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0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前驱期α-突触核蛋白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亚珂 王顺 +1 位作者 王玉琳 白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519-522,共4页
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临床诊断的PD患者已出现实质性、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病变,临床上通过多巴胺能药物对症治疗并不能阻止疾病进展和降低致残率。近年来,帕金森病研究关口前移,众多研究在其前驱期探索神经保护疗... 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临床诊断的PD患者已出现实质性、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病变,临床上通过多巴胺能药物对症治疗并不能阻止疾病进展和降低致残率。近年来,帕金森病研究关口前移,众多研究在其前驱期探索神经保护疗法,以期延缓与阻止疾病进展。在此类型研究中,如何大范围准确筛选、检测、识别PD前驱期患者是目前所面临的难题。α-突触核蛋白是PD的标志性蛋白,本文以α-突触核蛋白为切入点,阐述其在PD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理论地位,整合近年来已报道的PD前驱期患者脑脊液、组织、粪便中α-突触核蛋白的检测特异性,整理各研究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为临床进一步探索该标志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前驱期 α-突触核蛋白 生物标志物 检测特异性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的异常修饰及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齐雪 李家慧 +2 位作者 朱远峰 禹璐 王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1-1306,共6页
背景:因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而形成的路易体是帕金森病特征性病理变化。近年多项研究揭示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的形成与其翻译后修饰关系密切。α-突触核蛋白的磷酸化、硝基化、乙酰化、泛素化等修饰在帕金森病的发病和进展中的作用得... 背景:因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而形成的路易体是帕金森病特征性病理变化。近年多项研究揭示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的形成与其翻译后修饰关系密切。α-突触核蛋白的磷酸化、硝基化、乙酰化、泛素化等修饰在帕金森病的发病和进展中的作用得到广泛关注。目的: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阐述关于α-突触核蛋白修饰类型、修饰位点对帕金森病的特征性病理形成和进展的影响。方法:由第一作者系统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以“α-突触核蛋白,帕金森病,磷酸化,乙酰化,泛素化,硝基化”为中文检索词,以“α-Synuclein,Parkinson’s disease,phosphorylation,acetylation,ubiquitination,nitration”为英文检索词,收集整理近年来与α-突触核蛋白异常修饰相关的文献,最终纳入61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α-突触核蛋白异常修饰与其蛋白结构和其带有正负电荷密切相关,其氨基端带有正电荷,易发生泛素化和乙酰化修饰;其中心疏水区域因其疏水特性易形成β片层结构,其羧基端带有负电荷,是主要磷酸化修饰区域。②磷酸化修饰位点可促进磷酸化修饰并与α-突触核蛋白的聚集密切相关,而蛋白激酶可靶向激活翻译修饰,可能有助于促进或抑制聚集体形成。③α-突触核蛋白的降解途径主要发挥清除病理性蛋白的作用,各种激酶催化促使蛋白泛素化修饰后,使其功能受损,导致蛋白异常堆积,从而加重神经退变。④α-突触核蛋白的氨基端经过乙酰化修饰后,可提升蛋白对细胞膜的穿梭能力,减缓蛋白聚集,可能为神经细胞保护靶点,但是在突变型蛋白发生乙酰化修饰后反而产生相反作用。⑤α-突触核蛋白的硝基化修饰主要与氧化应激相关,在活性氧的作用下,硝基化修饰的蛋白聚集倾向增强。⑥由于α-突触核蛋白不同翻译后修饰产生的影响各异,因此阐明其翻译后修饰的主要机制,抑制促使蛋白聚集的翻译后修饰,可能为帕金森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靶点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帕金森病 聚集体 磷酸化 酪氨酸 乙酰化 泛素化 硝基化 发病机制 基因突变
下载PDF
PARK2介导的帕金森病中帕金蛋白对α-突触核蛋白的作用
3
作者 肖琪 樊慧杰 +8 位作者 李艳荣 范丽珊 和璐璐 谢良骐 贾璐 王青 肖保国 马存根 柴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9-1005,共7页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伴有主要运动症状,如运动迟缓、僵直性和静息性震颤,还可能表现为多种非运动症状,如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睡眠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1〕。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帕金蛋白 α-突触核蛋白 PARK2基因突变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家冲 张相华 +2 位作者 季稳 邹重九 黄宽明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15-220,共6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且逐渐进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居于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第二位,以65岁老年人多见。近年来帕金森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30~50岁患者越来越多。据统计,2020年PD的全球患病率已由原来的1%增加到4%,随...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且逐渐进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居于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第二位,以65岁老年人多见。近年来帕金森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30~50岁患者越来越多。据统计,2020年PD的全球患病率已由原来的1%增加到4%,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预计PD的患病率将迎来急剧增长[1]。PD的临床表现包括多种运动和非运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脑深部电极植入术
