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对胃癌根治患者术后疼痛、认知功能及血清Aβ-42、IL-6、tau-181蛋白影响
1
作者 王佳奕 冯腾尘 +3 位作者 汪业铭 樊娟 孙晓佳 赵继波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421-424,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神经阻滞麻醉方案[椎旁神经阻滞术(TPVB)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GB)]对胃癌根治患者术后疼痛、认知功能及血清β淀粉样蛋白-42(Aβ-42)、白细胞介素-6(IL-6)、tau-181蛋白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 目的 探讨不同神经阻滞麻醉方案[椎旁神经阻滞术(TPVB)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GB)]对胃癌根治患者术后疼痛、认知功能及血清β淀粉样蛋白-42(Aβ-42)、白细胞介素-6(IL-6)、tau-181蛋白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PVB组和SGB组,各60例。两组术中全麻方式相同,TPVB组在麻醉诱导前进行椎旁神经阻滞术,SGB组在麻醉诱导前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及认知功能;监测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3 d的认知功能及血清Aβ-42、IL-6、tau-181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术后1、6、12、24 h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83、1.325、0.397、0.611,P>0.05);术后1、3 d两组MoCA量表评分比较为TPVB组评分低于SG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81、3.218,P<0.05);术后1、3 d两组血清指标比较均为TPVB组Aβ-42、IL-6及tau-181蛋白水平高于SG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5、2.122、2.558、2.167、2.515、2.596,P<0.05)。结论 TPVB及SGB两种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对胃癌根治患者术后镇痛均有良好的效果,但SGB比TPVB在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麻醉方案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认知功能 β淀粉样蛋白-42 白细胞介素-6 tau-181蛋白
下载PDF
丰富环境对慢性睡眠剥夺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Aβ1-42及相关代谢分子BACE1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任缘 王修 +2 位作者 谭丽阳 王威 唐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3,共8页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enriched environment, EE)对慢性睡眠剥夺小鼠前额叶皮层和海马Aβ1-42及相关代谢分子β位点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β-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 1, BACE1)表达的影响。方法:3月龄SPF级健康...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enriched environment, EE)对慢性睡眠剥夺小鼠前额叶皮层和海马Aβ1-42及相关代谢分子β位点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β-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 1, BACE1)表达的影响。方法:3月龄SPF级健康雄性昆明小鼠40只,体重21~25 g,随机分为4组:标准环境对照(control, Ctrl)组、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 SD)组、EE组和SD+EE组。采用改良的多平台睡眠剥夺模型建模,每天干预19 h,EE组及SD+EE组分别每天进行8 h EE干预。采用Y迷宫法及新物体识别对小鼠进行行为学分析;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前额叶皮层与海马Aβ1-42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前额叶皮层和海马组织中BACE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trl组小鼠相比,SD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和认知功能减退(P<0.01),前额叶皮层及海马Aβ1-42和BACE1蛋白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EE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和认知功能提高(P<0.01),前额叶皮层及海马Aβ1-42表达均减少(P<0.05),前额叶皮层BACE1蛋白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海马BACE1蛋白的表达较Ctrl组减少(P<0.01)。与SD组相比,SD+EE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和认知功能改善(P<0.01),前额叶皮层和海马Aβ1-42和BACE1蛋白表达均减少(P<0.01)。结论:丰富环境可以减少慢性睡眠剥夺小鼠前额叶皮层和海马Aβ1-42的沉积及BACE1蛋白的表达,同时改善慢性睡眠剥夺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以及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富环境 慢性睡眠剥夺 β-淀粉样蛋白1-42 β位点淀粉样前体蛋白剪切酶1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超声引导下TAP阻滞麻醉对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病人Aβ-42、Tau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范之丹 渠兴乾 王卫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麻醉对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病人血清β-42淀粉样蛋白(Aβ-42)和Tau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喉罩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麻醉对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病人血清β-42淀粉样蛋白(Aβ-42)和Tau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喉罩全麻,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AP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记录2组病人切皮时(T1)、手术开始1 h(T2)、手术结束即刻(T3)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HR)、血氧饱和度。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及Aβ-42和Tau蛋白表达水平。结果:2组病人术后即刻和术后6、24、48 h VAS评分逐渐降低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6、24、48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2、T3 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T2、T3时HR低于T1(P<0.05)。