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反硝化、硝化、亚硝化及氨化细菌分布及其作用 被引量:43
1
作者 王国祥 濮培民 +1 位作者 黄宜凯 张圣照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用最大可能数(MPN:MostProbableNumber)法,测定了太湖五里湖敞水区及各种生态类型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内的反硝化、硝化、亚硝化和氨化细菌的分布,并分析探讨了它们的作用.结果表明,反硝化细菌的最大可能... 用最大可能数(MPN:MostProbableNumber)法,测定了太湖五里湖敞水区及各种生态类型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内的反硝化、硝化、亚硝化和氨化细菌的分布,并分析探讨了它们的作用.结果表明,反硝化细菌的最大可能数[n(MPN)],在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内水体中较敞水区湖水高2~5个数量级,差异极显著(P<0.01),漂浮植物群落内水体的反硝化细菌n(MPN)较沉水和浮叶植物群落内水体高2~3个数量级,差异极显著(P<0.01);硝化细菌n(MPN),敞水区湖水高于凤眼莲、水花生群落内水体,差异显著(P<0.05),菱群落与其他群落比较,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亚硝化细菌n(MPN),在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内的水体中较敞水区高3~4个数量级,差异极显著(P<0.01);氨化细菌n(MPN),在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内的水体中高于敞水区水体.除硝化细菌外,反硝化、亚硝化及氨化细菌均在根际处最为密集,且由根际向外呈现递减趋势.各种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内氮循环细菌分布及微环境的差异,促进了有机氮的分解、铵态氮的硝化和挥发、硝酸盐氮的反硝化作用.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水生高等植物生长区水样的氨化产气量为敞水区的2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 亚硝化细胞 氮化细胞 太湖
下载PDF
准好氧矿化垃圾床处理渗滤液的脱氮菌群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爱平 刘丹 +1 位作者 韩智勇 刘咏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9,共8页
为探明准好氧矿化垃圾床处理渗滤液的生物脱氮机理,采用最大或然数计数法以及一系列的生化试验和镜检照片,研究了床层不同高度脱氮菌的数量和菌群结构.结果表明:床内亚硝化菌、硝化菌、厌氧反硝化菌和好氧反硝化菌的平均数量分别为5.3&#... 为探明准好氧矿化垃圾床处理渗滤液的生物脱氮机理,采用最大或然数计数法以及一系列的生化试验和镜检照片,研究了床层不同高度脱氮菌的数量和菌群结构.结果表明:床内亚硝化菌、硝化菌、厌氧反硝化菌和好氧反硝化菌的平均数量分别为5.3×106,7.5×106,6.9×103和2.5×105 g-1,亚硝化菌、硝化菌和好氧反硝化菌主要富集于反应床的表层和底部,厌氧反硝化菌主要富集于反应床的中部;从床内共分离出3株亚硝化菌,6株硝化菌,5株厌氧反硝化菌和6株好氧反硝化菌.准好氧矿化垃圾床处理渗滤液的生物脱氮机理为同步硝化反硝化,主要发生在反应床的表层和底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好氧矿化垃圾床 渗滤液 亚硝化菌 硝化菌 反硝化菌
下载PDF
生物絮团中异养亚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胡修贵 赵培 +3 位作者 李玉宏 宋晓玲 马甡 黄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7-103,共7页
采用富集培养、分离纯化等微生物学手段,从对虾养殖池的生物絮团中筛选出两株对氨氮具有高转化率的菌株.16S rRNA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两株菌均属于盐单胞菌属,菌株2011072708与食物盐单胞菌Halomonas alimentaria有99%的同源性... 采用富集培养、分离纯化等微生物学手段,从对虾养殖池的生物絮团中筛选出两株对氨氮具有高转化率的菌株.16S rRNA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两株菌均属于盐单胞菌属,菌株2011072708与食物盐单胞菌Halomonas alimentaria有99%的同源性,而菌株2011072709与胜利盐单胞菌H.shengliensis有100%的同源性.比较研究了两株菌在不同温度、盐度、pH、碳氮比条件下对氨氮的转化率,菌株2011072708在温度37℃、盐度30~40、pH 8、碳氮比28的条件下对氨氮的转化率最高;菌株2011072709在温度27~42℃、盐度40~50、pH 6、碳氮比21的条件下对氨氮的转化率最高.研究结果表明,胜利盐单胞菌(2011072709)对温度、盐度、pH、碳氮比等各方面的适应性优于食物盐单胞菌(2011072708),更适合在生物絮团技术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 异养亚硝化细菌 氨氮转化率 盐单胞菌
下载PDF
东湖氮循环细菌分布及其作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东山 罗启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35,共7页
