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 THE KINETIC PERFORMANCE OF THE PUMP CONTROLLED CLAMPING UNIT IN 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WITH ADAPTIVE CONTROL STRATEGY 被引量:3
1
作者 QUAN Long LIU Shipi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13,共5页
The ki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amping unit of 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that is controlled by close loop with newly developed double speed variable pump unit are investigated. Considering the wide variat... The ki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amping unit of 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that is controlled by close loop with newly developed double speed variable pump unit are investigated. Considering the wide variation of the cylinder equivalent mass caused by the transmission ratio of clamping unit and the severe instantaneous impact force acted on the cylinder during the mold closing and opening process, an adaptive control principle of parameter and structure is proposed to improve its kinetic performance. The adap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cceleration feedback gain and the variable mass is derived. The pressure differential feedback is introduced to improve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in the case of small inertia and heavy impact load. The adaptation of sum pressure to load is used to reduce the energy loss of the system.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verified by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The investigation method and the conclusions are also suitable for the differential cylinder system controlled by the traditional servo pump un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control Pump controlled system clamping unit 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下载PDF
UOE焊管机组铣边机刀盘转速计算模型及铣削参数分析
2
作者 黄杰 徐根涛 《焊管》 2024年第3期53-57,共5页
为了合理设置铣削参数、提高铣边机生产效率,推导了UOE大直径直缝埋弧焊管铣边机刀盘转速计算模型,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验证结果显示,计算得出的参数与生产时的实际参数基本一致。根据模型计算公式,利用Mat... 为了合理设置铣削参数、提高铣边机生产效率,推导了UOE大直径直缝埋弧焊管铣边机刀盘转速计算模型,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验证结果显示,计算得出的参数与生产时的实际参数基本一致。根据模型计算公式,利用Matlab计算软件分析了铣削厚度、铣削线速度对夹钳小车速度的影响,表明铣削厚度、铣削线速度与夹钳小车速度均为线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E焊管机组 铣边机 铣削线速度 铣削厚度 夹钳小车速度
下载PDF
Major liver resections,perioperative issues and post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A comprehensive update for the anesthesiologist
3
作者 Andrea De Gasperi Laura Petrò +11 位作者 Ombretta Amici Ilenia Scaffidi Pietro Molinari Caterina Barbaglio Eva Cibelli Beatrice Penzo Elena Roselli Andrea Brunetti Maxim Neganov Alessandro Giacomoni Paolo Aseni Elena Guffanti 《World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24年第2期49-71,共23页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surgical techniques and relevant medium-and long-term outcome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have led to a substantial expansion in the indications for major liver resections.To support these outst...