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邯郸山前平原地下水流场演变及其驱动力
1
作者 左雪峰 侯新伟 +4 位作者 李向全 王振兴 桂春雷 高明 李金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6,共7页
20世纪60年代初邯郸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地下水降落漏斗逐渐形成,地下水流场剧烈演变,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分析、水均衡等方法,分析了邯郸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流场的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力,并计算了1981—2019年各影响因素对... 20世纪60年代初邯郸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地下水降落漏斗逐渐形成,地下水流场剧烈演变,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分析、水均衡等方法,分析了邯郸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流场的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力,并计算了1981—2019年各影响因素对地下水流场演变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60年以前邯郸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流场演变主要受自然因素驱动,1960年以后地下水流场演变的驱动力由自然因素演化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地下水源汇项逐渐发生变化;邯郸山前平原排泄项对地下水流场演变的贡献率大于补给项,降水入渗和地下水开采始终是浅层地下水流场演变的主要驱动力;1981—2000年降水入渗补给量和开采量对浅层地下水流场演变的贡献率为80.82%,2001—2019年降水入渗补给量和开采量对浅层地下水流场演变的贡献率为75.79%,浅层地下水流场演变的驱动力趋于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郸山前平原 地下水流场 演变 驱动力 贡献率
下载PDF
江汉平原典型种植模式稻田土壤中农药残留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常向前 张舒 +5 位作者 刘冬碧 赵越 王佐乾 杨小林 夏颖 吕亮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5-301,共7页
在江汉平原中稻-油菜/小麦轮作田、一季中稻田及再生稻田3种种植模式稻田采集土壤样品86个。调查了土壤样品中滴滴涕(DDTs,包括o,p′-DDT、p,p′-DDT、p,p′-DDE、p,p′-DDD)、六六六(HCHs,包括α-HCH、β-HCH、γ-HCH、δ-HCH)、甲胺... 在江汉平原中稻-油菜/小麦轮作田、一季中稻田及再生稻田3种种植模式稻田采集土壤样品86个。调查了土壤样品中滴滴涕(DDTs,包括o,p′-DDT、p,p′-DDT、p,p′-DDE、p,p′-DDD)、六六六(HCHs,包括α-HCH、β-HCH、γ-HCH、δ-HCH)、甲胺磷、甲基对硫磷、氧乐果、乐果、敌敌畏、乙酰甲胺磷、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吡虫啉、啶虫脒、三环唑、戊唑醇、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乙草胺及异丙甲草胺等25种农药及其代谢产物的残留。结果表明,检出率最高的3种农药为当前常用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87.21%),杀菌剂三环唑(91.86%)及戊唑醇(72.09%),其残留均值分别为0.0397、0.0734 mg/kg及0.0276 mg/kg;已经禁用的有机氯农药滴滴涕(o,p′-DDT、p,p′-DDT、p,p′-DDE、p,p′-DDD)仍能检出,检出率为36.05%~66.28%。3种模式田块中检出的滴滴涕主要来源于历史上滴滴涕的使用。杀虫剂吡蚜酮及杀菌剂三环唑在再生稻田的残留量均值显著高于中稻-油菜/小麦轮作田及一季中稻田;但其他农药在不同种植模式稻田中的残留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江汉平原农药残留的治理及农药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中稻-油菜/小麦轮作 一季中稻 再生稻 稻田 农药残留
下载PDF
散射辐射对鄱阳湖平原典型稻田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博 侯佳佳 +1 位作者 时元智 崔远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343,378,共11页
