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7)Cs示踪技术在滦河源区栗钙土风蚀速率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烨 岳建华 +2 位作者 徐翠华 杜春光 常艳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2-566,共5页
对采集于滦河源区 3个栗钙土剖面中的 2 7个土层样品的pH、有机碳含量、碳酸钙含量、密度及质地进行了化验分析 ,运用ADCOM10 0超低本底γ谱仪测定了土壤样品1 37Cs的比活度 .结果表明 ,自然栗钙土以及被风蚀土壤剖面中1 37Cs比活度随... 对采集于滦河源区 3个栗钙土剖面中的 2 7个土层样品的pH、有机碳含量、碳酸钙含量、密度及质地进行了化验分析 ,运用ADCOM10 0超低本底γ谱仪测定了土壤样品1 37Cs的比活度 .结果表明 ,自然栗钙土以及被风蚀土壤剖面中1 37Cs比活度随深度呈指数递减式分布 ,其最大渗透深度可达约 3 0cm ;利用1 37Cs示踪技术估算的研究区土壤风蚀速率在 0 1842cm·a- 1 和 0 2 897cm·a- 1 之间 ;栗钙土不同粒径土壤颗粒中1 37Cs的比活度差异显著 ,即细粒 (粒径≤ 0 10mm的极细砂、粉粒和黏粒 )中1 37Cs比活度大于细砂 (0 10~ 0 2 5mm)中1 37Cs比活度大于粗粒 (0 2 5~2 0 0mm的中砂、粗砂和极粗砂 )中1 37Cs比活度 .可见 ,运用1 37Cs示踪法可以定量估算区域土壤风蚀速率 ,但需综合考虑1 37Cs在土壤中的分布、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质地等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示踪技术 土壤 风蚀速率 滦河源区 栗钙土 比活度
下载PDF
利用^(137)Cs示踪技术与土壤化学物质研究滇池流域土壤侵蚀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明礼 杨浩 +5 位作者 林加加 高明 王小雷 徐从安 桑利娟 崔琚琰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50-2457,共8页
核素示踪技术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已经在土壤侵蚀研究中获得了极大应用,并在土壤侵蚀的沉积、侵蚀、运移研究上取得许多成果。采用放射性核素作为土壤示踪剂,可以很好的进行流域尺度的范围研究,且可靠性比较高,省时省力... 核素示踪技术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已经在土壤侵蚀研究中获得了极大应用,并在土壤侵蚀的沉积、侵蚀、运移研究上取得许多成果。采用放射性核素作为土壤示踪剂,可以很好的进行流域尺度的范围研究,且可靠性比较高,省时省力。云贵高原在处于我国的西南地区,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缺乏较长时间的资料积累,仅通过短时间的测定,无法准确估算中长期(约50a)的平均土壤侵蚀速率。文章应用137Cs示踪技术,并结合土壤有机碳、全氮等土壤化学物质,首次研究了云南省滇池流域土壤侵蚀的强度分异规律。1)山坡不同部位的土壤侵蚀速率大小顺序是:坡中部>坡下部>坡上部,坡位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2)土壤利用方式上看,非耕地(林地和撂荒地)的侵蚀速率小于耕地的侵蚀速率。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由于耕作措施与耕作方法的差异,也会直接影响到土壤侵蚀的速率大小。3)从土壤侵蚀模数来看,区域整体上属于轻度侵蚀。土壤平均侵蚀速率为1280.2t·km-2·a-1,其中耕地的平均土壤侵蚀速率为1672.8t·km-2·a-1,非耕地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为1161.2t·km-2·a-1。4)虽然是轻度侵蚀,但是随着土壤侵蚀的进行,土壤有机碳、氮等的流失,造成土地退化较为严重,这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直接的危害:滇池土壤淤积,土壤中的有机质、化肥等物质也直接随土壤流入滇池,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示踪 土壤有机碳 全氮 土壤侵蚀 滇池流域
下载PDF
^(137)Cs示踪红壤丘陵区坡地土壤侵蚀的研究——以江西丰城市为例 被引量:16
3
作者 濮励杰 赵姚阳 +2 位作者 金平华 王金磊 黄贤金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2-567,共6页
通过137Cs示踪技术,并采用相关的土壤侵蚀定量模型,对红壤丘陵区江西丰城市坡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方式以及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侵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137Cs的本底值为1992.45±145.63Bq/m2;试验区典型坡地不同地貌部位均... 通过137Cs示踪技术,并采用相关的土壤侵蚀定量模型,对红壤丘陵区江西丰城市坡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方式以及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侵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137Cs的本底值为1992.45±145.63Bq/m2;试验区典型坡地不同地貌部位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土壤侵蚀,且侵蚀强度总的变化趋势为坡底部>坡中部>坡顶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方式下的坡面侵蚀强度亦呈现一定的分异现象,从大到小依次为耕作土坡面>退耕30年+退耕1年混合坡面>退耕30年坡面>荒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坡地 红壤丘陵区 ^^137cs示踪技术 荒坡 坡面侵蚀 侵蚀强度 丰城市 江西 退耕
