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度混合动力车发动机Start/Stop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汉玉 左承基 袁银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7-102,共6页
发动机怠速自动起停是轻度混合动力车的重要工作模式,它能避免发动机在怠速工况下运行,可减少燃油消耗及尾气排放。该文对集成起动机/发电机(ISG)轻度混合动力车发动机起动动力学和发动机Start/Stop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同时在Matlab... 发动机怠速自动起停是轻度混合动力车的重要工作模式,它能避免发动机在怠速工况下运行,可减少燃油消耗及尾气排放。该文对集成起动机/发电机(ISG)轻度混合动力车发动机起动动力学和发动机Start/Stop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同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整车控制器模型,在NEDC循环工况下对发动机和ISG电机的协调输出转矩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进行了发动机起动及整车转鼓对比试验。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Start/Stop系统能保证发动机在怠速工况下正常停机,通过Start/Stop系统的协调控制,发动机在整个循环工况下运转平稳,转矩输出值在低油耗区;和传统车相比,加装Start/Stop系统的轻度混合动力车HC和CO排放下降明显,百公里油耗由8.60L下降到7.30L,节油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试验 控制系统 混合动力汽车 起停系统
下载PDF
某ISG型混合动力汽车Start/Stop控制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立平 李守成 +1 位作者 吴海啸 岳宏超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1年第9期38-41,共4页
以一款正在开发中的ISG型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研究混合动力汽车Start/Stop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本款ISG混合动力汽车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其控制模型,并联合MATLAB/SIMULINK和AVL/CRUISE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S... 以一款正在开发中的ISG型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研究混合动力汽车Start/Stop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本款ISG混合动力汽车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其控制模型,并联合MATLAB/SIMULINK和AVL/CRUISE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Start/Stop控制能明显改善混合动力汽车的经济性和排放特性以及舒适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G混合动力 start/stop控制 AVL/CRUISE仿真
下载PDF
烟草制丝线流量匹配性控制方式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胡林胜 张宏巍 +9 位作者 冯泉 吴群 高洁 寇霄腾 王浩泽 陶亮 刘阳 李云龙 汤雨梦 夏若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3期173-177,182,共6页
为保证制丝线流量精准控制,消除批次内设备启停频繁问题,保障切丝质量,设计基于流量匹配的精准化控制模式,利用数据统计分析、PLC技术和数字化表征开展流量匹配性研究。以气流烘丝线为试点,实现储柜恒流量出料,设定流量匹配参数,并通过... 为保证制丝线流量精准控制,消除批次内设备启停频繁问题,保障切丝质量,设计基于流量匹配的精准化控制模式,利用数据统计分析、PLC技术和数字化表征开展流量匹配性研究。以气流烘丝线为试点,实现储柜恒流量出料,设定流量匹配参数,并通过实验确定最佳设置,实现储柜出料与切丝、烘丝的流量匹配。将流量匹配参数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调节储柜底带频率,提示切丝和烘丝生产启动,批次内设备启停次数降至0次,设备连续运行,消除絮状烟丝,保障切丝质量。年节省原料约5000 kg,节约成本约5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丝线 精准化控制 流量匹配 设备起停 切丝质量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启停工况扭振自适应模糊控制
4
作者 陈龙 陶磊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发动机启停过程伴随的转矩脉动,易诱发车辆传动系扭振,导致车辆动力不平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并验证基于电磁阻尼自适应模糊控制的传动系扭振主动控制方法。建立行星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发...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发动机启停过程伴随的转矩脉动,易诱发车辆传动系扭振,导致车辆动力不平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并验证基于电磁阻尼自适应模糊控制的传动系扭振主动控制方法。建立行星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启停工况动力学仿真模型和发动机启停控制逻辑,提出发动机启停扭振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开展2种运行状态下发动机启停工况仿真,对比分析无控制和自适应模糊控制下传动系扭转振动响应曲线。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控制相比无控制状态:定置停车时发动机启动和停机工况扭振平均衰减率分别为23.8%和30.1%,车辆行进间发动机启动和停机工况扭振平均衰减率分别为12.1%和23.6%。该方法可有效衰减发动机启停工况传动系扭转振动,提升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启停工况NVH(noise,vibration,and harshness)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混联传动系 启停工况 扭转振动 主动控制 自适应模糊控制
下载PDF
适应33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灵活运行的脱硫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尔栋 陈鹏 《山西电力》 2024年第2期32-36,共5页
