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changes of rumen microbiota and serum metabolome revealed increases in meat quality and growth performances of sheep fed bio‑fermented rice straw 被引量:1
1
作者 Yin Yin Kyawt Min Aung +6 位作者 Yao Xu Zhanying Sun Yaqi Zhou Weiyun Zhu Varijakshapanicker Padmakumar Zhankun Tan Yanfen Cheng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207-1226,共20页
Background Providing high-quality roughage is crucial for improvement of ruminant production because it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heir feed.Our previous study showed that feeding bio-fermented rice straw(BF)improv... Background Providing high-quality roughage is crucial for improvement of ruminant production because it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heir feed.Our previous study showed that feeding bio-fermented rice straw(BF)improved the feed intake and weight gain of sheep.However,it remains unclear why feeding BF to sheep increased their feed intake and weight gain.Therefore,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investigate how the rumen micro-biota and serum metabolome are dynamically changing after feeding BF,as well as how their changes influence the feed intake,digestibility,nutrient transport,meat quality and growth performances of sheep.Twelve growing Hu sheep were allocated into 3 groups:alfalfa hay fed group(AH:positive control),rice straw fed group(RS:negative control)and BF fed group(BF:treatment).Samples of rumen content,blood,rumen epithelium,muscle,feed offered and refusals were collected for the subsequent analysis.Results Feeding BF changed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rumen fermentation,particularly increasing(P<0.05)relative abundance of Prevotella and propionate production,and decreasing(P<0.05)enteric methane yield.The histomorphology(height,width,area and thickness)of rumen papillae and gene expression for carbohydrate trans-port(MCT1),tight junction(claudin-1,claudin-4),and cell proliferation(CDK4,Cyclin A2,Cyclin E1)were improved(P<0.05)in sheep fed BF.Additionally,serum metabolome was also dynamically changed,which led to up-regulating(P<0.05)the primary bile acid biosynthesis and biosynthesis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 in sheep fed BF.As a result,the higher(P<0.05)feed intake,digestibility,growth rate,feed efficiency,meat quality and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concentration in muscle,and the lower(P<0.05)feed cost per kg of live weight were achieved by feeding BF.Conclusions Feeding BF improved the growth performances and meat quality of sheep and reduced their feed cost.Therefore,bio-fermentation of rice straw could be an innovative way for improving ruminant production with mini-mizing production co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fermentation Growth rate Meat quality METABOLOME MICROBIOTA Rice straw
