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1)I+TSH抑制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甲状腺功能、免疫功能及复发转移的影响
1
作者 薛媛 石昊 +2 位作者 张杰 李二乐 拓明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采用^(131)I+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免疫功能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该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97例DT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治疗...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采用^(131)I+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免疫功能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该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97例DT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7例(采用TSH抑制治疗)和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131)I治疗)。观察两组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清甲)的效果,以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抗体指标[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T淋巴细胞细胞亚群比例)变化。随访统计两组术后1、3年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清除率为7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T3、FT4水平明显升高(P<0.05),TSH和Tg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FT3、FT4、T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RAb、TgAb、TPOAb水平及CD8^(+)比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D3^(+)、CD4^(+)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年复发率分别为0、7.5%,转移率分别为2.5%、10.0%;对照组术后1、3年复发率分别为14.4%、22.8%,转移率分别为15.8%、28.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TSH抑制治疗能够提高清甲效果,降低TSH、Tg水平,维持甲状腺功能及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抑制肿瘤复发、转移,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 促甲状腺激素 抑制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功能 免疫功能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FAPα靶向标记化合物^(131)I-FAPI-03的合成及初步体内外实验研究
2
作者 马欢 廖家莉 +2 位作者 杨远友 刘宁 李飞泽 《同位素》 CAS 2024年第2期97-105,共9页
本研究以4-喹啉基-甘氨基-2-氰基吡咯烷为骨架,对连接基团进行碳链延长及羟基修饰成功合成FAPI衍生物ATE-FAPI-03;通过亲电取代反应实现其^(131)I标记,并对标记化合物^(131)I-FAPI-03的脂水分配比、体外稳定性等进行分析;开展细胞结合... 本研究以4-喹啉基-甘氨基-2-氰基吡咯烷为骨架,对连接基团进行碳链延长及羟基修饰成功合成FAPI衍生物ATE-FAPI-03;通过亲电取代反应实现其^(131)I标记,并对标记化合物^(131)I-FAPI-03的脂水分配比、体外稳定性等进行分析;开展细胞结合、内吞、流出等实验以评价^(131)I-FAPI-03的体外动力学特征;并考察了^(131)I-FAPI-03在荷胶质瘤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31)I-FAPI-03为亲脂性小分子,并具有良好的体外稳定性;与FAPα阳性细胞U87MG孵育10 min时的结合率为(22.00±0.35)%,且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结合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与FAPα阴性细胞MCF-7的结合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通过竞争结合实验测得^(131)I-FAPI-03的IC50值为45.5 nM,表明其对FAPα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大部分与U87MG细胞结合的^(131)I-FAPI-03可被细胞内吞,但其在细胞中的滞留能力偏低。^(131)I-FAPI-03在荷胶质瘤小鼠体内具有快速的肿瘤靶向能力:经尾静脉注射5 min后,肿瘤组织对^(131)I-FAPI-03的放射性摄取值为(14.90±3.21)%ID/g,注射2 h后,肿瘤/肌肉的放射性摄取比值达到(43.7±16.7)。上述结果为新型FAPα靶向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Pα ^^(131)I FAPI 胶质瘤
下载PDF
唾液腺显像半定量分析对^(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后涎腺功能受损的预测评估及动态监测
3
