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June 2022 Khost earthquake in southeastern Afghanistan:A complicated shallow slip event revealed with InSAR 被引量:2
1
作者 Jiangtao Qiu Lingyun Ji +2 位作者 Liangyu Zhu Chuanjin Liu Jinshuo Wa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EI CSCD 2023年第6期559-565,共7页
On June 22,2022,the Mw6.2 earthquake in southeastern Afghanistan caused a severe disaster.We used the Sentinel-1A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track images of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an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 On June 22,2022,the Mw6.2 earthquake in southeastern Afghanistan caused a severe disaster.We used the Sentinel-1A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track images of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an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 SAR)to obtain the coseismic surface deformation field of the earthquake,which showed that the earthquake caused complex ruptures of multiple faults and various types.Using the dislocation model of the elastic half-space,we determined the focal parameters and slip distribution on the fault plane of this event.The results reveal that:(1)the seismogenic fault of this event is an unknown fault on the northeastern edge of the Katawaz microblock;(2)The slip on the fault plane is mainly in the range of 0—8 km along the dip,with maximum slips about 2 m at a depth of 2 km,which projected on the surface is 69.44°E,32.96°N.This event suggests that,similar to the Chaman,Ghazaband and other large faults,the faults inside the microblock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djusting for the collision stress between India and Euro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 Afghanistan earthquake InSAR deformation Complex rupture shallow slip
原文传递
Shallow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被引量:3
2
作者 Hongfeng Yang Suli Yao 《Earthquake Science》 2021年第1期15-23,共9页
Depths of earthquake occurrence and large slip distribution are critical for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Numerous examples show that earthquakes with similar magnitudes,however,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grou... Depths of earthquake occurrence and large slip distribution are critical for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Numerous examples show that earthquakes with similar magnitudes,however,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ground shaking and damage.One of the critical factors is that whether the large slip was generated near the ground surface.In this article,we reviewed two aspects that are important on this regard,shallow slip deficit and nucleation depth.Understanding how shallow future earthquakes may nucleate in particular regions,such as shale gas fields,is critical for hazard assessment.Whether or not a strong earthquake may slip significantly at shallow depths(less than 3 km)plays crucial rules in seismic hazard preparation and should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by