下载PDF
血清生长相关蛋白-43、α-突触核蛋白对小儿癫痫诊断价值研究
5
作者 贾小慧 秦雪莲 +2 位作者 刘青 刘亚楠 廉喆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血清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分析两者对小儿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22年4月临汾市人民医院儿科诊治小儿癫痫患者80例为癫痫组,晕厥患儿50例为晕厥组,腹股沟斜疝患儿50例...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血清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分析两者对小儿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22年4月临汾市人民医院儿科诊治小儿癫痫患者80例为癫痫组,晕厥患儿50例为晕厥组,腹股沟斜疝患儿50例为对照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GAP-43、α-Syn水平;比较3组患儿间及不同临床特征癫痫患儿血清GAP-43、α-Syn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GAP-43、α-Syn与癫痫发作严重程度量表评分(NHS3)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GAP-43、α-Syn对小儿癫痫的诊断价值。结果血清GAP-43水平比较,癫痫组<晕厥组<对照组(F/P=821.793/<0.001),血清α-Syn水平比较,癫痫组>晕厥组>对照组(F/P=419.176/<0.001);癫痫患儿血清GAP-43在癫痫局灶性发作、无认知功能损害者中升高(t/P=8.745/<0.001,10.070/<0.001),α-Syn水平在癫痫局灶性发作、无认知功能损害者中降低(t/P=4.236/<0.001,14.881/<0.001),二者在患儿性别、年龄、脑电图异常、头颅MR异常者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GAP-43水平与NHS3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P=-0.645/<0.001),血清α-Syn水平与NHS3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P=0.702/<0.001);血清GAP-43、α-Syn及两项联合预测小儿癫痫的AUC分别为0.740、0.738、0.835,二项联合的AUC高于单项预测(Z=4.482、4.391,P均<0.001)。结论癫痫患儿血清GAP-43降低,α-Syn水平升高,两者与癫痫类型、认知功能损害有关,两项联合对小儿癫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癫痫 生长相关蛋白-43 α-突触核蛋白 诊断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在红核中异常沉积对运动和痛觉的影响
6
作者 宋越 苏颖 +2 位作者 何艳 陈江帆 郭卫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59-265,共7页
目的:在红核(RN)中利用病毒表达α-突触核蛋白(α-Syn)探讨RN中α-Syn异常沉积对运动和感觉障碍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RN注射表达α-Syn的病毒)和对照组(在RN注射对照病毒)。采用旷场实验评估小鼠的运动能... 目的:在红核(RN)中利用病毒表达α-突触核蛋白(α-Syn)探讨RN中α-Syn异常沉积对运动和感觉障碍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RN注射表达α-Syn的病毒)和对照组(在RN注射对照病毒)。采用旷场实验评估小鼠的运动能力,转棒测试评估小鼠的平衡协调能力,爬杆实验评估小鼠的运动控制功能,铁丝悬挂实验评估小鼠的前肢肌肉力量和运动协调能力,握力测量评估小鼠的神经肌肉力量,机械刺激和热刺激测试评估小鼠的痛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α-Syn异常沉积在RN,并显著损毁该区域神经元;实验组小鼠在旷场中的运动距离(P<0.001)和运动时间(P<0.001)显著增加,不动时间明显降低(P<0.001),转棒测试中掉落潜伏期明显减少(P<0.05),爬杆实验中转身到达底部的时间增加(P<0.05),肌力实验中四肢肌力和体质量归一化的四肢肌力增加(P<0.05),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显著降低(P<0.05)。结论:α-Syn在RN异常沉积促进小鼠的自主运动,降低小鼠的平衡协调能力和运动控制功能,增强小鼠的四肢肌肉力量,对热痛刺激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红核 运动功能 痛觉
下载PDF
颅脑MRI和肛门括约肌肌电图联合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P型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黄颖 林敬源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颅脑MRI、肛门括约肌肌电图联合唾液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在帕金森病(PD)和多系统萎缩P型(MSA-P)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3年6月福建省老年医院收治的142例患者,其中81例PD患者作为PD组、41例MSA-P... 目的探讨颅脑MRI、肛门括约肌肌电图联合唾液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在帕金森病(PD)和多系统萎缩P型(MSA-P)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3年6月福建省老年医院收治的142例患者,其中81例PD患者作为PD组、41例MSA-P患者作为MSA-P组,比较两组患者在颅脑MRI壳核裂隙征、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的卫星电位及唾液α-syn水平上的差异。结果MSA-P组患者壳核裂隙征和卫星电位的出现率显著高于PD组,唾液α-syn水平也明显高于PD组。多元回归和ROC曲线分析显示,壳核裂隙征、唾液的α-syn水平及卫星电位的联合应用可鉴别PD和MSA-P患者。结论联合应用颅脑MRI、肛门括约肌肌电图及唾液α-syn可以有效地鉴别PD和MSA-P型,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系统萎缩 肛门括约肌肌电图 α-突触核蛋白