作者 李泽阳 李贺松 +4 位作者 赵潇逸 席永昌 宋会民 唐曼 葛佳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通过放射性核素显像半定量分析技术,对^(131)I治疗前后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的唾液腺功能进行评估,探讨唾液腺显像(salivary gland scintigraphy,SGS)半定量指标对唾液腺功能损害的预测价值,... 目的:通过放射性核素显像半定量分析技术,对^(131)I治疗前后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的唾液腺功能进行评估,探讨唾液腺显像(salivary gland scintigraphy,SGS)半定量指标对唾液腺功能损害的预测价值,以期开发可早期预测唾液腺功能损伤的有效指标。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2022年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核医学科DTC术后、首次^(131)I治疗术后患者72例及术后未进行^(131)I治疗术的患者40例,测定其治疗前后SGS其15 min摄取率(uptake rate at 15 minutes,UR15‰)、摄取指数(concentrate index,CI)、唾液腺排泌率(maximum secretion ratio,MSR%)、最小排泌时间(time interval from stimulation to minimum count,T_(min))等参数,填写调查口腔干燥症状评估量表(The Oral Dryness-Severity Scale,ODSS),分析半定量参数与唾液腺损伤的关系,并寻找预测唾液腺功能损伤的有效指标。结果:72例DTC术后进行^(131)I治疗术的患者的双侧腮腺CI,双侧颌下腺UR15‰、CI、T_(min)统计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侧腮腺UR15%、MSR%、T_(min),双侧颌下腺MSR%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5),双侧腮腺ΔMSR%(r=-0.58)、ΔT_(min)(r=-0.42)及双侧颌下腺ΔMSR%(r=-0.45)、ΔT_(min)(r=-0.33)与唾液腺损伤呈负相关。结论:DTC术后行^(131)I治疗术的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唾液腺功能损伤,唾液腺排泄功能损伤先于摄取功能损伤出现,MSR%和T_(min)降低可提示唾液腺排泄功能损伤,CI、UR15‰可能提示摄取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放射性涎腺炎 ^^(131)I治疗术 唾液腺显像 半定量分析
下载PDF
^(131)I治疗前忌碘饮食宣教单设计与应用
4
作者 张道梅 王艳秋 +2 位作者 陈丽娟 陈曦 王安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5期765-769,共5页
目的设计甲亢^(131)I治疗前忌碘饮食宣教单,并确定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专家会议结合半结构访谈方式设计甲亢^(131)I治疗前忌碘饮食宣教单,宣教单中强调含碘饮食种类、无碘饮食种类、每日进食次数、每次进食数量等内容。于2020年1月—2... 目的设计甲亢^(131)I治疗前忌碘饮食宣教单,并确定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专家会议结合半结构访谈方式设计甲亢^(131)I治疗前忌碘饮食宣教单,宣教单中强调含碘饮食种类、无碘饮食种类、每日进食次数、每次进食数量等内容。于2020年1月—2022年1月选取本院100例甲亢行^(131)I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宣教,观察组采用本院设计的忌碘饮食宣教单进行饮食宣教,比较两组患者低碘饮食的依从性、治疗前24 h碘摄入量、^(131)I治疗后甲减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碘摄入量24 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甲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131)I治疗前忌碘饮食宣教单的设计与应用,有助于提升进行甲亢^(131)I治疗患者的治疗前饮食依从性,改善治疗前24 h碘摄入量,但并未促进甲减、低钠血症发生风险减低,具有一定的护理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 ^^(131)I 忌碘饮食 宣教单 设计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131)I治疗后显像结果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姚宇 刘江波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131)I治疗后的^(131)I全身平面显像以及SPECT/CT断层显像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采取^(131)I治疗的患者共8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用药^(131)I治...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131)I治疗后的^(131)I全身平面显像以及SPECT/CT断层显像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采取^(131)I治疗的患者共8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用药^(131)I治疗后开展^(131)I全身平面显像以及SPECT/CT断层显像,观察所有患者^(131)I治疗后的显像结果;所有患者均开展6个月以上随访,将活检病理或者长期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并比较两种显像方法对于转移灶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86例患者中,^(131)I治疗后开展^(131)I全身平面显像发现82例存在异常^(131)I有关浓聚灶,占比是95.35%;开展SPECT/CT断层显像发现86例存在异常的^(131)I浓聚灶,占比是100.00%,经诊断全部确诊为术后甲状腺残留;活检病理或者长期随访显示转移36例,未转移50例;^(131)I全身平面显像发现转移46例,无转移40例;SPECT/CT断层显像发现转移38例,无转移48例。SPECT/CT断层显像对于转移灶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是95.35%、97.22%、94.00%、92.11%、97.92%,高于^(131)I全身平面显像69.77%、77.78%、64.00%、60.87%、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131)I全身平面显像相比,甲状腺乳头状癌^(131)I治疗后开展SPECT/CT断层显像能更好观察到患者^(131)I异常浓聚灶和明确甲状腺残留情况,同时提升对转移灶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131)I治疗 SPECT/CT断层显像 准确度 敏感度 特异度
下载PDF
^(99m)Tc-HYNIC-TOC显像和^(131)I-MIBG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中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王宇 童安莉 +4 位作者 周玥 张文倩 崔云英 景红丽 李玉秀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3期374-378,共5页
