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provincial pattern of the coupled and coordin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t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LI Wei-wei CHEN Tian +1 位作者 MA Xiao-long YU Hu 《Ecological Economy》 2018年第2期82-92,共11页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ourist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s the key to optimizing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building a long-term dynamic mechanism for urbanization. Based on constructing the measur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ourist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s the key to optimizing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building a long-term dynamic mechanism for urbanization. Based on constructing the measurement index system of tourist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level, the evaluation model on the coupled and coordinated degree is used in this paper to measure the inter-provincial pattern of the coupled and coordin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t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31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upled and coordin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t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which presents a gradient decline pattern of the highest in the east, the lower in the middle and the lowest in the west. In the futur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ourist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actual development ne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uristization URBANIZATION coupled and coordinated relationship inter-provincial pattern regional differences
原文传递
Tourist behavior patterns in the ecotourism destination in the west of China: A case study of Gan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2
作者 ZHANG Xi-yue CHEN Tian +1 位作者 YU Hu WU Tie-hong 《Ecological Economy》 2016年第1期18-29,共12页
This study takes Gan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as the place of case study and tourists as research obj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source tourist markets, Tourist activity behavio... This study takes Gan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as the place of case study and tourists as research obj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source tourist markets, Tourist activity behavi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Tourists, this study looks into the geographical structure of the source tourists and spatial patterns by geography. The analysis of 341 questionnaires on tourists shows that:(1) The tourism cycle of Gannan is in the development phase, competing with adjacent Aba, and greatly impacted by the substitution effect and shadow effect of Aba.(2)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ourist sources is concentrated, indicating that Gannan is a regional tourism destination. The temporal distance of tourists is mainly concentrated within the 6-hour traffi c circle.(3) Gan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has already become the composite tourist destination dominated by leisure vacation. The minority folkcustom and special landscape are the most attractive tourism resources. Due to the impact of man-land harmonious lifestyle in the tourist areas, the environmental attitude of tourists is improved, and the transportation and shopping are the most vulnerable links in tourism service in Gan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4) The spatial behavior of tourists in Gannan is mainly of single-destination style(52%), Transit leg and circle tour style(7%) as well as circle tour style(41%).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ourist fl ow in Gannan shows a signifi cant feature "more in the north, less in the south and dependent on National Road". Tourism resources, transport facilities, regional competition and lack of route connecting different ecological units are important cause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elf-help touri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TOURISM tourist activity BEHAVIOR spatial BEHAVIOR pattern Gan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原文传递
