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PLS-DA模型分析不同养殖方式下宁都黄鸡肌肉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
1
作者 葛庆联 刘茵茵 +5 位作者 樊艳凤 马丽娜 贾晓旭 高玉时 周瑶敏 唐修君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6,共8页
为研究不同养殖方式下宁都黄鸡肌肉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将试验鸡随机分为笼养组和平养组,饲喂同一日粮。试验鸡达上市日龄时对鸡肉进行感官品尝评价和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 为研究不同养殖方式下宁都黄鸡肌肉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将试验鸡随机分为笼养组和平养组,饲喂同一日粮。试验鸡达上市日龄时对鸡肉进行感官品尝评价和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方法筛选与不同养殖方式相关的差异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平养组和笼养组共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27种,主要为酚类、醇类和烃类。挥发性风味物质中,己醛、1-辛烯-3-醇、E-2-壬烯醛、正己醇、壬醛、2,3-戊二酮、癸醛、2,3-辛二酮、E-2-辛烯醛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综上,这一研究可为地方鸡肉品质基于风味物质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都黄鸡 养殖方式 挥发性物质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基于OPLS-DA模型的雪茄烟叶香气差异分析
2
作者 卢绍浩 谢永恒 +6 位作者 许利平 刘崇盛 吴兆明 张丽娜 许高燕 赵振杰 高阳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6-186,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雪茄烟叶香气品质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德雪1号、德雪3号和德雪5号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并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 为探究不同品种雪茄烟叶香气品质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德雪1号、德雪3号和德雪5号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并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结果表明,品种间烟叶香气物质的种类基本一致,而香气物质含量却存在差异,其中德雪1号烟叶中巨豆三烯酮、β-环柠檬醛、苯甲醛和2,6-壬二烯醛含量较高,二氢猕猴桃内酯、2-乙酰基呋喃、茄酮和新植二烯含量较低;德雪3号中呋喃类化合物和新植二烯含量较高;德雪5号中二氢猕猴桃内酯、茄酮和愈创木酚含量较高。通过30个香气成分构建了OPLS-DA模型,其中自变量拟合指数(R2X)、因变量拟合指数(R2Y)和模型预测指数(Q2)分别为0.806、0.993和0.988,交叉验证方差分析(cross validation analysis of variance,CV-ANOVA)检验结果F为179.76(P<0.05),且通过200次置换验证发现模型未出现过拟合现象,表明模型显著可靠。模型从30个香气成分中筛选出了8个差异香气物质,可用于雪茄品种的区分。以上结果为阐明不同品种雪茄烟叶的香气特征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叶 香气成分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 品种判别
下载PDF
基于溶剂峰压制与OPLS-DA法分析小儿止咳糖浆成分差异
3
作者 郑晓红 高荣敏 肖志会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3-69,共7页
目的利用溶剂峰压制实验结合OPLS-DA方法分析比较不同厂家小儿止咳糖浆成分的差异,并进行有效的区分和鉴别。方法采集6个厂家21个生产批号34个样品的小儿止咳糖浆氢谱,将氢谱分段积分后,利用OPLSDA模式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6个厂家的小... 目的利用溶剂峰压制实验结合OPLS-DA方法分析比较不同厂家小儿止咳糖浆成分的差异,并进行有效的区分和鉴别。方法采集6个厂家21个生产批号34个样品的小儿止咳糖浆氢谱,将氢谱分段积分后,利用OPLSDA模式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6个厂家的小儿止咳糖浆的氢谱相似,但是经过溶剂峰压制实验后发现微量成分存在差异。两次实验数据经OPLS-D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厂家的小儿止咳糖浆成分存在差异。结论^(1)H-NMR指纹图谱结合OPLS-DA模式识别能有效区分不同厂家的小儿止咳糖浆,为小儿止咳糖浆的质量标准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止咳糖浆 成分差异 溶剂峰压制 opls-DA识别模式
下载PDF
基于HPLC-QAMS多指标成分联合OPLS-DA及加权TOPSIS模型的威灵仙药材质量评价
4
作者 冯晓川 张静 +1 位作者 徐延昭 张蕊 《药学前沿》 CAS 2024年第12期593-604,共12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威灵仙中9个成分含量同步检测方法,筛选影响其质量的差异标志物,对其质量差异性进行评价。方法对8省16个批次威灵仙样品进行回流提取,提取物采用HPLC法检测;采用化学识别模式和加权TOPSIS法建立威灵仙质量优劣评价模型...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威灵仙中9个成分含量同步检测方法,筛选影响其质量的差异标志物,对其质量差异性进行评价。