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变化趋势与rHuEPO剂量的关系
1
作者 唐能源 苟晓燕 +1 位作者 邓舜天 李琦晖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25-227,231,共4页
目的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变化趋势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剂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该院门诊规律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每周血液透析3次,每次4 h(包括每个月3~4次血液透析滤... 目的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变化趋势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剂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该院门诊规律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每周血液透析3次,每次4 h(包括每个月3~4次血液透析滤过+每个月血液灌流2 h),记录患者rHuEPO剂量,治疗时间为2个月,根据治疗2个月后血红蛋白水平变化趋势设定为上升组(35例)和下降组(38例)。结果上升组治疗2个月后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下降组治疗2个月后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升组rHuEPO使用剂量高于下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HuEPO最佳截断值为175.82 IU/(kg·w)时,诊断血红蛋白水平疗效的曲线下面积为0.684,灵敏度为82.9%,特异度为47.4%。结论规律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升高与rHuEPO使用剂量有关,足量rHuEPO能使大多数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尿毒症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红蛋白 变化趋势
下载PDF
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增敏乳腺癌小鼠化学免疫疗法治疗效果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郑诗凡 周文涛 +4 位作者 李燊 吴嘉康 游训仪 刘嘉馨 王红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90-296,共7页
目的探讨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氧载体(PolyCHb)增强小鼠4T1乳腺癌原位瘤化学免疫疗法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4T1乳腺癌原位瘤模型,将15只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空白组:无干预;对照组:多柔比星(DOX)+PD-1抑制剂(a-PD-1)治疗,腹腔注射DOX 5 mg&... 目的探讨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氧载体(PolyCHb)增强小鼠4T1乳腺癌原位瘤化学免疫疗法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4T1乳腺癌原位瘤模型,将15只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空白组:无干预;对照组:多柔比星(DOX)+PD-1抑制剂(a-PD-1)治疗,腹腔注射DOX 5 mg·kg^(-1)、1次/周,腹腔注射PD-1抑制剂12.5 mg·kg^(-1)、1次/周;实验组:DOX+a-PD-1+PolyCHb治疗,DOX和a-PD-1用法同上,PolyCHb:尾静脉注射600 mg·kg^(-1)、3次/周;给药周期为4周。给药期间记录肿瘤体积3次/周,绘制各组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29 d处死小鼠,剥瘤后称瘤重;免疫荧光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IF-1α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增殖指标Ki67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组肿瘤体积显著减小(P<0.05)、抑瘤率(%)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肿瘤组织中HIF-1α含量降低(P<0.05);实验组肿瘤组织生长区减少,并伴坏死区增加;各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阳性率(%)分别为18.79±0.62、20.68±1.19、41.65±2.99(F=135.2,P<0.001);此外肿瘤增殖指标Ki67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olyCHb可以增加乳腺原位瘤小鼠化学免疫疗法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HIF-1α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和坏死,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 乳腺癌 原位瘤模型 化学免疫疗法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被引量:2
3
作者 Geeta Shroff 《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 SCIE CAS 2016年第7期223-230,共8页
AIM: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 ESCs)for the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METHODS:Patients with a previous history of diabetes and its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w... AIM: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 ESCs)for the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METHODS:Patients with a previous history of diabetes and its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were enrolled and injected with hE SC lines as per the defined protocol.The patients were assessed using Nutech functional score(NFS),a numeric scoring scale to evaluate the patients for 11 diagnostic parameters.Patients were evaluated at baseline and at the end of treatment period 1(T1).All the parameters were graded on the NFS scale from 1to 5.Highest possible grade(HPG)of 5 was considered as the grade of best improvement.RESULTS:Overall,94.8%of the patients showed improvement by at least one grade of NFS at the end of T1.For all the 11 parameters evaluated,54%of patients achieved HPG after treatment.The four essential parameters(improvement in glycated hemoglobin(HbA 1c)and insulin level,and fall in number of other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with and without insulin)are presented in detail.For Hb A1c,72.6%of patients at the end of T1 met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ut off value,i.e.,6.5%of HbA 1c.For insulin level,65.9%of patients at the end of T1 were able to achieve HPG.After treatment,the improvement was seen in 16.3%of patients who required no more than two medications along with insulin.Similarly,21.5%of patients were improved as their dosage regimen for using oral drugs was reduced to 1-2 from 5.CONCLUSION:hE SC therapy is beneficial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helps in reducing their dependence on insulin and other medic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INSULIN Glycated hemoglobin Nutech functional SCORING scale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glycated hemoglobi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iver disease 被引量:5
