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Gal抗原与动物源性医疗器械免疫原性风险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柯林楠 方玉 +3 位作者 单永强 冯晓明 徐丽明 王春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5期4051-4056,共6页
背景:目前动物源性医疗器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尽管它的有效性得到了认可,但它的安全性特别是免疫原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的:为了保证动物源性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研究其免疫原性风险控制。方法: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Sciencedirect数... 背景:目前动物源性医疗器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尽管它的有效性得到了认可,但它的安全性特别是免疫原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的:为了保证动物源性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研究其免疫原性风险控制。方法: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Sciencedirect数据库、Wiley-Blackewell电子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1985年1月至2013年6月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α-Gal抗原,免疫原性,异种移植"或"α-Gal antigen,immunity xenotransplanta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结果与结论:目前对异种植入物抗原中Galα1-3Gal抗原(即α-Gal抗原)的研究较多。α-Gal抗原存在于大量非灵长类哺乳动物、新世纪猴体内糖基化合物中,在人类及旧世纪猴体内不表达,但在人体中存在抗α-Gal抗体。α-Gal抗原与抗α-Gal抗体的结合形成了异种移植的免疫屏障。为了保证动物源性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有效,应对动物源性材料进行选择,采用适当的工艺减少或去除α-Gal抗原,同时还应建立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α-Gal抗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α-gal抗原 免疫原性 异种移植
下载PDF
α-Gal表达的无创快速半定量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曾令宇 李胜富 +2 位作者 张杰 程惊秋 李幼平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9-421,共3页
目的 建立无创快速半定量检测猪血细胞表面α- Gal表达的方法。方法 取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MI)及四川白猪(SWP)新鲜血,肝素抗凝,180 0 r/ m in离心,取白细胞富集层,利用激光共聚焦(confocal)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猪血细胞与FITC- BSIB... 目的 建立无创快速半定量检测猪血细胞表面α- Gal表达的方法。方法 取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MI)及四川白猪(SWP)新鲜血,肝素抗凝,180 0 r/ m in离心,取白细胞富集层,利用激光共聚焦(confocal)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猪血细胞与FITC- BSIB4的结合。结果 以人B型血细胞为阴性对照,小鼠骨髓瘤SP2 / 0细胞为阳性对照,两种中国猪种各血细胞α- Gal表达均为阳性,BMI粒细胞表面α- Gal约为9.16×10 5个位点/细胞,单个核细胞1.37×10 5个位点/细胞;SWP粒细胞1.16×10 6 个位点/细胞,单个核细胞2 .4 5×10 5个位点/细胞。两种中国猪种同一种类细胞α- Gal无明显差异(P>0 .0 5 ) ,同一猪种不同个体相同细胞α- Gal表达不尽相同;同一个体不同血细胞α- Gal表达强度为:血小板>粒细胞>单个核细胞>红细胞。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无创快速半定量检测猪细胞表面α- Gal的方法可用于现场猪种的大规模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gal激光共聚焦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在人消化道肿瘤细胞表面构建α-gal表位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睿 迟宝荣 朱学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3期376-379,共4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性形式表达鼠源性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的催化结构域(α1,3 GTcd;catalytic do-main ofα1,3GT),利用其在人消化道肿瘤细胞表面构建α-gal表位(Galα1-3Gal-β1-4GlcNAc-R),拟用来制备一种新的自体肿瘤疫苗。方...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性形式表达鼠源性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的催化结构域(α1,3 GTcd;catalytic do-main ofα1,3GT),利用其在人消化道肿瘤细胞表面构建α-gal表位(Galα1-3Gal-β1-4GlcNAc-R),拟用来制备一种新的自体肿瘤疫苗。