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servation of the Double Sodium Layer Over Haikou,China by Lidar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Tiemin WANG Jihong +4 位作者 FU Jun YANG Dali YANG Xianchang WU Wei YANG Guotao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0-412,共3页
A Double Sodium Layer(DSL) structure was observed during the night of August 22, 2011 over Haikou,China(20°N,110°E) by Na lidar.This DSL comprised a typical sodium layer at altitudes of 80~105km and a highe... A Double Sodium Layer(DSL) structure was observed during the night of August 22, 2011 over Haikou,China(20°N,110°E) by Na lidar.This DSL comprised a typical sodium layer at altitudes of 80~105km and a higher sodium layer at altitudes of 105~115km in about 0.5 h.A wavelength of 589 nm dye laser pumped by a Nd:YAG laser was used to make the measurement. The backscattered fluorescence photons from the sodium layer were collected by a telescope with a primary mirror of 1000 mm in diameter.The sodium density of these layers during the nighttime observation in the Mesosphere and Lower-Thermosphere(MLT) was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ar Double sodium Layer(DSL) Mesosphere and Lower-Thermosphere(MLT)
下载PDF
中纬度中间层顶钠原子密度高度分布的长期变化趋势研究(2010—2021)
2
作者 陈峰磊 荀宇畅 +6 位作者 王泽龙 杜丽芳 郑浩然 徐亦萌 龚少华 王继红 杨国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9-438,共10页
中间层顶/低热层区域(the Mesosphere/Lower Thermosphere,简称MLT)的高度为70~110 km,为了研究这一区域对太阳活动的响应,本文以钠原子为示踪物,对北京延庆(116.0°E,40.5°N)钠共振荧光激光雷达2010年1月—2021年8月近一个太... 中间层顶/低热层区域(the Mesosphere/Lower Thermosphere,简称MLT)的高度为70~110 km,为了研究这一区域对太阳活动的响应,本文以钠原子为示踪物,对北京延庆(116.0°E,40.5°N)钠共振荧光激光雷达2010年1月—2021年8月近一个太阳活动周期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钠原子柱密度的长期变化显著,与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呈现出正相关趋势.延庆钠层质心高度的线性趋势在这期间总共上升了311.4±706.6 m,长期变化趋势并不显著.自2018年开始,半高全宽对应的高度范围出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上边沿升高的幅度不大,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热层金属层的观测与研究更依赖于激光雷达探测灵敏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钠层 太阳活动 钠层的质心高度 钠层上边界
下载PDF
钠多普勒激光雷达大气参数反演方法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丽 胡雄 +2 位作者 闫召爱 程永强 郭商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0-143,159,共5页
钠多普勒激光雷达以75~110km大气层中的Na原子为示踪物,由接收到的共振荧光散射回波光子数反演该高度范围内大气温度、风场及钠原子数密度廓线。研究钠激光雷达大气风场和温度反演的方法,分析激光雷达光子计数中的脉冲堆积效应和钠层... 钠多普勒激光雷达以75~110km大气层中的Na原子为示踪物,由接收到的共振荧光散射回波光子数反演该高度范围内大气温度、风场及钠原子数密度廓线。研究钠激光雷达大气风场和温度反演的方法,分析激光雷达光子计数中的脉冲堆积效应和钠层吸收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并提出改正方法。将该方法用于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激光雷达实测数据的反演,反演结果与该大学的结果相符合,验证了反演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对测量数据进行了误差分析,给出噪声光子数引起的误差剖面及实验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多普勒激光雷达 大气参数反演 回波光子数 误差分析
原文传递
钠多普勒激光雷达回波光子数仿真及大气参数反演 被引量:12
4
作者 徐丽 胡雄 +3 位作者 程永强 郭商勇 闫召爱 Xinzhao Chu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20-1528,共9页