下载PDF
^(137)Cs示踪法研究青藏高原草甸土的土壤侵蚀 被引量:29
4
作者 李元寿 王根绪 +2 位作者 王军德 王一博 吴青柏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4-121,共8页
运用137Cs示踪法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典型的两个小流域的土壤侵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寒草甸植被区的土壤137Cs在土壤剖面中呈指数型分布,分布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坡顶部由于风蚀、冻融侵蚀和水蚀较强,致使侵蚀强于下部,除坡顶部外其... 运用137Cs示踪法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典型的两个小流域的土壤侵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寒草甸植被区的土壤137Cs在土壤剖面中呈指数型分布,分布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坡顶部由于风蚀、冻融侵蚀和水蚀较强,致使侵蚀强于下部,除坡顶部外其他坡位侵蚀强度都符合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的规律;高寒草甸植被覆盖度与土壤侵蚀强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土壤平均侵蚀模数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呈线性降低的趋势,相关系数R2达到0.997以上。高寒草甸退化程度越高,土壤侵蚀越强。退化较强的草甸区的平均侵蚀模数是退化较弱区的2.23倍,最大侵蚀模数可达2960.22t/(k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示踪技术 土壤侵蚀 高寒草甸 青藏高原
下载PDF
^(137)Cs示踪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速率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董杰 杨达源 +1 位作者 周彬 胥勤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66,共6页
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量研究对于该区水土保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改善以及水库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运用137C s示踪法对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速率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137C s的背景值为2 029.2 Bq/m2;不同土地... 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量研究对于该区水土保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改善以及水库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运用137C s示踪法对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速率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137C s的背景值为2 029.2 Bq/m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侵蚀强度的大小顺序为:耕地>园地>草地>荒地>林地,按照水利部1997年颁布的土壤侵蚀强度等级标准,则耕地为中度侵蚀,园地、草地和荒地为轻度侵蚀,林地为微度侵蚀。不同坡度段土壤侵蚀强度差别不大,由强到弱依次为5~°15,°0~°5,°25~°35,°15~°25°和>35°坡度段,皆属轻度侵蚀;重庆-万州段和云阳-宜昌段土壤侵蚀等级虽皆为轻度,但前者已接近中度侵蚀,其土壤年均侵蚀模数为后者的2.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示踪技术 侵蚀模型 土壤侵蚀速率 三峡库区
下载PDF
^(137)Cs示踪法研究湟水上游和布哈河下游区域土壤侵蚀强度 被引量:6
6
作者 陶炳德 沙占江 +2 位作者 郭丽霞 拉本 肖景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7-1005,共9页
通过137Cs示踪技术,并采用土壤剖面核素单位面积浓度与背景值之间的理论模型,对布哈河下游和青海湖东北岸湟水上游区域的土壤侵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7Cs面积活度与植被盖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两区域相关系数为0.93。湟水上游河... 通过137Cs示踪技术,并采用土壤剖面核素单位面积浓度与背景值之间的理论模型,对布哈河下游和青海湖东北岸湟水上游区域的土壤侵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7Cs面积活度与植被盖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两区域相关系数为0.93。湟水上游河谷土壤侵蚀模数在87.62~1 458.41t·km-2·a-1之间,采样点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933.31 t·km-2·a-1。布哈河下游区域土壤侵蚀模数在431.03~2 072.39 t·km-2·a-1之间,采样点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 256.97 t·km-2·a-1。布哈河下游区域较湟水上游区域侵蚀严重,在较长的时期内两地大部分区域均处于轻度侵蚀阶段,湟水上游北部和布哈河下游西北部处于微度侵蚀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示踪技术 土壤侵蚀 布哈河下游 湟水上游
