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Alternative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on Plukenetia volubilis Seedlings
1
作者 耿艳菁 蔡传涛 蔡志全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4期890-895,共6页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lternative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on the potted seedlings of Plukenetia volubilis.A total of 7 treatments were designed with three facto...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lternative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on the potted seedlings of Plukenetia volubilis.A total of 7 treatments were designed with three factors, i.e., irrigation amount, irrigation mode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The growth, photosynthesis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ose under full irrigation, the biomass and water consumption under alternative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were reduced by 5% and 75%, respectively, and the water use efficiency was increased by 60%. Under severe drought conditions, the root cap ratio in the nitrogen fertilizer treatment group was increased by 30%; the leaf area index,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biomass under alternative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were reduced by 38%, 9% and 18%, respectively. It indicates that under severe drought conditions, alternative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is not suitable to be matched with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fertilizer. In short, under moderate drought conditions, alternative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could reduce transpiration and improve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it is an effective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for the plantation of P.volubilis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kenetia volubilis L. Alternative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nitrogen fertilizer GROWTH Water-use efficiency
下载PDF
Effects of Winter Planting Milk Vetch on Yield and PartialProductivity of Nitrogen Fertilizer of Machine-transplantedDouble-cropping Rice under Straw Returning to the Field 被引量:1
2
作者 PAN Xiao-chen LI Chao +5 位作者 TANG Hai-ming XIAO Xiao-ping TANG Wen-guang GUO Li-jun CHENG Kai-kai WANG Ke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5期6-12,共7页
From 2017 to 2018,the effects of winter planting of milk vetch on yield and partial productivity of nitrogen fertilizer of machine-transplanted double-cropping rice under straw returning were studied in Ningxiang city... From 2017 to 2018,the effects of winter planting of milk vetch on yield and partial productivity of nitrogen fertilizer of machine-transplanted double-cropping rice under straw returning were studied in Ningxiang city,Hunan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effective panicle,yield and partial productivity of nitrogen fertilizer in the stem,leaf,panicle and aboveground parts of early and late rice treated with winter planting milk vetch and straw returning were signi 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treated with straw returning only.Among them,the effective panicles of early and late rice increased by 2.58%,3.18%(2017)and 5.22%,6.32%(2018),respectively.Yield increased by 11.85%,10.07%(2017)and 12.42%,10.92%(2018),annual partial productivity of nitrogen fertilizer increased by 10.90%(2017)and 11.66%(2018),respectively.In conclusion,winter planting milk vetch under straw returning is beneficial to increas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rice yield and partial productivity of nitrogen fertilizer in mechanized double cropping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cropping rice Milk vetch Straw returning to field YIELD partial productivity of nitrogen fertilizer