方法利用pET-15 b载体以可溶性形式表达鼠源性α1,3 GTcd,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阴离子交换柱检测酶的活性。通过其在人不同消化道肿瘤细胞表面构建α-gal表位,先与人血清孵育,FITC标记的羊抗人的IgG为第二抗体,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强度,以分析α-gal表位的表达结果。结果可溶性高效表达与纯化了带有His-tag的α1,3GTcd并利用HPLC阴离子交换柱检测α1,3 GTcd的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证明了在人消化道肿瘤细胞表面成功构建了α-gal表位。结论本研究可溶性的表达了α1,3 GTcd,并利用其在人消化道肿瘤细胞表面成功地构建了α-gal表位.为该方法的临床治疗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 3-半乳糖基转移酶 α-gal表位 催化结构域 人消化道肿瘤 肿瘤疫苗
下载PDF
猪血细胞表面多糖抗原α-Gal与人ABO血型抗原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曾令宇 李幼平 +1 位作者 李胜富 程惊秋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猪血细胞表面多糖抗原α-Gal与人ABO血型抗原的相似性。方法人全血A、B、O、AB 4种血型的健康人的新鲜血,肝素抗凝,1 800 r/min离心,取白细胞富集层,利用confocal及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猪及人ABO 4种血型血细胞与BSI-B4-FITC... 目的探讨猪血细胞表面多糖抗原α-Gal与人ABO血型抗原的相似性。方法人全血A、B、O、AB 4种血型的健康人的新鲜血,肝素抗凝,1 800 r/min离心,取白细胞富集层,利用confocal及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猪及人ABO 4种血型血细胞与BSI-B4-FITC结合的情况。结果以A型血细胞为阴性对照,4种血型血小板、RBC、单个核细胞均为阴性,而粒细胞,B型有14%为(+),AB型约有8%为(+),O型约有2%为(+)。结论4种ABO血型抗原中B抗原与α-Gal的结构最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gal 多糖抗原 血型抗原
下载PDF
Con A、α-Galcer与LPS/D-Gal N诱导免疫性肝损伤小鼠NKT细胞功能改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游佳 陈薇 +2 位作者 郑琦 陈靖 朱月永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9-491,523,583,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NKT细胞功能改变情况,寻找一种在病理生理机制上更接近临床特点的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 A模型组、α-Galcer模型组、LPS/D-Gal N模型组,每组10只。Con A...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NKT细胞功能改变情况,寻找一种在病理生理机制上更接近临床特点的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 A模型组、α-Galcer模型组、LPS/D-Gal N模型组,每组10只。Con A模型组尾静脉注射ConA溶液(18 mg/kg),α-Galcer模型组腹腔注射α-Galcer溶液(40μg/kg),LPS/D-Gal N模型组腹腔注射LPS溶液(10μg/kg)和D-Gal N溶液(700 mg/kg)。造模完成后8 h,检测小鼠血清转氨酶ALT、AST水平,计算肝指数,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肝组织NKT细胞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TNF-α、IFN-γ、IL-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肝指数增加(P<0.01或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NKT细胞含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TNF-α、IFN-γ、IL-6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各模型组之间比较,α-Galcer模型组血清ALT、AST含量显著低于Con A组(P<0.05),病理损伤也相对较轻,LPS/D-Gal N模型组NKT细胞含量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Con A、α-Galcer和LPS/D-Gal N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NKT细胞明显激活,介导炎症紊乱;其中,以Con A诱导的动物模型肝脏病理损伤及免疫紊乱最为明显,更符合疾病临床特点,可作为免疫性肝损伤的首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肝损伤 小鼠 NKT细胞 Con A α-galCER LPS/D-gal N
下载PDF
猪血管内皮细胞α-Gal对人外周血淋巴作用初探
6
作者 李幼平 李涛 +1 位作者 马玉奎 李胜富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59-362,共4页