integrating high-resolution fault zone observations,dynamic rupture simulation,and fault zone properties.Moreover,precisely resolving shallow depth and slip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s demands InSAR and/or other image data that can better capture the near-fault deformation to constrain the source parameters of earthqu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low earthquake shallow slip deficit nucleation depth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下载PDF
Slip-line field solution for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a pipeline on clayey soils 被引量:2
3
作者 Fuping Gao Bo Zhao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2012年第5期14-17,共4页
A slip-line field solution is presented for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pipeline on a purely-cohesive clay soil,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ircular configuration of the pipe, the pipe embedment, and the pipe-so... A slip-line field solution is presented for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pipeline on a purely-cohesive clay soil,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ircular configuration of the pipe, the pipe embedment, and the pipe-soil interfacial cohesion. The derived bearing capacity factors for a smooth rigid pipe limit to those for the conventional rectangular strip footing while the pipe embedment approaches zero. Parametric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pipe-soil interfacial properties have much influence on the bearing capacity for the pipe foundation on clayedy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apse loads slip-line field theory submarine pipeline shallow foundation clayedy soils
下载PDF
龙蟠—乔后断裂九河—雄古段几何结构特征:构造地貌表现与物探证据
4
作者 常祖峰 赵恒 +2 位作者 李鉴林 阿拉塔 周云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06-214,共9页
据野外构造地貌调查、浅层地震物探、钻孔和深埋隧洞施工地质资料,揭示了龙蟠—乔后断裂九河—雄古段的几何结构.九河—雄古段发育有线性山脊、断层槽地及断层陡崖,据构造地貌分析认为在盆地的西、中和东部各有一条断层发育.L1~L44条浅... 据野外构造地貌调查、浅层地震物探、钻孔和深埋隧洞施工地质资料,揭示了龙蟠—乔后断裂九河—雄古段的几何结构.九河—雄古段发育有线性山脊、断层槽地及断层陡崖,据构造地貌分析认为在盆地的西、中和东部各有一条断层发育.L1~L44条浅层地震物探剖面揭示出多条断层,与盆地的西侧和中部断层相对应,上断点埋深6~9 m.钻孔和深埋隧洞施工地质均揭露盆地西、中和东部断层的断层角砾岩、碎裂岩等,充分证明地貌推测的3条断层的存在.单条断层破碎带宽60~140 m,与桃源段断层破碎带宽度类似.依据构造地貌推测的断层展布与物探、钻孔、隧洞揭示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几何结构 左旋走滑 线性山脊 浅层地震 深埋隧洞
下载PDF
InSAR数据约束的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震间滑动速率及浅部蠕滑特征
5
作者 陈毅 赵斌 +6 位作者 熊维 王伟 余鹏飞 余建胜 王东振 陈威 乔学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74-1091,共18页
作为中国大陆最为活跃的断裂带之一,鲜水河断裂现今的滑动模式,尤其是北西段的浅部蠕滑特征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文中首先利用Sentinel-1卫星降轨数据,基于小基线集时序分析(SBAS)方法获取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2014—2021年的地表视线向(LOS... 作为中国大陆最为活跃的断裂带之一,鲜水河断裂现今的滑动模式,尤其是北西段的浅部蠕滑特征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文中首先利用Sentinel-1卫星降轨数据,基于小基线集时序分析(SBAS)方法获取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2014—2021年的地表视线向(LOS向)平均速度场;再采用弹性螺旋位错模型拟合InSAR跨断层剖面速度,估计断层的长期滑动速率和浅部蠕滑速率;最后结合黏弹性地震周期模型分析炉霍段地震的复发周期、下地壳和上地幔流变对滑动速率估计的影响。InSAR处理结果显示,断层两侧LOS向速度场呈现出明显的速度差异。使用弹性螺旋位错模型估计得到的鲜水河断裂北西段的断层滑动速率为7.2~11.0mm/a,自西向东逐渐减小。断裂带浅部蠕滑速率为0.3~3.1mm/a,蠕滑主要集中在虾拉沱和道孚—松林口之间。基于历史地震的复发周期及青藏高原东缘下地壳和上地幔黏滞系数的研究,文中采用黏弹性地震周期模型反演得到炉霍段的滑动速率为(7.91±0.3)~(9.85±0.4)mm/a,略低于纯弹性螺旋位错模型的结果((10.14±0.5)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带 震间滑动速率 浅部蠕滑 黏弹性地震周期模型