用最大可能数法测定东湖不同水期水体及底泥中亚硝化、硝化、反硝化和氨化细菌的分布 ,并分析其作用 .结果表明 ,水体中亚硝化菌的最大可能数丰水期最高 ,平水期居中 ,枯水期最小 ;硝化菌丰水期小于其他 2期 ,而反硝化、氨化细菌均是平... 用最大可能数法测定东湖不同水期水体及底泥中亚硝化、硝化、反硝化和氨化细菌的分布 ,并分析其作用 .结果表明 ,水体中亚硝化菌的最大可能数丰水期最高 ,平水期居中 ,枯水期最小 ;硝化菌丰水期小于其他 2期 ,而反硝化、氨化细菌均是平水期最高、丰水期次之 ,枯水期最小 .底泥中亚硝化菌n(MPN)丰水期高于另 2期 ,硝化菌枯水期最高 ,而反硝化菌枯水期低于其它 2水期 ,氨化细菌无差别 .对比水相、泥相发现 ,亚硝化菌丰水期、枯水期泥相均大于水相 (p <0 0 1 ) ,平水期无差别 .硝化菌在平水、丰水 2期的水相中占优势 ,枯水期差别不大 .反硝化菌n(MPN)仅在平水期泥相占优势 ,氨化细菌 2相中无差别 .氮循环细菌的分布及微环境的差异 ,促进了有机氮的分解、氨态氮的硝化和挥发及硝酸盐的反硝化作用 .研究还发现 ,水体、底泥中反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lg[n(MPN) ]与其气体截流量之间有显著相关 (p <0 0 0 1 ) ,且不同水期产气量不同 (p <0 0 5 ) ,表明氨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随水期变化较大 .氨化作用可将有机氮转化为铵和氨 ,促进水体及底泥中的氮以气态氨的形式挥发 ;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转化为N2 O、N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 亚硝化细菌 氨化细菌 东湖
下载PDF
海水养殖废水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周鑫 王素英 +2 位作者 池凌钰 王英卓 林翠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908-4910,4994,共4页
[目的]探讨海水养殖废水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其最佳培养条件。[方法]通过亚硝化细菌筛选和反硝化细菌筛选方法,从海水养殖废水中分离筛选出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各1株,命名为ZW38和ZL5,并对其最佳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经鉴定,菌... [目的]探讨海水养殖废水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其最佳培养条件。[方法]通过亚硝化细菌筛选和反硝化细菌筛选方法,从海水养殖废水中分离筛选出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各1株,命名为ZW38和ZL5,并对其最佳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经鉴定,菌株ZW38属于亚硝化单胞菌属,菌株ZL5属于副球菌属。两菌株在37℃条件均获得最大生物量,但菌株ZW38生长缓慢,最适生长pH值是6.0~8.0;而菌株ZL5的稳定期较长,到38 h时达到最大生物量,最适生长pH值是6.0~7.5。当摇床转速为130 r/m in时,菌株ZW38在装液量为40 m l/250 m l时生长最好;菌株ZL5在装液量为20 m l/250 m l^80 m l/250 m l的生长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将ZW38和ZL5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将海水养殖废水中的氨态氮降解成为对环境无毒无害的气态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亚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分离筛选 培养条件
下载PDF
平原河网水体氮污染对氮循环菌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魏志远 王婷 +3 位作者 徐凯 许磊 滕一鸣 蔡贤雷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2-817,共6页
采用最大可能数法对平原河网地区不同氮污染程度河道水体中浮游、颗粒附着及底泥中的氨化、亚硝化、硝化和反硝化菌进行测定,研究水体氮污染程度对氮循环菌不同种群的影响效应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浮游、颗粒附着和底泥中亚硝化菌的... 采用最大可能数法对平原河网地区不同氮污染程度河道水体中浮游、颗粒附着及底泥中的氨化、亚硝化、硝化和反硝化菌进行测定,研究水体氮污染程度对氮循环菌不同种群的影响效应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浮游、颗粒附着和底泥中亚硝化菌的丰度随着水体氮污染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但不同氮污染程度下氮循环菌种群结构组成之间差异不大,而浮游、颗粒附着及底泥生活类型之间的氮循环菌种群结构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浮游与底泥中氮循环菌种群组成结构之间差异最大.在氮污染水体中,浮游、颗粒附着和底泥氮循环菌中均以氨化菌为优势种群,显著高出其他氮循环菌种群多个数量级,而亚硝化菌和硝化菌丰度相对较低,反硝化菌在水体悬浮颗粒物上存在相对较高的丰度,不同氮循环菌种群组成比例存在失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化细菌 亚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氮污染 平原河网 最大可能数法
下载PDF
渤海湾海域硝化、亚硝化细菌的生态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赵海萍 陶建华 李清雪 《海洋技术》 2005年第4期44-49,共6页
