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Sclerosis and Osteoporosis in Elderly Men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1
作者 Silu Jiang Hao Wang +1 位作者 Fuxia Xie Li Xia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23年第11期457-464,共8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sclerosis and osteoporosis in elderly men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A total of 359 elderly male patients with type II diabetes h...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sclerosis and osteoporosis in elderly men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A total of 359 elderly male patients with type II diabetes hospitalized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8 to June 2023 wer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According to the BMD (Bone Density Value), the 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osteoporotic (T ≤ -2.5, n = 248) and non-osteoporotic groups (T > -2.5, n = 111). T test and Chi-square test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data, biochemical markers and ABI between two groups.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osteoporosis in elderly men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on-osteoporotic group, the differences in diabetes cours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BI, BMI, uric acid, triglyceride, and HDL in the osteoporotic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Logistic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sclerosis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osteoporosis in elderly men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 Conclusion: Atheroscler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in elderly men with T2DM is closely related to osteoporosis, and can lead to a decrease in bone mass, and an increase in osteopo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derly Men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sis OSTEOPOROSIS
下载PD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chronic simple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 of lower extremity
2
作者 Liu Yamin Han Hui Qin Hao Yu Li Zhang Min Feng Jun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10年第4期212-219,共8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chronic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 of the lower extremity. Methods: Fifty-six cases of simple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 of lower extrem...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chronic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 of the lower extremity. Methods: Fifty-six cases of simple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 of lower extremity were divided into 3 types according to the location of occhision, including 17 cases of abdominal aorta-iliac artery, 18 cases of iliac-femoral artery, and 21 cases of inferior popliteal artery. Catheter and guide wire combined with blunt dissection and subtle banding were used to dredge the occluded vessels, and stents were implanted when interlayer appeared.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46 cases of occlusion were dredged (82.1%), 6 cases remained occluded with the same symptoms (10.7%), and 4 cases had severer symptoms (7.1%). Among the 46 successful cases, there were 16 cases of abdominal aorta-iliac artery (94.1%), 16 cases of iliac-femoral artery (88.9%) and 14 cases of inferior popliteal artery, artery (66.6%).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bdominal aorta-iliac artery cases and iliac-femoral artery cases (P〉0.05), but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types and the inferior popliteal artery cases (P〈0.05). In the successful cases, 9 cases of abdominal aorta-iliac artery (52.9%), 10 cases of iliac-femoral artery (55.5%) and 10 cases of inferior popliteal artery (33.3%) had 5-10 cm of occlusion, 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rst two types (P〉0.05), but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rst two types and the third type (P〈0.05). Compared with the 14 dredged cases (71.4%), the 7 cases (33.3%) of inferior popliteal artery cases had richer compensatory circulation (P〈0.05). Conclusion: It's safe and effective to treat simple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 of the lower extremity with interventional therapy. The location and length of occlusion and the abundance of compensatory circulation had effect on the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herosclerosis lower extremity occlusio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原文传递
回阳通脉汤治疗寒湿阻络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王雨 徐旭英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8期1414-1419,共6页
