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痛灵方通过抑制整合素αvβ3通路缓解肺癌骨转移癌性疼痛 被引量:2
1
作者 孟唤男 郭晓冬 +4 位作者 周小翠 陈舲 王立玉 吕英 徐振晔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2-100,共9页
目的:探讨骨痛灵(Gutongling,GTL)方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唑来膦酸组(ZA组)、骨痛灵组(GTL组)、骨痛灵+唑来膦酸组(GTL+ZA组)。除Sham... 目的:探讨骨痛灵(Gutongling,GTL)方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唑来膦酸组(ZA组)、骨痛灵组(GTL组)、骨痛灵+唑来膦酸组(GTL+ZA组)。除Sham组给予接种PBS溶液外,其余各组均予鼠源肺腺癌细胞Lewis-LUC悬液造模。采用von Frey纤维丝测痛仪检测小鼠足底的机械痛阈值,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破骨细胞伪足小体F-actin环,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左后肢胫骨骨组织中整合素αvβ3、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酪氨酸激酶Src、Casitas B细胞淋巴瘤家族蛋白(Cb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小鼠造模后机械痛阈值下降(P<0.05)。造模后第14天:各给药干预组机械痛阈值较Model组升高(P<0.05);ZA组与GTL组机械痛阈值相当;造模后第21天:GTL+ZA组机械痛阈值较各给药组明显升高(P<0.05)。与Sham组比较,Model组F-actin环结构完整、αvβ3、Py K2、Scr、Cbl mRNA表达及蛋白染色强度升高(P<0.05);GTL+ZA组F-actin环较各给药组破坏程度明显、αvβ3、Py K2、Scr、Cbl mRNA表达及蛋白染色强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骨痛灵方可能通过调控骨组织中αvβ3/Py K2/Src/Cbl通路抑制F-actin环形成起到骨保护作用,从而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骨转移 癌痛 骨痛灵方 唑来膦酸 αvβ3通路 F-actin环
下载PDF
CXCR4通过integrinαVβ3调控头颈部鳞癌细胞迁移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常艳艳 李鹏 +1 位作者 孟金平 陈艳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84-1588,共5页
目的:研究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整合素αVβ3(integrinαVβ3)介导头颈部鳞癌细胞迁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头颈部鳞癌细胞株HN-5,采用慢病毒转染方法构建CXCR4过表达的细胞株,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基因表达情况;采用脂质体... 目的:研究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整合素αVβ3(integrinαVβ3)介导头颈部鳞癌细胞迁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头颈部鳞癌细胞株HN-5,采用慢病毒转染方法构建CXCR4过表达的细胞株,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基因表达情况;采用脂质体法将CXCR4-siRNA、integrinαVβ3-siRNA分别转染至HN-5细胞和CXCR4过表达的HN-5细胞中,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HN-5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XCR4、integrinαVβ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黏附斑激酶(FAK)-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SRC)-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XCR4过表达可上调HN-5细胞中integrinαVβ3表达水平,而抑制CXCR4表达可下调integrinαVβ3表达;CXCR4过表达可调控MMP-2和MMP-9促进癌细胞迁移,并激活FAK-SRC-ERK信号通路;而抑制integrinαVβ3表达可明显逆转CXCR4过表达对HN-5细胞的上述作用。结论:CXCR4过表达可通过integrinαVβ3促进头颈部鳞癌细胞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FAK-SRC-ERK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R4 integrinαvβ3 头颈部鳞癌 细胞迁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Periostin、αvβ3、25(OH)D_(3)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曹柳 王麦 刘珊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427-431,458,共6页
目的基于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整合素αvβ3、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指标,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Periostin、αvβ3、25(OH)D_(3)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178例糖尿... 目的基于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整合素αvβ3、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指标,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Periostin、αvβ3、25(OH)D_(3)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178例糖尿病(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伴有DR进行分组,伴有DR为观察组,未伴有DR为对照组,观察组依据病变程度分为DR1组、DR2组、DR3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及血清Periostin、αvβ3、25(OH)D_(3)水平;观察患者血清Periostin、αvβ3、25(OH)D_(3)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观察DR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SBP、FPG指标水平及Periostin、αvβ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5(OH)D_(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25(OH)D_(3)与Periostin、αvβ3水平均呈负相关,Periostin与αvβ3水平呈正相关;且DR与Periostin、αvβ3水平变化呈正相关,与25(OH)D_(3)表达呈负相关;血清Periostin、αvβ3均为DR的危险因素,25(OH)D_(3)为DR的保护因素。