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rbanization and Gra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1
作者 Xiaoyang LI Dongge LI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5年第7期75-80,共6页
Based on DEA-Malmquist method,this paper calculated the integrated technology efficiency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analyze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grain production technology efficiency us... Based on DEA-Malmquist method,this paper calculated the integrated technology efficiency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analyze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grain production technology efficiency using working documents of panel structur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grain production integrated technology efficiency of China is relatively low,technology utilization level is low,and it remains at the stage of 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and the pure technology efficiency still has space to increas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s declining and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many provinces is relatively low. Since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eastern areas is higher than central and western areas,it is required to strengthen technological support for grain produc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urbanization is helpful for promoting increase of grain production technology efficiency in central and eastern areas,but it will exert negative influence on wester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in productION TECHNOLOGY EFFICIENCY total facto
下载PDF
东北三省耕地利用格局变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余志刚 陈琛 崔钊达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耕地是粮食生产最基本的要素,当前粮食需求扩大与粮食生产区域性不足矛盾突出,寻求更合理的耕地利用格局来实现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遥感监测数据,应用GIS软件提取东北三省2000、... 耕地是粮食生产最基本的要素,当前粮食需求扩大与粮食生产区域性不足矛盾突出,寻求更合理的耕地利用格局来实现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遥感监测数据,应用GIS软件提取东北三省2000、2005、2010、2015年耕地利用格局相关数据,同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估算了2000、2005、2010年和2015年东北三省区域和市域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在耕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和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基础上,从耕地利用格局变化的角度选取指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其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市域粮食全要素生产率4个时期均值分别为0.81、0.78、0.82和0.83,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分布从最初的相对均匀到局部集聚;耕地转出率和耕地斑块破碎度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关系,耕地面积比例、耕地转入率和耕地斑块聚合度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关系;东北三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源于耕地面积增加、林地和未利用地向耕地的转入以及耕地在流域的聚合,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降低主要源于耕地转入减少和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嵌入式占用。研究表明,严格规划耕地利用格局、持续开展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聚合度,可在保证耕地有效数量的同时,提高耕地利用格局的集聚性和合理性,促进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耕地利用格局 数据包络分析 影响分析 东北三省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田红宇 刘行 苏治豪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354,共11页
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确保粮食安全底线多重压力下,厘清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对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至关重要。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数据,对粮食生产环节的碳排放、面源污染和生态价值进行测算,构建非期望产... 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确保粮食安全底线多重压力下,厘清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对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至关重要。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数据,对粮食生产环节的碳排放、面源污染和生态价值进行测算,构建非期望产出框架下的投入产出体系,运用超效率Slacks-Based Measure模型和全局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考察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动态特征。研究发现:1)2012—2020年间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长0.98%,且其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提升所致。2)从时空特征看,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各地级市的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改善趋势明显,粮食综合技术效率变化的空间格局变化趋势无明显规律。3)在研究期内上游地区的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最高,然后依次是中游地区、下游地区。3个区域的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都处于递增状态。因此,在建设农业强国的征程中,要高度重视农业技术进步并不断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以此来稳定提升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同时要根据区域禀赋差异设计针对性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 数据包络分析 可持续粮食生产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兼论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路雯晶 陈卫洪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9-545,共17页
