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给你一个免薪邮件远程管理员——POP Peeper快速上手
1
作者 婆婆 《电脑应用文萃》 2004年第1期72-73,共2页
现在网上的垃圾邮件非常多,令人防不胜防。不过,现在有了POPPeeper,我们完全可以把垃圾邮件杀死在服务器上,而只留下我们需要的……
关键词 邮件 服务器 单击 按钮 POP peeper 电子邮件程序 管理员
下载PDF
辣椒白粉病调查及病原菌形态观察比较
2
作者 张茹 白锐琴 +1 位作者 陈灵芝 王兰兰 《辣椒杂志》 2023年第1期14-17,共4页
辣椒白粉病是危害辣椒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北方普遍发生。在甘肃省设施、露地辣椒生产中辣椒白粉病均有发生,严重影响辣椒产量与品质。通过对甘肃陇东、河西等辣椒生产区白粉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采集兰州、榆中及平凉三地的辣... 辣椒白粉病是危害辣椒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北方普遍发生。在甘肃省设施、露地辣椒生产中辣椒白粉病均有发生,严重影响辣椒产量与品质。通过对甘肃陇东、河西等辣椒生产区白粉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采集兰州、榆中及平凉三地的辣椒白粉病病原菌进行形态观察,拟从形态学上比较不同地区辣椒白粉病病原菌有无差异。结果表明:甘肃省陇东、河西辣椒生产区白粉病发病普遍,且发病严重。通过辣椒白粉病病原菌形态学观察比较,发现兰州、榆中及平凉三地的病原菌孢子皆呈棒状,病原菌形态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白粉病 病原菌
下载PDF
太湖梅梁湾沉积物中氮铁硫转化细菌的毫米级垂向分布及对氮磷迁移转化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范献方 高帅帅 丁士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4-862,共9页
本研究在太湖梅梁湾采集沉积柱,采用一种自制的毫米级柱状沉积物自动垂向分层切割装置对表层50 mm沉积物进行垂向切割(间隔2 mm),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的毫米级垂向分布;同时采用毫米级高分辨透析技术和薄膜扩散梯度... 本研究在太湖梅梁湾采集沉积柱,采用一种自制的毫米级柱状沉积物自动垂向分层切割装置对表层50 mm沉积物进行垂向切割(间隔2 mm),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的毫米级垂向分布;同时采用毫米级高分辨透析技术和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分析溶解态和DGT可获取态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Fe、P的垂向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沉积物中细菌群落与溶解态和DGT可获取态氮铁磷浓度在垂向上呈现显著的异质性。细菌硝酸盐还原主要发生在-16~0 mm沉积物深度,这可能导致了溶解态和DGT可获取态NO_(3)^(-)-N含量在该沉积物深度的明显减少。细菌铁还原主要分布在-32~-18 mm沉积物深度,细菌硫酸盐还原主要分布在-50~-34 mm的沉积物深度;细菌硫酸盐还原是导致沉积物溶解态和DGT可获取态铁磷浓度从-32 mm随沉积物的深度增加而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加深了对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中细菌影响氮磷在垂向上迁移转化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级垂向分布 细菌 太湖沉积物 氮磷 高分辨透析技术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
下载PDF
滇池福保湾底泥内源氮磷营养盐释放通量估算 被引量:81
4
作者 李宝 丁士明 +4 位作者 范成新 钟继承 赵斌 尹洪斌 张路 《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在滇池福保湾采集柱状芯样,室内静态模拟沉积物NH4^+-N和PO4^3--P的释放.结果表明,底泥NH4^+-N和PO4^3--P的释放速率分别为22.941-163.117 mg·(m^2·d)^-1和0.90-2.06 mg·(m^2·d)^-1,不同区域释放速率差异... 在滇池福保湾采集柱状芯样,室内静态模拟沉积物NH4^+-N和PO4^3--P的释放.结果表明,底泥NH4^+-N和PO4^3--P的释放速率分别为22.941-163.117 mg·(m^2·d)^-1和0.90-2.06 mg·(m^2·d)^-1,不同区域释放速率差异极大.相对较低的释放速率与湖湾接纳高浓度污水使上覆水与沉积物孔隙水间浓度势减弱有关.通过Peeper(原位渗析膜采样器)法获取间隙水-上覆水剖面样品分析,并根据Fick扩散定律计算出福保湾底泥NH4^+-N和PO4^3--P的释放速率分别为2.85-81.96 mg·(m^2·d)^-1和0.118-0.265 mg·(m^2·d)^-1.比较2种方法,利用Fick定律计算出的界面氮磷释放通量明显小于柱样模拟方法.经面积加权,按静态释放计算出福保湾底泥NH4^+-N和PO4^3--P的年释放通量分别为(49.9±8.8)t和(0.79±0.53)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界面 交换通量 Fick定律 peeper 滇池