下载PDF
低温纤维素降解菌假裸囊菌SDF-LT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玉米秸秆降解特性的研究
2
作者 黄媛媛 黄亚丽 +4 位作者 张翔 赵芊 张树明 张智英 彭正萍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227,共6页
为筛选低温高效纤维素降解真菌,从河北省石家庄、邢台、唐山等地区的小麦-玉米轮作农田采集土壤39份作为分离样品。在10℃条件下,采用纤维素钠-刚果红培养基测定菌株透明圈大小;测定滤纸酶活性进行酶活性比较,最终筛选得到1株低温高效... 为筛选低温高效纤维素降解真菌,从河北省石家庄、邢台、唐山等地区的小麦-玉米轮作农田采集土壤39份作为分离样品。在10℃条件下,采用纤维素钠-刚果红培养基测定菌株透明圈大小;测定滤纸酶活性进行酶活性比较,最终筛选得到1株低温高效纤维素降解真菌SDF-LT,根据菌株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鉴定为假裸囊菌(Pseudogymnoascus)。采用自然低温条件下沙袋法测定菌株SDF-LT的秸秆降解能力,发现接种该菌株的玉米秸秆降解率在80 d时为42.67%,显著高于市售秸秆降解菌剂和空白对照。80 d时SDF-LT处理的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最少,分别为26.79%、28.52%、4.41%,显著低于常温秸秆降解菌剂和空白对照;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秸秆的纤维结构发现,SDF-LT处理的秸秆纤维束结构断裂,纤维结构高度破坏。筛得的菌株SDF-LT为玉米秸秆的降解提供了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玉米秸秆 菌株筛选 假裸囊菌 秸秆降解率
下载PDF
一种适宜秸秆栽培的金针菇菌株筛选方法
3
作者 李艳芳 张腾霄 +3 位作者 王斌 张立伟 魏雅冬 李贺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76-79,共4页
以一株野生黄金针菇菌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试管内进行适宜秸秆栽培的金针菇菌株的筛选方法,对栽培的黄金针菇进行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并对分离后的菌株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密闭试管内以秸秆为栽培基质栽培黄金针菇可以顺利出... 以一株野生黄金针菇菌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试管内进行适宜秸秆栽培的金针菇菌株的筛选方法,对栽培的黄金针菇进行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并对分离后的菌株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密闭试管内以秸秆为栽培基质栽培黄金针菇可以顺利出菇,继而进行的组织分离与孢子分离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可用于适宜秸秆栽培的菌株初步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菌株筛选 秸秆
下载PDF
一种适宜秸秆栽培的金针菇菌株筛选方法
4
作者 李艳芳 张腾霄 +3 位作者 王斌 张立伟 魏雅冬 李贺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40-42,67,共4页
以一株野生黄金针菇菌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试管内进行适宜秸秆栽培的金针菇菌株的筛选方法,对栽培的黄金针菇进行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并对分离后的菌株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密闭试管内以秸秆为栽培基质栽培黄金针菇可以顺利出... 以一株野生黄金针菇菌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试管内进行适宜秸秆栽培的金针菇菌株的筛选方法,对栽培的黄金针菇进行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并对分离后的菌株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密闭试管内以秸秆为栽培基质栽培黄金针菇可以顺利出菇,继而进行的组织分离与孢子分离,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可用于适宜秸秆栽培的菌株初步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菌株筛选 秸秆
下载PDF
秸秆降解菌的筛选及复合菌系构建
5
作者 陈海霞 潘大伟 +3 位作者 全艳玲 孙昊然 赵立男 张雨虹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0-76,共7页
