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1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γ干扰素对生存情况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张有华 张林锋 +2 位作者 邱华平 郑奇 罗景方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74-77,共4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晚期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变化与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确诊的60例...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晚期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变化与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确诊的60例NSCLC晚期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入院6个月后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n=41)和死亡组(n=19),同期选择入院体检的66例健康人群为健康组。记录患者入院24 h内和治疗2个周期后的IL-2、IL-6、TNF-α、IFN-γ水平,比较治疗2个周期后的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的IL-2、IL-6、TNF-α、IFN-γ水平,以患者的预后情况作为最终变量绘制NSCLC患者预后的ROC曲线图。结果健康组的IL-6水平低于观察组,IL-2、TNF-α和IFN-γ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院24 h内,死亡组IL-6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治疗2个周期后,患者的IL-2水平较入院24 h内低,IL-6、TNF-α和IFN-γ水平较24 h内的指标水平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周期后,生存组的IL-6较死亡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IL-6水平鉴别诊断NSCLC患者的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8,敏感度为89.47%,特异性为65.85%,此时IL-6水平的截断值为60.731 pg/ml(P<0.05)。结论NSCLC晚期患者的IL-6水平对其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可以为临床NSCLC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γ干扰素 生存率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及结核杆菌抗体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小寒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对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及结核杆菌抗体(TB-Ab)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16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将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依据是否存在结核病进行分... 目的:探讨对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及结核杆菌抗体(TB-Ab)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16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将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依据是否存在结核病进行分组,分为肺结核组(n=151)和非肺结核组(n=65),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分别检测TB-IGRA、TB-Ab水平,观察两项指标检测肺结核阳性结果,观察不同检查方式诊断效能。结果:肺结核组中TB-IGRA阳性检出率、TB-Ab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非肺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GRA、TB-Ab诊断肺结核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GRA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高于TB-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肺结核患者TB-IGRA阳性检出率、TB-Ab阳性检出率高于≤60岁肺结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肺结核诊断中应用TB-IGRA、TB-Ab检查均有较高诊断效能,但相对而言TB-IGRA检查方式更优,且该检查方式阳性率易受年龄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结核杆菌抗体 阳性检出率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检测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肺炎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万颖 罗俊峰 +1 位作者 曾文兴 巢玲 《癌症进展》 2024年第4期392-394,共3页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联合检测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72例胃癌患者按术后是否并发肺炎分为观察组(并发肺炎)30例和对照组(未并发肺...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联合检测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72例胃癌患者按术后是否并发肺炎分为观察组(并发肺炎)30例和对照组(未并发肺炎)4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6、IL-8、IFN-γ、TNF-α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6、IL-8、IFN-γ、TNF-α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肺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8、IFN-γ、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L-6、IL-8、IFN-γ、TNF-α联合检测预测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肺炎的灵敏度(94.85%)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75.12%、71.86%、69.82%、72.84%)。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肺炎患者血清IL-6、IL-8、IFN-γ、TNF-α水平异常升高,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肺炎的预测灵敏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γ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 肺炎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清中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表达水平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4
