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瑞灌肠剂对放射性直肠炎大鼠血浆6-Keto-PGF1α及TXB_2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宜放 刘丽坤 +3 位作者 王晞星 汪欣文 王惠媛 肖红霞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年第12期923-924,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肠瑞灌肠剂对放射性直肠炎大鼠血浆6-Keto-PGF1α及TXB2的影响。方法:利用直线加速器建立放射性直肠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肠瑞灌肠剂治疗组、中药及化学药阳性对照组、模型和空白对照组,治疗7天后处死,放免法检测各组血浆6-... 目的:观察中药肠瑞灌肠剂对放射性直肠炎大鼠血浆6-Keto-PGF1α及TXB2的影响。方法:利用直线加速器建立放射性直肠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肠瑞灌肠剂治疗组、中药及化学药阳性对照组、模型和空白对照组,治疗7天后处死,放免法检测各组血浆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2)的含量。结果:照射后各组6-Kote-PGF1α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TXB2以及TXB2/6-Kote-PGF1α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肠瑞灌肠剂能上调放射性直肠炎大鼠血浆6-Kote-PGF1α含量,下调其TXB2含量及TXB2/6-Kote-PGF1α比值。结论:肠瑞灌肠剂可改善放射性直肠炎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瑞灌肠剂 放射性直肠炎 6--前列腺素 血栓素B2
下载PDF
黛黄芍药散对放射性直肠炎大鼠COX-2、TXB_2及6-Keto-PGF_(1α)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毓国 窦永起 秦丽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中药复方黛黄芍药散在抑制微血管血栓形成、改善肠道微循环方面对放射性直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黛黄芍药散高、中、低剂量组,用^(60)Co-γ...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中药复方黛黄芍药散在抑制微血管血栓形成、改善肠道微循环方面对放射性直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黛黄芍药散高、中、低剂量组,用^(60)Co-γ射线单次盆腔照射制作大鼠放射性直肠炎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在照射后第14天给药12小时后处死大鼠,取直肠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中血栓素B2(thromboxane B_2,TXB_2)、6-酮-前列腺素(6-keto-prostaglandin F_(1α),6-Keto-PGF_(1α))的浓度,并计算TXB_2/6-Keto-PGF_(1α)比值。结果照射后第14天,模型组大鼠COX-2、TXB_2含量及TXB_2/6-KetoPGF_(1α)比值明显升高,而黛黄芍药散各剂量组中上述指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黛黄芍药散可有效抑制放射性直肠炎大鼠肠道微血管血栓生成,改善微循环,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控制COX-2的表达,从而减少TXB_2的合成与释放,进而调节TXB_2/6-Keto-PGF_(1α)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黛黄芍药散 放射性直肠炎 环氧化酶2 血栓素B2 6--前列腺素F1Α
下载PDF
黛黄芍药散对放射性直肠炎大鼠NF-κB、TNF-α及IL-6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毓国 秦丽 窦永起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15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黛黄芍药散对放射性直肠炎大鼠直肠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对放射性直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黛黄芍药散对放射性直肠炎大鼠直肠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对放射性直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用60Co-γ射线单次盆腔照射制作大鼠放射性直肠炎模型,造模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第14天给药12 h后取血并处死大鼠,免疫组化SP法检测直肠NF-κB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中TNF-α、IL-6的浓度。结果:造模后第14天,模型组大鼠直肠组织中NF-κB含量及血清中TNF-α、IL-6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直肠组织中NF-κB含量及血清中TNF-α、IL-6浓度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黛黄芍药散可减少放射性直肠炎大鼠直肠中NF-κB及其相关炎性信号因子TNF-α、IL-6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黛黄芍药散 放射性直肠炎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大鼠
下载PDF
消痔灵注射液介导TGF-β1/Smad信号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出血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何裕智 李俊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研究消痔灵注射液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治疗放射性直肠炎(RP)出血的分子机制。方法40只SPF级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消痔灵组、TGF-β1组、TGF-β1联合消痔灵组各8只,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含量20%的标准饲料喂养,其... 目的研究消痔灵注射液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治疗放射性直肠炎(RP)出血的分子机制。