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Low Temperature Stress and INA Bacteriaon Chlorophyll a Fluorescence Induction Kineticsin Young Fruit of Two Apricot Cultivars 被引量:3
1
作者 YANG Jian-min , MENG Qing-rui, PENG Wei-xiu, WANG Xue-dong , ZHANG Yuan-hui , SUN Fu-zai, ZHAO Ting-chang and LI Shao-hua(College of Forestry ,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0 , P. R. China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Chinese Aeademy of Argricultural Sciences , Beijing 100094 , P. R. China College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94 , P. R.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344-1349,共6页
Effects of low temperature and INA bacteria on the change of chlorophyll a fluorescence inyoung fruit from two apricot cultivars were investigated. Low temperature decreased the potential activity(Fv/Fo) ,conversion e... Effects of low temperature and INA bacteria on the change of chlorophyll a fluorescence inyoung fruit from two apricot cultivars were investigated. Low temperature decreased the potential activity(Fv/Fo)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primary light energy (Fv/Fm)of PS Ⅱ and photochemical quenching (qP) inyoung fruit of two apricot cultivars. Low temperature enhanced 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 qN, decreasingthe quantum yield of photosynthetic electron transfer. The presence of ice nucleating active (INA) bacteria in-tensified the effects of low temperature, raised the injury temperature threshold from - 4℃ to - 2 - - 3℃.INA bacteria can be a factor to induce frost susceptibility of apricot fruit. The amount of damaged PS Ⅱ activi-ty center was related to apricot fruit size and cultiv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ricot young fruit CHLOROPHYLL a fluorescence PS activity center qP qN Cold resis-tance Ice nucleating active bactetia
下载PDF
不同种类柑桔种质幼果药用功能成分比较
2
作者 黄乐 罗健铭 +7 位作者 江龙堤 韩健 廖满余 刘宏彬 张惠敏 卢晓鹏 盛玲 金燕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2,共9页
7月上中旬从湖南省和湖北省采集47份柑桔种质(枳Poncirus trifoliata种质35份,酸橙Citrus aurantium、香橙C.junos、宽皮桔C.reticulata和枸橼C.medica种质各3份)的幼果,对总黄酮、总酚和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对其中15份种质... 7月上中旬从湖南省和湖北省采集47份柑桔种质(枳Poncirus trifoliata种质35份,酸橙Citrus aurantium、香橙C.junos、宽皮桔C.reticulata和枸橼C.medica种质各3份)的幼果,对总黄酮、总酚和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对其中15份种质(枳、酸橙、香橙、宽皮桔和枸橼种质各3份)的11种药用功能成分进行检测,对不同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基于功能成分指标等对15份种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之间的功能成分种类和含量差异显著,其中汉森1号酸橙、汉森2号酸橙及丹江口红桔总黄酮、总酚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均较高;在15份种质中,汉森2号酸橙、汉森1号酸橙和丹江口香橼的柚皮苷含量较高,圆叶莽山野桔的异欧前胡素、辛弗林和橙皮苷含量较高,普通枳和枳22号的欧前胡素含量较高,汉森1号酸橙和汉森2号酸橙的新橙皮苷和芦丁含量较高,香橙2号和香橙1号的芸香柚皮苷含量较高,枸橼C-05的柠檬苦素含量较高,柚皮素与橙皮素在15份种质中均未检测到。