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ng Term Effects of Farming System on Soil Water Content and Dry Soil Layer in Deep Loess Profile of Loess Tableland in China 被引量:11
1
作者 CHENG Li-ping LIU Wen-zhao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382-1392,共11页
Soil water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land use/cover in the Loess Plateau in China. Water stored in thick loessal soil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s regulating vegetation growth. However, soil water in the deep... Soil water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land use/cover in the Loess Plateau in China. Water stored in thick loessal soil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s regulating vegetation growth. However, soil water in the deep loess proifle, which is critical for maintaining the function of the“soil water pool”is rarely studied because deep proifle soil samples are dififcult to collect. In this study, four experimental plots were established in 2005 to represent different farming systems on the Changwu Tableland:fallow land, fertilized cropland, unfertilized cropland, and continuous alfalfa. The soil water content in the 15-m-deep loess proifles was monitored continuously from 2007 to 2012 with the neutron probe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emporal variations in soil water proifles differed among the four farming systems. Under fallow land, the soil water content increased gradually over time, ifrst in the surface layers and later in the deep soil layers. In contrast, the soil water content decreased gradually under continuous alfalfa. The distributions of soil water in deep soil layers under both fertilized and unfertilized cropland were relatively stable over time. Thus farming system signiifcantly affected soil water content. Seven years after the start of the experiment, the soil water contents in the 15-m-deep proifles averaged 23.4%under fallow land, 20.3%under fertilized cropland, 21.6%under unfertilized cropland, and 16.0%under continuous alfalfa. Compared to measurements at the start of the experiment, both fallow land and unfertilized cropland increased soil water storage in the 15-m loess proifles. In contrast, continuous alfalfa reduced soil water storage. Fertilized cropland has no signiifcant effect on soil water storag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deep soil water can be replenished under the fallow and unfertilized farming systems. Dry soil layers (i.e., those which have soil water content less than the stable ifeld water capacity) in the subsoil of the Changwu Tableland region can be classiifed as either temporary dry soil layers or persistent dry soil layers. Temporary dry soil layers, which typically form under annual crops, often disappear during wet years. Persistent dry soil layers generally develop under perennial vegetation. Even after removing the vegetation, persistent dry soil layers remain for several decades. This study provides information useful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oil water resources in the Loess Table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ming system temporal variability soil water dried soil layer Loess Plateau
下载PDF
Soil water resources use limi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Ting Ning Zhongsheng Guo +1 位作者 Mancai Guo Bing H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3年第5期100-105,共6页