超急性排斥反应克服后,异种移植物将面临血管性和细胞性排斥。血管内皮是免疫排斥的主要场所,异种移植免疫中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以及其携带的αGal在超急性排斥后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研究尚少。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以... 超急性排斥反应克服后,异种移植物将面临血管性和细胞性排斥。血管内皮是免疫排斥的主要场所,异种移植免疫中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以及其携带的αGal在超急性排斥后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研究尚少。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以同种异体MLR为对照,对异种(内江猪→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混合反应和内江猪血管内皮细胞(PAEC)人PBLC混合反应进行研究,同时考察α半乳糖基酶消化后PAEC对人PBLC的刺激性。结果表明:异种MLR增殖较相应的同种异体MLR弱,可能与在异种周围淋巴细胞MLR中以间接呈递为主有关;PAEC作为刺激细胞的MLR增殖极强,可能与PAEC本身是抗原呈递细胞且抗原呈递以直接呈递为主有关;αGal引起增殖,可能与其在体内数量多、与生物大分子结合可成为全抗原有关,提示该抗原可能也是超急性排斥后排斥反应的靶抗原;去除PAEC表面αGal后,仍可诱发人T细胞反应,提示可能还存在其它超急性排斥后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α-gal 半乳糖基酶 免疫排斥
下载PDF
利用激光共聚焦研究金黄地鼠与小鼠科间妊娠中MHCⅡ和Gal-α-Gal的表达(英文)
7
作者 王希朝 段恩奎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94-399,共6页
目的:种间胚胎移植是挽救濒危动物的一个有效手段。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种间、同种妊娠之间微观结构和解剖学差异的描述上,而对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却所见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同种妊娠和科间妊娠之间免疫反应的差... 目的:种间胚胎移植是挽救濒危动物的一个有效手段。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种间、同种妊娠之间微观结构和解剖学差异的描述上,而对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却所见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同种妊娠和科间妊娠之间免疫反应的差异,并初步探讨科间妊娠中流产的可能原因。方法:以科间妊娠第4天、第8天、第12天的孕体为实验组,小鼠同种移植妊娠第4天、第8天、第12天的子宫孕体和相应时间假孕小鼠的子宫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结果: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扫描的方法对冰冻切片显色的结果表明:妊娠第8天时,MHCⅡ分子和Gal-α-Gal抗原决定簇的表达位置和表达密度在科间妊娠、阳性、阴性对照之间均不相同。妊娠第八天时,MHCⅡ分子在科间妊娠中的表达弱于同种妊娠,其表达模式在第12天时也不相同。Gal-α-Gal抗原决定簇在科间妊娠第8天时不表达,但在同种妊娠中却有一定水平的表达。在妊娠第12天,科间妊娠中有一定量的表达,但与同种妊娠的表达模式不同。结论:科间妊娠和同种妊娠的免疫反应有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是造成科间妊娠失败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地鼠 小鼠 科间妊娠 MHCⅡ Gal-α-gal抗原决定簇
下载PDF
肿瘤特异性锚定型α-gal模拟表位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郭荫广 陈全 +3 位作者 郑毅 候艳 刘革力 张璐瑜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81-784,788,共5页
目的构建Survivin启动子调控的、α-gal模拟表位序列和GPI锚定序列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研究该质粒在肺癌A549细胞表面锚定表达α-gal模拟表位及其抗肺癌细胞效应。方法 PCR法扩增gal-GPI融合基因,以pSGFP质粒为载体,构建Survivin启... 目的构建Survivin启动子调控的、α-gal模拟表位序列和GPI锚定序列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研究该质粒在肺癌A549细胞表面锚定表达α-gal模拟表位及其抗肺癌细胞效应。方法 PCR法扩增gal-GPI融合基因,以pSGFP质粒为载体,构建Survivin启动子调控的pSGFP-gal-GPI真核表达质粒。将其用脂质体瞬时转染A549细胞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PI锚定表达功能,分别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法对锚定表达的α-gal模拟表位进行定位和免疫反应性分析,并用新鲜人血清对表达α-gal模拟表位的A549细胞进行补体介导的溶细胞效应研究。结果 pSGFP-gal-GPI质粒转染细胞的绿色荧光不均匀分布在细胞膜周围,免疫细胞化学分析表明重组融合蛋白表达在细胞膜上,Western-blot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蛋白与人IgG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人新鲜血清对表达该表位的A549细胞具有明显的溶细胞效应。结论成功构建了能在A549细胞膜锚定表达α-gal模拟表位的pSGFP-gal-GPI真核表达质粒,为肺癌等靶向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特异性 锚定型α-gal模拟表位 真核表达质粒 肺癌
原文传递
α-半乳糖苷酶清除猪细胞表面的α-Gal抗原 被引量:1
9
作者 贠志敏 张雪 +5 位作者 李素波 檀英霞 冷泠 季守平 高红伟 宫锋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4年第6期849-851,共3页