方法40只SPF级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消痔灵组、TGF-β1组、TGF-β1联合消痔灵组各8只,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含量20%的标准饲料喂养,其他四组6 MV X射线固定照射,制作RP大鼠模型,消痔灵组在模型制作后采用消痔灵注射液灌肠(照射后第12周),TGF-β1组在模型制作第4周开始腹腔注射10 mg SB-431542,TGF-β1联合消痔灵组在模型制作后腹腔注射10 mg SB-431542(照射后第4周)及采用消痔灵注射液灌肠(照射后第12周)。干预结束后2周,经八联试纸检测分析大鼠便血疗效,随机从中各抽取5只采集腹主动脉血标本5 m L,用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处死,自距肛门2 cm以上获取直肠组织约2 cm,平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放在10%的甲醛固定液中,用于HE染色,另一部分-80℃冻存,用于检测TGF-β1、Smad 2/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直肠组织TGF-β1、Smad 2、Smad 3蛋白表达量及血清IL-2、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消痔灵组、TGF-β1组、TGF-β1联合消痔灵组直肠组织TGF-β1、Smad 2、Smad 3蛋白表达量及血清IL-2、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TGF-β1联合消痔灵组直肠组织TGF-β1、Smad 2、Smad 3蛋白表达量及血清IL-2、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消痔灵组、TGF-β1组(P<0.05);消痔灵组直肠组织TGF-β1、Smad 2、Smad 3蛋白表达量及血清IL-2、IL-6、TNF-α水平与TGF-β1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痔灵组、TGF-β1组、TGF-β1联合消痔灵组大鼠便血疗效分别为75.00%、50.00%、87.5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痔灵注射液治疗RP出血主要通过介导TGF-β1/Smad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直肠炎出血 TGF-Β1/SMAD信号通路 消痔灵注射液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大鼠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保留灌肠治疗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兰凤 张曦霞 +6 位作者 邱云芳 金建华 朱顺新 吴建亭 张建兵 叶赟 刘春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117-2119,共3页
目的根据放射性直肠损伤运用保留灌肠护理研究的需要,探讨并建立符合放射性直肠损伤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选择SD大鼠为实验动物,根据预实验结果,选择21Gy、22Gy、23Gy、25Gy、30Gy作直线加速器单次直肠局部照射,比较大鼠摄食饮水量、体... 目的根据放射性直肠损伤运用保留灌肠护理研究的需要,探讨并建立符合放射性直肠损伤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选择SD大鼠为实验动物,根据预实验结果,选择21Gy、22Gy、23Gy、25Gy、30Gy作直线加速器单次直肠局部照射,比较大鼠摄食饮水量、体重、排便、精神及自主活动情况,光镜下观察直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应用剂量22Gy源皮距90cm、单次盆腔局部照射所致的大鼠直肠炎症状与临床病人的病情接近。结论本模型适合放射性直肠损伤保留灌肠药物治疗、护理研究等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直肠炎 大鼠 动物模型 放射治疗 直线加速器
下载PDF
直线加速器诱发大鼠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宜放 刘丽坤 +4 位作者 王晞星 汪欣文 王惠媛 刘改萍 冯玛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602-604,共3页
目的:建立并评价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大鼠模型。方法:选择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采用直线加速器单次盆腔局部照射,确立最佳照射剂量为20Gy,并对模型进行评价。观察照射后大鼠摄食饮水量、体重、排便情况及自主活动情况,光镜下观察直肠组织... 目的:建立并评价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大鼠模型。方法:选择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采用直线加速器单次盆腔局部照射,确立最佳照射剂量为20Gy,并对模型进行评价。观察照射后大鼠摄食饮水量、体重、排便情况及自主活动情况,光镜下观察直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扫描电镜观察直肠黏膜超微病理学变化。结果:照射后大鼠摄食饮水量减少,甚至拒食水,消瘦明显,出现稀便、黏液脓血便,照射野脱毛等表现;光镜下观察直肠隐窝结构畸形或消失,黏膜及黏膜下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点状或多处出血,多灶溃疡形成;扫描电镜下观察直肠腺体结构紊乱呈梭形,表面绒毛破坏,上皮细胞脱落、坏死,基底层破坏,多灶溃疡发生。结论:直线加速器单次盆腔局部照射20Gy,能成功地诱导大鼠急性放射性直肠炎。该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可用于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直肠炎 动物模型 大鼠 直线加速器 放射治疗
下载PDF
黛黄芍药散对放射性直肠炎大鼠Th1/Th2细胞因子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毓国 窦永起 秦丽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6-19,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复方黛黄芍药散对放射性直肠炎大鼠肠腺存活率的影响及Th1/Th2的作用,探讨其治疗大鼠放射性直肠炎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黛黄芍药散高、中、低剂量组共6...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复方黛黄芍药散对放射性直肠炎大鼠肠腺存活率的影响及Th1/Th2的作用,探讨其治疗大鼠放射性直肠炎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黛黄芍药散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使用60Co-γ射线单次盆腔照射制作大鼠放射性直肠炎模型,在照射后第14天给药12 h后取血并处死大鼠,剥离胸腺、脾脏,称质量,计算脏器指数,取直肠组织进行HE染色,镜下观察各组肠腺存活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中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c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ckin-10,IL-10)的浓度,并计算IFN-γ/IL-4。