钠多普勒激光雷达利用中层顶区域的钠原子作为示踪物,探测中层顶区域大气风场和温度剖面.本文主要分析钠多普勒激光雷达的探测原理和大气参数反演算法.利用MSISE和HWM93等大气模型给出背景大气温度、密度及风场,并给定钠原子数密度剖面... 钠多普勒激光雷达利用中层顶区域的钠原子作为示踪物,探测中层顶区域大气风场和温度剖面.本文主要分析钠多普勒激光雷达的探测原理和大气参数反演算法.利用MSISE和HWM93等大气模型给出背景大气温度、密度及风场,并给定钠原子数密度剖面,从激光雷达方程出发,模拟计算了激光雷达的瑞利散射和钠共振荧光散射回波光子数.利用模拟的回波光子数剖面数据,反演得到大气温度、视线风速和钠原子数密度剖面,反演结果与模拟计算用的背景参数符合很好,验证了这一反演方法的正确性.分析了激光频率偏移和激光线宽变化对反演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多普勒激光雷达 回波光子数 温度和风场反演
下载PDF
中国武汉上空钠层分布的实验观测与理论模拟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洪钧 郑文钢 +1 位作者 杨国韬 龚顺生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4-60,共7页
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钠层荧光激光雷达及其观测数据反演方法;对武汉上空钠层分布进行了初步理论模拟,并与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对影响武汉上空钠层分布的因素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 高空钠层 激光雷达 数据反演 理论模型 武汉
下载PDF
武汉上空中层顶大气重力波活动的钠层荧光激光雷达观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宋娟 程学武 +2 位作者 杨国韬 常歧海 龚顺生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2-528,共7页
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钠荧光激光雷达自1999年至今的观测数据中选取了分布于全年26天的数据进行重力波活动的分析研究。统计结果表明,武汉中层顶区的重力波活动非常频繁:26天总观测时间累计约为185.5 h,总共观测到124个重... 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钠荧光激光雷达自1999年至今的观测数据中选取了分布于全年26天的数据进行重力波活动的分析研究。统计结果表明,武汉中层顶区的重力波活动非常频繁:26天总观测时间累计约为185.5 h,总共观测到124个重力波活动,平均发生频度为每小时0.7个波,且波的出现频度与地方时有一定关系。这些波的垂直波长主要分布在3—7km,垂直相速主要位于0.1—0.5m/s。与国外报道的结果相比较,波长数值与分布较为一致,但相速明显较低。武汉中层顶区重力波活动的另一特点是多波过程很频繁,多、单波过程的出现比例约为3:2。利用钠层相对密度扰动时空图方法,给出了武汉中层顶区重力波传播和破碎现象的典型结果。还利用单色波模型对部分钠层数据进行了单色波相关参数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层顶 重力波活动 钠层 激光雷达
下载PDF
北京上空中层顶区域重力波参数关系的激光雷达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龚少华 刘正宽 +5 位作者 关塞 焦菁 沈振江 羊大力 孙书娟 陈春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34-1140,共7页
基于子午工程项目北京钠激光雷达的长期观测数据(2010年4月到2011年9月),采用Yang等人(2008)的重力波参数提取方法,提取了在253个夜晚2 208 h的有效观测时间里出现的162个钠层单色重力波的垂直波长、周期、幅度值和幅度增长因子参数值... 基于子午工程项目北京钠激光雷达的长期观测数据(2010年4月到2011年9月),采用Yang等人(2008)的重力波参数提取方法,提取了在253个夜晚2 208 h的有效观测时间里出现的162个钠层单色重力波的垂直波长、周期、幅度值和幅度增长因子参数值。统计分析显示激光雷达所观测到的中层顶区域重力波具有系统性的参数关系,λz=0.226T0.530ob、KE=6.66×10-10k-3.091z和KE=8.97×10-6×f-1.696ob。这些实验观测结果验证了Gardner(1994)扩散滤波理论的结果,但同时发现仅认为波致涡流扩散是重力波衰减的主要途径是不完全正确的,其它因素引起的衰减在重力波的饱和和耗散机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重力波 参数关系 Na激光雷达
原文传递
用激光雷达探测合肥高空钠层的变化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小勤 胡顺星 +3 位作者 李琛 胡欢陵 张寅超 薛向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944-1948,共5页
介绍了自行设计的钠共振荧光激光雷达系统,并对钠层密度、钠层柱密度、中心高度及均方根宽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从2005年12月到2006年3月合肥上空钠层变化显著,钠层柱密度从12月平均值5.4×109cm-2变化到3月平均值2.4&... 介绍了自行设计的钠共振荧光激光雷达系统,并对钠层密度、钠层柱密度、中心高度及均方根宽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从2005年12月到2006年3月合肥上空钠层变化显著,钠层柱密度从12月平均值5.4×109cm-2变化到3月平均值2.4×109cm-2,下降了50%以上。均方根宽度也下降,中心高度略有波动。合肥钠层的变化趋势与中纬度其它地区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共振荧光 钠密度 柱密度
下载PDF