内蒙古京海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3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原脱硫系统存在自动运行品质差、脱硫剂单耗高、脱硝脱硫协调性差、烟气测量仪表自检滞后性大等问题。在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通过采取炉内脱硫自动主控逻辑设计与调试、串级控制系... 内蒙古京海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3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原脱硫系统存在自动运行品质差、脱硫剂单耗高、脱硝脱硫协调性差、烟气测量仪表自检滞后性大等问题。在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通过采取炉内脱硫自动主控逻辑设计与调试、串级控制系统及多变量前馈的设计与优化,炉内4套给料系统和炉外2套给料系统的自动联锁启停控制设计与优化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对比了优化前后机组快速变负荷期间SO2控制情况及脱硫剂单耗用量。该研究内容可对同类型机组脱硫自动控制设计和投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脱硫 自动控制 多变量前馈 联锁启停控制
下载PDF
结合道路信息的HEV发动机起停触发系统设计
6
作者 高爱云 张兴源 付主木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128,136,共9页
现有的发动机起停系统只要发动机满足怠速停止的基本条件发动机就会停止,造成车辆频繁起停,这样不仅会加剧发动机部件磨损,还会增加整车油耗。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结合道路信息的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起停触发系统(HEV-EST)。根据HE... 现有的发动机起停系统只要发动机满足怠速停止的基本条件发动机就会停止,造成车辆频繁起停,这样不仅会加剧发动机部件磨损,还会增加整车油耗。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结合道路信息的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起停触发系统(HEV-EST)。根据HEV发动机怠速和重起油耗图,确定HEV-EST起停条件;利用BP神经网络数字识别算法和颜色识别算法构建交通信号灯识别模型;运用统筹学的排队论对交通流进行分析计算,构建交通流分析模型;最后结合交通信号灯识别模型和交通流分析模型,设计了HEV-EST;并进行了MATLAB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明显降低了车辆无效起停的次数,提高了整车燃油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混合动力汽车 交通信号灯识别 交通流 发动机起停
下载PDF
小型堆启停系统瞬态特性研究
7
作者 南金秋 鞠培玲 +3 位作者 齐宇博 孙文 李德睿 张立德 《节能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458-462,共5页
为优化小型堆启停系统设计,消除工程设计潜在风险,需要对启停系统运行瞬态特性开展研究。本文采用热工水力系统分析软件LOCUST建立了小型堆启停系统瞬态计算模型,模拟启停阶段系统内参数变化,并设计了一套基于LOCUST内控制卡的控制逻辑... 为优化小型堆启停系统设计,消除工程设计潜在风险,需要对启停系统运行瞬态特性开展研究。本文采用热工水力系统分析软件LOCUST建立了小型堆启停系统瞬态计算模型,模拟启停阶段系统内参数变化,并设计了一套基于LOCUST内控制卡的控制逻辑,对液位及压力控制阀门加入了PID控制,对启停系统的液位及压力的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启动分离器内部的压力、液位、压力调节阀门变化、液位调节阀门变化符合设计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堆 启停系统 瞬态特性 液位压力控制
下载PDF
遥控钻机远程启停控制功能开发
8
作者 雷宇航 范强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271-273,共3页
钻机作为煤矿井下采煤的重要设备之一,经常在钻进过程中出现瓦斯突出或一氧化碳超限等意外发生后未能及时快速停机导致安全事故,因此针对此类问题,启停控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为了提高钻机的安全性和效率,研制了一种基于远程遥... 钻机作为煤矿井下采煤的重要设备之一,经常在钻进过程中出现瓦斯突出或一氧化碳超限等意外发生后未能及时快速停机导致安全事故,因此针对此类问题,启停控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为了提高钻机的安全性和效率,研制了一种基于远程遥控技术的钻机启停控制系统,实现了对钻机的远程遥控启停和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快速可靠的遥控启停,为钻机的安全和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机 遥控 启停 控制系统
原文传递
响应快速调峰的磨煤机自动启停控制研究
9
作者 王德华 任宪桥 凌奥骅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8期59-62,共4页
在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形势下,火电机组将长期处于调峰模式,磨煤机频繁启停,运行人员工作量大,操作习惯难统一。设计了一套磨煤机自启停控制系统及仿真对象,经过仿真调试、动态调试,自启停系统一次试运成功且长期稳定投运,系统的投用大幅... 在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形势下,火电机组将长期处于调峰模式,磨煤机频繁启停,运行人员工作量大,操作习惯难统一。设计了一套磨煤机自启停控制系统及仿真对象,经过仿真调试、动态调试,自启停系统一次试运成功且长期稳定投运,系统的投用大幅降低了操作强度,实现了操作过程标准化,提升了机组自动化水平和负荷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制粉系统自动控制 磨煤机自启停
下载PDF
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泵站运行自动控制仿真
10
作者 王可庆 汪磊 席万强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9期437-440,共4页