Soil water is a key factor limiting plant growth in water-limited regions. Without limit of soil water used by plants, soil degradation in the form of soil desiccation is easy to take place in the perennial forestland... Soil water is a key factor limiting plant growth in water-limited regions. Without limit of soil water used by plants, soil degradation in the form of soil desiccation is easy to take place in the perennial forestland and grassland with too higher density or productivity. Soil water resources use limit (SWRUL) is the lowest control limit of soil water resources which is used by plants in those regions. It can be defined as soil water storage within the maximum infiltration depth in which all of soil layers belong to dried soil layers. In this paper, after detailed discussion of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water and plant growth in the Loess Plateau, the definition, quantitative method,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SWRUL are introduced. Henceforth,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SWRUL an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oil water resources. All those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designing effective restoration project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soil water resources in water- limited region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iltration Depth dried soil layer WILTinG Coefficient soil water Resources USE LIMIT initial Stage to Regul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water and Plant Growth
下载PDF
层状双氢氧化物在环境修复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致达 石瑶 +6 位作者 张凤姣 娄伟 王琳玲 盛安旭 吴晓晖 昝飞翔 陈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801-5810,共10页
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具有优良的吸附与催化性能。作为一种近年来被环境领域密切关注的新型功能材料,LDHs被广泛应用于去除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本文基于对过去十几年的文献与报道进行了聚类数据分析,介绍了L... 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具有优良的吸附与催化性能。作为一种近年来被环境领域密切关注的新型功能材料,LDHs被广泛应用于去除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本文基于对过去十几年的文献与报道进行了聚类数据分析,介绍了LDHs的制备与改性方法,总结了LDHs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基于LDHs优异的性能,针对污染场景对LDHs进行功能改性,能够实现对特定污染物的去除,解决相应的环境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LDHs对染料废水、畜禽养殖和制药废水中的染料、抗生素等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降解机制,并探讨了LDHs对采选冶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机制以及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治理,展望了LDHs在农田修复和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领域中的应用。本文为LDHs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作出较全面的总结,同时指出了LDHs研究目前存在的局限与挑战,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氢氧化物 废水治理 水体修复 土壤修复 二氧化碳捕集
下载PDF
广西贺巴高速来都段石漠化边坡植被恢复和生态防护技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山 付涛 +4 位作者 周成 罗祺 周泽昶 陈晓明 杨礼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9251-9259,共9页
石漠化边坡的植被恢复和生态防护是目前绿色公路建设的热点问题,常用框格植草措施减缓雨水对边坡的冲刷破坏,加快坡面的植被恢复进程。结合广西贺巴高速来都段石漠化边坡植被恢复项目,通过对现场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剖... 石漠化边坡的植被恢复和生态防护是目前绿色公路建设的热点问题,常用框格植草措施减缓雨水对边坡的冲刷破坏,加快坡面的植被恢复进程。结合广西贺巴高速来都段石漠化边坡植被恢复项目,通过对现场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剖析了石漠化边坡框格内填土植草的植被恢复和生态防护技术在应用中发现的一些技术问题,提出了框格内填土局部稳定技术的新型解决方案,并进一步在该石漠化边坡,推广应用了采用水土共蓄的新型板槽进行植被恢复和生态防护的最新发明技术,以期对石漠化边坡的植被恢复提供积极的技术措施和建议,促进石漠化地区绿色公路建设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石漠化边坡 坡面框格植被恢复 水土分层共蓄 新型板槽植被恢复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植被建设的土壤水文效应 被引量:100