结论血清Periostin、αvβ3、25(OH)D_(3)指标在DR患者中均有异常表达,且3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3个指标与DR间均具有相关性,这可以帮助医师对DR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从而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采取诊治措施,提高患者疗效,改善患者预后,为临床诊治DR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骨膜蛋白 整合素αvβ3 25-羟维生素D_(3) 相关性
下载PDF
雌激素对宫腔粘连子宫整合素αvβ3及胸苷磷酸化酶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唐洁 朱楚超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647-651,共5页
目的揭示整合素αvβ3及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YMP)在治疗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中的作用,探索雌激素改善IUA大鼠子宫内膜组织容受性的可能机制,为临床上治疗IUA提供方法。方法将18只SD雌性大鼠适应性... 目的揭示整合素αvβ3及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YMP)在治疗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中的作用,探索雌激素改善IUA大鼠子宫内膜组织容受性的可能机制,为临床上治疗IUA提供方法。方法将18只SD雌性大鼠适应性喂养后,取6只做体外实验,其余1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所有大鼠于动情期以95%乙醇损伤双侧宫腔造模,造模成功后第14天,模型组开始予以生理盐水2 ml灌胃,治疗组予以雌激素2 ml灌胃。造模28天后处死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取出子宫经甲醛固定后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整合素αvβ3及TYMP在各组宫腔中的表达情况。体外实验组大鼠于造模成功后第14天处死,将子宫取出分为2 cm大小一段,将子宫组织置于雌激素培养液中,在处理后的0min、30 min、45 min、60 min行Western blot检测整合素αvβ3及TYMP的蛋白表达水平。选取行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形态正常的患者及IUA患者各15例,通过宫腔灌洗收集宫腔灌洗液,将采集的临床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临床标本中整合素αvβ3及TYMP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HE染色发现,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宫腔形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内膜厚度增加,间质中有大量排列整齐的腺体,可见新生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示,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整合素αvβ3及TYMP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大鼠子宫体外实验雌激素处理30 min后TYMP的表达显著高于雌激素处理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处理30 min、45 min、60 min后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显著高于雌激素处理0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连子宫内膜中的整合素αvβ3及TYMP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宫腔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合素αvβ3及TYMP蛋白可作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价指标。雌激素可能通过上调整合素αvβ3及TYMP蛋白的表达,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有效缓解IUA情况,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雌激素 胸苷磷酸化酶 整合素αvβ3
下载PDF
恩度联合放疗对 Lewis 肺癌小鼠 MVD 及αvβ3 mRNA 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明平坡 戈伟 +2 位作者 介芳芳 李长虎 徐慧琳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放疗对Lewis肺癌的生长抑制作用,检测肿瘤中微血管密度( MVD)及αvβ3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肿瘤血管“正常化”及协同抑瘤作用中的可能机制。方法荷瘤小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NC),恩度组(ES),放射治...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放疗对Lewis肺癌的生长抑制作用,检测肿瘤中微血管密度( MVD)及αvβ3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肿瘤血管“正常化”及协同抑瘤作用中的可能机制。方法荷瘤小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NC),恩度组(ES),放射治疗组(RT),恩度联合放疗组(ES+RT)。从开始治疗后隔日测量肿瘤体积,绘制生长曲线。免疫组化法及RT-PCR分别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MVD及αvβ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ES+RT组的抑瘤作用最为明显;(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T组随时间延长微血管计数逐渐增加,ES组及ES+RT组下降,其中ES+RT组比ES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T组αvβ3 mRNA表达水平升高,而ES及ES+RT组则降低,ES+RT组降低更为明显,ES组在第6天扩增倍数最低,各治疗组在d8~d12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恩度联合放疗显著抑制Lewis肿瘤的生长;恩度能使肿瘤MVD明显减少,形态趋于正常;恩度可下调αvβ3 mRNA的表达,改善肿瘤组织紊乱的血管网,降低乏氧,可能是放疗增敏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度 联合治疗 肺癌 微血管密度 整合素αvβ3 INTEGRIN αvβ3
