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er Body Mass Index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Left Atrial Enlargement
1
作者 Prasanna Venkatesh Kumar Aman Mundi +1 位作者 Gloria Caldito Pratap C. Red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1年第5期556-560,共5页
Background: The influence of obesity on the cardiac geometry is less clear. Our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if body mass index (BMI) w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left atrial enlargement (LAE) relative to LV thicknes... Background: The influence of obesity on the cardiac geometry is less clear. Our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if body mass index (BMI) w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left atrial enlargement (LAE) relative to LV thickness, dimension and function.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90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available echocardiographic data was performed. 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hose with LAE (defined as >4.0 cm in transverse dimension by M-mode, n = 36) and those with normal LA size (n = 54). The clinical and echocardiographic variabl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to patients with normal LA size, patients with LAE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BMI (32 ± 8 vsi ± 8, p = 0.006), greater LV thickness, increased LV cavity dimension, and depressed LV systolic function. BMI was a strong and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LAE. Left ventricular thickness and LV end-diastolic (LVED) dimension were other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LAE. After adjusting for the significant effects of LV thickness and LV diameter, every unit increase in BMI resulted in an 8% increase in the odds of having LAE. Conclusions: 1) Higher BMI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LAE. 2) Presence of LV enlargement and LV systolic dysfunction in these patients suggests that in the face of higher BMI, cardiac workload may exceed the compensatory LV hypertrophy and 3) LAE may be a consequence of the greater force developed by the LA to fill the L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dy Mass Index LEFT atrial size OBESITY CARDIOMYOPATHY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对房颤患者左心房容积及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庄燕 雍永宏 陈明龙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311-318,共8页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来评价射频消融术对房颤患者左心房大小、容积及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ScienceDirct、Highwire、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资料库(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评价射频消融术对左心房大小...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来评价射频消融术对房颤患者左心房大小、容积及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ScienceDirct、Highwire、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资料库(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评价射频消融术对左心房大小、容积或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标准筛查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 4.2.9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6项研究,均为英文,共1 821例患者。结果表明,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直径及容积较术前降低,但是左心房射血分数/左心房主动排空指数较术前未见明显降低。在亚组分析时我们发现左心房直径及容积的降低在房颤未复发组较复发组明显,而左心房射血分数/左心房主动排空指数在未复发组及复发组均未见明显降低。结论:成功的射频消融术可以降低房颤患者左心房的直径和容积,且不影响左心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 心房大小 心房容积 心房功能 心房颤动
下载PDF
高血压病对心脏左心房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桂珍 和渝斌 +1 位作者 黄九延 崔吉君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研究探讨了高血压病人左心房结构的改变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程度、高血压时间和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41 例高血压病人分别按年龄、性别、高血压程度和高血压时间分组,利用心动超声测量病人左心房面积、二尖瓣... 研究探讨了高血压病人左心房结构的改变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程度、高血压时间和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41 例高血压病人分别按年龄、性别、高血压程度和高血压时间分组,利用心动超声测量病人左心房面积、二尖瓣 E峰、 A 峰、 E/ A比值及 E F值,与正常组106 例 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高血压病人左心房扩大的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与血压高度密切相关,与二尖瓣 E峰降低, A 峰升高, E/ A比值倒置的发生相一致,即左心房扩大与左心室充盈功能和顺应性密切相关。同时认为高血压病左房结构的改变与性别、高血压病程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相关不密切。结论:左室充盈功能和顺应性降低是高血压病早期的改变,左心房扩大是高血压心脏病的早期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房面积 左心室充盈功能 EF值
