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n the Cause of Mayang Stream’s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of the Typhoon Meranti (201614)
1
作者 Rongyan Zhang Ge Gao +3 位作者 Jinfa Xiao Xian Wu Feng Xue Ruijuan Bao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8年第8期87-104,共18页
Based on the flood area hydrodynamic model, this paper backs the analysis of the risk warning point of the Mayang Stream in the typical flood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disaster-caused critical precipitation and the co... Based on the flood area hydrodynamic model, this paper backs the analysis of the risk warning point of the Mayang Stream in the typical flood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disaster-caused critical precipit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flood risk map at different depths of submergence. The result is used as the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warning indicators and risk assessment of the Mayang Stream. Then based on the flood risk warning service system of small and middle rivers of Fujian Province, the risk warning service of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is developed during the impact time of Meranti in 2016. After the process of typhoon, the mountain torrent caused by Meranti was back analyzed by using the decided flood area model, then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filed investigation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disaster-caused critical precipitation forecast and the effect of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ervic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ause of Mayang Stream’s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of the typhoon Meranti is the heavy rainfall and the strong wind. The highest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was forecasted by the refine precipitation based on the disaster-caused critical rainfall of the Mayang Stream. The simulated flood scenarios and the field trip’s results were basically matched in upstream and not matched in the downstream. The post-mountain simulation assessment also showed that the flood inundation range basically matched with reality, but the flood process was biased. The reason was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urface rainfall forecast and the real situation, many actual situations cannot be ignored. For example, Meranti caused serious damage to trees, increased river blockages, resulting in changes in flood inundation time and depth, affecting the flood process. It showed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would cause the river way blocking and increase the risk of flood.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reduce the flood disasters accurately and effectively, the flood risk forecast and the disaster-caused facts should be considered at the same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yang Stream TYPHOON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FLOOD Area HYDRODYNAMIC Model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 TORRENT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2
