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景点旅游视阈下养生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兰菊萍 田满文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76,共6页
无景点养生旅游是养生旅游步入成熟期的一种新业态。无景点养生旅游糅合了无景点旅游与养生旅游的概念,是现有旅游健康性受到挑战、吸引物不断泛化、旅游者养生旅游需求旺盛和旅游业发展趋于成熟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无景点养生旅游的主... 无景点养生旅游是养生旅游步入成熟期的一种新业态。无景点养生旅游糅合了无景点旅游与养生旅游的概念,是现有旅游健康性受到挑战、吸引物不断泛化、旅游者养生旅游需求旺盛和旅游业发展趋于成熟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无景点养生旅游的主要特征是自主性、养生性与经济性。在开发过程中,要以自然人文养生资源为依托,注重注入文化灵魂,深化区域内外合作,努力实现居民收入的增长,并通过智慧旅游建设实现整合营销,树立无景点养生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生旅游 无景点旅游 智慧旅游
下载PDF
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无景点旅游实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郭艳芳 宋保平 +1 位作者 卢璐 马骞 《旅游论坛》 CSSCI 2011年第3期26-30,共5页
随着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和旅游者阅历的增长,无景点旅游成为人们追求个性化的新兴旅游方式。以2009年10—11月在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上采集到的第一手意愿性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二元Logistic离散选择模型,系统分析了影响游客选择无景... 随着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和旅游者阅历的增长,无景点旅游成为人们追求个性化的新兴旅游方式。以2009年10—11月在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上采集到的第一手意愿性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二元Logistic离散选择模型,系统分析了影响游客选择无景点旅游这种新型旅游方式的影响因素,认为游客的年旅游次数、网络利用程度、文化程度、出行交通工具、税后月收入等因素显著影响其选择无景点旅游的概率。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功能,准确率达到75.5%,这对于我国今后无景点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对于旅游目的地地区相应完善其旅游设施及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景点旅游 游客特征 离散选择模型
下载PDF
大学生无景点旅游体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西安3所高校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郭艳芳 宋保平 田祥利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75-79,共5页
本文对影响大学生无景点旅游体验的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到5个影响因子,其中,"好奇与求知"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其次是"美食与休闲"、"社交与文化"、"旅游地公共设施",最后是"住... 本文对影响大学生无景点旅游体验的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到5个影响因子,其中,"好奇与求知"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其次是"美食与休闲"、"社交与文化"、"旅游地公共设施",最后是"住宿与娱乐"。同时,本研究分析了无景点旅游者的总体感受,86.5%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继续进行无景点旅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景点旅游 大学生 旅游体验 西安
下载PDF
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大学生无景点旅游实证研究——以西安三所高校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郭艳芳 宋保平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03-108,共6页
文章以在西安三所高校现场采集到的第一手意愿性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二元Logistic离散选择模型,分析了影响大学生选择无景点旅游的影响因素,认为大学生的就读专业、来自于何地、旅游花费来源、月生活费、年旅游次数等因素显著影响其... 文章以在西安三所高校现场采集到的第一手意愿性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二元Logistic离散选择模型,分析了影响大学生选择无景点旅游的影响因素,认为大学生的就读专业、来自于何地、旅游花费来源、月生活费、年旅游次数等因素显著影响其选择无景点旅游的概率.这对于我国今后无景点旅游的发展,特别是针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拓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选择模型 大学生 无景点旅游
下载PDF
亚热带西部山地平原交错带全域旅游发展研究——以四川省洪雅县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罗怀良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7年第3期23-34,共12页