于2004年8月和10月对渤海湾海域进行了两次硝化菌群的生态学调查.结果显示,在渤海湾水体中,8月份硝化细菌的数量在(1.6~300)×104个/L之间,10月份硝化细菌的数量在(0.5~30)×104个/L之间;8月份亚硝化细菌的数量在(1.1~160)&#... 于2004年8月和10月对渤海湾海域进行了两次硝化菌群的生态学调查.结果显示,在渤海湾水体中,8月份硝化细菌的数量在(1.6~300)×104个/L之间,10月份硝化细菌的数量在(0.5~30)×104个/L之间;8月份亚硝化细菌的数量在(1.1~160)×104个/L之间,10月份亚硝化细菌的数量在(0.5~30)×104个/L之间.8月份硝化细菌与磷酸盐有高度明显的相关性(0.01水平),与氨氮、水温、溶氧量都有较明显的相关性(0.05水平);10月份细菌数仅与溶氧量有较明显的相关性(0.05水平).8月份亚硝化细菌数与各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明显;10月份亚硝化细菌数与磷酸盐、pH值及溶氧量的相关性都是在0.01水平上;而且与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有明显的相关性,都在0.05水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细菌 亚硝化细菌 环境因子 渤海湾
下载PDF
水中亚硝化功能菌的富集培养及其固定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强 于鲁冀 +1 位作者 李廷梅 吴小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22,共6页
采用含有机碳源的异养培养基和自养亚硝化培养基,从水环境样品中富集培养得到能代谢氨氮具有亚硝化功能的混合微生物,在自养培养基中扩大培养7个批次,该培养物对NH4+-N的去除率基本保持在80%以上,同时均伴随有NO2--N超过75%的积累。以... 采用含有机碳源的异养培养基和自养亚硝化培养基,从水环境样品中富集培养得到能代谢氨氮具有亚硝化功能的混合微生物,在自养培养基中扩大培养7个批次,该培养物对NH4+-N的去除率基本保持在80%以上,同时均伴随有NO2--N超过75%的积累。以海藻酸钠(SA)、聚丙烯酰胺(PAM)和聚乙烯醇(PVA)为固定化载体包埋制成SA、SA-PAM和SA-PVA颗粒,研究了固定化亚硝化功能混合菌去除河水中NH4+-N的效果,发现SA、SA-PAM和SA-PVA固定亚硝化功能菌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菌体较高的亚硝化活性,其中SA和SA-PAM颗粒机械强度和稳定性较差;SA-PVA颗粒虽然存在一定传质障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微生物的活性,但24 h对河水中NH4+-N的去除率仍可达到80%左右,并且颗粒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好,有一定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化功能菌 富集培养 包埋固定化 污染河流'
原文传递
硝化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瑞兰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67-69,共3页
硝化细菌具有专性自养及生长缓慢等特性,是水体氮循环过程中的限速环节。作为一种益生菌剂,硝化细菌已经成为水产养殖水体改良研究的热点。文中就硝化细菌的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国内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硝化细菌 水产养殖 生长缓慢 循环过程 益生菌剂 水体改良 应用现状 作用机理 国内外
下载PDF
处理高氨氮废水亚硝化细菌培养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彭生 吴雪茜 +1 位作者 周如禄 郭中权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0-62,87,共4页
为培养适应高氨氮废水短程硝化要求的亚硝化细菌,采用选择性传代培养及序批式定向培养对亚硝化细菌富集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水温、p H、溶解氧浓度等培养条件对亚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富集的亚硝化细菌为短杆状亚硝化单... 为培养适应高氨氮废水短程硝化要求的亚硝化细菌,采用选择性传代培养及序批式定向培养对亚硝化细菌富集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水温、p H、溶解氧浓度等培养条件对亚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富集的亚硝化细菌为短杆状亚硝化单胞菌,菌体大小为0.75μm×0.3μm,在水温T=(28±1)℃、p H=(7.6±1)、ρ(DO)=(1.2±0.2)mg/L的培养条件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初始氨氮浓度的提高,亚硝化细菌逐渐适应了高氨氮水质环境,亚硝化细菌浓度达到2.4×10~9 CFU/m L,氨氧化速率达到21.8 mg/(L·h),亚硝酸氮累积率≥9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化细菌 短程硝化 氨氮 富集培养
原文传递
短程硝化反硝化中影响HNO_2积累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德生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0年第6期55-58,共4页
介绍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生物脱氮机理,综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中影响HNO2积累的主要因素游离性氨(FA)、pH、温度、溶解氧(DO)和污泥泥龄等,探讨了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的途径。
关键词 短程硝化 反硝化 HNO2 亚硝化菌 硝化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