方法对8省16个批次威灵仙样品进行回流提取,提取物采用HPLC法检测;采用化学识别模式和加权TOPSIS法建立威灵仙质量优劣评价模型,对其质量差异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灵仙新苷、虎掌草皂甙D、威灵仙皂甙C、虎掌草皂苷B、常春藤皂苷元、齐墩果酸、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橙皮素和芒柄花素分别在1.27~31.75、4.48~112.00、7.35~183.75、3.69~92.25、6.16~154.00、20.95~523.75、0.58~14.50、0.39~9.75和0.26~6.50µ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1%~100.12%,RSD为0.71%~1.53%(n=9);16批样品聚为3类;齐墩果酸、威灵仙皂甙C、灵仙新苷和常春藤皂苷元可能是影响威灵仙产品质量主要潜在标志物;加权TOPSIS法分析结果显示16批威灵仙质量评价贴近度在0.0978~0.8182之间,其中S13最大(0.8182)。结论建立的威灵仙中9种成分定量分析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化学计量学及加权TOPSIS法可用于评价其质量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灵仙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计量学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 加权TOPSIS法 质量评价
下载PDF
Spectrum-eff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onents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based on 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5
作者 Tianliang Liu Linlin Yang +3 位作者 Chengming Dong Daming Qi Baoyu Ji Qiguo Gao 《Sci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is a significant foo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nown as plant antibiotics.It has rich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significant pharmacological effects.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Lonicerae ...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is a significant foo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nown as plant antibiotics.It has rich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significant pharmacological effects.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has been clarified,but the study on its spectrum-effect relationship has not been reported.The compounds responsible for its antitumor activity are still unknown.In this study,processed products of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ere taken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and SMMC-7721,A549,andMGC80-3 cells were tested.The 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mmon compounds in different processed products and the antitumor activ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processed products have a stronger inhibitory effect on A549 cells and MGC80-3 cells than SMMC-7721 cells.Compounds such as secologanic acid,isochlorogenic acid A,serotonin,and chlorogenic aci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ir antitumor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Processed products Antitumor activity Spectrum-effect relationship 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气质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不同品牌鱼香肉丝气味差异
6
作者 乔明锋 易宇文 +5 位作者 胡金祥 何莲 蔡雪梅 邓静 王林 杜菊苹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9,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地域、品牌的鱼香调料制备的鱼香肉丝挥发性物质的差异,试验采用电子鼻、捕集阱顶空-气质联用仪(trap head 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Trap-GC-MS)结合维恩图、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 为探究不同地域、品牌的鱼香调料制备的鱼香肉丝挥发性物质的差异,试验采用电子鼻、捕集阱顶空-气质联用仪(trap head 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Trap-GC-MS)结合维恩图、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不同地域、品牌鱼香调料制备的鱼香肉丝挥发性物质的差异。电子鼻结合主成分分析显示,4个样品的整体气味轮廓存在明显差异。GC-MS分析表明,4个样品分别鉴定出48,46,69,55种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85.01%、85.63%、95.30%和84.30%。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正己醛、庚醛、正辛醛、正己醇、桉叶醇、二甲基四硫醚、乙酸异戊酯、异戊醇、异戊醛对样品的气味形成有重要贡献。E-2-庚烯醛、戊醇、乙酸丁酯、戊醛、反-2-辛烯醛、二甲基四硫醚、松油烯、(-)-莰烯是样品特征风味物质。配料差异可能是导致不同地域、品牌鱼香调料制备的鱼香肉丝挥发性物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香肉丝 品牌 气质联用技术 电子鼻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气味活度值