该研究采用传统培养分离法、纤维素降解酶活力及玉米秸秆降解率的测定,从玉米秸秆中分离、筛选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综合考虑菌株门类、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和玉米秸秆降解效果筛... 该研究采用传统培养分离法、纤维素降解酶活力及玉米秸秆降解率的测定,从玉米秸秆中分离、筛选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综合考虑菌株门类、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和玉米秸秆降解效果筛选优良菌株,考察各菌株间的拮抗性,并构建不同复合菌系(编号为S1~S8)。通过比较不同复合菌系的纤维素降解酶活力,最终构建高效秸秆降解复合菌系。结果表明,筛选、鉴定得到7株高效降解秸秆的优良菌株,分别为巨大芽孢杆菌(Priestia megaterium)S381-8、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S381-7、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S381-3、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S381-4、杆菌状链霉菌(Streptomyces bacillaris)S381-2、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S876-2、产紫青霉(Penicillium purpurogenum)S876-6,各菌株间无拮抗性。以菌株S876-6、S876-2、S381-3、S381-2为中心菌株,协同菌株S381-7、S381-4、S381-8(各菌株菌悬液体积比1∶1)混合构建的复合菌系S8纤维素降解酶活力(25.58 U/mL)最高,并且经其处理后的秸秆表面物理结构更为疏松多孔,表明该复合菌系具有良好的秸秆降解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降解菌 纤维素酶活性 筛选 鉴定 复合菌系
下载PDF
小站稻秸秆降解复合菌系的筛选与产酶条件优化
6
作者 白狄纯 洪梓萌 +2 位作者 郭娟娟 李佳怡 王金龙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71,共7页
为寻找一种能够科学高效地将小站稻秸秆用于秸秆还田的方法,并将其作为一种储备技术,本研究通过测定已有6组秸秆降解复合菌系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和滤纸酶活力,筛选出2组复合菌系,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产酶条件的优化,以探索解决小站稻... 为寻找一种能够科学高效地将小站稻秸秆用于秸秆还田的方法,并将其作为一种储备技术,本研究通过测定已有6组秸秆降解复合菌系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和滤纸酶活力,筛选出2组复合菌系,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产酶条件的优化,以探索解决小站稻秸秆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问题,保障小站稻的未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小站稻秸秆高效处理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本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菌系B和复合菌系F的综合酶活力均高于其他复合菌系;复合菌系B羧甲基纤维素酶最佳发酵条件为25℃,pH 8.0,接种量2%,温度为酶活力主要影响因素;复合菌系B滤纸酶最佳发酵条件为20℃,pH 9.0,接种量2%,pH为酶活力主要影响因素;复合菌系F羧甲基纤维素酶最佳发酵条件为25℃,pH 8.0,接种量2%,温度为酶活力主要影响因素;复合菌系F滤纸酶最佳发酵条件为20℃,pH9.0,接种量2%,接种量为酶活力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站稻 秸秆降解 复合菌系 筛选 产酶条件优化
下载PDF
堆肥中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复配菌降解性能研究
7
作者 薛阳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4期31-33,共3页
纤维素作为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降解过程对于堆肥发酵、土壤改良及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堆肥过程中,纤维素降解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将纤维素分解菌株从玉米秸秆堆肥中分离出来,并通... 纤维素作为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降解过程对于堆肥发酵、土壤改良及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堆肥过程中,纤维素降解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将纤维素分解菌株从玉米秸秆堆肥中分离出来,并通过测定相关酶的活性、滤纸条的崩解能力和兼容性、再构建复合菌系、评价降解性能等方法,筛选优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玉米秸秆 纤维素降解菌 复合菌系 滤纸条崩解
下载PDF
玉米秸秆堆腐菌株对堆腐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原韬 安琦 +3 位作者 刘佳莉 牛彦波 孟利强 曹亚彬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78-85,共8页