下载PDF
靶向整合素αvβ3受体的新型RGD肽二聚体的131I标记与生物活性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春丽 王荣福 +5 位作者 张丽 郭凤琴 李玲 康磊 闫平 杨铭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5-300,共6页
目的:对所设计的新型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酰(Arg-Gly-Asp,RGD)肽进行131I标记,研究其在肿瘤组织中的靶向性及其在荷瘤鼠体内的生物分布与显像,探讨将其应用于肿瘤血管生成显像的可能性。方法:参照文献报道的对环五肽c(RGDfV)构效关系... 目的:对所设计的新型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酰(Arg-Gly-Asp,RGD)肽进行131I标记,研究其在肿瘤组织中的靶向性及其在荷瘤鼠体内的生物分布与显像,探讨将其应用于肿瘤血管生成显像的可能性。方法:参照文献报道的对环五肽c(RGDfV)构效关系的研究结果及多肽的化学修饰方法,设计了新型二硫键成环的并经亲水性修饰的cRGD肽二聚体[c(RGD)2],采用ChT法进行131I标记,测定c(RGD)2的亲和常数、标记物的稳定性与油水分配系数;建立荷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研究131I-c(RGD)2的体内分布、非标记肽竞争抑制及肿瘤显像。结果:131I对c(RGD)2的标记率为(76.35±2.33)%,经Sephadex G10分离纯化后其放射化学纯度达(95.20±3.25)%。c(RGD)2对受体的亲和常数Ka为(0.137±0.057)×109/mol/L,油水分配系数lgP正辛醇/水为-1.628,131I-c(RGD)2在静脉注射后1 h、3 h、5 h与24 h在肿瘤中的摄取率分别为(0.67±0.13)%ID/g、(0.42±0.08)%ID/g、(0.51±0.11)%ID/g与(0.18±0.02)%ID/g,其在肿瘤中的清除相对缓慢,靶本比(T/NT)随时间延长而增高,静脉注射后24 h,肿瘤与肌肉(T/M)和肿瘤与血液(T/B)的摄取比值分别为4.42±1.70与2.27±0.45。131I-c(RGD)2的肝脏摄取低,静脉注射后1 h肿瘤与肝的摄取比可达2.10±0.60;未标记肽可明显抑制肿瘤对131I-c(RGD)2的摄取。荷瘤小鼠全身显像可见肾显影,在静脉注射后3 h胸部显像可见清晰的肿瘤影像。结论:所设计的通过二硫键成环的c(RGD)2可应用ChT法成功完成131I标记,其可被肿瘤组织特异性摄取,有可能应用于肿瘤血管的生成显像。131I-c(RGD)2的肝脏摄取低,在肿瘤显像中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肽类 二聚作用 碘放射性同位素 整合素αvβ3
下载PDF
ADAM23、αvβ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7
作者 胡春燕 周建华 +3 位作者 邓征浩 傅春燕 杨晓静 陈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3-437,441,共6页
目的研究ADAM23、αvβ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52例非小细胞肺癌及其配对癌旁组织和8例良性病变组织中ADAM23、αvβ3的表达。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中ADAM23蛋白的阳性率(3... 目的研究ADAM23、αvβ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52例非小细胞肺癌及其配对癌旁组织和8例良性病变组织中ADAM23、αvβ3的表达。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中ADAM23蛋白的阳性率(38.5%)低于癌旁组织(86.5%)及肺良性病变组织(87.5%)(P<0.05),而αvβ3蛋白的阳性率(80.8%)高于癌旁组织(26.9%)及肺良性病变组(37.5%)(P<0.05)。ADAM2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以及组织学分型无关,而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关系密切;αvβ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分型以及分化程度无关,而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RT-PCR结果显示AD-AM23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癌旁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无明显差异,而αv、β3在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及肺良性病变组织;ADAM23和αvβ3的表达呈负相关(χ2=9.026,r=-0.417,P<0.05)。结论 ADAM2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低表达,αvβ3表达增高,二者可能在肺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具有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23 αvβ3
下载PDF
输卵管积水术后可改善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 被引量:9
8