目的探讨^(99m)Tc标记肼基烟酰胺奥曲肽类似物(^(99m)Tc-HYNIC-TOC)显像与^(131)I-间碘苄胍(^(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对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PGL)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35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临床资料完整的PPGL患者... 目的探讨^(99m)Tc标记肼基烟酰胺奥曲肽类似物(^(99m)Tc-HYNIC-TOC)显像与^(131)I-间碘苄胍(^(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对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PGL)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35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临床资料完整的PPG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99m)Tc-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与^(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的诊断敏感性及影响因素。结果319例行^(99m)Tc-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病灶检出阳性184例,诊断敏感性为57.7%;279例行^(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病灶检出阳性232例,诊断敏感性为83.2%,原发灶位于肾上腺、腹膜后、头颈部、心脏及纵膈、盆腔及膀胱部位的^(99m)Tc-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敏感性分别为53.3%、62.5%、95.0%、66.7%、50.0%和11.0%,^(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敏感性分别86.7%、88.5%、45.4%、50.0%、75.0%和33.3%。不同遗传背景[包括琥珀酸脱氢酶(SDH)、希佩尔-林道(VHL)及RET原癌基因(RET)基因突变]的PPGL患者中,两种方法诊断PPGL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最大径的中位数为4.4(3.0,6.1)cm。^(99m)Tc-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和^(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对较大肿瘤组(≥4.4 cm)的诊断敏感性均显著高于较小肿瘤组(<4.4 cm)(64.0%vs.51.3%;92.3%vs.74.1%)(P<0.01);19例患者(占5.3%)的肿瘤对这两种显像方法均不摄取。结论本研究为迄今中国最大PPGL队列的^(99m)Tc-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及^(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的研究。总体而言,^(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敏感性较^(99m)Tc-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高,但对部分部位的肿瘤,如头颈副神经节瘤,后者有明显优势,两者有互补性,临床中需要结合患者的特点进行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99m)Tc-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 ^^(131)I-MIBG显像 诊断敏感性
下载PDF
^(131)I全身显像的异常摄取分析
7
作者 陈凯琳 高洪波 +5 位作者 李隆敏 李赟 刘海春 张晓勇 邵玉军 祝夏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308-313,共6页
目的调查^(131)I全身显像异常摄取的发生情况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核工业医院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共2426例患者的^(131)I全身显像,总结异常摄取的发生概率及各个部位发生假阳性图像的类型。结果发现异常摄... 目的调查^(131)I全身显像异常摄取的发生情况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核工业医院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共2426例患者的^(131)I全身显像,总结异常摄取的发生概率及各个部位发生假阳性图像的类型。结果发现异常摄取总共405例,其中生理性摄取共258例,放射性滞留共95例,非肿瘤性病理学摄取共4例,放射性污染48例。发生在头部72例,在胸部143例,在腹盆部143例,在四肢32例。结论异常摄取在^(131)I全身显像中的发生率很高,可以出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了解^(131)I全身显像异常摄取的部位及原因,在出现异常摄取时,应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避免错误解读,可以有效指导患者以后的诊疗。同时,也可能意外发现一些未知情况而进行积极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131)I全身显像 单发光型计算机断层成像 ^^(131)I
下载PDF
^(131)I联合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60例的价值分析
8