下载PDF
推荐施肥量下控释肥替代普通尿素提高高粱产量和氮肥生产力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泽碧 黄娟 +2 位作者 张亚勤 王秋月 周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62,共14页
【目的】高粱生产中氮肥施用不合理,氮肥利用效率低,研究适宜重庆地区高粱种植的控释氮肥减施比例,在减少氮肥用量的同时,确保高粱稳产高产,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方法】田间定位试验于2021、2022年在重庆永川进行,供试高粱品种为晋渝糯... 【目的】高粱生产中氮肥施用不合理,氮肥利用效率低,研究适宜重庆地区高粱种植的控释氮肥减施比例,在减少氮肥用量的同时,确保高粱稳产高产,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方法】田间定位试验于2021、2022年在重庆永川进行,供试高粱品种为晋渝糯3号和金糯粱1号。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CK);习惯尿素施肥量(U,N 180 kg/hm^(2));尿素推荐施用量(U1,减N 20%,N 144 kg/hm^(2));控释氮肥减施氮量20%(C1,N144 kg/hm^(2));控释氮肥减施氮量30%(C2,N 126 kg/hm^(2));控释氮肥减施氮量40%(C3,N 108 kg/hm^(2))。在高粱开花期和成熟期,调查干物质积累量和转运量,成熟期调查植株和籽粒氮素含量、生物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开花期和成熟期高粱干物质积累量均以C1和U1处理最高,C1处理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又显著高于U1。C1处理叶片花前干物质转运量显著高于U。花后干物质积累量C1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U1和C2处理显著高于U处理。C1处理晋渝糯3号和金糯粱1号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较U分别显著提高了11.54%和12.41%。C1处理的高粱产量最高(晋渝糯3号6611 kg/hm^(2),金糯粱1号5690 kg/hm^(2)),较其他施氮处理显著提高了5.40%~18.66%;其次为C2和U1处理,二者的产量均显著高于U和C3处理。各施氮处理的氮肥生理利用率(NPE)差异不显著;减氮处理间氮肥农学利用率(NAE)无显著差异,氮肥偏生产力(NPFP)差异显著,其NAE和NPFP均显著高于习惯施氮处理U;控释肥各减氮处理的NPFP显著高于普通氮肥推荐量处理U1。C1处理较U处理大幅提高了NAE、NPFP和氮肥利用率(NUE),晋渝糯3号分别提高了58.54%、39.61%和59.28%,金糯粱1号分别提高了80.97%、48.30%和63.08%;与U1处理相比,晋渝糯3号的NPFP、NUE分别提高了5.38%和22.19%,金糯粱1号分别提高了5.82%和4.42%。【结论】推荐施氮量下,用控释肥替代普通氮肥增加了高粱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叶片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提升了高粱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可作为西南地区高粱生产的推荐氮肥施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控释氮肥 氮肥用量 干物质积累转运 产量 氮肥农学效率 氮肥偏生产力
下载PDF
高粱杂交种氮高效利用综合评价
4
作者 姜艳喜 严洪冬 +4 位作者 苏德峰 焦少杰 王黎明 马子竣 吴振阳 《农学学报》 2024年第2期7-15,共9页
为从华北、东北高粱主产区筛选出适应当地生态条件、氮利用效率更高的优质高产高粱品种,以20份国内主推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供试品种在不同地点的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表现。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当地生产... 为从华北、东北高粱主产区筛选出适应当地生态条件、氮利用效率更高的优质高产高粱品种,以20份国内主推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供试品种在不同地点的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表现。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当地生产的氮高效高粱品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粱氮素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将20个高粱品种分为氮高效型、氮中效型和氮低效型3类,与氮中效型和低效型品种相比,氮高效型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聚类分析表明,在东阳地区试验中,‘晋杂34’、‘辽糯11’、‘吉杂124’、‘晋早5564’和‘金糯粮5’在2年均为氮高效型品种,其中以‘晋杂34’表现最好。在哈尔滨地区试验中,‘龙杂22’、‘龙杂25’、‘沈杂5号’、‘冀酿3号’、‘凤杂4’、‘吉杂124’、‘吉杂127’、‘辽杂37’、‘晋早5564’、‘通杂108’和‘赤杂107’在2年均为氮高效型品种,其中以‘龙杂25’表现最好。因此,东阳地区较为适宜种植的氮高效品种为‘晋杂34’,哈尔滨地区较为适宜种植的氮高效品种为‘龙杂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氮肥农学效率 氮肥偏生产力 氮高效 品种筛选
下载PDF
有机肥氮部分替代化肥氮对间作珠芽魔芋生长及养分积累利用的影响
5
作者 李娟 涂寒奇 +1 位作者 薛欣欣 王秀全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180,共6页
为探索胶园间作珠芽魔芋的合理施氮方法,对有机肥氮部分替代化肥氮对珠芽魔芋生理特性、产量、品质及养分积累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设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对照(T1)、当地习惯化肥氮用量(N 450kg/hm^(2))(T2)、80%习惯化肥氮用量+... 为探索胶园间作珠芽魔芋的合理施氮方法,对有机肥氮部分替代化肥氮对珠芽魔芋生理特性、产量、品质及养分积累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设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对照(T1)、当地习惯化肥氮用量(N 450kg/hm^(2))(T2)、80%习惯化肥氮用量+20%有机肥氮用量(T3)、80%习惯化肥氮用量(T4)、60%习惯化肥氮用量+20%有机肥氮用量(T5)、30%习惯化肥氮用量+50%有机肥氮用量(T6)。成熟期测定珠芽魔芋叶片形态指标、叶面球茎数量及倒伏株数、地下球茎产量、可溶性糖、淀粉、葡甘聚糖含量、氮磷钾含量及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与纯施化肥氮相比,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珠芽魔芋株高、茎粗、叶面球茎数量、繁殖系数增加,抗倒伏能力增强,提高了地下球茎氮肥利用率、产量、单株鲜重、膨大系数及氮、磷、钾吸收量。胶园间作珠芽魔芋的合理施氮模式为80%化肥氮+20%有机肥氮或者30%化肥氮+50%有机肥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园间作 有机肥氮替代部分无机肥氮 生理特性 产量 养分吸收
下载PDF