5
作者 王国梁 刘国彬 +1 位作者 常欣 许明祥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9-344,共6页
以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植被恢复后不同植被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情况,得出如下结论:①草地土壤水分含量大于灌木林地,灌木林地土壤水分含量大于乔木林地;②选用乡土树种油松造林对土壤的干化程度较轻,选用刺槐造林时要考虑立地条件... 以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植被恢复后不同植被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情况,得出如下结论:①草地土壤水分含量大于灌木林地,灌木林地土壤水分含量大于乔木林地;②选用乡土树种油松造林对土壤的干化程度较轻,选用刺槐造林时要考虑立地条件和造林密度,林草隔带种植可以减轻土壤干化程度;③灌木林下阴坡土壤干层并不比阳坡干层程度轻。土壤干化程度和植被种类直接相关。此外,受种植密度及人为干扰影响;④和以前人们的认识不同,天然草本植被也会形成土壤干层,其中白羊草和长芒草形成有利于自身群落稳定的干层,但茭蒿形成的干层则对自身稳定不利,在植被建设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植被恢复 土壤水文效应 土壤干层 土壤干化 土壤水分 小流域 植被建设
下载PDF
修剪对黄土丘陵区枣树蒸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魏新光 陈滇豫 +3 位作者 Liu Shouyang 汪星 高志永 汪有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4-202,315,共10页
对枣树树体进行梯度修剪,采用热扩散探针(TDP)液流监测系统和中子水分仪对枣树的蒸腾和土壤水分进行同步动态监测,通过2年连续监测发现:修剪对枣树不同时间尺度上的蒸腾均有显著影响。修剪可以显著降低枣树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的树... 对枣树树体进行梯度修剪,采用热扩散探针(TDP)液流监测系统和中子水分仪对枣树的蒸腾和土壤水分进行同步动态监测,通过2年连续监测发现:修剪对枣树不同时间尺度上的蒸腾均有显著影响。修剪可以显著降低枣树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的树体蒸腾,降低对土壤水分的消耗。与对照处理相比,轻度、中度和重度修剪的枣树全生育期蒸腾总量分别下降31.7%、52.0%和68.6%。通过线性和非线性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蒸腾和树体规格指标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自然降水量和修剪目标产量的数学模型。提出适宜的陕北枣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产量为1.2×104kg/hm2,适宜的节水型修剪调控树体指标为冠幅体积和新稍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型修剪 蒸腾 树体结构 土壤干层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评定指标的改进及分级标准 被引量:13
7
作者 段建军 王小利 +2 位作者 张彩霞 高照良 李锐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154,共4页
土壤干层是黄土高原普遍存在的特殊土壤水文现象,研究其现状、成因、防治、调控措施等对科学认识区域植被承载力、土地生产力以及低效林草改造和可持续植被建设等有重要理论与生产指导意义,而合理通用评判指标与分级标准是开展土壤干层... 土壤干层是黄土高原普遍存在的特殊土壤水文现象,研究其现状、成因、防治、调控措施等对科学认识区域植被承载力、土地生产力以及低效林草改造和可持续植被建设等有重要理论与生产指导意义,而合理通用评判指标与分级标准是开展土壤干层研究的基础。目前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尚无统一评判指标与分级标准,给区域土壤干层研究带来困难。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用土壤有效水饱和度/不饱和度作为土壤干层评判指标,并给出其分级标准。该评判指标计算简单,具通用性和可比性,可望成为土壤干层的通用评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干层 评判指标 土壤有效水饱和度
下载PDF
咸阳市三原县新庄不同植被土层含水量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赵景波 牛俊杰 +1 位作者 杜娟 黄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7-252,共6页
通过测定咸阳市三原县新庄2005和2006年降雨正常年份人工林地土壤含水量得知,从地表向下土层含水量呈由高到低再到高的变化;2005年草地和玉米地土层含水量由上向下呈逐渐增高趋势,比同年12龄杨树林地和13龄中国梧桐林地平均含水量高约7%... 通过测定咸阳市三原县新庄2005和2006年降雨正常年份人工林地土壤含水量得知,从地表向下土层含水量呈由高到低再到高的变化;2005年草地和玉米地土层含水量由上向下呈逐渐增高趋势,比同年12龄杨树林地和13龄中国梧桐林地平均含水量高约7%。2003年降水量达880 mm丰水年后,人工林土壤干层中水分完全恢复,人工林出现持续近4年茂盛生长期,预计2007年该区将会再次出现发育弱的土壤干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原县新庄 土层含水量 人工植被 水分恢复 干层发生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苜蓿草地土壤干燥化特征与粮草轮作土壤水分恢复效应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美艳 李军 +3 位作者 孙剑 王学春 方新宇 任晶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526-4534,共9页