为了实现泵站能效的提升,需要在满足水力需求的同时最小化能源消耗,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均值偏移算法的泵站运行自动化控制方法。利用均值偏移算法实时跟踪泵站运行参数,掌握泵站运行情况。以泵站启停次数最少和泵站总能源费用最小... 为了实现泵站能效的提升,需要在满足水力需求的同时最小化能源消耗,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均值偏移算法的泵站运行自动化控制方法。利用均值偏移算法实时跟踪泵站运行参数,掌握泵站运行情况。以泵站启停次数最少和泵站总能源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泵站运行自动化控制模型。通过混合粒子群算法对模型求解,获取最优泵站运行自动化控制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泵站取水电耗,提升泵站机组运行稳定性,合理降低泵组启停次数,能够达到预期的安全运行以及节能运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值偏移算法 泵站运行 自动化控制 启停次数 混合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选矿厂破碎流程自动化控制的设计
11
作者 刘猛 周冶 +1 位作者 雷雨田 邹敏红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2期195-197,205,共4页
破碎工艺流程作为选矿生产的重要环节,其生产的稳定性尤为重要。破碎流程具有设备数量多且大、分布散、物料转运距离远等特点,造成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设备工作状况异常判断不及时、检测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进行了选矿厂破碎流程的自动... 破碎工艺流程作为选矿生产的重要环节,其生产的稳定性尤为重要。破碎流程具有设备数量多且大、分布散、物料转运距离远等特点,造成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设备工作状况异常判断不及时、检测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进行了选矿厂破碎流程的自动化控制设计,包括含细碎缓冲仓的三段一闭路破碎流程的分段连锁启停、全局连锁启停、连锁保护,以及无细碎缓冲仓的三段一闭路破碎流程的连锁控制设计,并提出了特殊生产情况下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工艺流程 自动化控制设计 一键启停与保护
下载PDF
航站楼建筑自备柴油发电机组设计分析
12
作者 杨明轲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24年第4期15-20,29,共7页
本文依据若干航站楼的工程实践,通过对设计规范、保障容量、安装维护、运行控制等各方面的分析比较,对航站楼建筑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的设计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在未来工程实践中得到更加可靠与合理的应用,也为同行在进行同类型设计时提供... 本文依据若干航站楼的工程实践,通过对设计规范、保障容量、安装维护、运行控制等各方面的分析比较,对航站楼建筑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的设计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在未来工程实践中得到更加可靠与合理的应用,也为同行在进行同类型设计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发电机组 启动信号 运行控制
原文传递
某空调系统控制逻辑的设计改进及应用
13
作者 陈红军 刘树培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5期722-725,742,共5页
针对某核电厂空调系统在室外温度降低、系统低负荷工况下出现空调室外机组频繁启停、运行状态偏差报警以及就地启动缺乏逻辑保护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系统控制逻辑的问题。改进后的系统在低负荷工况下运... 针对某核电厂空调系统在室外温度降低、系统低负荷工况下出现空调室外机组频繁启停、运行状态偏差报警以及就地启动缺乏逻辑保护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系统控制逻辑的问题。改进后的系统在低负荷工况下运行稳定,可为同类空调系统控制逻辑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系统 低负荷运行 频繁启停 控制逻辑 设计改进
下载PDF
煤矿井下排水智能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
14
作者 潘哲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3期289-291,共3页
针对官地煤矿井下排水系统运行效率低、可靠性较差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PLC控制的煤矿井下排水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布式PLC控制结构对井下多级水泵进行自动启停控制,有效提高系统控制效率,同时具备水仓水位、管道流量及水泵压... 针对官地煤矿井下排水系统运行效率低、可靠性较差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PLC控制的煤矿井下排水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布式PLC控制结构对井下多级水泵进行自动启停控制,有效提高系统控制效率,同时具备水仓水位、管道流量及水泵压力等排水参数的远程实时监测功能,对于提高煤矿排水监控智能化水平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排水系统 PLC控制器 自动启停控制 远程监测
下载PDF
城轨列车虚拟联挂高效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15
作者 史可 王跃 +3 位作者 张征方 周志文 白金磊 罗钦洋 《控制与信息技术》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城市轨道交通(简称“城轨”)列车虚拟联挂是轨道交通领域的研究前沿,其目标是提升既有线上列车的运行效率,而其运行效率的提升主要体现在起车和停车阶段。为提升城轨列车虚拟联挂编组列车在起车和停车阶段的编组运行效率,文章提出一种... 城市轨道交通(简称“城轨”)列车虚拟联挂是轨道交通领域的研究前沿,其目标是提升既有线上列车的运行效率,而其运行效率的提升主要体现在起车和停车阶段。为提升城轨列车虚拟联挂编组列车在起车和停车阶段的编组运行效率,文章提出一种虚拟联挂高效协同控制策略。其首先构建城轨列车编组内列车之间的相对制动模型,得到编组内列车之间的相对制动距离;接着,在协同控制层构建高效起车、停车目标函数,设计优化控制器,在约束下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起车和停车阶段领航车和跟随车的关键决策信息;然后,研究操纵序列规划技术,分别得到领航车和跟随车的可执行操纵序列;最后,设计线性二次调节器(LQR)算法,对操纵序列进行精准跟随控制,得到执行指令。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虚拟联挂控制系统,城轨列车编组可在0~60 km/h车速范围内实现领航车和跟随车的停车时间间隔最小为1.6 s,有效提升了城轨列车编组在起车和停车阶段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列车 虚拟联挂 起车 停车 协同控制 进化算法
下载PDF
架空乘人装置智能监控系统研究与设计
16
作者 侯磊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142-144,共3页
