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首次分离出的风疹野病毒的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何吉兰 朱贞 +2 位作者 孙莉 童文彬 许文波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51-1752,共2页
[目的]为了解2006年引起一起风疹暴发疫情的风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确定其基因型别。[方法]用Vero-Slam细胞从风疹暴发患者的标本中分离风疹病毒,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序列测定与分析鉴定其基因型。[结果]四川省首次分... [目的]为了解2006年引起一起风疹暴发疫情的风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确定其基因型别。[方法]用Vero-Slam细胞从风疹暴发患者的标本中分离风疹病毒,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序列测定与分析鉴定其基因型。[结果]四川省首次分离出的2株风疹野病毒全部鉴定为2B基因型。与3株WHO风疹病毒2B基因型参考株(I11-IS-68、TS34-CH-00和TAN-IND-00)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3.6%、95.6%和97.1%;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5%,99.5%和100%。[结论]此次疫情是由2B基因型风疹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此项研究为将来四川省风疹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野病毒 序列分析 基因型
下载PDF
吉林省2008-2015年风疹流行年暴发风疹病毒抗原位点变异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爽 郭淑英 +7 位作者 边疆 单元春 李宏宇 战英 田鑫 魏雷雷 程涛 付思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了解引起吉林省2008-2016年风疹暴发的风疹病毒抗原位点变异特征分析。方法选取风疹病毒代表株,对培养物进行核酸提取,RT-PCR扩增目的片段,用Mega 5.0和Bioedit 7.0进行序列分析,构建基因树,分析核苷酸、氨基酸及重要的抗原位点变... 目的了解引起吉林省2008-2016年风疹暴发的风疹病毒抗原位点变异特征分析。方法选取风疹病毒代表株,对培养物进行核酸提取,RT-PCR扩增目的片段,用Mega 5.0和Bioedit 7.0进行序列分析,构建基因树,分析核苷酸、氨基酸及重要的抗原位点变异情况。结果分析显示吉林省风疹病毒流行株由1E基因型向2B基因型转化,与我国现行风疹病毒疫苗株比对,关键抗原位点均未发生变异。结论及时采集并检测暴发病例病原学标本,为风疹防控措施的制定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病毒 基因特征 变异
下载PDF
Intrauterine Infections and Birth Defects 被引量:2
3
作者 XIAO-YING ZHENG TING ZHANG +14 位作者 YI-FEI WANG CHEN XU GONG CHEN RuO-LEI XIN JIA-PENG CHEN XU-MEI HU QING YANG XIN-MING SONG LI-HUA PANG YING JI HONG-MEI SUN LEI ZHANG JU-FEN LIU YAN-LING GUO YAN ZHANG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76-491,共16页
关键词 Intrauterine infections Birth defects rubella virus Ureaplasma urealyticum TOXOPLASMA
下载PDF
2000年~2007年山东省风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常银 朱贞 +5 位作者 徐爱强 熊萍 宋立志 许青 冯蕾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1-476,共6页
本研究对使用Vero细胞、RK13细胞或Vero/SLAM细胞从2000年~2007年山东省6个市风疹暴发和散发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所分离的风疹病毒,用RT-PCR方法扩增其E1基因的1107个核苷酸片段,并对其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提示,在基于WHO... 本研究对使用Vero细胞、RK13细胞或Vero/SLAM细胞从2000年~2007年山东省6个市风疹暴发和散发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所分离的风疹病毒,用RT-PCR方法扩增其E1基因的1107个核苷酸片段,并对其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提示,在基于WHO基因定型靶序列739个核苷酸片段构建的基因亲缘关系树上,16株风疹病毒株分属三个基因型:1E(12株)、1F(1株)和2A(3株)。1E基因型于2001年在山东省首次检测到,并逐年成为我省风疹病毒流行的优势基因型,其中,2006~2007年间流行的1E基因型风疹病毒与2001年和2002年流行的1E基因型风疹病毒存在差异,但无明显的时间和地理分布倾向;1F基因型和2A基因型分别于2000年、2001年分离到,至2007年间未再出现;3株2A基因型风疹病毒与我国风疹疫苗株(BRDII)密切相关。16株风疹病毒大部分核苷酸的突变为无义突变,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均无重要抗原位点的改变;山东省2001~2007年间分离的所有1E基因型风疹病毒在E1蛋白的第338位氨基酸发生相同突变(Leu338→Phe338),以往报道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病毒 基因型
原文传递
吉林省两起风疹爆发分离的风疹野病毒的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爽 周剑惠 +6 位作者 王吉 常新 陈超 刘桂艳 于佳动 陶育晖 朱贞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2年第4期351-353,357,共4页