大气金属层探测卫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小成 胡雄 +3 位作者 闫召爱 郭商勇 艾勇 黄建国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3-75,共3页
75~115 km的大气层中存在Na、Fe、K、Ca等多种金属成分,通常认为这些金属成分来自宇宙尘埃和流星烧蚀的产物。大量宇宙尘埃和流星进入地球大气,会对地球气候有重要影响,大气金属层是宇宙尘埃和流星进入地球大气的示踪物。同时研究表明,... 75~115 km的大气层中存在Na、Fe、K、Ca等多种金属成分,通常认为这些金属成分来自宇宙尘埃和流星烧蚀的产物。大量宇宙尘埃和流星进入地球大气,会对地球气候有重要影响,大气金属层是宇宙尘埃和流星进入地球大气的示踪物。同时研究表明,大气金属层所在区域的大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很敏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示踪物。大气金属层物质沉降,是夜光云凝聚核的主要来源,对临近空间飞行器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对75~115 km的大气金属层探测和研究还很不够,为此,本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专门针对大气金属层探测的卫星概念。在大气金属层探测卫星中,提出以主动探测技术为主要探测手段的载荷配置,包括星载钠激光雷达、大气激光掩星探测仪、空间微流星体探测仪、星载F-P测风仪、金属层气辉成像仪5种先进载荷。大气金属层探测卫星将能够对大气金属层进行全面探测,并取得重大科学创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大气金属层 星载钠激光雷达 大气激光掩星
原文传递
2010年5月4日夜间海口上空钠层密度的激光雷达观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铁民 王继红 +4 位作者 傅军 关塞 张福恒 沈振江 杨国韬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2,共5页
使用Nd:YAG激光器和泵浦染料激光器产生的589 nm激光,与中高层大气中钠原子产生共振,利用直径为1000 mm的望远镜接收钠层的光子回波.研究中国海口市2010年5月4日夜间的中高层大气中钠层密度分布,计算钠层的相对密度和绝对密度,研究钠层... 使用Nd:YAG激光器和泵浦染料激光器产生的589 nm激光,与中高层大气中钠原子产生共振,利用直径为1000 mm的望远镜接收钠层的光子回波.研究中国海口市2010年5月4日夜间的中高层大气中钠层密度分布,计算钠层的相对密度和绝对密度,研究钠层密度峰值变化.观测到突发钠层出现在23:52 LT,持续12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钠层密度
下载PDF
大气重力波引起的偶发钠层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永强 胡雄 +2 位作者 闫召爱 郭商勇 王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3-98,共6页
利用了中国科学院临近空间环境野外综合探测站(廊坊,39°N,116°E)的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和流星雷达的探测数据对廊坊上空大气重力波引起的偶发钠层(SSL)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大气重力波方程出发,计算分析了大气水平风剪切和垂... 利用了中国科学院临近空间环境野外综合探测站(廊坊,39°N,116°E)的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和流星雷达的探测数据对廊坊上空大气重力波引起的偶发钠层(SSL)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大气重力波方程出发,计算分析了大气水平风剪切和垂直风场之间的相位关系;其次利用了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和流星雷达的实测数据对大气重力波引起的偶发钠层进行了分析研究;经研究分析可知,由于大气重力波引起强的水平风切变和垂直风场风向反转的共同作用,其堆积效应使得钠原子密度增强,形成了偶发钠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 流星雷达 大气重力波 偶发钠层
原文传递
一台监测高空钠层的激光雷达系统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小勤 胡顺星 +3 位作者 李琛 胡欢陵 张寅超 窦贤康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14,共5页
介绍了一台监测高空钠层的激光雷达,通过共振荧光方法探测80~110km高度的钠层密度。雷达系统使用直径为1m的大口径接收望远镜,由Nd:YAG激光器泵浦染料激光器,波长589nm,脉冲激光能量77mJ。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结构及光束自动调整、波长... 介绍了一台监测高空钠层的激光雷达,通过共振荧光方法探测80~110km高度的钠层密度。雷达系统使用直径为1m的大口径接收望远镜,由Nd:YAG激光器泵浦染料激光器,波长589nm,脉冲激光能量77mJ。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结构及光束自动调整、波长校正等系统特征技术,最后给出系统实测结果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共振荧光 钠密度 大气探测
下载PDF