下载PDF
膨胀土路基边坡雨季失稳破坏机理的应力应变分析 被引量:55
6
作者 秦禄生 郑健龙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5-30,共6页
应用基于邓肯—张模型的有限元法 ,对膨胀土路基边坡雨季大量失稳破坏进行了分析。通过路基边坡降雨前后应力应变分布的差异对照 ,发现边坡表层土体大量吸水 ,产生较大膨胀力 ,是膨胀土路基边坡出现表层滑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膨胀土路基边坡 失稳 有限元分析 公路 雨季 破坏机理 应力变分析
下载PDF
北京地铁浅埋暗挖区间隧道塌陷机理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淑 张顶立 李志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9,共6页
结合北京典型地质条件和区间隧道的断面形式,将城市浅埋暗挖隧道分为超浅埋隧道和浅埋隧道两种,对于超浅埋隧道,隧道的破坏形式主要是整体下沉和塌陷,隧道的破裂角接近80°;对于浅埋隧道,破坏形式以滑裂破坏为主,规范给出的... 结合北京典型地质条件和区间隧道的断面形式,将城市浅埋暗挖隧道分为超浅埋隧道和浅埋隧道两种,对于超浅埋隧道,隧道的破坏形式主要是整体下沉和塌陷,隧道的破裂角接近80°;对于浅埋隧道,破坏形式以滑裂破坏为主,规范给出的滑裂角为45°φ/2,但通过对北京地铁事故的调查研究发现,隧道滑裂角大于45°+φ/2,因此应用土力学原理和Mohr—Coulomb破坏准则推导出新的地层滑裂角.结果表明,浅埋隧道的破裂角与隧道的覆跨比、矢跨比有关,且比45°+φ/2大10°~15°.运用FLAC3D软件计算分析隧道破坏时塑性区分布情况和破坏过程,并与实际工程监测数据对比,发现新的滑裂角更接近实际工程的破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暗挖隧道 滑裂角 塌陷机理 北京地铁
下载PDF
膨胀土路堑边坡雨季表层滑坍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秦禄生 郑健龙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76-79,共4页
针对膨胀土地区路堑边坡雨季大量出现表层滑坍失稳的现象,从非饱和土的强度特性出发分析了其失稳原因,并给出结合膨胀土路堑边坡大气影响深度进行表层滑坍失稳分析的力学模式。
关键词 膨胀土 路堑 边坡 表层滑坍 公路 稳定性
下载PDF
渤海南部黄河口凹陷晚期成藏特征及富集模式 被引量:73
9
作者 孙和风 周心怀 +4 位作者 彭文绪 邹华耀 杨波 贺电波 曾萱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7-313,共7页
黄河口凹陷是渤海海域的主要含油区之一,具有明显的晚期成藏特征。应用Easy Ro%模型模拟了烃源岩生烃演化史,结果表明主力烃源岩距今5.1 Ma以来快速成熟;通过断裂分析开展了油气输导体系研究,认为研究区油气运移以断裂输导为主;流体包... 黄河口凹陷是渤海海域的主要含油区之一,具有明显的晚期成藏特征。应用Easy Ro%模型模拟了烃源岩生烃演化史,结果表明主力烃源岩距今5.1 Ma以来快速成熟;通过断裂分析开展了油气输导体系研究,认为研究区油气运移以断裂输导为主;流体包裹体分析表明油气藏主成藏期为距今5.1 Ma以来。研究结果表明,晚期快速生烃、晚期垂向断裂输导、近源成藏和晚期充注是黄河口凹陷油气晚期成藏的主要特征。沙河街组和明化镇组下段区域性储盖组合、优势运移通道和新构造作用形成的相关圈闭是控制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古近系近源压控和新近系断控浅水三角洲富集模式是黄河口凹陷最重要的两种油气富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凹陷 晚期成藏 浅水三角洲 走滑断层 富集模式
下载PDF
黄河口凹陷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被引量:28
10
作者 田立新 余宏忠 +2 位作者 周心怀 彭文绪 王玉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9-321,共3页
黄河口凹陷是一个富生烃凹陷,目前已发现的油气藏及含油气构造大多具有埋深中浅层、原油密度中等、油质好、产能高等特点。纵向上发育多套含油层系,油气主要分布于新近系中。新近系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为:近源、晚期快速成藏;浅水三角洲... 黄河口凹陷是一个富生烃凹陷,目前已发现的油气藏及含油气构造大多具有埋深中浅层、原油密度中等、油质好、产能高等特点。纵向上发育多套含油层系,油气主要分布于新近系中。新近系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为:近源、晚期快速成藏;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优质油气藏形成提供了空间;晚期走滑伴生断层是中央构造带油气富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凹陷 油气分布 富集规律 晚期成藏 浅水三角洲 走滑伴生断层
下载PDF
1976年唐山地震发震断裂的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建华 郝书俭 +2 位作者 胡玉台 于之水 褚宝贵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7-33,共7页
