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血清β-CTx、PINP及OC的列线图模型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预测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少容 梁声强 林淳峥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5期53-59,共7页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及骨钙素(OC)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就诊的PMOP患者185例...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及骨钙素(OC)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就诊的PMOP患者185例作为研究对象(PMOP组),另选择绝经后骨量正常的体检者138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套索算法(LASSO)及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PMO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R语言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 PMOP组的L1~L4段腰椎骨密度(BMD)(t=5.132)、全髋BMD(t=4.813)、股骨颈BMD(t=4.981)、β-CTx(t=9.726)、PINP(t=25.457)、OC(t=13.258)水平,以及糖尿病(χ^(2)=15.248)、骨折病史(χ^(2)=15.089)、PMOP家族史(χ^(2)=14.859)、维生素D缺乏(χ^(2)=8.670)、缺乏运动(χ^(2)=21.615)、雌激素替代治疗(χ^(2)=27.255)、补充钙剂(χ^(2)=57.288)的分布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当β-CTx≥0.52μg/L时,β-CTx每增加0.20μg/L,受试者发生PMOP的风险增加17.00%;当PINP≥50.15μg/L时,PINP每增加2.00μg/L,受试者发生PMOP的风险增加14.00%;当OC≥21.52μg/L时,OC每增加1.00μg/L,受试者发生PMOP的风险增加11.00%。β-CTx、PINP、OC水平及维生素D缺乏均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而雌激素替代治疗及补充钙剂为保护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方面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结论 血清β-CTx、PINP、OC水平异常变化与PMOP的发生密切相关,三者联合25羟基维生素D[25(OH)D]、雌激素替代治疗及补充钙剂等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PMOP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筛选高危人群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β胶原降解产物 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 骨钙素 预测
下载PDF
肺癌骨转移患者SPEC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及血清ALP N-MID TPINP水平及意义分析
2
作者 谭国威 于青禾 顾虹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808-814,共7页
目的:探讨肺癌骨转移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扫描(SPECT)/计算机断层成扫描(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TPINP)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 目的:探讨肺癌骨转移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扫描(SPECT)/计算机断层成扫描(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TPINP)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肺癌患者107例,其中合并骨转移患者37例,无骨转移患者70例,比较合并骨转移和无骨转移患者SUVmax、ALP、N-MID及TPINP差异,同时分析SUVmax、ALP、N-MID及TPINP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ALP、N-MID及TPINP诊断骨转移的价值。结果:骨转移患者ALP、N-MID和TPINP分别为(120.30±33.32)U/L、(19.03±3.54)mg/L和(82.21±26.65)mg/L,明显高于无骨转移患者(P<0.05),而腰椎骨密度(BMD)为(0.82±0.12),明显低于无骨转移患者(P<0.05)。腺癌患者SUVmax为(11.45±1.98),明显低于鳞癌和其他类型患者(P<0.05);肿瘤直径>5cm、TNM分期Ⅲ~Ⅳ期SUVmax分别为(13.38±1.95)和(12.99±2.00),明显高于肿瘤直径≤5cm、TNM分期Ⅰ~Ⅱ期患者(P<0.05)。TNM分期Ⅲ~Ⅳ期ALP、N-MID和TPINP分别为(110.39±21.12)U/L、(18.62±2.22)mg/L和(70.31±17.02)mg/L,明显高于TNM分期Ⅰ~Ⅱ期患者(P<0.05)。ALP、N-MID和TPINP诊断骨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5、0.734和0.837,P<0.05。结论:相比较无骨转移肺癌患者,肺癌骨转移患者及血清ALP、N-MID、TPINP水平明显升高,而SUVmax无明显差异;SUVmax、ALP、N-MID和TPINP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关系,其中ALP、N-MID和TPINP在诊断肺癌骨转移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 单光子发生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 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下载PDF
基于病因和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协会分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骨代谢水平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立刚 何晓铭 +3 位作者 谭昱 肖育志 马春涛 郭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61-2466,共6页
