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508例2型DM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采取的降糖方案是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物。患者入院后第2天取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C肽(CP)、HbA1c、GA、血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脂,以及餐后2h的血糖(2hPG)、胰岛素(2hINS)、C肽(2hCP)等。计算餐后血糖变化(△PG=2hPG-FPG)。采用液态酶法检测GA,采用高压液相法检测HbA1c。采用稳态模型分析法评估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HOMA-B)和胰岛素敏感性(HOMA-IR)。结果 508例2型DM住院患者中,男276例,女232例,平均年龄为(60.4±11.8)岁,平均GA为(18.97±4.54)%,平均HbA1c为(7.47±1.53)%,平均GA/HbA1c比值为2.54±0.3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A与HbA1c、FPG、2hPG、△PG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59、0.513、0.611、0.184,P值分别<0.01、0.05),与体质指数(BMI)、HOMA-B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9、-0.409,P值均<0.01),与性别、Hb、ALB和HOMA-IR不相关(P值均>0.05);较正HbA1c后,GA与HOMA-B仍呈负相关(r=-0.365,P<0.01)。HbA1c与FPG、2hPG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5、0.416,P值均<0.01),与HOMA-B呈负相关(r=-0.266,P<0.01),与性别、BMI、Hb、ALB、△PG、HOMA-IR不相关(P值均>0.05);较正GA后,HbA1c与HOMA-B不相关(P>0.05)。GA/HbA1c比值与FPG、2hPG、△PG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35、0.268、0.118,P值均<0.01),与BMI、HOMA-B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3、-0.355,P值均<0.01),与性别、Hb、ALB、HOMA-IR不相关(P值均>0.05);校正HOMA-IR后,GA/HbA1c比值与HOMA-B仍呈负相关(r=-0.338,P<0.01)。以GA/HbA1c比值为应变量,以变量BMI、Hb、ALB、FPG、2hPG、HOMA-B、HOMA-IR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MA-B为GA/HbA1c比值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2型DM患者GA水平与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密切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性不相关。HbA1c水平与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胰岛素敏感性均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化血清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素分泌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76
11
作者 范泉 郭文怡 贾国良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98-700,共3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97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单纯冠心病组32例,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IGT)组31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组3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HbA1c,根据住...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97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单纯冠心病组32例,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IGT)组31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组3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HbA1c,根据住院期间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采用冠脉狭窄程度积分统计冠脉狭窄程度,作为冠脉病变程度的指标.结果:冠心病合并T2DM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冠脉狭窄程度积分均较单纯冠心病组及冠心病合并IGT组明显升高(P<0.05);冠心病合并IGT组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r=0.6447,P<0.01),在剔除了其他常见影响因素后这种相关性仍然存在.结论:HbA1c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积分呈正相关.HbA1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糖化血红蛋白 冠脉狭窄程度积分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糖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骆斯慧 邓洪容 +5 位作者 杨旭斌 龚冬娥 严晋华 朱延华 许雯 翁建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62-1766,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糖(MBG)与糖化血红蛋白A1c(Hb A1c)及其它代谢、血糖波动指标的关系,分析影响该人群MBG的相关因素。方法:90例来自广东省4家医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及OGTT 2 h... 目的:通过研究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糖(MBG)与糖化血红蛋白A1c(Hb A1c)及其它代谢、血糖波动指标的关系,分析影响该人群MBG的相关因素。方法:90例来自广东省4家医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及OGTT 2 h血糖、胰岛素,并进行72 h的连续动态血糖监测,计算MBG以及血糖波动参数。结果:血糖波动参数[血糖标准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及血糖波动最大幅度(DMMG)]、Hb A1c、空腹血糖以及服糖后2 h血糖均与MBG相关(P<0.01);逐步线性回归提示Hb A1c、MODD、DMMG及空腹血糖与MBG有最强关联性(P<0.05)。纳入以上4个指标的线性拟合方程较仅纳入Hb A1c的线性拟合方程更精确。结论:影响我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MBG的因素包括Hb A1c、空腹血糖、DMMG以及MODD。在临床上单纯依靠Hb A1c推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MBG可能存在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血糖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照顾行为与疾病控制状况调查 被引量:83