作者 Han Jinshan (Flood-prevention and Drought-resistance Indemnity Center of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Government, Harbin 150001,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 2003年第2期22-28,共7页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untain torren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discusses the factors that cause mountain torrents. The result of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untain torren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discusses the factors that cause mountain torrents. The result of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meteorological phenomenon (rainstorm) is the major natural factor that controls the mountain torren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Based on this result, this article draws a distribution map of the risk factors of the mountain torrents in Heilingjiang Province. It points out that, in high latitudes and forest regions, because the frozen soil is slow to thaw and the timber is excessively cut down, the formation of the mountain torrents may be accelerated. In the end, the article recommende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mountain torr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untain torrents PREVENTION measures Heilongjiang PROVINCE
原文传递
The Critical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for Torrents and Debris Flows i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Stricken Area 被引量:35
3
作者 CHEN Ningsheng YANG Chenglin +3 位作者 ZHOU Wei HU Guisheng LI Huan David H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09年第4期362-372,共11页
Critical rainfall assess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tool for hazard management of torrents and debris flows in mountainous areas.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2008 caused huge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damages in the earthquake... Critical rainfall assess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tool for hazard management of torrents and debris flows in mountainous areas.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2008 caused huge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damages in the earthquake-stricken area,which also generated large quantities of loose solid materials and increased occurrence probabilities of debris flow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quantify the critical rainfall distribution in the area so that better hazard management could be planned and if real time rainfall forecast is available,torrent and debris flow early-warning could be issued in advance. This study is based on 49-year observations (1954-2003) of up to 678 torrent and debris flow events. Detailed contour maps of 1 hour and 24 hour critical rainfalls have been generated (Due to the data limitation,there was insufficient 10 minute critical rainfall to make its contour map). Generally,the contour maps from 1 hour and 24 hours have similar patterns. Three zones with low,medium and high critical rainfalls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itical rainfall zones are linked with the local vegetation cover and land forms. Further studies and observations are needed to validate the finding and improve the contour ma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区 降雨特征 泥石流 种子 汶川 临界雨量 等值线图 灾害管理
原文传递
暴雨型山洪灾害链监测预警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唐文坚 范仲杰 +6 位作者 董林垚 刘纪根 张平仓 李同录 童官军 杜俊 王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79,共7页