下载PDF
基于^(137)Cs示踪技术的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特征评价
7
作者 张宁宁 黄诗浩 +3 位作者 雷衡 雷欣哲 刘普灵 亢福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9274-9283,共10页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小流域土壤侵蚀及其养分流失特征的影响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引发的环境效应问题,对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陕北延安市湫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37)Cs示踪技术,定量评价了...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小流域土壤侵蚀及其养分流失特征的影响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引发的环境效应问题,对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陕北延安市湫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37)Cs示踪技术,定量评价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状况及其相互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影响小流域土壤侵蚀状况。土壤侵蚀模数介于-18.67-151.27 t km^(-2) a^(-1)之间,大小顺序为沟道>苹果园>林地>草地>灌木,均为微度侵蚀。其中,除灌木地发生沉积以外,其它土地利用方式均发生了土壤侵蚀现象。(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侵蚀模数空间变异明显,除沟道为轻度变异以外,其它土地利用均为中等变异。(3)土壤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N/P比和C/P比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变化特征表现一致,大小顺序均为灌木>草地>林地>沟道>苹果园,且在不同利用方式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全磷含量表现为灌木>苹果园>沟道>草地>林地,且与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土壤全氮含量偏低,全磷含量适中;C/N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N/P和C/P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小流域土壤氮限制严重。(4)土壤侵蚀是该小流域养分流失的重要诱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流失变化特征与土壤侵蚀模数表现一致,且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N/P比及C/P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C/N比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小流域 土地利用方式 ^^(137)cs示踪技术 侵蚀特征 养分流失
下载PDF
^(137)Cs技术对长江三角洲丘陵区小流域土壤侵蚀初步估算 被引量:22
8
作者 曹慧 杨浩 +3 位作者 唐翔宇 赵其国 朱振华 濮励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5,共3页
采集了长江三角洲丘陵区某一小流域的 8个土壤剖面共 2 6个样品 ,通过分析发现该小流域的土壤 1 37 Cs含量与采样深度之间具有比较良好的线性关系 (0 .98>R2 >0 .6 9) ;以坡顶作为参考点 ,提出该地区土壤中的 1 37Cs背景值约为 2... 采集了长江三角洲丘陵区某一小流域的 8个土壤剖面共 2 6个样品 ,通过分析发现该小流域的土壤 1 37 Cs含量与采样深度之间具有比较良好的线性关系 (0 .98>R2 >0 .6 9) ;以坡顶作为参考点 ,提出该地区土壤中的 1 37Cs背景值约为 2 40 0 Bq/m2 ;建立了基于 1 37Cs技术的土壤侵蚀定量模型 ,并对该流域土壤侵蚀量进行了初步估算 ,结果表明侵蚀最严重的丘坡中部马尾松林地占总侵蚀量 38.2 3% ,坡麓的菜园土壤亦达 32 .89%。因而 ,对坡中和坡麓地貌部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可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带来的各种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长江三角洲 土壤侵蚀 丘陵区 估算 示踪技术
下载PDF
张家口坝上地区农田土壤风蚀的^(137)Cs示踪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加琼 周学雷 +3 位作者 张春来 杨硕 潘星慧 刘永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4-728,共5页
利用137Cs示踪法,计算了张家口坝上地区1963年以来的农田土壤风蚀模数.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农田普遍处于风蚀状态,平均风蚀模数为8 362.34 t.km-2.a-1,平均风蚀厚度约为0.53 cm.a-1,达到极重度风蚀.农田风蚀模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规... 利用137Cs示踪法,计算了张家口坝上地区1963年以来的农田土壤风蚀模数.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农田普遍处于风蚀状态,平均风蚀模数为8 362.34 t.km-2.a-1,平均风蚀厚度约为0.53 cm.a-1,达到极重度风蚀.农田风蚀模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规律性,反映了风蚀环境和农田管理方式等因素的空间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上地区 农田风蚀 ^^137cs示踪