新型城镇化是影响农业特别是粮食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探究其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7—2021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在运... 新型城镇化是影响农业特别是粮食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探究其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7—2021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在运用SBM-GML指数模型和熵值法分别测算出各省份粮食GTFP和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新型城镇化对粮食GTFP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分别检验技术创新在新型城镇化影响粮食GTFP的中介效应,以及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发挥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全国总体粮食GTFP年均值为1.0082,我国粮食GTFP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善,并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省域间差异不断缩小。2)新型城镇化对粮食GTFP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和地区经营规模差异。3)新型城镇化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粮食GTFP,健康性人力资本、教育性人力资本以及迁移性人力资本均在新型城镇化促进粮食GTFP增长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建议逐步稳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技术创新效应,同时应注重农村人力资本培育,进而推动中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创新 农村人力资本
下载PDF
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的源泉: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与贡献 被引量:8
5
作者 高鸣 魏佳朔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7,共13页
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要充分依靠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强化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这是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遵循,是我国实现粮食产量增长的历史经验,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上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期间(2009-202... 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要充分依靠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强化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这是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遵循,是我国实现粮食产量增长的历史经验,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上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期间(2009-2020年),我国小麦、稻谷、玉米三类粮食作物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出整体增长的态势,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五成;但相比之下,稻谷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较慢、贡献较低;不同地区、不同农户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明显,特别是非粮食主产区、小规模种粮农户全要素生产率在产出增长中的贡献有待提升。未来,要遵循新发展理念,通过改善耕地质量与细碎化程度、加速粮食种业前沿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健全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等路径,充分发挥全要素生产率在推动粮食产能提升中的源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能提升 粮食安全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下载PDF
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产能提升的源泉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骞 祝辰辉 +1 位作者 寇相涛 白鲁佳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5,共10页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背景下,聚焦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利用增长核算分析框架揭示中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产能提升的源泉。研究发现:对于稻谷和小麦而...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背景下,聚焦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利用增长核算分析框架揭示中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产能提升的源泉。研究发现:对于稻谷和小麦而言,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这两类作物产能提升的主要源泉,其对稻谷、小麦产能提升的贡献率分别达到85.39%、100.93%,拉动稻谷、小麦产能分别提升0.91%、2.39%。就玉米而言,党的十八大之前,土地是玉米产能提升的主要源泉,其贡献率达到64.13%,拉动玉米产能提升4.11%;党的十八大以来,全要素生产率成为玉米产能提升的主要源泉,其贡献率达到64.38%,拉动玉米产能提升1.27%。研究结果为粮食品种结构优化及粮食产量可持续增长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能提升 粮食安全 索洛余值 全要素生产率 增长源泉
下载PDF
水-土-能-碳关联下主产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进分析
7
作者 王浩坤 陈红 +1 位作者 秦帅 刘卓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5期649-657,共9页
提升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动力。考虑“水-土-能-碳”关联,使用全局共同前沿下三阶段超效率EBM-GML模型,测度2000-2021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其动态演进、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和收敛性检验。结果表... 提升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动力。考虑“水-土-能-碳”关联,使用全局共同前沿下三阶段超效率EBM-GML模型,测度2000-2021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其动态演进、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和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现实情况下粮食主产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增长率为1.007,粮食生产技术水平整体得到提高,东北地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明显高于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因素后发现,外部因素较大程度影响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整体存在着34.98%的潜力未得到释放,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分别存在43.14%、24.01%和39.96%的提升潜力;粮食主产区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存在收敛,三大地区收敛性存在差异,其中东北地区各项收敛程度最大。各地结合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改进方向和潜力进行调整的同时,通过降低各地区间的外部环境差异是实现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粮食主产区 外部环境因素 空间收敛
下载PDF