下载PDF
太湖草源性“湖泛”水域沉积物营养盐释放估算 被引量:32
5
作者 申秋实 周麒麟 +3 位作者 邵世光 刘成 张雷 范成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84,共8页
于太湖草源性“湖泛”暴发期,采集柱状沉积物并应用peeper被动采样装置获得“湖泛”区原位沉积物间隙水.泥水样品分析表明:“湖泛”发生水域表层(0 ~7 cm)沉积物的含水率、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区,其中有机质含量更是... 于太湖草源性“湖泛”暴发期,采集柱状沉积物并应用peeper被动采样装置获得“湖泛”区原位沉积物间隙水.泥水样品分析表明:“湖泛”发生水域表层(0 ~7 cm)沉积物的含水率、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区,其中有机质含量更是对照区样品的4倍左右,沉水植物残体促使表层沉积物物化性质改变的作用明显;“湖泛”发生水域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铵态氮(NH4+-N)、溶解性反应磷(SRP)及Fe2+含量远高于未发生区,植物残体降解对沉积物厌氧环境的营造显著.运用分子扩散模型对沉积物释放通量估算:“湖泛”发生区沉积物N4+-N、SRP和Fe2+的释放速率分别是对照区的49.8、15.3和123.1倍.研究认为,草源性“湖泛”水体氮、磷等营养物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沉积物的释放,而“湖泛”所营造的厌氧环境是氮、磷释放急剧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泛 沉积物释放 peeper 太湖
下载PDF
滇池福保湾沉积物磷的形态及其与间隙水磷的关系 被引量:37
6
作者 李宝 范成新 +4 位作者 丁士明 张路 钟继承 尹洪斌 赵斌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32,共6页
研究了滇池福保湾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形态及间隙水中PO43--P含量的垂向分布特征.福保湾沉积物磷形态空间差异大,河口区TP高达(5630.59±424.25)mg/kg,东西沿岸区TP只有200-300mg/kg,无机磷(I-P)是TP的主要部分,占TP的55%-74%,铁/... 研究了滇池福保湾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形态及间隙水中PO43--P含量的垂向分布特征.福保湾沉积物磷形态空间差异大,河口区TP高达(5630.59±424.25)mg/kg,东西沿岸区TP只有200-300mg/kg,无机磷(I-P)是TP的主要部分,占TP的55%-74%,铁/铝结合态磷(Fe/Al-P)是I-P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I-P的90%,不稳定性磷∞P)含量很低,只占TP含量的0.5%.福保湾沉积物具有极高的Fe/Al-P含量,说明湾内具有很高的内源磷负荷,这与福保湾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和藻类暴发关系密切.湖湾沉积磷的垂向分布规律较复杂,但基本上是随深度增加而减小,说明福保湾周边区域近几年人类活动作用加强,褐保湾污染有加重的趋势.在湾内不同区域应用Peeper(渗吸膜式)技术,获得了间隙水中PO43--P的垂向分布特征,PO43--P浓度自上覆水向下层间隙水呈先升后降,反映它们有自间隙水向上覆水扩散的趋势.福保湾间隙水PO43--P浓度同沉积物L-P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α=0.05),但Fe/Al-P、Ca-P、org-P和TP含量未发现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形态分布 peeper 间隙水 滇池
下载PDF
滇池福保湾间隙水氮磷分布及其与底泥微生物和磷酸酶相互关系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宝 丁士明 +4 位作者 范成新 钟继承 张路 尹洪斌 赵斌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0-427,共8页