13
作者 潘杰 尚少梅 +2 位作者 付利 钱念渝 李子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6年第9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照顾行为和疾病控制状况,并比较不同疾病控制状况者自我照顾行为,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9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对其自我照顾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不同疾...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照顾行为和疾病控制状况,并比较不同疾病控制状况者自我照顾行为,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9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对其自我照顾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不同疾病控制状况患者的自我照顾行为进行比较。结果仅1.02%患者自我照顾行为执行情况良好,47.96%一般,51.02%不及格;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均值为(6.9±1.4)%;47.96%患者疾病控制理想,23.47%良好,28.57%差;不同疾病控制状况患者的总体自我照顾行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应加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以改善其自我照顾行为和疾病控制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自我照顾行为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胱抑素C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蒙蒙 李恩 汪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704-370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13例)和对照组(71例),分析Cys-C、Hb A1c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Cys-C、Hb A1c水平...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13例)和对照组(71例),分析Cys-C、Hb A1c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Cys-C、Hb A1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ys-C及Hb A1c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452,0.570;P<0.05);Cys-C及Hb A1c水平与病变支数呈正相关(P<0.001)。Hb A1c、Cys-C与Gensini积分存在回归关系(β=0.221,t=2.516,P<0.013;β=0.525,t=6.342,P<0.001)。A组(Hb A1c≤6.5%)Cys-C水平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r=0.102,P=0.418),B组(Hb A1c>6.5%)Cys-C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性(r=0.440,P=0.002)。结论:Hb A1c、Cys-C水平与冠脉病变的程度及支数呈正相关,联合检测Cys-C、Hb A1c水平对冠脉病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 胱抑素C
下载PDF
糖尿病肥胖及非肥胖患者影响糖化血红蛋白的因素不同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芳 王敬瀚 +2 位作者 王中心 陈纯娴 王庭俊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13-616,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肥胖及非肥胖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21例2型糖尿病研究对象,以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为肥胖症标准,分为糖尿病合并肥胖症组(DM-OB)57例,糖尿病非肥胖症组(DM-NOB)64例,比较 DM-... 目的研究糖尿病肥胖及非肥胖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21例2型糖尿病研究对象,以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为肥胖症标准,分为糖尿病合并肥胖症组(DM-OB)57例,糖尿病非肥胖症组(DM-NOB)64例,比较 DM-OB 组及 DM-NOB 组年龄、BMI、HbA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PPG)、餐后血糖波动(PPGE)、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HDL-C)、血清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差别;相关分析及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HbAlc 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DM-OB 组 HOMA-IR、BMI、DBP、TC、hsCRP、HbAlc、LDL-C 较 DM-NOB 组增高。在 DM-OB 组,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HbAlc 与 BMI、FBG、FPG、HOMA2IR、hs-CRP 正相关(P 均<0.05);偏相关分析显示,控制 FBG、PPG、BMI 后,HbAlc 仍与 HO-MA2IR、hs-CRP 正相关(P 均<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HbAlc 与 FPG、HOMA2IR、hs-CRP 密切相关(P 均<0.01)。在 DM-NOB 组,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HbAlc 与 PPG、PPGE 呈正相关(P 均<0.05);偏相关分析显示,在控制 PPEG 后,HbAlc 仍与 PPG 正相关(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HbAlc 与 PPG 密切相关(P<0.01)。结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亚临床炎症、高空腹血糖是影响肥胖患者 HbAlc 水平的主要因素;餐后血糖是影响非肥胖患者 HbAlc 水平的主要因素,提示应当研究不同的治疗措施治疗糖尿病合并肥胖与不合并肥胖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肥胖症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糖脂代谢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卢云飞 陆强 +3 位作者 苏玉萍 赵建华 尹博文 邵彩慧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8期2839-2841,共3页