中间层顶重力波耗散引起钠原子输送的激光雷达观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巴金 胡雄 +2 位作者 闫召爱 郭商勇 程永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9-506,共8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廊坊站(40.0°N,116.3°E)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2011年至2013年共约82 h的钠原子数密度和垂直风观测数据,分析了廊坊地区中间层顶区域大气重力波耗散引起的钠原子输送特征.分析得到,90~100km处... 利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廊坊站(40.0°N,116.3°E)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2011年至2013年共约82 h的钠原子数密度和垂直风观测数据,分析了廊坊地区中间层顶区域大气重力波耗散引起的钠原子输送特征.分析得到,90~100km处重力波耗散引起的平均钠原子垂直通量整体为负,钠原子向下输送,在93 km处达到最大负值-1.47×10~8m^(-3)m·s^(-1),85~90km处平均钠原子垂直通量为正,钠原子向上输送,但通量值随高度递减.钠原子垂直通量方向在90km处发生转变,垂直通量随高度的变化造成钠原子汇聚,汇聚效应引起的平均钠原子产生率最大值在91km处达到了1.40×10~8m^(-3)/h,该值超过了相同高度上模式计算流星烧蚀注入引起的钠原子产生率峰值,说明重力波耗散对钠层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与美国SOR和Maui观测结果相比,平均钠原子产生率峰值大小相近,但出现高度不同,说明大气重力波耗散引起的物质输送具有显著的地域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大气物质输送理论的完善以及大气金属层物理模式的改进提供观测事实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 大气重力波耗散 钠层结构 钠原子垂直通量 钠原子产生率
下载PDF
合肥上空钠层夜间激光雷达观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廷娣 薛向辉 窦贤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73-878,共6页
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米-瑞利-钠荧光双波长激光雷达系统,其双波长发射和三通道探测技术使得该激光雷达系统能够对近地面到110 km高度范围内的多种物理量——气溶胶、大气温度和密度、钠层密度进行探测.利用该激光雷达系统近一年的... 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米-瑞利-钠荧光双波长激光雷达系统,其双波长发射和三通道探测技术使得该激光雷达系统能够对近地面到110 km高度范围内的多种物理量——气溶胶、大气温度和密度、钠层密度进行探测.利用该激光雷达系统近一年的钠层密度观测数据,分析了合肥地区(31.87°N,117.23°E)钠层的主要形态、夜间变化、季节变化特点.结果显示,合肥钠层柱密度最小值为1.126×109cm-2,出现在6月份;最大值为6.014×109cm-2,出现在12月份;柱密度在夏季表现出相当宽广的极小值,质心高度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而RMS宽度则呈准半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钠层密度 柱密度 质心高度 RMS宽度
下载PDF
2010年海口上空突发钠层事件观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铁民 王继红 刘汉军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6-573,共8页
使用钠荧光激光雷达观测2010年低纬度地区海口(20.0°N,110.3°E)上空突发钠层事件.2010年总计观测时间为458 h,观测到突发钠层事件38次,即每观测12 h有1次突发钠层事件发生.结合武汉上空突发钠层数据,对比巴西低纬度地区数据,... 使用钠荧光激光雷达观测2010年低纬度地区海口(20.0°N,110.3°E)上空突发钠层事件.2010年总计观测时间为458 h,观测到突发钠层事件38次,即每观测12 h有1次突发钠层事件发生.结合武汉上空突发钠层数据,对比巴西低纬度地区数据,揭示低纬度地区突发钠层频发现象.观测到2010年12月30日突发钠层峰值时刻钠层密度廓线具有很好的空间对称性.分析了距海口激光雷达西南约160km中国海南澹州(19.5°N,109.1°E)的测高仪数据,检测了13对突发钠层和电离层偶发事件,结果表明突发钠层与Es有很强的相关性.通过分析低纬度地区上空突发钠层峰值径迹平均速度发现,大多数突发钠层峰值向下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突发钠层 电离层偶发 低纬度地区
下载PDF
根据激光雷达观测结果研究中国武汉地区钠层的分布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国韬 刘炳模 +5 位作者 王嘉珉 傅利平 徐寄遥 程学武 万卫星 龚顺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7-583,共7页
通过大量钠层荧光激光雷达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 ,给出我国武汉地区钠层平均分布形态的基本特征 .结合钠层模型分析 ,指出大气微量元素分布的纬度变化可能是导致不同纬度地区钠层平均分布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同时给出武汉地区随季节变化... 通过大量钠层荧光激光雷达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 ,给出我国武汉地区钠层平均分布形态的基本特征 .结合钠层模型分析 ,指出大气微量元素分布的纬度变化可能是导致不同纬度地区钠层平均分布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同时给出武汉地区随季节变化的钠层平均分布形态 .对武汉地区钠层分布形态时间变化的分析 ,发现其短期变化与重力波活动及夜间变化与潮汐波活动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钠层 分布形态 平均特性 时间演化
下载PDF