结果:较空白对照组而言,模型组肠腺存活率、脏器指数、IL-4、IL-10均出现下降(P<0.05),IFN-γ升高(P<0.01);较模型组来看,黛黄芍药散高剂量组可有效改善肠腺存活率(P<0.01)、降低IFN-γ(P<0.01)、升高IL-4(P<0.05)、平衡Th1/Th2比值(P<0.01),而黛黄芍药散中剂量组在改善脾脏指数及IL-10方面效果突出(P<0.01)。结论:黛黄芍药散可有效减轻60Co-γ射线引发的肠道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黛黄芍药散 放射性直肠炎 TH1/TH2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中药制剂直肠外用防治宫颈癌放疗所致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马建萍 赵仁 +6 位作者 何剑莉 楚国庆 刘长虎 杨治花 折虹 丁喆 海平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12期1147-1149,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直肠外用防治宫颈癌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0例Ⅰ~Ⅲ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放疗方法相同,研究组在放疗开始给予中药制剂直肠外用至放疗结束,对照组直肠局部不用药物干...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直肠外用防治宫颈癌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0例Ⅰ~Ⅲ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放疗方法相同,研究组在放疗开始给予中药制剂直肠外用至放疗结束,对照组直肠局部不用药物干预。放疗期间和放疗后观察放射性直肠炎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7.8%(17/45)、64.4%(29/45),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1/45)、11%(5/45),(P均<0.05);两组Ⅱ级以上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分别为15.6%(7/45)、44.4%(20/45),(P<0.05);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持续时间分别为(0.9±1.3)周和(5.2±8.1)周(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放疗开始后前3周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分别为58.6%(12/29)和29.4%(5/17)(P>0.05)。结论采用中药制剂直肠外用可降低宫颈癌放疗所致的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并能缓解其症状,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治疗 放射性直肠炎 中药
下载PDF
福尔马林液与复方灌肠剂治疗出血性放射性直肠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郭学峰 马腾辉 王磊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9期1477-1478,共2页
目的观察福尔马林与复方灌肠剂保留灌肠治疗出血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48例出血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成福尔马林组22例和复方灌肠剂组26例(甲硝唑、硫糖铝、地塞米松、凝血酶冻干粉),治疗后进行对比研... 目的观察福尔马林与复方灌肠剂保留灌肠治疗出血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48例出血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成福尔马林组22例和复方灌肠剂组26例(甲硝唑、硫糖铝、地塞米松、凝血酶冻干粉),治疗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福尔马林组有效率为91%(20/22),复方灌肠剂组有效率为69%(18/26),两组疗效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福尔马林组疗效显著高于复方灌肠剂组。结论福尔马林保留灌肠治疗出血性放射性直肠炎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直肠炎 福尔马林 便血 保留灌肠
下载PDF
芍药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期湿热蕴结型放射性直肠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褚代芳 吴昊 +1 位作者 宗华 金发光 《山东中医杂志》 2018年第12期996-998,1006,共4页
目的:观察芍药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期湿热蕴结型放射性直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直肠癌放疗后湿热蕴结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按入科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100 mL+地塞米松10 mg保留灌肠;治疗... 目的:观察芍药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期湿热蕴结型放射性直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直肠癌放疗后湿热蕴结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按入科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100 mL+地塞米松10 mg保留灌肠;治疗组在对照组灌肠液的基础上溶入芍药汤颗粒剂保留灌肠。