耕地轮作休耕政策对粮食绿色生产的促进作用——基于中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8
作者 肖青奕 侯娇 +2 位作者 柳溪 陆世东 张旭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255-260,共6页
基于中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为准自然实验,根据2000—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D)、非期望的超效率-Malmquist生产指数(SBM-Malmquist)、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实证检验耕地轮作休耕对粮食绿色生产的影响效应。... 基于中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为准自然实验,根据2000—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D)、非期望的超效率-Malmquist生产指数(SBM-Malmquist)、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实证检验耕地轮作休耕对粮食绿色生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绿色生产以及促进粮食绿色生产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进步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均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显著促进了粮食绿色生产,主要表现为粮食生产绿色技术效率的持续改善以推动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粮食绿色生产视角准确客观评估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政策绩效,对于当前试点地区调整或完善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政策举措,推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常态化、制度化具有重要的政策蕴含,也为当前促进粮食绿色生产提供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轮作休耕 粮食绿色生产 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农业保险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9
作者 袁加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231-235,250,共6页
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对该经济带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农业保险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整体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值小于1,说明该经济带在2011—2020年的粮食绿色全要素生... 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对该经济带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农业保险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整体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值小于1,说明该经济带在2011—2020年的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粮食绿色生产技术进步出现阻碍,技术进步效应也相应地降低。(2)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密度对长江经济带整体和下游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对上游和中游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深度和赔付率对长江经济带及各区域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保险赔付支出密度对长江经济带及下游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上游和中游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农业保险赔付支出深度对长江经济带及各区域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方法的新疆与全国小麦主产区生产效率动态比较研究
10
作者 张宸熙 商燕 奥布力·塔力普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7-234,共8页
基于2004—2021年我国十大小麦主产区和新疆小麦的成本收益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Malmquist)、从地域横向和时间纵向上分析了新疆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发现:(1)规模效率、综合技... 基于2004—2021年我国十大小麦主产区和新疆小麦的成本收益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Malmquist)、从地域横向和时间纵向上分析了新疆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发现:(1)规模效率、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在两个阶段上显著,新疆小麦生产效率主要受技术水平制约。(2)新疆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在整体上处于增长趋势,技术进步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3)新疆小麦生产在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方面均优于主产区平均水平,规模效率则还有较大进步空间。由此进一步优化生产规模并促进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于新疆小麦生产效率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数据包络分析 新疆小麦 MALMQUIST指数 粮食生产
下载PDF
Agricultural Policy, Climate Factors and Grain Output: Evidence From Household Survey Data in Rural China 被引量:15
11
作者 CHEN Yong-fu WU Zhi-gang +3 位作者 ZHU Tie-hui YANG Lei MAGuo-ying Chien Hsiao-p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69-183,共15页
This paper estimates a stochastic frontier function using a panel data set that includes 4 961 farmer households for the period of 2005-2009 to decompose the growth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 This paper estimates a stochastic frontier function using a panel data set that includes 4 961 farmer households for the period of 2005-2009 to decompose the growth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growth at the farmer level.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jor contributor to the grain output growth for farmers is input growth and that its average contribution accounts for 60.92% of farmer’s grain production growth in the period of 2006-2009, whereas the average contributions sourced from TFP growth and residuals are only 17.30 and 21.78%, respectively. The growth of intermediate inputs is a top contributor with an average contribution of 44.46%, followed by the planted area (18.16%),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1.05%), and labor input (-2.75%), indicating that the contribution from the farmer’s input growth is mainly due to the growth of intermediate inputs and that the decline in labor inputs has become an obstacle for farmers in seeking grain output growth. Among the elements consisting of TFP growth, the contribution of technical progress is the largest (32.04%), followed by grain subsidies (8.55%), the average monthly temperature (4.26%), the average monthly precipitation (-0.88%), the adjusted scale effect (-5.66%), and growth in technical efficiency (-21.01%). In general, the contribution of climate factors and agricultural policy factor are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omposition of grain output growth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Chinese farmer households