总酚与总黄酮呈显著正相关,新橙皮苷分别与总抗氧能力、总酚、芸香柚皮苷呈显著正相关;柠檬苦素与橙皮苷呈显著负相关,与欧前胡素呈显著正相关。基于功能成分指标等,15份种质可聚类为6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幼果 功能成分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春季低温对樱桃萌芽期和幼果期冻害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裴秀苗 苏欢 +2 位作者 裴昭萌 邹正姗 丁雪腈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樱桃萌芽期、幼果期低温冻害等级指标可用最低气温和低温持续时间表示.为研究春季低温对樱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萨米脱”樱桃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1℃~0℃,-2℃~-1℃,-3℃~-2℃,-4℃~-3℃共4个不同低温、及0.5,1,1.5,2,2.5... 樱桃萌芽期、幼果期低温冻害等级指标可用最低气温和低温持续时间表示.为研究春季低温对樱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萨米脱”樱桃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1℃~0℃,-2℃~-1℃,-3℃~-2℃,-4℃~-3℃共4个不同低温、及0.5,1,1.5,2,2.5,3,3.5,4 h共8个不同持续时间模拟樱桃萌芽期、幼果期的低温冻害过程,以确定樱桃萌芽期、幼果期不同等级冻害的气象指标.结果表明,遭遇低温时,温度越低、低温持续时间越长,冻害等级越高.萌芽期温度低于-1℃、持续时间大于2 h或温度低于-2℃、低温持续时间大于1.5 h时,樱桃会发生花源基褐变、萎焉并影响产量的重度以上冻害;幼果期温度低于-1℃,持续时间大于3 h或温度低于-2℃,低温持续时间大于2 h时,樱桃表皮会出现褐色斑点,果肉褐色等表征的重度以上冻害,由此可见,樱桃幼果期的耐冻能力优于萌芽期.冻害指标的确定能为低温冻害预警发布以及防御措施的实施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 低温冻害指标 低温模拟 萌芽期 幼果期
下载PDF
朝阳地区幼果期苹果树的丰产管理技术研究
4
作者 丛和均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1期9-10,25,共3页
苹果树是朝阳市的重要经济树种,对提高农户收入、调整农林业产业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幼果期管理是实现苹果丰产优质的关键,该文结合朝阳市实际,从土肥水管理、果实管理、整形修剪、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幼果期苹果树的管理技术要点... 苹果树是朝阳市的重要经济树种,对提高农户收入、调整农林业产业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幼果期管理是实现苹果丰产优质的关键,该文结合朝阳市实际,从土肥水管理、果实管理、整形修剪、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幼果期苹果树的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为果农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富苹果 幼果期 管理技术
下载PDF
不同土壤处理对重茬地苹果幼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5
作者 陈涛 《北方果树》 2024年第2期24-26,共3页
重茬栽培存在重茬障碍问题,严重影响苹果幼树的生长发育。作者研究不同土壤处理对重茬地苹果幼树生长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处理均有较好效果,明显提高果树成活率、促进树体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其中,多菌灵+菌肥、... 重茬栽培存在重茬障碍问题,严重影响苹果幼树的生长发育。作者研究不同土壤处理对重茬地苹果幼树生长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处理均有较好效果,明显提高果树成活率、促进树体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其中,多菌灵+菌肥、棉隆熏蒸+菌肥、客土3个处理的效果最好,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茬地 土壤处理 苹果幼树 生长 结果
下载PDF
基于YOLO v7-ECA模型的苹果幼果检测 被引量:10
6
作者 宋怀波 马宝玲 +2 位作者 尚钰莹 温毓晨 张姝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3-242,共10页