震后野外考察及航空摄影发现的地裂缝带,说明唐山断裂与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的发震构造有密切关系。用卫星遥感信息和浅层地震勘探结果对唐山断裂的活动性做了新的研究。卫星图像解释结果表明:震前一年多时间内,NE向的唐... 震后野外考察及航空摄影发现的地裂缝带,说明唐山断裂与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的发震构造有密切关系。用卫星遥感信息和浅层地震勘探结果对唐山断裂的活动性做了新的研究。卫星图像解释结果表明:震前一年多时间内,NE向的唐山断裂被NNW向断裂截切而NWW向断裂受到牵引,因而显示出右旋走滑的活动形迹。浅层地震勘探结果则证明,唐山断裂是倾向NW,高倾角的右旋走滑正断层,它断错了全新统(Q4)、晚更新统(Q3)、中更新统(Q2)和早更新统(Q1)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发震断裂 卫星图像 浅层地震勘探 断层
下载PDF
幂硬化材料浅切口根部附近的应力分布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忠平 王锋会 +1 位作者 姜照汉 白少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9-112,共4页
以含浅切口的幂硬化材料为研究对象 ,在平面应变条件下 ,利用塑性理论中的滑移线场方法及全量理论 ,得到了切口根部附近的应力场表达式。对于确定的材料及切口形状 ,应力场完全取决于切口根部的最大等效应变εm,为了确定参量εm,首先找... 以含浅切口的幂硬化材料为研究对象 ,在平面应变条件下 ,利用塑性理论中的滑移线场方法及全量理论 ,得到了切口根部附近的应力场表达式。对于确定的材料及切口形状 ,应力场完全取决于切口根部的最大等效应变εm,为了确定参量εm,首先找到了它与塑性区大小 rp 的关系 ,之后通过应力平衡法确定了切口根部的最大等效应变ε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应变 滑移线场 应力分布 浅切口 幂硬化材料
下载PDF
三峡库区某古滑坡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浩宇 于永强 《交通科技》 2020年第3期63-66,79,共5页
文中以三峡库区某古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选择典型断面,对其进行稳定性计算,并利用Geo-slope和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此古滑坡可能分别沿浅层和深层2条滑动带产生滑动,且最危险潜在滑面与浅层滑带位置一致,其剪出口位... 文中以三峡库区某古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选择典型断面,对其进行稳定性计算,并利用Geo-slope和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此古滑坡可能分别沿浅层和深层2条滑动带产生滑动,且最危险潜在滑面与浅层滑带位置一致,其剪出口位于滑体与基岩接触面,后缘位于碎块石土与碎裂岩界面附近,与实际观测到的宏观断续裂缝位置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古滑坡 FLAC^3D软件 浅层滑动带
下载PDF
SNS高强度格栅系统在京承铁路边坡病害防护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申文军 《路基工程》 2015年第2期222-225,共4页
京承铁路K115+900-K116+000左侧路堑边坡的低能级落石、坡面浅层溜坍病害,将影响行车安全。在分析传统圬工支挡结构和柔性防护系统对边坡防治方案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SNS高强度格栅系统及其主要结构布置参数,并据此确定了系统的... 京承铁路K115+900-K116+000左侧路堑边坡的低能级落石、坡面浅层溜坍病害,将影响行车安全。在分析传统圬工支挡结构和柔性防护系统对边坡防治方案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SNS高强度格栅系统及其主要结构布置参数,并据此确定了系统的防护形式和防护能级。格栅设置后,取得了良好的防护效果,确保了铁路的安全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级落石 浅层溜坍 病害防治 防治方案选择 SNS高强度格栅
下载PDF
矩形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解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哲 王国才 +1 位作者 陈禹 陈建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01-1004,1009,共5页
对于非条形浅基础的承载力的求解,目前国内外学者均采用分步单独考虑地基自重影响的求解方法。为求解矩形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解,首先假定三维地基滑动面,同时考虑黏聚力、超载和土的自重的耦合影响作用,然后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根... 对于非条形浅基础的承载力的求解,目前国内外学者均采用分步单独考虑地基自重影响的求解方法。为求解矩形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解,首先假定三维地基滑动面,同时考虑黏聚力、超载和土的自重的耦合影响作用,然后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根据极限平衡理论,由塑性体的静力平衡条件得到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最后对影响结果的各参数进行了讨论,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通过算例将文中计算公式与几个典型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文中公式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浅基础 极限承载力 理论解 滑动面 抗剪强度
下载PDF
浅埋软岩隧道顶板潜在滑移面特征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才辉 吴宏 +1 位作者 段宇 贺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34,共13页