下载PDF
节粮减损能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机制检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奇 梁莉 周宁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34,共13页
节粮减损不仅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也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文章基于2012—2019年上市涉粮流通企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节粮减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节粮减损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 节粮减损不仅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也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文章基于2012—2019年上市涉粮流通企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节粮减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节粮减损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中介效应的检验表明,提高物质资本配置水平、人力资本配置水平以及技术创新水平是节粮减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机制。基于调节效应的检验表明,数字化水平对节粮减损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考虑企业的异质性特征后,节粮减损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不同性质、地区、存续年限及数字化水平的企业中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重视节粮减损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通过优化资本配置、提升技术创新以及企业数字化水平等渠道,全面夯实中国粮食安全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粮减损 涉粮流通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我国近20年主要粮食作物产量、进出口及化肥投入变化特征 被引量:14
13
作者 宋红梅 李廷亮 +2 位作者 刘洋 黄璐 杨立帆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2-339,共8页
为明确我国近年来主要粮食作物产量、进出口及化肥投入变化特征,基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我国2000—2020年稻谷、小麦、玉米、豆类和薯类5种粮食作物的总产、单产、播种面积、进出口量及化肥投入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主要粮... 为明确我国近年来主要粮食作物产量、进出口及化肥投入变化特征,基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我国2000—2020年稻谷、小麦、玉米、豆类和薯类5种粮食作物的总产、单产、播种面积、进出口量及化肥投入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主要粮食产量在2003—2020年间连续17年递增,粮食总产的增加主要表现为东北、华北和西北农区玉米产量的增加。近20年5种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以稻谷单产最高,但小麦单产提升幅度最高,为89.9%,稻谷单产提升幅度最低,为12.3%。与2000年相比,我国5种作物播种面积增加10.4%,总体上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分别为19.9%和80.1%。2000—2020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4种作物进口量呈增加趋势,其中以大豆进口量最高,2020年占到4种粮食进口量的82.6%。我国化肥用量和施用强度均经历先增后减过程,峰值为2015年的6022.6万t。我国化肥用量主要集中在华北农区和长江中下游农区,年均化肥用量占全国年均投入量(5146.5万t)的55.1%,化肥施用强度则以东南农区和华北农区最大,分别较全国平均水平(322.6 kg/hm^(2))高66.4%和25.7%。综合上述,我国近20年主要粮食作物总产量整体呈增加趋势,粮食平均单产提高是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贡献因子,我国粮食进出口由最初的调剂余缺转变为以大豆为主的大规模进口,化肥总用量以2015年为峰值经历先增后减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总产量 粮食单产 粮食播种面积 化肥总用量
下载PDF
原子荧光法检测粮食及粮食制品中总砷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永毅 孙玉荣 +3 位作者 薛红 吴平 胡冬梅 伊德润 《现代食品》 2023年第17期221-224,共4页
目的: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1—2014)基础上,结合微波消解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新方法开发,通过实验讨论该检测方法对粮食及粮食制品中总砷含量测定的适用性,以提高检测准确性及工作效率,简化检... 目的: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1—2014)基础上,结合微波消解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新方法开发,通过实验讨论该检测方法对粮食及粮食制品中总砷含量测定的适用性,以提高检测准确性及工作效率,简化检测过程。方法:对经过砷元素加标处理的燕麦粉进行回收率测定,并做空白、阴性对照;依据人员间对比、实验室间对比,对新方法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9组回收率测量结果均符合《实验室质量控制食品理化检测》(GB/T 27404—2008)中回收率的要求。结论:新方法适用于粮食及粮食制品中总砷含量的检测,操作便捷、精密度好,可用于实验室日常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及粮食制品 总砷 微波消解 原子荧光光谱
下载PDF
我国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分析
15
作者 龚波 胡颖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81-87,共7页
运用超效率EBM-GML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时空演变情况进行分析,以为我国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粮食GTFP总体上比粮... 运用超效率EBM-GML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时空演变情况进行分析,以为我国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粮食GTFP总体上比粮食全要素生产率(TFP)偏低,考虑碳排放因素能更准确地反映粮食生产的真实效率;粮食GTFP整体呈上升趋势,其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为技术进步,但粮食GTFP表现出“中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的特征,技术进步对东部地区的粮食GTFP贡献最大,技术效率仅对中部地区的粮食GTFP有所贡献;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粮食GTFP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整体上呈现出空间正相关性,局部空间异质性逐渐减弱,空间集聚程度不断提升,大部分省份粮食GTFP处于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集聚性较强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粮食生产中的环境规制政策;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技术效率;促进区域合作,推进协调发展;注重因地制宜,完善支持体系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相关性 超效率EBM-GML模型 粮食安全 碳排放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下载PDF