作者 杨子达 陈慷 梁礼平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剂量^(131)I联合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2022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部队进行^(131)I联合手术治疗的60例DTC患者,以随机...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剂量^(131)I联合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2022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部队进行^(131)I联合手术治疗的60例DTC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甲状腺全切术加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高剂量组接受5.5 GBq^(131)I治疗,低剂量组接受3.7 GBq^(131)I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清甲成功率、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指标水平;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CD3^(+)、CD8^(+)、CD4^(+)/CD8^(+))变化;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低剂量组免疫功能指标CD3^(+)(76.58±4.46)%、CD4^(+)/CD8^(+)(1.75±0.52)较高剂量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4、2.906,P均<0.05),CD8^(+)较高剂量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131)I用于DTC患者术后的清甲率、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与高剂量^(131)I效果相当,且低剂量^(131)I可以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 手术 分化型甲状腺癌 治疗效果 甲状腺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血清Tg和TgAb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131)I治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巴雅 祖拉亚提·库尔班 +2 位作者 娜姿·依力哈木 谢彬 刘立水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44-148,154,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经^(131)I治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91例,术后接受131 ... 目的分析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经^(131)I治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91例,术后接受131 I治疗,并在治疗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甲状腺功能指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素(TSH)、Tg、TgAb]、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影像学指标(淋巴结转移、多灶转移、转移灶大小、转移灶数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影响患者预后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过程中失访8例,最终纳入患者183例,其中预后良好127例,预后不良56例。预后不良组肿瘤分期Ⅲ~Ⅳ期、多灶转移、病灶>1 cm比例及血清Tg、TgAb、NGAL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χ^(2)(t)/P=12.601/<0.001、4.165/0.042、7.741/0.005、10.657/<0.001、10.592/<0.001、8.586/<0.001];而2组患者T_(3)、T_(4)、FT_(3)、FT_(4)、TSH及淋巴结转移、转移灶数量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Tg、高TgAb、高NGAL水平及多灶转移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114(1.060~1.172)、1.016(1.007~1.025)、1.108(1.042~1.178)、68.700(2.712~1740.439],而肿瘤分期Ⅰ~Ⅱ期是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026(0.001~0.696)]。ROC曲线显示,血清Tg、TgAb、NGAL及三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8、0.852、0.805、0.977,三者联合预测价值高于单项指标(Z=3.329、4.013、4.881,P均<0.001)。结论血清Tg联合TgAb能有效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行^(131)I治疗的预后进行预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及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分化型 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131)I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放射性药物^(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娟 高秀秀 双江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3期1479-1481,1492,共4页
目的 探讨放射性药物^(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95例DTC患者,均接受甲状腺全切术或次全切术治疗1个月后,给予放射性药物^(131)I治疗,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据此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 目的 探讨放射性药物^(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95例DTC患者,均接受甲状腺全切术或次全切术治疗1个月后,给予放射性药物^(131)I治疗,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据此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放射性药物^(131)I治疗DTC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5例DTC患者经放射性药物^(131)I治疗后,显效40例,有效30例,无效2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70/95),其中预后良好组70例,预后不良组25例。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病程、原发病灶、治疗前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病程越长、原发病灶为双侧、治疗前TG水平高均为放射性药物^(131)I治疗DTC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采用放射性药物^(131)I对DTC术后患者进行清甲治疗,效果较好,而年龄、病程、原发病灶、治疗前TG水平均是放射性药物^(131)I治疗DTC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药物 ^^(131)I 分化型甲状腺癌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持续性健康管理的强化饮食干预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袁坦 张媛媛 +1 位作者 王艺梦 叶红丽 《内科》 2023年第1期33-36,51,共5页