危机事件冲击下重庆城市旅游景区的韧性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王章郡 张颖 方忠权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09,122,共8页
基于新冠疫情前后重庆城市旅游景区网络点评数据,从抵抗力、恢复力、适应力3个层面测量景区韧性水平,并综合运用多种地理分析方法探讨旅游景区的韧性格局变动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城市外围区域的旅游景区韧性最强,是新冠疫情下... 基于新冠疫情前后重庆城市旅游景区网络点评数据,从抵抗力、恢复力、适应力3个层面测量景区韧性水平,并综合运用多种地理分析方法探讨旅游景区的韧性格局变动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城市外围区域的旅游景区韧性最强,是新冠疫情下旅游客流重新分配的最大受益者。城市核心区域抵抗力弱,但适应力较强;中间过渡区域韧性最弱,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2)旅游景区的抵抗力和恢复力空间自相关关系明显,且抵抗力正向影响恢复力的变化。适应力的空间相互依赖关系较弱,旅游景区可能摆脱前期不利的区域锁定局面。(3)城市旅游景区韧性格局受资源因素、市场因素和区位因素的影响。在危机冲击的不同阶段,影响因素内部各因子的作用强度差异及其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变化导致了差异化的韧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事件 旅游景区 韧性格局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新冠疫情 重庆市
下载PDF
基于Ga2SFCA的旅游景点公厕设施空间格局与可达性分析
4
作者 辜友骞 张路金 杨阿莉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15-124,共10页
针对西部典型交通枢纽城市兰州市旅游景点和公厕设施空间布局、服务供需关系等问题,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对其旅游景点公厕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构进行科学评价,进而基于Ga2SFCA对其全域、乡镇域单元的空间步行、交通可达性进行测度和分析... 针对西部典型交通枢纽城市兰州市旅游景点和公厕设施空间布局、服务供需关系等问题,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对其旅游景点公厕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构进行科学评价,进而基于Ga2SFCA对其全域、乡镇域单元的空间步行、交通可达性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发现:兰州市旅游景点公厕设施可达性与其空间分布格局和交通发展程度耦合度较强;整体可达性高值区域空间分布呈现出以城关区中部、七里河区北部—安宁区南部、西固区东部为核心的圈层式和沿河谷带状式展布形态;乡镇域单元步行、交通可达性低值区域分别占比51.56%、48.44%,大范围旅游服务载体空间错位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点 公厕设施 空间格局 可达性 Ga2SFCA 兰州市
下载PDF
中国传统皮胎漆器纹样与皮革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融合研究
5
作者 高蕊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11期128-131,135,共5页
中国皮胎漆器是一种蕴含巨大文化价值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制品。为更好地开展我国传统皮胎漆器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本文尝试对中国传统皮胎漆器纹样进行提炼,以旅游产业为载体,对这些典型纹样在旅游纪念品中的应用思路进行分析,旨在为皮... 中国皮胎漆器是一种蕴含巨大文化价值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制品。为更好地开展我国传统皮胎漆器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本文尝试对中国传统皮胎漆器纹样进行提炼,以旅游产业为载体,对这些典型纹样在旅游纪念品中的应用思路进行分析,旨在为皮胎漆器与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有机融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胎漆器 典型纹样 装饰图案 旅游纪念品
原文传递
典型旅游地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特征——以婺源县为例
6
作者 蔡梅芳 周俊鑫 +1 位作者 黄志强 翟健程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2-62,共11页
以典型旅游目的地婺源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地利用、统计年鉴、高德地图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InVEST模型、热点分析、核密度分析方法,定量评估2000—2020年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旅游要素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1)婺源县土地利用类... 以典型旅游目的地婺源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地利用、统计年鉴、高德地图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InVEST模型、热点分析、核密度分析方法,定量评估2000—2020年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旅游要素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1)婺源县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2000—2020年间旱地、其他林地、中覆盖草地面积减少显著,其它建设用地、城镇用地、水库坑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婺源县生境质量总体较好,均值呈微幅下降且加速下降的趋势,后十年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前十年。低值区沿人类活动密集区呈带状或斑块状分布,高值区以北部丘陵、中部平原最为显著,热点分析显示为“北热南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是婺源县整体低生境质量占比增大,高生境质量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3)旅游活动是影响生境质量变化的外在动力,旅游要素核密度高值区与生境质量退化区域空间吻合,核密度值越高区域,低等级生境质量占比越大。高等级旅游资源聚集、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区域生境退化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空间分布 演化特征 旅游城市 婺源县
