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绝经期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血清松弛素H2、LN和Fibulin-5变化及意义
1
作者 李云芳 王小燕 勾明月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4期598-601,共4页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血清松弛素(H2)、层粘蛋白(LN)和细胞外基质糖蛋白(Fibulin-5)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取本...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血清松弛素(H2)、层粘蛋白(LN)和细胞外基质糖蛋白(Fibulin-5)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的围绝经期盆底功能正常的妇女8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松弛素H2、LN、Fibulin-5和盆底肌力等级,分析血清松弛素H2、LN联合Fibulin-5对围绝经期盆底肌功能障碍的预测效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2、LN均高于对照组,Fibulin-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预后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后得到,H2、LN和Fibulin-5是影响围绝经期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盆底肌力与血清松弛素H2水平和LN水平呈负相关,与Fibulin-5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松弛素H2、LN和Fibulin-5诊断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的效能较高,且Fibulin-5诊断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的效能最高(P<0.05)。血清松弛素H2、LN联合Fibulin-5诊断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AUC为0.937,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9.73%、93.33%。结论 围绝经期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血清松弛素、LN水平升高,Fibulin-5水平降低,三者均与盆底肌功能存在一定关联性,联合预测盆底肌功能障碍的效能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盆底肌功能障碍 血清松弛素 层粘蛋白 细胞外基质糖蛋白
下载PDF
血清松弛素浓度与女性盆底器官脱垂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周艳娜 吴氢凯 +1 位作者 程慧 滕银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3-395,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松弛素浓度与女性盆底器官脱垂(POP)及绝经的关系。方法选择POP患者39例(POP组),另设盆底功能正常的39名妇女为对照组;分析POP与血清松弛素水平的关系以及绝经对血清松弛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POP组的血清松弛素质量浓度为(40... 目的研究血清松弛素浓度与女性盆底器官脱垂(POP)及绝经的关系。方法选择POP患者39例(POP组),另设盆底功能正常的39名妇女为对照组;分析POP与血清松弛素水平的关系以及绝经对血清松弛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POP组的血清松弛素质量浓度为(406.7±311.2)ng/L,对照组为(199.4±208.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妇女的血清松弛素质量浓度为(172.0±197.5)ng/L,未绝经妇女为(587.5±716.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组中已绝经患者的血清松弛素质量浓度为(226.2±178.8)ng/L,对照组中已绝经妇女(108.4±98.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组中未绝经患者的血清松弛素质量浓度为(1870.2±264.4)ng/L,对照组中未绝经妇女为(373.7±370.4)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松弛素水平升高可能是妇女发生POP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底器官脱垂 血清松弛素 绝经
下载PDF
血清松弛素与孕产妇盆底功能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5
3
作者 郑颖 李瑞满 +2 位作者 帅翰林 王晓玉 罗新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1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测定妊娠和产后不同时期的血清松弛素(relaxin,RLX)水平,以探讨孕产妇孕期和产后盆底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选取健康孕产妇36例分别于孕晚期、产后6~8周、产后3~6个月测定其盆底肌肉综合肌力作为研究组,无分娩史、无盆底功能障碍... 目的测定妊娠和产后不同时期的血清松弛素(relaxin,RLX)水平,以探讨孕产妇孕期和产后盆底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选取健康孕产妇36例分别于孕晚期、产后6~8周、产后3~6个月测定其盆底肌肉综合肌力作为研究组,无分娩史、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史的非妊娠女性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时期的血清RLX水平;并行自制PFD问卷调查。结果妊娠晚期RLX水平明显高于产后两组及对照组(P<0.001),产后两组与对照组的血清RL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3);孕晚期血清RLX水平与孕晚期和产后盆底肌综合肌力呈负相关(r=-0.354、-0.415,P<0.05);孕晚期和产后两组有SUI症状者的RLX[(462.17±27.45)pg/ml、(466.00±24.91)、(458.00±27.80)pg/ml]水平高于无症状者[(427.00±31.51)pg/ml、(429.63±32.30)pg/ml、(433.20±33.05)pg/ml;P<0.05];孕晚期和产后两组的腰骶部酸痛者孕期血清RLX[(449.76±32.13)pg/ml、(450.48±32.55)pg/ml、(442.12±31.95)pg/ml]水平明显增高(P<0.05);产后6~8周和3~6个月阴道松弛者孕晚期血清RLX[(446.71±26.96)pg/ml;444.38±36.90)pg/ml]水平均较高。结论妊娠期出现盆底功能改变与体内激素的变化有关;孕期高水平的血清RLX可作用于盆底胶原组织,可能是孕期和产后PFD的病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 肌力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血清松弛素
下载PDF
松弛素与早产胎膜早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千峰 张运平 +2 位作者 顾依群 汪颖南 卢利娟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3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松弛素(relaxin,RLN)与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 re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的相关性。方法 ELISA法分别检测25例PPROM、32例足月胎膜早破(TPROM)及31例正常足月分娩孕妇分娩前血清RLN2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以上三组... 目的探讨松弛素(relaxin,RLN)与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 re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的相关性。方法 ELISA法分别检测25例PPROM、32例足月胎膜早破(TPROM)及31例正常足月分娩孕妇分娩前血清RLN2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以上三组孕产妇胎盘和胎膜组织中松弛素受体LGR7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三组血清RLN2水平比较,PPROM组(372.26±143.13)pg/ml显著高于TPROM组(292.73±96.01)pg/ml及对照组(241.71±91.57)pg/ml(P<0.05);②三组孕妇的胎盘、胎膜组织中均有LGR7蛋白的表达,PPROM组胎盘、胎膜组织中松弛素受体LGR7蛋白强阳性表达率(96.00%)高于另两组,TPROM组(75.00%)高于正常组(58.06%);③胎盘、胎膜组织中松弛素受体LGR7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RLN2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s=0.453,P=0.0001)。结论孕晚期血清RLN2水平及胎盘、胎膜组织中松弛素受体LGR7蛋白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与PPROM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弛素 受体 血清 早产胎膜早破