术后观察组POCD的发生率为6.00%(3/50),低于对照组的22.00%(11/50)(P<0.05)。术后1、7 d 2组MMSE评分均低于麻醉前(P<0.05),且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7 d 2组Tau蛋白水平均高于麻醉前(P<0.05),Aβ-42蛋白水平均低于麻醉前(P<0.05),Tau/Aβ-42值高于麻醉前(P<0.05);且观察组Tau蛋白水平及Tau/Aβ-42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Aβ-4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中镇痛效果显著,同时有效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调节术后血清Aβ-42和Tau蛋白水平,降低POCD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横肌平面阻滞 右美托咪定 术后认知障碍 β-42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对照者血清或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1-42水平的Meta分析
4
作者 李新锋 王文娟 +1 位作者 纪婷 郭团茂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期7-11,共5页
目的 系统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及对照者血清或脑脊液(CSF)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水平,评估Aβ1-42作为AD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潜力。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 目的 系统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及对照者血清或脑脊液(CSF)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水平,评估Aβ1-42作为AD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潜力。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对AD患者及对照者血清或CSF Aβ1-42进行检测的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22年3月。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并提取基本资料,依据修改后的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3和Stata12软件做Meta分析并生成森林图,异质性较大时采用亚组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采用Egger’s检验评估纳入文献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共计AD患者1 322例,对照者1 13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AD患者的血清或CSF Aβ1-42水平低于对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对照者类型结果显示,两亚组总体标准化均数差(SMD)结果与未分组结果大体一致,组间异质性检验结果为χ~2=13.890,P=0.000。Egger’s检验结果显示,纳入文献可能存在发表偏倚(t=2.250,P=0.034)。结论 AD患者的血清或CSF Aβ1-42水平低于对照者,对照者的选择是导致异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1-42 META分析
下载PDF
牛膝醇提物对Aβ_(42)聚集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罗焕敏 谷峰 李晓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2-415,共4页
目的 :观察牛膝醇提物 (Nx E)对Aβ42 聚集的抑制作用。方法 :Aβ42 单独或和Nx E在 37℃ ,5 %CO2 培养箱中孵育后 ,采用硫磺素T(Th T)荧光分析以及透射电镜观察Aβ42 的聚集程度。结果 :1μg·μl 1Aβ42 孵育 7d后荧光强度明显升... 目的 :观察牛膝醇提物 (Nx E)对Aβ42 聚集的抑制作用。方法 :Aβ42 单独或和Nx E在 37℃ ,5 %CO2 培养箱中孵育后 ,采用硫磺素T(Th T)荧光分析以及透射电镜观察Aβ42 的聚集程度。结果 :1μg·μl 1Aβ42 孵育 7d后荧光强度明显升高 ,电镜观察发现Aβ42 以淀粉样纤维结构为主 ,呈针状聚集 ;低、中、高三个剂量 (7 5、15、30 μg·μl 1)的Nx E与Aβ42 共同孵育 7d后 ,中、高剂量Nx E与Aβ42 的共同孵育产物荧光强度比Aβ42 单独孵育明显减弱 ;形态学观察纤维样结构减少 ,无定形结构增加 ,存在大量散在的颗粒。结论 :1μg·μl 1Aβ42 孵育 7d已“老化” ;15和 30 μg·μl 1的Nx E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Aβ42 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 醇提物 42 抑制作用 硫磺素T荧光分析 透射电镜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合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Aβ1-42、HCY和Tau蛋白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莹莹 刘晶晶 王定淼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689-692,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合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Aβ1-42、HCY和Tau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脑卒中患者134例为病例组,同期选择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127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Aβ1-42、HCY、Tau蛋白...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合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Aβ1-42、HCY和Tau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脑卒中患者134例为病例组,同期选择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127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Aβ1-42、HCY、Tau蛋白水平,运用MMSE、Mo CA量表评价病例组认知功能水平。结果病例组Aβ1-42低于对照组,HCY、Tau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病例组Aβ1-42低于早期病例组,HCY、Tau高于早期病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认知水平的下降,Aβ1-42下降,HCY、Tau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β1-42、HCY蛋白水平与MMSE、Mo CA评分无相关性(r=0.052、0.063、-0.082、-0.103),Tau蛋白水平与MMSE、Mo CA评分呈负相关性(r=-0.153、-0.194,P<0.05)。结论 Aβ1-42蛋白水平降低,HCY、Tau蛋白水平升高与脑卒中后合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相关性,且这种变化的程度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Tau蛋白水平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β-淀粉样蛋白1-42 同型半胱氨酸 TAU蛋白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Aβ1-42、胱抑素C、尿酸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26