以东北地区玉米秸秆为试材,采用实验室模拟器方法开展堆腐试验,从堆腐秸秆中分离筛选适用于不同发酵温度的优势细菌菌株,经过16S法测序比对后,将分离得到的菌株制备成为秸秆腐熟菌株,应用于控温反应器中模拟秸秆腐熟试验,研究了秸秆腐... 以东北地区玉米秸秆为试材,采用实验室模拟器方法开展堆腐试验,从堆腐秸秆中分离筛选适用于不同发酵温度的优势细菌菌株,经过16S法测序比对后,将分离得到的菌株制备成为秸秆腐熟菌株,应用于控温反应器中模拟秸秆腐熟试验,研究了秸秆腐熟菌剂对堆腐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与秸秆失重率的影响,以期加快秸秆堆腐效率。结果表明:从玉米秸秆堆腐物中分离菌株制备的腐熟菌株应用于模拟试验后,对秸秆堆腐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梯度升温20 d,混合菌株试验组堆腐玉米秸秆中纤维弧菌属(Cellvibrio)菌群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它各组,其秸秆失重率为16.03%,CK秸秆失重率为12.41%,二者差异显著(P<0.05)。从玉米秸秆堆腐现场分离菌株制备的腐熟菌株对玉米秸秆模拟堆腐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变化具有显著影响,有助于促进秸秆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堆腐 菌株筛选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粗糙脉孢菌NC-3菌株对水稻秸秆降解的影响
9
作者 李银水 余常兵 +6 位作者 戴志刚 顾炽明 李越 廖星 谢立华 胡小加 秦璐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4-161,共8页
为了明确粗糙脉孢菌NC-3菌株在水稻秸秆还田上的应用潜力,采用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NC-3菌株在水稻秸秆上的定殖,对水稻秸秆降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总酚酸含量以及油菜发芽率和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C-3菌... 为了明确粗糙脉孢菌NC-3菌株在水稻秸秆还田上的应用潜力,采用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NC-3菌株在水稻秸秆上的定殖,对水稻秸秆降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总酚酸含量以及油菜发芽率和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C-3菌株能在灭菌的水稻秸秆上迅速定殖(72 h长满菌丝和孢子)。相比无菌水,培养7,14,21 d,NC-3菌株处理的水稻秸秆降解率分别提高2.3,7.3,3.2百分点;秸秆纤维素、木质素以及总酚酸含量分别下降2.0,10.7,10.4百分点,0.7,0.9,1.3百分点和7.6%,6.9%,6.4%。NC-3菌株对水稻秸秆、纤维素、木质素和总酚酸的降解作用主要发生在培养的前14 d(0~14 d),对半纤维素的降解作用在培养14 d后逐渐增强。添加水稻秸秆会显著降低油菜发芽率和成苗率,且随秸秆用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但接种NC-3菌株能显著提高油菜发芽率和成苗率(相比无菌水,分别提高3.3,9.7百分点)。总之,接种脉孢菌NC-3菌株能有效加快水稻秸秆降解和酚酸类物质转化,可有效提高油菜发芽率和成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脉孢菌 NC-3菌株 水稻秸秆 降解 油菜幼苗
下载PDF
复合菌种发酵玉米秸秆的效果评定及筛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云龙 杨濛 +5 位作者 栾嘉明 冯鑫 杨东旭 金英海 张敏 耿春银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84-90,共7页
试验以不同复合菌种发酵后的玉米秸秆作为发酵底物,进行瘤胃体外发酵试验并测定相关指标,结合各指标以筛选出最优的复合菌种。试验分为对照组(CON)、黑曲霉菌+地衣芽孢杆菌组(HD)、地衣芽孢杆菌+黄孢原毛平革菌组(DB)、黑曲霉菌+黄孢原... 试验以不同复合菌种发酵后的玉米秸秆作为发酵底物,进行瘤胃体外发酵试验并测定相关指标,结合各指标以筛选出最优的复合菌种。试验分为对照组(CON)、黑曲霉菌+地衣芽孢杆菌组(HD)、地衣芽孢杆菌+黄孢原毛平革菌组(DB)、黑曲霉菌+黄孢原毛平革菌组(HB),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于室温下密封发酵21 d后开袋取样,通过感官鉴定和发酵指标评定,并采用瘤胃体外发酵方法,测定产气参数、发酵参数和体外消化率等指标,评价不同复合菌种对玉米秸秆的发酵效果。结果表明,HB、DB组的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HB组合中酸性木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较CON组显著提高(P<0.05)且高于其他各组。DB组合中外切β-1,4-葡聚糖酶、滤纸酶的活性较CON组显著提高(P<0.05)且高于其他各组。在瘤胃体外发酵试验中,DB组的产气量显著高于CON、HB组(P<0.05)。3个试验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其中DB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DB组的酸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显著高于CON组(P<0.05),3个试验组的干物质体外消化率、粗蛋白体外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且DB组的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上,本试验选用的复合菌种发酵均可不同程度提高玉米秸秆中各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粗纤维降解率,综合分析,以玉米秸秆中接种5%地衣芽孢杆菌+5%黄孢原毛平革菌组合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种 玉米秸秆 发酵 粗纤维 纤维素酶活性 体外发酵