目的:探讨脆弱类杆菌来源的基因重组α-半乳糖苷酶清除猪细胞表面α-Gal抗原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α-半乳糖苷酶酶解猪红细胞、猪胚肾细胞PK15、猪睾丸细胞ST和原代培养的猪成纤维细胞上的α-Gal抗原,酶解温度为26℃,作用时间为2 h... 目的:探讨脆弱类杆菌来源的基因重组α-半乳糖苷酶清除猪细胞表面α-Gal抗原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α-半乳糖苷酶酶解猪红细胞、猪胚肾细胞PK15、猪睾丸细胞ST和原代培养的猪成纤维细胞上的α-Gal抗原,酶解温度为26℃,作用时间为2 h;用25μg/m L的FITC-IB4凝集素标记酶解前后的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α-Gal抗原的清除率。结果: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组织来源的猪细胞表面的α-Gal抗原的表达量明显不同,所需酶的剂量也不同,但其表面的α-Gal抗原均能被α-半乳糖苷酶清除。结论:脆弱类杆菌来源的α-半乳糖苷酶可以清除猪细胞表面的α-Gal抗原,提示该酶对降低异种移植引起的超急性排斥反应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抗原 α-gal抗原 超急性排斥反应 Α-半乳糖苷酶
下载PDF
人类天然抗α-Gal抗体抑制肽的筛选
10
作者 张旭 詹金彪 +2 位作者 许林海 严士焜 王克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12-715,共4页
人类天然抗体可以与猪细胞抗原表位Gal α1,3 Gal结合 ,触发超急性排斥反应 (HAR) ,HAR是猪器官移植至人体时的首要障碍 .阻断人的天然抗体 ,阻止其与猪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的结合 ,是防止超急性排斥的有效措施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 ,从X... 人类天然抗体可以与猪细胞抗原表位Gal α1,3 Gal结合 ,触发超急性排斥反应 (HAR) ,HAR是猪器官移植至人体时的首要障碍 .阻断人的天然抗体 ,阻止其与猪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的结合 ,是防止超急性排斥的有效措施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 ,从XCX15随机肽库中筛选与西非单叶豆凝集素 (GS I B4)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展示肽 .得到一个小肽序列为SCTALSFPSFAFLARGT ,其与人血清中天然抗体的结合可以被蜜二糖(melibiose)竞争性地抑制 ,同时该小肽还能抑制人类天然抗体介导的猪红细胞的凝集反应 .因此 ,筛选到的小肽能作为人天然抗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天然抗体 抗超急性排斥 α-gal抗体 猪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 器官移植
下载PDF
ELISA法测定动物源性生物材料中残留的α-Gal抗原
11
作者 刘佳 盖潇潇 +3 位作者 孙晓霞 刘成虎 傅明洁 侯丽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4年第1期49-51,55,共4页
本研究用ELISA直接法分别检测新鲜心包组织、新鲜皮肤组织及新鲜骨组织中α-Gal抗原含量分别为1.076±0.2045 U/mg、3.247±0.2370 U/mg和14.53±0.3048 U/m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牛松质骨、经过... 本研究用ELISA直接法分别检测新鲜心包组织、新鲜皮肤组织及新鲜骨组织中α-Gal抗原含量分别为1.076±0.2045 U/mg、3.247±0.2370 U/mg和14.53±0.3048 U/m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牛松质骨、经过初步处理的牛骨以及处理完成的成品骨中α-Gal抗原含量,三种组织中α-Gal抗原含量分别为14.53±0.3048 U/mg、11.62±1.065 U/mg和1.546±0.3857 U/m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ELISA直接法能够方便快捷的检测异种移植材料中α-Gal抗原含量,并且结果可信,可以为异种移植材料中抗原含量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gal抗原 ELISA 异种移植 天然抗体 排异反应
下载PDF
The expre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α-Gal gene in various species ocular surface tissue 被引量:2
12
作者 Yi Shao, Qiu-Ping Li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2年第5期543-548,共6页
AIM: To examine the α-Gal gene expression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different species/genus and developing phase animal ocular surface tissue.METHODS: α-Gal binding assay were carried out on various animal eye section... AIM: To examine the α-Gal gene expression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different species/genus and developing phase animal ocular surface tissue.METHODS: α-Gal binding assay were carried out on various animal eye sections. Photograph, slit-lamp observation on various eye showed normal corneal transparence.RESULTS: A strong α-Gal expression in invertebrates and some vertebrates ocular tissue, but no α-Gal binding in birds, fish and mammal. α-Gal expression