在滇池福保湾不同区域应用Peeper(渗析膜式)技术,分析了底泥间隙水NH4+-N、PO43--P的垂向分布特征和近表层10cm内底泥的微生物活性(FDA)、碱性磷酸酶活性(APA),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NH4+-N和PO43--P浓度自上... 在滇池福保湾不同区域应用Peeper(渗析膜式)技术,分析了底泥间隙水NH4+-N、PO43--P的垂向分布特征和近表层10cm内底泥的微生物活性(FDA)、碱性磷酸酶活性(APA),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NH4+-N和PO43--P浓度自上覆水向下层间隙水呈先升后降趋势,反映它们有自间隙水向上覆水扩散的潜在危害;底泥有机质(Loss-on-Ignition,LOI)、APA和FDA活性也有从表层底泥向下层逐步降低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NH4+-N、PO43--P浓度变化为河口区>湾心区>西部沿岸区>东部沿岸区,与沉积物中LOI、APA和FDA活性的大小顺序基本相同.间隙水NH4+-N浓度与表层10cm内底泥的APA和FDA活性具有显著正相关性(α=0.01),PO43--P浓度与底泥APA和FDA活性具有负相关性,但相关系数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eper 营养盐 沉积物 微生物活性 碱性磷酸酶 滇池
下载PDF
太湖底泥间隙水中金属离子分布特征及相关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建军 范成新 +2 位作者 张路 朱育新 郑超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在太湖梅梁湾应用peeper(渗析膜式)技术获取底泥间隙水及近界面上覆水,对其中的溶解性金属的垂直分布特征及与氧化还原等特性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Mg元素外,自上覆水向下层底泥,Na、K、Ca、Sr、Ba含量逐渐减少,反映这些元... 在太湖梅梁湾应用peeper(渗析膜式)技术获取底泥间隙水及近界面上覆水,对其中的溶解性金属的垂直分布特征及与氧化还原等特性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Mg元素外,自上覆水向下层底泥,Na、K、Ca、Sr、Ba含量逐渐减少,反映这些元素有自上覆水向底泥中扩散的趋势.其中,溶解态的Ca、Sr元素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0.994,n=30);氧化还原电位(Eh)对间隙水中Fe2+和Mn2+含量分布有显著影响,但近界面上Fe2+含量对氧化还原电位的突变略有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元素 分布特征 间隙水 peeper(渗析膜式) 氧化还原电位 太湖
下载PDF
摇蚊幼虫扰动对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水微界面磷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婷婷 刘凌 +3 位作者 陈沐松 杨艳青 燕文明 陆占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9-73,共5页
为探讨摇蚊幼虫扰动对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水微界面磷释放的影响,以大纵湖湖心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模拟摇蚊幼虫扰动下沉积物中磷的释放情况。即利用微电极系统和高分辨率的渗析平衡技术(HR-Peeper),获取摇蚊幼虫扰动沉... 为探讨摇蚊幼虫扰动对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水微界面磷释放的影响,以大纵湖湖心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模拟摇蚊幼虫扰动下沉积物中磷的释放情况。即利用微电极系统和高分辨率的渗析平衡技术(HR-Peeper),获取摇蚊幼虫扰动沉积物中的溶解氧(DO)和pH值,并同步获取间隙水中的溶解态反应性磷(SRP)和溶解态二价铁(Fe2+),分辨率分别为μm、mm级。结果表明,摇蚊幼虫扰动增加了沉积物中DO的渗透深度及pH值,降低了间隙水中60.7%的SRP及42.1%的溶解态Fe2+的浓度,增加了沉积物中铁结合态磷(Fe-P)的浓度,其他结合态的磷(TP、IP、OP、AP)无显著变化。说明摇蚊幼虫扰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SRP与Fe2+显著相关,因此摇蚊幼虫扰动沉积物中SRP的释放主要受Fe2+的氧化还原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蚊幼虫扰动 湖泊沉积物—水微界面 磷释放 影响 HR-peeper
原文传递