目的:探讨回阳通脉汤治疗寒湿阻络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LEAS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肾阳虚的LEASO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贝前列素钠口服(40μ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回阳通脉汤加减治疗,以3个... 目的:探讨回阳通脉汤治疗寒湿阻络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LEAS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肾阳虚的LEASO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贝前列素钠口服(40μ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回阳通脉汤加减治疗,以3个月为观察终点。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血液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O_(2))及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T-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O水平、ABI、TcPO_(2)、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阳通脉汤干预寒湿阻络型LEASO能够减轻患者缺血肢体症状,缓解间歇性跛行,提高ABI及TcPO_(2),改善足部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阳通脉汤 寒湿阻络证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虎杖清脉饮治疗下肢小血管病早期热郁毒聚证临床观察
4
作者 章良瑢 张磊 +4 位作者 朱美冬 钟妮 李琪 牛小雨 陈鑫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1195-1198,共4页
目的:观察虎杖清脉饮治疗下肢小血管病(LESAD)早期热郁毒聚证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LESAD早期热郁毒聚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虎杖清脉饮颗粒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虎杖清脉饮治疗下肢小血管病(LESAD)早期热郁毒聚证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LESAD早期热郁毒聚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虎杖清脉饮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虎杖清脉饮安慰剂颗粒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脂代谢、糖代谢、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4.11%高于对照组63.33%(P<0.05);治疗后试验组症状、体征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实验室指标中,治疗后试验组脂代谢、糖代谢、炎症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虎杖清脉饮治疗LESAD早期热郁毒聚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小血管病 动脉粥样硬化 虎杖清脉饮 热郁毒聚 清热解毒
下载PDF
超声联合踝肱指数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军 王燕 陈春强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7期820-824,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踝肱指数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二院收治的1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60例老...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踝肱指数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二院收治的1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60例老年非糖尿病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超声参数、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甘油三酯(TG)水平]及踝肱指数,分析观察组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联合踝肱指数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的阻力指数、内中膜厚度、下肢动脉内径、斑块形成率、狭窄或闭塞率、TC水平、TG水平及踝肱指数异常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收缩期流速峰值、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根据是否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n=80)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n=60)。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的阻力指数、内中膜厚度、下肢动脉内径、斑块形成率、狭窄或闭塞率、TC水平、TG水平及踝肱指数异常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收缩期流速峰值、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与超声、踝肱指数单独诊断相比,超声联合踝肱指数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最高,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23、85.00%、83.30%。结论超声和踝肱指数均能够用于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二者联合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踝肱指数 老年 2型糖尿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中老年健康体检人群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与下肢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蔡森林 吴少杰 +2 位作者 周艳峰 唐仪 方主亭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8期78-82,103,共6页
目的探索中老年健康体检人群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指数)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福建省立医院的1935名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完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测定生化指... 目的探索中老年健康体检人群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指数)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福建省立医院的1935名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完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测定生化指标和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计算TyG指数。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TyG指数与心血管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二元Logistic回归评估TyG指数与ABI的关联,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图。结果TyG指数与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1c)、血清肌酐均呈正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01)。多元线性回归提示,调整协变量后,TyG指数、年龄、LDL-C、HbA1c与ABI显著相关(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提示TyG指数每升高0.01,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升高1.21倍(P=0.031)。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显示随着TyG指数升高,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逐渐增加。在TyG指数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中,亚组分析未发现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与TyG指数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结论中老年健康体检人群中,TyG指数与心血管代谢指标及ABI显著相关,TyG指数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踝肱指数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朱迪 曹烨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55,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血脂异常,许多治疗措施可以减少AS发病过程中的脂质危险因素,但仍存在风险。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炎症作为一种潜在的常见危险因素受到了广泛关注,促进着AS的发生发展,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机会。调... 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血脂异常,许多治疗措施可以减少AS发病过程中的脂质危险因素,但仍存在风险。