作者 李瑾 钟依平 +5 位作者 张祖威 吴海涛 应瑛 周灿权 徐艳文 齐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手术治疗对改善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整合素αvβ3表达的意义。【方法】选择输卵管积水患者60例,输卵管阻塞患者3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输卵管积水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及阻塞组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手术治疗对改善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整合素αvβ3表达的意义。【方法】选择输卵管积水患者60例,输卵管阻塞患者3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输卵管积水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及阻塞组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情况。【结果】LIF和整合素αvβ3在输卵管积水患者手术前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阻塞组(P<0.05),经手术治疗后,子宫内膜种植窗期的LIF和整合素αvβ3表达水平与阻塞组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种植窗期的LIF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积水降低了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水平,LIF和整合素αvβ3可能是影响输卵管积水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因子,手术治疗可改善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积水 白血病抑制因子 整合素αvβ3 种植窗期子宫内膜
下载PDF
子宫内膜骨桥蛋白和整合素αvβ3表达与IVF-ET反复种植失败的关系 被引量:16
9
作者 杨海燕 倪吴花 余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127-3129,共3页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PN)和整合素αvβ3在人子宫内膜的表达,并探讨它们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反复种植失败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5例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研究组)及35例正常妇女(对照组)各时期子宫内膜组织中OPN和...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PN)和整合素αvβ3在人子宫内膜的表达,并探讨它们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反复种植失败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5例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研究组)及35例正常妇女(对照组)各时期子宫内膜组织中OPN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结果:OPN在增殖晚期开始表达,整合素αvβ3则在分泌中期开始出现并表现为强表达,两者在分泌中、晚期的表达水平均较其余各期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者在研究组种植窗期内膜的表达均明显减弱(P<0.05)。结论:OPN和整合素αvβ3在正常子宫内膜中协调表达且呈现明显周期依赖性,参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两者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种植窗期内膜中的表达明显减弱,可能是引起种植失败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骨桥蛋白 整合素αvβ3 子宫内膜 胚胎移植 种植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大鼠模型ITGαvβ3表达及脑皮质区新生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振强 贾亚泉 +1 位作者 宋军营 张运克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08-1310,共3页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观察对脑组织VEGF和ITGαvβ3的表达及脑皮质区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内皮生长因子(VEGF)...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观察对脑组织VEGF和ITGαvβ3的表达及脑皮质区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内皮生长因子(VEGF)、ITGαvβ3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模型缺血侧大脑皮质区VEGF及CD34的表达。结果补阳还五汤可以显著升高血浆中VEGF和ITGαvβ3的表达(P<0.01),增加缺血侧大脑皮质区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促使血管生成,改善脑循环,促进缺血脑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人整合素αvβ3
下载PDF
应用琼脂糖流动腔模型评价携αvβ3-整合素单抗超声微泡靶向血栓效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广全 刘俭 +6 位作者 杨莉 燕翼 吴爵非 谢佳佳 蔡晶晶 纪丽景 宾建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8-481,共4页
目的体外评价携αvβ3-整合素单抗超声微泡(MBp)靶向血栓的黏附效能。方法将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的MBp和同型对照微泡(MB)随机注入自制琼脂糖流动腔模型内,与人血栓孵育30min后,PBS液15cm/s流速不间断冲洗血栓,分... 目的体外评价携αvβ3-整合素单抗超声微泡(MBp)靶向血栓的黏附效能。方法将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的MBp和同型对照微泡(MB)随机注入自制琼脂糖流动腔模型内,与人血栓孵育30min后,PBS液15cm/s流速不间断冲洗血栓,分别在冲洗血栓2﹑4﹑6﹑8﹑10min时行对比超声检查并测量声强度(VI)值。结果MBp孵育组血栓VI值较冲洗前减小了28%~66%,而对照MB孵育组血栓VI值减小了87%~94%。VI值在各时间点MBP组均较MB组大(P<0.05)。结论MBp具有较好的靶向结合血栓效能,靶向血栓黏附后能抵抗一定的剪切应力。体外模拟体内剪切应力血流环境评价MBp的靶向血栓黏附效能将有助于预测MBp应用于体内血栓超声分子成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超声微泡 对比超声 αvβ3- 整合素 血栓
下载PDF