实地测定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固原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和连作8a苜蓿草地翻耕轮作不同年限粮食作物后深层土壤水分特征,分析了苜蓿草地土壤干燥化特征和粮草轮作对土壤水分的恢复效应。结果表明:(1)苜蓿连作1a、5a、8a和12a等4类苜蓿... 实地测定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固原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和连作8a苜蓿草地翻耕轮作不同年限粮食作物后深层土壤水分特征,分析了苜蓿草地土壤干燥化特征和粮草轮作对土壤水分的恢复效应。结果表明:(1)苜蓿连作1a、5a、8a和12a等4类苜蓿草地0~1000cm土层平均土壤湿度值为6.6%,平均土壤水分过耗量702.8mm,平均土壤干燥化速率147.1 mm/a,达到强烈干燥化程度,苜蓿连作5a土壤干层深度超过1000cm,苜蓿连作8a土壤干层深度超过1360cm,苜蓿草地合理利用年限为7a。(2)连作8a苜蓿草地翻耕并轮作4~7a和25a粮食作物等5类粮田0~1000cm土层土壤湿度介于6.74%~11.95%,土壤贮水量恢复值介于210.6~887.3mm,平均土壤水分恢复速率为80.8mm/a。轮作6a后粮田土壤干层轻度恢复程度以上深度达到1000cm。通过粮草轮作使苜蓿草地土壤湿度恢复到当地土壤稳定湿度需要13a以上。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适宜的粮草轮作模式为:7a苜蓿→13a粮食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半干旱区 苜蓿草地 土壤干层 粮草轮作 土壤水分恢复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深层干化土壤中节水型修剪枣树生长及耗水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文飞 汪星 +2 位作者 汪有科 张敬晓 惠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0-148,共9页
黄土丘陵区人工林地深层土壤干层是否影响后续植物的生长是众多学者关心的热点。该文在砍伐23 a生旱作山地苹果园地后休闲4 a又栽植枣树,连续3 a观测干化土壤中枣树的生长及土壤水分变化,研究采用节水型修剪的再植枣林的生长及耗水情况... 黄土丘陵区人工林地深层土壤干层是否影响后续植物的生长是众多学者关心的热点。该文在砍伐23 a生旱作山地苹果园地后休闲4 a又栽植枣树,连续3 a观测干化土壤中枣树的生长及土壤水分变化,研究采用节水型修剪的再植枣林的生长及耗水情况。结果表明,前期23 a生苹果园地已使0~1 000 cm深土壤干化,休闲4 a后0~300 cm土层水分得到恢复,300~500 cm范围为中度偏重亏缺,500~700 cm为中度亏缺,700~1 000 cm为轻度亏缺;3龄枣树时开始采取节水型修剪,0~300 cm土层有效水分被消耗34.97%,至4龄时0~300 cm范围内前期恢复的土壤水分已消耗殆尽;在此情况下采取节水型修剪的枣树仍可保持良好生长,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相同水分条件下的常规修剪枣树,产量可达正常水分条件下枣树的1.39倍以上,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可达1.52倍以上。研究结果证明节水型修剪是半干旱区深层干化土壤中枣树克服雨量不足和土壤水分亏缺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果园 干层 枣树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青海湖西吉尔孟附近土壤水分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景波 侯雨乐 +1 位作者 曹军骥 张冲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4-400,共7页
根据对青海湖北刚察县吉尔孟乡草地土壤含水量测定和粒度分析,研究了土壤水分变化等问题。研究区土层上部粒度成分以粗粉砂为主,下部以细砂为主。2009年该区草地土壤重力水分布深度达到了60 cm左右。土壤上部含水量丰富,下部水分严重不... 根据对青海湖北刚察县吉尔孟乡草地土壤含水量测定和粒度分析,研究了土壤水分变化等问题。研究区土层上部粒度成分以粗粉砂为主,下部以细砂为主。2009年该区草地土壤重力水分布深度达到了60 cm左右。土壤上部含水量丰富,下部水分严重不足。在土层约80 cm深度之下出现了中等干层和部分严重干层。该区土壤干层的发育阻隔了大气降水向地下深处的入渗,属于异常水分循环类型。该区土壤水分处于负平衡状态,指示当地的降水量并不能充分满足草原植被生长的需要。吉尔孟乡土壤蓄水量较少,易于发生生态环境的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土壤干层 水分循环 水分平衡 青海湖西部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建设的环境效应 被引量:42
12
作者 黄奕龙 傅伯杰 陈利顶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2,共4页
水土保持是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基础,但在有效拦蓄径流和泥沙的同时,水土保持建设改变了水分和养分的静态分布格局和动态循环过程,并由此对区域的环境产生影响。分析了水土保持建设对水文环境和土壤环境的影响及其研究动态。不同... 水土保持是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基础,但在有效拦蓄径流和泥沙的同时,水土保持建设改变了水分和养分的静态分布格局和动态循环过程,并由此对区域的环境产生影响。分析了水土保持建设对水文环境和土壤环境的影响及其研究动态。不同水保措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和控制水文过程,改善流域的水质,提高土壤的质量,提高土壤的含水率;而人工林草植被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土壤含水率。同时对黄河断流以及土壤干层与水土保持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黄河流域 土壤干层
下载PDF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横断面土壤水分生态特征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文兆 胡梦珺 +1 位作者 侯喜禄 李凤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5-100,共6页
在半干旱地区甘肃榆中北部中连川流域取一横断面,根据地形部位与利用条件布设11个测点,用土钻法监测土壤水分剖面分布与动态,测深到5m。各立地条件年内4月到12月土壤水分动态趋势多样。流域横断面的土壤湿度均较低,2~5m平均值一般都小... 在半干旱地区甘肃榆中北部中连川流域取一横断面,根据地形部位与利用条件布设11个测点,用土钻法监测土壤水分剖面分布与动态,测深到5m。各立地条件年内4月到12月土壤水分动态趋势多样。流域横断面的土壤湿度均较低,2~5m平均值一般都小于10%,其中以坡地苜蓿与半阳坡柠条林地最干燥。该地区土壤干燥化层是普遍存在的,不仅存在于人工植被,也存在于天然植被。径流富集叠加可显著改善土壤水分状况,隔坡水平梯田是其重要途径。退耕还草中要考虑各类草地的比例、苜蓿种植的适宜规模及其持续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 小流域横断面 土壤水分 生态特征 土壤干层 退耕还草 集雨农业
下载PDF
半干旱区人工林草地土壤旱化与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被引量:193
14
作者 郭忠升 邵明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640-1647,共8页