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炎症作为一种潜在的常见危险因素受到了广泛关注,促进着AS的发生发展,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机会。调控导致AS中各种炎症途径的药物是当前研究的主题。该文总结了近几年AS抗炎治疗药物的相关研究,包括广泛抗炎药物、靶向特定抗炎药物及中药抗炎治疗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抗炎治疗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高原地区汉、藏族冠状动脉与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友义 高律萍 +2 位作者 曹成瑛 马院林 李延楠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汉、藏族人群冠状动脉与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双源CT、颈动脉及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500例(汉族261例,藏族239例),对比分析两组受试者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与颈...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汉、藏族人群冠状动脉与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双源CT、颈动脉及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500例(汉族261例,藏族239例),对比分析两组受试者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与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相关性及危险因素。结果:汉族人群患有冠心病的比例显著低于藏族人群(P<0.05);汉族人群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显著低于藏族人群(均P<0.05),载脂蛋白A1(ApoA1)的水平显著高于藏族人群(P<0.05);藏汉民族冠心病与非冠心病人群颈动脉及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甘油三酯(TG)、TC、ApoB、颈动脉IMT和下肢动脉IMT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ApoA1是冠心病的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高原地区藏汉族人群各族内冠心病和非冠心病人群颈动脉及下肢动脉IMT与冠心病发病情况密切相关,临床上颈动脉及下肢动脉IMT可作为影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汉族 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术后再闭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和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锋 孙岩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409-415,共7页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腔内治疗术后再闭塞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下肢动脉腔内治疗的532例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1年随访期内是否发生再闭塞分为观察组...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腔内治疗术后再闭塞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下肢动脉腔内治疗的532例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1年随访期内是否发生再闭塞分为观察组(n=116,随访期间发生再闭塞)和对照组(n=416,随访期间未发生再闭塞)。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情资料、泛大西洋协作组织(TASC)Ⅱ分级、Fontaine分期、手术资料、血生化指标,分析下肢ASO腔内治疗术后发生再闭塞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腔内手术史、冠心病、糖尿病、TASCⅡ分级、Fontaine分期、手术方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细胞沉降率(E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LDL-C≥4.11 mmol/L、hs-CRP≥5 mg/L、ESR≥20 mm/h、腔内手术史、冠心病、糖尿病、TASCⅡ分级为B~D级、Fontaine分期为Ⅲ~Ⅳ期、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均是下肢ASO腔内治疗术后再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减容+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是ASO腔内治疗术后再闭塞的保护因素(P﹤0.05)。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836(95%CI:0.754~0.918),验证集的一致性指数为0.862(95%CI:0.772~0.952),预测模型和验证集模型校准曲线与实际曲线重合良好。预测模型和验证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2、0.828,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年龄>60岁、LDL-C≥4.11 mmol/L、hs-CRP≥5 mg/L、ESR≥20 mm/h、腔内手术史、冠心病、糖尿病、TASCⅡ分级为B~D级、Fontaine分期为Ⅲ~Ⅳ期、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均是下肢ASO腔内治疗术后再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减容+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是下肢ASO腔内治疗术后再闭塞的保护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准确性较高,可用于预测下肢ASO腔内治疗术后再闭塞的发生率,临床工作中应密切监测有关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腔内治疗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周芹 周建勇 叶志勇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24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泰兴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泰兴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疼痛、冷感、麻木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1.54±0.43)分、(1.63±0.50)分、(1.58±0.63)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1、2.318、2.244,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踝臂指数、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指标分别(0.81±0.26)、(2.84±0.39)mm、(1.93±0.28)mm,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3、8.553、3.417,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9,P均<0.05)。结论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治疗能够改善症状,改善血管内径与踝臂指数指数值,整体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欣 李飞飞 +1 位作者 杨祖尉 施丽娟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713-71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收治的106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照Fontaine... 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收治的106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照Fontaine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Ⅰ期组19例、Ⅱ期组23例、Ⅲ期组31例、Ⅳ期组33例。然后根据入院时患者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对病变动脉进行风险分级,将患者分为低风险(0.7≤ABI<0.9)组29例、中风险(0.4≤ABI<0.7)组45例和高风险(ABI<0.4)组32例,并选取同期检查无异常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CP-1水平,观察其水平变化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关系。随访1年后患者因截肢或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作为终点事件,评估血清MCP-1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预后的关系。结果:Fontaine分期Ⅰ~Ⅳ期组患者血清MCP-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清MCP-1水平随Fontaine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P<0.05)。