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acy of Whole Blood Reconstituted (WBR) in Exchange Transfusion (ET) in Hemolytic Disease of New Born (HDN) —A Study of 110 Cases
1
作者 Dharmesh Chandra Sharma Sunita Rai +4 位作者 Sudha Iyengar Bharat Jain Satya Sao Ajay Gaur Rahul Sapra 《Open Journal of Blood Diseases》 2013年第1期15-20,共6页
Aim: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review and establish the practice of exchange transfusion (ET) with whole blood reconstituted (WBR) in 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 (HDN). Objectives: To observe fall in indirect serum bil... Aim: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review and establish the practice of exchange transfusion (ET) with whole blood reconstituted (WBR) in 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 (HDN). Objectives: To observe fall in indirect serum bilirubin, correction of anemia and comparison with related studies. Background: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is characterized by presence of IgG antibodies in maternal circulation, which causes hemolysis in the fetus by crossing the placenta and sensitizing red cells for destruction by macrophages in the fetal spleen with consequent hyperbilirubinemia. Exchange transfusion with or without phototherapy is the method of choice for treating the newborn with on going hemolysis Methods/Materials: Sample size consisted of 110 neonates in whom 119 exchange transfusions were carried out with WBR. WBR was prepared by suspending O Rhesus-D (RhD) positive/negative cells (compatible with neonate’s/ mother’s serum) in AB plasma. Double volume exchange transfusion(s) were carried out through umbilical vein by push-pull technique. Results: Out of 110 cases, 61 (55.5%) were of RhD HDN whereas ABO and other group HDN cases were 30 (27.3%) and 19 (17.3%) respectively. An average post-ET fall in indirect serum bilirubin by 54.6% and correction of anemia by3.7 gm/dl were reported in the study. Conclusion: An average post-ET fall in indirect serum bilirubin and correction of anemia was found to be more significant when compared to other studies. Hence we recommend exchange transfusion in HDN with WBR to obtain reasonable fall in indirect serum bilirubin and high average rate of correction of ane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ole Blood RECONSTITUTED (WBR) 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 (HDN) Exchange transfusion (ET) HYPERBILIRUBINEMIA Anemia Correction
下载PDF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caused byantibodies of Rh blood group(11cases)
2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362-,共1页
关键词 RH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caused byantibodies of Rh blood group
下载PDF
Treament of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by blood transfusion (17 case report attached hereto)
3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395-,共1页
关键词 case report attached hereto Treament of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by blood transfusion
下载PDF
Incomplete anfibody identifieafion in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and neonatal bemolytic diseases
4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378-,共1页
关键词 Incomplete anfibody identifieafion in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and neonatal bemolytic diseases
下载PDF
A CASE OF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CAUSED BY ANTI-HRO AND ANTI-E
5
作者 刁玉英 宋宁 +3 位作者 关昭容 张立身 王宇 宛绵强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0年第1期58-60,共3页
A Chinese woman of blood group B,D-and her husband of blood group AB,CCDeewere examined.The woman had not been transfused before.Their first two babiesdied.Anti-Hro and anti-e were found in the mother’s serum.During ... A Chinese woman of blood group B,D-and her husband of blood group AB,CCDeewere examined.The woman had not been transfused before.Their first two babiesdied.Anti-Hro and anti-e were found in the mother’s serum.During her third pregnancy,the titer of antibodies went up quickly,approximately one titer per month.After 36 weeksof pregnancy,the baby was delivered by Caesarean section.The cord blood Hb was 88g/L,his red blood cell count 2.7×10<sup>12</sup>/L,and total biIirubin 114.6 mol/L.The baby was ofblood group AB,and CDe-D-genotype.Exchangetransfusion was begun 2.5 hours afterbirth.O,ccDEE washed red cells together with group AB plasma were used.Two dayslater,7Oml washed O,ccDEE concentrated red cells were administered.The baby is aliveand in good heal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lytic disease newborn PLASMAPHERESIS exchange transfusion autologous blood ELUTION test