氮肥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明雪花 王斌 +4 位作者 王腾飞 马霞 张译尹 赵小娜 兰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35,共9页
【目的】研究氮肥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确定宁夏雨养区饲用小黑麦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饲用小黑麦的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2021-2022年,以‘晋饲草1号’饲用小黑麦为试验材料,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曹堡... 【目的】研究氮肥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确定宁夏雨养区饲用小黑麦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饲用小黑麦的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2021-2022年,以‘晋饲草1号’饲用小黑麦为试验材料,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曹堡村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氮肥不同施用量(0 kg/hm ^(2)(F_(1),对照),75 kg/hm ^(2)(F_(2)),150 kg/hm ^(2)(F_(3))和225 kg/hm ^(2)(F_(4)))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和氮肥偏生产力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并分析生产性能与营养品质间的相关性,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氮肥处理饲用小黑麦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21-2022年,施氮肥处理的饲用小黑麦株高、叶茎比、叶片数和叶面积均高于未施氮肥处理,其中F_(3)处理的上述所有指标均最高。2021年和2022年,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饲用小黑麦粗灰分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呈降低趋势,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F_(3)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较低,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最高。2021年和2022年,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饲用小黑麦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饲用小黑麦氮肥偏生产力呈降低趋势,其中F_(3)处理饲用小黑麦的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饲用小黑麦的干草产量与株高、叶片数、粗蛋白产量以及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茎比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氮肥处理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为F_(3)>F_(2)>F_(4)>F_(1)。【结论】当氮肥施用量为150 kg/hm ^(2)时,饲用小黑麦生长指标、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总体均较优,为宁夏雨养区饲用小黑麦的最佳氮肥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小黑麦 氮施施用 农艺性状 营养品质 氮肥偏生产力
下载PDF
沼液不同施用量对水芹生长发育与田面水氮素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于孟康 赵莉 于建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29-35,共7页
【目的】探明沼液不同施用量对水芹生长发育与田面水氮素排放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沼液量与化肥配比,为化肥减量和沼液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宜兴实心芹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施肥(CK)、常规施肥(N_(0))、沼液50%替代... 【目的】探明沼液不同施用量对水芹生长发育与田面水氮素排放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沼液量与化肥配比,为化肥减量和沼液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宜兴实心芹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施肥(CK)、常规施肥(N_(0))、沼液50%替代化肥(N_(50))和沼液100%替代化肥(N_(100))对水芹生长发育、田面水总氮和铵态氮浓度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处理水芹的生长状况、营养品质、田面水的总氮和铵态氮浓度及氮素利用率不同。沼液50%替代化肥处理可显著提高水芹茎鲜重、叶鲜重、地上部鲜重和株高,分别为46.68 g/Pot、16.20 g/Pot、64.23 g/Pot和49.53 cm;增加茎部和叶部的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0.21 mg/g FW、0.03 mg/g FW、2.61 mg/100g FW和2.02 mg/g FW、0.31 mg/g FW、28.08 mg/100g FW;硝酸盐含量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显著降低30.52%和48.77%;同时降低了水芹田面水总氮和铵态氮浓度,经2次追肥后分别在11 d和23 d达峰值,为113.14 mg/L和38.49 mg/L;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均达最大,分别为53.53 kg/kg和12.37 kg/kg。【结论】采用沼液50%替代化肥施用有利于促进水芹生长,提高营养品质,同时降低由降雨等引发的氮素排放风险,可在水芹种植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芹 沼液 氮肥 偏生产力 农学效率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乔月 胡诚 +6 位作者 万建华 徐化林 刘茂军 郭卫红 戴黎 张春华 邓超然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6期9-15,共7页