暴雨型山洪及其链生过程是山区常见的致灾隐患,因其点多面广、成因复杂,加之相关过程常表现显著的突发性、局地性与隐蔽性等特点,增加了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的难度。目前,山洪灾害链转化机理与监测预警研究是防灾减灾领域具有综合交... 暴雨型山洪及其链生过程是山区常见的致灾隐患,因其点多面广、成因复杂,加之相关过程常表现显著的突发性、局地性与隐蔽性等特点,增加了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的难度。目前,山洪灾害链转化机理与监测预警研究是防灾减灾领域具有综合交叉特色的国际前沿与热点问题。为此,通过梳理暴雨型山洪灾害链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了相关研究中亟需突破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研究方向和研究展望。其中亟待突破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有:如何揭示暴雨-洪水-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同源链生转化机理,如何建立灾害链精准监测与稳定传输技术,如何构建灾害链预警指标体系与动态预警平台。建议研究方向为:暴雨型山洪灾害链致灾因子辨识研究,暴雨型山洪灾害链关键要素监测预警技术研发,山区小流域山洪灾害链监测预警平台研发,暴雨型山洪灾害链监测预警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展望包括:突出多科学交叉、多手段融合,以“致灾因子辨识-关键技术研发-软件平台构建-集成应用示范”为研究主线,最终在灾害链驱动演化机理、精准监测与动态预警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和创新,预期成果可为提升山洪灾害链防御能力、推动生态可持续和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型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链转化机理 致灾关键因子 临界发育条件 监测预警平台 山洪灾害链防御能力
下载PDF
重庆市山洪灾害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乾柱 卢阳 +3 位作者 严同金 谢谦 赵姹 胡月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0-87,117,共9页
基于2013—2015年和2016—2019年2个阶段历史山洪灾害调查成果,分析了重庆市境内有历史记录的831次山洪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利用ArcGis中的重力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研究山洪灾害空间变化规律,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开展了驱动因素分析。... 基于2013—2015年和2016—2019年2个阶段历史山洪灾害调查成果,分析了重庆市境内有历史记录的831次山洪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利用ArcGis中的重力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研究山洪灾害空间变化规律,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开展了驱动因素分析。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①从山洪灾害频次历年分布来看,重庆市历史山洪灾害大体分为3个阶段:受历史山洪灾害文献记录所限,1926—1977年和1977—2006年期间分别为灾害发生的低频期和低频波动期;随着极端暴雨事件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2006—2017年期间为灾害发生的高频波动期,同时小波分析显示灾害频次呈3.7 a的周期变化。②从山洪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员来看,2000年以后,尽管灾害频次不断上升,但因灾死亡、失踪人数趋于平稳,体现了山洪灾害防治措施发挥了效益。③5月份重庆地区灾害重心在渝东南彭水、武隆一带,6月份灾害重心向北迁移,进入7月份以后,灾害重心向渝西地区迁移,随后8—9月份,灾害逐渐转向渝东北。④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显示,河网密度和高程因子对山洪灾害解释程度较好,各因子两两叠加后,解释力均呈非线性增强。重庆市历史山洪灾害规律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认清重庆市山洪灾害时空演变格局及驱动因素,可为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调查成果 重力模型 标准差椭圆模型 地理探测器模型 时空演变特征 重庆市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海南岛山洪灾害易发性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奎 潘昊 +1 位作者 宾零陵 练继建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5-100,共6页
采用多重共线性分析和极致梯度提升模型确定海南岛山洪灾害影响因子,提出了基于SAC强化学习算法的海南岛山洪灾害易发性评估模型。采用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将强化学习模型评估结果与卷积神经网络和深度神经网络... 采用多重共线性分析和极致梯度提升模型确定海南岛山洪灾害影响因子,提出了基于SAC强化学习算法的海南岛山洪灾害易发性评估模型。采用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将强化学习模型评估结果与卷积神经网络和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评估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强化学习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测试数据集AUC指标达到0.931,高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评估结果,可为海南岛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易发性 防洪减灾 特征选择 强化学习 海南岛
下载PDF