两组均每3 d灌肠1次,共灌肠5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与体征、肠道放射性损伤分级、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R38)评分、肠镜表现及不良反应情况,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总缓解率82.9%,对照组77.1%,两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两组治疗后肠道放射性损伤分级情况:治疗组0级7例、1级19例、2级5例,3级4例,对照组0级5例、1级9例、2级14例,3级7例,治疗组肠道放射性损伤分级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治疗后,治疗组QLQ-CR38评分为(79.62±5.36)分,对照组(74.32±6.11)分,治疗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治疗组肠镜总缓解率91.4%,对照组82.9%,两组肠镜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芍药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期湿热蕴结型放射性直肠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汤 保留灌肠 放射性直肠炎 急性期 湿热蕴结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加减桂枝茯苓丸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放射性直肠炎33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蓝海莉 石颖 +3 位作者 吴盛 刘颖 张双双 赵然 《湖南中医杂志》 2023年第9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加减桂枝茯苓丸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2组均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观察加减桂枝茯苓丸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2组均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减桂枝茯苓丸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期间治疗组剔除1例,对照组剔除3例,最终治疗组纳入33例,对照组纳入31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85%(28/33),对照组为67.74%(21/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CRP、TNF-α、IL-6及KP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加减桂枝茯苓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疗效较好,可减轻患者肠道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放射性直肠炎 湿热瘀阻型 加减桂枝茯苓丸
原文传递
盆腔恶性肿瘤辅助放疗后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发生现状:一项基于三期随机临床试验的报告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云 黄鹤 +2 位作者 万挺 冯艳玲 刘继红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62-968,共7页
目的放射治疗是盆腔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既往对放射治疗后出现肠道的放射性损伤及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盆腔恶性肿瘤辅助放疗后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发生情况,以加强对放射性肠损伤研究的关注。方法本研究... 目的放射治疗是盆腔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既往对放射治疗后出现肠道的放射性损伤及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盆腔恶性肿瘤辅助放疗后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发生情况,以加强对放射性肠损伤研究的关注。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观察研究方法,分析STARS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0806117)数据库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病例数据。纳入2008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和术后治疗的848例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纳入标准:(1)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宫颈鳞癌、宫颈腺癌及宫颈腺鳞癌;(2)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3)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至少有下列不良因素之一: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切缘阳性、淋巴脉管浸润或宫颈肌层深部间质浸润;(4)术后接受过盆腔放射治疗;(5)同意并能够完成问卷调查。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及有智力或认知障碍的患者。全组848例患者在接受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均进行了放射治疗。盆腔放疗剂量为1.8 Gy/d或2.0 Gy/d,每周5次,总剂量45~50 Gy。563例患者在术后6周内开始放射治疗,其中282例患者采用单纯辅助放疗,281例患者采用同期放化疗方案(单药顺铂);285例患者采用序贯放化疗方案(TP方案,紫杉醇+顺铂)。观察术后辅助放疗期间的急性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慢性期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总体生活质量状况、以及慢性放射性直肠损伤发生情况。其中消化道症状及生活质量评估采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问卷3.0(EORTC QLQ-C30),功能领域和整体生活质量领域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症状领域得分越高,表明症状或问题越多,生活质量越差;分别于患者放疗前(即手术治疗结束后1周)、术后辅助放疗期间、全部治疗结束后的12个月和24个月进行评估。慢性放射性直肠损伤定义为放疗结束后>3个月时消化道症状不能好转或者改善,分级标准参考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通用标准4.0版(NCI-CTCAE 4.0版)中的胃肠道部分。结果848例患者放射总辐射剂量为(47.8±4.6)Gy。术后辅助放疗期间,急性期胃肠道反应症状包括恶心(46.0%,390/848)、呕吐(33.8%,287/848)、便秘(16.3%,138/848)及腹痛(10.3%,87/848)。