为实现自然环境下苹果幼果的快速准确检测,针对幼果期苹果果色与叶片颜色高度相似、体积微小、分布密集,识别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高效通道注意力(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ECA)机制的改进YOLO v7模型(YOLO v7-ECA)。在模型... 为实现自然环境下苹果幼果的快速准确检测,针对幼果期苹果果色与叶片颜色高度相似、体积微小、分布密集,识别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高效通道注意力(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ECA)机制的改进YOLO v7模型(YOLO v7-ECA)。在模型的3条重参数化路径中插入ECA机制,可在不降低通道维数的前提下实现相邻通道局部跨通道交互,有效强调苹果幼果重要信息、抑制冗余无用特征,提高模型效率。采集自然环境下苹果幼果图像2557幅作为训练样本、547幅作为验证样本、550幅作为测试样本,输入模型进行训练测试。结果表明,YOLO v7-ECA网络模型准确率为97.2%、召回率为93.6%、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为98.2%、F1值为95.37%。与Faster R-CNN、SSD、Scaled-YOLO v4、YOLO v5、YOLO v6、YOLO v7网络模型相比,其mAP分别提高15.5、4.6、1.6、1.8、3.0、1.8个百分点,准确率分别提高49.7、0.9、18.5、1.2、0.9、1.0个百分点,F1值分别提高33.53、2.81、9.16、1.26、2.38、1.43个百分点,召回率相较于Faster R-CNN、SSD、YOLO v5、YOLO v6、YOLO v7网络模型分别提高5.0、4.5、1.3、3.7、1.8个百分点;单幅图像检测时间为28.9 ms,可实现苹果幼果的高效检测。针对幼果目标模糊、存在阴影和严重遮挡的情况,本研究采用550幅测试图像进行模型鲁棒性检验。在加噪模糊情况下,YOLO v7-ECA的mAP为91.1%,F1值为89.8%,与Faster R-CNN、SSD、Scaled-YOLO v4、YOLO v5、YOLO v6、YOLO v7网络模型相比其mAP分别提高26.3、21.0、5.4、8.0、11.5、8.9个百分点,F1值分别提高27.19、7.08、8.50、4.20、3.94、4.67个百分点;在阴影情况下,YOLO v7-ECA的mAP为97.5%,F1值为95.36%,与Faster R-CNN、SSD、Scaled-YOLO v4、YOLO v5、YOLO v6、YOLO v7网络模型相比其mAP分别提高14.8、8.8、2.1、2.4、5.4、2.5个百分点,F1值分别提高21.51、2.60、10.49、1.53、3.23、2.56个百分点;在严重遮挡情况下,YOLO v7-ECA的mAP为98.6%,F1值为94.8%,与Faster R-CNN、SSD、Scaled-YOLO v4、YOLO v5、YOLO v6、YOLO v7网络模型相比其mAP分别提高21.7、13.7、2.3、2.4、4.8、2.2个百分点,F1值分别提高28.29、3.50、6.45、0.96、1.36、1.36个百分点。该网络模型可在保证网络模型精度的同时拥有较快的检测速度,且对场景模糊、阴影和严重遮挡等影响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该研究可为幼果实时检测系统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幼果 检测 YOLO v7 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 机器视觉
下载PDF
Determinants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Intake among Secondary School Pupils in the City of Bobo-Dioulasso (Burkina Faso): A Cross-Sectional Study
7
作者 Téné Marceline Yaméogo Issiaka Sombié +10 位作者 Carole Gilberte Kyelem Oumar Guira Djingri Lankoandé Bazoumana Coulibali Mireille Marie Déborah Tapsoba Alassane Ilboudo Aimée Sankaye-Lagom Kissou Abraham Bagbila Apollinaire Sawadogo Macaire Sampawinde Ouédraogo Youssouf Joseph Drabo 《Ope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According to WHO, eating at least five portions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a day at an early age is protective against cancer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diabet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among secon... According to WHO, eating at least five portions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a day at an early age is protective against cancer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diabet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among secondary school pupils in the city of Bobo-Dioulasso, the level of observation of this recommendation and the associated factors. Methods: This wa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conducted from March to April 2016, among secondary school pupils in 1st Form, 4th Form and 7th Form of public and private secondary schools. The