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化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对比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谭明红 陈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184-2186,共3页
目的观察水化治疗对使用非离子等渗对比剂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对比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科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50例,年龄(64.4±9.3)岁,分为2组:①水化治疗组(n=39),在使用非离子等... 目的观察水化治疗对使用非离子等渗对比剂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对比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科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50例,年龄(64.4±9.3)岁,分为2组:①水化治疗组(n=39),在使用非离子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320 mg/ml)进行多检测器行列螺旋式计算机体层摄影(multidetec-tor-row helic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MDCT)检查前后12 h内予0.9%盐水以1 ml/(kg.h)的速度滴注进行水化,静脉补液量根据患者的体质量及患者心功能进行调整,要求患者24 h尿量达到2 L以上以达到充分水化。②常规治疗组(n=41),按患者正常治疗流程,不额外增加患者的饮水量及静脉液体输入量。记录和分析2组患者在检查前后48、72、168 h的血清肌酐浓度(SCr)变化情况。结果水化治疗组的血肌酐基础值为(160.9±62.7)μmol/L,给予非离子对比剂后48、72、168 h的血肌酐值分别为(145.8±78.7)、(143.1±47.6)、(153.8±59.8)μmol/L。水化治疗组的4次血肌酐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的血肌酐基础值为(180.3±91.4)μmol/L,给予非离子对比剂后48、72、168 h的血肌酐值分别为(185.5±71.3)、(188.7±104.3)、(188.3±90.6)μmol/L,常规治疗组给予对比剂前后的4次血肌酐值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水化治疗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水化治疗可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对比剂肾病 非离子等渗对比剂 水化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