下载PDF
堆肥中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复配菌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继莲 李明源 +2 位作者 周茜 茹仙古丽·尤努斯 张甜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0-187,共8页
为加快堆肥过程中秸秆纤维素的降解速率,本研究从玉米秸秆堆肥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并通过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活力、滤纸条崩解能力及兼容性,筛选出优良菌株,进而构建复合菌系,并对降解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共获得29株纤维素分解菌... 为加快堆肥过程中秸秆纤维素的降解速率,本研究从玉米秸秆堆肥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并通过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活力、滤纸条崩解能力及兼容性,筛选出优良菌株,进而构建复合菌系,并对降解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共获得29株纤维素分解菌,对其中的高效菌株进行配伍,构建了6组复合菌系。除复合菌系F外,其他复合菌系的滤纸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单一菌株(P<0.05),尤以复合菌系B(xw1、xw3、xw8)、D(xw16、xw21、xw31)的酶活力最高,分别为22.8、20.4 U·mL^(-1),比其中的最强单菌株xw3、xw21高出58.3%、68.6%,且所产酶具有耐高温(40~55℃)性。复合菌系B、D培养5 d可将滤纸条崩解为糊状,10 d内对秸秆的降解率达24.5%、21.9%,较单菌株xw8、xw31增加9.4和4.7个百分点。经16S rDNA分子鉴定,复合菌系B由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 sp.)组成,复合菌系D由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 sp.)组成。本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纤维素降解菌种资源,为农业废弃物处理特别是堆肥接种剂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玉米秸秆 纤维素降解菌 复合菌系 滤纸崩解
下载PDF
耐高温东方伊萨酵母乙醇发酵特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风芹 汪媛媛 +3 位作者 陶西 张瑞 谢慧 宋安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0-187,共8页
燃料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选育出一株耐高温乙醇发酵菌株对于提高乙醇发酵效率、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分离自烟叶腐解物中的耐高温乙醇发酵菌株HN-1进行生理生化特性试验及分子生... 燃料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选育出一株耐高温乙醇发酵菌株对于提高乙醇发酵效率、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分离自烟叶腐解物中的耐高温乙醇发酵菌株HN-1进行生理生化特性试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发酵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HN-1菌株为东方伊萨酵母,能够利用葡萄糖和果糖发酵生产乙醇,但不能利用木糖、半乳糖等。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8℃,乙醇发酵的合适温度范围为38-45℃,且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乙醇生成速率加快,发酵时间缩短。38℃乙醇发酵的最适葡萄糖浓度为120g/L,乙醇产量为58.19g/L,乙醇产率为0.460g/g。利用玉米秸秆水解液发酵,乙醇产量为20.74g/L,乙醇产率为0.468g/g,达到葡萄糖理论转化率的91.6%。该研究为生物乙醇的高温发酵提供了宝贵的菌种资源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秸秆 乙醇 菌种鉴定 东方伊萨酵母
下载PDF
多菌种混合发酵稻草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潘锋 史小丽 +3 位作者 杨树林 包晓峰 宋立卿 王晟东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1年第8期25-26,共2页