7
作者 梁若冰 雷晶 张小宁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Aβ1-42、胱抑素C(CysC)、尿酸(UA)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108例散发型PD患者(PD组)及同期就诊于本院体检中心的10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记录人口学资料及血CysC、UA的检验结果,...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Aβ1-42、胱抑素C(CysC)、尿酸(UA)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108例散发型PD患者(PD组)及同期就诊于本院体检中心的10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记录人口学资料及血CysC、UA的检验结果,采用ELISA法检测2组血清的Aβ1-42水平。结果:PD组的血清Aβ1-42水平、U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晚期PD患者较早期PD患者的CysC水平升高(P<0.05)。随认知障碍加重,Aβ1-42水平呈现降低趋势,CysC呈升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的血清CysC水平与Mo CA评分中命名部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PD组的UA水平与UPDRSⅢ评分负相关(P<0.05),与MMSE评分、Mo CA评分正相关(P<0.05)、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PD患者血清Aβ1-42水平及血尿酸水平降低,CysC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β淀粉样蛋白1-42 胱抑素C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0)、(1-42)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永 赵连东 +2 位作者 林森 赵颖 张新勇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研究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1-40)、(1-42)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4例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清Aβ(1-40)、Aβ(1-42)水平,计算两者的比值;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动脉狭窄组血清Aβ(1-40... 目的研究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1-40)、(1-42)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4例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清Aβ(1-40)、Aβ(1-42)水平,计算两者的比值;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动脉狭窄组血清Aβ(1-4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血清Aβ(1-4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β(1-40)/Aβ(1-42)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动脉狭窄组中,老年亚组血清Aβ(1-40)水平高于中年亚组(P<0.05)、血清Aβ(1-42)水平与中年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中,老年亚组血清Aβ(1-40)水平与中年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Aβ(1-42)水平明显高于中年亚组(P<0.05)。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清Aβ(1-40)水平显著升高,老年患者更明显;血清Aβ(1-42)水平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β淀粉样蛋白(1-40) β淀粉样蛋白(1-42)
下载PDF
血液中Aβ1-42和P-tau-181对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9
作者 季娜 郑欣宁 +2 位作者 张凤华 朱鸿 谷娅楠 《医学与哲学(B)》 2017年第11期38-40,48,共4页
探讨血液中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磷酸化tau-181(P-tau-181)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价值。采用ELISA方法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非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健康中老年人血液中Aβ1-42和P-tau-181的浓度。阿尔茨海默病组Aβ1-42浓度... 探讨血液中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磷酸化tau-181(P-tau-181)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价值。采用ELISA方法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非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健康中老年人血液中Aβ1-42和P-tau-181的浓度。阿尔茨海默病组Aβ1-42浓度低于非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组(P=0.005)和健康对照组(P=0.000),P-tau-181的浓度高于非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组(P=0.000)和健康对照组(P=0.000)。利用ROC曲线发现,Aβ1-42和P-tau-181对于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灵敏度分别为65.3%、63.6%,特异性分别为76.4%、73.1%;而应用Aβ1-42/P-tau-181的比值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灵敏度为80.0%,特异性为85.1%。Aβ1-42/P-tau-181的比值作为诊断指标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1-42 磷酸化tau-181
下载PDF