下载PDF
怀菊不同部位中8种黄酮含量比较
7
作者 李孟 郭梦真 +6 位作者 邓晓颜 张博文 王小兰 刘通 张莉 郑晓珂 冯卫生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8-383,共6页
目的测定怀菊花、茎、叶中芹菜素、金合欢素、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香叶木素、木犀草素、金合欢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HPLC法测定58批药材中各黄酮含量,再进行层... 目的测定怀菊花、茎、叶中芹菜素、金合欢素、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香叶木素、木犀草素、金合欢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HPLC法测定58批药材中各黄酮含量,再进行层次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8种黄酮在各部位中均有检出,其含量存在差异,总体上依次为花>叶>茎,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差异性成分。结论怀菊花、茎、叶中均含有黄酮,在以前者为主原料的同时应加大后两者的开发利用,以期充分提高该药材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菊 部位 黄酮 含量测定 HPLC 层次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60)Co-γ对冷吃兔VOCs的影响
8
作者 童光森 杨葵 +6 位作者 李想 昝博文 黄开正 陈韬 高原菊 伟雯婷 易宇文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7,154,共11页
为探究辐照(^(60)Co-γ)剂量(6,10,14 kGy)对冷吃兔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影响,试验采用感官评价、质构仪、色差仪、电子鼻、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 为探究辐照(^(60)Co-γ)剂量(6,10,14 kGy)对冷吃兔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影响,试验采用感官评价、质构仪、色差仪、电子鼻、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结合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不同剂量的^(60)Co-γ对冷吃兔VOCs的影响。感官评价、质构和色差分析表明辐照剂量对样品的影响不大;电子鼻分析表明样品的气味强度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强;GC-IMS分析共鉴定出55种VOCs,醛类、烃类、吡嗪类和酸类是主要VOCs;乙酸乙酯、庚醛-D、β-月桂烯-M、己醛-D、2-甲基丁酸-3-甲基丁酯、松油烯、(E)-2-庚烯醛-M、β-月桂烯-D、丁酸甲酯、(E)-2-庚烯醛-D、异丁醛、β-蒎烯-M、己醛-M等是样品差异性VOCs。6 kGy^(60)Co-γ及以上的剂量均能有效灭杀微生物;辐照灭菌能使部分VOCs的浓度得到提高,未检测到有明显异味的VOCs。6,10,14 kGy剂量的^(60)Co-γ对冷吃兔VOCs的影响均在消费者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吃兔 辐照剂量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 电子鼻 气味活性值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融合OMP和PLS的粮食作物近红外光谱变量选择
9
作者 李四海 朱刚 +1 位作者 刘明奇 董雯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0-224,共5页
为进一步解决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用于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时存在的偏差小、方差大、选择变量较多、模型容易过拟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正交匹配追踪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正交匹配偏最小二乘变量选择方法OMPLS(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 为进一步解决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用于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时存在的偏差小、方差大、选择变量较多、模型容易过拟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正交匹配追踪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正交匹配偏最小二乘变量选择方法OMPLS(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based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OMPLS为前向变量选择方法,算法根据OMP回归系数绝对值大小评价光谱变量重要性,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和贝叶斯信息准则确定剩余光谱变量中的重要变量,最终得到满足给定数量要求的最优变量集合。分别在corn数据集和wheat kernels数据集上进行变量选择实验,根据选择变量个数、RMSEC和RMSEP比较PLS、OMP、OMPLS 3种变量选择方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OMPLS方法在corn数据集和Wheat kernels数据集上选择变量个数、RMSEP值均小于OMP方法,表明模型泛化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OMPLS变量选择方法以BIC指标作为模型选择准则,在模型复杂度和预测能力之间取得平衡。与OMP方法相比,能够进一步减少选择变量的数量,防止过拟合,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变量选择 正交匹配追踪 偏最小二乘 贝叶斯信息准则