全域旅游是旅游资源富集、不适宜大规模工业化地区的一种发展新方式。全域旅游需要区域内部有高密度的多样景观,协调统一的区域主题以及适中的区域尺度。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洪雅县利用优越的区域内在条件,将生态农业、田园风光与乡村旅... 全域旅游是旅游资源富集、不适宜大规模工业化地区的一种发展新方式。全域旅游需要区域内部有高密度的多样景观,协调统一的区域主题以及适中的区域尺度。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洪雅县利用优越的区域内在条件,将生态农业、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相融,将森工、水能开发、食品加工与旅游联动,将道教文化与养生旅游、本土文化与民俗旅游相结合,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养生旅游相统一,形成一系列以旅游为核心的产业关联雏形。依托域外大景区整体提升县域旅游形象,实行点、轴、面串联推进景观的全域统筹,突出绿色主题的差异化发展,促进旅游全域协同发展,并探索出全域旅游的产业关联与地域统筹协作模式。实践表明:这类区域全域旅游可以采用因地制宜的政府主导、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关联、差异化发展的地域协同、地域文化挖掘与人文景观营造的特色提升等策略。针对该县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今后应采取更新观念与强化政府主导,以产业链间的横向关联推动产业聚变,以分层次/类别统筹开发促进全域协同,坚持生态优先和强化环境保护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平原交错带 全域旅游 乡村旅游 无景点旅游 四川省洪雅县
下载PDF
“无景点”旅游背景下河流湿地生态旅游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安传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1-134,156,共5页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逐步成熟,"无景点"旅游这种个性化的旅游方式逐步受到广喜欢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无景点"旅游是和传统"景点"旅游相对的一种休闲旅游方式,其显著特点是在景区、景点之外,自...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逐步成熟,"无景点"旅游这种个性化的旅游方式逐步受到广喜欢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无景点"旅游是和传统"景点"旅游相对的一种休闲旅游方式,其显著特点是在景区、景点之外,自主自愿、自由自在的旅游,不受旅行社的安排和束缚。针对河流湿地而言,"无景点"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河流湿地景观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无景点"旅游者所参观、游览、体验的对象是未经开发的河流湿地旅游资源,这必然造成管理的缺失,出现了严重的"公地悲剧",给河流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压力和破坏。因此,要从旅游发展理念、政府主导管理、进行环境监测、采用循环旅游发展模式入手来改善当前的状况,加强河流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以长期满足旅游者深度体验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景点”旅游 河流湿地 生态
原文传递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非景点地名翻译——以《昭通旅游导游词》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剑 曾济民 +1 位作者 张成喜 张国富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3期13-17,共5页
以功能翻译理论为视角,发现《昭通旅游导游词》中的非景点地名翻译存在译名拼写错误、内涵把握不准、译名不符合规范和译名不统一等四类失误。运用注重地名内涵、准确传达信息;地名英译地道规范;发挥译语优势、注重读者效应等策略可以... 以功能翻译理论为视角,发现《昭通旅游导游词》中的非景点地名翻译存在译名拼写错误、内涵把握不准、译名不符合规范和译名不统一等四类失误。运用注重地名内涵、准确传达信息;地名英译地道规范;发挥译语优势、注重读者效应等策略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失误,实现非景点地名翻译时地名信息的准确和有效传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翻译理论 昭通旅游导游词 非景点地名翻译 策略
下载PDF
旅行社视角的无景点旅游探析
8
作者 高鹏 张秉池 杨海红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2011年第3期19-22,共4页
无景点旅游作为后工业时代的一种新型旅游休闲业态,以其自由、浪漫、富有个性等特点受到游客的青睐,呈迅猛的发展态势。对旅行社而言,无景点旅游既是一种挑战也是机遇。从表面上看,无景点旅游的兴起会削弱传统旅行社组团业务,削减... 无景点旅游作为后工业时代的一种新型旅游休闲业态,以其自由、浪漫、富有个性等特点受到游客的青睐,呈迅猛的发展态势。对旅行社而言,无景点旅游既是一种挑战也是机遇。从表面上看,无景点旅游的兴起会削弱传统旅行社组团业务,削减旅行社的利益。但从本质上,无景点旅游注重旅游体验的特性给予旅行社以推动力,促进旅行社业务的创新与完善。通过探究旅行社视角的无景点旅游,发现旅行社运作无景点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旅行社应采取的措施,以期提升旅行社对无景点旅游的产品服务与线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社 无景点旅游 运作
下载PDF
基于心理学理论的无景点旅游发展研究
9
作者 周学军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2012年第5期62-65,共4页
无景点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日渐成为旅游热点,我们认为这是游客对旅游本质追寻的一种表现,与游客的旅游心理需求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对游客旅游心理、无景点旅游的特征及目前无景点旅游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政府部门、旅游... 无景点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日渐成为旅游热点,我们认为这是游客对旅游本质追寻的一种表现,与游客的旅游心理需求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对游客旅游心理、无景点旅游的特征及目前无景点旅游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政府部门、旅游景区、游客、旅行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促进这一新型旅游方式的健康发展,从而真正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体验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景点旅游 心理需求 旅游需求