作者 赵湘 葛化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水平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王府井部收治的83例OLP患者为实验组,另纳...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水平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王府井部收治的83例OLP患者为实验组,另纳入同期来院的6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中IFN-γ、IL-4及免疫功能指标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实验组IFN-γ、IL-4表达水平与免疫功能指标的关系。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IFN-γ、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网纹型OLP、糜烂型OLP患者的IFN-γ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糜烂型OLP患者的IL-4水平显著高于网纹型OLP患者(P<0.05)。实验组CD3^(+)、CD4^(+)、CD16^(+)+CD56^(+)、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CD8^(+)、CD1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gG、IgM、CH5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gA、C3、C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实验组IFN-γ水平与CD16^(+)+CD56^(+)、CD4^(+)/CD8^(+)呈负相关(P<0.05);实验组IL-4水平与CD16^(+)+CD56^(+)、CD4^(+)/CD8^(+)呈负相关(P<0.05),实验组IL-4水平与IgG呈正相关(P<0.05)。结论:OLP患者血清中IFN-γ、IL-4异常高表达且糜烂型OLP患者IL-4表达更高,OLP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且与CD16^(+)+CD56^(+)、CD4^(+)/CD8^(+)、Ig G免疫应答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联合支气管镜检查诊断菌阴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
5
作者 邓辉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究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联合支气管镜检查诊断菌阴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初诊肺结核患者(包括结核胸膜炎患者)及其他肺部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探究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联合支气管镜检查诊断菌阴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初诊肺结核患者(包括结核胸膜炎患者)及其他肺部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结果分为肺结核组与非肺结核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痰液涂片及IGRAs联合支气管镜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差异,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IGRAs联合支气管镜检查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痰液涂片检查,特异度低于痰液涂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RAs联合支气管镜检查诊断菌阴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较高,可提高检测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临床肺结核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 支气管镜 菌阴肺结核 结核性胸膜炎
下载PDF
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在人和动物结核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蒙达 王晓文 +9 位作者 张皓博 亓菲 沈叶盛 苏华彬 张研博 张力 李岩 范伟兴 孙淑芳 樊晓旭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97,共7页
结核病是给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主要人兽共患传染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于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结核病流行至关重要。γ干扰素是一种参与宿主抗结核感染的细胞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基于其开发的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可用于... 结核病是给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主要人兽共患传染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于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结核病流行至关重要。γ干扰素是一种参与宿主抗结核感染的细胞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基于其开发的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可用于结核病诊断。鉴于目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γ干扰素的方法存在诸多缺陷,例如耗时长、灵敏度低、无法区分潜伏性和活动性结核感染等,生物传感器正被尝试用于γ干扰素检测,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本文归纳了将γ干扰素作为结核病生物标志物的多种检测技术,并讨论其适用范围和效果,以期为完善结核病诊断技术及开发新型诊断方法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牛结核病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对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的影响
7