背景:目前缺乏大样本研究对不同病因、分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骨代谢水平进行分析,这不利于制定更优的促坏死修复策略。目的:研究不同病因、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协会(ARCO)分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骨代谢水平。方法:回顾性纳入股骨头坏死的患... 背景:目前缺乏大样本研究对不同病因、分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骨代谢水平进行分析,这不利于制定更优的促坏死修复策略。目的:研究不同病因、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协会(ARCO)分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骨代谢水平。方法:回顾性纳入股骨头坏死的患者401例作为试验组,8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按照病因不同分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和创伤性股骨头坏死3组,并按ARCO分期的不同分为Ⅱ期/Ⅲ期/Ⅳ期。收集所有受试者的7项骨代谢相关指标,包括骨代谢调控激素25-羟基维生素D,骨转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β-胶原降解产物、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骨代谢一般生化标记血清Ca、P、碱性磷酸酶。比较各组受试者的骨代谢水平,并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股骨头坏死发病相关的独立因素。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β-胶原降解产物、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血清P、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②以是否发病为结局,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β-胶原降解产物、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是与股骨头坏死发病相关的独立因素;③不同病因3组患者的β-胶原降解产物、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水平均高于正常参考值;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组患者的25-羟基维生素D、血清Ca水平均高于其他2组(P<0.05);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组患者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正常值;④ARCOⅡ、Ⅲ、Ⅳ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7项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但3组患者的β-胶原降解产物、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均高于正常参考值;ARCOⅡ期、Ⅳ期患者的25-羟基维生素D低于正常参考值;⑤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骨代谢水平异常,不同病因、ARCO分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β-胶原降解产物、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均高于正常参考值,处于高骨转换状态;β-胶原降解产物、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可能是股骨头坏死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代谢 病因 ARCO分期 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
下载PDF
骨形成指标PINP与骨吸收指标β-CTX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7
4
作者 丁瑞 阳毅 +3 位作者 侯俊霞 李思源 李军 孙侃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骨形成指标I型胶原氨基端肽原(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与骨吸收指标β-异构C-端肽(beta-isomerized C-telopeptide,β-CTX)的表达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合并骨质疏松(osteoprosis,OP)中的... 目的探讨骨形成指标I型胶原氨基端肽原(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与骨吸收指标β-异构C-端肽(beta-isomerized C-telopeptide,β-CTX)的表达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合并骨质疏松(osteoprosis,OP)中的意义。方法将118例研究对象按双能X线检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检查结果分为3组,骨量正常组41例,骨量减少组42例,骨质疏松组35例。记录其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病程等一般基线资料。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钙(blood calcium,Ca)、血磷(phosphate,P)、血清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等生化指标,高压液相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 A1c),ELISA法检测血清骨形成指标PINP及血清骨吸收指标β-CTX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量减少组与OP组中的PINP、β-CTX均高于正常组(P<0.05),与骨量减少组相比,OP组中PINP、β-CTX均高于减少组(P<0.05)。股骨颈BMD与年龄、病程、FPG、Hb A1c、β-CTX、PINP呈负相关(r=-0.559、-0.368、-0.255、-0.284、-0.613、-0.314,P<0.05),与BMI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T2DM合并OP患者中骨形成与骨吸收均增高,属于高转换性的骨代谢,监测骨代谢标志物PINP与β-CTX,有助于早期诊断及防治T2DM合并OP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骨质疏松 i型胶原氨基端肽原 β-异构C-端肽 骨密度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PINP与β-CTx含量变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息平 陈勇 +2 位作者 赵艳 吴秋银 史伟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2-433,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型胶原氨基端肽原(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和β-异构C-端肽(beta-isomerized C-telopeptide,β-CTx)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60例T2DM患者(其中...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型胶原氨基端肽原(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和β-异构C-端肽(beta-isomerized C-telopeptide,β-CTx)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60例T2DM患者(其中合并及无合并骨质疏松者各30例)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PINP和β-CTx,并对性别、年龄、骨密度(BMD)、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雌二醇(E2)、钙(Ca)、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T2DM合并骨质疏松组PINP水平高于无骨质疏松及对照组(P均<0.05),而T2DM无骨质疏松组PINP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骨质疏松组β-CTx高于无骨质疏松组(P<0.05)及对照组(P<0.01),且无骨质疏松组β-CTx也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PINP与BMD呈负相关(r=-0.402),与ALP呈正相关(r=0.270);β-CTx与BMD、E2呈负相关(r=-0.457,r=-0.385),与ALP呈正相关(r=0.362),P值均<0.05。结论 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与PINP、β-CTx水平升高有一定关系,二者与其他指标联合检测可为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骨质疏松 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原 β-异构C-端肽