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surgical techniques and relevant medium-and long-term outcome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have led to a substantial expansion in the indications for major liver resections.To support these outstanding results and to reduce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esthesiologists must address and master key perioperative issues(preoperative assessment,proactive intraoperative anesthesia strategies,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approach).Intensive care unit monitoring immediately following liver surgery remains a subject of active and often unresolved debate.Among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post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PHLF)occurs in different grades of severity(A-C)and frequency(9%-30%),and it is the main cause of 90-d postoperative mortality.PHLF,recently redefined with pragmatic clinical criteria and perioperative scores,can be predicted,prevented,or anticipated.This review highlights:(1)The systemic consequences of surgical manipulations anesthesiologistsmust respond to or prevent,to positively impact PHLF(a proactive approach);and(2)the maximal intensivetreatment of PHLF,including artificial options,mainly based,so far,on Acute Liver Failure treatment(s),to buytime waiting for the recovery of the native liver or,when appropriate and in very selected cases,toward livertransplant.Such a clinical context requires a strong commitment to surgeons,anesthesiologists,and intensivists towork together,for a fruitful collaboration in a mandatory clinical continu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resection Chronic liver disease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Vascular clamping Intraoperative hemodynamic monitoring Postoperative intensive care unit Post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下载PDF
基于单神经元PID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
4
作者 周晓燕 贾海涛 +3 位作者 卢庆轩 王鹤霖 袁成功 张民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0-360,共11页
为使光伏系统和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适应于并网发电系统所需的电压等级,提出一种基于单神经元PID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基于耦合电感的升压单元,使变换器在原有的开关占空比D上,增加一个新的自由度来调节输出电压。钳位单元的引入,削弱... 为使光伏系统和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适应于并网发电系统所需的电压等级,提出一种基于单神经元PID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基于耦合电感的升压单元,使变换器在原有的开关占空比D上,增加一个新的自由度来调节输出电压。钳位单元的引入,削弱了耦合电感漏感与半导体器件的电压尖峰,提升了变换器的效率。通过单神经元PID,增强变换器抗扰动能力。该文先分析所提变换器的工作模态,推出其性能特点,并与经典变换器做出比较。通过仿真模拟电路运行和搭建实验模型研究,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实验过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耦合电感 电压增益 钳位单元 单神经元PID
原文传递
中低速磁悬浮车制动夹钳单元结构原理及运用故障分析
5
作者 徐少亭 孔德鹏 +3 位作者 刁有彬 王震 刘夺 林超 《铁道车辆》 2024年第3期91-95,共5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轨道车辆型式发展也出现多样性,中低速磁悬浮造价成本低,具有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舒适平稳、安全(不会脱轨)等优势,市场前景较好。文章研制了一种适用于中低速磁悬浮车辆的液压制动夹钳单元,介绍了制...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轨道车辆型式发展也出现多样性,中低速磁悬浮造价成本低,具有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舒适平稳、安全(不会脱轨)等优势,市场前景较好。文章研制了一种适用于中低速磁悬浮车辆的液压制动夹钳单元,介绍了制动夹钳单元的结构、工作原理等,并分析产品装车运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 液压 制动夹钳单元 运用考核
下载PDF
钻井液罐液面抗波动装置的研发与应用
6
作者 妥红 张以军 +3 位作者 张耀先 杨明清 解俊昱 刘华阳 《录井工程》 2024年第2期44-48,共5页