微生物对阳澄湖间隙水溶解活性磷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苏葛 刘凌 +1 位作者 陈沐松 燕文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48,88,共5页
为揭示微生物对阳澄湖沉积物溶解活性磷释放的影响,取江苏省阳澄湖表层沉积物,设置对照组和抑菌组连续进行11d的沉积物柱样室内培养试验。利用微电极和高分辨率Peeper技术,获取两组柱样高分辨率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Eh和溶解活性磷垂... 为揭示微生物对阳澄湖沉积物溶解活性磷释放的影响,取江苏省阳澄湖表层沉积物,设置对照组和抑菌组连续进行11d的沉积物柱样室内培养试验。利用微电极和高分辨率Peeper技术,获取两组柱样高分辨率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Eh和溶解活性磷垂向分布情况,并分级提取柱样磷形态。结果表明,抑菌组沉积物DO、Eh垂向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加抑菌剂显著降低了间隙水溶解活性磷(SRP)浓度(P<0.001),抑菌组间隙水SRP浓度约为对照组的一半;抑菌组结合态磷的含量较对照组有所增加,NaOH-P与BD-P含量的增量是总增量的主要部分,这两种形态的磷含量的变化与微生物活性相关。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阳澄湖沉积物溶解活性磷释放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磷释放 高分辨率peeper技术 阳澄湖 微生物作用
原文传递
吉富罗非鱼温棚池塘上覆水-沉积物间隙水营养盐垂直分布特征及其界面交换通量 被引量:6
11
作者 魏南 余德光 +5 位作者 谢骏 王广军 郁二蒙 龚望宝 李志斐 夏耘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6-728,共13页
利用Peeper(pore water equilibriums)技术采集上覆水-沉积物间隙水整个垂直剖面的原位水样,然后使用微量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主要营养盐NH4+-N、NO3--N、NO2--N、PO43--P和SO42--S的浓度,从而分析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 利用Peeper(pore water equilibriums)技术采集上覆水-沉积物间隙水整个垂直剖面的原位水样,然后使用微量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主要营养盐NH4+-N、NO3--N、NO2--N、PO43--P和SO42--S的浓度,从而分析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温棚养殖池塘各营养盐的垂直分布特征,并估算其在上覆水-沉积物界面处的交换通量。结果表明:(1)两罗非鱼温棚养殖池塘,4个Peeper实验组在上覆水-沉积物间隙水中各营养盐组间重复性都较好,且各营养盐都有较强的垂直分布规律。NH4+-N主要存在于沉积物间隙水中,从其表面深度0至6 cm间隙水中NH4+-N浓度迅速增高,8 cm后趋于相对稳定;NO3--N主要存在于上覆水中,沉积物0至4 cm间隙水中3NO--N浓度迅速降低;NO2--N浓度在沉积物表层2 cm处出现峰值;PO43--P浓度在沉积物0至4 cm间隙水中浓度迅速增加至最大值,深度超过4 cm浓度有降低趋势;SO42--S主要存在于上覆水中,沉积物0至8 cm间隙水中SO42--S浓度迅速降低。(2)不同深度的水样根据营养盐浓度,各实验组都可聚类为3组差异显著的类群:上覆水组、表层沉积物组(上覆水-沉积物交界面组)和深层沉积物组。(3)通过Fick第一定律估算营养盐在上覆水-沉积物界面的扩散通量得出:NH4+-N和PO43--P为从沉积物间隙水扩散至上覆水中;NO3--N和SO42--S为从上覆水扩散至沉积物中。4个Peeper实验组NH4+-N的扩散通量分别为22.44 mg/(m2·d)、22.93 mg/(m2·d)、50.84 mg/(m2·d)和16.74 mg/(m2·d),为两罗非鱼温棚养殖池塘主要的沉积物内源释放营养盐。与类似研究比较,本研究通量相对较高,表明养殖池塘沉积物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SO42--S的扩散通量分别为–87.05 mg/(m2·d)、–164.87 mg/(m2·d)、–77.37 mg/(m2·d)和–91.30 mg/(m2·d),为两养殖池塘沉积物最大的吸收营养盐,表明SO42--S还原可能为罗非鱼养殖池塘沉积物中有机质降解的主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水 上覆水 营养盐 垂直分布 交换通量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孔隙水磷酸盐含量原位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婧 王敬富 +2 位作者 杨海全 徐洋 陈敬安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8-694,共7页