探明散射辐射变化对稻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的影响可为稻田碳汇能力评估和产量估算提供参考。本研究以鄱阳湖平原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Eddy covariance,EC)系统对稻田CO_(2)通量进行了... 探明散射辐射变化对稻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的影响可为稻田碳汇能力评估和产量估算提供参考。本研究以鄱阳湖平原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Eddy covariance,EC)系统对稻田CO_(2)通量进行了连续两年(2017—2018年)的定位观测,选取水稻生育中期数据,按照散射辐射比例(Diffuse fraction,DF)进行分段,分析了散射辐射对稻田GPP的影响,探明并量化了不同DF条件下散射辐射与其他气象因素对稻田GPP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辐射对GPP的影响存在差异,GPP随着直接光合有效辐射(Direct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_(dir))的增加先迅速增长,随后达到饱和;在不同DF条件下,早晚稻GPP随着散射光合有效辐射(Diffuse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_(dif))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当DF为0.1~0.4时,早稻GPP随PAR_(dif)无明显变化趋势,晚稻GPP随PARdif呈上升趋势(决定系数R^(2)为0.23),当DF为0.4~0.7时,早晚稻GPP随PAR_(dif)呈下降趋势(R^(2)为0.38、0.02),当DF为0.7~1.0时,早晚稻GPP随PAR_(dif)呈明显上升趋势(R2为0.32、0.89),可见PAR_(dif)是影响水稻GPP的重要因素。早晚稻GPP与DF呈二次曲线关系(R^(2)为0.45、0.67),早晚稻光能利用效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则与DF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R^(2)为0.68、0.82),早晚稻最优DF为0.48和0.40。DF变化同时引起气温(Air temperature,T_(a))和饱和水汽压差(Water 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的变化,进而对水稻GPP产生协同影响。气象因素与水稻GPP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DF条件下,气象因素对水稻GPP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而言,T_(a)和VPD升高分别对水稻GPP起促进和抑制作用,当DF为0.1~0.4、0.4~0.7和0.7~1.0时,影响早稻GPP的主要气象因素为T_(a)、PAR_(dir)和PAR_(dif),影响晚稻GPP的主要气象因素则为PAR_(dif)、PAR_(dir)和PAR_(d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辐射 气溶胶 总初级生产力 稻田 通径分析 鄱阳湖平原
下载PDF
轴向磁力轴承结构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方康平 胡业发 +2 位作者 吴华春 李强 胡佳成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7,共9页
按照悬浮力的产生方式将轴向磁力轴承分为主动型、被动型和混合型,主动型的优点是能够产生可控电磁力,被动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混合型兼顾了主动型和被动型的特点。在研究同心单环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具备冗余性的同心多环冗余结构及叠... 按照悬浮力的产生方式将轴向磁力轴承分为主动型、被动型和混合型,主动型的优点是能够产生可控电磁力,被动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混合型兼顾了主动型和被动型的特点。在研究同心单环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具备冗余性的同心多环冗余结构及叠片式冗余结构,从电磁力角度看,整体式同心双环结构优于同心三环结构,叠片式六环结构优于叠片式四环结构和叠片式八环结构。最后,对轴向磁力轴承在结构、控制及工业应用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轴向磁力轴承的结构应当朝着更具备冗余性和重构能力的方向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磁力轴承 结构设计 磁场 永磁材料 气隙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数据提取江汉平原虾稻田分布方法
5
作者 王静 万君 邓环环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94-200,208,共8页