来曲唑对大鼠子宫内膜αvβ3和HOXA1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鲍时华 彭弋峰 林其德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3-197,203,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来曲唑促排卵对大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和HOXA1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雌鼠随机等分为3组:来曲唑组(letrozole,LE组),克罗米芬组(clomiphenecitrate,CC组),生理盐水组(NS组),分别进行促排卵。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应用来曲唑促排卵对大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和HOXA1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雌鼠随机等分为3组:来曲唑组(letrozole,LE组),克罗米芬组(clomiphenecitrate,CC组),生理盐水组(NS组),分别进行促排卵。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腺上皮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变化;应用RT-PCR和Westenblot方法观察大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HOXA10表达情况。结果:LE组大鼠子宫内膜αvβ3表达与NS组无差异(P>0.05),但LE组显著高于CC组(P>0.01);NS组HOXA10表达高于LE组(P>0.05),LE组HOXA10表达高于CC组(P>0.01)。结论:来曲唑促排卵对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抑制作用比克罗米芬小,有可能成为较为合适的促排卵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曲唑(LE) 克罗米芬(CC) 子宫内膜容受性 整合素αvβ3 HOXA10
下载PDF
人参单体皂苷Rh2抑制缺氧条件下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整合素αvβ3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成明 刘伟 +2 位作者 赵燕颖 张丽华 吴雅臻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7-559,共3页
目的探讨人参单体皂苷Rh2对缺氧条件下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及整合素(integrin)αvβ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模型,并给予其不同浓度的人参单体皂苷Rh2,应用MTT法观察人参单体皂苷Rh2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目的探讨人参单体皂苷Rh2对缺氧条件下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及整合素(integrin)αvβ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模型,并给予其不同浓度的人参单体皂苷Rh2,应用MTT法观察人参单体皂苷Rh2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情况;用RT-PCR检测对Integrinαv和β3基因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缺氧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P<0.05);缺氧细胞加用Rh2后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与缺氧对照组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流式细胞结果显示,加用Rh2后的细胞凋亡率与缺氧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RT-PCR结果表明,和正常对照组比,缺氧对照组的细胞Integrinαv和β3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强,Rh2可显著下调Integrinαv和β3基因表达。结论人参单体皂苷Rh2在缺氧条件下能明显抑制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生但无明显诱导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单体皂苷Rh2 整合素αvβ3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不明原因不孕妇女着床期子宫内膜αvβ3、Hox10、MMPs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卓 宋景艳 +5 位作者 邱月 张宁 田姗 董晓蕾 郭颖 薛明玥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3期501-504,共4页
目的明确不明原因不孕妇女子宫内膜中αvβ3、Hox10、MMPs表达和正常生育妇女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生育组(对照组)45例,不明原因不孕组(试验组)4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 目的明确不明原因不孕妇女子宫内膜中αvβ3、Hox10、MMPs表达和正常生育妇女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生育组(对照组)45例,不明原因不孕组(试验组)4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分型、容积以及内膜下血流的变化,并观察比较患者两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内膜下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的水平及HCG日E 2、LH、P的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着床期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αvβ3)mRNA、同源框基因10(Hox10)mRN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s-9)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内膜下血流以及PI和RI,VI、FI、VFI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子宫内膜分型、容积及HCG日E 2、LH、P无明显差异,即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指标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着床期子宫内膜αvβ3mRNA、Hox10mRNA、MMPs-9mRNA表达上亦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明原因不孕妇女或许是因为子宫内膜中αvβ3、Hox10、MMPs-9的mRNA表达含量低,从而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继而影响临床妊娠,为临床治疗不明原因不孕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αvβ3 同源框基因10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不明原因不孕 子宫内膜容受性