针对目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智能化程度低、运行监测不全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LC控制器控制、分布式传感器检测的驾空乘人装置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可通过上位机及PLC控制器配合控制,实现装置的自动启停、自适应调速等功能,同时可对... 针对目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智能化程度低、运行监测不全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LC控制器控制、分布式传感器检测的驾空乘人装置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可通过上位机及PLC控制器配合控制,实现装置的自动启停、自适应调速等功能,同时可对装置运行状态进行远程实时监测,有效提高煤矿架空乘人装置运输智能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架空乘人装置 智能监控 PLC控制器 自动启停
下载PDF
双进双出磨煤机启停扰动优化方法
17
作者 李寿添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年第3期77-79,共3页
对双进双出磨煤机启停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启停过程中的协调控制方式,主要介绍磨煤机启停燃油以及缩短启停时间的方式来优化控制.针对磨煤机启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建议,在调试和实际运行的基础上对磨煤机的顺控... 对双进双出磨煤机启停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启停过程中的协调控制方式,主要介绍磨煤机启停燃油以及缩短启停时间的方式来优化控制.针对磨煤机启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建议,在调试和实际运行的基础上对磨煤机的顺控逻辑进行优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进双出磨煤机 启停过程 控制策略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多配线车站正线列控应答器设置方案研究
18
作者 谢宝军 《铁道通信信号》 2024年第8期82-87,共6页
某高速铁路多配线车站正线股道应答器组与出站信号机距离大于120 m,当办理了正线转线发车进路时,列车越过出站信号机后列控车载设备由完全监控模式转为部分监控模式,在上下行转线处触发常用制动。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梳理应答器设置、出... 某高速铁路多配线车站正线股道应答器组与出站信号机距离大于120 m,当办理了正线转线发车进路时,列车越过出站信号机后列控车载设备由完全监控模式转为部分监控模式,在上下行转线处触发常用制动。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梳理应答器设置、出站信号机设置及报文信息的相关规范,明确出站信号机、安全防护距离、站台位置、运输组织等对应答器组设置的要求;其次从车载控制逻辑和应答器报文信息等方面,研究多配线车站列控车载设备与地面设备适应性问题。结合铁路信号工程具体实施情况,提出车载设备逻辑取消120 m限制条件、[CTCS-1]报文信息中增加D_SIGNAL=0的相关区段描述、正线股道应答器组与出站信号机距离不大于120 m等建议,可为车载设备逻辑优化和信号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线股道 多配线车站 应答器 控制逻辑 常用制动 出站信号机 报文编制
下载PDF
Control System Development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Ultrasonic Vibration Feeding 被引量:5
19
作者 ZENG Xianghui QI Lehua +2 位作者 HUANG Hua LI Yang YANG Fa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083-1088,共6页
Ultrasonic vibration feeding(UVF) method which can quantitatively feed and precisely deposit fine powder is a potential technique for micro feeding.The excitation sources transmit vibration to capillary though the t... Ultrasonic vibration feeding(UVF) method which can quantitatively feed and precisely deposit fine powder is a potential technique for micro feeding.The excitation sources transmit vibration to capillary though the third medium for most UVF devices.The vibrator is directly touched with the capillary can transmit mechanical energy on the capillary as much as possible,and the powder feeding can be controlled more precise.However,there are few reports about it.A direct UVF system which integrates the function of micro feeding,process observing,and powder forming was developed in this work.In order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system factors on feeding,a group of L9(3^3) orthogonal experiments are selected to confirm the effect of level change of factors.The three factors are capillary nozzle diameter,amplitude and signal.The flow rate was stable for each combined factors,and the optimum combination for the minimum flow rate are choosing small capillary,small amplitude,and triangular wave orderly.The whole process of feeding includes start point,middle stage and stop stage.Starting of feeding was synchronized to vibration when the amplitude of capillary nozzle is larger than critical amplitude.Then,the feeding process enters