下载PDF
江西省域旅游景点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立国 朱海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27,共10页
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江西省域内旅游景点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旅游发展的空间优化策略.结果表明,江西省旅游景点呈现出非均衡性的集聚型分布态势,中部和北部地区分布密度明显高于南部地区,... 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江西省域内旅游景点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旅游发展的空间优化策略.结果表明,江西省旅游景点呈现出非均衡性的集聚型分布态势,中部和北部地区分布密度明显高于南部地区,形成“两超多强”的空间分布格局;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受到地形、坡度、河流水系、土地利用类型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一定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酒店密度影响力最强,本地人口密度影响力最弱,不同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将增强其影响程度;江西省目前存在2个一级旅游核心点、5个二级旅游核心点以及“一横两纵”的3条旅游发展轴,但赣南、赣东南和赣西北地区的旅游发展薄弱,未来要向南延伸现存的2条纵向旅游发展轴,并再形成2条横向旅游发展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点 空间格局 POI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我国国内旅游流循环空间格局及形成机理——基于网络关注度的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梁逍遥 马丽君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4-117,共14页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构建旅游内循环成为旅游产业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文章利用2019年31个省(区、市)的旅游网络关注度数据,基于旅游流循环强度、流量规模匹配度、流向偏好匹配度3个指...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构建旅游内循环成为旅游产业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文章利用2019年31个省(区、市)的旅游网络关注度数据,基于旅游流循环强度、流量规模匹配度、流向偏好匹配度3个指标,探究我国国内旅游流循环的空间格局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各省(区、市)间均存在旅游流双向输出,旅游流循环在不同分析指标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异质性;基于自然断点法、K-均值聚类将旅游流循环划分为不同类型,其中,L-L型旅游流循环个数远多于H-H型,表明国内旅游流循环类型结构不合理;基于二次指派程序(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QAP)回归分析发现,旅游流循环的影响因素及其边际效应不同。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优化国内旅游流循环空间分布格局、提升旅游流循环质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循环 空间格局 形成机理 循环强度 匹配度
下载PDF
基于游线大数据的西北地区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孙一鸣 刘培学 +1 位作者 张建新 魏瑞兵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133,共11页
大数据有助于细致揭示目的地区域内旅游者的迁移模式与空间特征。基于在线订购平台获取的游线大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西北地区旅游者流动和目的地间联系的网络及空间特征,挖掘区域社群结构,分析游线流量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 大数据有助于细致揭示目的地区域内旅游者的迁移模式与空间特征。基于在线订购平台获取的游线大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西北地区旅游者流动和目的地间联系的网络及空间特征,挖掘区域社群结构,分析游线流量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北地区旅游流网络整体上松散且不均衡,具有明显的核心区和边缘区,边缘区主要集中在新疆西部、陕西大部分地区和甘南地区,核心区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西北地区内部由少部分节点掌握绝对网络权力,节点层级分明,各级节点对核心节点兰州、西安、乌鲁木齐的网络依赖性较高;西北旅游网络围绕着核心节点形成3个二级社群和8个三级社群,社群内部表现出较强的地域邻近性和行政地域性;西北地区旅游流受到目的地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接待能力、地区经济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影响。最后,结合西北地区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旅游升级及区域发展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 网络结构 空间格局 西北地区 在线订购数据
下载PDF
贵州省红、绿、古色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与相关性分析及优化
10
作者 夏德建 李瑞露 李晋宏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11期257-264,共8页
对贵州省3A级及以上高等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按照景区主要属性将其划分为红、绿、古色旅游景区,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贵州省高等级红色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为随机型,绿、古色... 对贵州省3A级及以上高等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按照景区主要属性将其划分为红、绿、古色旅游景区,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贵州省高等级红色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为随机型,绿、古色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为集聚型,其中古色旅游景区集聚程度最大;(2)贵州省各类型高等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密度总体呈现“西北多东南少”的分布特征,红色旅游景区呈“一核两点”的分布特征,绿色旅游景区呈“两核多点”的分布特征,古色旅游景区主要围绕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分布;(3)贵州省各类型高等级旅游景区之间均存在较弱的空间自相关,热点区主要位于黔西北地区,黔西南、黔南、黔东南位于冷点区。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从红、绿、古色专项旅游发展的角度提出贵州省各类型高等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优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绿、古色旅游景区 分布格局 空间相关性 贵州省