葛根素对Aβ_(1-42)诱导的SH-SY5Y细胞中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及Aβ_(40/4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莹 包玉婷 +1 位作者 吴阳升 徐弈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258-1262,共5页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寡聚态Aβ_(1-42)诱导的SH-SY5Y细胞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及Aβ_(40/4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ELISA、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SH-SY5Y细胞中Aβ_(40/42)、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以及糖原合成酶3β(GSK-3β)、磷酸化GSK-3β-S...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寡聚态Aβ_(1-42)诱导的SH-SY5Y细胞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及Aβ_(40/4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ELISA、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SH-SY5Y细胞中Aβ_(40/42)、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以及糖原合成酶3β(GSK-3β)、磷酸化GSK-3β-Ser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葛根素可以显著抑制寡聚态Aβ_(1-42)诱导的SH-SY5Y细胞Tau蛋白在Ser396、Ser199、Thr231位点的磷酸化,减少SH-SY5Y细胞中Aβ_(40/42)的表达,并能通过激活GSK-3β-Ser9表达来抑制GSK-3β的活性。结论:葛根素可通过抑制GSK-3β的表达,抑制寡聚态Aβ_(1-42)诱导的SH-SY5Y细胞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同时可减少Aβ_(40/4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过度磷酸化 糖原合成酶3β Aβ40/42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1-42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及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乐国 朱翠敏 +2 位作者 吴强 张俊玲 王馥梅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5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1-42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及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5年5月-2017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8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08例及健康体检的正常人100名的Aβ1-42检查结果输入数据...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1-42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及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5年5月-2017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8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08例及健康体检的正常人100名的Aβ1-42检查结果输入数据库,统计对比临床数据的差异性。结果Aβ1-42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表达(164.87±24.13)pg/mL较正常人(99.94±9.12)pg/mL增加(P<0.05),但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无关(P>0.05)。Aβ1-42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表达(247.30±30.09)pg/mL较正常人(99.94±9.12)pg/mL增加(P<0.05),且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中的表达(267.32±17.02)pg/mL较非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表达(216.80±14.49)pg/mL更明显(P<0.05)。结论Aβ1-42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但不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而表达增加。Aβ1-42与轻度认知障碍相关,并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中的表达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1-42 动脉粥样硬化 轻度认知障碍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下载PDF
β-淀粉样多肽1-42(Aβ_(42))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鉴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宝钢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22-325,共4页
目的 :β -淀粉样多肽 1 - 4 2 (Amyloidβ1 -42 ,简称Aβ42 )是存在于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 ease,AD)患者脑组织中的特异病理改变之物 ,同时它在AD患者的脑积液及血浆中有所改变。我们制备Aβ42多克隆抗体及其建立测定方法 ,... 目的 :β -淀粉样多肽 1 - 4 2 (Amyloidβ1 -42 ,简称Aβ42 )是存在于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 ease,AD)患者脑组织中的特异病理改变之物 ,同时它在AD患者的脑积液及血浆中有所改变。我们制备Aβ42多克隆抗体及其建立测定方法 ,是希望找到一个特异性鉴定AD的生物指标。方法 :将Aβ42 多肽与匙孔虫戚血蓝蛋白 (KLH)偶联 ,免疫新西兰白兔从而产生抗 -Aβ42 多克隆抗体。此特异性抗体可用于ELISA、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中 ,并可测定AD脑组织中的特异性淀粉样沉淀物。结果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此抗 -Aβ42 多克隆抗体 ,结果显示在AD患者的脑组织淀粉样沉淀物中呈阳性。同时应用Western印迹法对Aβ42 抗体进行了鉴定 ,结果显示Aβ42 多肽的分子量与Aβ42 多肽标准的 4 5kDa分子量相一致。结论 :我们所制备的Aβ42 多克隆抗体能与Aβ42 抗原呈特异性结合 ,这就为研究淀粉样前体蛋白 (A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多肽1—42 多克隆抗体 制备 鉴定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沉淀物 免疫组织化学法
下载PDF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与β-淀粉样蛋白1-42、磷脂酶A2的相关性研究及优质护理措施
13