4
作者 Theresa Lahousen Karin Hegenbarth +4 位作者 Rottraut Ille Rainer W.Lipp Robert Krause Randie R. Little Wolfgang J.Schnedl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5期2284-2286,共3页
AIM: To evaluate the 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 determination methods and to determine fructosamin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ompensated cirrhosis an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treated with ribavi... AIM: To evaluate the 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 determination methods and to determine fructosamin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ompensated cirrhosis an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treated with ribavirin.METHODS: HbA1c values were determined in 15 patients with 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 and in 20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using the ion-exchang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the immunoassay methods. Fructosamine was determined using nitroblue tetrazolium.RESULTS: Forty percent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had HbA1c results below the non-diabetic reference range by at least one HbA1c method, while fructosamine results were either within the reference range or elevated. Twenty perc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hepatic fibrosis) had HbA~ results below the non-diabetic reference range by at least one HbA~ metho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treated with ribavirin, 50% of HbA^c results were below the non-diabetic reference using at least one of the HbA1c methods.CONCLUSION: Only evaluated in context with all liverfunction parameters as well as a red blood count includingreticulocytes, HbA1c results should be used in patients withadvanced liver disease. HbA1c and fructosamine measurements should be used with caution when evaluating long-term glucos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hepatic cirrhosis or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and ribavirin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色素 老年人 肝脏疾病 HBA1C 慢性肝炎
下载PDF
罗沙司他联合多糖铁复合物对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贫血患者贫血状态及铁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力 邓丽贞 +2 位作者 黄佳丽 陈衍强 关洁仪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9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联合多糖铁复合物对慢性肾脏病(CK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贫血状态及血清转铁蛋白(TRF)、血清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CK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联合多糖铁复合物对慢性肾脏病(CK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贫血状态及血清转铁蛋白(TRF)、血清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CK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rHuEPO)联合多糖铁复合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罗沙司他联合多糖铁复合物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水平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及血清TRF、SF、TSAT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低于对照组的3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沙司他可有效纠正CK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的贫血状态,改善机体铁代谢和脂代谢,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性贫血 罗沙司他 重组人促红素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下载PDF
人类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标准物质的研究及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晶晶 赵海波 +4 位作者 梁亮 范培蕾 赵雨佳 武利庆 翟睿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9-487,共9页
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 HbA_(1c))标准物质作为测量结果溯源性的基础,是量值传递的直接载体,在临床检验结果质量保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建立国家HbA_(1c)参考测量系统和实现临床检验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人类糖... 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 HbA_(1c))标准物质作为测量结果溯源性的基础,是量值传递的直接载体,在临床检验结果质量保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建立国家HbA_(1c)参考测量系统和实现临床检验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人类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国内外标准物质的制备过程、定值方法、报告单位、不确定度等进行简要综述,为我国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人类糖化血红蛋白 标准物质 HbA_(1c)检测标准化
下载PDF
HIV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疗效多因素分析
7
作者 刘士甫 赵磊 +5 位作者 张鑫 戴二黑 王瑜玲 佘丽君 王立静 高伟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2952-2954,2958,共4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HIV)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疗效影响因素,探索其影响因素预测指标。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诊治的64例HIV阳性肺结核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抗结核治疗6个月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2组研...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HIV)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疗效影响因素,探索其影响因素预测指标。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诊治的64例HIV阳性肺结核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抗结核治疗6个月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通过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HIV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疗效的影响指标。