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action between Neuroendocrinology and Immunology: Hypothalamic-Pituitary-Thyroid Axis in Immunoendocrinology
1
作者 Landys Z. Guo 《Open Journal of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Diseases》 2021年第2期63-69,共7页
<div style="text-align:justif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study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neuroendocrinology and immunology, or immunoendocrinology, is a recent field with ... <div style="text-align:justif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study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neuroendocrinology and immunology, or immunoendocrinology, is a recent field with the majority of its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30 years that involves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nervous, endocrine, and immune systems. Homeostasis, development, aging, metabolism, infection, and inflammation are all influenced by the cross talk between these systems via hormones, cytokines, and neurotransmitters. The nervous system affects the immune system through either the hypothalamus-pituitary axes (adrenal, gonadal, thyroid, growth-hormone) neuropeptide and hormone signals or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signals of norepinephrine and acetylcholine. On the other hand, the immune system passes feedback through cytokine type and concentration in the blood. Imbalance of any of these systems leads to increased risk in severity of metabolic, psychiatric, inflammatory or autoimmune diseases. These two systems are complex standalone and even more so in their interaction. Thu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mune system and the hypothalamus-pituitary-thyroid axis is necessary to be reviewed.</span> </d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OTHALAMIC PITUITARY Thyroid neuroendocrinology Immunoendocrinology
下载PDF
Exploring new frontiers in molecular imaging:Emergence of ^(68)Ga PET/CT 被引量:12
2
作者 Eik Hock Tan Soon Whatt Goh 《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 CAS 2010年第2期55-67,共13页
Sinc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pproval of 18-fluorodeoxyglucose as a positron tracer,and the development of hybri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 machines,there has been a great increase in ... Sinc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pproval of 18-fluorodeoxyglucose as a positron tracer,and the development of hybri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 machines,there has been a great increas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nuclear molecular imaging.However,not under- estimating the value of 18F,there are known limitations in the use of this cyclotron-produced positron tracer.We hence turn our focus to an emerging positron tracer, 68 Ga,and examine the advantages,current clinical uses and potential future applications of this radioisoto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LIUM 68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 neuroendocrinology
下载PDF
电针对甲状腺功能低下大鼠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宫星 董晓彤 +1 位作者 王双昆 王友京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0-42,共3页
观察电针对甲状腺功能低下大鼠血清甲状腺和性腺激素、下丘脑和垂体β-内啡肽(β-EP)及血浆环核苷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针能调节甲状腺功能低下大鼠血清T3和睾酮含量,下丘脑β-EP和血浆环核苷酸可能参与这一作用。
关键词 甲减 针灸疗法 电针 神经内分泌学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与肾功能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郗爱旗 褚以德 +5 位作者 钟欣 李英兰 廖宝霞 尚玲 李国峰 赵文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贫血与肾功能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121例CHF患者测定血红蛋白(Hb)、肾功能、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ngⅡ)、NO、内皮素(...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贫血与肾功能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121例CHF患者测定血红蛋白(Hb)、肾功能、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ngⅡ)、NO、内皮素(ET)的变化;超声心动图测量LVEF,评价心功能;按Hb水平分为贫血组(47例)和非贫血组(74例)。