近30年四川省山洪灾害风险时空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7
作者 元媛 韩剑桥 +2 位作者 金中武 郭超 刘泓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2-66,共5页
为探究四川省山洪灾害风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归因,采用层次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1990、2020年四川省山洪风险的空间分布差异与高风险重点区域,探讨了山洪风险的时间变化特征及驱动原因。结果表明,四川省山洪灾害风险由西部向东部... 为探究四川省山洪灾害风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归因,采用层次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1990、2020年四川省山洪风险的空间分布差异与高风险重点区域,探讨了山洪风险的时间变化特征及驱动原因。结果表明,四川省山洪灾害风险由西部向东部地区逐渐增加,高风险区域多存在于河网密集,且暴露性和脆弱性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眉山市、自贡市、内江市、资阳市、遂宁市、广安市和南充市;1990~2020年,四川省整体山洪风险呈增加趋势,较高及以上风险区面积占比由17%增至34%,风险等级增加的区域集中在四川省中部,且大部分由中等或较高风险区转变为高风险区;近30年来,四川省的山洪危险性呈下降趋势,但较大的GDP和人口密度使其脆弱性和防灾能力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局部区域山洪风险等级有所增加。研究结果可为四川省的洪水灾害预报预警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时空分布 防灾减灾 四川省
原文传递
社会应急能力视域下的城市内涝与山洪灾害综合防御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胡鑫 车宇 官敏 《云南水力发电》 2023年第7期6-9,共4页
在对当前城市内涝与山洪灾害综合防御体系进行分析后,发现当前存在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缺失、灾害应急预警能力不足以及生活基本能源保障能力较差等问题。基于上述分析结果,通过融合社会应急能力设定以健全灾害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提高灾... 在对当前城市内涝与山洪灾害综合防御体系进行分析后,发现当前存在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缺失、灾害应急预警能力不足以及生活基本能源保障能力较差等问题。基于上述分析结果,通过融合社会应急能力设定以健全灾害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提高灾害应急预警能力以及构建水源安全保障措施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内涝与山洪灾害综合防御对策,创新综合防御管理模式,提升城市内涝与山洪灾害防御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山洪灾害 灾害防御 社会应急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基于SCS的四川省高速公路沿线山洪预警模型
9
作者 褚永彬 杨国彬 +1 位作者 杨泓 宋扬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10期7-9,共3页
山洪是汛期多发地质灾害之一。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西南地区高速公路沿线易受山洪威胁。为了更好地防范山洪灾害,保障交通安全,基于SCS模型推导了流域产生径流的临界雨量模型。以四川省高速公路沿线小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土地利用类型数... 山洪是汛期多发地质灾害之一。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西南地区高速公路沿线易受山洪威胁。为了更好地防范山洪灾害,保障交通安全,基于SCS模型推导了流域产生径流的临界雨量模型。以四川省高速公路沿线小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土壤属性数据及降水数据等资料,计算得到了四川省高速公路沿线小流域发生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计算结果显示,四川省高速公路沿线流域的临界雨量在14—26 mm之间。与山洪灾害历史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 临界雨量 SCS模型 高速公路
下载PDF
小说《山洪》的革命集体记忆建构
10
作者 王宗峰 尹姗姗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6-89,107,共5页
作为一部较早描写革命的作品,吴组缃小说《山洪》通过朴素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的生活和农民的思想转变,体现了早期革命文学集体记忆建构的试验性特征。从《山洪》的创作出发,分析文本所建构的主要内容,可以管窥中国早期革命文学集体记忆建... 作为一部较早描写革命的作品,吴组缃小说《山洪》通过朴素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的生活和农民的思想转变,体现了早期革命文学集体记忆建构的试验性特征。从《山洪》的创作出发,分析文本所建构的主要内容,可以管窥中国早期革命文学集体记忆建构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学 集体记忆 《山洪》
下载PDF
诱发四川冕宁“6.26”山洪灾害的突发性暴雨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博宇 谌芸 +3 位作者 孙继松 陈涛 陈朝平 胡宁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共19页