作者 朱翠敏 张乐国 +2 位作者 吴强 张俊玲 王馥梅 《系统医学》 2019年第18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与β-淀粉样蛋白1-42、磷脂酶A2的相关性,总结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优质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5年5月-2017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8例及健康体检的正常人100名的Aβ1-42、磷脂... 目的探讨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与β-淀粉样蛋白1-42、磷脂酶A2的相关性,总结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优质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5年5月-2017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8例及健康体检的正常人100名的Aβ1-42、磷脂酶A2检查结果输入数据库,统计对比临床数据的差异性。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评价患者的满意度。结果Aβ1-42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表达(164.87±24.13)pg/mL较正常人(99.94±9.12)pg/mL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无关(P>0.05)。Lp-PLA2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表达(218.07±34.93)ng/mL较正常人(102.70±26.67)ng/mL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加重(轻度(186.15±12.86)ng/mL,中度(231.37±15.08)ng/mL,重度(282.40±14.33)ng/mL而表达增加(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满意度达97.66%。结论Aβ1-42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但不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而表达增加。Lp-PLA2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且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加重而表达增加。优质护理服务可提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Β-淀粉样蛋白 1-42 磷脂酶 A2 优质护理
下载PDF
肉苁蓉苯乙醇总苷对Aβ_(1-4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居博伟 杨建华 +3 位作者 闫瑶 曹丹丹 向雪滢 胡君萍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34-637,共4页
目的研究肉苁蓉苯乙醇总苷(PhGs)对Aβ_(1-42)蛋白诱导致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PC1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不同浓度的PhGs药物干预组(5、25、50μg/mL),药物干预细胞模型后,采用MTT比色法... 目的研究肉苁蓉苯乙醇总苷(PhGs)对Aβ_(1-42)蛋白诱导致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PC1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不同浓度的PhGs药物干预组(5、25、50μg/mL),药物干预细胞模型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酶标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渗漏率。结果 Aβ_(1-42)损伤模型最佳损伤条件为0.5μmol/L造模浓度损伤48h;建模过程中发现Aβ_(1-42)蛋白诱导损伤细胞稳定高效,通过不同剂量肉苁蓉苯乙醇总苷干预,能明显改善Aβ_(1-42)对PC12细胞模型造成的细胞损伤,与模型组比较,肉苁蓉苯乙醇总苷可提高PC12细胞存活率,减少LDH漏出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肉苁蓉苯乙醇总苷对Aβ_(1-4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苯乙醇总苷 PC12细胞 AΒ1-42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Effect of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on the expression of beta-amyloid protein in the cortex of the parietal lobe and hippocampus, and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in a mouse model of senile dementia 被引量:9
15
作者 Zhenguo Zhong Dengpan Wu Liang Lu Jinsheng Wang Wenyan Zhang Zeqiang Q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297-1303,共7页
BACKGROUND: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of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PNS) lie in removing free radicals, anti-inflammation and anti-oxygenation. It can also improve memory and behavior in rat models of Alzheimer’s ... BACKGROUND: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of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PNS) lie in removing free radicals, anti-inflammation and anti-oxygenation. It can also improve memory and behavior in rat models of Alzheimer’s disease. OBJECTIVE: Using the Morris water maze, immunohistochemistry, real-time PCR and RT-PCR, this study aimed to measure improvement in spatial learning, memory, expression of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 and β-amyloid (Aβ),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PNS in the treatment of AD in the 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prone 8 (SAMP8) and compare the effects with huperzine A. DESIGN, TIME AND SETTING: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grouping design, controlled animal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in the Center for Research &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ly 2005 to April 2007. MATERIALS: Sixty male SAMP8 mice, aged 3 months, purchased from Tianj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University of China,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PNS high-dosage group, PNS low-dosage group, huperzine A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NS was provided by Weihe Pharmaceutical Co., Ltd. (batch No.: Z53021485, Yuxi, Yunan Province, China). Huperzine A was provided by Zhenyu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batch No.: 20040801, Zhejiang, China). METHODS: The high-dosage group and