chan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ice ocular surface tissue (except sclera) and display genus dependency in the different murine ocular surface tissue.CONCLUSION: This study identified specific α-Gal epitopes binding area in the ocular surface of several species and may solve the problem that naive ocular surface may be used as natural α-Gal gene knockout model/high risk immunologic rejection model or ocular surface scaffold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gal XENOTRANSPLANTATION ANIMAL OCULAR surface TISSUE engineering
原文传递
应用抑制性ELISA法测定动物源性生物材料中α-Gal抗原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晓霞 刘佳 +1 位作者 刘成虎 侯丽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15年第1期33-37,共5页
动物源性生物材料因其来源丰富且功能完备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但由于其大量表达的α-Gal抗原(Galactosylα-(1,3)-galactosylβ-1,4-N-acetylglucosaminyl,α-Gal epitopes)能够与人体内α-Gal抗体特异性结合,导致超急性移植排斥和慢性... 动物源性生物材料因其来源丰富且功能完备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但由于其大量表达的α-Gal抗原(Galactosylα-(1,3)-galactosylβ-1,4-N-acetylglucosaminyl,α-Gal epitopes)能够与人体内α-Gal抗体特异性结合,导致超急性移植排斥和慢性免疫毒性反应使移植失败。该研究以临床常见的动物源性生物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α-Gal抗原特异性单抗M86参与的抑制性ELISA方法,定量检测了材料中α-Gal抗原。实验结果表明,每毫克两种成品生物骨的α-Gal抗原含量为(3.9±0.73)×105^(4.7±0.85)×105个,明显少于同等重量的原材料牛骨组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修复膜中α-Gal抗原含量亦少于其原材料牛皮组织(P<0.05)。同时,该抑制性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回收效率。由此表明,抑制性ELISA方法能够快速、特异性检测异种移植材料中α-Gal抗原含量,从而为α-Gal抗原相关的异种移植免疫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gal抗原 α-gal抗体 抑制性ELISA方法 动物源性生物材料 异种移植排斥 慢性免疫毒性反
原文传递
动物源性生物材料中残留α-Gal抗原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单永强 徐丽明 +4 位作者 柯林楠 陆艳 邵安良 章娜 曾碧新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2-668,679,共8页
为了定量检测动物源性生物材料中残留α-Gal抗原含量,本实验室建立了M86抗体的ELISA抑制法。用兔血红细胞制备标准曲线,以Galα-1,3-Gal/BSA为固相抗原,利用特异性抗α-Gal单抗M86与待测物反应,再取上清液中剩余的M86抗体与固相抗原反... 为了定量检测动物源性生物材料中残留α-Gal抗原含量,本实验室建立了M86抗体的ELISA抑制法。用兔血红细胞制备标准曲线,以Galα-1,3-Gal/BSA为固相抗原,利用特异性抗α-Gal单抗M86与待测物反应,再取上清液中剩余的M86抗体与固相抗原反应后检测待测物中α-Gal抗原含量。结果显示其标准曲线的R2=0.999,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经α-Gal阳性和阴性材料的验证证实其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利用该方法考察了大鼠组织、动物源性脱细胞生物材料、猪真皮处理前后α-Gal抗原的表达特征。该方法有望成为评价动物源性生物材料及其衍生物α-Gal抗原残留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生物材料 α-gal抗原 ELISA抑制法 M86抗体
原文传递
猪血人源化改造——酶解清除猪红细胞α-Gal抗原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捷熙 高新 +3 位作者 任会明 檀英霞 章扬培 白燕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猪红细胞(pRBC)是人红细胞的理想替代品,但pRBC表面有异种抗原——α-Gal抗原(Galα1,3Galβ1,4GalNAc-Ra),人血清中含有天然存在的抗α-Gal抗原的抗体,pRBC的α-Gal抗原会引起猪→人异种输血的急性临床输血反应.因此要消除种间的免疫排... 猪红细胞(pRBC)是人红细胞的理想替代品,但pRBC表面有异种抗原——α-Gal抗原(Galα1,3Galβ1,4GalNAc-Ra),人血清中含有天然存在的抗α-Gal抗原的抗体,pRBC的α-Gal抗原会引起猪→人异种输血的急性临床输血反应.因此要消除种间的免疫排斥,首先要清除pRBC表面的α-Gal抗原.实验使用基因重组的大豆α-半乳糖苷酶(rSα-GalE)切除α-Gal抗原的末端α-Gal残基,对pRBC表面的α-Gal抗原进行人源化改造.结果表明,rSα-GalE能清除pRBC表面的α-Gal抗原,减缓种间的急性输血反应,经适当浓度的rSα-GalE酶解后,pRBC的结构、功能和形态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血 人源化改造 猪红细胞 α-gal抗原 种间免疫排斥 基因重组 大豆α-半乳糖苷酶 异种输血