下载PDF
肺癌骨转移患者放疗前后血清β-CTX和PINP水平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潘兴喜 杨文 +4 位作者 杨画 唐武兵 陈永发 张永胜 陈志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肺癌骨转移患者放疗前后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和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的变化,并分析其与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对2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均给予6 MV X线放射治疗,每周5次,3 Gy/F,总剂量30 Gy。放疗后评价疗效... 目的观察肺癌骨转移患者放疗前后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和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的变化,并分析其与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对2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均给予6 MV X线放射治疗,每周5次,3 Gy/F,总剂量30 Gy。放疗后评价疗效,放疗前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β-CTX和PINP,比较放疗前后血清β-CTX和PINP变化及其与放疗疗效的关系。结果肺癌骨转移患者放疗后止痛效果为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0例、无缓解9例、有效率为67.86%,血清β-CTX和PINP水平均较放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放疗有效者放疗后血清β-CTX、PINP水平较放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放疗无效者放疗后血清PINP水平较放疗前有所下降(P<0.05),β-CTX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骨转移患者放疗后血清β-CTX和PINP较放疗前降低,二者可作为肺癌骨转移患者放疗疗效评价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 放射疗法 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 放疗疗效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血清β-CTx、PINP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占允中 叶舟 +1 位作者 占蓓蕾 张俊超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0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TypeⅠ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peptideβ-specific sequence,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TypeⅠprocollagen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水平及意义。方...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TypeⅠ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peptideβ-specific sequence,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TypeⅠprocollagen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衢州市人民医院骨科2013年3月~2016年7月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60例作为腰椎骨折组,绝经后骨质疏松无骨折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髋部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和血清β-CTx、PINP水平。结果腰椎骨折组和对照组髋部骨密度和腰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腰椎骨折组血清β-CTx、PI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与血清β-CTx和PINP呈正相关(P<0.05)。β-CTx阈值为467.68 pg/m L时,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823、0.86、0.67;PINP阈值为29.34 ng/m L时,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651、0.89、0.43;β-CTx和PINP联合检测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891、0.94、0.83。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血清β-CTx、PINP水平升高,β-CTx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诊断价值高于PINP,两者联合检测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诊断价值高于两者单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骨质疏松 腰椎骨折 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下载PDF