以江汉平原为研究区,基于AI Earth阿里云平台提供的Sentinel-2 MSI L2数据,在实地采样样本和目视解译样本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遥感影像中虾稻田的时序变化规律,总结出区分虾稻田与其他地物类型的关键时间以及指数阈值,从而构建虾稻田提取... 以江汉平原为研究区,基于AI Earth阿里云平台提供的Sentinel-2 MSI L2数据,在实地采样样本和目视解译样本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遥感影像中虾稻田的时序变化规律,总结出区分虾稻田与其他地物类型的关键时间以及指数阈值,从而构建虾稻田提取的决策树模型,最终提取出江汉平原2022—2023年虾稻田的空间分布。最后,基于样本数据评估了该方法的精度,总体精度达93.25%,Kappa系数为0.8429,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提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遥感影像 Sentinel-2 虾稻田 决策树 江汉平原
下载PDF
主动电磁轴承支承的高速电动机总成热平衡分析
6
作者 王鹏鹏 孙进华 +1 位作者 李栋杰 张钢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5,共8页
以一台由主动电磁轴承支承的某型卧式离心鼓风机为研究对象,对其电动机总成的电磁场进行仿真,得到电动机和主动电磁轴承的损耗分布,根据该鼓风机的三维模型提取空气域,分析不同风冷散热方式下冷却空气在其内部的流动情况,再运用Fluent... 以一台由主动电磁轴承支承的某型卧式离心鼓风机为研究对象,对其电动机总成的电磁场进行仿真,得到电动机和主动电磁轴承的损耗分布,根据该鼓风机的三维模型提取空气域,分析不同风冷散热方式下冷却空气在其内部的流动情况,再运用Fluent对电动机总成温度场进行仿真,将得到的温度场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电动机、径向主动电磁轴承、轴向主动电磁轴承的铜损耗率最高分别为768180,124590,281700 W/m^(3);双口直接通风加水冷散热和单口混合通风加水冷散热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最大误差分别为4.15%和5.48%,单口混合通风加水冷的散热效果更好,验证了单向磁-热耦合温度场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磁力轴承 电动机 温度场 能量损耗 散热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黏弹性近场动力学方法的素混凝土板冲击破坏形态分析
7
作者 侯庆 宁晓骏 +3 位作者 刘国坤 华涛 彭一 李松波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7期6-13,共8页
通过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一种基于单键双参数键型近场动力学的黏弹性模型,对冲击荷载下的素混凝土板的破坏过程进行模拟,采用单轴动态强度S准则得出物质点对间键的动态断裂准则。分别将低速落锤撞击下的素混凝土板的仿真结果与连续-不连... 通过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一种基于单键双参数键型近场动力学的黏弹性模型,对冲击荷载下的素混凝土板的破坏过程进行模拟,采用单轴动态强度S准则得出物质点对间键的动态断裂准则。分别将低速落锤撞击下的素混凝土板的仿真结果与连续-不连续介质力学方法(CDEM)的模拟结果,高速子弹射击下的素混凝土板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黏弹性单键双参数近场动力学模型能合理地描述混凝土在冲击荷载下的破坏形态,且该模型能针对不同加载速率做出不同的反应,为冲击作用下的混凝土防护与混凝土的结构改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近场动力学 动态断裂准则 素混凝土板破坏 裂纹扩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轻量型机载惯性稳定平台电磁轴承性能与温度场仿真分析
8
作者 赵巍龙 张志洲 +2 位作者 李优 潘月亮 张和洪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121,137,共8页
针对机载惯性稳定平台电磁轴承的体积、质量较大,电磁场和温度场同时运算的双向耦合法研究较少的问题,提出一种轻量化、大承载磁悬浮机载惯性稳定平台电磁轴承的总体方案,设计了三点式单导磁环电磁轴承支承方式,采用有限元法完成该系统... 针对机载惯性稳定平台电磁轴承的体积、质量较大,电磁场和温度场同时运算的双向耦合法研究较少的问题,提出一种轻量化、大承载磁悬浮机载惯性稳定平台电磁轴承的总体方案,设计了三点式单导磁环电磁轴承支承方式,采用有限元法完成该系统电磁性能的仿真分析,并对结构强度进行校核,完成电磁场和温度场单向、双向耦合的温度场分析。结果表明,电磁轴承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磁热双向耦合分析得到的温度分布更符合实际情况,自然空冷的方式能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磁力轴承 稳定平台 温度场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冬小麦田土壤胞外/内酶活性对长期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9
作者 张馨月 白家韶 +1 位作者 韩雪 许吟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504-8505,8506-8515,共12页