下载PDF
基于旅行生涯模式理论的城郊旅游动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敏慧 黄玉兰 +1 位作者 洪旎 廖佳雨 《旅游论坛》 2023年第6期66-78,共13页
城郊休闲空间是城市居民周末出行的重要目的地,但是目前对该类型目的地的旅游动机的学术关注存在不足。文章基于旅行生涯模式(TCP)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广州城郊旅游者的动机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城郊旅游者的核心动机是自然、新奇... 城郊休闲空间是城市居民周末出行的重要目的地,但是目前对该类型目的地的旅游动机的学术关注存在不足。文章基于旅行生涯模式(TCP)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广州城郊旅游者的动机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城郊旅游者的核心动机是自然、新奇、逃离/放松,与TCP理论存在一定的差异。城郊旅游动机随着出游频率和年龄的变化呈现不同的群体动机特征,形成了城郊休闲旅行生涯模式。城郊旅游动机在居住地和目的地类型上存在差异,与城市旅游、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后,文章为城郊休闲空间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旅游 旅游动机 旅行生涯模式(TCP) 广州
下载PDF
四川省高等级旅游景区时空分异格局与演化机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林 洪梦梦 陈岚 《地理空间信息》 2023年第5期71-75,87,共6页
以2010—2020年四川省3A及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探究其时空演化格局并进一步解析形成机理。结果表明:①四川省3A及以上旅游景区核密度范围逐年扩展,至2020年宜宾成为全省第二大密度核心区,整体形成双核集聚、带状扩散、集中... 以2010—2020年四川省3A及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探究其时空演化格局并进一步解析形成机理。结果表明:①四川省3A及以上旅游景区核密度范围逐年扩展,至2020年宜宾成为全省第二大密度核心区,整体形成双核集聚、带状扩散、集中连片发展的空间结构,但不均衡现象较明显;②2010—2020年四川省3A、4A级旅游景区呈倍数增长,5A级增速平缓;③3A及以上旅游景区重心运动轨迹总体上由东北向西南移动,近年来甘孜—阿坝—凉山等地区旅游景区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西部大开发、旅游扶贫等政策的大力实施;④四川省3A及以上旅游景区时空格局的动态发展与空间演化是政策制度设计、市场供需结构、交通通达度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A以上景区 时空演化特征 空间格局演变 形成机理 四川省
下载PDF
1985—2015年昆明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雪 刘晓慧 +4 位作者 石若利 谭雪平 潘晨 张名凯 张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406-419,共14页
以云南昆明市域1985、1995、2005、2015年4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借助ArcGIS平台,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及ANN-CA模型,研究近30 a昆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并预测其2025年土地利用数据.结果表明:1)林业用地... 以云南昆明市域1985、1995、2005、2015年4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借助ArcGIS平台,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及ANN-CA模型,研究近30 a昆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并预测其2025年土地利用数据.结果表明:1)林业用地在昆明市土地利用类型中占主导地位,全市国有林地覆盖面积平均占45%以上,草地次之,近30 a来未利用地面积没有明显变化.2005—2015年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变化显著,城市土地综合利用结构变化速度加快.2)1985—2015年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呈现为农用耕地、草地向建设工程用地的转换,林地向农用耕地的转换.3)1985—2015年昆明市土地利用破碎化程度不断升高,景观格局趋向复杂化,景观异质性增强.预计2015—2025年,昆明市地区草地利用面积将有所减少,林地利用面积保持不变,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市域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变化过程 旅游城市 ANN-CA模型
下载PDF
基于语义网络分析的高速公路开放式服务区游客行为模式研究
14
作者 万先军 马胜 +1 位作者 陈正昊 杨柳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3年第4期86-89,共4页
本研究以交旅融合发展的开放式服务区为研究对象,运用ROST CM6软件,基于语义网络分析方法,以大众点评的评论内容为基础,从“食、游、娱、购”四方面研究游客行为模式。研究显示当前游客在开放式服务区的行为模式仍侧重于观光、休息和就... 本研究以交旅融合发展的开放式服务区为研究对象,运用ROST CM6软件,基于语义网络分析方法,以大众点评的评论内容为基础,从“食、游、娱、购”四方面研究游客行为模式。研究显示当前游客在开放式服务区的行为模式仍侧重于观光、休息和就餐,与开放式服务区景区化、商圈化相适应的游客行为模式有待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游客行为模式 语义网络分析 开放式服务区 交旅融合 ROST CM6 商业业态
下载PDF
江苏省A级旅游景点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
15
作者 李定可 陶卓民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0-57,共8页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最邻近指数、标准差椭圆和核密度分析法探究了江苏省544个A级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A级旅游景点空间格局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受资源禀赋、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和地区生产总值、交通系...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最邻近指数、标准差椭圆和核密度分析法探究了江苏省544个A级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A级旅游景点空间格局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受资源禀赋、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和地区生产总值、交通系统、人口密度等社会经济要素的影响,江苏省A级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热点和密度差异较为明显,呈现出“南部多且密、北部少且散”的空间格局;江苏省A级旅游景点属于集聚型,在旅游景点的级别上形成了橄榄形结构;江苏省A级旅游景点标准差椭圆长轴方向为西北—东南,空间中心在扬州市高邮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A级旅游景点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鄂温克服饰图案在旅游纪念品中的应用设计研究