下载PDF
高血压病房性心律失常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俞锐敏 朱致惠 +1 位作者 朱宁 徐宏贵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52-54,共3页
通过对162例高血压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资料分析,发现房性心律失常显著多于室性心律失常(P<0001),并且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左房内径大小相关,左房扩大组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左房正常组(P<... 通过对162例高血压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资料分析,发现房性心律失常显著多于室性心律失常(P<0001),并且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左房内径大小相关,左房扩大组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左房正常组(P<005)。提示伴左房扩大的高血压病患者易患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律失常 左心房内径 房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治疗对左房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夏振伟 陈红云 +2 位作者 冯磊 李敬涛 岳庆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6期526-527,共2页
目的评价阵发性房颤首次射频消融治疗对左房大小的影响。方法50例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阵法性房颤患者,在EnsiteVelocity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结果术中肺静脉隔离率100%。术后32例成... 目的评价阵发性房颤首次射频消融治疗对左房大小的影响。方法50例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阵法性房颤患者,在EnsiteVelocity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结果术中肺静脉隔离率100%。术后32例成功维持窦律(维持窦律组),18例复发(复发组)。维持窦律组左房从38.3mm降至34.2mm,与射频消融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组左房从38.6min升至39.1mm,但与射频消融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治疗能明确逆转左房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射频消融 左房大小
下载PDF
筛选心房颤动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贺永明 杨向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筛选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从我院心内科病人中随机抽取房颤病人99例作为实验组,非房颤病人9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筛选自变量的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 目的:筛选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从我院心内科病人中随机抽取房颤病人99例作为实验组,非房颤病人9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筛选自变量的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白蛋白水平和左心房大小的临界值。结果: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按P值水平依次为左心房内径[P=0.0001,风险比值(OR)=3.024]、白蛋白水平(P=0.0200,OR=0.730)和三尖瓣关闭不全(P=0.0207,OR=1.699)。左心房内径和白蛋白水平的临界值分别为39.5mm和39.6g/L。由这3个危险因素建立的白蛋白复合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房颤的发生,符合率为84.2%。结论:白蛋白水平、左心房内径大小和三尖瓣关闭不全是预测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低自蛋白血症与房颤相关提示"营养不良性"房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病例对照研究 筛选 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三尖瓣关闭不全 独立危险因素 左心房内径 蛋白水平 低白蛋白血症 单因素分析 左心房大小 营养不良性 预测模型 曲线分析 工作特征 临界值 实验组 内科病 对照组 自变量
下载PDF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与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郑建雷 严沛元 王海清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纤维蛋白原(FI)、左房内径(LAD)与缺血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65位平均年龄(75.8±7.6)岁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根据CT和/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分为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纤维蛋白原(FI)、左房内径(LAD)与缺血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65位平均年龄(75.8±7.6)岁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根据CT和/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分为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n=80)和单纯心房颤动(n=85),分别评估两组患者CHA2DS2-vasc积分、MPV、FI、LAD、血压、血脂和肾功能之间的差异。结果: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和单纯心房颤动患者在CHA2DS2-vasc积分(P<0.001)、MPV(P<0.001)、FI(P=0.002)、血清脂蛋白(a)(P=0.017)、LAD(P<0.001)、空腹血浆葡萄糖(P=0.034)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A2DS2-vas、MPV、FI、LAD是心房颤动相关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除CHA2DS2-vasc评分系统外,联合测定MPV、FI和LAD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脑梗死 血小板平均体积 纤维蛋白原 左房内径
下载PDF