ABI低、中、高风险组患者血清MCP-1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血清MCP-1水平随ABI风险等级的增加而逐渐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CP-1水平与ABI风险分级、Fontaine分期呈正相关关系(r=0.524、0.517,P<0.01)。随访1年内患者生存率,结果显示,FontaineⅠ期患者生存率为89.5%(17/19),Ⅱ期患者生存率为87.0%(20/23),Ⅲ期患者生存率为61.3%(19/31),Ⅳ期患者生存率为51.5%(17/33),不同Fontaine分期患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38,P=0.005);FontaineⅠ、Ⅱ期患者生存率差异我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ontaineⅠ、Ⅱ期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Ⅲ、Ⅳ期患者(P<0.05)。ABI低风险患者生存率为82.8%(24/29),ABI中风险患者生存率为55.6%(25/45),ABI高风险患者生存率为53.1%(17/32),不同ABI风险分级患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χ^(2)=7.184,P=0.027);ABI中、高风险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BI低风险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中、高风险患者(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HR=1.369,95%CI:1.110~1.688),ABI风险分级(HR=1.866,95%CI:1.126~3.095)、血清MCP-1(HR=2.286,95%CI:1.125~4.648)是影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当血清MCP-1水平截断值为128.47 ng/L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5%CI:0.735~0.826),此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和76.4%。结论:血清MCP-1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呈正相关关系,其水平越高,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越高,其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评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Fontaine分期 ABI风险分级 预后
下载PDF
骨钙素与2型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王淑明 亚力坤·赛来 《新疆医学》 2023年第4期426-430,441,共6页
目的 探讨骨钙素(osteocalcin,OC)与2型糖尿病(T2DM)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有望能为T2DM伴下肢动脉硬化的早期筛查、预防及治疗提供简单、可靠的血清指标。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时间范围内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 目的 探讨骨钙素(osteocalcin,OC)与2型糖尿病(T2DM)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有望能为T2DM伴下肢动脉硬化的早期筛查、预防及治疗提供简单、可靠的血清指标。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时间范围内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确诊的T2DM患者共398例。所有纳入患者根据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T2DM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200例(硬化组)、单纯T2DM患者198例(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身高等)和相关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HbA1c)、血脂、OC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采用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OC对T2DM合并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1)硬化组血清O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OC水平是T2DM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0.477,95%CI:0.287-0.794);(3)进一步通过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OC水平预测T2DM并发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G)为0.619(95%CI:0.564-0.675),最佳截断值为11.5,灵敏度为57.5%,特异度为67.2%,约登指数为0.247。结论 (1)OC降低是T2DM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危险因素;(2)血清低水平OC对T2DM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具有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钙素 2型糖尿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骨代谢物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优质护理要点
13
作者 陈柳聪 许淑惠 庄培卿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究64层螺旋CT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优质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3月于泉州市第一医院进行64层螺旋CT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糖尿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64层螺旋CT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优质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3月于泉州市第一医院进行64层螺旋CT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糖尿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在64层螺旋CT检查前的空腹血糖及达标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64层螺旋CT检查前的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诊断过程中的护理,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积极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CT检查 优质护理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Viabahn覆膜支架及金属裸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鑫龙 王君松 苏振清 《心电与循环》 2023年第4期377-380,384,共5页
目的 比较药物涂层球囊(DCB)、Viabahn覆膜支架及金属裸支架(BMS)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下肢ASO患者10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DCB组37例、Viabahn组34例和... 目的 比较药物涂层球囊(DCB)、Viabahn覆膜支架及金属裸支架(BMS)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下肢ASO患者10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DCB组37例、Viabahn组34例和BMS组33例。比较各组通畅率、踝肱指数(ABI)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6个月3组患者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CB组(78.38%、86.49%)、Viabahn组(76.47%、85.29%)通畅率明显高于BMS组(51.52%、60.61%)(P<0.05)。术后3、6、9、12个月3组患者ABI均明显升高(P<0.05),3组患者间歇性跛行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肢体截肢、心脑血管事件以及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与BMS相比,DCB和Viabahn覆膜支架治疗下肢ASO可更明显改善ABI,提高通畅率,且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Viabahn覆膜支架 金属裸支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载PDF