下载PDF
反复输血地中海贫血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与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金晓红 胡美坤 +4 位作者 陈蕊 高立兰 王淑霞 吕孟兴 屈柯暄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48-555,共8页
目的 探讨反复输血地中海贫血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与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delayed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 DHTR)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2年6月-2023年4月期间到本院接受输血治疗的地中海贫血儿童(观察组)及健康... 目的 探讨反复输血地中海贫血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与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delayed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 DHTR)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2年6月-2023年4月期间到本院接受输血治疗的地中海贫血儿童(观察组)及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血清标本,运用流式细胞仪CBA多因子定量检测技术,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亚类、IgM、IgA、IgE、IgD)水平,比较2组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差异;按照不同输血次数分为4组:≤10次、11~30次、31~50次、>50次,各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输血次数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之间的差异;将DHTR的地中海贫血儿童分为溶血组,未发生DHTR的地中海贫血儿童分为非溶血组,比较2组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IgG亚类、IgM、IgA、IgE、IgD)之间的变化,探讨反复输血的地中海贫血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与DHTR的相关性。结果 血清免疫球蛋白IgG1、IgG3、IgG4、IgA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07±2.12)、(0.67±2.03)、(0.30±0.37)、(6.04±11.40)mg/mL,Ig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降低了(0.03±0.01)mg/mL,P<0.05;IgG2、IgM、IgE 2组之间,P>0.05。输血次数与血清免疫球蛋白之间的相关性:随着输血次数增加,IgG1、IgG4均明显增高,4组IgG1依次增加(0.30±0.62)、(0.41±0.51)、(3.60±3.48)mg/mL,IgG4依次增加(0.12±0.13)、(0.22±0.07)、(0.21±0.38)mg/mL,IgG2、IgM、IgD明显降低,4组IgG2、IgM、IgD依次降低(0.91±1.50)、(0.14±0.10)、(0.05±0.05)mg/mL,与输血次数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IgG3、IgA、IgE与输血次数之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IgG1、IgG3、IgG4溶血组明显高于非溶血组,分别增加了:IgG1(4.44±3.41),IgG3(0.73±1.26),IgG4(0.52±0.40)mg/mL,IgD溶血组明显低于非溶血组,降低了(0.00±0.06)mg/mL,P<0.05;IgG2、IgM、IgA、IgE溶血组与非溶血组之间,P>0.05。结论 反复输血的地中海贫血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异常;反复输血的地中海贫血儿童不同输血次数与血清免疫球蛋白之间存在相关差异性;反复输血的地中海贫血儿童发生DHTR的相关血清免疫球蛋白为IgG1、IgG3、IgG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儿童 反复输血 IGG亚类 输血次数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DHTR)
原文传递
迟发性溶血反应致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异常与输血策略
7
作者 邱芳 张凤青 朱颖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 探讨1例地中海贫血患儿发生迟发性溶血反应后的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结合其它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制定输血策略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方法 通过Rh血型系统分型,结合患儿输血史、血清胆红素变化、临床症状等资料综合分析1例地中海贫血患... 目的 探讨1例地中海贫血患儿发生迟发性溶血反应后的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结合其它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制定输血策略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方法 通过Rh血型系统分型,结合患儿输血史、血清胆红素变化、临床症状等资料综合分析1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以明确其是否发生迟发性溶血反应,并制定适宜的配血策略。结果 入院时患儿血型为B型DccEE,血红蛋白(Hb)38 g/L,网织红细胞比率(Ret%)2.92%,总胆红素(TBil)65.8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2.0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53.8μmol/L,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与B型DCcEe供者交叉配血主次侧均无凝集无溶血,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阴性,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阴性,乳酸脱氢酶(LDH)1 050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13 U/L,尿潜血2+,尿胆原4+,入院5 d前有红细胞输注史。结合以上结果及对比既往实验室数据,明确患儿发生了迟发性溶血反应,随即筛选B型DccEE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给予输注,输血后各项指标趋好。结论 地贫患儿输血前应综合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和临床其它资料制定合适的配血策略,以有效保障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相容性检测 迟发性溶血反应 地中海贫血
原文传递