下载PDF
氨溴索对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诱导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株MES23.5损伤的预防作用观察
8
作者 郑淑荣 杨巍巍 +1 位作者 高华 杜婷婷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氨溴索(AMB)对α-突触核蛋白(α-syn)寡聚体诱导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株MES23.5(帕金森病模型细胞)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MES23.5细胞分为A、B、C、D组4组,A组细胞加入二甲基亚砜,B组细胞加入终浓度为5μmol/L的α-syn寡聚体,... 目的观察氨溴索(AMB)对α-突触核蛋白(α-syn)寡聚体诱导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株MES23.5(帕金森病模型细胞)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MES23.5细胞分为A、B、C、D组4组,A组细胞加入二甲基亚砜,B组细胞加入终浓度为5μmol/L的α-syn寡聚体,C组细胞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的AMB,D组细胞先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的AMB预处理12 h后再加入终浓度为5μmol/L的α-syn寡聚体。各组继续培养24 h后,采用ELISA法测算细胞β-葡萄糖脑苷脂酶(GCase)活性和α-syn寡聚体水平,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以OD_(450)值表示),使用JC-1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磷酸化水平。结果B组细胞GCase活性均低于其余三组(P均<0.05),C组细胞GCase活性均高于其余三组(P均<0.05)。B组细胞中α-syn寡聚体水平均高于其余三组(P均<0.05),C组细胞中α-syn寡聚体水平均低于其余三组(P均<0.05)。与A组相比,B组细胞培养24、48、72 h的OD_(450)值均降低(P均<0.05),D组细胞培养72 h的OD_(450)值降低(P<0.05);与B组相比,C、D组细胞培养24、48、72 h的OD_(450)值均升高(P均<0.05);与C组相比,D组细胞培养24、72 h的OD_(450)值均降低(P均<0.05)。B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均低于其余三组(P均<0.05),D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均低于A、C组(P均<0.05)。B组细胞TH磷酸化水平均低于其余三组(P均<0.05),C组细胞TH磷酸化水平均高于其余三组(P均<0.05)。结论AMB可通过升高GCase活性、降低α-syn寡聚体水平,恢复MES23.5细胞增殖能力、线粒体膜电位、TH磷酸化水平,对α-syn寡聚体诱导的细胞损伤起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氨溴索 β-葡萄糖脑苷脂酶 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 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株
下载PDF
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红细胞α-突触核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
9
作者 刘亘梁 于震维 冯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2-787,共6页
目的探讨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外周红细胞α-突触核蛋白水平是否存在特异性改变。方法纳入47例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52例健康受试者。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标本并分离红细胞,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红细胞中α-突触核蛋白水平。对其中25例... 目的探讨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外周红细胞α-突触核蛋白水平是否存在特异性改变。方法纳入47例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52例健康受试者。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标本并分离红细胞,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红细胞中α-突触核蛋白水平。对其中25例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随访,2年后再次采集静脉血标本和临床评估。结果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红细胞总体和聚集体形式的α-突触核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总体1.28(0.94,2.13)vs 0.57(0.41,0.70),P<0.001;聚集体202.18(152.16,244.22)vs 128.40(107.61,157.02),P<0.001]。2年随访后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较基线无显著进展,而红细胞聚集体形式的α-突触核蛋白水平较基线时特异性升高[211.66(159.71,263.73)vs 170.12(139.31,233.42),P=0.046]。结论外周红细胞α-突触核蛋白检测对于早发型帕金森病同样具有较好诊断价值,进一步证实上述指标是诊断帕金森病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帕金森病 红细胞 α-突触核蛋白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红细胞来源α-突触核蛋白作为早发型帕金森病生物标记物的研究
