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瓜籽油改性聚氨酯黏弹性泡沫的研究
1
作者 张锦龙 杨尚炜 +2 位作者 陈郑杭 郭勇 陈玉霞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3-178,共6页
为改善聚氨酯黏弹性泡沫工业依赖石油化工原料的现状。本研究以来源广泛的天然丝瓜籽油改性聚氨酯黏弹性泡沫,共设置了7个丝瓜籽油添加量梯度(0%、5%、10%、15%、20%、30%、40%)。在本研究中,利用各种方法研究了丝瓜籽油改性黏弹性泡沫(... 为改善聚氨酯黏弹性泡沫工业依赖石油化工原料的现状。本研究以来源广泛的天然丝瓜籽油改性聚氨酯黏弹性泡沫,共设置了7个丝瓜籽油添加量梯度(0%、5%、10%、15%、20%、30%、40%)。在本研究中,利用各种方法研究了丝瓜籽油改性黏弹性泡沫(LSVF)的泡孔形态、反复加载力学性能以及坐姿舒适性。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丝瓜籽油的加入使得LSVF的泡孔直径变大,开孔增多。丝瓜籽油改性聚氨酯黏弹性泡沫的峰值应力、弹性模量、单位体积吸收能量、能量耗散与平均加载模量等压缩力学性能指标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此外,含量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丝瓜籽油改性聚氨酯黏弹性泡沫的缓压性能,LSVF-30的缓压效果最好,人-椅界面压力分布最为均匀、分散。在设计坐垫时需要考虑丝瓜籽油改性聚氨酯黏弹性泡沫坐垫的含量对坐垫缓压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形貌 坐姿体压分布 黏弹性泡沫 丝瓜籽油
下载PDF
丝瓜籽油的理化性质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卢奎 林强 +1 位作者 马丽 赵东欣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7-79,共3页
以丝瓜籽为原料提取丝瓜籽油,对其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丝瓜籽油主要由8种脂肪酸组成,其中油酸、亚油酸含量分别为38.84%、40.34%;通过测定丝瓜籽油Sn-2位脂肪酸组成,确定了丝瓜籽油甘三酯的分布。使用GC/M... 以丝瓜籽为原料提取丝瓜籽油,对其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丝瓜籽油主要由8种脂肪酸组成,其中油酸、亚油酸含量分别为38.84%、40.34%;通过测定丝瓜籽油Sn-2位脂肪酸组成,确定了丝瓜籽油甘三酯的分布。使用GC/MS对丝瓜籽油的不皂化物成分进行了分析,检测出11种主要物质,其中豆甾三烯醇含量最高,相对含量达到35.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籽油 理化性质 脂肪酸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丝瓜籽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胡滨 赵勤 +3 位作者 刘勇 陈一资 张志清 苏赵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67,73,共8页
以丝瓜籽为原料,研究水酶法提取丝瓜籽油的最佳工艺并对其脂肪酸组成、理化特性进行分析。经单因素试验与混料试验,确定了水酶法提取丝瓜籽油的分步酶解条件为:首先添加2.0%的复合酶(其中维素酶、果胶酶、半纤维素酶的配比为0.663∶0.23... 以丝瓜籽为原料,研究水酶法提取丝瓜籽油的最佳工艺并对其脂肪酸组成、理化特性进行分析。经单因素试验与混料试验,确定了水酶法提取丝瓜籽油的分步酶解条件为:首先添加2.0%的复合酶(其中维素酶、果胶酶、半纤维素酶的配比为0.663∶0.237∶0.100),在pH 4.8、温度45℃、液料比7∶1条件下,酶解2.5 h;再加入1.0%的中性蛋白酶,在pH 6.8、温度45℃条件下,酶解1.5 h,最终丝瓜籽油提取率达到93.85%。该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符合国家食用油卫生标准。水酶法提取丝瓜籽油是一种有效的油脂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籽油 水酶法 混料设计 脂肪酸组成理化特性
下载PDF
丝瓜籽油浸提最佳工艺条件及其理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董海洲 刘传富 王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1-65,共5页
本文对丝瓜籽油浸提最佳工艺条件及其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丝瓜籽油浸提的主要因素是料液比,其次是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影响最小;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浸提剂,在物料粉碎度60目、料液比1∶6(g∶mL)、浸提温度75℃、浸... 本文对丝瓜籽油浸提最佳工艺条件及其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丝瓜籽油浸提的主要因素是料液比,其次是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影响最小;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浸提剂,在物料粉碎度60目、料液比1∶6(g∶mL)、浸提温度75℃、浸提时间6 h,在此条件下提油率为69.6%;丝瓜籽油的折光率、碘价较一般油脂高,丝瓜籽油的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占92.24%,特别是亚油酸含量高达73.92%,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籽油 浸提 理化特性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丝瓜籽油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杰 张金生 +2 位作者 李丽华 赵文涛 蔚永清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8-132,共5页
利用微波辅助萃取丝瓜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萃取溶剂石油醚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比例、温度、时间、液料比对丝瓜籽油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模型,设计4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法,获得最佳工艺条件:石油醚与乙醇体积比2∶... 利用微波辅助萃取丝瓜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萃取溶剂石油醚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比例、温度、时间、液料比对丝瓜籽油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模型,设计4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法,获得最佳工艺条件:石油醚与乙醇体积比2∶1、温度51℃、时间14 min、液料比10∶1(mL∶g),丝瓜籽油的得率为10.92%,与预测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萃取 丝瓜籽油 响应面法
下载PDF
丝瓜籽油的成分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金生 杨杰 +2 位作者 李丽华 蔚永清 赵文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6-87,共2页
采用GC-MS法对丝瓜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及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MPT-AES)法测定丝瓜籽油中无机金属元素铜、锌、铁、镁、钙的含量。结果表明:丝瓜籽油中共鉴定出6种主要脂肪酸,其中亚油酸、棕榈酸、... 采用GC-MS法对丝瓜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及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MPT-AES)法测定丝瓜籽油中无机金属元素铜、锌、铁、镁、钙的含量。结果表明:丝瓜籽油中共鉴定出6种主要脂肪酸,其中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总含量占丝瓜籽油总脂肪酸含量的94.35%;丝瓜籽油中无机金属元素含量为铜93.16μg/g、锌38.53μg/g、铁132.44μg/g、镁47.60μg/g、钙76.30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籽油 GC—MS MPT—AES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丝瓜籽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周雯雯 闵嗣璠 王纯荣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7-90,共4页