下载PDF
不同产地虾酱代谢物组的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佳乐 郑兰萍 +4 位作者 刘颖 刘敏 陈亚泉 龙肇 付湘晋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153,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产地虾酱非挥发性小分子组成。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对山东、广东、河北地区虾酱中的代谢物进行检测;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识别不同产地虾酱特征性代谢物。结果:虾酱富含氨基酸、脂... 目的:探究不同产地虾酱非挥发性小分子组成。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对山东、广东、河北地区虾酱中的代谢物进行检测;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识别不同产地虾酱特征性代谢物。结果:虾酱富含氨基酸、脂肪酸类代谢物,形成了大量N-脂酰化合物,相对含量高的有肉桂酸、11’-羧基-α-铬醇和β-亮氨酸等,虾酱中还新发现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6-羟基褪黑素、γ-谷氨酰胺-5-羟基色氨酸等积极神经递质类活性物质;山东虾酱主要有肉桂酸、β-亮氨酸等特征代谢物;广东虾酱主要有12-Hete-T和N-油酰牛磺酸等特征代谢物;河北虾酱主要有二十碳五烯酸和花青素-3-O-(6’-丙酰基阿拉伯糖苷)等特征代谢物。结论:虾酱富含β-亮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甘氨酸等小分子物质和牛磺酸、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生物活性成分。不同产地虾酱中代谢产物组成具有一定的产地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酱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特征代谢物
下载PDF
HS-SPME-GC-MS结合OPLS-DA分析提取方法对牛油果油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31
11
作者 欧阳红军 刘义军 +3 位作者 袁源 静玮 张利 李积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9-788,共10页
【目的】明确热榨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和水代法3种提取方法对牛油果油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影响,为牛油果油的提取及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 【目的】明确热榨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和水代法3种提取方法对牛油果油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影响,为牛油果油的提取及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热榨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和水代法所得牛油果油的挥发性香气化合物进行鉴定、组间区分及总体差异分析。【结果】热榨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和水代法3种提取方法所得牛油果油中共鉴定出80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分别检出40、40和45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以碳氢类、醛类、酸类和醇类为主。热榨法中碳氢类17种,占比45.68%;醛类5种,占比3.31%;醇类8种,占比9.39%;酸类3种,占比21.65%;水代法中碳氢类13种,占比28.87%;醛类14种,占比26.42%;醇类8种,占比15.92%;酸类2种,占比19.53%。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中碳氢类21种,占比42.99%;醛类9种,占比12.77%;醇类4种,占比7.75%,酸类1种,占比20.23%。基于不同牛油果油样品中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含量进行OPLS-DA分析,实现热榨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和水代法所得牛油果油样品的鉴别。3种提取方法所得牛油果油样品的标志差异性化合物有56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有癸烷、甲苯等特有香气化合物13种,水代法有2-庚烯-1-醇、1-辛烯-3-醇等特有香气化合物16种,3种提取方法共有己醛、2-庚烯醛等18种香气化合物。【结论】通过HS-SPME-GC-MS结合OPLS-DA找到牛油果油挥发性化合物的差异性,从而筛选出差异性形成的潜在物质,可用于快速鉴别牛油果油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油果油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 挥发性香气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 模型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和OPLS-DA的不同牌号卷烟分类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潘曦 刘辉 +4 位作者 王昊 刘静 何昀潞 黄伟初 邱昌桂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85-1391,共7页