目的 观察基于多模式持续性健康管理的强化饮食干预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13例^(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 目的 观察基于多模式持续性健康管理的强化饮食干预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13例^(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多模式持续性健康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强化饮食干预,两组均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能量消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的血清FT_(4)、FT_(3)、T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静息代谢率、静息代谢率/体质量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的静息代谢率、静息代谢率/体质量比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多模式持续性健康管理的强化饮食干预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效果确切,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甲状腺功能和能量消耗情况,减少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糖尿病 ^^(131)I 强化饮食干预 多模式持续性健康管理 甲状腺功能 血糖 能量代谢
下载PDF
24h摄碘率对^(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效果及体内残留活度的影响
12
作者 金玉新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5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24 h摄碘率(24 h RAIU)对^(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效果及体内残留活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2年6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Graves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前24 h RAIU的不同分为Ⅰ组(2... 目的:探讨24 h摄碘率(24 h RAIU)对^(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效果及体内残留活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2年6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Graves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前24 h RAIU的不同分为Ⅰ组(24 h RAIU<50%)、Ⅱ组(50%≤24 h RAIU≤80%)、Ⅲ组(24 h RAIU>80%)。患者均采用^(131)I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72 h体内残留^(131)I活度。结果:Ⅰ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其次为Ⅱ组,Ⅲ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72 h体内残留^(131)I活度最低,其次为Ⅱ组,Ⅲ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 RAIU可影响甲亢患者^(131)I治疗效果和72 h体内残留^(131)I活度,24 h RAIU越大,治疗有效率越低,72 h体内残留^(131)I活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h摄碘率 甲状腺功能亢进 ^^(131)I放射治疗
下载PDF
甲状腺癌^(131)Ⅰ治疗患者被服清洁解控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施冰梓 杨素云 +1 位作者 辛笛诺 王蒙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45,共6页
目的构建^(131)Ⅰ治疗甲状腺癌患者被服清洁解控方案,为临床被服清洁解控的开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临床调研、文献研究、影响因素分析、半结构访谈和课题组讨论,构建^(131)Ⅰ治疗甲状腺癌患者被服清洁解控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 目的构建^(131)Ⅰ治疗甲状腺癌患者被服清洁解控方案,为临床被服清洁解控的开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临床调研、文献研究、影响因素分析、半结构访谈和课题组讨论,构建^(131)Ⅰ治疗甲状腺癌患者被服清洁解控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取30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结合研究小组讨论构建^(131)Ⅰ治疗患者被服清洁解控方案。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第2轮咨询中,各条目的变异系数为0.00~0.24,重要性得分为4.13~5.00分,专家权威系数为0.867,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75、0.420、0.292(均P<0.05),形成的^(131)Ⅰ治疗甲状腺癌患者被服清洁解控方案包括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59个三级指标。结论^(131)Ⅰ治疗甲状腺癌患者被服清洁解控方案构建过程规范严谨,可为临床^(131)Ⅰ治疗甲状腺癌患者被服的清洁解控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131)Ⅰ 放射性碘治疗 被服 清洁解控 德尔菲法 辐射防护 护理管理
