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创新性发展研究
1
作者 宋才发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132,共10页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最大法宝”,是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两个结合”是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为中华传统...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最大法宝”,是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两个结合”是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为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契机。“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未来需要以“第二个结合”为科学指南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第二个结合”铸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提升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思想方法,增强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推进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创新性发展,应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系,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文明对外传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 两个结合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人民检察院的理论溯源与当代发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练军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23年第4期81-99,共19页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人民检察院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并未撼动其政治与法律地位。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定位,意味着它对所有的执法与违法行为都可以开展检察,因而其法律监督具有兜底性。人民检察院建制的理论依据是马列主义的...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人民检察院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并未撼动其政治与法律地位。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定位,意味着它对所有的执法与违法行为都可以开展检察,因而其法律监督具有兜底性。人民检察院建制的理论依据是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授予它检察权旨在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并满足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监督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四大检察”“十大业务”新格局,打破了以往“重刑事而轻行民”的局面,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乃是民事检察等检察业务获得均衡发展的社会原因。而人民检察院“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使命,才是“四大检察”“十大业务”新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检察院 马列主义国家学说 法律监督 “四大检察” “十大业务”
下载PDF
胡锦涛法律思想初探(上篇) 被引量:5
3
作者 段凡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共8页
胡锦涛法律思想内容丰富,涉及到了法理、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经济法、程序法、社会法、国际法。这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法律智慧的结晶,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邓小平法律思想、江泽民法律... 胡锦涛法律思想内容丰富,涉及到了法理、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经济法、程序法、社会法、国际法。这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法律智慧的结晶,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邓小平法律思想、江泽民法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崭新成果。上篇对胡锦涛的法理、宪法、行政法思想进行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锦涛 法律思想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中国化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冲击与改造 被引量:2
4
作者 吕东锋 闫敏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48-52,共5页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着鲜明的自身特征。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法律理念、发展模式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并影响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发展走向。通过自身的改造及与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的融合,中国传统...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着鲜明的自身特征。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法律理念、发展模式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并影响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发展走向。通过自身的改造及与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的融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实现了革新。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对塑造新时期中国法律文化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法制现代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学为何要把“意志”视为法律本质 被引量:3
5
作者 何柏生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33,共5页
意志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本质理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把意志视为法律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对西方重要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意志既具有理性因素 ,又具有非理性因素 ;而且 ,与理性相比 ,意志的理想色彩淡了许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 法律本质 法律文化 神权观 人意说 法律思想 法哲学
下载PDF
日本现代法哲学思潮源流论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根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76-80,共5页
通过对当代日本法哲学中的新康德主义法哲学、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和法社会学思潮源流的考察 ,可以揭示出当代日本法哲学三大流派的渊源和相互关系。当代日本法哲学的三大思潮在诞生时具有同根同源和相互影响的特点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 通过对当代日本法哲学中的新康德主义法哲学、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和法社会学思潮源流的考察 ,可以揭示出当代日本法哲学三大流派的渊源和相互关系。当代日本法哲学的三大思潮在诞生时具有同根同源和相互影响的特点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将法哲学作为一门科学而从不同角度、侧面对法的本质问题和法的现实功能所做的不同方法的研究。日本的现代法哲学虽然充满了国际色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源流 法哲学 法理学 新康德主义 相对主义 马克思主义 法社会学
下载PDF
李达与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中国化的肇启——基于湖南大学讲义《法理学大纲》的考察 被引量:6
7
作者 蒋海松 张浪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5-132,共8页