结果随着心功能恶化,CHF患者LVEF和Hb水平逐渐降低,而尿素、肌酐(Cr)、血尿酸(BUA)水平明显增高(P<0.01);贫血发生率为38.8%,肾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4.0%,随着LVEF下降,贫血和肾功能障碍逐渐增加且程度加重(P<0.05)。贫血组患者血清TNF-α、sICAM-1、IL-6、AngⅡ、NO、ET水平明显高于非贫血组(P<0.01)。Hb和LVEF与尿素、Cr、BUA呈负相关;Hb与TNF-α、sICAM-1、IL-6、AngⅡ、NO、ET呈负相关,而与LVEF呈正相关(P<0.01)。结论CHF患者机体存在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过度激活及伴随肾功能的降低,可能导致了CHF患者贫血的发生,且贫血也参与并加重了CHF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贫血 肾功能衰竭 神经内分泌学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钠水平与其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运动耐量及再住院率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葛海龙 富路 +3 位作者 李佳 陈光远 范春艳 李为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低钠水平对其相关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运动耐量的影响,并通过观察比较再入院率,明确低钠水平对心衰患者康复和预后的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2月—2005年4月我院心内科确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Ⅱ—Ⅳ级的...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低钠水平对其相关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运动耐量的影响,并通过观察比较再入院率,明确低钠水平对心衰患者康复和预后的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2月—2005年4月我院心内科确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Ⅱ—Ⅳ级的住院患者,共106例,包括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和50例正常血钠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放射免疫法、心脏超声同时测定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E、ALD、AngⅡ水平和LVEF。结果:低钠水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E、ALD、AngⅡ水平均较正常血钠组显著升高,NE(0.92±0.24ng/mlvs0.48±0.15ng/ml,t=3.865,P<0.01),ALD(264.05±42.85ng/Lvs154.56±39.34ng/L,t=2.521,P<0.05),AngⅡ(251.35±70.06ng/Lvs106.08±30.15ng/L,t=3.275,P<0.01)。低钠水平与血浆NE、ALD、Ang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5;r=-0.69,P<0.01)。低钠水平组的心衰患者6min步行距离明显短于正常血钠组298.45±26.35mvs390.25±29.65m,P<0.05。6个月内因心衰的再入院率明显高于正常血钠组(χ2=117.96,P<0.05)。结论:低钠水平可能促进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水平,明显减低其运动耐量,增加再入院率,影响心衰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充血性 低钠 神经内分泌学 激素类 康复
下载PDF
绵羊季节性繁殖的神经内分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贺小云 狄冉 +3 位作者 胡文萍 王翔宇 刘秋月 储明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5,共8页
季节性繁殖是动物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一种策略,通过在合适的时间繁殖来保证后代的存活和生长,GnRH神经元对雌激素负反馈响应的显著变化是调节季节性繁殖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科学家对绵羊季节性繁殖的神经和神经内分泌调控进行了大量研究... 季节性繁殖是动物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一种策略,通过在合适的时间繁殖来保证后代的存活和生长,GnRH神经元对雌激素负反馈响应的显著变化是调节季节性繁殖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科学家对绵羊季节性繁殖的神经和神经内分泌调控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下丘脑褪黑激素及相关神经元的活动。本文综述了绵羊季节性繁殖的传入信号和神经通路,简要比较了绵羊和仓鼠季节性繁殖的相关研究,为绵羊季节性繁殖神经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光照周期 神经内分泌 季节性繁殖
下载PDF
应激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胡健饶 许宁一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5期65-68,共4页
应激是机体受到强烈刺激后发生的 ,以交感神经 -肾上腺髓质和垂体 -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为主要特点的非特异性反应 .本文综述了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 (HPA)轴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 (HPT)轴 ,下丘脑 -垂体 -生长 (HPS)轴 ,下丘脑 -垂体 ... 应激是机体受到强烈刺激后发生的 ,以交感神经 -肾上腺髓质和垂体 -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为主要特点的非特异性反应 .本文综述了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 (HPA)轴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 (HPT)轴 ,下丘脑 -垂体 -生长 (HPS)轴 ,下丘脑 -垂体 -性腺 (HPG)轴等神经内分泌轴系在各种应激条件下的变化情况及其研究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 应激 神经内分泌系统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肿瘤神经内分泌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何昊玮 郑军华 +1 位作者 高建平 徐丹枫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肿瘤的神经内分泌学特性。方法:对长征医院1999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99例肾上腺皮质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99例肾上腺皮质肿瘤组织中...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肿瘤的神经内分泌学特性。