针对农田胞外和胞内酶活性响应CO_(2)浓度升高认识不足的现状,依托华北平原冬小麦种植区北京昌平试验站长期开放式CO_(2)富集平台,设置常规和升高两组CO_(2)浓度处理,研究冬小麦田土壤胞外和胞内酶活性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O_(2... 针对农田胞外和胞内酶活性响应CO_(2)浓度升高认识不足的现状,依托华北平原冬小麦种植区北京昌平试验站长期开放式CO_(2)富集平台,设置常规和升高两组CO_(2)浓度处理,研究冬小麦田土壤胞外和胞内酶活性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O_(2)浓度升高促进胞外碳获取酶活性,不影响胞外氮获取酶活性以及全部胞内酶活性。通过量化碳、氮获取酶的胞外胞内比发现,CO_(2)浓度升高在冬小麦成熟期增强了碳获取酶胞外胞内比,但降低了氮获取酶胞外胞内比。胞外碳、氮获取酶活性都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而胞内碳获取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正相关,胞内氮获取酶活性与微生物生物量负相关。CO_(2)浓度升高导致上述大部分酶活性变化驱动因素的作用消失,仅存在土壤全氮与胞内碳获取酶活性负相关。研究结果强调了对胞内酶开展研究的重要性,为理解土壤过程对全球变化因素的响应提供了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浓度上升 华北平原 冬小麦田 胞外酶 胞内酶
下载PDF
江汉平原冷浸田地区地下水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亚云 郭静 +5 位作者 蔡爱民 高杰 王艺霖 于瑶 周佑平 余波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3年第2期163-170,216,共9页
冷浸田地区因土壤发生层长期遭到地下水浸渍而导致作物减产明显。为研究冷浸田的成因及其地下水特征,选取江汉平原为研究区,以遥感影像、气象和近30年的典型冷浸田地区地下水水位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空间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江... 冷浸田地区因土壤发生层长期遭到地下水浸渍而导致作物减产明显。为研究冷浸田的成因及其地下水特征,选取江汉平原为研究区,以遥感影像、气象和近30年的典型冷浸田地区地下水水位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空间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江汉平原冷浸田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地下水水位埋深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地下水环境特征。结果表明,2021年江汉平原冷浸田主要分布在监利、汉川、洪湖、仙桃、潜江等地区,分布范围相比20世纪80年代呈减少趋势;冷浸田的分布与潜水位埋深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水位埋深较浅的地区容易诱发冷浸田;年内主汛期潜水水位埋深较浅,更易发生冷浸田现象;近30年来,冷浸田地区地下水水位埋深整体呈增大趋势;降雨是诱发冷浸田的重要影响因素;冷浸田分布地区的地下水处于强还原环境,铁、锰和硫化物等还原性物质易大量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位 潜水位 水质 冷浸田 江汉平原
下载PDF
沿海平原地区桥址处风场特性实测研究
11
作者 黄飞 潘辉 +1 位作者 高晓月 徐文 《江苏建材》 2023年第2期43-47,共5页
为研究沿海平原地区桥址处风场特性,采用VT-1相控阵多普勒雷达系统对横门水道附近某桥址处进行为期一年的风场实测。研究表明,该桥址处风速较好地服从Weibull分布;平原地区风场相较于河谷地区而言,主导风向随高度变化小;风速平均值与风... 为研究沿海平原地区桥址处风场特性,采用VT-1相控阵多普勒雷达系统对横门水道附近某桥址处进行为期一年的风场实测。研究表明,该桥址处风速较好地服从Weibull分布;平原地区风场相较于河谷地区而言,主导风向随高度变化小;风速平均值与风向频度呈正相关,阵性与风向频度呈负相关;该桥址处平均风速剖面虽较好符合指数律,但是JTG/T 3360-01—2018《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推荐的地表粗糙度系数α值并不适用;良态风风速剖面并不总是服从指数律,但是抗风设计所关注的高风速较好服从指数律。另外,提出了最大概率风速剖面的概念,相较于传统采用的平均风速剖面更具有合理性,采用该种风速剖面在桥梁抗风设计中进行风速推算时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风速剖面 风场实测 概率分布 沿海平原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类型农地的养分循环平衡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护兵 刘国彬 吴瑞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4,共7页