作者 杨丽媛 戴碗琴 +3 位作者 汪小桐 娄晓丽 王玥 侯彦强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484-488,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对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阳性程度的影响。方法采集2020年10月—2022年3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234例临床诊断疑似肺结核患者全血样本,根据年龄将234例患者分为青少年组(<40岁)、中年组(40~<60岁)和老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对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阳性程度的影响。方法采集2020年10月—2022年3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234例临床诊断疑似肺结核患者全血样本,根据年龄将234例患者分为青少年组(<40岁)、中年组(40~<60岁)和老年组(>60岁)。检测所有患者血常规,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IGRA。收集所有患者常规检查结果和相关临床资料。将测试孔斑点数-空白对照孔斑点数11~14个(临近Cut-off值)定义IGRA弱阳性,>14个定义为IGRA阳性,<11个定义为IGRA阴性。分析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与IGRA阳性程度的关系。纳入2例临床病例进行验证。结果IGRA弱阳性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6.15±3.22)×10^(9)/L]显著高于阳性患者[(5.05±2.66)×10^(9)/L](P=0.0302);青少年组中,IGRA弱阳性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7.54±4.46)×10^(9)/L]显著高于阳性患者[(4.00±1.49)×10^(9)/L](P=0.0002);男性患者中,IGRA弱阳性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6.49±3.49)×10^(9)/L]高于阳性患者[(5.28±2.54)×10^(9)/L](P=0.0408)。临床病例验证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低的患者更易出现IGRA阳性结果。结论中性粒细胞计数会影响IGRA阳性程度,建议在采用IGRA辅助诊断结核病时应排除中性粒细胞对IGRA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肺结核
下载PDF
腺苷脱氨酶联合全血γ干扰素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效能
8
作者 吴一秀 梁伟权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8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联合全血γ干扰素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梅州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1年1月—2022年9月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选取行胸膜活检及全血γ干扰素检查的患者52例,其中结核性胸膜炎组25例,非结核性胸...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联合全血γ干扰素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梅州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1年1月—2022年9月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选取行胸膜活检及全血γ干扰素检查的患者52例,其中结核性胸膜炎组25例,非结核性胸膜炎组27例。同时分别采用比色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水平及全血γ干扰素,并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估ADA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效能。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胸腔积液ADA在结核性胸膜炎组及非结核性胸膜炎组的水平分别为(50.26±31.24)U/L和(25.47±24.70)U/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全血γ干扰素联合胸腔积液ADA进行串联合检测时,诊断特异度最高为81.5%。结论联合检测胸腔积液ADA及全血γ干扰素可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胸膜活检 结核性胸膜炎 腺苷脱氨酶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经皮穿刺闭式胸膜活检术与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γ干扰素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磊 王娅宏 《山西医药杂志》 2023年第19期1481-148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闭式胸膜活检(CPB)术与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γ干扰素(IFN-γ)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胸腔积液患者148例,均行经皮穿刺CPB术,胸腔积液中ADA、IFN-γ检查,记录3种...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闭式胸膜活检(CPB)术与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γ干扰素(IFN-γ)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胸腔积液患者148例,均行经皮穿刺CPB术,胸腔积液中ADA、IFN-γ检查,记录3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并比较3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92例患者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经皮穿刺CPB术检查结果显示,真阳性70例,假阳性11例,假阴性22例,真阴性45例;胸腔积液中ADA检查结果显示,真阳性79例,假阳性10例,假阴性13例,真阴性46例;胸腔积液中IFN-γ检查结果显示,真阳性75例,假阳性8例,假阴性17例,真阴性48例;三者联合检查结果显示,真阳性87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5例,真阴性54例;经皮穿刺CPB术检查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7.7%、76.1%、80.4%,胸腔积液中ADA检查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5%、85.9%、82.1%,胸腔积液中IFN-γ检查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1%、81.5%、85.7%,明显低于三者联合检查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95.3%、94.6%、96.4%(P<0.05)。结论经皮穿刺CPB术,胸腔积液中ADA、IFN-γ联合检查对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穿刺术 胸腔积液 结核 胸膜 腺苷脱氨酶 γ干扰素 诊断价值
下载PDF
β-榄香烯对肺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炎症反应和免疫因子γ干扰素的影响
10