下载PDF
^(137)Cs示踪技术在线性工程渣场选址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苟学强 吴杨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6期7-10,共4页
已有公路与铁路等线型工程的渣场选址,多以地形、植被、民房、地质灾害等为定性控制要素,除占地面积、容量外再无其他定量控制指标及计算依据,在实践中有随意性强、受主观意识影响大的弊端。以拉日铁路曲水区间段为例,将广泛应用于水土... 已有公路与铁路等线型工程的渣场选址,多以地形、植被、民房、地质灾害等为定性控制要素,除占地面积、容量外再无其他定量控制指标及计算依据,在实践中有随意性强、受主观意识影响大的弊端。以拉日铁路曲水区间段为例,将广泛应用于水土流失定量监测与侵蚀强度测算的137Cs示踪技术应用于渣场选址坡面侵蚀强度的定量计算。与传统的线型工程渣场选址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原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14个渣场仅1个选址合理,其他13个渣场均存在选址不合理问题,存在诸多的隐患。利用137Cs示踪技术分析坡面侵蚀强度拐点,得出渣场选址的坡长控制要素,较传统方法更契合选址背景环境的土壤侵蚀特征,为渣场选址及后期渣场水土流失防控人工干预手段选择提供了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示踪技术 线型工程 水土保持 渣场选址
下载PDF
^137Cs示踪的渤海湾黄骅港两侧海区的沉积特征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福 裴艳东 +2 位作者 刘志广 田立柱 王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54-1059,共6页
取自黄骅港防波堤两侧海区的7个无扰动柱状沉积物岩心的137Cs示踪研究显示,该区137Cs曲线可以分为3种类型:①不连续的137Cs曲线(表层未检测到137Cs),②连续的137Cs曲线(表层检测到137Cs),③未检测到137Cs的曲线。137Cs示踪的沉积速率结... 取自黄骅港防波堤两侧海区的7个无扰动柱状沉积物岩心的137Cs示踪研究显示,该区137Cs曲线可以分为3种类型:①不连续的137Cs曲线(表层未检测到137Cs),②连续的137Cs曲线(表层检测到137Cs),③未检测到137Cs的曲线。137Cs示踪的沉积速率结果显示:①NE向伸展的防砂堤截断原SE向的沿岸流后,造成了黄骅港防波堤两侧近岸差异性现代沉积过程,即堤北侧距岸约4km以内海区现代沉积速为0.69~1.12cm/a,堤南侧距岸约4km处的站位8以内无沉积物沉积;②防砂堤南侧的岸外10km、水深约-4m处,存在一个速率高达1.36cm/a的现代沉积中心。上述结果与前人的工作成果对比表明,黄骅港建港前后,现代沉积速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进一步说明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质环境变化主导了现在的地质环境变化,应当引起人们的更多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示踪 沉积速率 黄骅港
下载PDF
^(137)Cs示踪法研究坡度与土壤流失的关系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晓燕 田均良 +1 位作者 刘普灵 杨明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0-393,共4页
应用13 7Cs示踪法对陕西延安燕沟流域自然坡面上坡度与侵蚀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坡面各点的坡度与侵蚀强度之间呈幂或指数函数关系 ,且相关性极显著 ,即随着坡度的增加 ,侵蚀强度呈幂或指数函数增加 ;偏相关分析结果表... 应用13 7Cs示踪法对陕西延安燕沟流域自然坡面上坡度与侵蚀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坡面各点的坡度与侵蚀强度之间呈幂或指数函数关系 ,且相关性极显著 ,即随着坡度的增加 ,侵蚀强度呈幂或指数函数增加 ;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侵蚀强度与坡面平均坡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其相关系数为 0 4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强度 坡面 土壤流失 坡度 示踪 ^^137cs 上坡 关系 相关性 增加
下载PDF
^137Cs示踪法研究太湖流域土壤侵蚀分布与总量 被引量:15
13
作者 曾海鳌 吴敬禄 林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9-85,共7页
利用137Cs示踪法研究了太湖流域不同地貌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速率分布,初步估算了太湖流域的土壤侵蚀总量。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相同时,丘陵山坡中点的土壤侵蚀速率与整个坡面的平均值相近;太湖流域山坡中上部以自然坡地为主,土... 利用137Cs示踪法研究了太湖流域不同地貌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速率分布,初步估算了太湖流域的土壤侵蚀总量。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相同时,丘陵山坡中点的土壤侵蚀速率与整个坡面的平均值相近;太湖流域山坡中上部以自然坡地为主,土壤侵蚀速率仅为186.6t/km2.a;山坡下部以茶园种植为主,土壤侵蚀速率为3898.5t/km2.a。平原区水田的侵蚀速率与其到山脚的距离正相关,随距离的增大由堆积转变为侵蚀并逐渐增大,山脚水田堆积量和湖岸水田侵蚀量分别为2585.9和6325.7t/km2.a,平均侵蚀速率约为1869.9t/km2.a。太湖流域土壤侵蚀总量约为3446.7×104t,流域土壤侵蚀导致的输入太湖的泥沙量年均约为34.5×104t,与实际监测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土壤侵蚀是太湖泥沙输入的主要来源。本研究结果初步证明了利用137Cs示踪法研究太湖流域土壤侵蚀与湖泊沉积通量定量关系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137cs示踪 土地利用 太湖流域