为了解决长江中下游中低产稻田产能提升应用,在湖北当阳开展大田试验,设置当地常规施肥(T_(1))、常规复合肥+3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_(2))、有机无机复混肥(T_(3))、生物炭基肥(T_(4))、水稻专用配方肥(T_(5))及不施肥(CK)共6个处理,... 为了解决长江中下游中低产稻田产能提升应用,在湖北当阳开展大田试验,设置当地常规施肥(T_(1))、常规复合肥+3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_(2))、有机无机复混肥(T_(3))、生物炭基肥(T_(4))、水稻专用配方肥(T_(5))及不施肥(CK)共6个处理,在同等施肥量下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均呈现为T_(4)>T_(5)>T_(3)>T_(2)>T_(1)>CK,与T_(1)处理相比,T_(2)~T_(5)处理分别增产4.27%~19.27%;在相同施氮处理下,T_(2)~T_(5)处理氮素累积量较T_(1)处理增加了4.08%~32.03%,T_(2)~T_(5)处理在生产100 kg穗吸氮量、氮肥贡献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表观利用率较T_(1)处理分别增加1.96%~9.15%、11.26%~44.86%、4.26%~19.27%、16.23%~72.79%、7.80%~61.22%;在相同施磷处理下,T_(2)~T_(5)处理磷素累积量较T_(1)处理增加了4.60%~26.67%,T_(2)~T_(5)处理在生产100 kg穗吸磷量、磷肥偏生产力、磷肥表观利用率较T_(1)处理分别增加4.28%~19.27%、3.33%~10.00%、12.48%~71.90%。在氮磷钾施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选择适合且具有缓释性的肥料进行基施,分蘖肥合理配施,既能提高养分吸收利用率,还可以增加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肥源 水稻产量 肥料利用率 养分吸收 生物炭基肥 氮肥偏生产力
原文传递
华北小麦施用脲铵氮肥实现轻简施肥的可行性及技术措施
9
作者 耿若鑫 黑泽文 +11 位作者 油伦成 舒昱霖 汪洋 李升东 曲明山 石颜通 张凯烨 毕香君 田培雨 赵富林 张卫峰 陈永亮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3-1117,共15页
【目的】生产脲铵氮肥的目的是资源化利用联合制碱工业副产品。在华北平原多地开展了田间试验,探究适合冬小麦节肥增效的可行性和技术措施。【方法】于2021—2023年,分别在北京顺义、河北滦南、河北曲周、山东济南和河南禹州5个试验点... 【目的】生产脲铵氮肥的目的是资源化利用联合制碱工业副产品。在华北平原多地开展了田间试验,探究适合冬小麦节肥增效的可行性和技术措施。【方法】于2021—2023年,分别在北京顺义、河北滦南、河北曲周、山东济南和河南禹州5个试验点进行了两年大田试验。设置尿素(U)、尿素减施30%(70%U)、脲铵氮肥减施30%(70%AU)、脲铵氮肥减施30%+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70%AU+NBPT)、脲铵氮肥减施30%+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70%AU+DMPP)、尿素减施30%+优化追肥时间(70%U+Opt)6个处理,测定了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吸收效率和土壤无机氮含量。【结果】与U处理相比,2022年减施氮肥处理(70%U、70%AU)在5个试验点中出现减产的试验点有1个,2023年有3个;70%AU+NBPT和70%AU+DMPP处理2022年出现减产的点有2个,2023年有2个;70%U+Opt两年均未出现减产。与U处理相比,在5个试验点两年多数处理显著提高了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吸收效率,2022、2023年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19%~77%、23%~67%,氮素吸收效率分别提高了25%~77%、21%~71%。与U处理相比,2022年70%AU+NBPT和70%AU+DMPP处理土壤NH_(4)^(+)-N含量增加的试验点有5个,2023年有4个,2022、2023年分别增加了19%~69%、30%~90%;70%AU+NBPT和70%AU+DMPP处理2022年土壤NO_(3)^(-)-N含量降低的试验点有5个,2023年有4个,2022、2023年分别降低了19%~59%、34%~60%。【结论】与施用常规量尿素相比,减施氮投入量30%条件下,以脲铵氮肥为氮源或配合NBPT/DMPP,一次追施可以保证不减少产量,同时提高氮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脲铵氮肥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产量 氮肥偏生产力 氮素吸收效率 土壤无机氮
下载PDF
Influences of alternate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and urea rate on water-and nitrogen-use efficiencies in tomato 被引量:5
10
作者 Liu Xiaogang Li Fusheng +2 位作者 Zhang Fucang Cai Huanjie Yang Qili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17年第6期94-102,共9页
Traditional water and fertilizer inputs are often much higher than the actual demands of tomato,which causes a reduction in water-and fertilizer-use efficiencies.To investigate the advantage of alternate partial root-... Traditional water and fertilizer inputs are often much higher than the actual demands of tomato,which causes a reduction in water-and fertilizer-use efficiencies.To investigate the advantage of alternate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AI)on water-and nitrogen(N)-use efficiencies of tomato modified by water and N management,taking conventional irrigation(CI)as the control,the effects of AI on root morphology and activity,fruit yield and water and N use efficiency were studied using pot experiments.There were four combinations of irrigation levels and growing stages of tomato for AI,i.e.AI_(1)(high water(W_(H))from blooming to harvest stage(BHS)),AI_(2)(W_(H)from blooming to fruit setting stage(BFS)and low water(W_(L))at the harvest stage(HS)),AI_(3)(W_(L)at BFS and W_(H)at HS)and AI_(4)(W_(L)at BHS)at three urea rates,i.e.low urea rate(NL),middle urea rate(N_(M))and high urea rate(N_(H))in the form of urea.Irrigation quotas for W_(H)and W_(L)in AI at BFS or HS were 80%and 60%of that in CI,respectively.Compared to CI,AI decreased water consumption by 16.0%-33.1%and increase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yield(WUE_(y))and dry mass(WUE_(d))by 6.7%-11.9%and 10.2%-15.9%,respectively.AI_(1)did not decline yield,total N uptake(TNU)and N use efficiency(NUE)significantly.Compared to NL,N_(M)enhanced tomato yield,TNU,WUE_(y)and WUE_(d)by 28.5%,35.3%,22.6%and 16.3%,respectively.Compared to CINL,AI_(1)N_(M)reduced water consumption by 12.5%,but increased tomato yield,TNU,WUE_(y)and WUE_(d)by 35.5%,58.4%,54.4%and 53.7%,respectively.Therefore,AI_(1)can improve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total N uptake of tomato simultaneously at medium urea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ernate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nitrogen level nitrogen uptake TOMATO water use efficiency YIELD