作者 王小卫 濮忠建 +1 位作者 包军军 贾燕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5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肺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炎症反应和免疫因子γ干扰素(INF-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江苏省海安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肺腺癌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术后化疗(...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肺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炎症反应和免疫因子γ干扰素(INF-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江苏省海安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肺腺癌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术后化疗(卡铂联合培美曲塞),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β-榄香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糖类抗原199(CA199)、IFN-γ,不良反应。结果在研究过程中对照组脱落3例。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2、CA199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NF-γ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静脉炎、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榄香烯用于治疗肺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效果确切,可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肺腺癌 化疗 炎症反应 γ干扰素 安全性
下载PDF
人β防御素3和γ干扰素在MAPK信号通路中的相互诱导及联合抗甲型流感病毒的机制
11
作者 唐源 祝洁 +3 位作者 杨小余 张乙进 罗红 江滟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73-382,共10页
目的 探讨人β防御素3(HBD3)和γ干扰素(IFN-γ)在丝裂源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中相互诱导作用及体外联合抗甲型流感病毒(IAV)H1N1的作用。方法 不同剂量IFN-γ(12.5、25.0、50.0、100.0μg/L)或HBD3(0.25、0.50、1.00、2.00 mg/L... 目的 探讨人β防御素3(HBD3)和γ干扰素(IFN-γ)在丝裂源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中相互诱导作用及体外联合抗甲型流感病毒(IAV)H1N1的作用。方法 不同剂量IFN-γ(12.5、25.0、50.0、100.0μg/L)或HBD3(0.25、0.50、1.00、2.00 mg/L)分别作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 4、12、24、48 h,另设立p38 MAPK、ERK和JNK通路抑制剂预处理后、用IFN-γ(25.0μg/L)或HBD3(1.00 mg/L)处理BEAS-2B细胞4 h, qRT-PCR和ELISA检测HBD3及IFN-γ基因和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p38 MAPK、p-ERK、p-JNK蛋白表达;25.0μg/L IFN-γ、1.00 mg/L HBD3、HBD3 siRNA转染及IFN-γ中和抗体(0.50 mg/L)单独或联合作用BEAS-2B细胞、用5×TCID50H1N1感染,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AV核蛋白(N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BEAS-2B细胞中,不同剂量的IFN-γ与HBD3可互相诱导表达(P<0.05或P<0.01),且均可诱导p-p38 MAPK、p-ERK和p-JNK的表达上调(P<0.01);p38 MAPK、ERK和JNK通路抑制剂预处理,均明显下调IFN-γ诱导的HBD3表达、及HBD3诱导的IFN-γ表达(P<0.01);IFN-γ和HBD3单独或联合使用均可明显抑制BEAS-2B细胞中H1N1 NP的表达(P<0.05或P<0.01),转染HBD3 siRNA减弱了IFN-γ抑制H1N1 NP表达的作用(P<0.01),IFN-γ中和抗体介入对HBD3抑制H1N1 NP表达的作用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在BEAS-2B细胞中,HBD3和IFN-γ可通过MAPK通路相互诱导表达,且2者联合使用可增强抗IAV H1N1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人Β防御素3 γ干扰素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8表达情况及其在肺结核患者诊断和治疗评估中的价值
12
作者 陈洁 叶海明 张菊芳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6期52-57,共6页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γ干扰素(interferon-γ,INF-γ)、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肺结核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γ干扰素(interferon-γ,INF-γ)、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肺结核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接受治疗的8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51例)和重度组(34例),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血清INF-γ、IL-18、MCP-1水平,并比较轻度组、重度组治疗前后血清INF-γ、IL-18、MCP-1水平;病灶不同吸收程度患者血清INF-γ、IL-18、MCP-1水平。分析肺结核患者血清INF-γ、IL-18、MCP-1水平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85例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将治疗2个月时血清INF-γ、IL-18、MCP-1值与治疗前的浓度比值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清INF-γ、IL-18、MCP-1的比值对肺结核疗效的评价效能。结果病灶累及≥2个肺野、有空洞病变、重度肺结核患者血清INF-γ、IL-18、MCP-1水平分别高于病灶累及1个肺野、无空洞病变和轻度肺结核患者(P<0.001);轻度组、重度组治疗后空洞数量、痰检查转归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轻度组、重度组治疗后血清INF-γ、IL-18、MCP-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轻度组、重度组病灶明显吸收、吸收、不吸收患者血清INF-γ、IL-18、MCP-1水平依次逐渐升高(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INF-γ、IL-18、MCP-1水平与APACHEⅡ均呈正相关(r=0.428、0.505、0.581,均P<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INF-γ、IL-18、MCP-1的比值联合应用评价肺结核治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达到0.80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4%和72.9%。结论血清INF-γ、IL-18、MCP-1水平高低、浓度变化,可在一定程度反映肺结核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抗结核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8 病情 疗效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基层门诊肺结核筛查中的应用及评价
13
作者 刘昌伟 马玲娣 +4 位作者 魏振华 蒋淑萍 李斌 王艳 黄敏聪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6期63-68,共6页
