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泌阳凹陷下二门地区南部核三上亚段层序地层特征及地层-岩性圈闭预测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亮 王华 +1 位作者 韩晋阳 甘华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31,共6页
综合应用测井、岩心、三维地震剖面等资料,分析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下二门地区南部核三上亚段的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相,在核三上亚段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界面,将核三上亚段分为3个三级层序,识别出4种主要的沉积体系: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及... 综合应用测井、岩心、三维地震剖面等资料,分析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下二门地区南部核三上亚段的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相,在核三上亚段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界面,将核三上亚段分为3个三级层序,识别出4种主要的沉积体系: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及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根据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及演化特征,结合地层-岩性圈闭成藏条件分析,提出了一个有利的勘探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下二门油田 地层-岩性圈闭
下载PDF
中建南盆地局部构造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玲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75,共7页
中建南盆地是位于南海西部陆缘的大型新生代沉积盆地。调查资料表明,盆地面积超过11×104km2,沉积厚度达8500m,局部构造发育,油气前景良好。在对盆地大量多道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解释的基础上,研究了盆地局部构造的圈闭类型、分布特征... 中建南盆地是位于南海西部陆缘的大型新生代沉积盆地。调查资料表明,盆地面积超过11×104km2,沉积厚度达8500m,局部构造发育,油气前景良好。在对盆地大量多道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解释的基础上,研究了盆地局部构造的圈闭类型、分布特征和发育史。盆地的局部构造主要分为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和复合型圈闭。早期发育伸展构造样式,伴生以张性为主的局部构造圈闭;晚期受走滑应力的改造,发育花状张扭或压扭性构造;特定的构造和沉积环境则造就了地层和复合型圈闭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构造 构造圈闭 地层圈闭 复合型圈闭 中建南盆地
下载PDF
从水热膨胀观点管窥盆地超压
3
作者 陈瑞军 王继革 +1 位作者 李嫄嫄 边宗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3期44-53,共10页
从水热膨胀的观点,依据板桥凹陷地质条件,应用水热膨胀压表达式,计算分析该凹陷不同深度地层温度、压力及其分布特征,再通过国内部分盆地及巴库群岛地区的地层压力的勘查成果对比,认为:地层压力异常起源于盆地下部,对于板桥凹陷来说形... 从水热膨胀的观点,依据板桥凹陷地质条件,应用水热膨胀压表达式,计算分析该凹陷不同深度地层温度、压力及其分布特征,再通过国内部分盆地及巴库群岛地区的地层压力的勘查成果对比,认为:地层压力异常起源于盆地下部,对于板桥凹陷来说形成深度为7 400~8 500 m、温度为271.10~309.6℃;温度是控制压力变化方向的主要因素;盆地地层圈闭是次生圈闭,与深度无关;通过应用水热膨胀压表达式,对惠民凹陷的临南洼陷中构造、地层压力及地温演化的关系分析,认为地层负压是在地层圈闭后地温下降水凉收缩产生的。这些可为地层压力成因解释、油气成藏与地热成储研究及钻前压力预测提供帮助,为深部资源的寻找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异常地层压力 地层圈闭 压力分带 泥岩底辟 板桥凹陷
下载PDF
官东高成熟探区中浅层精细勘探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子藏 王东林 +6 位作者 韦阿娟 吴雪松 郭金凤 于超 肖玉勇 滕钟杰 周宝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1-52,80,共3页