下载PDF
侵蚀泥沙颗粒中^(137)Cs的含量特征及其示踪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晓燕 陈洪松 +1 位作者 田均良 杨明义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65,共5页
通过对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燕沟的林地、坡耕地与沟口洪水泥沙的颗粒组成分析 ,发现其颗粒组成有明显的差异 ,表明该研究区在侵蚀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颗粒分选 ,而在泥沙输移过程中颗粒分选不明显 ,在应用1 37Cs示踪流域侵蚀速率... 通过对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燕沟的林地、坡耕地与沟口洪水泥沙的颗粒组成分析 ,发现其颗粒组成有明显的差异 ,表明该研究区在侵蚀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颗粒分选 ,而在泥沙输移过程中颗粒分选不明显 ,在应用1 37Cs示踪流域侵蚀速率或利用沟口泥沙推算流域侵蚀模数时应适当进行颗粒校正。通过对坝地沉积泥沙1 37Cs含量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1 37Cs含量、沉积厚度与次降雨侵蚀强度、侵蚀类型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同时运用沉积样中核素含量特征可望解决流域尺度坡面侵蚀与沟谷侵蚀的比重关系这一研究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含量 泥沙颗粒 侵蚀分选 侵蚀类型 示踪
下载PDF
基于^(137)Cs示踪的丹江口市农用地土壤侵蚀与有机质流失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利华 龙昱 +1 位作者 李辉 董玉森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4-57,共4页
运用137Cs示踪技术探讨了丹江口市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侵蚀,并分析了137Cs含量与有机质和重金属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用地土壤侵蚀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沟谷旱地>坡耕地>菜田>水田>草地>灌丛,耕作土的侵... 运用137Cs示踪技术探讨了丹江口市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侵蚀,并分析了137Cs含量与有机质和重金属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用地土壤侵蚀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沟谷旱地>坡耕地>菜田>水田>草地>灌丛,耕作土的侵蚀强度多为中度和强度侵蚀,非耕作土则是微度和轻度侵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重金属分布影响很大,有机质含量分布规律为草地>灌丛>菜田>水田>沟谷旱地>坡耕地;Pb与Ni含量为灌丛>草地>坡耕地>沟谷旱地>菜田>水田;Cr与Cu含量为灌丛>菜田>坡耕地>草地>沟谷旱地>水田;Zn含量为灌丛>菜田>草地>坡耕地>沟谷旱地>水田。对137Cs含量与土壤有机质、重金属含量进行回归分析的相关系数均在0.7以上,说明在景观简单的小流域,可以利用137Cs含量和数学模型预测土壤有机质和重金属的含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 ^^137cs示踪 土壤侵蚀 土壤有机质 土壤重金属
下载PDF
^(137)Cs示踪农耕地土壤侵蚀速率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立青 杨明义 +2 位作者 刘普灵 王晓燕 田均良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2-37,共6页
137Cs示踪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农耕地土壤侵蚀研究,目前已建立了许多运用137Cs估算土壤侵蚀速率的模型。这些模型主要分为两类:经验模型与理论模型。其中理论模型中的质量平衡模型应用较多。质量平衡模型主要有:Walling模型、张信宝模型、... 137Cs示踪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农耕地土壤侵蚀研究,目前已建立了许多运用137Cs估算土壤侵蚀速率的模型。这些模型主要分为两类:经验模型与理论模型。其中理论模型中的质量平衡模型应用较多。质量平衡模型主要有:Walling模型、张信宝模型、杨浩模型和周维芝模型。重点讨论这4种质量平衡模型的异同。详细阐述了这四种模型的建立过程,并用图形模拟的方法给出各个模型所刻画的土壤侵蚀速率与土壤剖面中137Cs相对损失率的关系。分析表明,尽管各个模型在建立的假设和方法上以及对137Cs沉降过程的处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是各个模型所刻画的土壤侵蚀速率与土壤剖面中137Cs相对损失率的关系实质上都是幂函数的形式,而且这4条曲线的走势基本一致,各自计算的土壤侵蚀速率差异也较小。因此,在利用137Cs技术示踪农耕地土壤侵蚀速率时,这4个模型都可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示踪 速率模型 农耕地 土壤侵蚀