下载PDF
放射性碘摄取测定技术对^(131)I治疗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梓延 李光明 +2 位作者 杨世坚 叶汝娴 许妙瑜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7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摄取(RAIU)测定技术对^(131)I治疗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价值分析。方法:连续30d配制放射性浓度为74kBq/ml的^(131)I-碘化钠(Na^(131)I)溶液(每日配制37000 kBq/500ml),分别测量74kBq和370kBq的Na^(131)I标准源的...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摄取(RAIU)测定技术对^(131)I治疗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价值分析。方法:连续30d配制放射性浓度为74kBq/ml的^(131)I-碘化钠(Na^(131)I)溶液(每日配制37000 kBq/500ml),分别测量74kBq和370kBq的Na^(131)I标准源的放射性计数率(计数·min^(-1)),分别设为74kBq组和370kBq组。选取在医院核医学科行RAIU检查的30例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采用基于排尿前后大腿部位以及环境本底不同计算公式的放射性计数率,测定Graves甲亢患者服用Na^(131)I 2h和24h后RAIU大腿排尿前、RAIU大腿排尿后和RAIU本底的^(131)I活度。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m-Atman检验74kBq和370kBq的Na^(131)I标准源定量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比较服用Na^(131)I后相同时间RAIU大腿排尿前、RAIU大腿排尿后与RAIU本底的^(131)I活度。结果:连续30d所测74kBq Na^(131)I标准源的放射性计数率的ICC值为0.712,试验可重复性适中;连续30d所测370kBq Na^(131)I标准源的放射性计数率的的ICC值为0.888,试验的一致性较好。Bland-Altman检验结果显示,74kBq组中有10%(3/30)在95%一致性界限(95%LoA)之外;370 kBq组中3.33%(1/30)在95%LoA之外。2h和24h时所测结果RAIU大腿排尿前与RAIU大腿排尿后之间、RAIU大腿排尿前与RAIU本底之间及RAIU大腿排尿后与RAIU本底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2h)=-13.802,t=-11.952,t=-8.751;t_(24h)=7.635,t=-9.724,t=-4.138;P<0.01)。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31)I活度大腿(排尿前)、^(131)I活度大腿(排尿后)和^(131)I活度本底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4,P>0.05)。结论:配制标准源时,建议使用足够的放射性药物剂量,即指南推荐范围中的高值(370 kBq)。RAIU测定时应考虑检查流程中使用检查室本底计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碘-131 ^摄^(131)I率 放射性碘摄取(RAIU)
下载PDF
术后不同剂量^(131)I治疗对中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清甲成功率及唾液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丽 彭德新 +1 位作者 肖琼 高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8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术后不同剂量^(131)I治疗对中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清甲成功率及唾液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1年2月新余市人民医院和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2例中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按照^(131)I的治疗剂量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术后不同剂量^(131)I治疗对中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清甲成功率及唾液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1年2月新余市人民医院和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2例中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按照^(131)I的治疗剂量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n=45,50~100 mCi/次)和高剂量组(n=37,101~150 mCi/次)。观察两组患者的清甲成功情况、唾液腺-腮腺的最大浓聚率(MAR)、酸刺激后最大分泌率(MSR)、唾液腺-颌下腺的MAR、酸刺激后MSR及无病生存率。结果:低剂量组有38例患者清甲成功,高剂量组有34例患者清甲成功,低剂量组的清甲成功率(84.44%)低于高剂量组(91.89%),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1,P>0.05)。两组治疗后唾液腺-腮腺的MAR、MSR均下降,低剂量组的MAR[(61.18±3.24)%]、MSR[(61.26±4.39)%]均高于高剂量组[(58.46±3.51)%、(57.85±4.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唾液腺-颌下腺的MAR、MSR均下降,低剂量组的MAR[(42.62±3.41)%]、MSR[(51.28±3.52)%]均高于高剂量组[(40.46±3.51)%、(49.43±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的^(131)I不仅可以减轻对唾液腺功能的损伤,而且不影响清甲成功率及无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 分化型甲状腺癌 唾液腺功能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前碘盐饮食与疗效的关系