钻井液池体积参数变化是钻井液液量增加或减少的直接显示,也是判断和预防溢流、井漏的关键参数。由于钻井液液面受搅拌器搅拌的影响,波动剧烈,给综合录井仪钻井液池体积参数准确监测造成一定的干扰,影响到溢流和井漏等工程异常的判断,... 钻井液池体积参数变化是钻井液液量增加或减少的直接显示,也是判断和预防溢流、井漏的关键参数。由于钻井液液面受搅拌器搅拌的影响,波动剧烈,给综合录井仪钻井液池体积参数准确监测造成一定的干扰,影响到溢流和井漏等工程异常的判断,也是录井作业的一个难点。为此,研发了钻井液罐液面抗波动装置,该装置由镂空式抗波动管、安装卡箍、传感器安装支架3部分构成,可大幅减少钻井液搅拌器的影响。通过现场在同一窗口安装两个同型号传感器进行监测对比得知,钻井液罐液面抗波动装置有效地降低了液面波动干扰,提高了溢漏等关键井控异常监测的精确性,为钻井工程实时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确保井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录井仪 钻井液 池体积 液面波动 抗波动管 安装卡箍 安装支架 搅拌器
下载PDF
含双倍压DCM结构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 被引量:1
7
作者 荣德生 刘磊 +1 位作者 孙瑄瑨 胡举爽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3年第1期94-103,共10页
为了增加直流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减少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将耦合电感倍压单元与二极管-电容(Diode capacitor multiplier,DCM)单元进行组合,提出一种双倍压DCM结构,将该结构引入含输出二极管的非隔离变换器中,不仅能提升该类变换器的电压增... 为了增加直流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减少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将耦合电感倍压单元与二极管-电容(Diode capacitor multiplier,DCM)单元进行组合,提出一种双倍压DCM结构,将该结构引入含输出二极管的非隔离变换器中,不仅能提升该类变换器的电压增益,有效降低器件的电压应力,同时利用结构中的二极管-电容支路作为无源钳位支路吸收漏感能量,提高变换器的效率。并以含双倍压DCM结构的Sepic变换器为例进行了工作模态和工作性能的分析,推导了电感电流临界的工作状态,与同类型变换器进行了对比分析,充分证明了该类变换器具有高增益、低应力的优势。最后,搭建了一个60W的试验样机,验证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倍压DCM单元 高增益 低电压应力 无源钳位
下载PDF
新型耦合电感高增益DC-DC变换器 被引量:4
8
作者 袁成功 张民 +1 位作者 薛鹏飞 叶睿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8-455,共8页
为满足新能源并网母线所需的高增益直流电压输出,设计一种新型耦合电感高增益DC-DC变换器。拓扑引入耦合电路倍压单元进行变换器的增益调节,通过钳位回路吸收耦合电感的漏感能量,削减开关器件工作时的电压尖峰,提升变换器效率。对工作... 为满足新能源并网母线所需的高增益直流电压输出,设计一种新型耦合电感高增益DC-DC变换器。拓扑引入耦合电路倍压单元进行变换器的增益调节,通过钳位回路吸收耦合电感的漏感能量,削减开关器件工作时的电压尖峰,提升变换器效率。对工作原理及模态进行分析,通过数学公式对器件应力、增益进行推演。与其他3种典型变换器进行性能比较,结合理论及实验,验证新型耦合电感高增益DC-DC变换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耦合电路 增益调节 倍压单元 钳位回路
原文传递
抽油杆耐磨接箍液压卸扣专用装置研制与应用
9
作者 王如杰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第4期75-76,103,共3页
在抽油机使用过程中,当出现抽油杆杆体因受到严重腐蚀需要报废处理时,虽然耐磨接箍腐蚀、磨损较轻,但由于耐磨接箍与抽油杆联结紧密,难以拆卸,只能同步报废处理,造成了资源浪费。针对以上问题,研制出一种抽油杆耐磨接箍液压拆卸专用装... 在抽油机使用过程中,当出现抽油杆杆体因受到严重腐蚀需要报废处理时,虽然耐磨接箍腐蚀、磨损较轻,但由于耐磨接箍与抽油杆联结紧密,难以拆卸,只能同步报废处理,造成了资源浪费。针对以上问题,研制出一种抽油杆耐磨接箍液压拆卸专用装置。实际应用表明,该装置不仅有效提高拆卸效率,确保拆卸的耐磨接箍完好,而且能提高耐磨接箍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机 液压拧卸扣 耐磨接箍 夹持装置 研制与应用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动车组制动夹钳可视化检修流水线研究
10
作者 白丹辉 《铁道勘测与设计》 2023年第3期76-78,共3页
为了改善动车组制动夹钳的检修现状,保障制动夹钳检修的质量,提升检修效率,必须优化检修作业的管理模式。通过分析既有检修作业的工艺流程及检修内容,对制动夹钳的检修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制动夹钳的检修特点,设计流水线检... 为了改善动车组制动夹钳的检修现状,保障制动夹钳检修的质量,提升检修效率,必须优化检修作业的管理模式。通过分析既有检修作业的工艺流程及检修内容,对制动夹钳的检修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制动夹钳的检修特点,设计流水线检修的工艺流程,构建数字孪生驱动模型,提出可视化管理的流水线检修模式,实现检修效率及质量提升,并降低检修人员投入和物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制动夹钳 数字孪生 可视化 检修流水线
下载PDF
全液压内循环二板式注塑机性能特点及锁模精度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焦志伟 谢鹏程 +2 位作者 严志云 杨卫民 王兴天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114,52,共4页
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新型全液压内循环二板式注塑机的性能特点,并对合模机构的锁模性能进行研究。新型二板式注塑机采用内循环式的合模油缸,省去液压油外部循环过程并简化液压系统结构,节能、节材效果显著。移模和锁模动作分别采用不同油缸... 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新型全液压内循环二板式注塑机的性能特点,并对合模机构的锁模性能进行研究。新型二板式注塑机采用内循环式的合模油缸,省去液压油外部循环过程并简化液压系统结构,节能、节材效果显著。移模和锁模动作分别采用不同油缸,解决了力与速度的关系,锁模特性优异,成型性能稳定性高。机器配备伺服电机驱动定量泵的动力系统,节能降耗,噪音低。合模机构锁模力的测试结果表明:2000 kN试验机台的锁模力符合设计要求;新型内循环二板式注塑机比同规格的肘杆三板机具有更优异的锁模性能,在最大锁模力情况时,前者比后者的锁模力重复精度高出0.33‰,为注射成型精密化提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 二板式注塑机 合模机构 锁模力 重复精度