10
作者 柳欣 蔡慧慧 郑元初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6期311-315,共5页
目的:研究早发型(发病年龄<50岁)帕金森病(PD)患者红细胞中是否存在α-突触核蛋白(α-Syn)异常沉积,以及红细胞来源α-Syn能否作为早发型PD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早发型PD患者26例纳入早发型PD组,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受试者... 目的:研究早发型(发病年龄<50岁)帕金森病(PD)患者红细胞中是否存在α-突触核蛋白(α-Syn)异常沉积,以及红细胞来源α-Syn能否作为早发型PD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早发型PD患者26例纳入早发型PD组,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受试者纳入对照组;收集所有入组受试者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对早发型PD组的患者进行国际运动障碍协会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MDS-UPDRS)和Hoehn&Yahr(H-Y)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评。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2组红细胞中的α-Syn单体和α-Syn聚集体浓度,并分析早发型PD患者红细胞来源α-Syn单体和α-Syn聚集体浓度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早发型PD患者的α-Syn单体和α-Syn聚集体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09、P<0.0001)。在诊断效力方面,红细胞α-Syn聚集体优于α-Syn单体,红细胞α-Syn聚集体诊断早发型PD的AUC为0.887(95%CI 0.794-0.981),敏感度为73.3%,特异度为96.2%。早发型PD组红细胞来源α-Syn单体和α-Syn聚集体浓度与患者年龄、病程、H-Y分期、MDS-UPDRS-Ⅲ评分、MMSE评分、MOCA评分等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早发型PD患者红细胞中存在α-Syn异常沉积,红细胞来源α-Syn特别是α-Syn聚集体可作为早发型PD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α-突触核蛋白 早发型帕金森病 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的磷酸化修饰 被引量:1
11
作者 齐雪 李家慧 +2 位作者 朱远峰 禹璐 王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5577-5582,共6页
背景:α-突触核蛋白翻译后修饰后形成的聚集体是帕金森病主要的病理学改变。α-突触核蛋白可通过血脑屏障由中枢进入外周血分布至机体各部,这成为帕金森病病理播散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血液中的α-突触核蛋白变化对揭示帕金森病的机制... 背景:α-突触核蛋白翻译后修饰后形成的聚集体是帕金森病主要的病理学改变。α-突触核蛋白可通过血脑屏障由中枢进入外周血分布至机体各部,这成为帕金森病病理播散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血液中的α-突触核蛋白变化对揭示帕金森病的机制以及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目的:拟分析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的磷酸化修饰位点及生成聚集体间的结构稳定性的差异。方法:构建重组人α-突触核蛋白原核表达系统,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采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突触核蛋白单体纯度和特异性。收集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6例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和26例正常人血清,完成各组血清中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的制备;采用质谱SWATH方法检测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α-突触核蛋白发生磷酸化修饰的修饰位点,并对不同位点的蛋白聚集体进行定量分析。将不同磷酸化修饰的蛋白聚集体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各磷酸化修饰后聚集体的稳定性。结果与结论:①实验通过SDS电泳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显示得到纯度较高、特异性较高的α-突触核蛋白单体。②质谱SWATH分析结果显示,在帕金森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均发生磷酸化修饰,其中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磷酸化修饰的位点明显多于正常人,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发生磷酸化的位点有丝氨酸(Serine,Ser)87、Ser129、酪氨酸(L-tyrosine,Tyr)125、Tyr133和Tyr136等。③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孵育后的α-突触核蛋白中,Ser129位点磷酸化修饰占总磷酸化的53.65%,Tyr125,Tyr133,Tyr136和Ser87磷酸化各为17.21%,15.79%,15.79%,9.52%和1.03%。④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Ser129位点磷酸化修饰后形成的聚集体较Tyr125,Tyr133和Tyr136更为稳定。⑤上述数据证实,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的α-突触核蛋白磷酸化修饰位点数量明显多于正常人;在诸多修饰位点中,血清α-突触核蛋白的Ser129位点经过磷酸化修饰后形成的聚集体最稳定,这可能为帕金森病早期诊断提供诊断标志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帕金森病 磷酸化 血清 丝氨酸 酪氨酸 聚集体 诊断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柯婷 贺泽民 +3 位作者 杨百元 钟成清 苟伟 肖莉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091-1094,共4页