方法:对长征医院1999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99例肾上腺皮质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99例肾上腺皮质肿瘤组织中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嗜铬素A(CgA)、突触素(Syn)的表达,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年龄、临床症状、检验结果、病理类型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三种蛋白在肾上腺皮质腺瘤中均有大量表达,NSE阳性率为80%,CgA阳性率为48.9%,Syn阳性率为75.6%。在皮质腺癌中的表达率为NSE 77.8%,CgA 22.2%,Syn 77.8%。在正常肾上腺组织中的表达率为NSE 20%,CgA 0%,Syn 10%。NSE、CgA、Syn三种蛋白在肾上腺皮质腺瘤和肾上腺皮质腺癌之间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比正常肾上腺组织明显升高(P<0.05)。结论:肾上腺皮质肿瘤无论腺瘤、腺癌,均表现出神经内分泌学特性,提示其发生与肾上腺皮质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常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肿瘤 神经内分泌学 神经特异性烯醇酶 嗜铬素A 突触素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血管内皮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2
9
作者 张勤仓 马新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914-916,共3页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对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血管内皮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7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并经临床确诊的86例CHF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收治顺序单双号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对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血管内皮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7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并经临床确诊的86例CHF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收治顺序单双号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抗心衰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卡维地洛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内分泌激素、血管内皮功能及糖脂代谢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和内皮素(ET)检测结果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显著降低,而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糖代谢各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脂代谢各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可抑制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过度激活,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调节糖脂代谢,尤其适合于合并血糖或血脂功能紊乱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慢性心衰 神经内分泌激素 内皮功能 糖脂代谢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亚飞 欧阳煜 +1 位作者 钟玲 陈良龙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卡维地洛组(n=30)。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卡维地洛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卡维地洛组(n=30)。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卡维地洛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从小剂量(3.125mg,1次/天)逐渐加至靶剂量(12.5mg,2次/天或3次/天)治疗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内皮素-1(ET-1)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AngⅡ及ET-1水平显著降低,卡维地洛组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缩短(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高(P<0.01)。结论:卡维地洛抑制心衰患者的神经内分泌激活,逆转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神经内分泌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的神经内分泌学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永萍 李任先 +2 位作者 张万岱 陈村龙 梁卫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从神经内分泌学的角度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syndrome,IBS)中医证型的病理实质。方法选两 种中医证型的 IBS患者、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及... 目的从神经内分泌学的角度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syndrome,IBS)中医证型的病理实质。方法选两 种中医证型的 IBS患者、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各 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 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VIP)含量,同时取乙状结肠粘膜作 SP、VIP阳 性细胞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不同中医证型IBS病人血浆 SP、VIP含量及结肠粘膜 SP、VIP阳性细胞数有不同的异常 改变。结论本研究提示脑肠肽有可能成为IBS中医微观辨证的客观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证型 神经内分泌学 胃肠激素 脑肠肽
下载PDF