目的探讨糖脂代谢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关系,为IS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受试对象共314例,依据颅脑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将受试对象分为IS组(试验组)149例和对照组165例,记录年龄、糖... 目的探讨糖脂代谢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关系,为IS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受试对象共314例,依据颅脑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将受试对象分为IS组(试验组)149例和对照组165例,记录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检测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对比分析上述相关指标在2组中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各指标与IS发生的关系。结果试验组中HbA1c和T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FBG、TC和LDL-C有增高趋势,HDL-C有减低趋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糖尿病、HbA1c和TG与IS发生关系密切。结论糖尿病、HbA1c及TG与IS发生的关系更密切,在关注IS患者危险众多危险因素的同时更应注意糖尿病、HbA1c及TG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代谢 糖化血红蛋白A1C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的切点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梅敏 朱甫津 +1 位作者 冯卓成 区志刚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用于诊断糖尿病的切点。方法对为明确DM诊断而初次就诊的高危人群739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其空腹血糖(FPG)和服用75g葡萄糖2h后血糖(2hPG),同时测定HbAlc,根据WHO(1999年)糖代...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用于诊断糖尿病的切点。方法对为明确DM诊断而初次就诊的高危人群739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其空腹血糖(FPG)和服用75g葡萄糖2h后血糖(2hPG),同时测定HbAlc,根据WHO(1999年)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进行分组,研究人群糖耐量正常(NGT)61例,空腹血糖受损(IFG)46例,糖耐量减低(IGT)84例,糖调节受损(IGR)130例,糖尿病(DM)548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确定HbAlc用于诊断糖尿病的切点。结果NGT组的HbAlc为(5.7±0.6)%,DM组为(9.8±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P〈0.01);如以FPG≥7.0mmol/L,或以2hPG≥11.1mmol/L,或以FPG≥7.0mmol/L且2hPG≥11.1mmol/L,或以FPG≥7.0mmol/L或2hPG≥11.1mmol/L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HbAlc切点均为6.5%,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1,0.980,0.990和0.973。结论高危人群糖尿病诊断的HbAlc切点为6.5%,HbAlc不适用于糖调节受损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 葡萄糖耐量试验
下载PDF
不同年龄糖耐量异常患者骨密度变化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爱格 刘璠 +2 位作者 郭玉卿 冯红云 周慧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糖耐量异常(IGT)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及其关联因素。方法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73岁人群,选取290例糖耐量异常者做为实验组,29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糖耐量正常(NGT)者做为对照组,对两组骨密度,空腹...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糖耐量异常(IGT)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及其关联因素。方法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73岁人群,选取290例糖耐量异常者做为实验组,29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糖耐量正常(NGT)者做为对照组,对两组骨密度,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两组骨密度、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lc变化水平,分析两组间在不同年龄段骨密度的变化及其关联因素。结果IGT组与NGT组的骨密度、餐后2小时血糖、HbAlc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空腹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增龄两组间骨密度均呈下降趋势,其中60岁以上的男性IGT患者BMD明显低于同龄NGT者(P〈0.05),50岁以上女性IGT患者BMD明显低于同龄NGT者(P〈0.05)。结论随着增龄,及餐后2小时血糖的影响,糖耐量异常患者较糖耐量正常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且有性别差异,女性年龄较男性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异常 骨质疏松 骨密度 血浆葡萄糖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空腹血糖、OGTT 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比较 被引量:10
19
作者 信中 袁明霞 +3 位作者 冯建萍 石敬 朱晓蓉 杨金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77-480,共4页
目的比较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2 h血糖(2-hplasma glucose,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相关性... 目的比较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2 h血糖(2-hplasma glucose,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相关性,评价诊断糖尿病的最佳方法。方法在北京市昌平区进行了一项有关慢性疾病和危险因素的健康调查,其中2 551人进行了OGTT、HbA1c测定和眼底检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FPG、2hPG和HbA1c同DR的相关性,通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的比较判断诊断糖尿病的最佳方法。结果与无DR组相比,合并DR组FPG、2hPG、HbA1c、血压水平以及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或P<0.001)。2hPG的曲线下面积(AUC)为86.9%(95%CI:82.2~91.7),和HbA1c的AUC为86.4%(95%CI:80.8~92.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6),和FPG的AUC为85.4%(95%CI:80.0~90.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1)。在排除接受降糖药物治疗的人之后,这3项血糖指标在检测DR方面也无显著差异。结论在中国人群中用FPG或HbA1c诊断糖尿病,同2hPG同样有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