脊柱关节炎患者血清中25-(OH)D3,t-PINP,b-CTx水平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小莉 张红梅 +1 位作者 张静 邹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关节炎(SpA)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PINP)和I型胶原C端肽(β-CTx)的水平及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四川省骨科医院就诊且... 目的探讨脊柱关节炎(SpA)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PINP)和I型胶原C端肽(β-CTx)的水平及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四川省骨科医院就诊且初次诊断为SpA患者120例作为病例组,其中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60例、放射学阴性脊柱关节炎(nr-ax SpA)患者30例和外周型SpA患者30例,同时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25-(OH)D3,t-PINP和β-CTx的水平。根据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BASDAI)评分将SpA患者分为疾病活动组(BASDAI>4.0)及非活动组(BASDAI≤4.0),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SpA患者疾病活动组与非活动组25-(OH)D3,t-PINP和β-CTx水平的差异,及随访40例SpA患者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结果SpA患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t-PINP和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20,4.118,4.128,均P<0.05),而AS,nr-ax SpA,外周型SpA患者之间三个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70~0.236,均P>0.05)。在AS,nr-ax SpA和外周型SpA中,疾病活动组t-PINP,β-CTx高于非活动组,25-(OH)D3水平只有AS组降低(P<0.05),且t-PINP,β-CTx水平与BASDAI评分呈正相关。随访40例SpA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后25-(OH)D3水平升高,t-PINP,β-CTx水平降低(P<0.05)。结论SpA患者外周血中存在25-(OH)D3,t-PINP和β-CTx水平的异常表达,在疾病活动期表现得更加明显。检测25-(OH)D3,t-PINP和β-CTx水平对SpA患者疾病活动性及病情监测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关节炎 25羟基维生素D3 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i型胶原C端肽
下载PDF
安石榴苷促进成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树东 黄一琳 姚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4101-4105,共5页
背景:安石榴苷作用广泛,安全性高,但其对成骨细胞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安石榴苷对成骨细胞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安石榴苷作用于MC3T3-E1细胞,检测其促成骨细胞增殖作用。在成骨诱导液中添加安石榴苷... 背景:安石榴苷作用广泛,安全性高,但其对成骨细胞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安石榴苷对成骨细胞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安石榴苷作用于MC3T3-E1细胞,检测其促成骨细胞增殖作用。在成骨诱导液中添加安石榴苷,检测其促成骨分化作用。卵巢切除大鼠术后灌胃安石榴苷,3个月后进行MicroCT扫描和血清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检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①CCK-8检测发现安石榴苷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P<0.05);②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安石榴苷能促进碱性磷酸酶、Run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③Micro CT扫描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安石榴苷能改善卵巢切除大鼠的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和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水平;④结果表明,安石榴苷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且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石榴苷 骨质疏松症 卵巢切除 成骨细胞 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下载PDF
尿毒清颗粒联合复方α酮酸对CKD-MBD患者PINP、CTX及FGF23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蔡源 董俊武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 探讨尿毒清颗粒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慢性肾脏病-矿质与骨性症候群(CKD-MBD)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of type Ⅰ procollage,PI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rosslaps,β-CTX)及... 目的 探讨尿毒清颗粒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慢性肾脏病-矿质与骨性症候群(CKD-MBD)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of type Ⅰ procollage,PI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rosslaps,β-CTX)及成纤维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 2014年6月期间40例在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诊断为CKD5期并CKD-MB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尿毒清颗粒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统计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钙(Ca)、磷(P)、HNP、β-CTX、FGF23水平.结果 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PINP水平呈下降趋势,FGF23水平呈上升趋势,CKD-MBD组,CKD4期组,CKD3期组的PINP,FGF2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血清β-CTX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Ca、PINP水平均升高,FGF23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治疗前比较,P、FGF23水平降低,PIN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P、FGF23水平降低,PINP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血P、FGF23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 =0.397;r=0.402;P< 0.05),血P、FGF23的表达与血Ca的表达均呈负相关(t=-0.402,-0.392;r=-0.397,-0.395;P <0.05),血PINP、β-CTX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298;r =0.315;P<0.05),血PINP、β-CTX表达与血C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318,0.298;r =0.315,0.302;P<0.05).结论 尿毒清颗粒联合复方α酮酸可提高CKD-MBD患者血中Ca、PINP、β-CTX的水平,降低血P、FGF23的表达,进而改善CKD-MBD患者临床症状,有效延缓患者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清 慢性肾脏病-矿质与骨性症候群 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 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成纤维生长因子23