5-羟色胺对中华绒螯蟹眼柄MTXO细胞兴奋和分泌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金生 赵景霞 相建海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0-453,共4页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通过检测膜电容变化的方法实时监测细胞的分泌活动,在单个细胞水平观察了5-羟色胺(5-HT)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眼柄视神经节端髓X器官(MTXO)3种类型神经内分泌细胞兴奋性和分泌活动的调控作用。在电流...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通过检测膜电容变化的方法实时监测细胞的分泌活动,在单个细胞水平观察了5-羟色胺(5-HT)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眼柄视神经节端髓X器官(MTXO)3种类型神经内分泌细胞兴奋性和分泌活动的调控作用。在电流钳模式下,5-HT使河蟹眼柄MTXO A型和B型细胞产生去极化反应,并诱导细胞兴奋,出现不同频率的动作电位;相反5-HT诱导C型细胞产生超级化反应,抑制细胞的兴奋活动。在全细胞电压钳记录模式下,5-HT明显地引起A型和B型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膜电容增加,C型细胞的膜电容没有明显的变化。这表明,5-HT通过调控河蟹眼柄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兴奋性诱导CHH和MIH的释放,抑制C型细胞的分泌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神经内分泌 兴奋性 5-羟色胺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下载PDF
精神紧张对产妇催产素和前列腺素E_2分泌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戴海燕 张炜 +3 位作者 任磊 张琴 冯晓丹 徐文怡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经症状自评量表评定为精神紧张、焦虑的产妇(观察组)和正常产妇(对照组)的血催产素和前列腺素E2在不同产程中的浓度,研究其与产程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抽取140例观察组和60例对照组产妇在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 目的通过检测经症状自评量表评定为精神紧张、焦虑的产妇(观察组)和正常产妇(对照组)的血催产素和前列腺素E2在不同产程中的浓度,研究其与产程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抽取140例观察组和60例对照组产妇在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血样,采用ELASA法测定血样中催产素和前列腺素E2的浓度,观察并记录产妇产程进展及结局、视觉模拟评分、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体重等,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未发现精神紧张的产妇血催产素和前列腺素E2的浓度在各产程中与对照组有统计学上的差异,两组产妇在收入、视觉模拟评分、产后出血量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教育程度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2χ=11.224,P=0.007<0.05);观察组有22.9%(32/140)因胎儿窘迫或产程停滞而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对照组有6.7%(4/60)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两组的剖宫产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5)。结论精神因素对孕妇产程中催产素和前列腺素E2浓度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初产妇较经产妇而言,更易精神紧张。精神紧张的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因素 产程 催产素 前列腺素E2 神经内分泌
下载PDF
瘦素、神经内分泌调节与运动 被引量:2
14
作者 熊正英 罗敏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77,92,共5页
概述了近年来运动对瘦素影响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运动中血清瘦素变化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和作用。
关键词 瘦素 神经内分泌 运动
下载PDF
人淋巴组织中5-HT_(1A)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孟云霄 纪祥瑞 +3 位作者 李玉军 谢琰臣 魏志敏 隋爱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目的 检测 5 HT1A受体蛋白及其mRNA在人淋巴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寻求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间功能双向调节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icture法及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的方法 ,检测 5 HT1A受体蛋白及其mRNA在 10 0例人淋巴结、脾... 目的 检测 5 HT1A受体蛋白及其mRNA在人淋巴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寻求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间功能双向调节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icture法及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的方法 ,检测 5 HT1A受体蛋白及其mRNA在 10 0例人淋巴结、脾脏及肠道淋巴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免疫表型显示 5 HT1A受体蛋白在人各种淋巴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 86 2 5 % ,与原位杂交 (阳性率为 75 0 % )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5 70 ,P >0 0 5 )。结论 人的淋巴组织不但可以表达 5 HT1A受体蛋白还可以合成其mRNA ,5 HT1A受体为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共有的生物学语言媒介 ;神经源性与免疫源性的 5 HT都可以通过免疫细胞膜上的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淋巴组织 5-HT1A受体 检测 5-羟色胺受体1A亚型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调节
下载PDF
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ERβ、GnRH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若笳 王香桂 +2 位作者 蒋军 宋俏蔚 叶平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5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是否对去卵巢大鼠血雌二醇(E2)水平改变及对下丘脑弓状核(ARC)ER、GnRH阳性神经元表达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方法通过不同剂量葛根素液、倍美力溶液、灌胃去卵巢大鼠7周,观察大鼠血雌二醇(E2)水平变化,并用ABC免疫组化法观... 目的观察葛根素是否对去卵巢大鼠血雌二醇(E2)水平改变及对下丘脑弓状核(ARC)ER、GnRH阳性神经元表达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方法通过不同剂量葛根素液、倍美力溶液、灌胃去卵巢大鼠7周,观察大鼠血雌二醇(E2)水平变化,并用ABC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下丘脑弓状核ERβ、GnRH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光密度值(AOD)变化。结果葛根素高低剂量组较倍美力组血清E2水平和ERβ、GnRH阳性神经元表达虽有减少,但无显著差异(P>0.05);较造模组有显著上升(P<0.01);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葛根素能上调血E2水平和下丘脑弓状核内ERβ、GnRH阳性神经元表达,以此调节内分泌水平,进一步发挥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异黄酮类 卵巢切除术神经内分泌学