该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安塞试验站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实测资料为研究对象,定量研究川地、坡地、梯田不同类型农地养分循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川地、坡地、梯田与农民习惯施肥水平相类似的处理,年养分盈亏量分别是:川地每年每hm2氮素盈... 该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安塞试验站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实测资料为研究对象,定量研究川地、坡地、梯田不同类型农地养分循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川地、坡地、梯田与农民习惯施肥水平相类似的处理,年养分盈亏量分别是:川地每年每hm2氮素盈余10.2 kg,P2O5盈余56.6 kg;坡地每年每hm2氮素亏损7.0 kg,P2O5亏损14.7 kg;梯田每年每km2氮素盈余104.9 kg,P2O5盈余107.3 kg。退耕还林和实施“坡改梯”工程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农地养分循环不断朝良性方向发展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川地 坡地 梯田 养分循环平衡
下载PDF
江汉平原高砷地下水监测场水化学特征及砷富集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13
作者 段艳华 甘义群 +2 位作者 郭欣欣 丁旭峰 邓娅敏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0-147,共8页
江汉平原高砷地下水的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对该区高砷地下水监测场39个地下水样品的分析,揭示了高砷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同时,结合沉积物砷含量分析和高砷地下水的垂向分布特征,探讨了地下水中砷富集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下... 江汉平原高砷地下水的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对该区高砷地下水监测场39个地下水样品的分析,揭示了高砷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同时,结合沉积物砷含量分析和高砷地下水的垂向分布特征,探讨了地下水中砷富集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Mg型,pH值为中性偏弱碱性,Fe、Mn质量浓度很高。25m深度的监测井水中砷质量浓度最高,对应的沉积物中总砷质量浓度也较高。井水中浓烈的H2S气味,偏负的氧化还原电位,高质量浓度的NH4-N、溶解有机碳(DOC)、HCO-3、S2-与低质量浓度的NO-3、SO2-4均指示该区为典型的富含有机质的还原性地下水环境。该条件下沉积物中有机物质的生物降解作用和铁锰氧化物、铁锰氢氧化物的还原是江汉平原高砷地下水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监测场 高砷地下水 还原环境
下载PDF
平原水库防渗膜下气胀现象产生机制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袁俊平 曹雪山 +3 位作者 和桂玲 王豹 刘英豪 殷宗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3,共7页
对库盘铺膜平原水库的气胀现象产生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和现场试验研究。分析指出围坝填筑、库水位快速下降及地下水位上升等因素是导致膜下产生气胀的主要原因。在德州大屯水库进行了现场试验,模拟了不同膜上荷重、不同地下水位上升幅... 对库盘铺膜平原水库的气胀现象产生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和现场试验研究。分析指出围坝填筑、库水位快速下降及地下水位上升等因素是导致膜下产生气胀的主要原因。在德州大屯水库进行了现场试验,模拟了不同膜上荷重、不同地下水位上升幅度和速率等试验工况,对膜下地层不同埋深处孔隙压力和膜下气胀现象进行了观测,分析了各因素对膜下气胀变化规律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快速上升能够引起膜下气胀压力加大,地下水位上升幅度影响膜下气胀压力的大小;不同地下水位上升速率对膜下气场影响较小,在膜上设置一定荷载可较好地防止膜顶托或胀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水库 现场试验 孔隙压力 气胀现象 土工膜
原文传递
三江平原稻田N_2O通量特征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卫卫 张友民 +2 位作者 王毅勇 赵志春 顾江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4-368,共5页