微柱凝胶技术与凝聚胺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前检测中应用对比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冰 宋小彦 崔静辉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微柱凝胶技术与凝聚胺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前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区间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纳入44例,对照组行输血... 目的对比分析微柱凝胶技术与凝聚胺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前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区间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纳入44例,对照组行输血治疗前开展凝聚胺技术检验血型配血,研究组输血治疗前开展微柱凝胶技术检验血型配血。比较两组检验符合率、一次性交叉配血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正定型、反定型符合率(100.00%、100.00%)均高于对照组(86.36%、8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交叉配血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8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凝聚胺技术,微柱凝胶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前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更高,有利于提升输血安全,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技术 凝聚胺技术 ABO新生儿溶血病 输血前检测 输血安全
下载PDF
RhD阴性孕产妇与HDFN发生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陈婷婷 黄蓉 +1 位作者 凌玉 胡文静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3期338-345,共8页
目的 通过对RhD阴性孕产妇腹中胎儿和分娩的新生儿发生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的相关指标对比分析,为预防和治疗HDFN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 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分娩的RhD阴性孕产... 目的 通过对RhD阴性孕产妇腹中胎儿和分娩的新生儿发生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的相关指标对比分析,为预防和治疗HDFN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 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分娩的RhD阴性孕产妇737名,比较新生儿是否发生RhD血型不合、ABO血型不合导致的HDFN及其影响因素,发生RhD-HDFN和发生ABO-HDFN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发生RhD-HDFN和发生ABO-HDFN患儿的实验室指标差异;分析IgG抗-D效价≤16和≥32的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发生RhD-HDFN的实验室指标差异。结果 737名RhD阴性孕产妇中,发生RhD-HDFN的母婴ABO血型相同或相容者比率88.89%(40/45)显著高于母婴ABO血型不相容者11.11%(5/45)。母体二次妊娠及以上发生RhD-HDFN比率93.33%(42/45)显著高于ABO-HDFN 60.66%(37/61)者。母体IgG抗-D效价≥32者分娩的新生儿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最低值低于母体IgG抗-D效价≤16者(χ^(2)=5.61,P<0.05),母体IgG抗-D效价≥32者分娩的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峰值高于IgG抗-D效价≤16者(χ^(2)=4.471,P<0.05)。结论 RhD阴性孕产妇中,母婴ABO血型相同或相容及孕产次≥2者,相应新生儿更易发生RhD-HDFN,母体IgG抗-D效价≥32者发生新生儿溶血的严重程度显著高于抗-D效价≤16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阴性孕产妇 胎儿和新生儿溶血病 换血疗法 抗-D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AB亚型漏检后A型血浆置换引起可疑溶血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燕京 高畅 王秋实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06-510,共5页
目的对1例ABw亚型患者进行A型血浆置换后血型血清学变化以及是否发生溶血反应进行回顾性调查。方法使用微柱凝胶技术、微柱玻璃珠技术、盐水试管法、吸收放散等血型血清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式进行ABO血型鉴定和基因分型,对患者血浆置... 目的对1例ABw亚型患者进行A型血浆置换后血型血清学变化以及是否发生溶血反应进行回顾性调查。方法使用微柱凝胶技术、微柱玻璃珠技术、盐水试管法、吸收放散等血型血清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式进行ABO血型鉴定和基因分型,对患者血浆置换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该患者于行2000 mL A型血浆置换后转入本院,d 2检测正反定型相符;d 3检测反定B细胞凝集强度为±~1+,正反定型不符。经试管法、人源抗-B吸收放散试验确认存在B抗原,分子生物学鉴定为ABw03型。患者用A型血浆进行血浆置换后,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一过性下降,肌酐一过性轻度上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持续下降,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一过性下降后上升,提示存在轻微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结论ABO亚型患者含弱A或B抗原,输注大量血浆可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应严格按照ABO血型正反定型标准判断血型结果,对弱凝集采取额外实验室检查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正确的判断和处理,可以减少ABO亚型的漏检,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输血反应 微柱凝胶卡 ABO亚型 漏检
原文传递
抗-M、抗-Jk^(a)序贯产生致2次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及应对策略
11
作者 龙红惠 牛迎迎 +1 位作者 王丹婷 黄春妍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01-505,共5页
目的 通过追踪1例因输血后回忆反应连续产生意外抗体导致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患者,探讨有输血史、妊娠史患者群体的输血管理措施及应对策略。方法 对1例连续发生迟发性溶血反应患者进行ABO、Rh、MN及Kidd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 目的 通过追踪1例因输血后回忆反应连续产生意外抗体导致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患者,探讨有输血史、妊娠史患者群体的输血管理措施及应对策略。方法 对1例连续发生迟发性溶血反应患者进行ABO、Rh、MN及Kidd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意外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鉴定后用相应红细胞检测其抗体效价,同时筛选合适的红细胞供患者后续治疗使用。结果 患者血型为B型RhD(+)、CCDee,第1次输血前抗筛阴性,交叉配血相合,输血后d8患者血红蛋白降至57 g/L,抗筛阳性,抗体鉴定结果为抗-M,患者输入的血液表型为M+N+,实验室结果表明患者发生了迟发性溶血。患者在输入M抗原阴性血液后,实验室检查结果仍提示有迟发性血清学输血反应发生,抗体鉴定显示患者产生了新的抗-Jka,而输入的红细胞表型为M-N+、Jk(a+b-)。此后选择B型、RhD(+)、M-N+、Jk(a-b+)的红细胞输注有效。结论 患者输血后初次检测出的同种抗体大多数会在几年内消失,当患者再次输血,则可能发生迟发性溶血反应,为已产生同种抗体输血患者建立输血管理档案、制作卡片供患者保存,在下次需要输血时告知医生和输血科人员,可大大减少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回忆反应 应对策略
原文传递
洗涤红细胞和去白悬浮红细胞输注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效果
12