为了对卷烟牌号进行准确分类鉴别,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结合有监督的模式识别快速鉴别卷烟牌号的新方法。利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一阶导数(FD)、二阶导数(SD)和Savitzky-Golay平滑(SG)及其... 为了对卷烟牌号进行准确分类鉴别,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结合有监督的模式识别快速鉴别卷烟牌号的新方法。利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一阶导数(FD)、二阶导数(SD)和Savitzky-Golay平滑(SG)及其相结合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对烟丝光谱进行预处理,通过近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3种模式识别方法对不同牌号烟丝进行分类识别研究,并采用分类识别正确率作为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1)烟丝近红外光谱主成分得分图交叉重叠,区分不明显,PCA无法识别出5种牌号的成品烟丝;(2)烟丝光谱经MSC+FD预处理后的PLS-DA模型可得到较好的识别效果,校正集和测试集的分类识别正确率分别为100%和98.3%;(3)烟丝光谱经MSC+SD预处理后的OPLS-DA模型的模式识别效果最好,模型对自变量拟合指数(R2X),因变量的拟合指数(R2Y)和模型预测指数(Q2)分别为0.485、0.907和0.748,近红外光谱校正集和测试集的分类识别正确率均为100%。说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有监督模式识别方法OPLS-DA建立的烟丝牌号分类模型具有高效快速、准确无损的优点,为卷烟烟丝分类提供了一种新的快速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成品烟丝 分类识别 主成分分析法(PCA)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
下载PDF
OPLS在非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孙凤林 郝志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26-2829,共4页
为了解决隐含潜变量回归(implicit non-linear latent variable regressionI,NLR)建模方法中加入自变量的非线性项使系统中出现了与因变量无关的信息或者噪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正交投影(orthogonal projection to latent structures,OP... 为了解决隐含潜变量回归(implicit non-linear latent variable regressionI,NLR)建模方法中加入自变量的非线性项使系统中出现了与因变量无关的信息或者噪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正交投影(orthogonal projection to latent structures,OPLS)方法,对INLR数据进行预处理。OPLS算法能有效去除预测矩阵中与因变量无关的信息,在不影响INLR建模效果的同时减少有意义的成分,改善了模型的解释性和真实性。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的建模效果优于INLR、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算法得到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回归 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 隐含潜变量回归(INLR) opls INLR-opls
下载PDF
基于OPLS回归的流通业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骏阳 张国山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27,共6页
为克服目前国内关于流通对消费作用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文章利用2003—2012年的流通业相关指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和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数据,引入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对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流通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流通业规模、... 为克服目前国内关于流通对消费作用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文章利用2003—2012年的流通业相关指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和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数据,引入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对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流通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流通业规模、流通企业效率以及流通业组织化三个层面定量描述了流通发展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对消费支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发展流通业能有效拉动居民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业 居民消费支出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
下载PDF
SDE-GC-MS结合OPLS-DA分析不同生态区谷子品种香气特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少辉 赵巍 +3 位作者 刘松雁 李朋亮 张爱霞 刘敬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586-2596,共11页