基于多源观测、再分析和对流可分辨模式预报资料,运用物理量诊断、标准化异常、相似过程比较等方法,分析了2020年6月26日四川冕宁突发性暴雨过程的特征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该过程是一次伴有多条带状γ中尺度对流系统、“列车效应... 基于多源观测、再分析和对流可分辨模式预报资料,运用物理量诊断、标准化异常、相似过程比较等方法,分析了2020年6月26日四川冕宁突发性暴雨过程的特征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该过程是一次伴有多条带状γ中尺度对流系统、“列车效应”产生极端小时雨量的局地突发性暴雨过程,其对流回波质心较低,对流云团具有中尺度对流复合体云团特征;(2)冕宁北部的对流冷池出流与较强的谷地偏南气流相遇形成的辐合抬升构成了对流的触发机制;(3)川西南低空偏南气流具有阶段性增强特征并提供了持续的暖湿空气输送,其在过程初期与下山冷池的相互作用及后期与盆地西部南下冷空气的汇合,使对流反复在冕宁站西侧和南侧初生,并在下游形成“列车效应”;(4)对比历史相似过程,环境大气的对流有效位能等物理量具有更显著的异常和异常持续性;(5)川西南北部的高海拔地形对延缓冷空气进入安宁河谷和维持河谷内的不稳定层结有显著作用,并且该区域地形强迫抬升形成了河谷上游地区潜在的对流触发条件。最后给出了此次暴雨过程形成机制的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 突发性暴雨 列车效应 冷池 水汽输送带 地形
下载PDF
川藏交通廊道暴雨山洪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翔宇 郭禹含 +3 位作者 梁廖逢 田佳雨 王中根 黄振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60,共13页
川藏交通廊道暴雨山洪灾害频发,评估该地区的暴雨山洪灾害风险是山洪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川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川藏铁路(轨道、桥梁和隧道)和川藏公路(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数据,选择21项指标构建川藏交通廊道暴雨... 川藏交通廊道暴雨山洪灾害频发,评估该地区的暴雨山洪灾害风险是山洪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川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川藏铁路(轨道、桥梁和隧道)和川藏公路(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数据,选择21项指标构建川藏交通廊道暴雨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综合评估了川藏交通廊道暴雨山洪危险性、易损性、减灾能力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从整体区域来看,川藏交通廊道内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山南市桑日县,林芝市的朗县、米林县、波密县和墨脱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理塘县、雅江县,以及康定市和雅安市;从公路线路来看,波密县、昌都市和德格县境内国道G318线、昌都市境内省道S214线、甘孜县境内省道S217线以及马尔康市境内的省道S209和S210线均处于高风险区;从铁路线路来看,川藏铁路中桑日-加查、朗县-米林和理塘-雅安段均处于高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山洪灾害 川藏交通廊道 川藏铁路 川藏公路 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法
原文传递
四川木里“7·5”黄泥巴沟泥石流灾害过程及防治措施建议
13
作者 芦明 柳金峰 +1 位作者 孙昊 赵万玉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3年第1期102-109,共8页
2021年7月5日项脚沟七条支沟在连日降雨的情况下相继暴发泥石流灾害,因群测群防体系的高效运转,避免了20户118人因灾伤亡和1421万元的经济损失,实现了成功避险。黄泥巴沟是暴发泥石流的支沟之一,流域面积14.47 km^(2),此次灾害中冲出物... 2021年7月5日项脚沟七条支沟在连日降雨的情况下相继暴发泥石流灾害,因群测群防体系的高效运转,避免了20户118人因灾伤亡和1421万元的经济损失,实现了成功避险。黄泥巴沟是暴发泥石流的支沟之一,流域面积14.47 km^(2),此次灾害中冲出物规模12×10^(4)m^(3),损毁房屋数间。黄泥巴沟在2020年“3·28”森林火灾中地表植被焚毁严重,导致其泥石流孕灾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在鲜有泥石流活动的背景下,于2020年和2021年数次暴发泥石流灾害。通过实地调查,得出发生剧烈变化的泥石流孕灾环境和沟口外村寨旧有布局格式之间的矛盾是导致下坪子村受灾严重的关键原因,然后推断整个灾害过程:先前暴发的泥石流冲出物堵塞村寨中部沟渠,随后流出的山洪因无法顺畅排泄而发生大面积漫流,导致村寨所受损失倍增。首要的治理措施是修建一条连接沟口与主河的排导槽并重新规划村寨布局,使泥石流可以顺畅的排泄到主河之中并且使村寨建筑远离泥石流的直进范围。最后分析了此次群防群测体系的成功实践,总结经验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山洪漫流 排导槽 村寨布局 群防群测
下载PDF
雅安雨城区八步“8·11”山洪灾害成因研究
14
作者 华国文 吴亚平 +1 位作者 姜锡宸 曾普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3年第S01期32-36,共5页
利用雅安市雨城区八步村自动气象观测站2016—2020年的分钟级雨量数据和定量降水预报数据,统计分析八步村历年大暴雨、特大暴雨的年际变化和日变化特征,从降雨的极端性和地形地貌两方面重点分析雨城区八步村2020年“8·11”山洪灾... 利用雅安市雨城区八步村自动气象观测站2016—2020年的分钟级雨量数据和定量降水预报数据,统计分析八步村历年大暴雨、特大暴雨的年际变化和日变化特征,从降雨的极端性和地形地貌两方面重点分析雨城区八步村2020年“8·11”山洪灾害成因。结果表明:八步村2016—2020年大暴雨、特大暴雨发生频率为1.6次/a,其中大暴雨发生频率为1.2次/a,特大暴雨发生频率为0.4次/a;大暴雨、特大暴雨出现最早时间为6月26日,最晚时间为8月22日;八步村降水日变化较大,夜雨特征明显,主要降水时段发生在夜间23—04时,最大小时雨强为64.2mm,相邻两小时最大降雨量为41.4~121.4mm;短时强降水是造成八步村“8·11”山洪灾害的主要外动力直接因素,特定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是其耦合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步村 "8·11" 山洪灾害成因 服务对策
下载PDF
国家级降水融合产品在山洪模拟中的适用性研究
15
作者 旷兰 田茂举 +3 位作者 康俊 李奇临 刘祥 李深智 《气象科技进展》 2023年第1期50-55,共6页