目的通过对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γ release assay,IGRA)在基层门诊肺结核筛查中的临床应用,评价其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为临床正确合理的使用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深圳市龙华区慢性病防治中心接诊的307... 目的通过对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γ release assay,IGRA)在基层门诊肺结核筛查中的临床应用,评价其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为临床正确合理的使用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深圳市龙华区慢性病防治中心接诊的3073例疑似初诊肺结核患者,收集患者痰液标本采用痰涂片抗酸染色(acidfast stain,AFS)、BACTEC-MGIT 960液体培养法、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rossing-primer amplification,CPA)对抗结核治疗前痰液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检测,采集患者外周血进行IGRA,以临床诊断作为确诊依据,评价IGRA与其他方法对结核感染的检测效能。结果不同年龄患者IGRA阳性检出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30~40岁组阳性检出率最高,0~10岁组最低,且男性高于女性(P<0.01)。痰培养和CPA的总体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7.62%和66.88%,明显优于IGRA。IGR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89%和40.96%,总体诊断准确率仅为59.04%。IGRA与痰培养或CPA联用可显著提高检测敏感度(86.89%和84.22%),但总体诊断效率无明显提升(67.39%比77.62%,65.86%比66.88%)。IGRA对确诊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72.89%,假阴性率为27.11%,对非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40.96%(136/332),假阳性率为59.34%,对肺结核诊断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都明显低于液体培养法。IGRA对菌阴肺结核和菌阳肺结核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χ^(2)=0.147,P=0.7014)。结论尽管IGRA有较好的敏感度,但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相较于病原学检测,其对目标患病或密接人群的肺结核筛查有一定优势,但排除非结核病的效能不足,期望与其他方法联用提高其检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痰培养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对比分析
下载PDF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血清γ干扰素、硫化氢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宋妍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4期1727-1729,共3页
目的:以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经对患儿硫化氢(H_(2)S)和血清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临床意义及变化分析,对二者在疾病进展和BICE发生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3月郑州人民医院... 目的:以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经对患儿硫化氢(H_(2)S)和血清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临床意义及变化分析,对二者在疾病进展和BICE发生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3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轻度胃肠炎伴BICE患儿作为分析组,同期另选取114例健康检查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对H_(2)S水平检测行分光光度法,对互IFN-γ检测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并分别实施Spearman检验、Pearson检验对患儿血清H_(2)S和IFN-γ水平以及和病情严重相关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比较血清H_(2)S和IFN-γ水平中,对照组的H_(2)S水平高于分析组,IFN-γ水平低于分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57,10.378,P<0.05)。在比较轻度胃肠炎伴BICE患儿血清H_(2)S和IFN-γ水平中,恢复期患者的H_(2)S水平高于急性期,IFN-γ水平低于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7,3.492,P<0.05)。轻度胃肠炎伴BICE患儿血清H_(2)S、IFN-γ水平和BICE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_(2)S水平诊断BICE的AUC为0.894,血清IFN-γ为0.784;在截点值方面,血清H_(2)S水平为36.50μmol/L,血清IFN-γ为4.73μg/L。结论: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血清H_(2)S和IFN-γ水平与病情严重度有一定关联性,且血清H_(2)S和IFN-γ能在婴幼儿良性惊厥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良性惊厥 轻度胃肠炎 硫化氢 血清γ干扰素
下载PDF
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的表达水平及其与Wanger分级的相关性
15
作者 王帆 王静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3年第4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及其与Wanger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接受血清TNF-α、IFN-γ水平检测及Wan...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及其与Wanger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接受血清TNF-α、IFN-γ水平检测及Wanger分级,分析TNF-α、IFN-γ水平与Wanger分级的相关性.结果:Wanger5级的糖尿病足患者血清TNF-α、IFN-γ水平最高,其后依次为Wanger4级、Wanger3级、Wanger2级、Wanger1级糖尿病足患者,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糖尿病足患者血清TNF-α、IFN-γ水平与Wanger分级呈正相关(r>0,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血清TNF-α、IFN-γ水平与Wanger分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γ干扰素 Wanger分级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病与糖尿病共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16
