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院校贫困学生自卑心理扶持方法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怀甫 《高教论坛》 2015年第1期3-5,90,共4页
对职业院校贫困学生的自卑心理扶持能否取得良好效果,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卑心理产生的个体诱因和社会诱因有正确的判断,二是扶持方法有效。在扶持方法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必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因素,还要考虑可行性、长期性和便... 对职业院校贫困学生的自卑心理扶持能否取得良好效果,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卑心理产生的个体诱因和社会诱因有正确的判断,二是扶持方法有效。在扶持方法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必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因素,还要考虑可行性、长期性和便捷性的因素。职业院校对存在自卑心理的贫困学生进行自卑心理扶持的时候,在方法选择方面,应优先考虑经济扶持方法和教育扶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贫困学生 自卑心理 扶持方法
下载PDF
论英美法名义上的损害赔偿金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永军 刘德志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7-60,共4页
作为英美侵权法体系中一项重要制度,名义上的损害赔偿金的适用前提是行为本身构成损害诉因。名义上的损害赔偿金大致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受害人没有实际损失;二是不能证明具体损失。名义上的损害赔偿金不同于小额的实质赔偿金,并且有时... 作为英美侵权法体系中一项重要制度,名义上的损害赔偿金的适用前提是行为本身构成损害诉因。名义上的损害赔偿金大致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受害人没有实际损失;二是不能证明具体损失。名义上的损害赔偿金不同于小额的实质赔偿金,并且有时可以与惩罚性损害赔偿金并用。名义上的损害赔偿金的功能是,证明原告的个人品质是值得信赖的,进而为原告确认权利,以及寻求败诉方承担诉讼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法 名义上的损害赔偿金 实质赔偿金 藐视性损害赔偿金
下载PDF
郭沫若的感情生活与泛神论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璐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6-18,共3页
《三叶集》大部分篇幅是郭沫若矛盾痛苦心灵的忏悔。其天性放荡不羁,但传统和良知又使它不能尽情迸发。他充满自卑又不能泯灭自负,这成为它接受泛神论的心理基础。一方面浓重的忏悔意识使他企慕完美人格;另一方面其伦理意识仍然屈从自... 《三叶集》大部分篇幅是郭沫若矛盾痛苦心灵的忏悔。其天性放荡不羁,但传统和良知又使它不能尽情迸发。他充满自卑又不能泯灭自负,这成为它接受泛神论的心理基础。一方面浓重的忏悔意识使他企慕完美人格;另一方面其伦理意识仍然屈从自由天性的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泛神论思想 感情生活 赎罪 更新 自卑 自负 忏悔意识 伦理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 《三叶集》
下载PDF
从调整心态入手,调动体育后进生锻炼积极性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小平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50-51,共2页
在充分调查后进生对体育运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类型的后进生的心理特征 ,从调整心态入手采取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强调个性化教学 ,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淡化体育的竞技性 ,增强体育对娱乐、健身和提高素质的功能。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后进生 心态 个性化 积极性
下载PDF
汉语他称表达中的蔑称表达法初探
5
作者 王瑞敏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1-62,71,共3页
汉语他称表达法多种多样,蔑称表达法是其中的一种。从表达入手,以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时期的典型著作为语言材料,对汉语他称表达中蔑称表达法进行历时分析,揭示其文化内涵,以期对人们的交际产生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 汉语 他称 蔑称 表达法
下载PDF
笑何以可能?——一种“问题—解决”模式的解释
6
作者 吴学国 聂一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8,共13页
笑的发生机制应当是一个包括导致笑的对象、领会和情绪反应等多个环节的整体。已有的几种主要理论首先都是着眼于这个机制的某一环节的某种单一特征,导致其解释的原因往往缺乏逻辑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其次它们都未能确立领会在这一机制中... 笑的发生机制应当是一个包括导致笑的对象、领会和情绪反应等多个环节的整体。已有的几种主要理论首先都是着眼于这个机制的某一环节的某种单一特征,导致其解释的原因往往缺乏逻辑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其次它们都未能确立领会在这一机制中的基础地位,其解释是经验性的。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模式,即“问题—解决”模式。它一方面以喜剧为范例阐明了笑的完整发生机制的每一环节的特点及其在这一机制中的作用,并由此对上述理论进行整合,故具有更充分的解释力。另一方面它表明喜剧性的领会才是笑的根本原因,阐明了领会规定情绪并最终导致笑的客观表现的逻辑,并且表明这种领会的特点在于通过一种出乎意料的问题解决方式使领会者对于对象的态度突然从敬重转化为蔑视;它由此不仅阐明了笑的先验根据,而且得以更深刻地认识笑和喜剧的存在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解决”模式 喜剧 蔑视态度
原文传递
社交焦虑者对直视和斜视轻蔑表情的早期注意偏向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宏艳 易欣 +1 位作者 吴遥 胡治国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1-1105,1161,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非临床社交焦虑个体对直视和斜视的轻蔑表情的注意偏向。方法:采用点探测范式和较短的刺激呈现时间(175毫秒),实验1考察了高、低社交焦虑的男性和女性个体对直视的轻蔑表情的注意偏向,实验2考察了高、低社交焦虑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非临床社交焦虑个体对直视和斜视的轻蔑表情的注意偏向。方法:采用点探测范式和较短的刺激呈现时间(175毫秒),实验1考察了高、低社交焦虑的男性和女性个体对直视的轻蔑表情的注意偏向,实验2考察了高、低社交焦虑的女性个体对斜视的轻蔑表情的注意偏向。结果:实验1的结果发现,高焦虑女性对直视的轻蔑表情表现出注意偏向,而低焦虑女性对直视的轻蔑表情表现出了注意回避,男性个体没有表现出上述效应。实验二的结果发现,无论社交焦虑程度高低,被试均未对斜视的轻蔑表情表现出注意偏向或注意回避。结论: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者对直视的轻蔑表情表现出不同的早期注意偏向,该结果对于解释社交焦虑的形成原因以及社交焦虑的干预训练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轻蔑 注意偏向 注视方向 点探测范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