治疗后12个月和24个月分别回收问卷346份和250份,QLQ-C30调查问卷显示,恶心或呕吐、食欲减退、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症状得分均较放疗前(手术后1周)和术后放疗期间改善(均P<0.05)。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评分逐步提高[放疗前,手术后1周:59.7(0.0~100.0)分,术后放疗期间:63.1(0.0~100.0)分,全部治疗结束后12个月:75.2(0.0~100.0)分,全部治疗结束后24个月:94.1(20.0~120.0)分,H=253.800,P<0.001]。完成全部治疗结束后12个月时,慢性放射性直肠损伤发生率为9.8%(34/346),其中97.1%(33/34)为1~2级不良事件,表现包括腹痛、便秘、便血、腹泻;1例(0.3%)出现频繁腹泻>8次/d,为3级不良事件。全部治疗结束后的24个月,慢性放射性直肠损伤发生率为9.6%(24/250),并未随着时间延长而明显下降(χ^(2)=0.008,P=0.927)。1例3级腹泻患者症状未见改善。结论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辅助放疗期间,常见的治疗相关性胃肠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便秘、腹痛和腹泻;治疗后12个月和24个月时各种消化道症状明显好转,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出现慢性放射性直肠损伤,且随时间延长不能明显改善,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直肠损伤 放射性直肠炎 盆腔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肠道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人体成分分析在评估慢性放射性肠炎营养状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严婷 陈佳敏 +4 位作者 朱苗苗 初丽丽 马腾辉 王辉 王怀明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0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目的:通过人体成分分析方法评估慢性放射性肠炎患者的营养状况,探讨人体成分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诊断为慢性放射性肠炎的57例患者作为慢性放射性肠炎组,其中放射性小肠炎18... 目的:通过人体成分分析方法评估慢性放射性肠炎患者的营养状况,探讨人体成分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诊断为慢性放射性肠炎的57例患者作为慢性放射性肠炎组,其中放射性小肠炎18例,放射性直肠炎39例。同时选取同期5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评估其营养状况,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各种人体成分。比较慢性放射性肠炎和正常对照组人体成分的差异,以及放射性小肠炎和直肠炎之间人体成分的差异。结果:慢性放射性肠炎患者发生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比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放射性小肠炎患者细胞内液[(15.42±2.21)L比(17.14±2.21)L]、总液量[(24.75±3.69)L比(27.14±3.08)L]、外液比值(0.37±0.01比0.35±0.02)、蛋白总量[(7.54±1.45)kg比(8.53±1.75)kg]、脂肪总量[(9.72±4.53)kg比(15.15±5.86)kg]、瘦组织[(34.59±4.95)kg比(38.12±4.40)kg]、手臂肌肉围度[(19.52±1.40)kg比(21.06±2.00)kg]、体质量指数[(19.39±3.51)kg比(20.50±3.10)kg]均显著低于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人体成分分析可以提供简便和准确的人体测量,适用于评估慢性放射性肠炎患者的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肠炎 慢性 营养不良 人体成分分析 放射性小肠炎 放射性直肠炎
原文传递
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思密达混合液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靓 夏春军 +4 位作者 肖艳华 刘蓉 李玲 单晓芳 谷文龙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年第12期1472-1476,共5页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辅助思密达混合液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及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和k基因结合核因(NF-κB)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间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辅助思密达混合液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及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和k基因结合核因(NF-κB)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间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在思密达混合液灌肠治疗基础上联合GSH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思密达混合液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IL-8和NF-κB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8和NF-κB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8和NF-κB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心理和焦虑心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降低,其中,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GSH辅助思密达混合液治疗可显著降低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外周血中IL-8和NF-κB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思密达 放射性直肠炎 宫颈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