16
作者 黎继文 《西部皮革》 2023年第2期114-116,共3页
服饰是反映一个民族历史生活的重要物质载体,服饰图案能够体现该民族的审美价值和文化特点。鄂温克族服饰文化内涵丰富,但由于人口稀少、所处地理位置偏远,该民族服饰文化未能被大众所悉知。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文旅融合”政策,鄂温克... 服饰是反映一个民族历史生活的重要物质载体,服饰图案能够体现该民族的审美价值和文化特点。鄂温克族服饰文化内涵丰富,但由于人口稀少、所处地理位置偏远,该民族服饰文化未能被大众所悉知。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文旅融合”政策,鄂温克生态旅游业不断发展,基于此背景下,笔者将提取鄂温克民族服饰图案元素应用到旅游纪念品设计当中,以期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温克族 服饰图案 旅游纪念品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中国入境游客旅游选择模式研究 被引量:74
17
作者 马耀峰 李旭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5-580,共6页
根据旅游市场调查结果,结合近些年国家旅游局海外旅游者抽样调查资料,运用旅游地理、旅游市场的基本原理、心理学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入境游客对我国的旅游资源偏好、旅游路线选择、旅游城市喜爱、旅游交通选择、旅游住宿... 根据旅游市场调查结果,结合近些年国家旅游局海外旅游者抽样调查资料,运用旅游地理、旅游市场的基本原理、心理学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入境游客对我国的旅游资源偏好、旅游路线选择、旅游城市喜爱、旅游交通选择、旅游住宿偏爱的选择行为规律。分析结果如下:旅游产品依据差异性模式选择,一方面受古老深邃的中国文化吸引,陶醉于我国的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则受秀美多姿、类型多样的中国自然旅游资源影响,青睐于山水风光型旅游资源。旅游路线选择按照形象导向模式进行,受旅游宣传促销影响很大。传统的京—沪—穗、京—沪—深(圳)、京—西(安)—沪、京—桂(林)—沪等旅游金三角至今还是构成我国入境旅游流的主体框架。旅游城市选择则遵循趋大趋特模式,即偏好大城市和具有特色的旅游城市,前者如京、沪、穗,后者如西、桂、昆(明)等。旅游交通工具依照便捷舒适的原则选择。旅游住宿依照安全、舒适、卫生的原则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入境游客 旅游选择模式
下载PDF
国外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8
作者 史春云 朱传耿 +2 位作者 赵玉宗 朱明 袁欣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35,共5页
旅游线路空间模式实质上是游客在目的地区域对停留空间和消费空间的理性选择与线性组合,是具有典型空间属性的社会文化地理现象和经济地理现象,涉及了作为旅游景点和旅游目的地的点状地理要素和作为旅游线路的线状地理要素以及旅游目的... 旅游线路空间模式实质上是游客在目的地区域对停留空间和消费空间的理性选择与线性组合,是具有典型空间属性的社会文化地理现象和经济地理现象,涉及了作为旅游景点和旅游目的地的点状地理要素和作为旅游线路的线状地理要素以及旅游目的地体系构成的区域等面状地理要素。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对不同尺度旅游线路模式的空间模型、目的地类型、游客旅行行为特征、模式选择影响因素以及理论基础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研究对旅游线路模式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线路 旅行模式 目的地 国外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李文杰 乌铁红 +1 位作者 李晓佳 加力戈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7-313,共7页
以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地为研究区,以2000年、2004年、2007年和2009年遥感影像为信息源,辅之以1:5万地形图、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参考,在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的基础上,利用RS、GIS技术及景观格局分析软件,获取相关景观格局指数的变... 以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地为研究区,以2000年、2004年、2007年和2009年遥感影像为信息源,辅之以1:5万地形图、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参考,在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的基础上,利用RS、GIS技术及景观格局分析软件,获取相关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数据,分析近10 a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特点。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地的整体景观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虽然草地总面积没有明显减少,但景观越来越破碎,被旅游干扰强烈分割后的草原斑块岛屿化现象明显加强,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其景观类型间的变化趋势和程度不尽相同,旅游用地面积迅速增长且斑块数量大、分布密集,成为草原旅游地景观趋于破碎的直接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拉穆仁草原 旅游地 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原文传递
中国入境外国游客旅游行为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马耀峰 张佑印 +3 位作者 白凯 李君轶 程圩 刘宏盈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2-86,105,共6页
在心理测试量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心理学实验,归纳,演绎推理,行为意象图,数理统计等分析方法,从游客决策行为、空间行为、旅游文化行为切入,研究中国热点城市日韩、北美、东南亚、欧洲客源市场游客的行为规律及其制约因素,构建主要群体... 在心理测试量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心理学实验,归纳,演绎推理,行为意象图,数理统计等分析方法,从游客决策行为、空间行为、旅游文化行为切入,研究中国热点城市日韩、北美、东南亚、欧洲客源市场游客的行为规律及其制约因素,构建主要群体入境游客的旅游行为模式,发现了入境外国游客旅游选择偏好、时空动态规律;探讨旅游决策的主导模式、范式和影响决策的可控因素;研究"文化边际域"中的跨文化冲突特征和旅游认知预期衰减效应模式;揭示了旅游意愿评价、旅游感知评价数量模型和四种不同群体游客文化交互模式。并提出了适应外国游客旅游行为的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入境外国游客 行为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