下载PDF
整合素αvβ3在脑胶质瘤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衍 章翔 +1 位作者 费舟 张剑宁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 αvβ3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 SABC法检测整合素 αvβ3在 43例Ⅰ~Ⅳ级脑胶质瘤和 BT325人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Ⅲ~Ⅳ级脑胶质瘤阳性率及高表达率均明显高于 Ⅰ~Ⅱ级... 目的探讨整合素 αvβ3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 SABC法检测整合素 αvβ3在 43例Ⅰ~Ⅳ级脑胶质瘤和 BT325人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Ⅲ~Ⅳ级脑胶质瘤阳性率及高表达率均明显高于 Ⅰ~Ⅱ级脑胶质瘤(P<0.05)。结论整合素 αvβ3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并可能对胶质瘤的侵袭性起正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αvβ3 胶质瘤 细胞外基质蛋白 脑肿瘤
下载PDF
整合素αvβ3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纪庆 周圆 +6 位作者 彭晖 黄牛 齐静 熊冬生 高瀛岱 杨铭 杨纯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7-352,I0006,共7页
目的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寻找整合素αvβ3的小分子抑制剂,并对其活性进行测定。方法基于整合素αvβ3的胞外区及其配体复合物三维晶体结构,用DOCK(分子对接)对小分子三维数据库进行筛选。通过细胞黏附抑制实验对挑选出的化合物进行生... 目的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寻找整合素αvβ3的小分子抑制剂,并对其活性进行测定。方法基于整合素αvβ3的胞外区及其配体复合物三维晶体结构,用DOCK(分子对接)对小分子三维数据库进行筛选。通过细胞黏附抑制实验对挑选出的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然后挑选高活性的化合物进一步进行损伤迁移实验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管腔样结构形成抑制实验,验证化合物对整合素αvβ3的作用。分子图像学方法分析高活性化合物和受体之间的作用模式。结果用DOCK程序对三维化合物库筛选后挑选出得分高的前1000个化合物,按化学特性和类药性的不同将化合物分类,最终选择并购买了50个代表性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生物学活性测定。50个化合物中7个化合物显著抑制细胞黏附活性,其中2个化合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在100μmol/L以下。选择其中活性最高的取代苯基双胍类化合物进一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此类化合物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高表达整合素αvβ3的M21细胞在玻璃体黏连蛋白上的损伤迁移,并显著抑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管腔样结构的形成。分子图像学结果显示高活性化合物的双胍部分以“舒展”的方式伸入到金属离子依赖性结合位点中,并能够和其中的第220位谷氨酸(Glu)形成稳定的氢键。结论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结合生物活性测试,得到了一类靶向整合素αvβ3的全新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αvβ3 小分子抑制剂 对接 虚拟筛选
下载PDF
大肠癌ART1的表达与VEGF、整合素αVβ3表达及微血管形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炼 王娅兰 +4 位作者 盛永涛 熊薇 徐剑侠 唐怡 李娴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64-1069,共6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单ADP核糖基转移酶ART1的表达与VEGF、整合素αVβ3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对大肠癌组织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检测大肠癌组织中ART1、VEGF及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检测ART1/VEGF及ART1/整合素αVβ3...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单ADP核糖基转移酶ART1的表达与VEGF、整合素αVβ3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对大肠癌组织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检测大肠癌组织中ART1、VEGF及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检测ART1/VEGF及ART1/整合素αVβ3的共表达,用Chalkley分析法评估微血管的形成。结果 ART1、VEGF与整合素αVβ3的表达高于对照(P<0.05),且ART1与VEGF、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ART1/VEGF及ART1/整合素αVβ3共表达的大肠癌组织微血管密度较高(分别为25.4±8.23和22.3±5.9),且高于非共表达组(分别为5.5±2.0和8.1±3.3,P<0.01)。结论 ART1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增强,并与VEGF及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可能促进肿瘤微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1 vEGF 整合素αvβ3 大肠癌 微血管形成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激活NF-κB/αvβ3而增加A549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建华 胡娜 +1 位作者 赵岚 黄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5-111,共7页