diet survey methods were the recalling of the last 24 hours associated with intake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An intake of less than one fruit (or a slice of a big fruit) per day and for vegetables, less than one portion of raw or cooked vegetables per day was considered insufficient. Results: A total of 1993 pupils were surveyed. The mean age was 17.5 ± 3.6 years and the sex ratio 0.7;75.4% and 90.0% of pupils had insufficient daily intake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respectively. The determinants of this consumption deficiency were: Sex (male, OR = 1.7 (1.3 - 2.2)), secondary school (public, OR = 1.6 (1.3 - 2.0)), class (4th Form, OR = 2.5 (1.5 - 4.2)/7th Form, OR = 3.7 (2.7 - 5.1)), the mother (thin build, OR = 3.2 (2.0 - 5.3)/overweight/obesity, OR = 2.8 (1.6 - 4.7)) and physical inactivity (OR = 1.5 (1.2 - 2.0)). Conclusion: The promotion of a healthy diet among secondary school pupil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type of school, sex, educational level, physical activity and mothers’ influ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uit and VEGETABLES INTAKE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young SUBJECT
下载PDF
基于BG和RTHTR图像处理的苹果目标检测
8
作者 张涛 李志升 《电子设计工程》 2023年第10期135-140,共6页
针对苹果幼果与其背景相似度高的检测问题,图像处理方法被提出来增强目标的注意力机制,并通过YOLOV4目标检测框架进行目标检测任务。近年来,目标检测技术成功应用于人脸识别、自动驾驶等领域,该文针对在苹果幼果检测的近景阶段中,为了... 针对苹果幼果与其背景相似度高的检测问题,图像处理方法被提出来增强目标的注意力机制,并通过YOLOV4目标检测框架进行目标检测任务。近年来,目标检测技术成功应用于人脸识别、自动驾驶等领域,该文针对在苹果幼果检测的近景阶段中,为了提高采集到的数据集中识别效果,提出通过BG方法和RTHTR方法提高幼果目标在图像中的特征值和目标的注意力机制。实验结果表明,经过BG图像处理过程得到的目标检测数据在YOLOV4网络结构中mAP值由YOLOV4网络原数据集的75.38%提升4.14%,经过RTHTR图像处理过程的目标检测数据的mAP值达到82.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图像处理技术 YOLOV4网络 苹果幼果检测
下载PDF
宝鸡市鲜食核桃良种“西林3号”幼果生长观测
9
作者 刘耀平 姚少强 王三省 《陕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45-47,共3页
为指导宝鸡市鲜食核桃良种“西林3号”青果生长期管理,在主产区千阳县进行了幼果生长定期观察测定,结果为“西林3号”幼果生长期可分为二个阶段,即5月上旬到6月上旬的快速增长期,和6月上旬到8月中旬果实成熟期的缓慢生长期;建议在6月上... 为指导宝鸡市鲜食核桃良种“西林3号”青果生长期管理,在主产区千阳县进行了幼果生长定期观察测定,结果为“西林3号”幼果生长期可分为二个阶段,即5月上旬到6月上旬的快速增长期,和6月上旬到8月中旬果实成熟期的缓慢生长期;建议在6月上旬之前应加强快速膨大期田间水肥和病虫害等管理,在整形修剪方面,可适当摘除(剪除)长侧枝(1.5~2.0 m)的顶芽,促进侧枝的侧果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核桃 西林3号 幼果生长
下载PDF
幼果期喷施不同拉长剂对苹果新品种‘秦玉’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秀娇 魏江彤 +4 位作者 景光全 艾树康 张彦 马锋旺 李超 《果树资源学报》 2023年第3期38-43,共6页
【目的】在苹果幼果期喷施不同拉长剂,研究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改善果实外观与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方法】对5年生苹果新品种‘秦玉’植株分别喷施等量、稀释300倍的宝丰灵、果美丰和噻苯隆3种拉长剂,以喷施等量清水作为对... 【目的】在苹果幼果期喷施不同拉长剂,研究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改善果实外观与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方法】对5年生苹果新品种‘秦玉’植株分别喷施等量、稀释300倍的宝丰灵、果美丰和噻苯隆3种拉长剂,以喷施等量清水作为对照,果实成熟期对果实品质相关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拉长剂宝丰灵处理后,果实平均单果质量、果柄直径、梗洼深度、色差值、果肉脆度、固酸比、果实抗坏血酸含量、总糖含量、总花青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拉长剂果美丰处理后,果形指数和果柄直径显著高于对照;拉长剂噻苯隆处理后,梗洼深度显著高于对照。