下载PDF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前后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俸勇强 伍伟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观察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前后的神经内分泌的变化,探讨成人先心病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0例成人先心病患者(其中70例行介入治疗)的心房利钠肽(ANP)、脑利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目的观察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前后的神经内分泌的变化,探讨成人先心病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0例成人先心病患者(其中70例行介入治疗)的心房利钠肽(ANP)、脑利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1(ET-1)和去甲肾上腺素(NE)在介入封堵术前和术后24h、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动态变化。另选取年龄及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正常体检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成人先心病术前血浆ANP、BNP、ET-1明显增高(均P<0.0001),NE、AngⅡ明显增高(均P=0.003)和ALD明显增高(P=0.023)。根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功能分级,3个亚组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神经内分泌的激活越明显。ANP、BNP与ET-1明显相关(ANP/ET-1,r=0.83,P<0.01;BNP/ET-1,r=0.71,P<0.01)。作为一个组,ANP、BNP、ET-1和NE有关联(r=0.81,P<0.01),AngⅡ与ALD相关密切(r=0.82,P<0.01)。所监测的神经内分泌因子在介入封堵术24h后开始下降,至6个月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P<0.01)。结论成人先心病存在着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并与疾病的严重性关系密切。介入封堵术后神经内分泌的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先天性 心脏外科手术 神经内分泌学
下载PDF
NSE、α_(1)-AT在细支气管肺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翠环 吴人亮 +2 位作者 周晟 陈春莲 车东媛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385-387,共3页
采用免疫组化 L SAB法及图像分析技术 ,定量检测 4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 (BAC)组织中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 α1 -抗胰蛋白酶 (α1 - AT)的表达 ,探讨其与 BAC的组织发生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 ,NSE和 α1 - AT阳性率分... 采用免疫组化 L SAB法及图像分析技术 ,定量检测 4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 (BAC)组织中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 α1 -抗胰蛋白酶 (α1 - AT)的表达 ,探讨其与 BAC的组织发生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 ,NSE和 α1 - AT阳性率分别为 70 .7% (2 9/ 41)和 85 .4% (35 / 41) ,α1 - AT的表达的强弱与组织亚型有关 ,肺泡型表达强度高于其他三型 (P<0 .0 5 ) ,乳头状型高于粘液型和硬化型 (P<0 .0 5 ) ,粘液型和硬化型间无明显差异 (P>0 .0 5 ) ,NSE表达的强弱与组织亚型无关 (P>0 .0 5 ) ;淋巴结转移组 NSE表达的强度 (0 .10± 0 .0 2 )明显高于无转移组 (0 .0 7±0 .0 2 ) ,淋巴结转移组 α1 - AT表达的强度 (0 .13± 0 .0 2 )则明显低于无转移组 (0 .15± 0 .0 2 )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提示 BAC也具有产生 α1 - AT的能力并大部分伴神经内分泌分化 ,NSE和 α1 - AT表达的强弱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肺泡癌 神经内分泌 分化 α_(1)-抗胰蛋白酶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甲状腺功能改变与卒中后抑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晶 王春霞 赵仁亮 《河北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甲状腺功能改变与情感变化相关性。方法:对6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单纯卒中组35例和卒中后抑郁组27例)收集两组入院d2、d7及d14两次空腹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状腺功能,并与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甲状腺功能改变与情感变化相关性。方法:对6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单纯卒中组35例和卒中后抑郁组27例)收集两组入院d2、d7及d14两次空腹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状腺功能,并与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卒中后抑郁组较单纯卒中组比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明显下降,而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显著增高,且卒中后抑郁组比卒中后无抑郁组的变化程度更显著;单纯卒中组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增高,但卒中后抑郁组TSH水平升高不明显;而在入院d14,单纯卒中组FT3、FT4、TSH均恢复接近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而卒中后抑郁组FT3、FT4虽有恢复但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甲状腺功能发生变化,而FT3、FT4及TSH水平变化与患者并发卒中后抑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后抑郁 甲状腺功能 神经分泌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