【背景】我国谷子产地分为4个地区,包括东北平原地区、华北平原地区、内蒙古高原地区和西北地区,谷子区域试验旨在筛选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种质资源。但是,良好的生长遗传性状和米粒外观表型未必具有良好的烹饪品质和香气特征,特别是香... 【背景】我国谷子产地分为4个地区,包括东北平原地区、华北平原地区、内蒙古高原地区和西北地区,谷子区域试验旨在筛选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种质资源。但是,良好的生长遗传性状和米粒外观表型未必具有良好的烹饪品质和香气特征,特别是香气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生产和下游产业。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是一种预处理手段,可模拟煮粥的过程,适合于谷子的香气分析。【目的】明确不同生态区谷子种质资源香气特征,推动感官导向型育种-加工产业实践。【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DE-GC-MS)结合香气活性值法(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和内蒙古4个生态区谷物香气成分差异。【结果】SDE-GC-MS分析结果表明4个生态区12个谷子品种共检测出81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25种,醇类6种,酚类4种,酮类11种,碳氢11种,含苯衍生物13种,酸类4种,其他7种。对比检测结果发现,不同地区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基本相似,但各成分相对含量有所不同。对37种挥发性成分特征进行了香气描述,并结合香气活性值确定了12个谷子品种有23个OAV>1的有贡献的香气化合物。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建立谷子区试的有效判别模型,将12个谷子品种划分为3类,筛选出18种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大于1的化合物:2,4-癸二烯醛、(E,E)-3,5-辛二烯-2-酮、2-(2-丙烯基)-呋喃、己醛、2-戊基呋喃、2-乙酰基噻唑、庚醛、(E,E)-2,4-癸二烯醛、3,5-辛二烯-2-酮、(E)-3-壬烯-2-酮、苯甲醛、十四酸、2-戊基呋喃、(Z)-2-庚烯醛、庚醇、2-甲氧基-苯酚、乙基苯、十六酸甲酯,可用于区分不同样品之间的差异。【结论】SDE-GC-MS结合OAV鉴定分析了我国不同生态区谷子风味成分及关键香气特征化合物,OPLS-DA模型筛选了区分不同样品及生态区谷子风味差异的18种VIP化合物,研究结果为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种植谷子风味特征的差异,以及以此为基础开展风味导向型谷子品种选育与种植加工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蒸馏萃取 谷子 香气活性值 生态区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
下载PDF
SERS@Au微阵列芯片快速检测细菌性结膜炎病原体
16
作者 刘文博 李含 +5 位作者 徐瑗聪 刘梦东 王惠琴 林太凤 郑大威 张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6-482,共7页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医治不及时会严重损害视力。目前针对细菌性结膜炎常规的诊断方法仍为微生物培养法,该方法灵敏度高,但耗时耗力,难以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该研究开发了一种SERS@Au微阵列芯片,将其作为增强基底收...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医治不及时会严重损害视力。目前针对细菌性结膜炎常规的诊断方法仍为微生物培养法,该方法灵敏度高,但耗时耗力,难以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该研究开发了一种SERS@Au微阵列芯片,将其作为增强基底收集细菌性结膜炎相关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SERS图谱。结果表明,该芯片具有良好的增强效果、重现性和稳定性。选取400~1800 cm^(-1)波段,通过建立SVM模型和OPLS-DA模型对四种致病菌进行判别分析,区分准确率分别达到97%和90%。采用SERS@Au微阵列芯片对加标泪液进行检测,仅需短暂培养即可快速、准确、便捷、无损筛查致病菌,减少患者的痛苦。该研究开发的SERS@Au微阵列芯片与便携式拉曼光谱仪配套使用,具有准确、便携、快速、现场检测及微量样品检测的特点,适用于眼科细菌性感染疾病的快速筛查。该方法无需标记、无需鉴定培养基、对患者无损,实现了对复杂生物样本混合感染的快速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有望成为眼科疾病的新型辅助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微阵列芯片 细菌性结膜炎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支持向量机 快速检测
下载PDF
烹饪时间对大红袍火锅底料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17
作者 何莲 易宇文 +3 位作者 胡金祥 乔明锋 邓静 王林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11,共11页
为探究不同烹饪时间下大红袍火锅底料气味的差异,实验以大红袍火锅底料在烹饪过程中的挥发性物质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捕集阱顶空-气质联用仪(Trap head 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Trap-GC-MS)结合维恩图、气... 为探究不同烹饪时间下大红袍火锅底料气味的差异,实验以大红袍火锅底料在烹饪过程中的挥发性物质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捕集阱顶空-气质联用仪(Trap head 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Trap-GC-MS)结合维恩图、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不同烹饪时间下大红袍火锅底料气味物质的差异。电子鼻结果表明不同烹饪时间下样品的整体气味轮廓存在明显差异。GC-MS共检测出82种挥发性物质,烯烃类、醇类和醚类是不同烹饪时间下火锅底料的主要挥发性物质;维恩图显示刚煮沸的样品特有物质较多;OAV分析显示异戊醇、芳樟醇、茴香脑是不同烹饪时间下火锅底料的共有关键挥发性物质;OAV结合OPLS-DA显示糠醇、桧烯、(-)-莰烯、异丁酸乙酯、α-蒎烯、戊醇是样品的差异性特征风味物质。不同烹饪时间下大红袍火锅底料整体气味轮廓和具体特征气味物质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锅 烹饪时间 气质联用技术 电子鼻 气味活度值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桑蒂”质量
18