原文传递
Evaluation of tomato fruit quality response to water and nitrogen management under alternate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被引量:1
11
作者 Yang Hui Cao Hongxia +3 位作者 Hao Xinmei Guo Lijie Li Hongzheng Wu Xuany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17年第5期85-94,共10页
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water and nitrogen supply amounts on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omato fruit quality and root growth parameters under alternate partial root-... 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water and nitrogen supply amounts on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omato fruit quality and root growth parameters under alternate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Three upper irrigation limitations(i.e.70%(W1),80%(W2)and 90%(W3)of field capacity,respectively)and three N-fertilizer levels(i.e.0.18(N1),0.30(N2)and 0.42(N3)g/kg soil,respectively)were arranged with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and alternate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method was applied.Results showed that fruit yields under deficit irrigation(W1 and W2)were decreased by 6.9%and 2.0%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W3 under N1 level.Yields of tomato under W1N1 and W1N2 combinations were also reduced by 10.3%and 7.2%,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W1N3 combination.Root dry weight,root length,root surface area and root volume were all increased in W1N2 treatment.According to two-way ANOVA,the root parameters except root dry weight,were extremely sensitive to water,nitrogen and the cross effect of the two factors.TSS(total soluble solids),SS(soluble sugars)and OA(organic acid)in the fruits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in irrigation water,OA and NC reduced with decreasing amount of nitrogen.Moreover,within an appropriate range,as more irrigation water and nitrogen were applied,the higher VC(vitamin C)and lycopene content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fruits.Eventually,the combinational evaluation method(i.e.entropy method and gray relational analysis)showed that W2N2 ranked highest in comprehensive fruit quality.Therefore,considering the tradeoff between fruit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yields,upper irrigation limitation of 80%θf and N-fertilizer of 0.30 g/kg soil with alternate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was the optimal cultivation strategy for the greenhouse tomato in autumn-winter season in northwes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house tomato alternate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water and nitrogen root growth comprehensive fruit quality
原文传递
褐煤有机肥与脱硫石膏联合施用对盐碱土改良和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吕轲彦 陈志君 +3 位作者 李越 胡敏 熊云武 黄冠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7-86,共10页