传统的沉积物孔隙水磷酸盐含量测定方法通常是采用离心法获取沉积物柱芯孔隙水,然后再进行磷酸盐含量测定。这种常规测定方法不仅破坏了沉积物的原本物理化学结构,而且分样间距多为厘米级,无法满足沉积物-水界面磷酸盐的高分辨率分布特... 传统的沉积物孔隙水磷酸盐含量测定方法通常是采用离心法获取沉积物柱芯孔隙水,然后再进行磷酸盐含量测定。这种常规测定方法不仅破坏了沉积物的原本物理化学结构,而且分样间距多为厘米级,无法满足沉积物-水界面磷酸盐的高分辨率分布特征研究和释放通量的高精度估算要求。为克服传统监测技术破坏系统原始状态和分辨率低的弊端,近年来沉积物孔隙水磷酸盐原位监测技术迅猛发展,较为成熟的有透析装置技术(Dialysis peepers)、薄膜扩散平衡技术(Diffusive equilibrium in thin-films technique,DET)和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films technique,DGT)等。本文综述了透析装置技术、薄膜扩散平衡技术和薄膜扩散梯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例,对比分析了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和发展应用前景。DGT作为一种新型、廉价的原位被动采样技术,具有原位和高分辨率监测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体、沉积物和土壤等研究,在获取沉积物孔隙水磷酸盐含量及时空分布特征等方面优势突出。如何延长DGT胶体的使用寿命、提高监测的空间分辨率和实现多元素同步监测是其主要发展方向。大量研究表明,沉积物内源磷释放与沉积物中Fe-S的耦合循环存在密切联系,深入了解湖泊沉积物P-Fe-S的耦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是揭示湖泊内源磷释放机制的一把钥匙。快速发展的薄膜扩散梯度(DGT)技术及其与DET技术联用无疑为P-Fe-S耦合循环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亟待在不同类型湖泊中应用和完善,为深刻揭示P-Fe-S耦合循环过程与机制提供独特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磷酸盐 透析装置技术 DET DGT 原位监测
原文传递
涂膜处理对青椒采后品质及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俞露 孙慧 +1 位作者 周俊良 谭书明 《长江蔬菜》 2009年第9X期36-40,共5页
采用复合保鲜膜液浸涂青椒果实,研究其对果实品质和延缓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鲜膜(2.0%海藻酸钠,0.15%魔芋精粉,0.70%CMC,0.10%CaCl2,1-MCP添加量0.0018%)配方涂膜处理青椒,在室温(20±5)℃贮藏,保鲜效果明显,在防腐、保质量、抑... 采用复合保鲜膜液浸涂青椒果实,研究其对果实品质和延缓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鲜膜(2.0%海藻酸钠,0.15%魔芋精粉,0.70%CMC,0.10%CaCl2,1-MCP添加量0.0018%)配方涂膜处理青椒,在室温(20±5)℃贮藏,保鲜效果明显,在防腐、保质量、抑制呼吸作用和保护营养物质等方面作用明显,且能有效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甲酯水解酶(PE)活性,减缓不溶性果胶分解为水溶性果胶,不溶性果胶与水溶性果胶相交点比对照组延迟近7d,防止果实软化;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起到了防衰保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椒 贮藏 生理 涂膜 保鲜 常温
下载PD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f Created Wetland Water Quality: A Comparison of Amphibian Metamorphic Success
14
作者 Lauren A. McPherson Ida Holásková James T. Anderson 《Open Journal of Ecology》 2020年第7期418-439,共22页