心电图心房颤动波分度值与左心房大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慧倩 刘艳阳 叶雪存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10期54-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心房颤动(房颤)波分度值(D值)与左心房大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M型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测的53例慢性房颤(病史超过1年)患者(其中风湿性心脏病2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他疾病如甲亢性心脏病等26例),在左室长... 目的探讨心电图心房颤动(房颤)波分度值(D值)与左心房大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M型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测的53例慢性房颤(病史超过1年)患者(其中风湿性心脏病2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他疾病如甲亢性心脏病等26例),在左室长轴切面上选择Ⅳ区,取M型超声心动图曲线,测量左心房前后径,同时运用数学里分度的方法求出各种心电图房颤波D值,将D值与左心房大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D值大小和左心房大小呈正相关(r=0.66,P<0.05)。当D值大(>1.14),左心房均≥4.6 cm;当D值小(<1.09),左心房均≤4.6 cm;当1.09<D值<1.14,D值大小与左心房大小无明确联系。D值越大,引起心电图房颤波的不规则度、粗糙度及复杂度越高,左心房也越大,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相反,D值越小,左心房也越小,多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他患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结论房颤患者D值的计算,可从慢性房颤患者的心电图房颤波中进行;D值的大小可预测患者左心房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心房颤动波分度值 左心房大小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阵发性心房纤颤及左房扩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席少静 葛利军 栾红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阵发性心房纤颤(PAF)及其左心房大小的影响。方法将6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PAF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接受厄贝沙坦150 m g/d,必要时联合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控制血压。对...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阵发性心房纤颤(PAF)及其左心房大小的影响。方法将6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PAF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接受厄贝沙坦150 m g/d,必要时联合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控制血压。对照组给予钙通道阻滞剂或(和)β受体阻滞剂或与利尿剂联合控制血压。随访6个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心房内径(LAD)、血压及心房纤颤(AF)发作次数。结果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压,治疗组治疗后的LAD及AF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厄贝沙坦对PAF发作有预防作用,并且可逆转左心房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原发性高血压 阵发性心房纤颤 左房大小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成像评估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指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孔燕茹 刘玉胜 鹿庆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期100-102,共3页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有呈增高趋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及年龄状态分布呈年轻化趋势,也是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动脉的再通成为处理的首要任务,但是再通后患者预后仍有差别。罪犯血管开通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左心...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有呈增高趋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及年龄状态分布呈年轻化趋势,也是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动脉的再通成为处理的首要任务,但是再通后患者预后仍有差别。罪犯血管开通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改变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临床预后的主要问题。正确有效评估心肌梗死后左房大小、左室功能、微血管阻塞,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多序列、多层面的成像特点,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和高空间分辨率,近十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对心肌梗死后心肌坏死区域、心肌重构、心脏功能及微血管灌注极具优势,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后预后指标,现综述心脏磁共振技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心脏磁共振成像 左房大小 左室重构 微血管阻塞
下载PDF
左房大小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莹 杨萍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235-238,共4页
左房的大小是临床常用的一个反映心脏形态大小的量,左房增大往往反映了左心舒张负荷的增加,而且现在认为它是很多常见的临床事件的预测因子。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讨论超声心动图对左房大小的测量和功能评价,影响左房大小的因素及左房增... 左房的大小是临床常用的一个反映心脏形态大小的量,左房增大往往反映了左心舒张负荷的增加,而且现在认为它是很多常见的临床事件的预测因子。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讨论超声心动图对左房大小的测量和功能评价,影响左房大小的因素及左房增大对临床相关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意义。了解这些将有助于根据左房大小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度分层,以及可能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干预以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大小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左心房功能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文东 黄静 +2 位作者 赵云波 陈彦波 张爱元 《心脏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228-231,238,共5页
心力衰竭(HF)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近年来,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约占HF总人数的50%,它正日益成为一个全球健康问题。左心房对于调节左室充盈量和维持全心功能至关重要,最近研究发现左心... 心力衰竭(HF)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近年来,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约占HF总人数的50%,它正日益成为一个全球健康问题。左心房对于调节左室充盈量和维持全心功能至关重要,最近研究发现左心房功能在HFpEF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HFpEF的不良预后独立相关。因此,该文对HFpEF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二者关系展开综述,以期进一步认识左心房结构和功能在HFpEF患者诊断和评估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房功能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左心房大小 超声心动图 合并症