下载PDF
大学生无景点旅游动机及市场开发对策 被引量:9
10
作者 符运政 耿静 胡庆晨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6年第2期249-252,239,共5页
旅游动机是旅游行为产生的直接动力,为研究大学生无景点旅游动机,依据旅游动机推拉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提取并命名了大学生无景点旅游的5个推力因子,分别为文化、康体、交际、声望和学习;提取并命名4个拉力因子,分别为设施便利、资... 旅游动机是旅游行为产生的直接动力,为研究大学生无景点旅游动机,依据旅游动机推拉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提取并命名了大学生无景点旅游的5个推力因子,分别为文化、康体、交际、声望和学习;提取并命名4个拉力因子,分别为设施便利、资源丰富、形象良好、娱乐多样。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在人口统计特征中推拉力因子所表现的差异。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大学生无景点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动机 无景点旅游 大学生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昆明市无景点旅游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龙 马月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4期309-314,共6页
近年无景点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备受相关学者的关注,但关于无景点旅游市场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以昆明市为研究区域,对昆明市无景点旅游市场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收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近年无景点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备受相关学者的关注,但关于无景点旅游市场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以昆明市为研究区域,对昆明市无景点旅游市场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收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众多变量中筛选提取出了3个主因子,即第1主因子: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和收入,第2主因子:出游目的、尝试原因和尝试意愿,第3主因子:出游方式、年出游次数和有无类似经历。研究结果表明:第1主因子、第3主因子对被调查者选择无景点旅游的影响最大。同时,通过研究进一步了解现阶段昆明市无景点旅游的发展状况,为昆明市无景点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景点旅游 市场 因子分析法 昆明
下载PDF
游客满意度对韶关无景点旅游发展影响的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严玉婷 吴玉林 +2 位作者 黄雨君 黎嘉莹 何慧芬 《北方经贸》 2014年第9期252-254,共3页
通过对来韶游客满意度对韶关无景点旅游的发展影响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游客提出对韶关吃、住、行、娱、购的不足方面,从政府层面、行业层面和个体层面提出韶关无景点旅游发展建议。
关键词 韶关 无景点旅游 游客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居民感知调查的韶关无景点旅游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严玉婷 隋春花 +2 位作者 吴玉林 黄雨君 黎嘉莹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1期86-88,93,共4页
对韶关市当地居民关于无景点旅游的参与度和认知度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居民缺乏主人翁意识、旅游环境破坏严重、无景点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社会治安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从政府层面、行业层面和个体层面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无景点旅游 居民感知 参与度 认知度 韶关市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无景点旅游动机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学同 雷若欣 刘锐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50-55,共6页
无景点旅游是一种个性化旅游体验方式,越来越受旅游者的欢迎。选取18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探寻人们选择无景点旅游的原因。经过实证研究发现,"追求自由感""追求真实性"&qu... 无景点旅游是一种个性化旅游体验方式,越来越受旅游者的欢迎。选取18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探寻人们选择无景点旅游的原因。经过实证研究发现,"追求自由感""追求真实性""追求幸福感"和"追求自我认同"是影响游客选择无景点旅游方式的主要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景点旅游 旅游动机 因子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