土壤盐碱化是中国西北干旱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为探讨联合施用褐煤有机肥与脱硫石膏对盐碱土改良的效果,该研究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展了连续2 a的田间试验,分析了褐煤有机肥与脱硫石膏联合施用对种植向日葵的盐碱农... 土壤盐碱化是中国西北干旱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为探讨联合施用褐煤有机肥与脱硫石膏对盐碱土改良的效果,该研究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展了连续2 a的田间试验,分析了褐煤有机肥与脱硫石膏联合施用对种植向日葵的盐碱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了6个处理:只施用化肥的对照处理(CK)、只施用2 t/hm^(2)褐煤有机肥的处理(LBF),以及4个褐煤有机肥与脱硫石膏联合施用的处理,即在施用2 t/hm^(2)褐煤有机肥基础之上再分别施用5(LBF+F5)、10(LBF+F10)、15(LBF+F15)、20(LBF+F20)t/hm^(2)脱硫石膏。结果表明:在0~40 cm土层,褐煤有机肥和脱硫石膏联合施用显著改变了土壤盐分组成,增加了土壤中可溶性Ca^(2+)、SO_(4)^(2-)和Mg^(2+)的含量,降低了可溶性Na^(+)、CO_(3)^(2-)和HCO_(3)^(-)的含量。与对照处理相比,褐煤有机肥和脱硫石膏联合施用处理使0~20 cm土层土壤pH值和碱化度分别降低了0.29~0.88和18.34%~43.42%,有机质含量增加了39.89%~131.65%。此外,褐煤有机肥与脱硫石膏联合施用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但过高的脱硫石膏施用量(≥15 t/hm^(2))会显著增加土壤盐分含量。总体而言,2 t/hm^(2)褐煤有机肥与10 t/hm^(2)脱硫石膏联合施用时对改善盐碱土壤理化性质的效果最显著,并可获得最高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与对照处理相比,其向日葵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44.45%、44.62%和80.46%。研究结果为河套灌区盐碱农田土壤改良与产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 脱硫石膏 土壤 结构 氮肥偏生产力 褐煤有机肥 盐碱土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适宜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常甜 谷晓博 +4 位作者 蔡文璟 卢识宇 郑小波 李汶龙 崔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56-68,共13页
针对西北地区干旱以及不合理的施氮和种植密度导致的冬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偏低的问题,探究垄膜沟播模式下冬小麦高产和水氮高效利用的最优氮肥密度管理措施。试验设置150 kg/hm^(2)(D1)、187.5 kg/hm^(2)(D2)、225 kg/hm^(2)(D3)3... 针对西北地区干旱以及不合理的施氮和种植密度导致的冬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偏低的问题,探究垄膜沟播模式下冬小麦高产和水氮高效利用的最优氮肥密度管理措施。试验设置150 kg/hm^(2)(D1)、187.5 kg/hm^(2)(D2)、225 kg/hm^(2)(D3)3个密度梯度和180 kg/hm^(2)(N1)、270 kg/hm^(2)(N2)、360 kg/hm^(2)(N3)3个施氮水平(以N计),通过2 a(2021—2022年和2022—2023年)田间试验,研究氮密互作对冬小麦生理生长、干物质累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氮利用效率(nitrogen 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NPFP)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氮密处理(D1N3)相比,合理增大种植密度和减少施氮量可使提高抽穗期LAI,使最大干物质累积量和累积速率分别增大147.25%和65.29%。2 a产量均在D2N2处理达到最大,平均值11911.93 kg·/hm^(2),但2 a WUE分别在D2N2和D2N3达到最高,NPFP分别在D2N2和D3N1处理最高。通过拟合分析,2021—2022年冬小麦产量、WUE和NPFP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分别为195.92和260.82 kg/hm^(2)、200.51和249.80 kg/hm^(2)、195.92和187.35 kg/hm^(2),2022—2023年分别为195.92和257.14 kg/hm^(2)、194.39和286.53 kg/hm^(2)、197.45和183.67 kg/hm^(2)。基于回归模型对产量、WUE和NPFP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确定种植密度180.45~190.04 kg/hm^(2)、施氮量201.66~256.67 kg/hm^(2)的组合模式为垄膜沟播冬小麦高产和水氮高效利用的氮密管理措施。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地区冬小麦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冬小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氮肥偏生产力
下载PDF
滴灌施肥对不同类型蔬菜和果树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艳莉 张芬 +6 位作者 刘发波 方林发 孙铭 梁涛 刘敦一 陈新平 王孝忠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77-1688,共12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定量分析滴灌施肥对我国蔬菜和果树产量、水肥利用效率和品质等的综合影响,探究了不同田间管理措施的效果差异,为优化果蔬系统综合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在知网、万方数据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以“滴灌... 【目的】通过Meta分析,定量分析滴灌施肥对我国蔬菜和果树产量、水肥利用效率和品质等的综合影响,探究了不同田间管理措施的效果差异,为优化果蔬系统综合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在知网、万方数据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以“滴灌”、“果树”、“蔬菜”、“产量”、“水分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品质”等为主要关键词检索文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全国滴灌施肥相关的文献77篇,获得了357组有效样本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滴灌施肥的蔬菜和果树产量分别增加了7.99%和6.71%,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48.9%和63.1%,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50.6%和119.0%。滴灌施肥显著改善果蔬品质,但效果不同。滴灌施肥的蔬菜Vc含量增幅较果树高17.3%,但可溶性固形物增幅低7.05%。滴灌施肥对蔬菜和果树产量、水氮利用率和品质的影响因施氮水平、灌溉水平、作物类型和栽培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在施氮量200~400 kg/hm^(2)、灌溉量200~400 mm的设施栽培条件下,滴灌施肥对茄果类和瓜果类蔬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品质的提升效果较好。在施氮量150~300 kg/hm^(2)、灌溉量250~500 mm条件下,滴灌施肥对落叶果树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果实品质的提高效应更显著。【结论】茄果类和瓜果类蔬菜以及落叶果树适宜采用滴灌施肥技术,其他类型蔬菜和果树应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蔬菜 果树 产量 氮肥偏生产力 田间管理措施