原文传递
三个品种猪α-Gal抗原表位的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范晶 吴丹 +5 位作者 郭亚芬 兰干球 蒋钦杨 陈江伟 阮志华 王爱德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2068-2073,共6页
为进一步研究α-1,3半乳糖转移酶在机体中的功能情况,以及本地猪种编码序列的缺失可能造成的对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对三个品种猪机体中主动脉、前腔静脉、心脏、肺脏、肝脏、肾脏、气管、胃等组织的α-1,3半乳糖转移酶催化产物α-Gal... 为进一步研究α-1,3半乳糖转移酶在机体中的功能情况,以及本地猪种编码序列的缺失可能造成的对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对三个品种猪机体中主动脉、前腔静脉、心脏、肺脏、肝脏、肾脏、气管、胃等组织的α-1,3半乳糖转移酶催化产物α-Gal抗原表位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猪体内的α-1,3半乳糖转移酶在表达模式上是保守的,空间分布上是广泛的。若以巴马小型猪构建异种器官移植供体模型,从遗传上将GGTA1基因敲除仍是最为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巴马小型猪 α-1 3半乳糖转移酶 α-gal抗原
原文传递
酶解法清除猪皮α-Gal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贠志敏 李素波 +4 位作者 张雪 檀英霞 季守平 高红伟 宫锋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38-940,共3页
目的利用脆弱拟杆菌来源的基因重组α-半乳糖苷酶清除猪皮细胞及基质的异种抗原(α-Gal抗原),降低猪皮基质敷料的免疫原性。方法 2月龄健康无皮肤疾患的猪皮皮片,经剖层裁切成不同的规格后,分别经碘酊和75%乙醇溶液浸泡消毒,随后用PBS... 目的利用脆弱拟杆菌来源的基因重组α-半乳糖苷酶清除猪皮细胞及基质的异种抗原(α-Gal抗原),降低猪皮基质敷料的免疫原性。方法 2月龄健康无皮肤疾患的猪皮皮片,经剖层裁切成不同的规格后,分别经碘酊和75%乙醇溶液浸泡消毒,随后用PBS清洗后进行酶解条件的摸索;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猪皮的α-Gal抗原,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残留酶,通过对酶解猪皮的残留酶和α-Gal抗原的检测进而优化、改进酶解条件和洗涤条件,以确立最佳酶解工艺。结果建立了有效的酶解方法和洗涤方法,酶解后猪皮的α-Gal抗原清除率>90%,残留酶不能检出(间接ELISA法检测微量α-半乳糖苷酶的下限为1 ng/ml)。结论所建立的酶解工艺和洗涤工艺可有效清除猪皮细胞及基质的α-Gal抗原,建立了制备低免疫原性猪皮敷料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皮 免疫原性 Α-半乳糖苷酶 α-gal抗原 残留酶
原文传递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pecific immunotherapy with synthesized α1,3-galactosyl epitope-pulsed dendritic cells and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被引量:8
18
作者 Ying Qiu Ming-Bao Xu +6 位作者 Mark M Yun Yi-Zhong Wang Rui-Ming Zhang Xing-Kai Meng Xiao-Hui Ou-Yang Sheng Yu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8期5260-5266,共7页
AIM: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a new immunotherapy using both α-Gal epitope-pulsed dendritic cells (DCs) and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METHODS: Freshly collec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AIM: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a new immunotherapy using both α-Gal epitope-pulsed dendritic cells (DCs) and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METHODS: Freshly collec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tumor tissues were incubated with a mixture of neuraminidase and recombinant α1,3-galactosyltransferase (α1,3GT) to synthesize α-Gal epitopes on carbohydrate chains of the glycoproteins of tumor membranes. The subsequent incubation of the processed membranes in the presence of human natural anti-Gal IgG resulted in the effective phagocytosis to the tumor membrane by DCs. Eighteen patients aged 38-78 years with stage Ⅲ primary HCC were randomLy chosen for the study; 9 patients served as controls, and 9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group.RESULTS: The evaluation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cedure was safe; no serious side effects or