下载PDF
绝经前期妇女血清PINP、ICTP和25-OH-VitD_3水平的变化及其与BMD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金山 罗良平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03-605,共3页
目的:观察绝经前期妇女血清PINP、ICTP和25-OH-VitD3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对67例绝经前期健康女性进行第(1~4)腰椎(L1-4)、左、右髋部(股骨近段+股骨颈)的BMD测定,并根据BMD测定结果... 目的:观察绝经前期妇女血清PINP、ICTP和25-OH-VitD3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对67例绝经前期健康女性进行第(1~4)腰椎(L1-4)、左、右髋部(股骨近段+股骨颈)的BMD测定,并根据BMD测定结果分为BMD正常组和BMD降低组。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和25-羟维生素D3(25-OH-VitD3),分析与各部位BMD的相关性。结果:①19例出现BMD降低(28.4%),两组间腰椎及左、右髋部BMD差异显著(P<0.01);②BMD减低组的PINP和ICTP[分别为(56.9±18.2)μg/L和(3.78±0.83)μg/L]高于BMD正常组[分别为(43.8±15.1)μg/L和(3.45±0.98)μg/L],其中PINP差异显著(P<0.05),25-OH-VitD3水平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5.6±7.8)ng/ml和(27.4±9.2)ng/ml,P>0.05];③PINP与L1-4、左股骨近段、左股骨颈的BMD呈正相关(r=0.274~0.402,P<0.05),ICTP及25-OH-VitD3与BMD无明显相关性(r=-0.226~0.083,P>0.05),PINP与25-OH-VitD3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r=0.395,P<0.05)。结论:绝经前期妇女有骨转换增高趋势,BMD检查联合骨转换标志物测定有利于识别绝经前期高风险发生骨质疏松的妇女,以指导OP预防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前期 骨密度 骨转换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 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 25-羟维生素D3
下载PDF
ACEI联合小剂量安体舒通对原发性高血压胶原更新的临床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任艺虹 刘英琪 李天德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579-582,共4页
目的 观察在同等控制血压前提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加安体舒通对心脏胶原更新的影响。方法 临床研究随机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3 5人 ,随机分入A(ACEI +安体舒通 )、B(ACEI)、C[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干预治... 目的 观察在同等控制血压前提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加安体舒通对心脏胶原更新的影响。方法 临床研究随机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3 5人 ,随机分入A(ACEI +安体舒通 )、B(ACEI)、C[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干预治疗 ]三组 ,观察一年 ,比较三种治疗方案对心肌胶原更新的影响。动物实验使用肾动脉上腹主动脉次全结扎高血压心肌肥厚模型SD大鼠 48只 ,随机分为A(ACEI +安体舒通 )、B(ACEI)、C(空白对照 )、D(伪手术 )四组 ,治疗 2个月 ,从病理上验证ACEI加安体舒通对心脏胶原更新的影响。结果 临床研究显示在同等控制血压的前提下 ,减低血清PⅢNP的疗效 ,ACEI联合抗醛固酮治疗优于单纯ACEI治疗 ,两者均优于非RAAS干预治疗。动物研究显示ACEI联合抗醛固酮治疗使心肌间质胶原沉积明显减低。结论 ACEI联合抗醛固酮治疗比单纯ACEI治疗更好的减低血清PⅢNP ,并使心肌间质胶原沉积明显减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 PⅢNP Ⅲ型胶原氨基端肽 纤维化 胶原 ACEi 安体舒通 心肌间质重构 高血压
下载PDF
人参皂苷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成骨细胞中PINP、β-CTX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申冬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8-741,I0035,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成骨细胞中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分泌的影响。方法:将出生24 h的SD大鼠头盖骨成骨细胞行体外原代及传代培养,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0、1、5、10、20...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成骨细胞中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分泌的影响。方法:将出生24 h的SD大鼠头盖骨成骨细胞行体外原代及传代培养,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0、1、5、10、20μmol/L)的人参皂苷传代培养21 d,行茜素红染色并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中观察成骨细胞矿化结节,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成骨组织中PINP、β-CTX表达水平。结果:人参皂苷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矿化结节形成,且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随着人参皂苷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大鼠成骨细胞中PINP、β-CTX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人参皂苷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矿化结节形成,其可能作用机制与人参皂苷可诱导成骨细胞组织中PINP、β-CTX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成骨细胞增殖 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β-胶原降解产物
原文传递