下载PDF
控制排水条件下黄豆氮磷吸收利用及产量的试验研究
15
作者 廖薇 何军 +4 位作者 王平章 贺天忠 马煜 胡小梅 郑传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5,共7页
为揭示控制排水条件下黄豆氮磷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机理,2019—2020年连续2年在湖北省漳河灌区开展了自由排水(埋深1.2 m)、定水位排水(埋深0.6 m)、变水位排水(埋深0.4~0.8 m)3种排水处理条件下黄豆种植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定水... 为揭示控制排水条件下黄豆氮磷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机理,2019—2020年连续2年在湖北省漳河灌区开展了自由排水(埋深1.2 m)、定水位排水(埋深0.6 m)、变水位排水(埋深0.4~0.8 m)3种排水处理条件下黄豆种植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定水位排水处理条件下的黄豆产量最高,分别为1795.5 kg/hm^(2)(2019年)和2118.2 kg/hm^(2)(2020年);氮、磷吸收利用效率在定水位排水处理条件下的最大,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7.70 kg/kg(2019年)、9.08 kg/kg(2020年),磷肥偏生产力分别为15.42 kg/kg(2019年)、18.19 kg/kg(2020年);定水位排水处理条件下的氮素收获指数为最高,达50.0%(2020年),比自由排水处理条件下和变水位排水处理条件下的分别高2.3%和2.8%;磷素收获指数也是在定水位排水处理条件下的最高,为37.6%(2020年),比自由排水处理条件下和变水位排水处理条件下的分别高3.1%和0.7%。定水位排水处理条件(埋深0.6 m)不仅有利于提高黄豆的产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氮、磷肥吸收利用效率,是漳河灌区黄豆种植较优的排水处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排水 黄豆 产量 氮肥偏生产力 磷肥偏生产力 氮素收获指数 磷素收获指数
下载PDF
分根区交替滴灌施肥频率对土壤水氮运移及番茄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宇航 冯许钰 +4 位作者 董光华 刘霞 王丹 申丽霞 刘荣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3-990,共8页
针对目前我国设施蔬菜实际生产过程中水肥调控不合理及水肥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本文通过温室试验研究了分根区交替滴灌施肥(ADF)条件下,不同施肥频率对土壤水分养分运移及番茄产量的影响,为番茄高效水肥调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ADF下设3... 针对目前我国设施蔬菜实际生产过程中水肥调控不合理及水肥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本文通过温室试验研究了分根区交替滴灌施肥(ADF)条件下,不同施肥频率对土壤水分养分运移及番茄产量的影响,为番茄高效水肥调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ADF下设3个滴灌施肥频率处理F3(3 d)、F6(6 d)、F12(12 d)和1个常规滴灌施肥处理作为对照(CK,频率为6 d)。结果表明,在0~40 cm土层,高频滴灌施肥处理(F3)相比于低频处理(F12)生育期内两年平均土壤含水量和无机氮含量分别增加了7.9%和28.3%;在40~60 cm土层,F3和F6相比于F12处理,两年平均无机氮累积量分别降低了37.8%和23.0%。与F12处理相比,F6处理两年平均番茄生物量、吸氮量和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6.9%、15.2%和22.6%,而F3和F6处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在相同施肥量和滴灌施肥频率条件下,F6处理在减少40%灌水量的同时能够保持与CK相当产量。因此,适当提高滴灌施肥频率能够促进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形成,ADF较常规滴灌施肥具有较大的节水稳产效果。本研究推荐ADF条件下6 d一次的滴灌施肥频率可作为温室番茄生产中较为高效的水肥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根区交替灌溉 滴灌施肥频率 土壤水分 土壤无机氮 番茄产量
下载PDF
长期水稻秸秆及生物炭还田替代等养分量化肥对寒地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雅仙 安宁 +3 位作者 吴正超 杨劲峰 韩巍 韩晓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71-1782,共12页
【目的】秸秆还田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生产力和减少化肥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探讨水稻秸秆或秸秆生物炭替代部分化肥对寒地水稻生长、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寒地水稻秸秆资源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位于沈阳农业大学... 【目的】秸秆还田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生产力和减少化肥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探讨水稻秸秆或秸秆生物炭替代部分化肥对寒地水稻生长、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寒地水稻秸秆资源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位于沈阳农业大学的水稻秸秆生物炭长期定位试验始于2013年,在等氮磷钾施用量下,设置5个处理:单施氮磷钾化肥处理(NPK)及低量生物炭(1.5 t/hm^(2),LB)、高量生物炭(3.0 t/hm^(2),HB)、低量秸秆(4.5 t/hm^(2),LS)、高量秸秆(9.0 t/hm^(2),HS)分别替代等养分量化肥处理。调查水稻主要生育期的生长动态指标(茎蘖数、叶绿素含量和株高),测定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并计算水稻氮肥偏生产力。【结果】低量LB和LS处理的水稻分蘖数显著高于对应的高量HB和HS处理,整个分蘖期平均提高27.1%,且在分蘖末期,LB处理的分蘖数显著高于LS处理(13.9%)。在水稻分蘖期,低量LB和LS处理的叶绿素含量(CCI值)、株高显著高于对应的高量HB和HS处理,CCI值和株高分别平均提高25.7%和10.4%,且LB处理CCI值和株高均高于LS处理,分别提高了9.9%和5.9%。然而,从拔节期到成熟期,LS处理的CCI值和株高均高于LB处理,分别平均增加11.5%和4.0%。LB和LS处理的水稻籽粒产量分别较NPK处理显著提高了6.5%和6.2%,HS处理产量与NPK处理无显著差异,HB处理较NPK处理显著降低了20.3%。LB、LS和HS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显著高于NPK处理11.7%、26.7%和49.0%,而HB处理显著低于NPK处理11.7%。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LB处理产量增加主要是由于提高了水稻分蘖数(25.2%)、有效穗数(2.1%)和结实率(0.8%),LS处理则主要是由于提高了株高(5.2%)和千粒重(2.7%)。【结论】连续多年施用低量秸秆或低量生物炭替代等量养分的化肥,可以促进寒地水稻分蘖和生长,提高籽粒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连续高量秸秆替代等养分量化肥的增产潜力有限,但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氮肥偏生产力,而高量生物炭替代等养分量化肥存在降低产量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秸秆生物炭 水稻生长 水稻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氮肥偏生产力