近10年来甘肃省粮食生产现状及增产途径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汤瑛芳 王恒炜 +1 位作者 梁志宏 张绪成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99-103,共5页
明确甘肃省粮食生产能力及其进一步提高的途径,对未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近10年来甘肃省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等数据资料,探讨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之间的相互关... 明确甘肃省粮食生产能力及其进一步提高的途径,对未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近10年来甘肃省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等数据资料,探讨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阐明甘肃省粮食生产的潜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甘肃省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在近10年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二者呈显著线性相关(P<0.01);粮食总产量和单产波动上升,但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对粮食总产量无显著影响,单产提高是引起粮食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分析认为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生产能力是保障甘肃省粮食安全的主要出路,而提高旱地粮食单产则是实现甘肃省新增25亿kg粮食的主要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面积 粮食播种面积 粮食产量 粮食总产量 甘肃省
下载PDF
粮食生产灰色关联动态分析和预测 被引量:27
17
作者 巫锡柱 晏路明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5年第4期244-247,251,共5页
根据1986~2002年福建省的粮食统计资料,运用GM(1,1)模型对未来几年的粮食总产量进行预测,并运用灰色方法对影响粮食生产的诸因素进行关联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未来几年福建省的粮食总产量下降非常明显,8个主要影响因子与粮食总产量呈显... 根据1986~2002年福建省的粮食统计资料,运用GM(1,1)模型对未来几年的粮食总产量进行预测,并运用灰色方法对影响粮食生产的诸因素进行关联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未来几年福建省的粮食总产量下降非常明显,8个主要影响因子与粮食总产量呈显著关联,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和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福建省粮食总产量的3个最重要的因子,这可为今后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表4,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总产量 GM(1 1)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 福建省
下载PDF
粮食生产投入与产量关系的协整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曾维军 张建生 +3 位作者 郑宏刚 李成学 郭晓飞 余建新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7-132,共6页
基于1983-2012年粮食生产投入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自向量回归(VAR)模型,运用协整分析与GrangerN果关系检验方法,研究粮食生产投入要素与粮食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业劳... 基于1983-2012年粮食生产投入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自向量回归(VAR)模型,运用协整分析与GrangerN果关系检验方法,研究粮食生产投入要素与粮食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业劳动力人口与粮食总产量之问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化肥施用量投入产出效应偏低,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与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是保证粮食总产量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总动力与粮食总产量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对粮食总产量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有效灌溉面积、合理的化肥施用量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积极意义;农业劳动力人数、粮食播种面积与粮食总产量互不构成格兰杰因果关系,城镇化、科技与政策因素削弱了二者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提出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投入 粮食总产量 协整分析 GRANGER因果检验
原文传递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琛 崔建勋 +6 位作者 马力 吴敬学 黄修杰 储霞玲 杨艳涛 毛世平 张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8期133-138,共6页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可以从不同层面较清晰地表达生产技术和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率,使粮食生产效率问题得以定量分析。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定义进行介绍,概述了关于全要素生产率所包含的影响因素对其作用的研究;介绍了...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可以从不同层面较清晰地表达生产技术和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率,使粮食生产效率问题得以定量分析。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定义进行介绍,概述了关于全要素生产率所包含的影响因素对其作用的研究;介绍了测量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3种主要方法(指数法、DEA方法和SFA方法),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SFA法 DEA法 指数法
下载PDF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以陕西省32个产粮大县为例 被引量:11
20
作者 高帅 王征兵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8-143,共6页
本文基于Malmquist指数和β收敛分析,实证测算了2003—2010年陕西省32个产粮大县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收敛性。主要结论是:陕西省产粮大县粮食增产源于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驱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年度波动较大。在粮食全要... 本文基于Malmquist指数和β收敛分析,实证测算了2003—2010年陕西省32个产粮大县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收敛性。主要结论是:陕西省产粮大县粮食增产源于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驱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年度波动较大。在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中,技术效应改善所贡献的"水平效应"大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增长效应"。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发达县与落后县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全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指数 Β收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