在果肉内各激素含量变化方面,除生长素(IAA)、茉莉酸(JA1)含量显著增加,水杨酸(SA)含量显著减少外,喷施不同种类拉长剂果实内各类激素含量变化各异。【结论】通过不同种类的拉长剂处理后,‘秦玉’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和果形指数普遍提高,果实内总糖含量、果皮中总花青苷含量显著增加的同时果实内各激素含量发生改变,促进果实的细胞分裂及果实着色。其中拉长剂宝丰灵处理后对果实品质的改善效果最为显著,为苹果果实品质的改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长剂 幼果期 果实品质 秦玉苹果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果胶酶法优化花牛苹果幼果多酚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义霞 呼丽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163-166,191,共5页
为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以花牛苹果幼果为材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果胶酶法提取苹果多酚,并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苹果多酚提取率的影响表现为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苹果多酚最优... 为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以花牛苹果幼果为材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果胶酶法提取苹果多酚,并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苹果多酚提取率的影响表现为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苹果多酚最优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功率100 W,提取时间51 min,乙醇体积分数为71%,料液比1∶6,提取温度62℃。在该条件下,苹果多酚提取率为11.586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牛苹果幼果 苹果多酚 超声波提取 响应面设计
下载PDF
宝鸡市不同立地鲜食核桃幼龄园座果率调查与栽植技术试验
12
作者 孙引娟 魏茜 +1 位作者 刘耀平 王三省 《陕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75-77,共3页
为给宝鸡市黄土丘陵区鲜食核桃优良品种“西林3号”栽植提供技术支撑,在主产区千阳县进行了不同坡位、坡向幼龄园挂果、成果率调查,和喷施“协同钙”营养液、机耕施肥效果试验,结果为不同坡位、不同坡向对幼龄核桃园单株幼果数、成果数... 为给宝鸡市黄土丘陵区鲜食核桃优良品种“西林3号”栽植提供技术支撑,在主产区千阳县进行了不同坡位、坡向幼龄园挂果、成果率调查,和喷施“协同钙”营养液、机耕施肥效果试验,结果为不同坡位、不同坡向对幼龄核桃园单株幼果数、成果数、成果率都有显著影响,其中中下部台田在这3个指标上都是优于上部台田,与西向相比东向、南向有利于植株挂果和成果;机耕开沟施肥会降低成果率,喷施“协同钙”可以提高成果率。建议“西林3号”品种优先规划在中下部南向、东向台田,栽植管理中可采取喷施“协同钙”和人工穴施肥的方法提高成果率,避免机耕开沟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地条件 幼龄园 成果率 施肥方式 西林3号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幼龄果林套种大豆生长的影响
13
作者 魏云山 刘迎春 +2 位作者 胡海波 康泽然 崔智慧 《耕作与栽培》 2023年第4期39-40,共2页
为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1~3年幼龄果林套种大豆生长的影响,研究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幼果林内赤豆5号的植株性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不同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幼龄果林内套种大豆的综合性状和产量,产量顺序为常规... 为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1~3年幼龄果林套种大豆生长的影响,研究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幼果林内赤豆5号的植株性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不同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幼龄果林内套种大豆的综合性状和产量,产量顺序为常规肥+叶面肥>常规肥>ck。其中,常规肥+叶面肥处理产量为1 853.60 kg/hm^(2),比对照增产259.90 kg/hm^(2),增产率为16.3%,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龄果林 套种 大豆 施肥
下载PDF
基于实况调查的河北省桃幼果期冻害气温指标