通过ROC曲线分析HIV阳性肺结核抗结核疗效的预测指标及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抗结核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淋巴细胞计数(LYM%)、中性粒细胞(NEU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C-反应蛋白(CRP)、CD4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GB和CD4细胞越低HIV阳性肺结核抗结核无效的风险越高。ROC曲线结果显示,CD4细胞计数、HGB、两者联合均可用于预测HIV阳性肺结核抗结核疗效,其AUC分别为0.838、0.843和0.911。结论CD4细胞、HGB是HIV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者联合应用可有效预测HIV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阳性肺结核 CD4细胞 血红蛋白 抗结核疗效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口服铁剂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与口服铁剂联合罗沙司他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和铁蛋白影响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刘紫秋 杨婷 +1 位作者 王路路 葛卫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口服铁剂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与口服铁剂联合罗沙司他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铁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收治的行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9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将患者按... 目的对比观察口服铁剂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与口服铁剂联合罗沙司他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铁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收治的行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9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将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试验组采用口服铁剂联合罗沙司他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铁剂及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3个月后的血红蛋白水平、铁蛋白水平;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治疗1、3个月后的血红蛋白水平为(120.89±7.60)、(137.42±9.62)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14±8.23)、(121.23±8.39)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铁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治疗1、3个月后的铁蛋白水平为(206.26±0.13)、(166.92±5.38)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24.93±0.13)、(184.99±5.3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C反应蛋白、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原水平为(6.21±0.38)mg/L、(89.92±9.85)nmol/L、(0.52±0.17)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24±1.03)mg/L、(107.04±9.96)nmol/L、(0.96±0.26)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用药3个月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明显低于对照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口服铁剂及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相比,采用口服铁剂联合罗沙司他治疗行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能明显改善贫血状态和铁代谢水平,提高疗效,有助于降低炎症反应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口服铁剂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 罗沙司他 血红蛋白 铁蛋白
下载PDF
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重组人生长激素长期治疗矮小症患儿的评估价值
9
作者 唐小军 刘婷 +1 位作者 万玲 邓美晨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7-21,53,共6页
目的:探讨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评估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长期治疗矮小症患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 目的:探讨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评估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长期治疗矮小症患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3例矮小症患儿作为观察组,给予rhGH治疗;再选取50例同时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FT4和TSH、HbA1c、IGF-1的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前、治疗3、6、12、24个月后生长发育情况(身高、体质量、骨龄、生长速度),HbA1c、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TSH),骨代谢和骨吸收指标[碱性磷酸酶(AKP)、胶原羧基末端肽同分异构体(CTX)、骨钙素(OC)]水平。结果:两组研究对象FT3、FT4、TSH、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3、6、12、24个月后身高、体质量、骨龄生长速率均更高(P<0.05),不同时间身高、体质量、骨龄和生长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呈增长趋势;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F-1、IGFBP3水平均更高(P<0.05),不同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FT4和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FT3、FT4和TSH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P、CTX和O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不同时间AKP、CTX和OC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rhGH长期治疗矮小症患儿对患儿甲状腺功能、糖代谢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情况明显改善,可以通过持续检测IGF-1、IGFBP3及骨代谢和吸收水平了解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4 TSH HBA1C IGF-1 RHGH 矮小症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对人血红蛋白拟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罗义佳 耿泽男 +5 位作者 易先德 姜鑫宇 许鹤译 刘雨柯 赵国志 隋春红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49-251,254,共4页
目的明确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BH)对人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拟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Hb拟POD活性,确定最适pH和最适温度。采用不同浓度BH与Hb相互作用... 目的明确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BH)对人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拟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Hb拟POD活性,确定最适pH和最适温度。采用不同浓度BH与Hb相互作用后测定POD活性,并通过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判定其作用机制。采用荧光光谱法测定BH与Hb相互作用后荧光淬灭常数,判定荧光淬灭方式,计算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结果Hb拟POD活性发挥的最适pH为6.37,最适温度为38.4℃。BH与Hb相互作用后POD活性的米氏常数K_(m)和最大反应速度V_(max)均变小,K_(m)/V_(max)比值不变。荧光淬灭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即BH可静态淬灭Hb荧光。BH与Hb具有1个结合位点,在25、30、37℃下的结合常数分别为为8.63×103、8.25×10^(3)、7.39×10^(3)L/mol。结论BH可反竞争性抑制Hb拟POD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人血红蛋白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健运清化方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脾气虚弱证临床研究