ACEI联合小剂量安体舒通对左室重构和胶原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艺虹 刘英琪 李天德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 :观察ACEI加安体舒通对心脏胶原更新和左室重量的影响。方法 :临床研究随机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35人 ,随机分入A(ACEI+安体舒通 )、B(ACEI)、C (非RAAS干预治疗 )三组 ,同等控制血压 ,观察 1年 ,比较 3种治疗方案对心肌胶原更... 目的 :观察ACEI加安体舒通对心脏胶原更新和左室重量的影响。方法 :临床研究随机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35人 ,随机分入A(ACEI+安体舒通 )、B(ACEI)、C (非RAAS干预治疗 )三组 ,同等控制血压 ,观察 1年 ,比较 3种治疗方案对心肌胶原更新和左室重量的影响。结果 :临床研究显示在同等控制血压的前提下 ,减低血清PⅢNP的疗效及减低左室重量指数 ,ACEI联合抗醛固酮治疗优于单纯ACEI治疗 ,优于非RAAS干预治疗。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ACEI联合抗醛固酮治疗比单纯ACEI治疗更好的减低血清PⅢNP和左室重量指数 ,并使心肌间质胶原沉积明显减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i 小剂量 安体舒通 左室重构 胶原更新 原发性高血压 心肌肥厚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SDF-1、PINP、IL-33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卫华 李超 段丽娟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7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患者中血清基质衍生因子1(SDF-1)、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97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SDF-1、PINP、IL-33水平。...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患者中血清基质衍生因子1(SDF-1)、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97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SDF-1、PINP、IL-33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SDF-1为(0.22±0.09)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INP和IL-33分别为(76.29±21.10)ng/L和(81.19±31.10)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SDF-1、PINP、IL-33水平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骨髓瘤类型患者血清SDF-1、PINP、IL-33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1个月血清SDF-1为(0.12±0.07)pg/ml,明显低于治疗无效患者(P<0.05),而PINP和IL-33分别为(120.20±21.17)ng/L和(189.28±45.59)pg/ml,明显高于治疗无效患者(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SDF-1水平明显升高,而PINP和IL-33水平明显降低,与临床分期和治疗疗效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基质衍生因子1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白细胞介素-33
下载PDF
从虚瘀论治对骨质疏松骨代谢指标PINP CTX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鹏 罗伟 《吉林中医药》 2018年第9期1024-1026,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从虚、瘀论治对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标志物PINP、CTX的影响。方法研究病例72例分为3组,各24例,均采用碳酸钙D3基础治疗。补肾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补肾中药应用,祛瘀组配合活血化瘀中药。观察6周后PINP、CTX的变化以及症状... 目的观察中医从虚、瘀论治对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标志物PINP、CTX的影响。方法研究病例72例分为3组,各24例,均采用碳酸钙D3基础治疗。补肾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补肾中药应用,祛瘀组配合活血化瘀中药。观察6周后PINP、CTX的变化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补肾组及祛瘀组在治疗前后PINP均有明显改善(P<0.01),补肾组CTX改善程度优于其他组(P<0.05);祛瘀组症状缓解有效率79.2%,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补肾中药能够促进成骨细胞活性,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起到抗骨质疏松作用;活血化瘀中药能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改善临床症状;在改善骨代谢上补肾法优于祛瘀法,在临床症状缓解上祛瘀法优于补肾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下载PDF
MRI评价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
17
作者 华靖 周南芳 +3 位作者 黄瑛 徐志清 夏小凤 张晓英 《中外医疗》 2009年第36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螺内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重构(LVRM)的影响。方法80例AMI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n=38)常规治疗,螺内酯组(n=4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40mg/d。在治疗6个月内检测2组患者血清Ⅲ型前...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螺内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重构(LVRM)的影响。方法80例AMI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n=38)常规治疗,螺内酯组(n=4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40mg/d。在治疗6个月内检测2组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血清透明质酸(HA)及心脏核磁共振,以评价左室纤维化和左室功能。结果治疗6个月后,螺内酯组PⅢNP、HA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LVEF明显升高,延迟强化灶体积明显下降(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小剂量螺内酯,可进一步抑制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螺内酯 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透明质酸