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于2004年11月—2005年10月对三江平原稻田进行了全年连续田间原位观测。结果表明,三江平原稻田全年N2O平均通量为0.052mg·m-·2h-1;冻融期N2O通量范围为0.008~0.029mg·m-·2h-1,融冻时排放... 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于2004年11月—2005年10月对三江平原稻田进行了全年连续田间原位观测。结果表明,三江平原稻田全年N2O平均通量为0.052mg·m-·2h-1;冻融期N2O通量范围为0.008~0.029mg·m-·2h-1,融冻时排放量显著增加;生长期平均通量为0.059mg·m-·2h-1,施肥后及淹水期间水面落干时各出现了两个明显的N2O排放峰,排水后N2O排放通量较淹水期稍增加,但幅度不大。同时分析了冻融期、生长期N2O通量季节变化特征和日变化特征以及和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表明,温度决定了稻田全年N2O排放通量的大小,而水分状况则是影响三江平原稻田N2O排放季节变化特征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稻田 N2O通量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氧化亚氮的排放特征 被引量:50
16
作者 叶欣 李俊 +4 位作者 王迎红 刘恩民 李瑞雪 于强 陈炳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86-1191,共6页
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N2O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土壤温度、水分对土壤N2O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作物生长季节内,华北平原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的N2O平均通量分别为244.3±27.9、177.8±2... 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N2O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土壤温度、水分对土壤N2O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作物生长季节内,华北平原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的N2O平均通量分别为244.3±27.9、177.8±27.1和88.2±8.1mg·m-·2h-1。玉米田、大豆田和棉花田土壤N2O排放均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苗期玉米田和大豆田、抽雄吐丝期玉米田及始花期棉花田土壤N2O的释放峰均由施肥所致,始花期大豆田土壤N2O的释放峰主要与大豆自身生理代谢活动及降水有关。玉米田土壤N2O通量的日过程为午后-凌晨双峰型,棉花田土壤N2O通量的日过程变化多样:有白天-夜间双峰型、白天或夜间单峰型、平缓型4种。观测到的土壤N2O排放的日变化类型主要受土壤湿度影响,随着土壤湿度降低,土壤N2O排放的日最高值从夜间转至白天,其日较差变小。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N2O排放通量均随地温增加呈指数增长,并都达到0.01显著水平。观测期间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相关性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N2O排放 华北平原 棉花田 玉米田 大豆田 土壤温度
下载PDF
三江平原低湿地水田土壤理化特性及暗管排水效果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秋菊 刘峰 +7 位作者 常本超 韩东来 隋玉刚 杨兴玉 陈海龙 新家宪 刘艳霞 焦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38-143,共6页
低湿土壤渍涝问题是限制农业生产的瓶颈问题,为改良低湿土壤渍涝问题,该文研究低湿地水田草甸沼泽土土壤特性,并探讨利用暗管排水进行低湿地排水及种植水稻的效果。结果表明,草甸沼泽土土壤质地黏重、各层土壤黏粒质量分数在40%以上;有... 低湿土壤渍涝问题是限制农业生产的瓶颈问题,为改良低湿土壤渍涝问题,该文研究低湿地水田草甸沼泽土土壤特性,并探讨利用暗管排水进行低湿地排水及种植水稻的效果。结果表明,草甸沼泽土土壤质地黏重、各层土壤黏粒质量分数在40%以上;有效孔隙低,在6.40%~7.81%之间,通气、透水性差,母质层几乎不透气、透水,土体容气度为5.55%~16.08%;含水率高,自然状态达到40%以上;土壤容重低,耕层为0.93 g/cm3,母质层1.30 g/cm3;硬度低,液性指数在0.38~0.61之间,整体处于可塑状态,机械承载力差;草甸沼泽土上设置暗管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水性,随距暗管距离不同,土壤排水效果有差异,距离暗管越近,土壤排水效果越好,水分降低的越明显;同样排水晒田后,暗管处理土壤表层状态呈干裂状态,对照(无暗管排水区)则仍呈湿润状态;从水稻产量看,有暗管的处理水稻产量比无暗管处理增产8.06%。研究可为低湿地水田合理利用及改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理化特性 排水 暗管 产量 三江平原 水田
下载PDF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与稻田CH_4排放对比研究 被引量:51
18
作者 王德宣 吕宪国 +2 位作者 丁维新 蔡祖聪 王毅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0-503,共4页