近年来在黄土高原地区多年生林草地 ,出现了以土壤旱化为主要特征的土壤退化现象。退化土壤反过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最终将导致植物群落衰败和生态系统的退化 ,从而影响到林草植被的长期稳定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持续稳定发挥 ,... 近年来在黄土高原地区多年生林草地 ,出现了以土壤旱化为主要特征的土壤退化现象。退化土壤反过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最终将导致植物群落衰败和生态系统的退化 ,从而影响到林草植被的长期稳定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持续稳定发挥 ,这已成为当前林草植被建设的重大问题之一。分析了土壤旱化现象与土壤干层的关系 ,探讨了土壤干层的划分标准。认为防止土壤旱化的主要措施就是控制林草地密度和生产力 ,而控制林草地密度和生产力的理论依据就是土地植被承载力。在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植物吸收和利用的土壤水分主要依靠当地的天然降水 ,土壤水分是限制植物生长的决定因子 ,该类地区土地植被承载力实质上为土壤水分的植被承载力。作者定义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为土壤水分承载植物的最大负荷。它是指在较长时期内 ,在现有的条件下 ,当植物根系可吸收和利用土层范围内土壤水分消耗量等于或小于土壤水分补给量时 ,所能维持特定植物群落健康生长的最大密度。探讨了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和影响因素 ,认为凡是影响林草地土壤水分的补给和消耗 ,植物群落生长发育和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因素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类型及其发育阶段 ,抚育管理措施都影响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数值。开展土壤水分植被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林草地 土壤旱化 土壤干层 防治措施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撂荒坡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水分常数的垂直变异 被引量:20
15
作者 宁婷 郭忠升 李耀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6-170,共5页
为探索黄土丘陵区不同深度土壤的持水和供水特性,选择典型多年撂荒坡地,分层取0-400cm纵深剖面原状土样测其主要土壤理化指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其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主要水分常数的垂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土层土壤水分... 为探索黄土丘陵区不同深度土壤的持水和供水特性,选择典型多年撂荒坡地,分层取0-400cm纵深剖面原状土样测其主要土壤理化指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其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主要水分常数的垂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土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可用Gardner幂函数方程进行很好地拟合。方程中的参数a、b均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垂直变化规律,极小值分别出现在160cm和120cm土深处;由方程推得的各水分常数的垂直变化规律与之相似,极小值也位于160cm土深处。土壤的持水和供水能力以0-40cm和240-400cm土层较强,中间土层较弱。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以及容重是影响上述垂直变异性的主要因子。本区土壤水资源利用限度等于0-290cm范围内各土层土壤含水量降至凋萎系数时的土壤水资源残留量,为222.84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水分常数 垂直变异 土壤干层 土壤水资源理利用限度
下载PDF
长武旱塬草粮轮作田土壤水分可持续利用模式模拟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学春 李军 郝明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57-266,共10页
采用实地观测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长期定位试验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不同草粮轮作模式的模拟研究,分析了长武旱塬草粮轮作田的土壤水分恢复效应,以期探索出适合该地区的土壤水分可持续利用的草粮轮作模式。验证结果表明:草粮轮作田... 采用实地观测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长期定位试验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不同草粮轮作模式的模拟研究,分析了长武旱塬草粮轮作田的土壤水分恢复效应,以期探索出适合该地区的土壤水分可持续利用的草粮轮作模式。验证结果表明:草粮轮作田0~2m土层土壤贮水量模拟值和观测值间的相关系数为0.97;0~5m土层土壤湿度的模拟值和观测值间相关系数在苜蓿草地、冬小麦田和马铃薯田分别为0.94、0.93和0.87,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模拟结果表明:苜蓿翻耕后,种植马铃薯和糜子均有利于土壤水分的恢复。在土壤干燥化程度较严重时,种植冬小麦或者春玉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壤干燥化;在无干燥化或者干燥化程度较轻时,种植冬小麦和春玉米会导致土壤含水率的下降。在长武旱塬,"马铃薯-糜子-春玉米-马铃薯-糜子-冬小麦"的粮食轮作模式有利于苜蓿地土壤水分恢复,持续种植9~12a后可以再次种植苜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模型 草粮轮作模式 土壤干层 水分恢复 长武旱塬
下载PDF
陕西省靖边县不同土层含水量与干层差异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景波 孙贵贞 +1 位作者 顾静 肖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共5页