李达是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巨匠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中国化的奠基人。李达于湖南大学任教时所著讲义《法理学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法理学著作,首次用科学的世界观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法理学体系。其阐述了马克思... 李达是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巨匠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中国化的奠基人。李达于湖南大学任教时所著讲义《法理学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法理学著作,首次用科学的世界观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法理学体系。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法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和研究对象,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探索了现实路径。《法理学大纲》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思想基础和哲学依据,对法理学哲学派、自然派、分析学派、历史学派、比较学派、社会学派等其他学派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在李达之前,法理学研究虽初具规模,但多为舶来品的翻译介绍,《法理学大纲》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结合中国现实,体现了法理学研究本土化的趋势,彰显了中国法学研究的自主性与理论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达 《法理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法律本质 法理学体系
下载PDF
法治与法律拜物教——马克思主义对自由主义法治观的批判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林林 兰婷婷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2,157,共6页
自由主义理论以拜物教的姿态对待法律和法治,从而未能揭示法的阶级性这一本质,也未能回答关于法的价值的问题。与法律拜物教相反,马克思将法律界定为取决于经济基础或社会发展的上层建筑,法律仅仅是国家的一个功能性组成部分。西方马克... 自由主义理论以拜物教的姿态对待法律和法治,从而未能揭示法的阶级性这一本质,也未能回答关于法的价值的问题。与法律拜物教相反,马克思将法律界定为取决于经济基础或社会发展的上层建筑,法律仅仅是国家的一个功能性组成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从三个方面批评了自由主义法治,指出其背后持有一种典型的法律拜物教观念。通过对自由主义法治的拆解、祛魅,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凸显了那些被人们所忽略或边缘化的政治、法律问题的重要性。尽管自由主义法治并未消亡,并且有可能成功转型为福利国家,但这并不能证明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是失败的。后者在今日所面对的任务,不是告别或转型,而是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 法治 法律拜物教
下载PDF
知识产权研究和实践的生态逻辑 被引量:5
9
作者 薛华 李继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96,112,共7页
知识产权生态是一个全新的理论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思想的生动再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适用。运用生态学的智慧,不仅可以生动地诠释知识产权作为法学问题根植于经济生活的本质,形象地反映其作为经济学问题受诸多因... 知识产权生态是一个全新的理论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思想的生动再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适用。运用生态学的智慧,不仅可以生动地诠释知识产权作为法学问题根植于经济生活的本质,形象地反映其作为经济学问题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实际,而且全面、系统、准确地概括了知识产权经济法律制度的价值。知识产权生态理论可以解释法律制度实现过程中的所有问题,还可以发现理论研究导向的偏颇性。优化知识产权生态是中国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应当坚持的基本的思维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法的实现 生态学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法的本质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论纲——写在《现代法学》首任主编黎国智教授80寿辰之际 被引量:16
10
作者 付子堂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5,共13页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应当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在国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在中国,通过多年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的铺垫,已经具备了更进一步研究...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应当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在国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在中国,通过多年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的铺垫,已经具备了更进一步研究的坚实基础。但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必须有独特的思路、完善的内容设计,并应该考虑到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国智教授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精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社会转型
下载PDF
“转变”抑或“始终如一”——列宁的“两种资本主义观”批判性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雪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5-24,共10页
学界有人认为,在列宁整个理论中,存在着前后两种明显不同范式的资本主义观,即前期主张竭力发展自由资本主义的观点以及后期更多倾向于否定(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帝国主义论。这种看法无疑是对列宁主义的一种误读和曲解。列宁的资本... 学界有人认为,在列宁整个理论中,存在着前后两种明显不同范式的资本主义观,即前期主张竭力发展自由资本主义的观点以及后期更多倾向于否定(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帝国主义论。这种看法无疑是对列宁主义的一种误读和曲解。列宁的资本主义观从来都始终如一,即无论是早期暂时肯定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还是后期彻底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中的一个特殊形态,永远只是朝向更高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和"中介",其毫无疑问最终必将被超越与取代。这一历史进程并不存在某种教条的、僵化的"铁的必然性",在条件允许时,越早实现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主义 资本主义观 民粹派 合法马克思主义 帝国主义理论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实践旨趣及其现代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其瑞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68-175,共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实践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核心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在对待法律问题的态度上同样是坚持实践的法律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促使了人类的形成、进化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实践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核心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在对待法律问题的态度上同样是坚持实践的法律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促使了人类的形成、进化和发展,实践是具有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活动,法律生活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就是一种实践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法律观引发了现代法哲学的实践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法哲学 实践法律观 旨趣 影响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反思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海涛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6-18,共3页
如果要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就必须对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这一问题及其相关问题做出一个逻辑的梳理。简而言之,我们首先要弄清下列三个问题:一、马克思哲学当代性提出的理由及言说的合法性何在?二、应在何种意义上理解马克思哲学... 如果要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就必须对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这一问题及其相关问题做出一个逻辑的梳理。简而言之,我们首先要弄清下列三个问题:一、马克思哲学当代性提出的理由及言说的合法性何在?二、应在何种意义上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三、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真正出场路径是什么?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合法性 当代性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理论基石——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被引量:1