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路易小体(LBs)是其最典型的病理改变。LBs的主要成分是α-突触核蛋白(α-syn),其被认为是PD的致病因子。传递假说认为,病理性α-syn可由受损神经元转运到正常神经元,导致受体神经元中α-syn... 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路易小体(LBs)是其最典型的病理改变。LBs的主要成分是α-突触核蛋白(α-syn),其被认为是PD的致病因子。传递假说认为,病理性α-syn可由受损神经元转运到正常神经元,导致受体神经元中α-syn也产生病理性错误折叠和聚集,导致级联式神经细胞受损。肠脑轴假说认为,病理性α-syn可由肠道产生,经由迷走神经上传至中枢神经系统。本文就α-syn在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概述,以期为PD的干预靶点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肠脑轴
下载PDF
纤维状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激活NLRP3炎症小体的机制研究
13
作者 马一丹 闫加庆 +4 位作者 楚世峰 张钊 刘杨波 陈乃宏 彭灿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4期409-415,共7页
目的探索纤维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聚集体激活NLRP3炎症小体诱导神经炎症的机制。方法构建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采用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刺激BV-2小胶质细胞,检测白介素(IL)-1β、IL-18、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目的探索纤维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聚集体激活NLRP3炎症小体诱导神经炎症的机制。方法构建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采用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刺激BV-2小胶质细胞,检测白介素(IL)-1β、IL-18、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相关炎症因子和NLRP3、caspase-1、ASC等蛋白的表达和mRNA水平评价NLRP3炎症小体激活;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LDH)实验检测细胞焦亡的发生。机制研究部分,检测Toll样受体(TLR)2和TLR4的激活,并分别加入TLR2和TLR4抑制剂C29和TAK-242检测对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诱导的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影响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入核情况。结果Western blot和硫黄素T染色实验结果显示,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成功制备。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刺激BV-2小胶质细胞24 h后可激活NLRP3炎症小体,表现为IL-1β释放增加,相关蛋白NLRP3、caspase-1表达升高,NLRP3、ASC和IL-1β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且核内NF-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LDH实验显示,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不引起BV-2小胶质细胞焦亡。机制研究表明,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可显著激活TLR2,但对TLR4表达无显著影响。TLR2抑制剂C29可显著抑制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诱导的NLRP3炎症小体激活,但TLR4抑制剂TAK-242对α-synuclein聚集体诱导的NLRP3炎症小体激活无显著影响。结论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可激活NLRP3炎症小体,其机制可能与激活TLR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状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 NLRP3炎症小体 TOLL样受体2 TOLL样受体4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A53T突变体损伤SH-SY5Y细胞的MAM并导致线粒体结构异常及自噬
14
作者 岳静静 伍超 +1 位作者 高歌 鲁玲玲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2期219-224,共6页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A53T突变体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内质网线粒体相关膜(MAM)的影响,进而探讨α-syn突变后导致神经元毒性的分子细胞机制。方法首先构建过表达α-syn/A53T突变基因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然后...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A53T突变体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内质网线粒体相关膜(MAM)的影响,进而探讨α-syn突变后导致神经元毒性的分子细胞机制。方法首先构建过表达α-syn/A53T突变基因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然后利用分子邻位杂交(PLA)的方法标记MAM并计数MAM的数量。用Rhod2标记线粒体钙离子,动态观测线粒体钙离子变化情况。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电镜技术进一步观察线粒体的结构。结果过表达α-syn/A53T突变体可以导致明显的细胞毒性(P<0.001),MAM的数量显著减少(P<0.001),MAM钙离子转运受到抑制。线粒体变为短棒状、球状,并在神经细胞内出现线粒体空泡以及自噬体。结论α-syn/A53T突变体可以通过破坏SH-SY5Y细胞的MAM导致线粒体结构异常并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内质网线粒体相关膜 线粒体 帕金森病