根据野外考察和土层含水量的测定,研究了靖边县沙地土层和黄土层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靖边几个研究点的沙地土层平均含水量小于3%,杨树林地黄土层平均含水量为7%左右;沙地土层含水量远低于黄土层含水量,杨树林沙地和沙柳沙地已经出现... 根据野外考察和土层含水量的测定,研究了靖边县沙地土层和黄土层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靖边几个研究点的沙地土层平均含水量小于3%,杨树林地黄土层平均含水量为7%左右;沙地土层含水量远低于黄土层含水量,杨树林沙地和沙柳沙地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土壤干层,杨树林地黄土层出现了发育中等的土壤干层,干层发育深度都已超过6m。干旱气候是引起干层发生的主要因素,人工灌木和树种消耗水分较多也促进了干层的发育。沙地区应以发展耐旱草灌为主的植被,黄土分布区也应发展草灌为主的植被,但在黄土分布的洼地区和有外来水源的地区可以发展耐旱的乔、灌、草相结合的植被。在靖边县这一土壤干层发育较严重的地区,造林一般不能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反而会导致深部土壤水分的过量消耗等不良后果,因此该区是不适于造林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县 沙土含水量 黄土含水量 土壤干层
下载PDF
陕西省延川县孙家塬经济林土壤水分和水分平衡 被引量:10
18
作者 牛俊杰 马树苗 +1 位作者 赵景波 周旗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38,共6页
对陕西省延川县孙家塬枣树林和苹果林4m深度土层水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土壤水分有效性、土壤干层及其水循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枣树林地含水量平均为10.6%,还有4.5%的土壤水资源可以利用。苹果林地4m深度范围内平均含水量... 对陕西省延川县孙家塬枣树林和苹果林4m深度土层水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土壤水分有效性、土壤干层及其水循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枣树林地含水量平均为10.6%,还有4.5%的土壤水资源可以利用。苹果林地4m深度范围内平均含水量为7.4%,2.0—4.0m深度范围内土壤水资源基本耗尽。苹果林地土壤含水量自上向下呈现高—低—高分层变化特点,枣树林地土壤水分剖面垂向分层不明显。枣树林地和苹果林地土壤水分基本都呈难效水状态,但枣树林土壤水分接近中效水,土壤水分对苹果林生长具有严重的抑制作用,对枣树林的生长基本没有抑制作用。枣树林地2.0—4.0m深度范围仅有轻度干层发育,苹果林地土层2.0—4.0m深度范围有轻度干层、中度干层和重度干层发育。苹果林地和枣树林地土壤干层切断了深层水分与上层的联系。水循环主要表现为地表水循环,基本不存在地下水循环,形成了土壤—植物—大气的水分循环模式,属于异常水分循环类型。干层长期发展会导致该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和地下水资源减少。该区土壤水分条件更适于发展枣树经济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土壤含水量 干层分布 水分平衡 陕西省延川县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横断面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赫晓慧 温仲明 +1 位作者 李锐 卜耀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8期243-246,共4页
以黄土丘陵区的纸坊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横断面上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特征,得出如下规律:①从总体来看,土壤水分含量大致是阴坡高于阳坡,坡下高于坡上,地形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植被的影响也非常重要。②在小流域断面水分分布中,乔木林... 以黄土丘陵区的纸坊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横断面上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特征,得出如下规律:①从总体来看,土壤水分含量大致是阴坡高于阳坡,坡下高于坡上,地形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植被的影响也非常重要。②在小流域断面水分分布中,乔木林地的平均含水量最低,灌木林次之,草本植被最高。表明丘陵区最适宜的植被应是草本植被和灌木群落。③植被的生长弱化了断面地形变化的影响,刺槐的阴阳坡、上下坡的土壤水分含量趋于接近,柠条的生长良好时的大耗水量也使阴坡和坡下的水分优势减弱,长势良好的草本群落使梁峁坡上的土壤水分状况优于其他坡位。④纸坊沟小流域除阴坡草本植被外,全部有土壤干层的存在,但并不影响植被的正常生长,因此,在植被恢复良好的地区,干层的产生是正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壤水分 空间分布特征 横断面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植物生长与土壤水关系调控起始期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郭忠升 李耀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721-5729,共9页
确定植物生长与土壤水关系调控起始期是可持续利用土壤水资源的基础。以柠条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子仪对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撂荒地,1~5年生柠条林生长和土壤水分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 a内,随着时间推移,柠条利用土壤水分深度... 确定植物生长与土壤水关系调控起始期是可持续利用土壤水资源的基础。以柠条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子仪对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撂荒地,1~5年生柠条林生长和土壤水分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 a内,随着时间推移,柠条利用土壤水分深度从播种时的表层土壤增加到220 cm;随着林龄增加,除丰水年2年生柠条林地土壤储水量增加外,柠条利用土壤水分深度和耗水量增加,林地土壤储水量下降。在2004年生长末期,3年生柠条林地1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低于萎蔫系数,4年生柠条林地土壤旱化加剧,柠条生长与土壤水关系调控起始期是第5年。此时需要调控柠条生长与土壤水关系,采取措施降低柠条水分耗水量,实现土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 柠条生长 土壤水资源利用 土壤干层 调控 起始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