下载PDF
血清松弛素对孕产妇盆底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妍 吕娟 +2 位作者 马淑琴 韩淑霞 李际春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736-738,共3页
目的测定妊娠和产后不同时期的血清松弛素(RLX)水平,以探讨孕产妇孕期和产后盆底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选取健康孕产妇72例分别于孕晚期、产后6~8周、产后3~6个月作为研究组;无分娩史、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史的非妊娠女性20例作... 目的测定妊娠和产后不同时期的血清松弛素(RLX)水平,以探讨孕产妇孕期和产后盆底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选取健康孕产妇72例分别于孕晚期、产后6~8周、产后3~6个月作为研究组;无分娩史、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史的非妊娠女性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时期的血清RLX水平并行PFD问卷调查。结果与产后2组及对照组相比,妊娠晚期RLX水平明显增高(P<0.01),产后2组与对照组的血清RLX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3);孕晚期和产后两组有SUI症状者的RLX水平高于无症状者(P<0.05);孕晚期和产后2组的腰骶部酸痛者孕期血清RLX水平明显增高(P<0.05);产后6~8周和3~6个月阴道松弛者孕晚期血清RLX水平均较高。结论血清松弛素的水平与妊娠期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功能改变有关;孕期高水平的血清RLX可作用于盆底胶原组织,可能是孕期和产后盆底障碍性疾病的病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血清松弛素
下载PDF
血清松弛素水平与女性盆底器官脱垂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春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2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松弛素水平与女性盆底器官脱垂(POP)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妇科就诊的POP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与同期在本院体检的43例盆底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作对照.比较两组的血清松弛素水平。结果PO... 目的探讨血清松弛素水平与女性盆底器官脱垂(POP)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妇科就诊的POP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与同期在本院体检的43例盆底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作对照.比较两组的血清松弛素水平。结果POP组血清松弛素水平为(396.7±185.6)ng/L,对照组血清松弛素水平为(201.8±162.3)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836,P=0.0000)。POP组绝经患者血清松弛素水平明显低于未绝经患者(拄15.5912,P=0.0000);对照组绝经女性血清松弛素水平低于未绝经女性(t=4.4257,P=0.0001);POP组绝经患者血清松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绝经女性(t=3.6236,P=0.0006);POP组未绝经患者血清松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未绝经女性(t=8.5574,P=0.0000)。结论血清松弛素水平升高是绝经后和未绝经女性POP发病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松弛素 盆底器官脱垂 绝经
下载PDF
中老年妇女与血清松弛素水平及盆底电生理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蔡柏岑 姚书忠 +2 位作者 韩燕华 苏园园 石贺元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4年第5期592-594,共3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妇女与血清松弛素(relaxin,RLX)水平及盆底电生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某院拟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100例,行血清RLXH2浓度检测及盆底功能检查,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依有无绝经及有无盆腔脏器脱垂各分为2组进行比较,发现... 目的:探讨中老年妇女与血清松弛素(relaxin,RLX)水平及盆底电生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某院拟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100例,行血清RLXH2浓度检测及盆底功能检查,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依有无绝经及有无盆腔脏器脱垂各分为2组进行比较,发现二者间血清RLX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发现年龄与RLX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血清RLX水平与盆底功能、盆底电生理各参数间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中老年妇女中血清RLX水平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血清RLX与盆底电生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尚待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松弛素 盆底电生理 盆底功能障碍
下载PDF
会阴三维超声结合血清松弛素水平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袁亚玲 向莉 +1 位作者 王成宇 曾翔 《中国性科学》 2021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分析会阴三维超声结合血清松弛素(RLX)水平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治的120例FPFD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子宫后位发生情... 目的分析会阴三维超声结合血清松弛素(RLX)水平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治的120例FPFD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子宫后位发生情况、膀胱颈移动度(BND)、Valsalva动作盆膈裂孔面积及RLX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子宫后位发生率为71.67%,高于对照组的2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ND和Valsalva动作盆膈裂孔面积分别为(29.77±1.27)mm、(25.98±1.09)cm^( 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58±1.63)mm和(13.47±1.24)cm^( 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RLX水平为(403.44±311.2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8.33±209.81)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结合RLX水平检测能够从影像层面和激素层面为医师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三维超声 血清松弛素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诊断
下载PDF
松弛素在小儿过敏性紫癜血清及肾组织表达及其意义探讨
9
作者 何东亮 《北方药学》 2015年第4期123-124,共2页