low-dosag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93.50 and 23.38 mg/kg PNS respectively per day and the huperzine A group was treated with 0.038 6 mg/kg huperzine A per day, all by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for 8 consecutive weeks. The same volume of double distilled water wa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 MAIN OUTCOME MEASURES: After drug administration,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ies were assessed by place navigation and spatial probe tests. The recording indices consisted of escape latency (time-to-platform), and the percentage of swimming time spent in each quadrant. The number of Aβ1-40, Aβ1-42 and App immunopositive neurons in the brains of SAMP8 mice was analyz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mRNA content of App, tau, acetylcholinesterase, and synaptophysin (Syp) was tested by real time PCR and RT-PCR. RESULTS: The PCR results show that PNS can down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the App gene and up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the Syp gene in the parietal cortex and hippocampus of SAMP8 mi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PNS high-dosage group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the PNS low-dosage group and the huperzine A group (P < 0.05). The results of the Morris water maze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indicated that PNS can improve the capacity for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in SAMP8 mice, and reduce the content of Aβ1-40, Aβ1-42 and expression of App in the brains of SAMP8 mi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PNS high-dosage group were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PNS low-dosage group and the huperzine A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PNS plays a therapeutic and protective role on the pathological lesions and learning dysfunc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PN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re possibly achieved through down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the App gene and up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the Syp gen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PNS are dose-dependent and are greater than the effect of huperzine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老性痴呆病 人参皂苷 知识储存 β-淀粉前驱蛋白质 β-缩氨酸 脑神经
下载PDF
基于β-内酰胺酶构建大肠杆菌体内Aβ42聚集抑制剂筛选体系
16
作者 赵文平 贾龙刚 +1 位作者 路福平 刘夫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7-24,共8页
淀粉样β蛋白(Aβ)的错误折叠和聚集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主要原因,开发Aβ聚集抑制剂对于缓解和治疗AD至关重要。根据TEM1-β-内酰胺酶(TEM1-β-lactamase,βlac)的结构特征及Aβ42的聚集特性,利用分子生物... 淀粉样β蛋白(Aβ)的错误折叠和聚集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主要原因,开发Aβ聚集抑制剂对于缓解和治疗AD至关重要。根据TEM1-β-内酰胺酶(TEM1-β-lactamase,βlac)的结构特征及Aβ42的聚集特性,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Aβ42插入到βlac 196-197氨基酸残基之间,构建了BL21-βlac-Aβ42重组菌株。利用已知Aβ42聚集抑制剂,分别通过斑点滴定实验、平板涂布实验和菌体浓度变化检测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添加已知Aβ42抑制剂后,BL21-βlac-Aβ42菌株在特定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 Amp)浓度条件下生长状况得到改善,允许微生物细胞生长的最大细胞稀释倍数增大,证明该融合体系能应用于大肠杆菌体内筛选Aβ42聚集抑制剂。该研究实现了淀粉样蛋白聚集抑制剂在微生物体内的高通量筛选,为开发新型抗Aβ聚集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蛋白42 (Aβ42) TEM1-β-内酰胺酶(βlac) 融合蛋白表达 聚集抑制剂 大肠杆菌体内筛选系统
下载PDF
MCI患者血清中Tau蛋白Aβ_(1-42)P-tau的检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23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磷酸化Tau(P-tau)、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以及Tau蛋白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主诉健忘组(SMC)30例,MCI患者30例,阿尔茨海默病组(AD)68例(轻度AD24例,中度AD 22例,重度AD 22... 目的探讨血清磷酸化Tau(P-tau)、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以及Tau蛋白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主诉健忘组(SMC)30例,MCI患者30例,阿尔茨海默病组(AD)68例(轻度AD24例,中度AD 22例,重度AD 22例)以及健康对照组35例血清中P-tau、Aβ1-42、Tau蛋白水平,并分析三种标记物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及MCI组相比,MCI组、AD组MMSE评分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AD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轻度、中度AD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MCI组、AD组P-tau、Tau蛋白水平显著上升,且AD组高于MCI组,而Aβ1-42水平显著下降,且AD组下降幅度大于M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AD组P-tau、Tau蛋白水平高于轻度、中度AD组,而Aβ1-42水平低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C组与对照组相比,各标记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Tau蛋白、Aβ1-42、P-tau诊断相比,Tau蛋白、Aβ1-42、P-tau联合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I病情发生及发展过程可能与血清P-tau、Aβ1-42、Tau蛋白水平异常有关,通过测定这三种标记物可有效预测MCI患者病情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血清磷酸化Tau β淀粉样蛋白1-42 TAU蛋白