Wetlands are often created through wetland mitigation to replace lost natural wetlands, but further evaluation is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ability of a created wetland to replace lost wetland functions, especially prov... Wetlands are often created through wetland mitigation to replace lost natural wetlands, but further evaluation is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ability of a created wetland to replace lost wetland functions, especially providing wildlife habitat. We used a mesocosm design to compare the water quality between three created wetlands and three natural wetlands in West Virginia, USA and to evaluate how the water quality from the two wetland types were able to support metamorphosis in larval spring peepers (<em>Pseudacris crucifer</em>) and wood frogs (<em>Lithobates sylvaticus</em>) across two years (2014-2015). Responses in metamorphosis rates differed between species and between years. Spring peepers displayed similar metamorphosis rates in the created and natural wetlands in both years of the study. Wood frogs displayed similar metamorphosis rates in created and natural wetlands in 2015, but in 2014 wood frogs reached metamorphosis in less time and at a larger body size in the natural wetlands, suggesting that the wood frogs that developed in the natural wetlands may have higher fitness than those that developed in the created wetlands. Water quality was largely similar between created and natural wetlands, although dissolved oxygen, conductivity, and pH varied between mesocosms and wetlands.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created wetlands may be providing partial mitigation in terms of water quality for amphibian development. We recommend that future monitoring of created wetlands include measures of juvenile amphibian recruitment as well as additional habitat variables to better determine the ability of created wetlands to function as amphibian habit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ALACHIANS Pseudacris crucifer Spring peeper Lithobates sylvaticus West Virginia Wood Frog
下载PDF
厦门潮间带沉积物磷、铁和硫的时空分布及磷释放风险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潘峰 郭占荣 +2 位作者 蔡宇 刘花台 王新红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26,共13页
为了解潮间带沉积物中铁和硫的氧化还原过程以及上覆水缺氧等对磷再活化和释放的影响,选择厦门翔安海岸带,应用原位、高分辨采样技术,对沉积物、孔隙水以及上覆水进行为期1 a的连续采样和监测。结果表明:上覆海水缺氧和磷含量超标较为严... 为了解潮间带沉积物中铁和硫的氧化还原过程以及上覆水缺氧等对磷再活化和释放的影响,选择厦门翔安海岸带,应用原位、高分辨采样技术,对沉积物、孔隙水以及上覆水进行为期1 a的连续采样和监测。结果表明:上覆海水缺氧和磷含量超标较为严重,二者在多数月份分别低于2 mg/L和高于0.06 mg/L;在垂向剖面上,孔隙水中溶解活性磷含量同溶解铁含量变化规律一致,而薄膜扩散梯度技术有效态磷和有效态硫含量在局部硫高值区分布一致,表明磷的钝化和再活化主要受控于铁,局部受控于硫的氧化还原过程;在季度变化上,孔隙水中溶解活性磷同上覆水中溶解活性磷含量比较一致,归因于缺氧的沉积环境有利于溶解活性磷的跨界面交换,而多种环境因素的叠加,影响着溶解活性磷和膜扩散梯度技术有效态磷的时空变化;表层孔隙水中磷含量梯度不显著,即磷的释放风险不大,但环境因素的变化极易触发内源磷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磷 溶解铁 溶解硫化物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 高分辨渗析技术 时空分布