作者 朱翔 许珣 吴静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洗涤红细胞和去白悬浮红细胞输注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AIH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 目的:探讨洗涤红细胞和去白悬浮红细胞输注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AIH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试验组输注洗涤红细胞。比较两组输血后24 h临床疗效,输血前、输血后24 h相关指标,输血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24 h,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升高,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总胆红素(TBIL)水平降低,试验组Hb、RB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6,P>0.05)。结论:对AIHA患者而言,在输血治疗中输注洗涤红细胞的总体有效率高于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并且Hb和RBC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洗涤红细胞 输血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13
作者 潘月 杨小莉 周婷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44-148,共5页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临床上较难治疗的贫血疾病。本文基于AIHA患者院内及院外护理展开综述研究,涵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延续护理等方面,以期为临床AIHA的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临床护理 输血 血浆置换
下载PDF
711名儿童患者输血反应回顾性分析
14
作者 付宏煜 朱志宸 +2 位作者 冯立 高雨晴 凌婧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78-683,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患者输血反应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应对和预防输血反应提供依据。方法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9—2023年接受输血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期间输血反应发生率、反应类型、发生时间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 目的分析儿童患者输血反应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应对和预防输血反应提供依据。方法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9—2023年接受输血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期间输血反应发生率、反应类型、发生时间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19—2023年本院共计输血69926人次,发生输血反应711例,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02%。2019年(1.89%)至2022年(0.50%),输血反应发生率在逐年降低。按输注的血液成分来看,输注单采血小板、冰冻血浆、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和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输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6%(551/25565)、0.50%(92/18277)、0.25%(65/25679)和0.74%(3/405),且相比于其他血液成分,输注单采血小板有更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输血反应类型来看,过敏反应占比86.22%(613/71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FNHTR)占比13.08%(93/711),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占比0.70%(5/711),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注单采血小板是发生过敏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输注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是发生FNHT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按输血反应发生时间来看,相比于单采血小板和冰冻血浆,输注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引发的输血反应的发生时间更晚(单采血小板P<0.05,冰冻血浆P<0.05)。结论输注的血液成分是患儿输血反应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影响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反应类型和发生时间,为临床应对和预防输血反应提供了案例参考与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输血反应 影响因素 过敏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原文传递
输注红细胞患者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预测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5
作者 杨梦娇 谭金哲 黎敏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622-1629,共8页
目的通过回归分析输注红细胞患者的数据,构建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为临床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输注悬浮红细胞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ebrile non-hemol... 目的通过回归分析输注红细胞患者的数据,构建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为临床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输注悬浮红细胞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FNHTR)的6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输注悬浮红细胞未发生FNHTR的18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共250例数据纳入建模集。选取同时间段、同级别其他医院输注悬浮红细胞患者91例作为验证集,进行外部验证。利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从19个影响因素中筛选出引起FNHTR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Rstudio软件建立FNHTR的预测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区分能力,绘制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与患者净获益情况。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患者FNHTR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性别、Hb、WBC、ALT、输血反应史以及NLR,OR值以及95%CI分别为:2.567(1.259~5.234)、0.953(0.924~0.983)、0.971(0.916~1.029)、1.022(1.006~1.038)、9.508(2.019~44.773)。将独立危险因素引入R软件成功拟合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5.762,P=0.674,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3(95%CI 0.744~0.863),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采用Bootstrap重复抽样1000次进行模型校准,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重合较好,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通过绘制临床决策曲线,决策曲线显示使用此模型能使患者有较好的净获益。