可重部署钠激光雷达接收系统减震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永强 胡雄 +3 位作者 闫召爱 郭商勇 孙逸桥 张旭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5期92-97,共6页
为了防止中国科学院临近空间环境野外综合探测站(廊坊,39°N,116°E)的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在可重新部署运输过程中震动对激光雷达系统的不良影响,保证系统测量的稳定性和精度,文中主要对钠激光雷达接收系统进行了减震设计。... 为了防止中国科学院临近空间环境野外综合探测站(廊坊,39°N,116°E)的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在可重新部署运输过程中震动对激光雷达系统的不良影响,保证系统测量的稳定性和精度,文中主要对钠激光雷达接收系统进行了减震设计。首先选用了空气悬挂车载底盘和对望远镜的主镜运输以及望远镜安装运输平台等进行了三级减震设计,通过仿真模拟表明通过减震设计的望远镜安装运输平台冲击位移小于望远镜的主镜运输减震设计要求;其次通过跑车实验表明通过减震设计主镜室的最大振动加速度满足望远镜运输条件设计输入要求;最后通过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系统的观测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在长途运输中减震设计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 接收系统 减震设计 可重部署
原文传递
武汉上空钠层与钾层的同时激光雷达观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勇杰 程学武 +3 位作者 李发泉 杨勇 林鑫 龚顺生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4,共7页
简要介绍了(WIPM)双波长共振荧光激光雷达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并利用其对武汉上空钠层和钾层进行了多天的同时观测,通过对钠层和钾层的绝对数密度、柱密度以及质心高度的计算,同时与中纬度其他地区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得出武汉上空钠层... 简要介绍了(WIPM)双波长共振荧光激光雷达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并利用其对武汉上空钠层和钾层进行了多天的同时观测,通过对钠层和钾层的绝对数密度、柱密度以及质心高度的计算,同时与中纬度其他地区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得出武汉上空钠层的绝对数密度、柱密度以及质心高度与其他中纬度地区十分相近的结论,并且发现了一个钠层突发和钾层突发不同时出现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钠层 钾层 绝对数密度 柱密度 质心高度
下载PDF
中层顶准单色重力波特性的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观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博 胡雄 +4 位作者 闫召爱 肖存英 郭商勇 程永强 郭文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5-32,共8页
利用2011~2013年期间60h的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温度和风场数据,采用矢端曲线法提取廊坊上空85~95 km中层顶区域准单色惯性重力波的所有参量,并统计准单色大气重力波的活动特性。获得的85次准单色重力波事件中,上传(下传)重力波64次(21... 利用2011~2013年期间60h的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温度和风场数据,采用矢端曲线法提取廊坊上空85~95 km中层顶区域准单色惯性重力波的所有参量,并统计准单色大气重力波的活动特性。获得的85次准单色重力波事件中,上传(下传)重力波64次(21次),占总数的75.29%(24.71%)。垂直波长(水平波长)和观测周期平均值分别为6.6km(727.8km)和7.4h,分别集中在6~9km(200~800km)和2~7 h,固有周期平均值为7.76 h,主要集中在3~9 h,水平传播方向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占主导的传播方向。对于上传重力波,水平背景风在大气重力波水平传播方向上的分量取正值和取负值的概率大致相等,但对于下传重力波,该风场分量取正值的概率大约是取负值的2倍,说明观测到的下传大气重力波在中层顶区域多为顺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 中层顶 准单色惯性重力波 固有周期 传播方向
原文传递
2018年4月钠层激光雷达观测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邹旭 杨红 +2 位作者 符运良 彭菊媛 张铁民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420-423,共4页
通过钠层激光雷达观测,研究了中国低纬地区2018年4月的特征采集样例,对比观测发现海南上空出现了间歇型的钠层分布规律,以及较为少见长久持续的钠层双峰结构。同时观测到了4月单天的钠层结构与重力波的相互作用。在重力波的作用下钠层... 通过钠层激光雷达观测,研究了中国低纬地区2018年4月的特征采集样例,对比观测发现海南上空出现了间歇型的钠层分布规律,以及较为少见长久持续的钠层双峰结构。同时观测到了4月单天的钠层结构与重力波的相互作用。在重力波的作用下钠层峰型保持完好,并有明显的峰位向下移动。当重力波达到饱和值时,波破碎导致了钠层形态的变化,实验观测数据与理论符合极好,表明春季中国低纬度地区钠层变化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钠层 低纬度 钠层形态 双峰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