16
作者 王心宇 刘保平 +3 位作者 程兵 阮翘 陈平 王庆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4-868,共5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前正常碘盐饮食是否是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行甲状腺全切术后首次行^(131)I治疗的DTC患者329例,首先将患者分为中低危组(n=1...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前正常碘盐饮食是否是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行甲状腺全切术后首次行^(131)I治疗的DTC患者329例,首先将患者分为中低危组(n=196)和高危组(n=133),按照疗效分别将中低危、高危患者再次分为疗效满意组和疗效不满意组,比较患者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是否碘盐饮食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T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中低危患者中,治疗前ps-Tg水平对患者预后有影响[OR(95%CI):1.561(1.346~1.811),P<0.001],是否正常碘盐饮食对DTC患者预后无影响[OR(95%CI):1.017(0.469~2.205),P=0.965];在高危患者中,治疗前ps-Tg水平[OR(95%CI):1.021(1.005~1.037),P=0.010]、T分期[OR(95%CI):5.812(2.049~16.489),P<0.001]和N分期[OR(95%CI):0.309(0.111~0.866),P=0.025]对患者预后有影响,是否正常碘盐饮食与患者预后无关[OR(95%CI):2.398(0.956~6.014,P=0.062]。结论:正常碘盐饮食对DTC患者^(131)I治疗效果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131)I治疗 碘盐饮食 疗效
下载PDF
两种符合计数方法测定^(131)I核素活度
17
作者 罗丽峰 刘皓然 +3 位作者 梁珺成 范富有 张明 徐强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28-1133,共6页
采用4πβ(LS)-γ与4πβ(PC)-γ2种数字符合计数法对放射性核素^(131)I进行了活度测量,并对这2种方法得到的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β道分别采用了以氩甲烷为工作气体的流气式正比计数器(PC)和制样简单的液体闪烁计数器(LSC)探... 采用4πβ(LS)-γ与4πβ(PC)-γ2种数字符合计数法对放射性核素^(131)I进行了活度测量,并对这2种方法得到的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β道分别采用了以氩甲烷为工作气体的流气式正比计数器(PC)和制样简单的液体闪烁计数器(LSC)探测β射线。同时,运用可实现短寿命核素活度测量的数字符合计数法对β、γ脉冲序列文件进行离线处理,经过死时间修正和符合分辨时间修正后,给出用于效率外推的符合计数。结果表明,2种测量方法得到的^(131)I核素的比活度在不确定度范围内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131)I 数字符合 效率外推 4πβ(LS)-γ 4πβ(PC)-γ
下载PDF
急性摄入^(131)I的医学应急参考可测量推导
18
作者 武钊 战景明 +3 位作者 薛向明 白佳玫 茹尚敏 王秀琴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14-1220,共7页
通过推导与甲状腺待积器官剂量相关的^(131)I可测量,为^(131)I生产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和制定相关作业的医学应急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我国《职业性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规定的甲状腺待积器官剂量以及《国际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基本安全标准... 通过推导与甲状腺待积器官剂量相关的^(131)I可测量,为^(131)I生产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和制定相关作业的医学应急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我国《职业性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规定的甲状腺待积器官剂量以及《国际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基本安全标准》为避免严重确定性效应和降低随机性效应而推荐的防护行动水平,推算单次吸入达到相应的甲状腺待积器官剂量时的实用量,包括工作场所浓度、甲状腺^(131)I含量和尿碘日排量。当人员(不考虑个体防护)停留的工作场所^(131)I化合物和^(131)I蒸气浓度CA分别达2.1×10^(4)Bq/m^(3)和1.2×10^(4)Bq/m^(3),或甲状腺^(131)I含量M(t)甲达3.8×10^(4)Bq,或尿^(131)I日排量M(t)尿达4.5×10^(1)Bq时,应该根据防护目的,结合职业人员接触时间、体力劳动强度或者监测与摄入的间隔时间、^(131)I的理化形态等,采取立即体检、会诊、指示性医疗、促排、阻吸收、健康监护等行动。以上可测量对于^(131)I生产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以及事故应急的后果预测和医学干预等.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 甲状腺 空气活度浓度 ^甲状腺^(131)I含量 ^尿^(131)I日排量 可测量
下载PDF
甲亢患者^(131)I治疗后血脂、血糖、尿素氮、肌酐变化的临床分析
19
作者 牟琦 陶志嵩 +1 位作者 刘加成 冯雪凤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02-209,共8页