原文传递
变量泵、比例阀和蓄能器复合控制差动缸回路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权龙 李凤兰 +1 位作者 田惠琴 闫政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5-119,共5页
提出用单台变速泵或伺服泵,结合蓄能器和旁通比例节流阀复合控制差动缸,改善注塑机能量效率的回路原理。液压泵仅在液压缸进给过程工作,蓄能器存储液压缸运动和制动过程的能量并用作液压缸回程的动力。比例节流阀控制液压缸回程的运动速... 提出用单台变速泵或伺服泵,结合蓄能器和旁通比例节流阀复合控制差动缸,改善注塑机能量效率的回路原理。液压泵仅在液压缸进给过程工作,蓄能器存储液压缸运动和制动过程的能量并用作液压缸回程的动力。比例节流阀控制液压缸回程的运动速度,通过新提出的流量校正原理,消除蓄能器内压力变化和负载对阀流量的影响,使液压缸的速度能够实时跟踪预定的轨迹。同正反向都采用泵驱动的原理相比,可消除回程中电动机制动产生的能耗。研究表明,新的回路原理可满足注塑机控制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控制 泵控系统 注塑机 锁模机构
下载PDF
基于Pro/E和ADAMS联合仿真的夹钳机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4
13
作者 姚晓光 郭晓松 +1 位作者 冯永保 孟令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33-235,222,共4页
在Pro/E环境下对初步设计的夹钳机构进行建模、装配及运动学仿真分析,发现模型运动学特性较差。为改善夹钳机构的运动学特性,将模型通过M echan ism/Pro接口程序导入ADAMS中进行优化设计,并在ADAMS中得到了改进机构模型的方法。在Pro/E... 在Pro/E环境下对初步设计的夹钳机构进行建模、装配及运动学仿真分析,发现模型运动学特性较差。为改善夹钳机构的运动学特性,将模型通过M echan ism/Pro接口程序导入ADAMS中进行优化设计,并在ADAMS中得到了改进机构模型的方法。在Pro/E下改进机构模型并再次进行运动学仿真,验证了改进结果的合理性。仿真结果表明,利用Pro/E和ADAMS联合仿真的方法可以为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一条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E ADAMS 联合仿真 夹钳机构
下载PDF
新型注塑机合模机构内循环节能机理 被引量:11
14
作者 焦志伟 安瑛 +2 位作者 谢鹏程 王兴天 杨卫民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3-159,共7页
精密和节能是注塑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精密型全液压注塑机移模过程中能耗大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内循环二板式注塑机合模机构,其中关键部件内循环锁模液压缸在实现移模过程液压油内循环的同时也为移模动作的阻力系统,形成节能与耗... 精密和节能是注塑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精密型全液压注塑机移模过程中能耗大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内循环二板式注塑机合模机构,其中关键部件内循环锁模液压缸在实现移模过程液压油内循环的同时也为移模动作的阻力系统,形成节能与耗能的矛盾系统。为深入理解内循环合模机构移模过程的能耗机理,建立内循环锁模液压缸内部液压油三维流动的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原理,采用动网格技术与有限体积法,并利用FLUENT中基于压力的求解器进行求解,得到移模过程中内循环液压缸内部液压油压力场及速度场分布,并考虑不同移模速度对它们的影响,由此揭示新型内循环二板式合模机构的节能机理。能耗试验表明,移模过程中锁模系统阻力小,该新型二板式合模机构能使全液压直压式注塑机跃升至一级节能注塑机的行列,解决了传统全液压直压式注塑机能耗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机 合模机构 内循环液压缸 动网格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注塑机合模机构优化设计及系统开发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诗强 谢鹏程 +2 位作者 何雪涛 丁玉梅 杨卫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57,共4页
根据注塑机五点斜排双曲肘合模机构设计要求,建立合模机构优化数学模型,确定参数化设计流程,基于MATLAB开发注塑机五点斜排双曲肘合模机构优化设计系统。案例分析表明,该系统不仅能完成合模机构系列化设计,而且优化后的合模机构工作性... 根据注塑机五点斜排双曲肘合模机构设计要求,建立合模机构优化数学模型,确定参数化设计流程,基于MATLAB开发注塑机五点斜排双曲肘合模机构优化设计系统。案例分析表明,该系统不仅能完成合模机构系列化设计,而且优化后的合模机构工作性能得到提升,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模机构 优化设计 系统开发 MATLAB
下载PDF
基于加工操作单元的多态蚁群装夹规划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风立 左春柽 +2 位作者 顾金梅 王海燕 张礼兵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4-172,共9页
针对基于加工特征的计算机辅助装夹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态蚁群算法的装夹规划优化方法。根据零件的加工特征,定义了加工操作单元,建立零件的装夹规划模型;接着提出了集成顺序优先约束的多态蚁群求解装夹规划的优化算法。其中顺序优... 针对基于加工特征的计算机辅助装夹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态蚁群算法的装夹规划优化方法。根据零件的加工特征,定义了加工操作单元,建立零件的装夹规划模型;接着提出了集成顺序优先约束的多态蚁群求解装夹规划的优化算法。其中顺序优先约束是通过对加工操作单元的划分,实现禁忌加工操作单元的动态调整;多态蚁群算法将局域搜索与全局搜索进行结合,并根据状态转移概率在可行的加工操作单元中进行选择,完成整个装夹路径的规划。最后通过典型零件装夹规划的实例,验证了提出的多态蚁群算法在求解装夹规划问题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夹规划 加工特征 加工操作单元 多态蚁群算法