11
作者 刘包欣子 张烨 +2 位作者 张晶焱 凌博凡 金志超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10期1377-1381,1386,共6页
目的:研究探讨健运清化方联合奥沙利铂加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脾气虚弱证的近期疗效,总结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晚期胃癌脾气虚弱证的患者,依照随机抽取法平均分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XELOX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XELOX方... 目的:研究探讨健运清化方联合奥沙利铂加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脾气虚弱证的近期疗效,总结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晚期胃癌脾气虚弱证的患者,依照随机抽取法平均分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XELOX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XELOX方案上联合健运清化方治疗,治疗4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常规、肿瘤标志物及免疫指标的变化;并观察化疗期内的不良反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疾病控制率;随访1年,观察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和总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MCH)含量、血清中白蛋白(HSA)、总蛋白(T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肿瘤标志物均明显降低,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经Z检验,观察组化疗期间各项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明显升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个月后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1年生存率6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2%(P<0.05)。结论:健运清化方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脾气虚弱证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化疗,可有助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疾病疼痛,维持和调节机体营养、免疫状态,控制和降低复发、转移概率,提高近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健运清化方 脾气虚弱证 不良反应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慧彬 裴辛鑫 赖淑花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9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安溪县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将接受运动与饮食指导。参照...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安溪县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将接受运动与饮食指导。参照组以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糖情况、胰岛β功能指数、注射胰岛素有效性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β功能、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指数较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午餐初次、末次注射胰岛素剂量、血糖恢复正常用时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的应用,均能够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相较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而言,门冬胰岛素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并且能够促进患者胰岛β功能的提高,有助于减少注射胰岛素的用量。此种用药形式对加快患者血糖恢复正常值的速度作用突出,能够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门冬胰岛素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血糖 胰岛功能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人血红蛋白及其片段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新娥 欧阳运薇 +7 位作者 潘小玲 何跃东 李恒 邓璐霞 石艳娥 彭媛媛 赵媛 黄宁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5-359,共5页
目的分离人血红蛋白及其片段,进行体外抗菌活性分析和比较,并对血红蛋白体内抗菌活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利用阳离子交换及分子筛分离人血红蛋白α、β链;溴化氰法裂解α/β链,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纯化其片段;琼脂糖弥散法抑菌实验检测... 目的分离人血红蛋白及其片段,进行体外抗菌活性分析和比较,并对血红蛋白体内抗菌活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利用阳离子交换及分子筛分离人血红蛋白α、β链;溴化氰法裂解α/β链,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纯化其片段;琼脂糖弥散法抑菌实验检测抗菌活性;构建大鼠大肠埃希菌阴道感染模型,设立实验组(血红蛋白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阴道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体外抑菌实验示:血红蛋白、α/β链及其片段有抑菌作用,但其主要针对的是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而且除α1~32的抑菌作用较弱外,血红蛋白、α/β链及其片段三者抑菌活性比较,其效能基本相似。大鼠体内抗菌实验示:与基质对照组(感染后不治疗)比,血红蛋白组阴道复层扁平上皮表层较平滑,固有层内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且组织内充血明显减轻。结论人血红蛋白及其片段具有体外抑菌活性,而且血红蛋白在大鼠体内能减轻大肠埃希菌阴道感染炎症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红蛋白 片段 抑菌 大鼠 大肠埃希菌性阴道感染
下载PDF
人血红蛋白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分子识别性能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瑞丰 罗晖 +1 位作者 于慧敏 沈忠耀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1-344,共4页
以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制备得到了具有选择性识别能力的人血红蛋白分子印迹聚合物.该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识别特性来自聚合物的结合基团与印迹分子的功能基团之间的氢键和静电作用,以及印迹孔穴的空间几何选择性.研究表明,聚合... 以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制备得到了具有选择性识别能力的人血红蛋白分子印迹聚合物.该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识别特性来自聚合物的结合基团与印迹分子的功能基团之间的氢键和静电作用,以及印迹孔穴的空间几何选择性.研究表明,聚合单体中甲基丙烯酸的含量会影响聚合物对血红蛋白的特异结合能力及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容量和洗脱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酸 人血红蛋白 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子识别
下载PDF
氧钒离子作用下人血红蛋白构象变化的动态过程及2,3-二磷酸甘油酸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德平 林华宽 王夔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用停流分光光度计检测在有或无DPG结合时Hb与氧钒离子作用过程中自身荧光的变化,发现无DPG的Hb自身荧光只是一个单调的荧光猝灭过程.DPG结合于Hb后的荧光变化则先为荧光猝灭,转而缓慢增加.