autoimmune diseases were observed. The therapy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the survival of treated patients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 (17.1 ± 2.01 mo vs 10.1 ± 4.5 mo,P = 0.00121). After treatment, all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had positive delayed hyper sensitivity and robust systemic cytotoxicity in response to tumor lysate as measured by interferon-γ-expression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spot assay. They also displayed increased numbers of CD8-, CD45RO-and CD56-positive cell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and decreased α-fetoprotein level in the serum.CONCLUSION: This new tumor-specific immunotherapy is safe, effective and has a great potential for the treatment of tum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α-gal epitope Dendritic cell Tumor-associated antigen Dendritic cell-activated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下载PDF
TNF-α与β1,4-GalT-Ⅰ在骨关节炎滑膜炎症过程中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李冠 甘丽娇 钟妙容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1,4-Gal T-Ⅰ)在骨关节炎滑膜炎症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治疗的骨关节炎患者15例,同时选取15例行膝关节探查未见异常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滑膜组织中T...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1,4-Gal T-Ⅰ)在骨关节炎滑膜炎症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治疗的骨关节炎患者15例,同时选取15例行膝关节探查未见异常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滑膜组织中TNF-α与β1,4-Gal T-Ⅰ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TNF-α与β1,4-Gal T-Ⅰ共定位情况;同时培养成纤维滑膜细胞(FLSs),检测TNF-α刺激后β1,4-Gal T-Ⅰ的表达变化。结果观察组TNF-α和β1,4-Gal T-Ⅰ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2±0.17)和(0.91±0.14),明显高于健康组的(0.41±0.06)和(0.4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和β1,4-Gal T-Ⅰ在骨关节炎滑膜组织中表达,融合图有明显的共定位;各剂量TNF-α组FLSsβ1,4-Gal T-Ⅰ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TNF-α能够诱导FLSsβ1,4-Gal T-Ⅰ表达增加,从0.1 ng/ml TNF-α时开始增加,在5 ng/ml TNF-α时达到最高(24.18±2.16)×10-4。结论在骨关节炎滑膜炎症过程中,TNF-α可诱导β1,4-Gal T-Ⅰ表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TNF-Α β1 4-galT-Ⅰ 成纤维滑膜细胞
下载PDF
去端肽Ⅰ型胶原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自强 张以河 +3 位作者 安琪 徐荣荣 李欢 王恩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542-3548,共7页
背景:Ⅰ型胶原蛋白的免疫原性主要分布在分子链的端肽区域,可在胶原蛋白提取过程中通过水解或是去除而使其失活,制备去端肽Ⅰ型胶原蛋白,降低其免疫原性。目的:评价去端肽Ⅰ型胶原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采用酶切、盐析、透析工艺制备去... 背景:Ⅰ型胶原蛋白的免疫原性主要分布在分子链的端肽区域,可在胶原蛋白提取过程中通过水解或是去除而使其失活,制备去端肽Ⅰ型胶原蛋白,降低其免疫原性。目的:评价去端肽Ⅰ型胶原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采用酶切、盐析、透析工艺制备去端肽Ⅰ型胶原蛋白,通过考马斯亮蓝对牛血清白蛋白染色极限的分析,鉴定去端肽Ⅰ型胶原蛋白的纯度,依据YY/T 0606.25-2014中规定的方法,利用Quant-IT PicoGreendsDNA Reagent and Kits试剂盒测定去端肽Ⅰ型胶原蛋白的DNA残留量,利用ELISA试剂盒分析去端肽Ⅰ型胶原蛋白的端肽去除效果,依据YY/T 1561-2017标准检测去端肽Ⅰ型胶原蛋白的α-Gal抗原含量。结果与结论:去端肽Ⅰ型胶原蛋白的纯度可达99.8%,DNA残留量为4μg/g,C、N末端肽浓度低于试剂盒检测限,α-Gal抗原含量低于检测限。通过酶切、盐析、透析工艺制备的去端肽Ⅰ型胶原蛋白,可显著去除天然胶原蛋白的免疫原性根源,有效控制胶原蛋白临床应用的免疫原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端肽胶原蛋白 Ⅰ型胶原蛋白 免疫原性 DNA残留量 端肽 α-gal抗原 胶原纯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