对超声波辅助提取丝瓜籽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并且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选用石油醚(b.p.60~90℃)作为提取溶剂,超声时间为40 min,超声功率为120 W,料液比为1∶12(g∶mL),超声温度... 对超声波辅助提取丝瓜籽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并且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选用石油醚(b.p.60~90℃)作为提取溶剂,超声时间为40 min,超声功率为120 W,料液比为1∶12(g∶mL),超声温度为50℃时效果最佳,测得丝瓜籽油提取率为17.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丝瓜籽油 最佳提取工艺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丝瓜籽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闵嗣璠 周雯雯 王纯荣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37,共4页
以丝瓜籽为原料,对丝瓜籽油的不同提取工艺和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溶剂法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选用石油醚(b.p.60~90℃),提取时间为3 h,料液比为1:8(g:mL),提取温度为60℃,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率为17.93%。超声波辅... 以丝瓜籽为原料,对丝瓜籽油的不同提取工艺和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溶剂法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选用石油醚(b.p.60~90℃),提取时间为3 h,料液比为1:8(g:mL),提取温度为60℃,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率为17.93%。超声波辅助法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选用石油醚,超声时间为40min,超声功率为120 W,料液比为1:12(g:mL),超声温度为50℃,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率为18.76%。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的丝瓜籽油提取率高于溶剂提取法的提取率,并且比溶剂法提取的温度低、时间短,是一种短时高效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籽油 提取率提取方法
下载PDF
溶剂法提取丝瓜籽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雯雯 闵嗣璠 王纯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77-279,共3页
对溶剂法提取丝瓜籽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并且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选用石油醚(b.p.60~90℃)作为萃取溶剂,在提取时间为4h,料液比为1∶8(g∶mL),提取温度为60℃时,效果最佳,测得提取率... 对溶剂法提取丝瓜籽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并且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选用石油醚(b.p.60~90℃)作为萃取溶剂,在提取时间为4h,料液比为1∶8(g∶mL),提取温度为60℃时,效果最佳,测得提取率为16.6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 丝瓜籽油 提取
原文传递
水酶法提取丝瓜籽油的工艺研究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单承莺 聂韡 +1 位作者 马世宏 张卫明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6年第5期78-80,共3页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水酶法提取丝瓜籽油的最佳工艺,并对得到的油脂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酶解时间6.5h、酶解温度50℃、酶添加量5%、p H6,在此条件下丝瓜籽提油率可达29.6%。水酶法提取的丝瓜籽油各项理化性...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水酶法提取丝瓜籽油的最佳工艺,并对得到的油脂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酶解时间6.5h、酶解温度50℃、酶添加量5%、p H6,在此条件下丝瓜籽提油率可达29.6%。水酶法提取的丝瓜籽油各项理化性质均符合国家标准,且比传统工艺提取的丝瓜籽油品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籽油 水酶法 工艺条件 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丝瓜籽油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伟强 唐水秀 +2 位作者 毛慧珊 刘宝 盘鹏慧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9-53,81,共6页
采用索氏提取回流法提取丝瓜籽油,采用KOH-甲醇溶液法对丝瓜籽油进行酯化处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online,GC-MS)对其脂肪酸的成份、含量进行分析。GC-MS结果显示丝瓜籽油中主要含有9种脂肪酸... 采用索氏提取回流法提取丝瓜籽油,采用KOH-甲醇溶液法对丝瓜籽油进行酯化处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online,GC-MS)对其脂肪酸的成份、含量进行分析。GC-MS结果显示丝瓜籽油中主要含有9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达到60%以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丝瓜籽油对铁离子还原能力以及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 2,2-diphenyl-1-(2,4,6-trinitrophenyl)hydrazyl,DPPH]、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清除率随其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尤其是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效果较好;丝瓜籽油对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26.17 mg/mL,对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为2.24 mg/mL,对超氧阴离子的IC50值为0.069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籽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成分分析 抗氧化性 清除率
下载PDF
丝瓜籽油索氏提取工艺的优化及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晖 江苗 刘雪锋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5,共3页
采取索氏抽提法提取丝瓜籽油,考察丝瓜籽粉碎粒度、提取时间及含水量对出油率的影响。测定丝瓜籽油的理化常数,并通过气相色谱法(GC-MS)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以石油醚(60~90℃)为提取溶剂,在丝瓜籽粉碎粒度为0.425 mm,... 采取索氏抽提法提取丝瓜籽油,考察丝瓜籽粉碎粒度、提取时间及含水量对出油率的影响。测定丝瓜籽油的理化常数,并通过气相色谱法(GC-MS)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以石油醚(60~90℃)为提取溶剂,在丝瓜籽粉碎粒度为0.425 mm,含水量为7%,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6 h的条件下,出油率为34.61%,且品质较优;丝瓜籽油脂中脂肪酸组成主要为棕搁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籽油 索氏提取 工艺优化 理化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