下载PDF
Aβ_(1-42)寡聚体对小鼠神经胶质细胞D1a IL-1β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王鼎 李晓红 李亚惠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24期3789-3791,共3页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1~42寡聚体(Aβ1-42)寡聚体对小鼠神经胶质细胞D1a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Aβ1-42寡聚体和二甲基亚砜(DMSO)小鼠神经胶质细胞D1a,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1~42寡聚体(Aβ1-42)寡聚体对小鼠神经胶质细胞D1a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Aβ1-42寡聚体和二甲基亚砜(DMSO)小鼠神经胶质细胞D1a,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并比较D1a细胞IL-1β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与DMSO处理相比,Aβ1-42寡聚体处理可明显上调D1a细胞IL-1β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 Aβ1-42寡聚体可能通过活化神经胶质细胞上调IL-1β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炎性反应 白细胞介素-1Β Β-淀粉样蛋白 Aβ1-42寡聚体
下载PDF
七福饮联合盐酸美金刚对阿尔茨海默病疗效及对病理标记物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19
作者 袁婷婷 赵杨 +1 位作者 王苏雷 吴天晨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9期1773-1777,共5页
目的:观察七福饮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AD血清病理标记物及相关炎症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就诊于南京市中医院的AD患者,纳入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目的:观察七福饮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AD血清病理标记物及相关炎症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就诊于南京市中医院的AD患者,纳入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盐酸美金刚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七福饮汤剂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有效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myloidβ1-42,Aβ1-42)、磷酸化tau蛋白(p-tau protein,P-tau)、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次量表(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MMSE、ADAS-cog及ADL量表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β1-4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P-tau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IL-1β、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2组IL-10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七福饮联合盐酸美金刚可提升治疗AD疗效,提高AD患者认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可抑制炎症反应、降低Aβ1-4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福饮 阿尔茨海默病 炎症反应 β淀粉样蛋白1-42
下载PDF
压灸百会、关元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障碍及血清Aβ_(1-42)、tau、P-tau水平的影响
20
作者 杨淑荃 范德辉 +3 位作者 苏胜侠 王传鑫 林颖 梁满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5-260,共6页
目的:比较压灸百会、关元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与单纯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从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β_(1-42))、微管相关蛋白tau、磷酸化tau(P-tau)水平探讨压灸治疗轻中度AD的机制。方法:... 目的:比较压灸百会、关元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与单纯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从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β_(1-42))、微管相关蛋白tau、磷酸化tau(P-tau)水平探讨压灸治疗轻中度AD的机制。方法:将76例轻中度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脱落4例)和对照组(38例,脱落2例)。对照组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每次5 mg,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压灸百会、关元治疗,每次每穴施灸5壮,隔日1次,每周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4、12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治疗前后血清Aβ_(1-42)、tau、P-tau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MMSE、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β_(1-42)、tau、P-tau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安全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灸百会、关元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改善轻中度AD认知障碍的近远期疗效优于单纯盐酸多奈哌齐片,且可降低血清Aβ_(1-42)、tau、P-tau水平,这可能是压灸改善认知障碍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压灸 百会 关元 β淀粉样蛋白1-42 微管相关蛋白tau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