下载PDF
河南省花生生产体系化肥投入对环境影响分析
18
作者 李洁 刘娟 +1 位作者 聂红民 许国震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4-89,共6页
本研究基于河南省花生2004-2021年化肥投入、播种面积、产量等数据,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定量分析河南省花生生产化肥投入对环境的影响,以期为河南省花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河南省花生生产化肥投入总量呈升高趋势,... 本研究基于河南省花生2004-2021年化肥投入、播种面积、产量等数据,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定量分析河南省花生生产化肥投入对环境的影响,以期为河南省花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河南省花生生产化肥投入总量呈升高趋势,但其构成发生了变化,表现为氮肥施用比例下降25.4%,平均施用量66.08 kg/hm^(2),占总施用量的23.5%;而复混肥施用比例上升28.9%,施用量增加,增幅达261.5%,平均施用量212.63 kg/hm^(2),占化肥总投入量的75.7%。花生氮肥偏生产力为28.35-84.10 kg/kg,平均43.66 kg/kg。活性氮排放中,NH3挥发(25.03 kg/hm^(2))>NO_(3)^(-)淋洗(4.45 kg/hm^(2))>N_(2)O排放(0.66 kg/hm^(2)),其中以NH3挥发为主,占总量的83.3%。期间河南省花生化肥投入对环境产生的平均碳排放量为129.0×10^(4)t,呈现逐年波动上升趋势,化肥生产平均碳足迹为741.46 kg/hm^(2),化肥施用平均碳足迹为481.57 kg/hm^(2),化肥生产对碳排放的影响高于化肥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化肥投入 氮肥偏生产力 活性氮排放 碳足迹
下载PDF
氮肥后移对江汉平原小麦籽粒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小燕 沈永龙 +2 位作者 高春宝 刘章勇 方正武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6-899,共4页
为给江汉平原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以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后移对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影响显著,其中底追比例为3∶7、拔节期追肥处... 为给江汉平原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以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后移对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影响显著,其中底追比例为3∶7、拔节期追肥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较大。底追比例为7∶3,追肥时期由起身期后移至拔节期时,籽粒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提高;底追比例为5∶5,追肥时期由拔节期后移至旗叶露尖期时,籽粒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降低,说明拔节期是追施氮肥的适宜时期。追肥时期同为拔节期时,底追比例由7∶3调整至5∶5,再由5∶5调整至3∶7,籽粒产量、收获指数、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升高。总之,在本试验条件下,总施氮量为180 kg.hm-2、底追比例为3∶7、拔节期追肥的处理,成熟期籽粒产量最高,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亦显著大于其他处理,是氮肥运筹的最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肥后移 产量 氮肥偏生产力
下载PDF
近30年中国稻区氮素平衡及氮肥偏生产力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21
20
作者 黄晶 刘立生 +8 位作者 马常宝 薛彦东 韩天富 柳开楼 刘淑军 张璐 李冬初 都江雪 张会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87-998,共12页
【目的】中国的稻作模式和区域条件复杂多样,研究和推荐各稻区氮肥合理施用量,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维持土壤氮素平衡提供参考。【方法】基于1988―2017年开展的全国水稻土长期监测平台,分析主要稻区(包括东北、西南、长江中游、华南、... 【目的】中国的稻作模式和区域条件复杂多样,研究和推荐各稻区氮肥合理施用量,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维持土壤氮素平衡提供参考。【方法】基于1988―2017年开展的全国水稻土长期监测平台,分析主要稻区(包括东北、西南、长江中游、华南、长三角稻区,322个土壤监测点)氮肥施用水平、氮肥偏生产力、土壤氮素平衡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进一步探究各稻区氮肥的合理用量。【结果】近30年来,我国东北、西南、长江中游(早稻)、华南(双季)和长三角稻区水稻氮肥平均施用量分别为N 159、173、179、284和279 kg/hm^2,全国稻区氮肥平均施用量为N 215 kg/hm^2。西南和长三角稻区氮肥施用量随施肥年限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增加速率分别为N 0.4和2.5 kg/(hm^2·a)。整体而言,全国稻区氮肥施用量随施肥年限的增加无显著变化。30年间,各稻区之间氮素表观平衡量差异显著(P<0.05)。东北、西南、长江中游(早稻)、华南(双季)和长三角稻区氮素年均盈余量分别为N 35、5、20、69和109 kg/hm^2,氮素盈余量分别占氮肥平均施用量的22%、3%、11%、24%和39%。各稻区氮素盈余量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001)。东北、西南、长江中游(早稻)、华南(双季)和长三角各稻区水稻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54、51、42、44和35 kg/kg,全国平均为45kg/kg,仅东北和长江中游(早稻)稻区水稻氮肥偏生产力随施肥年限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各稻区氮肥偏生产力均随着氮素盈余量的增加而呈指数下降趋势(P<0.0001)。【结论】除西南稻区,其他稻区氮素施用量偏高。综合考虑维持土壤氮平衡和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建议东北、西南、长江中游(早稻)、华南(双季)和长三角稻区的适宜施氮量分别为N 131、167、156、244和151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稻区 氮素表观平衡 氮肥偏生产力 时空变化 氮肥推荐施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