下载PDF
肠道菌群失衡在帕金森病α-突触核蛋白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中的作用
15
作者 蔡金凤 王洪财 葛汝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22期3153-3157,共5页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帕金森病(PD)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最近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调控α-突触核蛋白(α-syn),激活脑内小胶质细胞,加重神经炎症,导致PD患者的多巴胺神经元丢失。本文就PD发病机制中肠道菌群失衡如何经α-...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帕金森病(PD)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最近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调控α-突触核蛋白(α-syn),激活脑内小胶质细胞,加重神经炎症,导致PD患者的多巴胺神经元丢失。本文就PD发病机制中肠道菌群失衡如何经α-syn激活小胶质细胞导致神经炎症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肠道菌群 α-突触核蛋白 小胶质细胞 进展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通过诱发内质网应激促进帕金森病的进展
16
作者 全水悦 鲍丽娓 +2 位作者 申东方 曾鹏慧 张淑岩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312-318,共7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世界上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病理特征是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异常聚集。内质网在维持蛋白质稳态中起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表明该细胞器参与了PD及其...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世界上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病理特征是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异常聚集。内质网在维持蛋白质稳态中起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表明该细胞器参与了PD及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展。病理情况下,包括α-Syn在内的各种未折叠或异常折叠蛋白可能引起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干扰细胞正常功能,然而α-Syn诱发ERS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旨在概述PD进程与病理性α-Syn和ERS的相关性,以及目前的治疗研究进展,为P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内质网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铁死亡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利杰 逯冉冉 +1 位作者 郝梦蝶 杨新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4084-4087,共4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运动障碍及非运动症状。在PD病理生理中,主要表现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和细胞内α-突触核蛋白(α-syn)的聚集、铁累积、氧化应激升高和脂质过氧化等[1]。然而,潜在的机制仍不清楚。...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运动障碍及非运动症状。在PD病理生理中,主要表现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和细胞内α-突触核蛋白(α-syn)的聚集、铁累积、氧化应激升高和脂质过氧化等[1]。然而,潜在的机制仍不清楚。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涉及脂质过氧化物的致死累积,在PD发病中存在共性[2]。而PD病理核心致病蛋白α-syn在功能上与铁和脂质代谢有关,提示α-syn失调与PD病理特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本文对铁和α-syn之间的相关性及靶向抑制铁死亡在PD体内外模型中的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下载PDF
血清α-突触核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载脂蛋白A1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疾病进展的关系
18
作者 翟书鹏 贾航 周国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2期62-66,共5页