原文传递
房颤和高血压引起的左心房增大与血浆脑钠肽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美娟 夏宇航 黄小华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期6-9,共4页
目的研究房颤、高血压引起患者左心房增大与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测量值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单纯房颤患者131例为房颤组,高血压患者322例为高血压组,每组内再分成左心房增大组和正常组,每位患者均测量其左心房... 目的研究房颤、高血压引起患者左心房增大与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测量值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单纯房颤患者131例为房颤组,高血压患者322例为高血压组,每组内再分成左心房增大组和正常组,每位患者均测量其左心房内径和血清脑钠肽水平,分别比较房颤组和高血压组中左心房增大与正常时的血清脑钠肽测量值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组内比较:高血压、房颤组中的左心房增大组与正常组的BNP测量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左心房增大与血清BNP增高有关;组间比较,房颤与高血压无论左心房大小,BNP测量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房颤与血清BNP增高有关;左心房大小与血清BNP呈正相关(r=0.208,P<0.05)。结论房颤和左心房增大为引起血清BNP增高的危险因素,且左心房大小与其含量呈正相关。通过测量左心房大小和房颤的诊断对血清BNP增高与否的早期预判、危险分层及原因分析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高血压 左心房大小 血清脑钠肽
下载PDF
损伤指数指导50 W功率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对患者应激因子及消融达标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燕宾 陈丰毅 +2 位作者 李雪博 孙运 赵育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3期4242-4246,共5页
目的观察损伤指数指导50 W功率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PAF)对患者氧化应激及消融达标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于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8例PA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损伤指数指导下35 W... 目的观察损伤指数指导50 W功率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PAF)对患者氧化应激及消融达标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于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8例PA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损伤指数指导下35 W功率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组接受损伤指数指导下50 W功率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消融时间、辐射剂量指标及3个月后PAF复发、房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手术前后应激因子和心脏超声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18.56±3.74)min、消融时间为(1402.13±117.54)s,均短于对照组(P<0.05)。累及皮肤表面入射剂量为(0.84±0.22)Gy、计量面积乘积为(91.42±14.77)Gy·cm^(2)、透视时间为(26.02±5.17)min、峰值皮肤剂量为(0.86±0.24)Gy,辐射剂量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时PAF复发、房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应激因子升高,且观察组术后24 h应激因子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左心房功能指数(LAFI)、左心房最大容积(LAV_(max))下降,左心房排空分数(LAEF)、左心房被动排空分数(LAAEF)、左心房最小容积(LAV_(min))升高,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心脏超声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损伤指数指导50 W功率消融治疗PAF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消融时间,减少辐射损害的同时不增加应激反应,且可改善左心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射频消融 损伤指数 辐射损害 应激反应 左心房功能
下载PDF
心电图半定量估测左房内径的价值
15
作者 林棋 李榆林 +2 位作者 辛秋绒 赵晓晋 吴志霞 《心功能杂志》 1995年第1期33-35,共3页
本研究通过对119名心脏病患者同步检查体在心电图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探讨P波时间及Ptfv1估测左房内径的价值及两者诊断左房扩大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表明:P波时间≥110ms诊断左房扩大的敏感性为56.96%,特异性... 本研究通过对119名心脏病患者同步检查体在心电图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探讨P波时间及Ptfv1估测左房内径的价值及两者诊断左房扩大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表明:P波时间≥110ms诊断左房扩大的敏感性为56.96%,特异性为59.26%,Ptfv1≥-30ms·mm诊断左房扩大的敏感性为69.23%,特异性为81.48%。随着左房内径的增大,P波时间逐渐延长,Ptfv1逐渐增大。经分析在明采用P波时间诊断左房扩大不如Ptfv1可靠,Ptfv1不仅可以诊断左房扩大,而且可以半定量估测左房扩大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内径 心电图 心脏病
原文传递
左心房大小对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萌宇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6期30-33,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房大小与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之间的关系,从而评估左心房大小对T2DM患者罹患冠心病(CHD)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患者左心房内径(LAD)的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左心房增大组和左心房正常组,结合患者病历及辅助检...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房大小与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之间的关系,从而评估左心房大小对T2DM患者罹患冠心病(CHD)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患者左心房内径(LAD)的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左心房增大组和左心房正常组,结合患者病历及辅助检查报告中所记录的CHD相关危险因素及患者的冠脉造影检查报告,对患者冠脉造影阳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冠脉造影阳性与左心房大小的关系。结果左心房大小是T2DM患者冠脉造影阳性的影响因素。结论左心房增大可以作为T2DM患者罹患CHD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房大小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冠脉造影