利用SRTM数字高程DEM模型、土地利用数据,以ArcGIS为平台,以綦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自动气象站降水数据、多源降水融合产品等5种不同降水数据,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其逐小时流域面雨量,驱动FloodArea水动力模型,对2021年8月8日16时—9... 利用SRTM数字高程DEM模型、土地利用数据,以ArcGIS为平台,以綦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自动气象站降水数据、多源降水融合产品等5种不同降水数据,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其逐小时流域面雨量,驱动FloodArea水动力模型,对2021年8月8日16时—9日10时綦江流域出现的一次山洪过程进行山洪淹没模拟,对得到的模拟水深与实测水位进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1)5种降水数据模拟的淹没水深在5个水文站的相关系数均较高,96%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3,其中AWS、RT和NRT降水数据模拟的淹没深度效果都较好,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9857;2)整体上模拟水位与实测水位的过程变化基本一致,但在峰值上,模拟水位具有1~2 h的滞后性,模拟的洪峰水位略微偏低;3)5种降水数据模拟的山洪过程拟合度较高,确定性系数均达到了0.8715以上,96%的比例达到了0.9215,其中最高为0.9831;4)5种降水数据模拟的山洪可信度较高,纳什效率系数均达到了0.8687以上,96%的比例达到了0.9202,其中最高为0.98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PAS FloodArea 山洪模拟 泰森多边形
下载PDF
铜仁市羊尾舟村排洪工程设计方案探讨
16
作者 吴英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19期122-125,共4页
铜仁市羊尾舟村由于峡谷平地地势、山区沟渠暴雨短时汇流集中等特点,存在较大山洪灾害风险,采取合适的工程措施提高防洪标准保护居民及农田安全尤为重要。结合羊尾舟山区沟渠防洪现状及建设内容,设计优选清淤疏浚与新建排洪渠和交通桥... 铜仁市羊尾舟村由于峡谷平地地势、山区沟渠暴雨短时汇流集中等特点,存在较大山洪灾害风险,采取合适的工程措施提高防洪标准保护居民及农田安全尤为重要。结合羊尾舟山区沟渠防洪现状及建设内容,设计优选清淤疏浚与新建排洪渠和交通桥相结合的治理方案。论证分析成果表明,原自然沟渠经清淤及开挖新建排洪渠工程措施处理后,沟渠防洪断面得到有效拓宽,行洪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在保留沟渠原始生态的基础上实现合理整治。研究成果可为乡村振兴山洪灾害防治工程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暴雨洪水 排洪渠 排洪能力 工程设计
下载PDF
基于声光电预警设备的山洪联动预警应用
17
作者 蒋迅 裘洪斌 +1 位作者 黄贤平 李杰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7-52,共6页
为进一步推进多元化监测的预报预警机制,优化山洪防御数字化应用,以浙江省新昌县莒根溪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声光电预警设备,探索山洪防御重要村落的上下游联动预警方式,并开发联动预警系统。通过提前预警,为山区民众的转移、避险提供更... 为进一步推进多元化监测的预报预警机制,优化山洪防御数字化应用,以浙江省新昌县莒根溪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声光电预警设备,探索山洪防御重要村落的上下游联动预警方式,并开发联动预警系统。通过提前预警,为山区民众的转移、避险提供更多宝贵时间。研究采用面积比拟法与断面水位流量关系,对上下游水位相关关系进行模拟,并初步通过了洪水验证。实践证明,研究采用的原理、方法相对简单,在配置了现地监测预警设备的地区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防御 联动预警系统 声光电设备
下载PDF
浅议宁城县山洪灾害调查与评价
18
作者 王珊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23年第8期58-61,共4页
突发性山洪灾害对地方经济构成巨大威胁,为了验证非工程措施项目防灾减灾效果,文章分析了宁城县山区暴雨特征及洪水特性,提出了宁城县山洪防灾减灾措施及危险区转移路线以及预警指标,宁城县小流域山洪灾害、沿河村落防洪现状等调查与评... 突发性山洪灾害对地方经济构成巨大威胁,为了验证非工程措施项目防灾减灾效果,文章分析了宁城县山区暴雨特征及洪水特性,提出了宁城县山洪防灾减灾措施及危险区转移路线以及预警指标,宁城县小流域山洪灾害、沿河村落防洪现状等调查与评价成果,可为宁城县乡镇级和村级防灾减灾等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调查 评价
下载PDF
山区道路雨洪控制的合理构建——以青口投资区白水路改造工程为例
19
作者 林宇翔 《福建建设科技》 2023年第1期132-134,共3页
本文以青口投资区白水路改造工程为例,探讨市政道路排水管渠汇水区域超过城市建设规划区的情况下,需要结合现状地形、道路设计标高、河道防洪和近期周边区域的使用要求等进行设计,为山洪防治与雨水排放系统合理衔接提供了设计思路和解... 本文以青口投资区白水路改造工程为例,探讨市政道路排水管渠汇水区域超过城市建设规划区的情况下,需要结合现状地形、道路设计标高、河道防洪和近期周边区域的使用要求等进行设计,为山洪防治与雨水排放系统合理衔接提供了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 市政道路 雨水排放 实例分析
下载PDF
某地区暴雨型山洪灾害特征及监测预警研究
20
作者 熊平珍 《云南水力发电》 2023年第10期285-289,共5页
暴雨型山洪灾害能够诱发自然环境灾害、基础设施建设损毁、人员生产受扰及生命伤亡的破坏性灾害,因此对该类型灾害特征及监测预警进行研究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以某地区小流域丘陵地貌为研究背景,在山洪灾害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岩土成灾... 暴雨型山洪灾害能够诱发自然环境灾害、基础设施建设损毁、人员生产受扰及生命伤亡的破坏性灾害,因此对该类型灾害特征及监测预警进行研究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以某地区小流域丘陵地貌为研究背景,在山洪灾害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岩土成灾体受扰因素及成因机制进行充分论证,并基于TRIGRS模型和折线滑动法对暴雨型致灾边坡风险水平进行计算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适用于该地区小流域边坡防洪措施及预警监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型山洪 风险评价 受扰因素 预警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