背景与目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HMGB1促进肺癌A549细胞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肺癌A549细胞经HMGB1,NF-κB抑制剂6-amino-4-quinazol... 背景与目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HMGB1促进肺癌A549细胞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肺癌A549细胞经HMGB1,NF-κB抑制剂6-amino-4-quinazoline(QNZ)或Bortezomib(Bort)处理后,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NF-κ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NF-κB活性;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NF-κB和整合素αvβ3表达。结果:HMGB1能增强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加NF-κBp65蛋白的表达,同时增强A549细胞NF-κB活性,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发现HMGB1上调肿瘤细胞αvβ3表达。NF-κB抑制剂QNZ或Bort消除HMGB1促进A549细胞迁移及侵袭,增强NF-κB表达和活性以及αvβ3表达的效应。结论:HMGB1通过激活A549细胞NF-κB上调αvβ3表达促进A549细胞迁移与侵袭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A549 肿瘤转移 NF-ΚB αvβ3
下载PDF
整合素αvβ3拮抗剂治疗大鼠脑胶质瘤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艾文兵 冯定坤 +3 位作者 熊志云 林超 彭智 尚发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2-33,共2页
目的观察整合素αvβ3拮抗剂IS201治疗大鼠脑胶质瘤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将荷瘤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整合素αvβ3拮抗剂IS201,对照组给予PBS液,两组均行腹腔注射。观察治疗后大鼠的生存... 目的观察整合素αvβ3拮抗剂IS201治疗大鼠脑胶质瘤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将荷瘤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整合素αvβ3拮抗剂IS201,对照组给予PBS液,两组均行腹腔注射。观察治疗后大鼠的生存期,测量大鼠肿瘤体积,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中微血管密度(MVD)和整合素αvβ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大鼠生存期显著长于对照组,C6脑胶质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大鼠C6脑胶质瘤中MVD低于对照组,整合素αvβ3、PCNA的表达水平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整合素αvβ3拮抗剂IS201能够降低大鼠C6脑胶质瘤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对C6胶质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αvβ3 拮抗剂 胶质瘤 细胞增殖 血管生成
下载PDF
整合素αvβ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骨髓微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伟 武正炎 +2 位作者 甄林林 王汉晋 朱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7-420,430,F0002,共6页
目的:研究整合素αvβ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抗整合素αvβ3抗体LM 609在乳腺癌骨髓微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9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整合素αvβ3表达及RT-PCR法检测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人乳腺... 目的:研究整合素αvβ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抗整合素αvβ3抗体LM 609在乳腺癌骨髓微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9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整合素αvβ3表达及RT-PCR法检测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MDA-MB-435s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建立BALB/c裸鼠乳腺癌骨髓微转移模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抗整合素αvβ3抗体LM609对裸鼠乳腺癌骨髓微转移模型的影响。结果:乳腺癌标本免疫组化结果,整合素αvβ3阳性患者30例,占43.5%;阴性患者39例,占56.5%。乳腺癌骨髓微转移RT-PCR检测阳性患者22例,占31.9%,阴性患者占68.1%。卡方检验,2χ=9.564,P<0.05。两者有显著相关关系。MCF-7细胞膜上整合素αvβ3受体为阴性,MDA-MB-231、MDA-MB-435s细胞膜上整合素αvβ3受体阳性。在由整合素αvβ3受体阳性细胞制作的裸鼠乳腺癌骨髓微转移模型中,经LM609处理后,可显著减少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肿瘤细胞(P<0.05)。结论:整合素αvβ3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与骨髓微转移有显著相关关系,用抗整合素αvβ3抗体可抑制乳腺癌的骨髓微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αvβ3 乳腺肿瘤 骨髓 微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