14
作者 庞正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8,共8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巨著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物质生活关系中的个人出发,揭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和法律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进而以此为基础第一次完整地表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法律本质论和法律发展观。同时他们针对法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巨著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物质生活关系中的个人出发,揭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和法律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进而以此为基础第一次完整地表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法律本质论和法律发展观。同时他们针对法律的两大价值要素——自由和权利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科学的法律价值观。这一系列基本理论较为完整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理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法哲学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下载PDF
李大钊法律思想的形成及其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德琪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9-32,共4页
李大钊具有丰富的法律思想。五四运动以前 ,他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提倡平等自由为起点 ,主张实施宪政 ,建立资本主义法治社会 ,形成了民主主义法律思想。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后 ,他又逐步认清了法律的阶级性及法律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相... 李大钊具有丰富的法律思想。五四运动以前 ,他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提倡平等自由为起点 ,主张实施宪政 ,建立资本主义法治社会 ,形成了民主主义法律思想。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后 ,他又逐步认清了法律的阶级性及法律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尤其是对男女平等为基础的民主法律制度的完善问题进行了最初的探索 ,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法律思想 民主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主义法律统一观的法律全球化反思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小龙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3年第1期9-19,共11页
马克思主义法律统一观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世界历史理论的法律命题。受历史和地域条件的制约,马克思恩格斯对法律走向统一的判断也有一定的局限。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法律统一观在当代依然具有重... 马克思主义法律统一观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世界历史理论的法律命题。受历史和地域条件的制约,马克思恩格斯对法律走向统一的判断也有一定的局限。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法律统一观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价值,是我们反思法律全球化的重要理论法宝。中国应以马克思主义法律统一观为指导,勇于投入到法律全球化的浪潮中,抓住法律全球化的机遇,迎接法律全球化的挑战,努力由法律全球化中的学习者成长为法律全球化中的引领者,担负起法律全球化世界性建构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法律统一观 法律全球化 反思
下载PDF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改革初期彭真的法律思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红勃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39-44,60,共7页
"文革"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法律哲学集中体现在彭真的法律思想中。彭真从建国以来政治动荡的教训出发,坚持法律现实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民主法治思想:捍卫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完善立法体制、保障司法独立等。彭真身... "文革"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法律哲学集中体现在彭真的法律思想中。彭真从建国以来政治动荡的教训出发,坚持法律现实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民主法治思想:捍卫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完善立法体制、保障司法独立等。彭真身体力行,积极推动法律创制,督促法律实施,推动了改革初期法律和社会的进步,为"依法治国"理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彭真对董必武法律思想有继承也有创新,代表了新时期共产党法律哲学的发展与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 彭真 法治 法律思想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人类学基本论域的多维解读
18
作者 褚尔康 赵宇霞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07-111,共5页
近代法人类学与同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研究中存在着理论"交集"。马克思主义法人类学研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阐述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法人类学理论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法... 近代法人类学与同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研究中存在着理论"交集"。马克思主义法人类学研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阐述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法人类学理论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法人类学基本论域确立不仅对研究体系建构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同时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法人类学 法律 社会治理
下载PDF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法理统一性
19
作者 李天姿 王静宜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08-113,共6页
法本质观是解读党法关系的法理基础,准确把握党法关系必须坚持正确的法本质观。以阶级性本质论、社会性本质论、人本性本质论、本质虚无论和马克思主义当代法本质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分析探明了各类法... 法本质观是解读党法关系的法理基础,准确把握党法关系必须坚持正确的法本质观。以阶级性本质论、社会性本质论、人本性本质论、本质虚无论和马克思主义当代法本质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分析探明了各类法本质观对认识党法关系的影响。研究认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是超越其他法本质理论并且符合中国实践的科学理论,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的逻辑框架下,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以人民根本利益为纽带的本质统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法本质观 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 人民根本利益
下载PDF
“穿越”:后现代语境中马克思主义阐释的尝试
20
作者 吴可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1期19-22,共4页
"穿越文化"作为当下热门的大众文化现象,具有非常鲜明的后现代特征,是后现代语境中混搭现象的代表。尽管如此,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自身不断批判着的发展中,吐故纳新,仍然表现出对"穿越文化"以及以其为... "穿越文化"作为当下热门的大众文化现象,具有非常鲜明的后现代特征,是后现代语境中混搭现象的代表。尽管如此,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自身不断批判着的发展中,吐故纳新,仍然表现出对"穿越文化"以及以其为代表的后现代文化现象发言的合法性与阐释的有效性。通过马思主义的批判分析,"穿越文化"产生的原因得以解释,而其中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因素也得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越文化” 后现代语境 马克思主义 合法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