下载PDF
基于^(137)Cs示踪法的丹江口小流域农用地土壤侵蚀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利华 李辉 张艳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3-277,共5页
运用137Cs示踪技术,采用相关土壤侵蚀定量估算模型,探讨丹江口市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的土壤侵蚀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137Cs本底值为2 153.46 Bq/m2;耕作土剖面中137Cs呈均一分布,非耕作土剖面中137Cs呈指数递减分布;不同... 运用137Cs示踪技术,采用相关土壤侵蚀定量估算模型,探讨丹江口市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的土壤侵蚀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137Cs本底值为2 153.46 Bq/m2;耕作土剖面中137Cs呈均一分布,非耕作土剖面中137Cs呈指数递减分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用地土壤侵蚀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沟谷旱地>坡耕地>菜田>水田>草地;不同土壤类型结合不同地貌形态呈现不同的侵蚀速率,依次为低山丘陵区的石灰土>粘质的黄棕壤土>紫色土和砂质潮土;坡耕地的土壤侵蚀呈现垂直分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示踪技术 土壤侵蚀 农用地 丹江口
下载PDF
^(137)Cs示踪法估算滇池流域土壤侵蚀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燕 彭补拙 陈捷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用13 7Cs示踪法探讨滇池流域的土壤侵蚀表明 ,不同利用方式农田的侵蚀量从 2 2 4t km2 yr(菜地 )~ 345 6t km2 yr(园地 )。与太湖地区相比 ,粗放的耕作方式也改变了当地农田的侵蚀排序。特别是土壤中的13 7Cs含量为 35 5~ 872Bq m2 ,... 用13 7Cs示踪法探讨滇池流域的土壤侵蚀表明 ,不同利用方式农田的侵蚀量从 2 2 4t km2 yr(菜地 )~ 345 6t km2 yr(园地 )。与太湖地区相比 ,粗放的耕作方式也改变了当地农田的侵蚀排序。特别是土壤中的13 7Cs含量为 35 5~ 872Bq m2 ,比世界其他许多地区都低 ,却与青藏高原相邻地区的数值相近。原因可能是气候特点及远离核试验中心。经与其他方式所得结果比较可见 ,用13 7Cs示踪法研究滇池流域的中长期土壤侵蚀既简便快速又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滇池流域 示踪 ^^137cs 估算 利用方式 太湖地区 耕作方式 相邻地区 青藏高原 试验中心 气候特点 结果比较 侵蚀量 中长期 农田 园地 菜地
下载PDF
^137Cs技术研究岩溶高原湿地小流域土壤侵蚀特征 被引量:10
19
作者 梁家伟 戴全厚 +2 位作者 张曦 高华端 刘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6-122,共7页
运用137Cs技术研究了威宁草海沙河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地貌部位的土壤侵蚀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137Cs的背景值为879Bq·m2;农耕地土壤剖面中137Cs中呈均匀分布,非农耕地土壤剖面中呈指数递减分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137Cs的... 运用137Cs技术研究了威宁草海沙河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地貌部位的土壤侵蚀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137Cs的背景值为879Bq·m2;农耕地土壤剖面中137Cs中呈均匀分布,非农耕地土壤剖面中呈指数递减分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137Cs的面积活度值从大到小为灌丛地>人工草地>农耕地,土壤侵蚀模数值为农耕地>草地>灌丛地;不同地貌部位土壤中,137Cs面积活度值从大到小为下坡>中坡>上坡,侵蚀模数值变化为上坡>中坡>下坡。小流域年均侵蚀模数为:1254.9t·(km2·a)-1,灌丛地侵蚀模数为462.6t·(km2·a)-1,人工草地为630.4t·(km2·a)-1,农耕地为3311.8t·(km2·a)-1。因此,在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过程中,农耕地是治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技术 草海 小流域 地貌部位 侵蚀特征
下载PDF
土壤侵蚀^(137)Cs测定的示踪法原理及其常用模型 被引量:8
20
作者 齐孟文 王琳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6-17,共2页
简要介绍了137Cs示踪法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内容包括137Cs示踪的基本原理,用于耕地及非耕地土壤侵蚀的常用模型,如非耕地的指数分布模型,耕地的比例模型、容量模型和质量平衡模型,同时对以上几种耕地模型的建模假设、计算公式和应... 简要介绍了137Cs示踪法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内容包括137Cs示踪的基本原理,用于耕地及非耕地土壤侵蚀的常用模型,如非耕地的指数分布模型,耕地的比例模型、容量模型和质量平衡模型,同时对以上几种耕地模型的建模假设、计算公式和应用限制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137cs 示踪 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