作者 郑志炫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5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释放试验在结核病与糖尿病共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1月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2021年3月—2021年8月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试剂...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释放试验在结核病与糖尿病共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1月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2021年3月—2021年8月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试剂盒检测,2021年9月—2022年11月采用IFN-γ试剂盒(TB-IGRA)检测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根据HBA1c范围分为A组(4%~6.5%),B组(6.6%~9%),C组(>9%)。分析T-SPOT.TB、TB-IGRA、HBA1c检测结果及T-SPOT.TB、TB-IGRA检测肺结核阳性在各组中占比。结果:HBA1c检测结果,A组27例,B组34例,C组31例;TB-IGRA检测阳性率高于T-SPOT.TB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A组、B组、C组TB-IGRA检测阳性占比均高于T-SPOT.TB检测阳性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IGRA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对诊断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阳性率影响较小,利于及时控制肺结核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结核病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试析γ干扰素在动物疾病防控中的应用
17
作者 伍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0022-0024,共3页
广西鹿寨县属于畜牧业县域,基地以养殖种猪、禽类为主,形成了庞大的养殖规模。由于受环境因素与其他因素影响,部分养殖动物在养殖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疾病,增加了动物疾病治疗难度。而干扰素具有调节免疫力、抗病毒的功能,作为特殊的生物... 广西鹿寨县属于畜牧业县域,基地以养殖种猪、禽类为主,形成了庞大的养殖规模。由于受环境因素与其他因素影响,部分养殖动物在养殖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疾病,增加了动物疾病治疗难度。而干扰素具有调节免疫力、抗病毒的功能,作为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在动物细胞诱因作用下发挥免疫功效,有效帮助动物抵御疾病侵袭。干扰素不仅对动物疾病的治疗与防控具有显著效果,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基于此,分析了γ干扰素在动物疾病防控中的应用,以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动物疾病 防控措施
下载PDF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对早期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璇 陈毅斐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11-412,共2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对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和30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分别检测脑脊液中IP-10、γ-干扰素(IFN-γ)及结核抗体等指标。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 目的探讨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对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和30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分别检测脑脊液中IP-10、γ-干扰素(IFN-γ)及结核抗体等指标。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IP-10和IFN-γ的特异性、敏感性及诊断价值。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组IP-10和IFN-γ的水平分别为(1066.78±268.38)ng/L和(441.88±119.44)ng/L,均显著高于非结核性脑膜炎组[(227.54±90.30)ng/L和(78.72±25.0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P-10诊断临界值为465.67ng/L时,敏感度为95.6%,特异度为100.0%;IFN-γ诊断结核性脑膜脑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9[95%可信区间(CI):0.949—1.000],诊断临界值为121.20ng/L时,敏感性为97.8%,特异性为100.0%。结论脑脊液中IP-10的含量对于早期结核性脑膜炎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结核性脑膜炎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 γ干扰素 受试者工作曲线 临床诊断价值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的水平变化 被引量:29
19
作者 李曼 孙学华 +4 位作者 周振华 张鑫 金树根 高亚婷 高月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0-244,249,共6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过程中外周血T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60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免疫耐受期组、免疫清除期组和非活动期组,2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另收集21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过程中外周血T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60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免疫耐受期组、免疫清除期组和非活动期组,2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另收集21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恩替卡韦治疗6个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慢性HBV感染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IFN-γ水平与HBV DNA载量呈反比,IFN-γ/IL-4比率与HBV DNA载量和血清ALT水平均呈反比。此外,从免疫耐受期到非活动病毒携带期,T细胞的IFN-γ水平逐渐增加、IL-4水平逐渐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免疫耐受期患者的T细胞表达IL-4增加且IFN-γ减少,到非活动携带期其细胞因子表达逐渐恢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血清HBV DNA载量和ALT水平均明显降低,同时其外周血CD8^+T细胞的IFN-γ水平及IFN-γ/IL-4比率均明显增加。结论慢性HBV感染过程中,外周血T细胞的IFN-γ和IL-4发挥双向调节作用,与恩替卡韦抗病毒疗效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HBV感染 HBV DNA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