目的了解致吉林省2008年两起风疹爆发的风疹病毒的基因特征,以确定风疹病毒基因型。方法对采集的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确定基因型。结果 7株风疹病毒核酸鉴定呈现阳性... 目的了解致吉林省2008年两起风疹爆发的风疹病毒的基因特征,以确定风疹病毒基因型。方法对采集的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确定基因型。结果 7株风疹病毒核酸鉴定呈现阳性,基因型鉴定均为1E基因型,与世界卫生组织风疹病毒1E基因型参考株(T14-CH-02-1E)核苷酸同源性为98.6%~99.0%,氨基酸同源性100%。结论吉林省2008年两起风疹爆发均由1E基因型的风疹病毒引起,为吉林省风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病毒 基因特征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在检测风疹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朱贞 许文波 +5 位作者 李聪勇 Emily S Abernathy 周淑洁 王常银 张珍英 Joseph Icenogle 《中国计划免疫》 2005年第5期381-385,共5页
目的建立检测风疹病毒(RV)抗原E1、E2、C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为快速、敏感地检测临床标本中的RV提供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方法采用荧光素标记的羊抗鼠IgG抗体,检测病毒抗原与抗风疹病毒衣壳蛋白E1、E2、C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结合物... 目的建立检测风疹病毒(RV)抗原E1、E2、C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为快速、敏感地检测临床标本中的RV提供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方法采用荧光素标记的羊抗鼠IgG抗体,检测病毒抗原与抗风疹病毒衣壳蛋白E1、E2、C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结合物。用该系统测定中国麻疹实验室网络送检的咽拭子标本,并与病毒分离结果和临床诊断进行比较。结果IFA方法可以快速、敏感地检测临床标本中的RV。经检测咽拭子标本38份,其中28份采集于临床诊断风疹病例;6例采集于出疹患者,但诊断不明;4份采集于风疹病例的接触者。检测结果有22份风疹阳性标本。IFA的结果与病毒分离结果完全一致,但与临床诊断不一致,IFA结果的阳性数低于临床诊断风疹病例数。结论IFA方法简单可行、敏感特异,结果易于判断,是中国麻疹实验室网络中进行RV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IFA方法也可以作为临床快速诊断RV感染的备选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法免疫荧光试验 风疹病毒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吉林省2012年风疹野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爽 常新 +6 位作者 王吉 丛宪玲 周剑惠 魏雷雷 田鑫 单元春 朱贞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3年第6期523-525,540,共4页
目的了解致吉林省2012年多起风疹爆发及散发的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的基因型和特征。方法对采集的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确定基因型。结果 30株RV核酸鉴定呈现阳... 目的了解致吉林省2012年多起风疹爆发及散发的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的基因型和特征。方法对采集的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确定基因型。结果 30株RV核酸鉴定呈现阳性,基因型鉴定均为1E基因型,与世界卫生组织RV 1E基因型参考株、中国RV编号为RVI Dezhou(德州)CHN(China,中国)02 1E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9%~98.6%,氨基酸同源性100%。结论吉林省2012年多起风疹爆发及散发均由1E基因型的RV引起,为吉林省R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病毒 基因特征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江西省风疹病毒E1基因特性与疫苗株基因差异分析
8
作者 龚甜 熊英 +3 位作者 张艳妮 吴建英 朱丰秀 刘丽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220-1222,共3页
目的研究江西省2006年-2012年风疹病毒毒株的基因特性,为江西省的风疹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风疹疑似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风疹病毒进行核酸的提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E1基因后进行... 目的研究江西省2006年-2012年风疹病毒毒株的基因特性,为江西省的风疹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风疹疑似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风疹病毒进行核酸的提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E1基因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用DNAStar5.0、BioEdit 7.0、Mega 3.0生物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推导出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特性分析。结果江西省2006年-2012年共分离到13株风疹毒株,均为麻风疹1E基因型,为本省风疹病毒本土野毒株。各分离株之间E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7.8%~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8.8%~100%;与疫苗株BRDⅡ株(RVi/Beijing.CHN/80)核苷酸同源性为89.3%~89.7%,氨基酸同源性为98.8%~99.6%,大部分核苷酸的突变为无义突变,氨基酸序列比较保守。结论江西省2006年-2012年风疹病毒分离株为1E基因型,我国风疹疫苗株BRDⅡ株在分子水平上对本省疫苗保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病毒 E1基因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