下载PDF
窥探灵魂的摄影师——论《七角楼》中的霍尔格雷渥形象
16
作者 王丽莉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2-17,共6页
《七角楼》里莫尔家族的后人霍尔格雷渥是一名银版摄影师。霍桑对这一新兴职业的书写,集中展现了他与美国肖像摄影共同的审美追求。通过将这一职业身份神秘化,霍尔格雷渥莫尔后人的身份也被暗示出来。以摄影师之眼窥探灵魂,霍尔格雷渥... 《七角楼》里莫尔家族的后人霍尔格雷渥是一名银版摄影师。霍桑对这一新兴职业的书写,集中展现了他与美国肖像摄影共同的审美追求。通过将这一职业身份神秘化,霍尔格雷渥莫尔后人的身份也被暗示出来。以摄影师之眼窥探灵魂,霍尔格雷渥描写了自我和他人心中的普遍罪恶,也洞察了爱的救赎方式,最终实现了两个家族的灵魂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格雷渥 银版摄影师 窥探者
下载PDF
亚热带河道型水库沉积物-水界面磷赋存形态与迁移转化机制
17
作者 曹文珍 曾悦 +8 位作者 张玉珍 李云琴 潘文斌 陈锦 刘战明 刘继辉 刘欣宇 蒋雅洁 宁宪南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9-310,共12页
由水库建设引起的河流湖库化和富营养化,是全球普遍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而内源污染负荷过大会加剧水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的风险.因缺乏亚热带河道型水库沉积物中内源磷污染解析,本文采用薄膜扩散梯度(DGT)和高分辨率渗析技术(HR-Pe... 由水库建设引起的河流湖库化和富营养化,是全球普遍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而内源污染负荷过大会加剧水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的风险.因缺乏亚热带河道型水库沉积物中内源磷污染解析,本文采用薄膜扩散梯度(DGT)和高分辨率渗析技术(HR-Peeper)以原位、高分辨率技术对河道型深水水库闽江水口水库中磷(P)、铁(Fe)、锰(Mn)、硫(S)进行监测,并研究河道型水库P-Fe-Mn-S的地球化学耦合机制以及磷的赋存形态和迁移释放机制.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提取磷(NaOH-P)是沉积物中磷形态的主要形式,铁结合态磷是控制沉积物磷释放的关键因素,水口水库水体和沉积物营养化程度高,沉积物内源磷污染较严重;在垂直剖面上,沉积物中的P与Fe、Mn、S呈显著正相关,铁锰氧化物的还原溶解和硫酸盐还原有利于磷活化和释放;沉积物中P、Fe、Mn、S会形成正释放从而扩散到上覆水中,在水库开闸和泄洪期间,对流会暂时打破分层,内源磷的释放高于多数天然浅水湖库,这突出了河道型水库内源磷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口水库 沉积物-水界面 磷-硫-铁-锰耦合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 高分辨渗析技术 扩散通量
原文传递
南四湖沉积物磷形态及其与间隙水磷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志齐 李宝 +2 位作者 梁仁君 王立志 徐从海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9-146,共8页
利用柱状沉积物采样器和Peeper间隙水采集器分别获取南四湖不同湖区原位柱状沉积物和间隙水,在分析沉积物磷形态和间隙水PO34-P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比较离心法和Peeper法获取间隙水的差异性,并探讨其沉积物各磷形态组分与间隙水PO34-... 利用柱状沉积物采样器和Peeper间隙水采集器分别获取南四湖不同湖区原位柱状沉积物和间隙水,在分析沉积物磷形态和间隙水PO34-P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比较离心法和Peeper法获取间隙水的差异性,并探讨其沉积物各磷形态组分与间隙水PO34-P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南四湖4个湖区沉积物各磷形态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IP>Ca-P>Fe/Al-P>OP>L-P,其中,IP平均含量最高,约占TP的71%~90%.在空间分布上,不同湖区各磷形态组分含量差异显著,尤其以Fe/A1-P含量差异最大,总体呈现由北向南依此递减的趋势,这与南四湖北部距离济宁市区较近,受污染较重有关.