采用外部数据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验证集中AUC为0.784(95%CI 0.662~0.907),校准曲线以及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在外部数据集中同样具有较好的校准度以及净获益。结论FNHTR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与准确度,可提示FNHTR发生,降低输血不良反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 列线图 预测模型 输血安全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意外抗体类型与输血疗效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黎淑贞 蓝文莉 +2 位作者 马伟文 谢敬文 温吉桃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98-601,共4页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AIHA患者抗体类型并跟踪输血疗效,为AIHA患者临床输血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2021年1月—2023年10月本地区医院输血科(血库)送检至本站的96份疑难交叉配血标本分析鉴定出25份AIHA患者标本,再对其进行血型鉴定、R...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AIHA患者抗体类型并跟踪输血疗效,为AIHA患者临床输血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2021年1月—2023年10月本地区医院输血科(血库)送检至本站的96份疑难交叉配血标本分析鉴定出25份AIHA患者标本,再对其进行血型鉴定、Rh系统的抗原表型分型、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分析AIHA患者抗体类型与输血疗效的相关性。结果25份AIHA患者标本中,ABO正反定型相符17份,8份正反定型不符。主侧配血不相合19(19/25,76%)份,其中直接Coombs试验阳性+自身抗体阳性+无特异性抗体阳性18(18/19,94.7%)份;自身抗体+同种抗体阳性1(1/19,5.3%)份。主侧配血相合6(6/25,24%)份,其中自身抗体阳性3(3/6,50%)份;自身抗体+同种抗体阳性3(3/6,50%)份。25名AIHA患者中20名患者有输血治疗并能追踪到输血疗效,5名患者没有输血治疗或转院而无法追踪。输血有效11(11/20,55%)例;输血部分有效6(6/20,30%)例;输血无效3(3/20,15%)例。配血不合病例中,输血有效或部分有效17(17/20,85%)例。结论AIHA患者的输血疗效与交叉配血结果并无直接联系,在调节干预自身免疫内环境并排除同种意外抗体导致的配血不相合前提下,配血不合的AIHA患者在充分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必要时可输血,选择ABO、Rh系统抗原同型血液,可提高输血安全性和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意外抗体 交叉配血 输血疗效 广州地区
原文传递
亚洲型DEL母亲产生抗-c致新生儿溶血病的母子输血救治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文娟 高珺 +1 位作者 穆启明 舒群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52-356,共5页
目的 探讨1例亚洲型DEL母亲产生抗-c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的母子输血救治方案。方法 盐水试管法鉴定母子ABO血型、Rh表型;经典抗人球蛋白法进行母亲RhD阴性确认、RhD吸收放散试验;经典抗人球蛋白法、抗人球蛋白卡式法和凝聚胺法进行母亲... 目的 探讨1例亚洲型DEL母亲产生抗-c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的母子输血救治方案。方法 盐水试管法鉴定母子ABO血型、Rh表型;经典抗人球蛋白法进行母亲RhD阴性确认、RhD吸收放散试验;经典抗人球蛋白法、抗人球蛋白卡式法和凝聚胺法进行母亲意外抗体筛查及鉴定、抗体效价检测、交叉配血试验;新生儿溶血3项试验使用抗人球蛋白卡式法;RHD基因分型采用商品化RHD阴性鉴定基因检测试剂盒(PCR-SSP法)进行产妇RHD基因分型。结果 产妇Rh血清学表型CCee, DEL基因检测结果RHD^(*)1227A,产生抗-c;患儿Rh血清学表型DCcEe,直抗阳性,红细胞放散阳性,结合母亲孕产史、患儿临床表现和血液检查结果,诊断为抗-c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结论 亚洲型DEL母亲产生抗-c并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选择Rh表型DCCee红细胞输注,母亲选择Rh表型CCee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输注,输血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 亚洲型DEL 输血 新生儿溶血
原文传递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与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
18
作者 宋庆召 张永海 李润青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901-1904,共4页
目的比较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和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间当地各医院待输血治疗的80例溶血病患儿,于信阳市中心血站进行输血前检验。对所有患儿使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与... 目的比较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和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间当地各医院待输血治疗的80例溶血病患儿,于信阳市中心血站进行输血前检验。对所有患儿使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与卡式微柱凝胶技术进行输血前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技术的配血成功率、检验时间、一次性正反定型检验正确率,并统计患儿检验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满意率。结果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技术配血成功率为90.00%,明显高于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77.50%,检测时间为(17.32±1.21)min,明显长于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16.29±.0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式微柱凝胶技术正定型的检验正确率为96.25%,明显高于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87.50%,反定型的检验正确率为91.25%,明显高于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8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式微柱凝胶技术检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明显低于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36.25%,检测的满意率为97.50%,明显高于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8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表现出更高的检测准确率与满意率,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检测方法。在选择适合的输血前检验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检测效率、准确性以及成本效益,以确保患儿输血的安全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 卡式微柱凝胶技术 溶血病 输血检验