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腔内治疗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娄尧强 徐侃 +3 位作者 王林君 王松茂 金晔 孟路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45-1247,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行经皮血管内成形术(PT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TA治疗下肢ASO患者97例。观察糖尿病性ASO(糖尿病组)32例和非糖尿病性ASO(非糖尿病组)65例临床表现、合并症、病变位置、手术成...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行经皮血管内成形术(PT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TA治疗下肢ASO患者97例。观察糖尿病性ASO(糖尿病组)32例和非糖尿病性ASO(非糖尿病组)65例临床表现、合并症、病变位置、手术成功率、静息痛缓解率、渍疡愈合率、截肢率和踝肱指数变化等。结果所有患者中,围手术期死亡1例,总随访率87.6%。糖尿病组PTA成功率87.7%,置入支架16枚,随访中再次行PTA 4例,截肢5例。非糖尿病组PTA成功率96.1%,置入支架48枚,随访中再次行PTA 9例,截肢7例。54例静息痛患者,术后疼痛消失45例(83.3%),25例溃疡,术后愈合16例(64.0%)。结论 PTA治疗糖尿病性ASO和非糖尿病性效果满意,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尤其是对那些远端流出道不良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动脉粥样硬化 间歇性跛行 糖尿病 支架
下载PDF
踝肱指数高值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超声特点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红 李小鹰 +5 位作者 罗学胜 褚晓雯 陈穗 李琦 陈琳 王珊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38-1240,共3页
目的分析踝肱指数(ABI)高值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超声特点。方法随机选取糖尿病患者92例,根据ABI值分为:ABI高值组(23例,ABI>1.3)、AB1正常组(39例,ABI 0.9~1.3)及ABI低值组(30例,ABI<0.9),根据下肢动脉超声结果,对... 目的分析踝肱指数(ABI)高值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超声特点。方法随机选取糖尿病患者92例,根据ABI值分为:ABI高值组(23例,ABI>1.3)、AB1正常组(39例,ABI 0.9~1.3)及ABI低值组(30例,ABI<0.9),根据下肢动脉超声结果,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行分析。结果与ABI低值组比较,ABI高值组患者下肢动脉病变闭塞率明显降低(63.3%vs 4.3%,P<0.05);ABI高值组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斑点状强回声及小斑块病变(82.6%),并且,病变主要分布于下肢远端(44.4%)。ABI正常组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以近端为主(81.8%)。结论 ABI高值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临床特征与动脉内膜中层钙化的病变特征一致,表明ABI高值对糖尿病患者动脉内膜中层钙化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外周血管疾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多普勒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余飞 张珺琳 +1 位作者 程铁牛 崔琴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LEAD)的关系。方法顺序入选217例老年患者,根据踝臂指数(ABI)分为下肢动脉正常组和LEAD组,采集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史,分别检测Hcy、肌酐(Cr)...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LEAD)的关系。方法顺序入选217例老年患者,根据踝臂指数(ABI)分为下肢动脉正常组和LEAD组,采集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史,分别检测Hcy、肌酐(Cr)、尿酸(UA)、胱抑素C(Cys-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胆固醇(LDL-C)以及血压(BP)、体质量指数(BMI)、腹围,并对各组化验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腹围、BMI、舒张压(DBP)、Cr、Cys-C、FBG、TC、TG、LDL-C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AD组Hcy、UA、收缩压、脉压以及吸烟、冠心病、脑卒中史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ABI、HDL-C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cy与LEAD正相关。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下肢 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琴 柯大智 +2 位作者 陈庆伟 李桂琼 邓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76-1080,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3-05至2014-11于我科住院行下肢动脉彩色超声的患者700例,根据年龄分为青中年组(n=83例)、老年组(n=377例)、高龄老年组(n=240例),根据下肢动脉彩色超声对...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3-05至2014-11于我科住院行下肢动脉彩色超声的患者700例,根据年龄分为青中年组(n=83例)、老年组(n=377例)、高龄老年组(n=240例),根据下肢动脉彩色超声对动脉硬化严重程度评分标准,其中正常患者112例、轻度硬化患者81例、中度硬化患者466例、重度硬化患者41例,比较其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二分类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吸烟、糖尿病史、血清尿酸(UA)、踝肱指数(ABI)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系数(B)分别为:0.144,1.496,0.963,0.004,-2.510;95%可信区间(CI):1.120~1.190,2.257~8.824,1.456~4.716,1.001~1.007,0.012~0.534;P值:0.000,0.000,0.001,0.006,0.009];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男性、吸烟、ABI、UA、高血压病史与动脉硬化严重程度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130,0.737,0.592,-3.365,0.003,0.735;95%CI:0.097~0.162,0.222~1.252,0.052~1.132,-4.674^-2.055,0.001~0.005,0.313~1.157;P值:0.000,0.005,0.032,0.000,0.005,0.001);与青中年组相比,老年组、高龄老年组中、重度硬化病变率明显较高;高龄老年组中、重度硬化病变率亦较老年组高(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增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青中年相比,老年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较重;增龄、吸烟、糖尿病史、UA、ABI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严重程度与高龄、男性、吸烟、UA、ABI、高血压病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危险因素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丽娟 刘婷 +1 位作者 徐秀梅 李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为他汀类药物在抗老年人下肢动脉样硬化中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90例(年龄≥60岁),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每组各45例),在其基...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为他汀类药物在抗老年人下肢动脉样硬化中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90例(年龄≥60岁),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每组各45例),在其基础疾病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辛伐他汀40mg和瑞舒伐他汀10mg治疗。于治疗开始时和32周结束时分别测定2组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生化指标,同时对2组患者下肢动脉内膜厚度、硬化强度、斑块和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32周时,2组患者TC、LDL-C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32周时瑞舒伐他汀组患者TC、LDL-C和hs-CRP水平均低于辛伐他汀组(P<0.05)。治疗32周时,与用药前比较,2组患者下肢动脉内膜厚度、斑块和狭窄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患者内膜厚度、斑块和狭窄评分均低于辛伐他汀组(P<0.05);硬化强度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均可降脂并抗下肢动脉硬化,且瑞舒伐他汀降脂及抗动脉硬化作用优于辛伐他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辛伐他汀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