下载PDF
不同锁模机构注塑机胀模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攀攀 谢鹏程 +1 位作者 华岱 杨卫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0-103,共4页
系统研究了直压式和肘杆式注塑机的胀模特性以及注射压力和注射时间对胀模量的影响,并考察了胀模量与制品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锁模机构具有不同的胀模特性,胀模量与制品质量之间呈现线性关系,胀模量越大,制品的质量越大;注... 系统研究了直压式和肘杆式注塑机的胀模特性以及注射压力和注射时间对胀模量的影响,并考察了胀模量与制品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锁模机构具有不同的胀模特性,胀模量与制品质量之间呈现线性关系,胀模量越大,制品的质量越大;注塑机的注射压力和注射时间对胀模量有很大的影响;注射压力越大,胀模量越大;注射时间越长,胀模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模机构 直压式 肘杆式 胀模特性 注射压力 注射时间
下载PDF
空间站等离子体接触器钳位模式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田立成 刘明正 +3 位作者 杨威 郭宁 张天平 刘士永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5-699,共5页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接触器对空间站表面电位主动控制作用及钳位模式工作特性,对等离子体接触器进行了钳位模式实验研究,分析了空间站在运行轨道等离子体鞘层厚度,给出了等离子体接触器钳位电压和发射电流之间的变化规律,对真空度、等离子...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接触器对空间站表面电位主动控制作用及钳位模式工作特性,对等离子体接触器进行了钳位模式实验研究,分析了空间站在运行轨道等离子体鞘层厚度,给出了等离子体接触器钳位电压和发射电流之间的变化规律,对真空度、等离子体密度、氙气流量等对钳位模式影响及等离子体接触器功率随发射电流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接触器在额定工作点下钳位电压低于20V;钳位电压增加使等离子体接触器发射电流突增;较低的真空度、较高的空间等离子体密度、较大的氙气流量会使等离子体接触器钳位模式较早出现,等离子体接触器电子发射特性曲线左移了近20%;等离子体接触器功率随发射电流增加而减小了近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站 等离子体接触器 钳位模式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注塑机双曲肘合模机构的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国宝 程珩 +2 位作者 李福 路亮 马亚丽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90,共4页
为提高合模机构的工作性能,提出运用Pro/E与ADAMS协同的方法建立合模机构的参数化模型,以力的放大比和行程比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双曲肘合模机构的运动和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并推导了肘杆机构的几何尺寸及位置尺寸与模... 为提高合模机构的工作性能,提出运用Pro/E与ADAMS协同的方法建立合模机构的参数化模型,以力的放大比和行程比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双曲肘合模机构的运动和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并推导了肘杆机构的几何尺寸及位置尺寸与模板行程、速度及力的放大比之间的关系,建立合模机构的优化模型,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优化结果分析表明,较原方案行程比和力的放大倍数均增大,达到了预期的优化目标,为合模机构设计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机 双曲肘合模机构 虚拟样机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具有偏置结构的非对称惯性压电旋转驱动器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光明 陈康 +3 位作者 温建明 邢春美 曾平 鲍慧璐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08-2216,共9页
为改善惯性压电驱动器输出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具有偏置结构的非对称惯性压电旋转驱动器。在非对称夹持的基础上,定义了一种偏置结构。为了解偏置结构对驱动器输出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机构的力学模型方程,推导并仿真分析了驱动器的动力学... 为改善惯性压电驱动器输出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具有偏置结构的非对称惯性压电旋转驱动器。在非对称夹持的基础上,定义了一种偏置结构。为了解偏置结构对驱动器输出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机构的力学模型方程,推导并仿真分析了驱动器的动力学特性。设计、制作了试验样机,搭建了试验系统;进行了试验测试并与无偏置结构驱动器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偏置距离为15mm时,驱动器输出步距角速度最大。与无偏置结构驱动器相比,驱动电压为100V、23Hz时,驱动器输出最大角速度从3.48rad/s增加至5.39rad/s,增幅达54.88%,驱动器最大驱动力矩从2.41N·mm增加至3.62N·mm,增幅达50.2%;驱动电压为100V,4Hz时,驱动器稳定运行时的承载量达1 300g。理论与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有偏置结构的驱动器具有输出步距角速度和驱动力矩更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旋转驱动器 惯性驱动器 非对称夹持 偏置结构 输出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