目的:分析松弛素在小儿过敏性紫癜血清及肾组织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HSP组),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结果:HSP组RLX、TNF-α、ET-1水平恢复期与急性期同对... 目的:分析松弛素在小儿过敏性紫癜血清及肾组织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HSP组),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结果:HSP组RLX、TNF-α、ET-1水平恢复期与急性期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HSP组肾组织RLX、TNF-α、ET-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RLX参与HSP发病过程,同时RLX水平能反映出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肾组织RLX表达升高能对延缓HSP进展起到防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弛素 小儿过敏性紫癜 血清 肾组织表达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及血清松弛素、CTGF和MMP-1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屈方 张普敬 +2 位作者 蔡蕊 王玉滢 付潇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24期4760-4764,共5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及血清松弛素(RLX)、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收治的15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及血清松弛素(RLX)、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收治的15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7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补中益气汤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盆底表面肌电变化情况,并分别在治疗前后应用盆腔脏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国际尿控协会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析量表(POP-Q)、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估两组患者的性功能、盆腔脱垂程度及尿失禁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血清RLX、CTGF和MMP-1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8.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耐力收缩(Ⅱ类肌)、持续收缩和快速收缩(Ⅰ类肌)、前静息电位、后静息电位肌电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快速收缩(Ⅰ类肌)高于对照组(P<0.05),静息电位与后静息电位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ISQ-12、POP-Q和ICI-Q-SF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ISQ-12、ICI-Q-SF评分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OP-Q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RLX、CTGF和MMP-1表达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LX、CTGF和MMP-1表达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可提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改善盆底肌表面肌电变化,改善患者性功能、盆腔脱垂程度及尿失禁情况,且能够降低血清松弛素、CTGF和MMP-1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盆底功能障碍 血清松弛素 低频脉冲电刺激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机制金属蛋白酶-1
原文传递
血清松驰素在急性心肌梗死突发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史磊 孙玉岩 +1 位作者 李中山 陈会强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观察血清松驰素在急性心肌梗死突发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并比较不同血清松弛素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血清松弛素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 目的观察血清松驰素在急性心肌梗死突发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并比较不同血清松弛素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血清松弛素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血清松弛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突发诊断中最佳节点,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依据血清松弛素水平,将试验组患者再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比较2组预后相关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的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水平,并对比心脏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ADR)。结果试验组血清松弛素水平为(29.58±5.12)ng·mL^(-1),远高于对照组的(9.32±2.96)n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松弛素水平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突发中最佳节点为14.25 ng·mL^(-1),其中曲线下面积(AUC比值)为0.834,敏感度为80.65%,特异度为89.00%,准确度为84.97%。高松弛素组的LVEDV为(81.06±7.32)mL,明显低于低松弛素组的(95.38±7.8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松弛素组LVEF为(55.89±6.21)%、E/A为1.19±0.21,明显高于低松弛素组LVEF值的(46.13±5.75)%和E/A值的0.85±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松弛素组的ADR为3.85%,远低于低松弛素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松弛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明显升高,可用于心肌梗死的突发诊断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松弛素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诊断价值 左室重构
原文传递
血清松弛素水平与子痫前期的关系
12
作者 申丽蓉 杨海澜 +2 位作者 何银芳 韩方 索明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4025-4027,共3页
目的:测定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晚期妊娠孕妇血清中松弛素的水平,探讨松弛素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5例子痫前期轻度患者、25例子痫前期重度患者作为病例组,2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3组血清松弛素浓度进行... 目的:测定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晚期妊娠孕妇血清中松弛素的水平,探讨松弛素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5例子痫前期轻度患者、25例子痫前期重度患者作为病例组,2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3组血清松弛素浓度进行测定。结果:子痫前期轻度组、子痫前期重度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血清松弛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痫前期轻度组与子痫前期重度组比较血清松弛素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松弛素水平与患者血压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松弛素水平较正常孕妇明显降低,患者血压水平越高,血清松弛素水平降低越明显,提示松弛素可能是导致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与病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弛素 子痫前期 血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