the middle stage,the feeding state is observed by the CCD,and it is very stable in the middle stage.Overflow of feeding can't be eliminated during the stop stage.The features of the deposited powder lines are analyzed; the overflow can be diminished by choosing small capillary and appropriate ratio of the capillary nozzle diameter to the particle size.Chinese characters lattices were deposited to validate the ability of quantitatively feeding and fixed feeding of UVF.Diameters of all powder dots show normal distribution,and more than 60% dots are concentrated from 550 μm to 650 μm,and the average diameter for all the dots is 597 μm.Most dots positions are well approached to their scheduled positions,and the maximum deviation is 0.27 mm.The new direct UVF system is used to implement experiments,which confirms the precise controllable of feeding.According improve the feeding technique,it suits well for rapid prototyping,chemistry,pharmaceutics and many other fields,which require precise measurement and feed minim pow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nic vibration feeding (UVF) CAPILLARY orthogonal experiment start/stop control quantitatively feeding fixed feeding
下载PDF
Enhanced inhibitory control during re-engagement processing in badminton athletes: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被引量:4
20
作者 Jiacheng Chen Yanan Li +3 位作者 Guanghui Zhang Xinhong Jin Yingzhi Lu Chenglin Zhou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SCIE 2019年第6期585-594,共10页
Purpose:The purpose of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sport experience on response inhibition and response re-engagement in expert badminton athletes during the stop-signal task and change-signal task.... Purpose:The purpose of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sport experience on response inhibition and response re-engagement in expert badminton athletes during the stop-signal task and change-signal task.Methods:A total of 19 badminton athletes and 20 nonathletes performed both the stop-signal task and change-signal task.Reaction times(RTs)and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Results:Behavior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adminton athletes responded faster than nonathletes to go stimuli and to change signals,with faster change RTs and change-signal RTs,which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variable stimulus onset time mean.During successful change trials in the change-signal task,the amplitudes of the event-related potential components N2 and P3 were smaller for badminton athletes than for nonathletes.Moreover,change-signal RTs and N2 amplitudes as well as change RTs and P3 amplitud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in badminton athletes.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also found between the amplitude of the event-related potential component N1 and response accuracy to change signals in badminton athletes.Conclusion:Moderation of brain cortical activity in badminton athletes was more associated with their ability to rapidly inhibit a planned movement and re-engage with a new movement compared with nonathletes.The superior inhibitory control and more efficient neural mechanisms in badminton athletes compared with nonathletes might be a result of badminton athletes’ professional training exper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DMINTON ATHLETES Change-signal TASK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INHIBITORY control stop-signal TASK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