官东地区为大港油田的高成熟探区之一 ,2 0 0 0年以来开展精细勘探取得了显著成效 ,发现了千万吨级的优质储量区块。精细勘探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关注动态信息及时分析研究 ,地震与地质紧密结合解决关键地质问题 ,采用多种技术(地层精... 官东地区为大港油田的高成熟探区之一 ,2 0 0 0年以来开展精细勘探取得了显著成效 ,发现了千万吨级的优质储量区块。精细勘探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关注动态信息及时分析研究 ,地震与地质紧密结合解决关键地质问题 ,采用多种技术(地层精细对比 ,高精度目标处理 ,构造精细解释 ,储集层预测 ,油藏研究等 )加强综合研究 ,优化部署方案 ,降低勘探风险。官东地区的勘探实践说明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 ,高成熟探区仍然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图 3(刘子藏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浅层 官东地区 精细解释 储集层预测 圈闭 大港油田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康保平 张帆 +2 位作者 张箭 陈雷 汪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4-187,共4页
根据川东石炭系实钻资料,结合前人资料对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古岩溶、古构造是其主要控制因素;在此过程中,根据黄龙组残余厚度分布状况提供的... 根据川东石炭系实钻资料,结合前人资料对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古岩溶、古构造是其主要控制因素;在此过程中,根据黄龙组残余厚度分布状况提供的岩溶剥蚀强度信息、经压实恢复上覆梁山组碳质泥岩等厚度图反映的黄龙组顶面侵蚀地形变化印模及由岩溶相组合特征所显示的古水文条件,恢复了川东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地貌。在分析古岩溶地貌单元古水文状况、溶蚀方式和强度、古构造及古岩溶厚度的基础上,对川东内古岩溶进行了区块划分并对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有利区带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 地层-构造复合圈闭 古岩溶 控制因素 有利区带
下载PDF
海安凹陷XJ地区泰一段第二亚段地层圈闭识别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星 张雅君 《复杂油气藏》 2017年第2期21-26,共6页
XJ地区泰一段具备形成多种油藏类型地质条件,在探索地层超覆圈闭的勘探研究中,面临单砂体厚度薄、地震分辨率不足以定量预测砂体的难题。通过沉积相分析和预测方法攻关,提出地层等厚反推法和波形指示反演法厘定了泰一段第二砂层组砂岩... XJ地区泰一段具备形成多种油藏类型地质条件,在探索地层超覆圈闭的勘探研究中,面临单砂体厚度薄、地震分辨率不足以定量预测砂体的难题。通过沉积相分析和预测方法攻关,提出地层等厚反推法和波形指示反演法厘定了泰一段第二砂层组砂岩尖灭线,有效定量预测砂体厚度变化规律,明显提升了砂体预测精度,进而发现和落实了地层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等厚反推法 波形指示反演 地层圈闭 砂岩尖灭 海安凹陷
下载PDF
基于蚁群算法的地层圈闭油气藏超剥线识别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希坤 《中国煤炭地质》 2016年第4期76-80,共5页
地层圈闭油藏是一种重要的隐蔽油藏类型,其超剥线的准确识别难度大。蚁群算法对地震资料的相似性、差异性具有较强敏感性,能有效识别出地层地震响应的相似性及其顶底板地震响应的差异性。通过对超覆型与剥蚀型的地质模型进行正演可以看... 地层圈闭油藏是一种重要的隐蔽油藏类型,其超剥线的准确识别难度大。蚁群算法对地震资料的相似性、差异性具有较强敏感性,能有效识别出地层地震响应的相似性及其顶底板地震响应的差异性。通过对超覆型与剥蚀型的地质模型进行正演可以看出,目标层位的顶底板岩性、地层倾角、储层厚度等地质因素都将对地层超剥点的解释产生影响,其中合成地震记录解释的误差较大,而基于蚁群算法获得的地震剖面解释误差相对更小。济阳坳陷构造带中的草桥北斜坡沙河街组与义和庄凸起中古生界超剥带的识别实例,证实蚁群算法反映的地层受剥蚀现象清晰,剥蚀点误差更小,刻画的地层结构更趋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模型 地层超剥线 蚁群算法 正演模拟 地层圈闭油藏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去屏蔽的地层尖灭线识别技术及应用——以塔河油田678区不整合面T50屏蔽为例
8
作者 邓锋 石玉 姜冬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24-29,共6页
地层尖灭线的识别与刻画对地层尖灭圈闭的描述极为重要。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地层尖灭线埋深较大,地震反射层能量较弱,分辨率较低,上覆不整合面T50的强反射隐蔽了地层尖灭线的有效反射信号,使地层尖灭位置很难准确判断。利用主成... 地层尖灭线的识别与刻画对地层尖灭圈闭的描述极为重要。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地层尖灭线埋深较大,地震反射层能量较弱,分辨率较低,上覆不整合面T50的强反射隐蔽了地层尖灭线的有效反射信号,使地层尖灭位置很难准确判断。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去不整合面T50的强屏蔽,使尖灭点信息在地震剖面上更加清晰,从而获得地层尖灭线较精确的位置,使沿其发育的一批地层圈闭边界刻画的更加精确,为地层圈闭类油藏储量的准确计算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地层尖灭线 地层圈闭 油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