关键词 氧钒离子 血红蛋白 构象变化 生物效应
下载PDF
抗人血红蛋白胶体金检测试剂条的研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兆隆 张英兰 +7 位作者 林涛 徐秀兰 常彩琴 郭红玲 吴博韬 蒋之连 涂政 王俭 《刑事技术》 2002年第5期10-12,共3页
目的制备法医学检验所用的确定人血的免疫胶体金层析试剂条。方法选取抗人血红蛋白单克隆细胞株,制备其小鼠腹水,从腹水中纯化出单克隆抗体。制备胶体金并用一纯化的单克隆抗体包被,制成免疫胶体金。取玻璃纤维以免疫胶体金浸泡,烘干。... 目的制备法医学检验所用的确定人血的免疫胶体金层析试剂条。方法选取抗人血红蛋白单克隆细胞株,制备其小鼠腹水,从腹水中纯化出单克隆抗体。制备胶体金并用一纯化的单克隆抗体包被,制成免疫胶体金。取玻璃纤维以免疫胶体金浸泡,烘干。在一硝酸纤维素膜上两个不同位置分别点加另一抗人血红蛋白抗体和羊抗鼠IgG。搭建试剂条并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制成的免疫胶体金试剂条可对稀释至20万倍的人血红蛋白溶液显示阳性,对法医学检验常见8种动物的血溶液显示阴性。结论所制备抗人血红蛋白胶体金试剂条可以应用于法医学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红蛋白 胶体金 免疫胶体金层析试剂条 法医检验
下载PDF
可见-近红外光谱测定血红蛋白的等效波段选择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振尧 潘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70-2175,共6页
将可见-近红外光谱和改进的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MWPLS)方法应用于人类血红蛋白(HGB)无试剂快速检测的高精度波段优选。为了避免模型评价失真,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评价体系。首先,从全体205个样品中随机抽取70个作为检验集,余下的135个作... 将可见-近红外光谱和改进的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MWPLS)方法应用于人类血红蛋白(HGB)无试剂快速检测的高精度波段优选。为了避免模型评价失真,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评价体系。首先,从全体205个样品中随机抽取70个作为检验集,余下的135个作为建模集,并划分为具有相似性的定标集(80个样品)和预测集(55个样品)共50次;其次,对每一次划分都分别建模和优化,使得模型具有稳定性;最后,利用检验集对优选出的模型进行再次检验。实验结果表明:可见-短波近红外波段400~1100nm可以作为人体全血HGB的信息波段;进一步采用MWPLS方法从400~1100nm中选出全局最优波段为492~890nm,并得到包含77个等效波段的模型空间。以492~890nm为例,检验效果预测均方根偏差(V-SEP)、预测相关系数(V-RP)和相对预测均方根偏差(V-RSEP)分别为2.58g L-1、0.988和1.97%,得到的样品的HGB预测值与临床实测值吻合精度很高,可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全血 血红蛋白 VIS-NIR光谱 波段选择 等效模型空间
下载PDF
4-氨基联苯与人体血红蛋白体外加合反应及加合物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涛 赵立新 徐晓白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研究了人体血红蛋白(Hb)与4氨基联苯(4ABP)加合物的测定方法.考察加合物的分离条件及定量测定加合物的精确度.研究人体血红蛋白的体外加合产物的生成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体外实验结果发现,在37℃恒温条件下,12... 研究了人体血红蛋白(Hb)与4氨基联苯(4ABP)加合物的测定方法.考察加合物的分离条件及定量测定加合物的精确度.研究人体血红蛋白的体外加合产物的生成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体外实验结果发现,在37℃恒温条件下,12h之内,4ABP与Hb加合物的生成速率为126pg/(m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血红蛋白 氨基联苯 加合物 环境毒理学
下载PDF