14
作者 徐建芬 姜涛 +3 位作者 李韬 王荣英 李月英 陈瑞敏 《河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91-95,共5页
2020年4月21~23日我国北方出现低温天气,河北省桃大多已进入幼果期,大部分地区桃因冻害减产。为了明确春季低温与桃因冻害减产的关系,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为桃春季冻害气象指数保险制作提供依据,在河北省内收集11个桃园样本,分析... 2020年4月21~23日我国北方出现低温天气,河北省桃大多已进入幼果期,大部分地区桃因冻害减产。为了明确春季低温与桃因冻害减产的关系,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为桃春季冻害气象指数保险制作提供依据,在河北省内收集11个桃园样本,分析了桃园与所在县(区)域内距离最近气象站及出现最低气温气象站的最低气温与冻害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县域内出现最低值气象站的最低气温与桃因冻害减产程度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幼果期桃,桃园所在县域内气象站最低气温均在1℃以上时,不会因冻害减产;单日最低气温-1~1℃时,可因冻害减产10%~30%;连续2 d最低气温在-2~-1℃时,可因冻害减产40%~60%;连续2 d最低气温<-2℃时,可因冻害减产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果期 春季低温冻害 减产率 气象站 最低气温
下载PDF
开心形果树幼树整形技术
15
作者 李燕 蒋巧根 商博宣 《安徽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41-42,51,共3页
梨树、桃树等果树在平原地区种植所采取的主要树形是开心形。本文在阐述果树整形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果树幼树整形实践,重点介绍开心形果树幼树培养,定主干、三大骨干枝和六大主枝的具体技术要领,以期为平原地区发展果树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开心形 果树 幼树 整形 技术
下载PDF
杜仲幼果和成熟果实转录组数据组装及基因功能注释 被引量:31
16
作者 李铁柱 杜红岩 +3 位作者 刘慧敏 乌云塔娜 王淋 叶生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7,共9页
对杜仲幼果和成熟果实进行测序后,共获得了53 080 588个reads片段,包含了4 777 252 920个核苷酸序列信息,对reads进行拼接,共获得了921 902个Contig片段,序列信息达到了129 461 462 nt;在Contig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over-lap的方法... 对杜仲幼果和成熟果实进行测序后,共获得了53 080 588个reads片段,包含了4 777 252 920个核苷酸序列信息,对reads进行拼接,共获得了921 902个Contig片段,序列信息达到了129 461 462 nt;在Contig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over-lap的方法进行拼接,共获得了190 518个Scaffold片段,序列信息达到了67 868 367 nt;在Scaffold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拼接,数据共获得了64 474个Unigene片段,序列信息达到了39 120 703 nt;Unigene和COG数据库进行比对表明,杜仲幼果和成熟果实转录组中的Unigene根据功能大致可分为25类;Unigene根据GO功能大致可分为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大类44分支;利用KEGG数据库作为参考,依据代谢通路可以将转录组中的数据分成119类,包括生化代谢通路、植物—真菌互作、DNA剪切、植物激素生物合成、苯丙氨酸生物合成、萜类化合物与类固醇类化合物合成、脂类代谢、RNA降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幼果 成熟果实 转录组 基因功能
下载PDF
扁桃生理落果期不同组织激素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对落果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杨波 车玉红 +4 位作者 郭春苗 龚鹏 徐叶挺 孙涛 刘河疆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8-124,共7页
为探明扁桃幼果生理脱落与GA3、IAA和ABA等3种激素的关系,以新疆‘纸皮’扁桃为试材,分析新梢、结果枝组、幼果和果柄(包括正常发育幼果和果柄、即将脱落幼果和果柄)中3种内源激素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分别涂抹3种外源激素调查其对坐... 为探明扁桃幼果生理脱落与GA3、IAA和ABA等3种激素的关系,以新疆‘纸皮’扁桃为试材,分析新梢、结果枝组、幼果和果柄(包括正常发育幼果和果柄、即将脱落幼果和果柄)中3种内源激素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分别涂抹3种外源激素调查其对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纸皮’扁桃幼果脱落期和新梢生长期重合,扁桃生理落果期不同组织中3种内源激素浓度变化趋势与新梢生长期和幼果脱落期的动态特征基本一致。(2)扁桃生理落果期间,正常的和即将脱落的幼果及其果柄中内源激素浓度呈规律性变化,即:GA3和IAA浓度表现为正常果和正常果果柄始终大于相应的落果和落果果柄,而内源ABA浓度表现则与之相反,同时对应外源涂抹试验也印证了幼果和幼果果柄中高GA3和IAA浓度、低ABA浓度有利于扁桃坐果。(3)新梢和幼果中对应内源激素之间的浓度平衡关系也是调控扁桃幼果生理脱落的重要因素,即:新梢与幼果的GA3比值和IAA比值增大、而ABA比值减少将会促进幼果脱落,反之则减缓幼果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 幼果 生理脱落 激素