2 0 0 1年 5~ 10月 ,在三江平原对毛果苔草沼泽湿地和由沼泽湿地开垦后稻田的CH4排放通量进行了同步观测。三江平原毛果苔草沼泽湿地CH4排放通量范围是 1.32~ 4 6 .38mg/ (m2 ·h) ,平均值为 17.2 9mg/ (m2 ·h)。稻田的CH4... 2 0 0 1年 5~ 10月 ,在三江平原对毛果苔草沼泽湿地和由沼泽湿地开垦后稻田的CH4排放通量进行了同步观测。三江平原毛果苔草沼泽湿地CH4排放通量范围是 1.32~ 4 6 .38mg/ (m2 ·h) ,平均值为 17.2 9mg/ (m2 ·h)。稻田的CH4排放通量范围是 0 .0 5~ 2 4 .37mg/ (m2 ·h) ,平均值为 6 .6 7mg/ (m2 ·h)。沼泽湿地CH4排放通量平均值是稻田的 2 .5倍 ,水分条件和因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引起的土壤理化条件变化是导致二者的CH4排放通量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CH4排放通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7~ 8月高温期出现CH4排放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排放 沼泽湿地 稻田 三江平原 季节变化 土地利用方式 甲烷 温室气体
下载PDF
水稻品种对三江平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牟长城 陶祥云 +1 位作者 黄忠文 于丽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9-92,107,共5页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三江平原3个主栽水稻品种(空育131、龙粳18、垦鉴稻6)对生长季节稻田CO2、CH4和N2O排放规律、源/汇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水稻品种的CO2、CH4和N2O平均通量范围分别为405.5~647.2、9.6~...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三江平原3个主栽水稻品种(空育131、龙粳18、垦鉴稻6)对生长季节稻田CO2、CH4和N2O排放规律、源/汇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水稻品种的CO2、CH4和N2O平均通量范围分别为405.5~647.2、9.6~20.5 mg.m-2.h-1、4.1~6.3μg.m-2.h-1;空育131 CO2排放通量较龙粳18和垦鉴稻6提高48.6%、59.6%,CH4下降53.2%、27.8%,N2O提高53.7%、46.5%;3个水稻品种CO2、CH4与空气温度或土壤温度有普遍较好的正相关性。生长季,3个水稻品种均为CO2、CH4、N2O的排放源(14.6~23.3、345.1~737.8、0.148~0.227 kg.hm-2.a-1),所产生的温室效应相当于26.9~32.7 t.hm-2.a-1CO2,GWP组成结构均以CO2和CH4占绝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稻田 温室气体排放 水稻品种
下载PDF
三江平原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氧化亚氮通量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卫卫 王毅勇 +1 位作者 赵志春 顾江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777-2782,共6页
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三江平原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N2O排放通量进行连续2.5年的田间原位观测.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N2O排放通量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并主要与年际间降水及田间水分管理差异有关;春小麦农... 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三江平原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N2O排放通量进行连续2.5年的田间原位观测.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N2O排放通量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并主要与年际间降水及田间水分管理差异有关;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N2O排放日变化与气温及地下5 cm温度变化有关.生长期N2O的排放较强,休耕期N2O排放量显著下降,冰冻期N2O的排放较微弱,融冻时N2O排放缓慢增强.生长期N2O平均排放通量为0.190 mg.m-2.h-1,收割后到冰冻期间为0.077 mg.m-2.h-1,冻融期间为0.017 mg.m-2.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小麦农田生态系统 N2O通量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