以稻草为原料 ,利用酵母菌和真菌混合发酵生产蛋白饲料 ,试验表明 :单纯通过产纤维素酶菌的培养对富集蛋白的效果并不显著 ,而经产纤维素酶菌与酵母菌混合发酵可大幅提高产品的蛋白质含量。本试验选用 2株真菌、3株酵母与白地霉共培养 ... 以稻草为原料 ,利用酵母菌和真菌混合发酵生产蛋白饲料 ,试验表明 :单纯通过产纤维素酶菌的培养对富集蛋白的效果并不显著 ,而经产纤维素酶菌与酵母菌混合发酵可大幅提高产品的蛋白质含量。本试验选用 2株真菌、3株酵母与白地霉共培养 ,发酵后产物中蛋白质含量提高了 2倍 ,并含有多种氨基酸 ,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率分别为 2 9.49% ,17.5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酵 蛋白饲料 纤维素 稻草 多菌种混合发酵
下载PDF
拟康氏木霉和白腐菌混菌发酵处理稻草秸秆的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志 陈雄 +2 位作者 王实玉 王永泽 李冬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39,共4页
以拟康氏木霉3.3002(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和白腐菌5.776(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的混合菌发酵处理稻草秸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接入拟康氏木霉与白腐菌时间间隔为3d,接种液体积比为2ml∶2ml,氮... 以拟康氏木霉3.3002(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和白腐菌5.776(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的混合菌发酵处理稻草秸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接入拟康氏木霉与白腐菌时间间隔为3d,接种液体积比为2ml∶2ml,氮源为0.3%(质量分数)的(NH4)2SO4,发酵时间为8d时,稻草秸秆纤维素降解率和木质素降解率分别为40.38%和31.52%,比单独使用拟康氏木霉(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分别为24.62%,13.78%)或白腐菌(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分别为6.96%,20.06%)处理稻草秸秆的效果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菌发酵 稻草秸秆 纤维素 木质素
下载PDF
采用阶段处理和多菌种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的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红莲 郭爱莲 +2 位作者 何钧 郭路军 卫静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1-694,共4页
目的 采用阶段处理和多菌种固态发酵玉米秸杆,提高玉米秸杆的饲料营养价值。方法 利用氨化法和白腐真菌Lx对玉米秸秆进行前处理,将康宁木霉和选育出的高活性黑曲霉Sy,瘤胃细菌X4,酵母Y2,接种于前处理过的玉米秸杆上进行多菌种共发酵... 目的 采用阶段处理和多菌种固态发酵玉米秸杆,提高玉米秸杆的饲料营养价值。方法 利用氨化法和白腐真菌Lx对玉米秸秆进行前处理,将康宁木霉和选育出的高活性黑曲霉Sy,瘤胃细菌X4,酵母Y2,接种于前处理过的玉米秸杆上进行多菌种共发酵。由正交试验得出最适培养条件。结果 在发酵温度30℃,pH5,发酵9d后,粗蛋白含量达24.61%,粗纤维降解率为48.37%。结论该法为利用玉米秸杆生产蛋白饲料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种 发酵 玉米秸秆 粗纤维 粗蛋白
下载PDF
棉秸秆纤维素降解菌系构建及固体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侯敏 包慧芳 +6 位作者 王宁 詹发强 杨文琦 侯新强 杨蓉 龙宣杞 崔卫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6-948,共13页
【目的】构建棉秸秆降解菌系及其固体发酵条件优化。【方法】根据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和滤纸酶活(FPA)筛选纤维素降解能力强的菌株,与调节发酵品质的菌株配比,采用响应面法评价初始含水量、接种量、发酵天数及其交互作用对棉秸秆纤维... 【目的】构建棉秸秆降解菌系及其固体发酵条件优化。【方法】根据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和滤纸酶活(FPA)筛选纤维素降解能力强的菌株,与调节发酵品质的菌株配比,采用响应面法评价初始含水量、接种量、发酵天数及其交互作用对棉秸秆纤维素降解率的影响。【结果】得到24株纤维素降解菌,其中一株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例最大值6.20,FPA酶活力9.699 U/h,CMC酶活力10.435 U/h,通过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与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构建复合菌系按1∶1∶2∶1进行发酵,对模型进行方差分析,方程回归显著(P<0.0001),接种量15.0%,发酵时间35.0 d,水分80.0%时,纤维素降解率达35.91%,接种量对纤维素降解率影响最大。【结论】构建了棉秸秆纤维素降解菌系,确定了固体发酵最佳条件,为棉秸秆饲料化提供了实验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秸秆 纤维素 复合菌系 固体发酵
下载PDF