各磷形态组分在垂向分布上比较复杂,既有随深度增加的,也有随深度减小的,规律性不明显,这可能与南四湖本身是一个航运型和季节性湖泊,常年受大型航运船只的扰动、季节性降水、洪涝灾害以及突发性污染事件等各因素的影响有关.Peeper法及离心法获取间隙水的研究结果表明,南阳湖区(NSH1)间隙水PO43-P含量最高,平均值约0.4mg·L-1,4个不同湖区,PO34-P含量在垂直方向均具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浓度均高于上覆水浓度,具有向上覆水释放的趋势.Peeper法获取间隙水中PO43-P的平均含量比传统离心法高出约20%,且相关性很好,两种方法获取间隙水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南四湖沉积物Fe/Al-P和Ca-P与间隙水PO34-P的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形态 间隙水 peeper 相关性 南四湖
原文传递
南四湖内源氮磷释放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志齐 李宝 +1 位作者 梁仁君 王立志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7-493,共7页
采用柱状沉积物采样器和Peeper间隙水采集器分别于2011年8月获取南四湖不同湖区原位柱状沉积物和间隙水,通过原柱样静态释放实验及间隙水分子扩散模型对其氮磷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四湖不同湖区夏季氮磷界面交换速率差异显著... 采用柱状沉积物采样器和Peeper间隙水采集器分别于2011年8月获取南四湖不同湖区原位柱状沉积物和间隙水,通过原柱样静态释放实验及间隙水分子扩散模型对其氮磷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四湖不同湖区夏季氮磷界面交换速率差异显著,静态释放实验沉积物NH4+-N和PO43--P的释放速率分别为3.1~10.3mg·m-·2d-1和0.3~2.7mg·m-·2d-1,总体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南阳湖明显大于其他各湖区,这与其距离济宁市区较近,沉积物受污染较重有关.Peeper法与离心法分别获取不同湖区间隙水,利用分子扩散模型计算出NH4+-N和PO34--P的释放速率分别为3.69~4.51mg·m-·2d-1、0.24~0.66mg·m-2·d-1和2.54~4.16mg·m-2·d-1、0.04~0.51mg·m-2·d-1,同一采样点,Peeper法计算出释放速率比传统离心法高出约20%.通过静态释放实验获得的NH4+-N和PO34--P释放速率(R)在空间分布上与间隙水分子扩散模型计算出的结果相一致,但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将其进行比较,氮和磷的R/F值分别为0.84~2.64和2.03~13.79,表明原柱样静态模拟实验进行内源释放速率估算时,可能比分子扩散模型法计算的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放速率 静态培养 Fick扩散定律 peeper 南四湖
原文传递
湖泊沉积物-水微界面上磷的释放过程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钱宝 刘凌 +1 位作者 肖潇 陈沐松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2-489,共8页
为揭示湖泊内源污染的微界面环境行为及机制,从环境微界面角度出发,研究湖泊沉积物一水微界面磷的释放过程。利用新兴的湖泊沉积物原位高分辨率间隙水采集技术(DGT和Mini—peeper)分别获取了大纵湖、蜈蚣湖和九龙口沉积环境中生物... 为揭示湖泊内源污染的微界面环境行为及机制,从环境微界面角度出发,研究湖泊沉积物一水微界面磷的释放过程。利用新兴的湖泊沉积物原位高分辨率间隙水采集技术(DGT和Mini—peeper)分别获取了大纵湖、蜈蚣湖和九龙口沉积环境中生物有效磷和可溶性活性磷的垂直剖面分布,并在微尺度下发现了由局部有机质强烈降解释放磷酸盐形成的异常突变点。利用DIFS模型分析了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发现:疏浚后的九龙口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解吸能力较弱,而大纵湖和蜈蚣湖表层沉积物磷酸盐则以弱结合态为主,具有良好的磷吸附特性,表明稳定的沉积物表层环境微界面系统对内源磷的释放具有很好的缓冲作用;同时发现大纵湖和蜈蚣湖表层沉积物对间隙水中的磷具有较强的补给能力,补给源主要分布在沉积物表层2~3cm附近,对界面磷的释放起关键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磷 环境微界面 DGT Mini—peeper 吸附解吸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