下载PDF
疏花疏果与套袋对枇杷果实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1
18
作者 吴万兴 鲁周民 +4 位作者 李文华 张忠良 李满兴 曹席轶 曹仲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3-75,共3页
 以13~14年生田中枇杷为材料,研究疏花疏果与套袋对枇杷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疏花后可有效减少养分消耗,使座果率提高10.2%;枇杷疏果以每穗留3~5个果为宜,疏果后可使平均单果重和商品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3.4g和27.3%,锈斑...  以13~14年生田中枇杷为材料,研究疏花疏果与套袋对枇杷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疏花后可有效减少养分消耗,使座果率提高10.2%;枇杷疏果以每穗留3~5个果为宜,疏果后可使平均单果重和商品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3.4g和27.3%,锈斑果率、日灼果率和裂果率分别比对照降低12.4%,0.6%和9.7%;疏果后套袋可完全避免日灼的发生,锈斑果率由35.2%降低到0.9%,商品果率从57.8%提高到96.3%;同时可提高枇杷果实的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和糖酸比,有效改善果实品质、口感风味、色泽和贮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花疏果 套袋 枇杷 果实生长 果实品质 日灼
下载PDF
枇杷幼果冻害低温等级指标的确定 被引量:22
19
作者 陈惠 杨凯 +5 位作者 林晶 王加义 陈涛 马治国 李丽纯 彭继达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7,共7页
根据福建省近5a枇杷幼果低温箱试验和低温过程山坡地枇杷冻害观测试验结果,以及主产省福建、浙江历史灾情资料,采用归纳分析和对比印证等方法,对枇杷幼果冻害的低温等级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枇杷幼果冻害低温等级指标可用日最低气温(... 根据福建省近5a枇杷幼果低温箱试验和低温过程山坡地枇杷冻害观测试验结果,以及主产省福建、浙江历史灾情资料,采用归纳分析和对比印证等方法,对枇杷幼果冻害的低温等级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枇杷幼果冻害低温等级指标可用日最低气温(Tmin)和低温持续天数(DD)表示,各级冻害指标分别为,轻度:-2.5℃<Tmin≤-1.0℃,DD≤3d;中度:-3.5℃<Tmin≤-2.5℃,DD≤3d或-2.5℃<Tmin≤-1.0℃,DD>3d;重度:-4.5℃<Tmin≤-3.5℃,DD≤3d或-3.5℃<Tmin≤-2.5℃,DD>3d;极重:Tmin≤-4.5℃,DD≤3d或Tmin≤-3.5℃,DD>3d。历史灾情资料验证结果表明,冻害等级指标在福建莆田的推算准确率为61%,在浙江临海、黄岩为87.5%,说明枇杷幼果低温冻害等级指标可应用于低温冻害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幼果 冻害 等级指标
下载PDF
INA细菌对杏幼果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建民 孟庆瑞 +4 位作者 王雪冬 张元惠 孙福在 赵廷昌 李绍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90-1094,共5页
以 2个杏品种幼果为试材 ,研究了低温及INA细菌影响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 ,低温胁迫降低了杏幼果PSⅡ潜在活性 (Fv/Fo)、原初光能转化效率 (Fv/Fm)和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qP ,提高了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 qN。即使光合电子传... 以 2个杏品种幼果为试材 ,研究了低温及INA细菌影响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 ,低温胁迫降低了杏幼果PSⅡ潜在活性 (Fv/Fo)、原初光能转化效率 (Fv/Fm)和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qP ,提高了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 qN。即使光合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下降 ,INA细菌能加剧低温胁迫的破坏程度 ,使受害温度由- 4℃升高到 - 2~ - 3℃ ,是诱发幼果霜冻害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 ,叶绿体PSⅡ活性中心的受害程度与品种及幼果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A细菌 叶绿素荧光参数 幼果 PSⅡ中心 抗寒性 冻害 冰核细菌 低温胁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