多菌种分步降解玉米秸秆生产蛋白饲料的工艺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合 余建军 +1 位作者 舒国伟 张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31-334,共4页
研究了多菌种分步降解玉米秸秆产蛋白饲料的工艺条件,选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固体发酵去除部分木质素,接入木霉菌进一步降解木质纤维素,加入酵母发酵产蛋白饲料。木霉菌最佳接种时间为第10天,经12d的共发酵,按秸秆与麸皮配比3.0∶1加入麸皮... 研究了多菌种分步降解玉米秸秆产蛋白饲料的工艺条件,选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固体发酵去除部分木质素,接入木霉菌进一步降解木质纤维素,加入酵母发酵产蛋白饲料。木霉菌最佳接种时间为第10天,经12d的共发酵,按秸秆与麸皮配比3.0∶1加入麸皮、酵母接种量8%、固液比1∶3.0、硫酸铵用量2.5%,继续共发酵72h,粗蛋白质量分数可达25.3%。结果表明,多菌种分步降解产蛋白饲料工艺为玉米秸秆生物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降解 工艺 玉米 多菌种 蛋白饲料
下载PDF
秸秆降解菌的筛选及菌种组合 被引量:19
18
作者 郭夏丽 杨小丽 +1 位作者 李顺义 王岩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77,共4页
秸秆直接还田会给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在还田过程中补加纤维素降解菌剂是解决其不利影响的有效方法.通过平板初筛及酶活综合测定及秸秆降解率测定复筛,从腐烂秸秆、牛粪堆肥、森林土等样品中筛选到5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其中X1菌的酶... 秸秆直接还田会给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在还田过程中补加纤维素降解菌剂是解决其不利影响的有效方法.通过平板初筛及酶活综合测定及秸秆降解率测定复筛,从腐烂秸秆、牛粪堆肥、森林土等样品中筛选到5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其中X1菌的酶活最佳,酶系组成最合理,其Cx,Cb,C1和FPA分别达到53.6 U/mL、69.7 U/mL、9.5 U/mL和11.6 U/mL,对秸秆的降解率达40.2%.进一步进行菌种组合,得到了一组秸秆降解率有明显增加的复合菌X1+X2,其降解率达到45.5%.根据X1和X2的菌落及个体形态特征,初步判定其均为青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纤维素降解 筛选 菌种组合
下载PDF
与黄孢原毛平革菌协同降解稻草的混合菌筛选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耀宁 曾光明 +2 位作者 喻曼 郁红燕 黄丹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9-193,共5页
在纤维素筛选培养基中加入黄孢原毛平革菌稻草固态发酵的浸提液,用这种培养基从自然环境中筛选出与黄孢原毛平革菌相容的菌株,在PDA和MEA平板上进行相容性测试,选择出生长稳定,可以与黄孢原毛平革菌较好共存的6株真菌.考察了6株真菌分... 在纤维素筛选培养基中加入黄孢原毛平革菌稻草固态发酵的浸提液,用这种培养基从自然环境中筛选出与黄孢原毛平革菌相容的菌株,在PDA和MEA平板上进行相容性测试,选择出生长稳定,可以与黄孢原毛平革菌较好共存的6株真菌.考察了6株真菌分别与黄孢原毛平革菌混合培养降解稻草时的酶活和对木质纤维素类组分的降解,筛选出3组更优的组合,其混合培养时,对于纤维素酶能产生较好的协同效果,纤维素降解效果较好.对于木质素降解效率的显著提高,可能是由于发酵体系内的胞外酶和一些活性因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孢原毛平革菌 共生菌株筛选 混合降解 稻草
下载PDF
番茄秸秆与发酵菌种立式螺旋混合设备参数优化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萍萍 吴硕 +2 位作者 张西良 王纪章 徐云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4-120,共7页
针对番茄秸秆基质化造肥处理过程中秸秆碎料与发酵菌种难以混合问题,提出立式螺旋混合搅拌装置。通过对物料的动力学分析、立式螺旋混合的离散元仿真分析和试验表明,混合3 min以后,混合变异系数小于10%,平均功耗小于0.078 1 k W,验证了... 针对番茄秸秆基质化造肥处理过程中秸秆碎料与发酵菌种难以混合问题,提出立式螺旋混合搅拌装置。通过对物料的动力学分析、立式螺旋混合的离散元仿真分析和试验表明,混合3 min以后,混合变异系数小于10%,平均功耗小于0.078 1 k W,验证了对秸秆基质化处理的可行性;随搅拌叶片螺距增加,混合变异系数得到降低,功耗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搅拌叶片转速的增加,混合变异系数同样得到降低,功耗呈大幅度提高的趋势;随填料高度的增加,混合变异系数和功耗呈增加趋势;影响混合变异系数的主次顺序依次为螺距、转速和填料高度。构建了混合变异系数与结构和工作参数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优化,得到当填料高度440 mm、转速30 r/min、螺距400 mm时,物料混合变异系数最优为4.3%;将离散元仿真功耗与试验值进行对比,误差均值为13.5%,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秸秆 发酵菌种 基质化 混合搅拌装置 参数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