目的检测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载脂蛋白A1(Apo A1)水平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三者与P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CI)、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6例P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 目的检测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载脂蛋白A1(Apo A1)水平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三者与P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CI)、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6例P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90例为对照组。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患者分为CI组(42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54例)。根据Hoehn-Yahr(H-Y)分期量表将PD患者分为Ⅰ、Ⅱ、Ⅲ、Ⅳ、Ⅴ期,其中Ⅰ~Ⅱ期PD患者纳入早期PD组(57例),Ⅲ~Ⅴ期PD患者纳入中晚期PD组(39例)。测定PD患者血清中α-synuclein、LC3、Apo A1水平。分析α-synuclein、LC3、Apo A1与H-Y分期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D患者发生CI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α-synuclein水平高于对照组,LC3、Apo A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PD组α-synuclein水平低于中晚期PD组,LC3与Apo A1水平高于中晚期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α-synuclein水平与H-Y分期呈正相关(P<0.05)。三者联合预测PD患者发生C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5,大于α-synuclein、LC3、Apo A1单独预测的AUC(P<0.05)。α-synuclein、LC3、Apo A1、高血压史是PD患者发生C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α-synuclein在PD合并CI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LC3、Apo A1呈低表达,三者与PD认知功能、疾病进展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载脂蛋白A1 认知功能障碍 疾病进展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帕金森病模型PC12细胞和秀丽隐杆线虫氧化应激、自噬水平及α-突触核蛋白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秦思源 屠秋霞 +3 位作者 郑乾 翟素珍 焦玲 张春林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117-1128,共12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Eda)对帕金森病(PD)模型细胞和秀丽隐杆线虫中氧化应激(OS)、自噬水平及α-突触核蛋白(α-syn)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细胞,用200μmol/L 6-羟基多巴胺(6-OHDA)制作PD模型细胞;将...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Eda)对帕金森病(PD)模型细胞和秀丽隐杆线虫中氧化应激(OS)、自噬水平及α-突触核蛋白(α-syn)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细胞,用200μmol/L 6-羟基多巴胺(6-OHDA)制作PD模型细胞;将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6-OHDA处理)及Eda组(Eda+6-OHDA),分别采用荧光探针法、微量法及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α-突触核蛋白(α-syn)、自噬相关蛋白LC3、p62,以及使用自噬抑制剂后α-syn和LC3的蛋白表达;配制标准生长培养基(NGM)培养秀丽隐杆线虫(BZ555、NL5901及DA2123),取L3阶段虫株采用6-OHDA诱导构建PD模型,分为对照组(抗坏血酸处理)、模型组(6-OHDA处理)及50μmol/L Eda(低浓度)、200μmol/L Eda(中浓度)、400μmol/L Eda(高浓度)组,检测发育至L4时期的各组BZ555线虫的身体弯曲数和乙醇偏好指数(PI);取L3~L4时期的对照组、模型组及中浓度Eda组BZ555虫株采用荧光显微成像法检测DA能神经元的组织学特征、采用荧光显微成像法检测线虫体内的ROS水平;取L3~L4时期的对照组、模型组、中浓度Eda组NL5901虫株,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线虫体内α-syn蛋白的表达;取L3~L4时期对照组、模型组、中浓度Eda组的NL5901和DA2123线虫,另设中浓度Eda+3-MA组的NL5901和DA2123线虫,采用荧光显微成像法检测各组DA2123线虫中的自噬小体数量和NL5901线虫中α-sy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Eda组PC12细胞ROS水平、MDA含量降低,α-syn蛋白表达降低(P<0.05或P<0.001),SOD活力升高、自噬相关蛋白LC3表达升高及p62表达降低(P<0.01或P<0.05);Eda+3-MA组相较于Eda组α-syn蛋白表达升高(P<0.05),LC3-Ⅱ/LC3-Ⅰ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浓度Eda组BZ555线虫DA依赖行为表现相对正常,中浓度Eda组BZ555线虫ROS水平降低(P<0.01),中浓度Eda组NL5901线虫α-syn蛋白表达降低(P<0.05),使用自噬抑制剂后表达升高(P<0.05);中浓度Eda组DA2123线虫自噬小体数量增多(P<0.01),使用自噬抑制剂后数量减少(P<0.05)。结论Eda能有效降低6-OHDA诱导PD模型PC12细胞和线虫的OS水平,激活自噬通路,降解α-syn蛋白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自噬 依达拉奉 秀丽隐杆线虫 氧化应激 α-突触核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