下载PDF
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临床意义
19
作者 邵方真 闫优萍 +2 位作者 朱俊 常圣雅 钟丽慧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9期2822-2827,共6页
目的基于C反应蛋白(CRP)、输血专科因素建立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FNHTR)的预测模型,并探讨其对临床输血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4年3月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20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2例发生FNHTR... 目的基于C反应蛋白(CRP)、输血专科因素建立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FNHTR)的预测模型,并探讨其对临床输血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4年3月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20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2例发生FNHTR者纳入FNHTR组,108例无输血后不良反应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CRP及输血专科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NHTR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FNHTR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分析曲线对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FNHTR组患者年龄≥60岁、女性、自然流产史患者占比及CRP、输血次数2次和≥3次患者占比、输入悬浮红细胞和血小板患者占比、发血至输血时间≥30 min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自然流产史、CRP、输血次数2次和≥3次、输入悬浮红细胞和血小板、发血至输血时间≥30 min均是FNHTR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经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分析曲线检验显示,该模型对FNHTR具有良好预测价值,且具有明显的正向净收益及临床效用。结论基于女性、自然流产史、CRP、输血次数2次和≥3次、输入悬浮红细胞和血小板、发血至输血时间≥30 min构建的FNHTR预测模型可作为临床预测FNHTR的有效模型,并对临床输血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输血专科因素 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 风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预测
下载PDF
输血不良反应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俞霞 马淑群 +3 位作者 施明秀 林芷彤 翁雅云 徐永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5期2254-2259,共6页
目的分析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分布特点,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2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市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6890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 目的分析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分布特点,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2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市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6890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产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对数据进行分类与统计。比较不同血液成分、性别、年龄、血型、输血史、血液制品是否去除白细胞,以及血小板和红细胞储存时间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记录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科室和疾病分布情况。结果2019-2022年共输血19180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71人次。2019-2022年各年度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16%、0.42%、0.41%、0.47%,各年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3,P>0.05)。不良反应类型以过敏反应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为主,并且过敏反应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2022年红细胞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8%,血浆为0.38%,血小板为1.32%,冷沉淀为0.45%,各种血液成分之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80,P<0.05)。红细胞主要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为主,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均以过敏反应为主。男性与女性受血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05);不同年龄受血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P>0.05);不同ABO血型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7,P>0.05);有输血史的受血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无输血史受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3,P<0.05);受血者输注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制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输注未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制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P<0.05)。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前5名的科室分别为血液科、消化内科、妇科、重症监护病房和感染科。随着血小板储存时间增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1,P<0.05)。随着红细胞储存时间增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呈先上升再逐渐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4,P>0.05)。结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市医院输血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为主。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与血液成分、输血史、血液制品是否去除白细胞及血小板储存时间有关。临床应多因素管理输血患者,以降低其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安全监测 输血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储存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