作者 刘平 罗世英 +5 位作者 李梦佳 谭小燕 孙建彬 罗维早 唐策 张艺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共8页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藏药“桑蒂”质量。方法分析采用Welch Ultimate AQ-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5 nm,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藏药“桑蒂”质量。方法分析采用Welch Ultimate AQ-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5 nm,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测定龙胆苦苷、獐牙菜苷、芒果苷、异荭草苷、8-羟基-1,3,5-三甲氧基口山酮(R2)、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R3)含量。结果15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0。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2≥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96.93%~103.58%,RSD 0.82%~2.9%。各批样品聚为2类,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404%,筛选出芒果苷、龙胆苦苷、异荭草苷为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为全面评价“桑蒂”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蒂” 质量评价 HPLC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下载PDF
HS-SPME-GC-MS结合OAV对乌龙茶树品种制花香型红茶的香气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阳景阳 陈远权 +5 位作者 梁贤智 王明释 骆妍妃 覃潇敏 廖春文 巫虹颖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5-324,共10页
为探究乌龙茶树品种制作花香型红茶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和呈香物质差异。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鉴定茶叶香气,气味活度值(od... 为探究乌龙茶树品种制作花香型红茶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和呈香物质差异。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鉴定茶叶香气,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法确定关键及修饰性风味组分,结合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及感官审评对花香型红茶香气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从鉴定出的54种香气成分中筛选出22种关键及修饰性风味组分,层次聚类将其分为五类;PCA模型(R^(2)_(X(cum))=0.892,Q^(2)_((cum))=0.645)和OPLS-DA模型(R^(2)_(X(cum))>0.7,Q^(2)_((cum))>0.9)解释率较高,传统品种红茶与乌龙茶品种所制花香型红茶差异香气成分为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I、芳樟醇氧化物II和2-甲基丁醛,花香型红茶与同品种乌龙茶的差异成分为β-环柠檬醛、芳樟醇氧化物I、(E,E)-2,4-壬二烯醛、己醛、1-戊烯-3-酮、芳樟醇氧化物II、芳樟醇和香叶醇;OAV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目标茶类香气特点的分析判断与感官评价基本契合。本试验结果可为明确花香型红茶呈香物质差异以及优化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树品种 花香型红茶 气味活度值 香气成分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
下载PDF
基于GC×GC-MS分析不同等级浓香型白酒的关键风味化合物
20
作者 陈乙源 洪嘉欣 +6 位作者 黄河 王硕 武亚帅 赵东瑞 孙金沅 黄明泉 孙啸涛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5,共7页
该研究以特级、一级、二级浓香型白酒原酒样品(编号为A、B、C)为研究对象,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GC-MS)对其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通过香气活性值(OAV)筛选关键风味化合物(OAV≥1),并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该研究以特级、一级、二级浓香型白酒原酒样品(编号为A、B、C)为研究对象,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GC-MS)对其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通过香气活性值(OAV)筛选关键风味化合物(OAV≥1),并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筛选关键差异风味化合物(OAV≥1,VIP>1),并结合酒样感官评价,对关键差异风味化合物与感官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级酒样中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等物质含量及关键风味物质种类均高于B级、C级酒样。结合VIP值,获得关键差异风味化合物11种,主要为己酸己酯、己酸乙酯、己酸丙酯等物质。A级酒样的感官评分较高,气味呈花香、果香、甜香,口感醇厚、有明显回味。相关性分析表明,酯类化合物(己酸乙酯、乙酸异丁酯、己酸己酯、己酸丙酯等)与辣味、醇厚度、甜香、回味总体呈正相关;醇类化合物(2-甲基-1-丁醇、3-甲基-1-丁醇)与粮香、酸味总体呈正相关,与醇甜味和协调度总体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浓香型白酒 香气活度值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关键风味化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