浅埋软岩隧道顶板潜在滑移面的合理确定对于围岩压力计算及支护结构设计极为重要。本文基于隧道开挖诱发地层不均匀变形特征与顶板岩层发生张拉剪切破坏的关系,采用Peck曲线方法和数值方法来确定顶板潜在滑移面特征,进而研究了隧道覆跨... 浅埋软岩隧道顶板潜在滑移面的合理确定对于围岩压力计算及支护结构设计极为重要。本文基于隧道开挖诱发地层不均匀变形特征与顶板岩层发生张拉剪切破坏的关系,采用Peck曲线方法和数值方法来确定顶板潜在滑移面特征,进而研究了隧道覆跨比、围岩参数变化对滑移面特性的影响,并应用于实际工程。结果表明:(1)基于Peck曲线和数值分析方法来确定浅埋隧道顶板岩层潜在滑移面的形态与实测结果一致;(2)浅埋隧道顶板岩层的等效破裂角仅在围岩黏聚强度较低条件下才符合45°+φ/2,围岩级别越好,破坏范围越小,滑移面形态呈平缓的“S”型;围岩越差,破坏范围越大,滑移面形态呈竖直的“椭圆”型。随着隧道覆跨比、侧压力系数及抗剪强度指标的增大,等效破裂角呈减小趋势。地表开裂点随着覆跨比和侧压力系数增大而逐渐远离隧道轴线,随着岩体强度指标的增大而逐渐向隧道轴线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软岩隧道 顶板 潜在滑移面 Peck曲线 张拉剪切破坏
原文传递
求解矩形浅仓主动仓壁压力分布的滑移线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华云龙 冯云田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 1994年第3期16-23,共8页
矩形浅筒仓贮料顶面坡角对仓壁压力分布有影响。应用滑移线法研究了顶面坡角为0(水平)至最大(自然休止角)的不同情况下主动压力的分布情况,并与目前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如Janssen 公式和 Coulomb 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滑移线法 矩形浅仓 主动压力 仓壁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地震区发震构造及其新构造背景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岳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161-3177,共17页
近10年以来,在四川盆地南部的川黔滇交界地区发生了一系列中、强地震,其发震机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本文基于历史地震震中分布和区域活动断裂构造编图,发现四川盆地南部地震主要集中在4个地震亚区,分别为马边—永善、鲁甸、长宁... 近10年以来,在四川盆地南部的川黔滇交界地区发生了一系列中、强地震,其发震机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本文基于历史地震震中分布和区域活动断裂构造编图,发现四川盆地南部地震主要集中在4个地震亚区,分别为马边—永善、鲁甸、长宁和自贡—荣昌等地震亚区,华蓥山断裂带西南段是其中一条重要的地震构造边界带。通过综合分析主、余震分布特征、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解等资料,认为该地震区存在2类发震断层,其中马边—永善、鲁甸、长宁地震亚区以基底断层走滑型或走滑逆冲型地震为主,而自贡—荣昌亚区则以浅层滑脱断层逆冲型地震为主。区域挤压应力方向从WNW-ESE向至ENE-WSW向。双震型地震频发,一次走滑地震往往会触发一组共轭基底断层的同时活动。这些地震构造特征表明它们不同于盆地西缘的龙门山—岷山逆冲走滑型地震构造带,也不同于鲜水河—安宁河—小江走滑型地震构造带,属于一个新生的克拉通地震构造区,因西南扬子地块遭受青藏高原的向东推挤和压迫,构造应力通过"大凉山地块"传递并作用到四川盆地南部,导致扬子地块的断块型结构及其基底断层的逆冲走滑活动,进而主导了该地区的一系列中、强地震的破裂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地震区 地震分区特征 基底走滑型和走滑逆冲型地震 浅层逆冲型地震 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浅埋偏压巷道底板稳定性分析
19
作者 赵永清 何永红 罗雄文 《科教导刊》 2018年第14期33-34,共2页
鉴于浅埋偏压巷道事故时常发生,其主要原因是巷道两帮塌方或者底板失稳,故而底板稳定性分析很有必要,在此,借助临界宽度法和滑移线法及极限法,详细地分析了浅埋偏压巷道底板承载力计算,为浅埋偏压巷道底板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浅埋偏压 巷道 滑移线 底板稳定性
下载PDF
浅层滑坡中乔木直根阻滑效应及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平行双根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记领 李光范 +3 位作者 胡伟 文伟 刘顺凯 耿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163-169,共7页
为探索乔木根系在浅层滑坡中的阻滑效应及变形特性,以自行设计加工的大型层叠式根土复合体直剪仪为基础,对海口地区橡胶树(乔木)直根进行了不同深度剪切面处的乔木根土复合体大型直剪试验,得到了不同剪切面处乔木根系的阻滑能力及变形... 为探索乔木根系在浅层滑坡中的阻滑效应及变形特性,以自行设计加工的大型层叠式根土复合体直剪仪为基础,对海口地区橡胶树(乔木)直根进行了不同深度剪切面处的乔木根土复合体大型直剪试验,得到了不同剪切面处乔木根系的阻滑能力及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对比相同推力作用下含根土和素土剪切盒位移,发现根系的存在具有提高土体强度,延缓破坏的能力,乔木根系的存在主要通过根土之间的摩擦力起到对土体的加筋作用来有效提高土体的强度。随着剪切深度的增大,根系的阻滑能力逐渐加大;但加筋率逐渐减小。靠近剪切面处的根系相对位移最大,随着距剪切面距离的增加根系位移逐渐减小。根系的变形说明根系有将剪切面上下土体连成整体共同承受剪力的作用,且根系变形越大抵抗抗剪强度的能力越大。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研究乔木直根在浅层滑坡中的阻滑及变形机理提供了试验依据,为更好的将植被根系的阻滑作用运用到浅层边坡治理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直剪试验 浅层滑坡 阻滑效应 变形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