下载PDF
急性STEMI患者PⅢNP、Hs-CRP与心室重构的关系
18
作者 苏长阳 王明生 崔亮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5期813-814,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Hs-CRP、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与心室重构和预后的关系。方法:100例STEMI患者入选,ELISA法测定入CCU即刻血清中Hs-CRP,PⅢNP和发病第7天血清中PⅢNP含量。于发病第(7±2)天和...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Hs-CRP、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与心室重构和预后的关系。方法:100例STEMI患者入选,ELISA法测定入CCU即刻血清中Hs-CRP,PⅢNP和发病第7天血清中PⅢNP含量。于发病第(7±2)天和6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6个月复查超声△LVEDVI增加≥20%为重构组,ALVEDVI增加<20%为非重构组。结果:STEMI患者第7天血清PⅢNP浓度明显高于入院水平(P<0.001)。第7天血清PⅢNP浓度与入院即刻Hs-CRP浓度之间呈正相关,r=0.364,P<0.001。6个月随访时左心室重构发生率为27.96%,Logistic回归分析,Hs-CRP和第7天血清PⅢNP浓度为左心室重构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STEMI患者入院Hs-CRP和第7天血清PⅢNP水平与半年时心室重构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超敏C反应蛋白 心室重构
下载PDF
骨痿方对脾肾两虚兼血瘀型OVCF患者术后骨代谢β-CTX、PINP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玉梅 韩念荣 +2 位作者 罗啸 莫军 胡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947-950,共4页
目的探究骨痿方对脾肾两虚兼血瘀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术后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脊柱二科的60例脾肾两虚兼... 目的探究骨痿方对脾肾两虚兼血瘀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术后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脊柱二科的60例脾肾两虚兼血瘀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用骨痿方,治疗3个月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前后骨吸收标志物β-CTX与骨形成标志物PINP、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β-CTX、PINP、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β-CTX水平降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PINP水平降低,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脾肾两虚兼血淤型OVCF患者术后应采用骨痿方联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可有效改善骨代谢水平,减轻中医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性骨折 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 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 骨痿方
下载PDF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硬化蛋白、PINP、CTX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程力 常九州 周卫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74-878,883,共6页
目的比较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组、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水平,探讨SO与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tide,PINP)、Ⅰ型胶原C端肽(typeⅠcollagen carboxytermin... 目的比较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组、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水平,探讨SO与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tide,PINP)、Ⅰ型胶原C端肽(typeⅠ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peptide,CTX)、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比较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组、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3组间年龄、绝经年限、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股骨颈及平均腰椎BMD、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5-(OH)D3、SO、PINP、CTX各指标的差异,并做SO与上述指标的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骨质疏松症组年龄、绝经年限显著高于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P均=0.000),低骨量组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P=0.009、0.002);(2)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中25-(OH)D3缺乏113例(90.4%);(3)骨质疏松症组SO、PINP水平显著高于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P=0.000),低骨量组SO水平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P=0.045);(4)SO与PINP、年龄、绝经年限正相关(r=0.978、0.194、0.205),与股骨颈BMD、平均腰椎BMD、体重指数负相关(r=-0.518、-0.349、-0.24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O与PINP呈正相关(β=7.015,P=0.000)、与股骨颈BMD呈负相关(β=-11.245,P=0.023)。结论 (1)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者SO水平明显增高,与PI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股骨颈BMD呈显著负相关;(2)25(OH)D3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硬化蛋白 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 Ⅰ型胶原C端肽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