下载PDF
透壁消融指数在心房颤动高功率短时导管消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创标 夏中华 +5 位作者 刘琼 张羽中 周国良 贺捷 林阳 陶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450-453,共4页
目的评估透壁消融指数(LSI)在房颤高功率短时导管消融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指导意义。方法入选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于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共46例拟行首次导管消融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30W常规消融组(A组,n=22)和45W高功... 目的评估透壁消融指数(LSI)在房颤高功率短时导管消融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指导意义。方法入选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于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共46例拟行首次导管消融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30W常规消融组(A组,n=22)和45W高功率消融组(B组,n=24),采用Ensite三维标测系统引导,在LSI指数指导下(前壁LSI=5.5,后壁LSI=4.5)行双侧肺静脉电隔离术。结果LSI消融指数在肺静脉PVI位点中的分布,A组与B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贴靠压力在肺静脉PVI位点中的分布,A组贴靠压力>B组贴靠压力,以两侧肺静脉后壁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92个肺静脉隔离圈的观察中,A组单圈隔离率为84%(n=35),B组单圈隔离率为93.7%(n=45)(P<0.05);两组整体手术即时成功率均为100%。B组与A组相比,单点消融时间[(12.2±5.5)s比(34.1±17.3)s]、总PVI隔离时间[(35.1±6.7)min比(69.8±13.3)min]、左房操作时间[(102.5±28.8)min比(149.3±33.5)min]和总手术时间[(122.0±31.9)min比(184.0±37.5)min]较短,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消融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SI指数在房颤高功率短时导管消融中可能是高效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透壁消融指数 高功率
下载PDF
高血压长期不间断服药与间断服药超声心动图比较
18
作者 周建军 张升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7期136-137,共2页
目的:分析长期高血压患者间断服药与坚持每日按时服药的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发病2年的Ⅱ级高血压患者160例,按服药情况分为两组。治疗组为不间断服药患者,对照组为间断服药患者。比较两组左房大小(LAD)、左室室壁厚度[室间隔... 目的:分析长期高血压患者间断服药与坚持每日按时服药的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发病2年的Ⅱ级高血压患者160例,按服药情况分为两组。治疗组为不间断服药患者,对照组为间断服药患者。比较两组左房大小(LAD)、左室室壁厚度[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二尖瓣血流峰值(E/A)比值变化。结果:治疗组IVST、LVPWT、E/A比值及LA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不间断服药对心脏的保护优于间断服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室室壁厚度 左房大小 左室舒张功能变化
下载PDF
房颤患者长间歇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凤 高志广 +2 位作者 任国成 杜玉芝 许长存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3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长间歇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7年6月房颤患者127例,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超声心动图指标(LAD、LVEDD、LVSDD、IVS、LVPW、EF)及动态心电图中是否伴有长间歇及长间歇次数。根据患者是...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长间歇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7年6月房颤患者127例,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超声心动图指标(LAD、LVEDD、LVSDD、IVS、LVPW、EF)及动态心电图中是否伴有长间歇及长间歇次数。根据患者是否伴有长间歇分为房颤伴长间歇组与房颤不伴长间歇组。结果房颤伴长间歇组与房颤不伴长间歇组比较,LAD显著增大(P<0.05);两组间LVEDD、LVSDD、IVS、LVPW、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示长间歇次数与LAD大小呈正相关(P<0.05),与LVEDD、LVSDD、IVS、LVPW、EF之间无相关性。结论房颤伴长间歇会导致患者左房增大,可间接导致心功能的恶化,且随长间歇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长间歇 心功能 左房大小
下载PDF
损伤指数指导下心房颤动高功率消融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国建 王浩 +3 位作者 陈宇宁 陈志平 何浪 沈法荣 《心电与循环》 2020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评估损伤指数指导下高功率短时程心房颤动(下称房颤)消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患者75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高功率短时程消融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功率方法消融,两组均在损伤指数指导下消融。损伤指数... 目的评估损伤指数指导下高功率短时程心房颤动(下称房颤)消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患者75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高功率短时程消融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功率方法消融,两组均在损伤指数指导下消融。损伤指数目标值前壁和顶部5.0~6.0,后壁和低部4.0~4.5。消融终点为达双侧肺静脉隔离,必要时线性消融、碎裂电位消融及基质消融。比较两组肺静脉单圈隔离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差异。结果常规功率组38例,高功率组37例,两组基线资料无差异(均P>0.05)。所有患者均完成6个月随访。常规功率组与高功率组的肺静脉单圈隔离成功率分别为71%和75.7%,单次消融3个月维持窦性心律者分别为33例(86.8%)和33例(86.5%),6个月维持窦性心律者分别为31例(81.6%)和32例(86.5%),消融时间阵发性房颤分别为(105.5±35.5)min和(88.6±31.7)min,持续性房颤分别为(115.6±40.8)min和(93.3±39.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X线透视时间和射线剂量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损伤指数指导下的高功率消融可缩短房颤消融时间而不增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 损伤指数 导管消融 心房颤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