应用超滤法对聚合血红蛋白分子量分级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燊 李凤娟 +1 位作者 刘嘉馨 杨成民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97-700,共4页
目的对聚合人胎盘血红蛋白(PolyPHb)作分子量分级以达到去除后小分子(≤64 kD)≤13%。方法逐个分析影响超滤法超滤效果的超滤膜规格、PolyPHb浓度、超滤倍数等3个主要因素,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超滤效果,选出三者较佳匹配条件后作... 目的对聚合人胎盘血红蛋白(PolyPHb)作分子量分级以达到去除后小分子(≤64 kD)≤13%。方法逐个分析影响超滤法超滤效果的超滤膜规格、PolyPHb浓度、超滤倍数等3个主要因素,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超滤效果,选出三者较佳匹配条件后作扩试验制备出血红蛋白氧载体(HBOCs),超滤后HBOCs分别用血氧分析仪测定生物活性携/放氧功能P50和圆二色谱分析仪测定蛋白质二级结构等理化指标。结果以结构、理化性质稳定、截留分子量合适、超滤效果较好为原则,确定超滤膜的规格为100 kD截留分子量膜堆、PolyPHb浓度为0.5%、超滤倍数8~10倍为较适组和扩试验所制得的PolyPHb分子量分布:寡聚体(≥600 kD)超大分子≤3%,小分子(≤64kD)≤13%。结论选用合适的截留分子量膜堆、PolyPHb浓度、超滤倍数的超滤工艺能较好的将PolyPHb实现分子量分级,为大规模制备高纯度合格HBOCs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盘血红蛋白 血液代用品 超滤 分子量分级
原文传递
血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对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克迪 徐东江 苏建荣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对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及有效的干预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妇科门诊的女性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其中20例未溶血,且HPV-DNA检测为阳性的标本作为HPV阳...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对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及有效的干预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妇科门诊的女性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其中20例未溶血,且HPV-DNA检测为阳性的标本作为HPV阳性组,20例未溶血,且HPV-DNA检测为阴性的标本作为HPV阴性组,再根据试验需要,制备成含不同水平(0.0、2.5、5.0、10.0、20.0 g/L)的血红蛋白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对HPV-DNA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定性检测结果显示,HPV阳性组中,血红蛋白水平为2.5和5.0 g/L时,HPV-DNA结果均为阳性,符合率为100%,血红蛋白水平为10.0和20.0 g/L时,HPV-DNA分别有13个和0个阳性结果,符合率分别为65%和0%。定量检测结果显示,HPV阳性组中,血红蛋白水平为2.5和5.0 g/L时,所有标本HPV-DNA扩增循环阈值(Ct值)的偏倚均小于7.5%,血红蛋白水平为10.0和20.0 g/L时,分别有40%和95%标本HPV-DNA扩增Ct值的偏倚超过7.5%。HPV阴性组中,HPV-DNA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在不同水平血红蛋白标本中均一致。结论血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HPV-DNA检测结果,严重血性标本应预先处理后再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DNA 血红蛋白 偏倚 符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