目的:分析甲亢患者^(131)I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及血脂、血糖的变化。方法:选取甲亢患者127例,检测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 目的:分析甲亢患者^(131)I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及血脂、血糖的变化。方法:选取甲亢患者127例,检测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血糖(Glu)、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根据^(131)I治疗后3个月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甲功减退组64例、甲功正常组27例、甲亢好转组21例、甲亢反弹组15例。根据FT4水平将64例甲功减退患者分为4组,分别是0<FT4≤3 pmol·L^(-1)组、3<FT4≤6 pmol·L^(-1)组、6<FT4≤9 pmol·L^(-1)组、9<FT4≤12 pmol·L^(-1)组,比较4组血脂异常比例。结果:^(131)I治疗后甲功减退组、甲功正常组、甲亢好转组的FT3、FT4显著降低(P<0.01),TSH、TC、HDL-C、LDL-C、APOA、APOB、Cr升高(P<0.05);甲亢反弹组治疗后FT3、FT4升高,Cr降低(P<0.05),血脂无明显变化;甲功减退组、甲功正常组治疗后Glu、BUN下降(P<0.05);当FT4≤6 pmol·L^(-1)时,高胆固醇血症比例明显增加。结论:^(131)I治疗后FT3、FT4指标显著改善,Glu、BUN和Cr等指标明显好转;随FT3、FT4下降血脂随之升高,特别是甲减患者,当FT4≤6 pmol·L^(-1)时,需警惕发生高脂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甲状腺功能亢进 ^^(131)I 血脂 血糖 尿素氮 肌酐
下载PDF
血清Tg、TgAb对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131)I治疗后随访期间复发/转移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磊 柴凡 +4 位作者 鲍刚 彭仕娇 陈尧权 代武宏 张帆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74-79,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对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131)I治疗后随访期间复发/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6月中国贵航集团三〇二医院收治的10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 目的研究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对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131)I治疗后随访期间复发/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6月中国贵航集团三〇二医院收治的10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术后均采用^(131)I进行清除残留的甲状腺组织(清甲)治疗。随访24个月,将患者分为复发转移组(21例)和未复发转移组(8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131)I治疗情况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Tg、TgAb。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g、TgAb检测对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131)I治疗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采取非条件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与未复发转移组比较,复发转移组原位肿瘤T4分期、手术方式为腺叶切除或近全切、残余甲状腺质量≥1g、手术至^(131)I治疗时间>3个月、24h摄^(131)I率≤20%患者的占比均较高(P<0.05);复发转移组血清Tg和TgAb水平均较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g预测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131)I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最佳截断值为1.674µg/L,AUC为0.803(95%CI:0.721,0.884),敏感性为81.1%(95%CI:0.724,0.898),特异性为63.8%(95%CI:0.585,0.691);血清TgAb预测的最佳截断值为44.193 IU/mL,AUC为0.911(95%CI:0.859,0.963),敏感性为89.2%(95%CI:0.813,0.971),特异性为72.5%(95%CI:0.674,0.774)。非条件Logistic一般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位肿瘤T4分期[O^R=2.916(95%CI:1.325,6.417)]、腺叶切除或近全切[O^R=3.243(95%CI:2.174,4.838)]、残余甲状腺质量≥10 g[O^R=1.835(95%CI:1.514,2.224)]、手术至^(131)I治疗时间>3个月[O^R=1.962(95%CI:1.371,2.808)]、24 h摄^(131)I率≤20%[O^R=2.638(95%CI:1.219,5.709)]、血清Tg≥1.674µg/L[O^R=2.503(95%CI:1.430,4.360)]、血清TgAb≥44.193 IU/mL[O^R=2.944(95%CI:2.016,4.299)]可能是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131)I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风险因素预测模型预测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131)I治疗后复发/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1(95%CI:0.935,0.987),标准误为0.010,临界值为73.162,敏感性为91.9%(95%CI:0.863,0.957),特异性为88.2%(95%CI:0.845,0.922)。结论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131)I治疗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血清Tg、TgAb水平明显升高,Tg、TgAb对预测复发/转移具有较好的价值,联合其他危险因素建立风险因素预测模型可进一步提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根治术 ^^(131)I治疗 复发/转移 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